一年级美术《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教案-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美麗的植物和動物》參考教案教材分析:在大自然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和動物,它們為地球增添了許多的生機與活力,讓學生欣賞大自然中及畫家表現的動物與植物,可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以及自我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觀察動物和植物的顏色與紋樣。
2、引導學生感受動、植物的顏色與紋樣的美。
3、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學生是否仔細觀察了動物與植物的顏色及紋樣。
教學難點:能否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學生準備:有著漂亮顏色或紋樣的動物、植物的圖片資料、實物或標本。
教師準備:2-3幅藝術家表現動物、植物的作品(寫實性的色彩鮮豔的作品)。
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導入新課同學們,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有生命的東西除了人類還有什麼呢?對,動物與植物。
它們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一個和諧自然的環境。
這節課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動物、植物。
板書課題。
三、講授新課1、學生分小組欣賞每人帶來的動物、植物的圖片資料、實物或標本,老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動物、植物的漂亮顏色與紋樣,並可以展開自由的聯想與想像。
1)欣賞植物師:你能叫出這些植物的名稱嗎?它們是什麼顏色?它們的葉子是什麼樣子的?它的花兒或葉子長得象你在生活中見到的什麼東西?你最喜歡哪種植物,你喜歡它的什麼?2)欣賞動物師:你最喜歡哪些動物?它們是什麼顏色的?它們身上有什麼花紋?你覺得它們的花紋象什麼?2、學生用簡單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感受,老師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獨特的感受。
3、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以動物、植物為題材的藝術家的作品,鼓勵學生描述、解釋作品,並大膽發表自己的評價。
欣賞盧梭的畫。
教師介紹盧梭:盧梭是法國的一位畫家,他喜歡表現風景和人物,並把自己的幻想加入到畫面當中。
他善於細緻地描繪具有特色的風景和人物,強調自己的感受,並用富有裝飾與象徵的手法來表現物象。
他筆下的風景與人物,充滿了天真、稚拙的趣味。
師:你喜歡這幅畫嗎?你喜歡它的什麼?你在生活中見過這些植物與動物嗎?四、課後拓展1、留意身邊的動物、植物,欣賞它們的顏色及紋樣。
《第20课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一年级上册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对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其形态、色彩和纹理等美感元素。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尊重。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到绘画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和动物,发现其美感元素,并尝试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展现植物和动物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及相关的美学元素。
2. 准备绘画材料,如彩色铅笔、蜡笔、水彩颜料等。
3. 准备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观察植物和动物。
4.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绘画技巧、色彩运用、构图等。
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植物和动物的美。
3. 实践:学生开始进行实践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或动物进行绘画,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生物。
教师鼓励学生在绘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欣赏、交流和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技巧。
5. 总结:对本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本课程的主要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6.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或动物,运用所学的技巧和知识,再画一幅画。
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五、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指导和帮助。
一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简要介绍植物和动物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
2.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辅助等方式,详细讲解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和动物,如花朵、树木、小鸟、小鱼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色彩等。
3.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的使用、色彩的搭配等,为学生创作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画作提供指导。
3.审美观念பைடு நூலகம்未成熟:学生在欣赏和评价美丽植物和动物时,可能缺乏独立思考和客观评价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4.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有待加强:一年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学生对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5.研究性学习:分组进行课题研究,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习性等),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所选主题,形成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6.环保行动:结合所学内容,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身边的动植物,制定一个可行的环保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践。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和成果。
a.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绘画难题。
b.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展示评价,促进交流:
a.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在分享中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b.开展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引导学生客观评价他人的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生动的植物和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植物和动
物》教案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和植物的颜色与纹样;引导学生感受动物、植物的颜色与纹样的美;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并能大胆地评述与表达。
三、教学策略
这是本学期唯一的一节“欣赏·评述”课。
通过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美术鉴赏能力,但怎样正确、完整的进行表述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
在教学设计上
我打算第一节先由教师搜集要欣赏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用简单的话来表述;第二节由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以向同学介绍的形式进行欣赏、表述。
这节欣赏课整堂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等等。
