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析化学
水分析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水分析化学概述•水样的采集与处理目录•水质指标与测定方法•水体中常见离子的分析方法•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水质综合评价与监测01水分析化学概述水分析化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水分析化学是研究水及其所含组分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任务通过对水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了解水体的化学性质、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和水质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包括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等)和地下水,研究其化学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
天然水废水饮用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研究其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迁移转化规律。
研究其水质标准、处理工艺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030201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如沉淀法、络合滴定法等。
利用生物体或生物组织对水样中的某些物质进行识别或测定,如生物传感器法、酶分析法等。
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对水样进行分析,如光谱法、色谱法、电化学法等。
通过测量水样的物理性质来推断其化学组成和性质,如电导率法、折射法等。
02水样的采集与处理水样的采集采样点的选择根据水体类型、污染状况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点,确保水样具有代表性。
采样时间和频率根据水体变化规律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采样时间和频率,以反映水体的真实状况。
采样器具的选择与清洗选用合适的采样器具,如玻璃瓶、聚乙烯瓶等,并确保器具干净、无污染。
根据水样性质和分析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如冷藏、冷冻、加入保存剂等。
保存方法确保水样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不发生变化,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包装材料。
运输要求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记录水样信息、保存条件等,以便后续分析。
注意事项水样的保存与运去除水样中的悬浮物、颗粒物等杂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过滤与离心调节pH 值消解与蒸馏富集与分离根据分析项目要求,调节水样的pH 值,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
对于某些难以直接分析的项目,需进行消解或蒸馏处理,以消除干扰物质或提高检测灵敏度。
水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设计

水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而水质检测是水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
因此,在化学类专业中,水分析化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分析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水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设计,以便于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水样的采样和处理、分析仪器的使用及测试数据的处理。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培养学生水样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水质检测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
同时,通过实验掌握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实验涉及到的分析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原水样的采集:用硫酸化学方法消毒并按照采样规范完成水样的采集。
2.水样处理:使用氯仿提取液提取水样中的总有机物,并利用钠硫化物还原水样中的铁、锰等元素。
3.仪器操作:使用紫外-visible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吸光度值,并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水样中的元素含量。
4.数据处理: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比对,得出样品中有机物和元素的含量浓度,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四、实验步骤1.采集原水样,并经过化学处理。
2.制备氯仿提取液,并使用提取装置提取水样中的总有机物。
3.将提取液倒入紫外-visible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吸光度值。
4.制备钠硫化物还原液,并对水样中的元素进行还原处理。
5.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钠硫化物还原后的水样中元素的含量。
6.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对。
7.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五、实验操作要点1.采样器具应均匀搅拌水体,才能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需要严格控制仪器的使用和操作环境,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摄氏度、大气压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应对这些因素进行精确控制。
六、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总有机物含量:43.2mg/L•铁的含量:0.35 mg/L•锰的含量:0.45 mg/L七、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水质检测是水源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一项重要措施。
大学课件《水分析化学》(第四版)x(二)2024

大学课件《水分析化学》(第四版)x(二)引言概述:水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研究水样品中各种化学成分及其浓度的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本文档旨在介绍《水分析化学》(第四版)课件的第二部分,该部分主要涵盖了以下五个主要内容。
正文:一、水样采集与保存1. 确定水样采集的目的与方法2. 选择合适的水样采集器具与容器3. 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水样保存4. 避免污染和误差的常见注意事项5. 不同水样类型的采集要点和特殊处理方法二、水样前处理1. 澄清与过滤处理水样2. 酸碱调节与溶解水样中的固体物质3. 高浓度物质的稀释方法4. 去除水样中的干扰物质5. 常见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三、水样分析方法1. 重量法分析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2. 显色法和比色法分析水样中的有机物3. 比重法和折光法测定水样中的密度与折射率4.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样中的离子浓度5. 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与操作技巧四、水质评价与监测1. 水质评价的基本指标与评价标准2. 常见水体污染物的监测与分析方法3. 原位监测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4. 水质监测数据的处理与解读5. 制定合理的水质改善措施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五、水分析化学的新技术与发展趋势1. 环境友好型水样前处理新技术2. 快速分析方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3. 近红外光谱法和电化学分析技术的新进展4. 智能化分析仪器与数据处理方法5. 水分析领域的新兴研究和发展趋势总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水分析化学》(第四版)课件的第二部分内容,包括水样采集与保存、水样前处理、水样分析方法、水质评价与监测、水分析化学的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等五个大点。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水样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深入研究水质分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水分析化学(第四版)x(两篇)2024

引言概述:水分析化学是研究水体中各种物质的含量、组成以及化学性质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通过水分析化学,可以准确判断水的质量,了解水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种类,为水质监测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以《水分析化学(第四版)》为基础,从五个大点展开对水分析化学的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水的样品处理1.1.样品的采集和储存方法1.1.1.采集位置选择和采样工具的使用1.1.2.样品的储存方式和条件控制1.2.样品预处理方法1.2.1.固体样品的溶解和过滤1.2.2.液体样品的浓缩和稀释1.2.3.气体样品的收集和分析2.水中常见离子的分析方法2.1.阴离子的分析方法2.1.1.离子交换色谱法和电化学法2.1.2.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2.1.3.其他常见分析方法的应用2.2.阳离子的分析方法2.2.1.物质浓度测定法和滴定法2.2.2.电导率法和荧光光谱法2.2.3.其他常见分析方法的应用3.水中有机物的分析方法3.1.传统分析方法3.1.1.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3.1.2.紫外可见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3.2.先进分析方法3.2.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3.2.2.核磁共振谱学和质谱联用法3.2.3.其他新兴分析方法的应用4.水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4.1.常见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4.1.1.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4.1.2.石墨炉原子荧光光谱法和质谱联用法4.2.金属离子的分析方法4.2.1.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4.2.2.原子力显微镜和电子能谱法4.3.有机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4.3.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4.3.2.紫外可见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5.水中污染物的分析方法5.1.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5.1.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5.1.2.环境样品前处理方法5.2.无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5.2.1.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5.2.2.石墨炉原子荧光光谱法和质谱联用法5.3.微生物污染物的分析方法5.3.1.基因测序和聚合酶链反应法5.3.2.免疫分析方法和细胞培养方法总结:水分析化学是研究水体组成和性质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黄君礼《水分析化学》课件讲义

