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前言】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因素与人的心理、行为互动关系的一门学科。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是指对人们对不同环境的态度、认知、行为等进行的一系列调查与分析,以期能够从人的角度,更好地理解环境与人之间的互动。

本文旨在通过几项调查分析,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提供一些案例研究。

【第一章:城市空间与社交交往的关系调查】城市,作为一个现代人类聚集的地方,一直受到了许多关注。

在这项调查中,我们旨在探究城市空间与社交交往的关系。

我们首先根据受访者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职业、收入等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了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对城市建筑设计的看法、对城市人际交往的态度等。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收入水平、教育背景的人对城市空间和社交交往有所差异。

除了性别和职业之间的区别不大之外,还出现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现象。

例如,在城市空间的认知方面,年龄越大的人往往更喜欢更加规范化和有序的城市布局,而青年人则更喜欢创新和差异化的城市设计;在城市建筑设计的评价中,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更注重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而在收入较低的人群中更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在城市人际交往方面,职业相对更高的人群更注重以利益为导向的人际关系,而在职业相对较低的人群中,更注重以感情为导向的人际关系。

【第二章:绿色建筑的认知与行为调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而绿色建筑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环保、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方案。

在这项调查中,我们旨在了解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和行为。

我们首先对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涵盖了人们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对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及对绿色建筑的使用情况等。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受访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持支持态度,但是对绿色建筑的具体认知程度不够深入。

在对绿色建筑的评价中,大部分人认为绿色建筑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建筑形式,并且表示愿意购买或租赁绿色建筑。

[环境调研报告总结3篇]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环境调研报告总结3篇]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环境调研报告总结3篇]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环境调研报告总结篇1地球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手来,做到以下几点:1.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现在,社会上形成一种盲目攀比、追求奢华的消费风气。

“物以稀为贵”的思想使人们舍得花高价购买和使用珍贵木材制成的家具。

然而这种畸形的消费观念正对大自然造成严重的破坏。

以红木为例。

红木是热带雨林山产的珍贵木材,价格年年攀升。

一双红木筷子上百元,一套红木家具数万元、数百万元,但仍有人购买。

我国严禁砍伐红木,我国的红木家具都是国外市场流入的。

然而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任何地区热带雨林的砍伐都会破坏动物的栖息环境,造成整体的生态失衡。

另外,珍贵木材取自珍稀树种,而珍稀树种是不可复生的自然遗产。

一万年前,地球上约l/2的陆地面积覆盖着森林,约62亿公顷,而如今只剩下28亿公顷了。

全球的热带雨林正在以每年l7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着,用不了多少年,世界的热带雨林资源就会被全部破坏。

雨林是地球之肺,失去了肺的地球将会不堪设想。

保护雨林、保护珍稀树种从拒绝消费珍贵木材制品做起。

2.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筷子又称“卫生筷”、“方便筷”,是人类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曾被视为一种文明标志。

然而,现实表明,其所谓“卫生”和“方便”不过是人们一种虚幻的心理期望,它的使用与“折枝为筷”本质相同,与每餐清洗消毒、不需要众多生产基地和繁琐运送过程的多次性筷子比,既不卫生,也不方便。

它的生产,是一种野蛮的掠夺行为,它的储运中伴随着难以避免的污染,而其使用,显然是不洁和浪费。

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

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其中600万箱出口到日、韩等国。

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却不用自己国土上的森林生产,而且用后回收用于造纸等。

我国森林覆盖率不足日本的1/4,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中南大学铁道学院校园环境分析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

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学期对《环境心理学》的学习,我对环境心理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简单以我校为例谈谈我对环境心理学的理解。

一个好的大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方便,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各种品质。

试想每天生活在吵闹,杂乱的环境中怎么可能会让学生安心的学习,怎么可能让老师静心的教学。

人的行为是受到环境的影响,人每天做的事情同样影响着个人的习惯。

一旦习惯的养成,很难在短暂的时间内改过来,这样就有可能养成不好的品质。

当然学校中的每个空间都是学生停驻的地方,学生的生活,学习都在这个大的环境中慢慢度过。

下面以中南大学铁道学院进行了初步的调研。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简介建国初期,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

1953年10月,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华南工学院、云南大学、四川大学七所院校的土木系和铁路建筑系合并组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1959年,随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高教部、铁道部、湖南省决定以湖南大学桥梁与隧道、铁道建筑、铁道运输三个系及部分公共课教研室为基础成立长沙铁道学院,直属铁道部领导,定址长沙南郊烂泥冲。

1960年9月15日,长沙铁道学院正式挂牌。

50年来,学校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目前校园占地面积860 余亩,建筑面积3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3亿多元,仪器设备总值7300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藏书80余万册,各种教学生活设施齐全。

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南大学铁道学院进行调查。

环境心理学 调查报告

环境心理学 调查报告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引言: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本文通过一项调查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创造更好的环境来促进人的幸福感和健康。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时间越长,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在自然环境中散步、观赏花草树木等活动能够缓解压力,提高人的情绪状态。