这种角色的转换,学习方法的变化,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在教学中我通过启发诱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对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美术《第20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美术《第20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美术第20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绘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植物和动物图片,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绘画基础相对较弱,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在培养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基础的绘画技巧的讲解和实践,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身边的植物和动物的美,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身边植物和动物的美,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这种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示范和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同时,教师现场示范绘画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植物和动物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等,为学生创作提供指导。
3.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的应用。
4.创作: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进行植物和动物的绘画创作。
5.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重难点、绘画技巧等内容。
《第20课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各种植物和动物的特征,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对植物和动物的喜爱之情。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环保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转化为绘画或手工制作的表现形式,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环保认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图片、模型或标本。
2. 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如彩笔、颜料、画纸、胶水、纸盒等。
3. 准备一些植物和动物的科普知识,以便在教室上介绍。
4.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小学美术课程《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
2. 学习绘画植物和动物的基本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3.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珍爱认识,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掌握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及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将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形象融入到作品中,提高绘画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和动物的形态特征,并讲解其基本绘画技巧。
2. 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进行实地写生。
3. 组织学生交流作品,互相评判,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发现不足,提高绘画水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出它们的美丽。
2. 讲解知识(15分钟)教师讲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及绘画技巧,包括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知识。
3. 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知识,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砚生的问题进行指导。
一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美丽的植物和动物人教版共9张PPT

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最高的可达5.3米以 上,所以它们能够到离地面6米高的树叶。 长颈鹿生活在 干旱而开阔的稀树草原地带,群居。它们的食物是各种高 树的叶子和枝桠。 长颈鹿的听觉和视觉非常敏锐。眼睛可 以看到身后的东西,但它们却沉默的像个哑巴,很少发出 声音。雄性长颈鹿比较“好战”,交起手来时间相当长, 互相围绕着,象两个人打架相持不下一样,谁也不肯首先 离去。
我们喜欢的动物
我的观点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要和动 物和睦相处,不要滥杀动物,要不然世界 上的动物会越来越少,最后连动物园里都 没有动物可看了。
让我们好好爱护动物和保大型猫科动物,浅黄色的皮毛上布满黑色 横纹。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对小耳朵,耳朵背面的毛 色呈黑色,中央有一明显的白斑十分醒目。虎四肢健 壮有力,尾巴又粗又长上面布满了黑色的条纹。它前 脚一击,便能易如反掌地击倒一只成年的鹿。
虎是森林和山地从林种的“居民”。夜间活动,白天在草丛中睡大觉。 它没有固定的“家”,雌雄虎除了发情期外常年分居。它们之间一般是划 地为界的。 老虎的食量相当惊人,一头老虎一个晚上可以吃下重达60- 70斤的肉,但接下来可以很长时间不用进食。 老虎也分几种,我国有东 北虎,华南虎。二者都是一级保护动物。除此还有,印度虎、孟加拉虎。
猩猩和大猩猩、黑猩猩是同族兄弟,但它们的“祖籍” 不在非洲,而在亚洲的苏门答腊和婆罗州的密林中。 猩猩的体形并不匀称,两手下垂,可以够到踝部,腿 短而向外弯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长毛,柔软而稀疏, 好像患了毛发脱落症。猩猩大大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小 耳朵。个子又矮又胖,活象个小老头。因此,人们给 它送了一个雅致的名字——寿星老。 猩猩的力气很大, 除了老虎以外,它们不怕自然界中的任何天敌。
袋鼠是有袋类中的“巨人”。袋鼠的前肢很短, 但后肢强壮。纵身一跃,能跳过5-6米。袋鼠的奇特 之处还在于它有一个大而长的尾巴。平时,它用尾巴 与后肢组成“三角架”支撑身体;跳跃时,尾巴向后 伸直以便平衡腾空的身体;在情况紧急的时候,尾巴 则成为了自卫和进攻的“铁帚”。 袋鼠栖息于开阔的 草原地带,结群生活,纯素食者,以青草、植物根茎、 野菜等为食。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美术《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1分钟)
五、拓展
拓展:
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仿照了植物和动物,你能说出它们的设计灵感来源吗?
熊书架
斑马凳和长颈鹿杯
椅子系列
海洋生物家居系列
结束语:今天的旅行让我们懂得,是植物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是动物使我们的生活更有生机。让我们共同爱护大自然,爱护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图片:
熊书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植物和动物,了解动物和植物的外形特点,发现感受它们的色彩之美和纹样之美,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尝试画一画自己最喜爱的植物或动物。
【过程与方法】以植物园和动物园之旅的形式,引领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重新观察动植物,感受它们的独特美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植物,学会欣赏自然,表达自己的观点。
《葫芦》中国画齐白石
《枇杷》中国画齐白石
春桃:五个花瓣,细细的花蕊,轻盈、清新,诗人王维赞它“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田园》)
夏荷:重瓣,粉红色,端庄而热烈,诗人杨万里赞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菊:细长卷曲的花瓣,有一份独特的美,诗人黄巢赞它“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斑马凳和长颈鹿杯
椅子系列
海洋生物家居系列
板书课题: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学生体会感受。
图片:
植物园和动物园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
(12分钟)
二、探索新知
1.走入植物园
(1)四季的花朵
植物园的四季真美,每一季都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开的鲜花。让我们细细地体会它们的美丽。
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花,为什么?它长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