此外,自然环境还能够促进人的创造力和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室内环境的影响室内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环境之一,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调查发现,室内环境的整洁度和舒适度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一个干净整洁、布置合理的室内环境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身心健康。

此外,室内环境的光线、温度和噪音等因素也会对人的情绪和注意力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调节和管理。

三、城市环境的影响城市环境是现代人居住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城市环境的嘈杂和拥挤会导致人的压力水平升高,容易引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城市环境中缺乏绿地和公共休闲设施也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因此,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绿色空间,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四、工作环境的影响工作环境是人们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的地方,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调查发现,工作环境的压力和紧张程度与人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密切相关。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此外,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和支持也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创造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的心理需求和福利,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员工的幸福感。

结论: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接触、室内环境的整洁舒适、城市环境的宜居性以及工作环境的良好都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环境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产生的影响的学科。

为了进一步了解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并撰写了下面这份报告。

调研目的是了解环境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城市公园,这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环境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为不同年龄、职业和性别的公园游客。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数据。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环境对个体心理状态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在公园环境下,个体的放松程度明显高于在其他环境下,例如工作环境或商场。

这表明公园这种自然环境可以增强个体的放松感。

其次,个体在公园中的心情较为愉悦,情绪更加积极。

这与公园的绿色植被、清新空气以及愉悦氛围有关。

此外,在公园中活动的个体普遍具有较高的满足感,感觉更加幸福。

公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使个体能够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压力,享受时光。

此外,我们还发现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公园环境下,个体更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和社交活动。

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场所,使个体更加愿意与他人接触,减少情感障碍,并增进人际关系。

此外,公园中的户外活动也能够促进个体的运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这次调研得出了环境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产生影响的结论。

公园这种自然环境能够提供放松、愉悦和满足感,使个体的心理状态更好。

此外,公园还能够促进社交交流和锻炼身体。

这些发现对我们进一步了解环境与个体心理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提醒我们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注重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人们对于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认知和态度,分析人们在环境心理学方面的认知水平和需求,为相关部门制定环境政策和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在问卷设计中,引入了环境和心理两方面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对被调查者的心理状态和环境意识进行了深度探讨。

共计发放了500份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48份,有效回收率89.6%。

三、调研结果1. 环境认知情况在调研中,有81.5%的受访者认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但只有61.9%的受访者能够理解所处环境对自身心理状态的影响。

2. 环境需求情况在调研中,有74.6%的受访者表示希望相关机构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监管和治理,同时也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3. 心理认知情况在调研中,有89.3%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但只有38.2%的受访者有意愿去了解和学习心理问题。

4. 心理需求情况在调研中,有68.2%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服务。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发现:一方面,人们在环境问题方面的认知还有待加强。

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对于心理问题的学习和了解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同时,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比较强烈,相关部门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和提供服务。

五、建议1. 增强公众环境意识,提高环境认知水平。

2. 拓宽心理服务领域,增强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覆盖面。

3. 引导公众了解心理问题,加强心理教育宣传。

4. 提升相关环保、心理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回应公众需求。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汇报人:日期:•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和样本•调查结果和分析目录•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01研究背景和目的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与人类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旨在研究环境与人类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进行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以便更好地了解环境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010203研究背景探讨环境心理学在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方面的应用价值。

分析环境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02研究方法和样本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收集受访者对城市公园的使用情况、感受和态度。

问卷包括对公园的设施、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评价。

观察法观察公园内游客的行为和活动,记录他们在不同空间和设施的使用情况,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方式。

深度访谈与游客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公园的感受、需求和期望,以及影响他们活动和行为的关键因素。

问卷调查样本观察法样本深度访谈样本从城市公园周边的居民和游客中随机抽取样本,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共发放500份问卷,有效回收480份。

在公园内不同区域进行观察,记录游客的行为和活动。

观察时间为周末和周中的不同时间段,以确保样本的多样性。

从参与问卷调查的受访者中选取部分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以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共进行30场深度访谈。

03调查结果和分析01 02 03受访者对环境心理学的认知程度大部分受访者对环境心理学有一些了解,但只有少数受访者表示非常熟悉或深入了解。

受访者对环境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受访者对环境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看法受访者普遍认为环境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是有价值的,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认为部分理论脱离实际。

调查结果分析环境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从调查结果来看,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一个中学生群体,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2份。

调查结果分析:1. 生活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生活环境的质量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交环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 家庭环境:家庭的和谐与稳定程度以及父母的情感陪伴和教养方式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57%的学生表示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

- 学校环境:学校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班级人际关系等因素与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43%的学生称学校环境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 社交环境:社交环境的支持与交往质量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影响。

68%的受访学生认为积极的社交环境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 健康环境与心理压力:调查发现,压力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其中,学业压力、社交压力和家庭压力是常见的心理压力因素。

同时,健康的生活环境能够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 学业压力:高强度的学业压力是导致中学生焦虑和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

84%的学生表示学业压力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 社交压力:社交关系的不稳定和同伴压力在中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

62%的学生认为社交压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 家庭压力:家庭纠纷、家庭成员冲突等因素会对中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49%的学生表示家庭压力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3. 心理健康的保护和提升:了解和关注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建立健康的生活环境和提供心理支持是保护和提升心理健康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和理解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家庭成员加强沟通,增强亲子关系。

- 学校支持:学校应该建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沟通,并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

- 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提供积极的社交环境和相应的心理支持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集美泉水湾住宅小区调研报告
我国城市已普遍进入老年型社会,城市老年休闲的需求问题十分突出。

本文通过对泉水湾小区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与研究,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探索老年人休闲环境设计,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给他们的行为活动提供方便,增强老年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城市中生活着各种年龄层次的人,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需求的选择和满足需求的方式不同,他们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各种活动在时间上的分配也不尽相同。

各种活动的差异成为城市环境设计的依据。

老年是人类必经的生命阶段,老年人退出职业岗位,生活转变,由于这种自然衰老和社会角色的改变给老年人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对国家和社会必然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年龄群体的特殊要求。

老年人构成了我国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特殊要求与其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在各方面的能力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而且这些能力中某一能力的减退会影响其它的能力,如视力不佳则影响行走、书写等,老年人对自身安全的维护能力也相对减低。

因此考虑老人生理老化现象,是老年人休闲环境设计中最为首要的问题。

老年人身体各部分机能衰退、运动失调、平衡感丧失,因此提供老年人活动的区域,应避免陡坡及不规则地形,尽可能减少陡斜的走道、坡道或踏步。

相对平坦的地形可促进老人的步行活动。

因视听能力减退,反应力降低,老年人的休闲环境周边不应以主要交通干线为界,以避免发生交通危险的机率。

泉水湾小区内的道路总体上比较平坦,但是有些路段的路况较差。

具体可能是由于施工方的疏忽或者物业的管理问题。

老年人休闲活动范围一般较小,同时室外活动时间一般也不长。

因此老年人休闲环境的设置应尽量以便捷为第一,过远的距离只能使老年人失去兴趣。

同时,还应考虑到提高环境的可识别性。

由于年龄的关系,老年人的活动能力逐年下降,他们多喜静不喜动,因而多选择不太剧烈的休闲活动,在休闲环境的布置上应留出一定量的“寂静”空间用于老人的休息,同时老年人易烦躁,嘈杂的环境往往不得老人喜爱,因而休闲环境不宜布置在靠近主要交通干道和中小学的附近。

老年人休闲环境设计要考虑到老年人“坐、卧、停、留”的各种需求,应当根据功能的需求安排老人集体活动、安静休息、闲聊等不同的场所,做到大小分区、动静分区和公共私密分区。

结朋识友或切磋交流在老年人的休闲活动中占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在休闲环境的设计
上,如桌椅的大小、方位和布置方式,花木的种植,亭廊建筑物的设计应尽可能满足老年人交往的需求特别是三两个的小型面谈式老人交往。

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自身
的需求和现实的环境之间有了较大的距离,使
老年人与环境的联系发生了障碍,因此老年人
休闲环境必须做无障碍设计。

老年人休闲活动大多数时候是休息、晒太
阳、观赏。

因此,休闲环境中应为老年人提供
良好的坐息空间。

这些坐息空间可以设在大树
下、公共建筑的廊檐下等,或邻近儿童活动场
地,以便老人们照看孙辈玩耍,同时要有良好
的通风和充足的阳光。

坐息空间内的座椅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如利用花坛、矮墙、建筑物的基座等。

坐息空间中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些比较私密的空间,避开主要人流聚集的地方,并有树木、花草等遮掩视线,以方便不喜热闹的老人静坐。

另外可开避适宜老年人身体条件和爱好
的门球场地,亦可作为晨练时提供打太极拳、
老年人体操或舞剑等活动使用的开阔场地。


虑到老年人易疲劳的生理状况,在活动场地中
应为老人提供休憩、交谈、观看的场所和设施。

此外,老年人健身活动场地不妨临近儿童的活
动场地布置,或在场地内一角开设小型儿童活
动使用地,儿童的天真和稚气可感染老年人生
命的乐趣并活跃环境气氛。

泉水湾小区内部供老年人休息,娱乐的设
施并不多,并且大部分可供休息的小座椅都没
有设置遮阳构件,在夏天这一部分的人气也许
会有所下降。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生机勃勃的花卉和植
物可以消除老年人消极的情绪,使老人体会到
生命的乐趣。

在老年人休闲环境的绿化设计
时,应尽可能平坦,避免种植带刺及根茎易露
出地面的植物,以免造成老年人行走的障碍。

宜选用一些易管、易长、少虫害、无飞絮、无
毒、无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优良树种。

在植物
季节景观的配置上,选用花色鲜艳,季节明显
的花、灌木和色叶树木,让老年人在视觉上、
心理上感受到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激发他们
的生活热情。

创造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给老
年人创造一种神清气爽、修心养性的良好绿化环境。

泉水湾小区在绿化方面做的很到位,不仅有各种绿色植物,在一些植株周围还设计有小品,水池等。

给老年人,甚至是各个年龄段的居民都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重老人,爱护儿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人总会有衰老的时候,因此,建设适合老年人的环境,实际上也是建设适合所有人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