12
n 残渣(Residue)…水中除溶解性气体外的杂质。
1.总残渣(Total Residue )(总固体Total Solid )
…水中固体物质总量。
2.总可滤残渣(Totalid)
…能通过0.45um滤器的固体物质。
3.总不可滤残渣(Total Unfilterable Residue) (悬浮固体 Suspended Solid )
…不能通过0.45um滤器的固体物质。
4.挥发性残渣(Volatile Residue)…600 ℃能挥发的物质。
5.固定性残渣(Fixed Residue)…600 ℃不能挥发的物质。
6.可沉降物(Settleable Matter)
13
1.总残渣(Total Residue ) 蒸发皿105℃烘干、称重—W1 蒸发皿装水样水浴蒸干 105℃烘干、称重—W2
紫外吸光度值 UVA —利用有机物在紫外光 区的吸收,间接反应水 中有机物的量。
氧化还原电位 ORP
—与水中氧化剂、还原 剂有关,是废水生物处 理过程重要控制参数 。
9
n 臭味(Odor)
1.文字描述 (20℃,摇荡) 无 微弱 弱 明显 强 很强 2.臭阈值(Odor Threshold Value)
v 物理指标 (Physical Index) 不涉及化学反应,测定后被测组分形态不发生 变化。
v 化学指标 (Chemical Index) 表示水中杂质及污染物的化学成分和特性。
水分析化学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成为国家及社会关注的焦点。
水分析化学作为一门研究水质分析、污染源监测和水质评价的学科,对于保障水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水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训内容与过程本次实训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水质样品采集与预处理:学习了水质样品的采集方法、注意事项以及预处理技术,如过滤、沉淀等,为后续分析做好准备。
2. 化学分析基本操作:熟练掌握了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谱分析等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指示剂的选择、滴定终点判断等。
3. 水质指标测定:重点学习了水中常见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微生物等的测定方法,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
4. 水质评价与分析:学习了水质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结合实际样品进行分析,了解水质状况和污染来源。
5. 实验报告撰写:在实训过程中,认真记录实验数据,按照规范撰写实验报告,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
三、实训收获与体会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2. 实验技能的提高:在实训过程中,熟练掌握了各种水质分析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提升:在实训过程中,与同学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严谨的科研态度: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步骤,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态度。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实验操作熟练度不足:在实训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提高实验技能。
2. 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在水质评价与分析环节,部分同学对数据分析方法掌握不够,需要加强相关理论学习。
水分析化学心得体会

水分析化学心得体会水分析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分析方法的选择、样品的处理、仪器的操作以及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方面。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水分析化学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下面我将以个人的心得体会,分享我对水分析化学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对象。
水质分析是了解和掌握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水样中各种化学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判断水体是否适用于不同的用途。
在水分析化学实验中,我曾对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来源的水样进行了分析。
通过测定其PH值、溶解氧含量、浊度、硬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等指标,可以判断水质的优劣,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水体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这些实验,我深刻认识到水质分析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也增强了我对水资源的珍视和保护意识。
其次,水分析化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和仪器。
水样中的不同化学组分种类繁多,浓度范围广泛,因此在水分析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使用多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
比如,溶解氧的测定可以通过电极法、化学分析法和光谱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硬度可以通过复合指示剂法、EDTA滴定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多种方法进行。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准确度,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
在实验过程中,我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水分析方法和仪器操作技巧,例如用电导率测定仪测定水样的电导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特定化合物的浓度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培养了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和仪器维护的技能,为以后的水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水分析化学需要严格的实验控制和数据处理。
水分析化学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遵循操作规程,进行样品的处理和分析。
特别是涉及到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时,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规范。
按照原理不同,水分析化学分那几种类

引言概述: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而水分析化学作为研究水质及其中溶质的性质和组成的科学,对于水的安全和饮用水标准的制定起着关键作用。
根据不同的原理,水分析化学可以分为溶解度分析、滴定分析、电化学分析、光谱分析和色谱分析等几种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几种水分析化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正文内容:一、溶解度分析1.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是指单位温度下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通过溶解度分析可以确定水中某种物质的溶解性质。
2.主要方法:普通溶解度分析、倾斜度分析、浸渍度分析等。
3.应用领域:溶解度分析主要用于工业产品的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和药物研发等方面。
二、滴定分析1.滴定原理:滴定是指将已知浓度的溶液通过滴定管逐滴加入待测溶液中,使得滴加后化学反应完全达到终点的分析方法。
2.主要方法: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络合滴定等。
3.应用领域:滴定分析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检测、工业产品质量控制等领域。
三、电化学分析1.电化学原理: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组成,通过测定溶液中的电流、电压和电荷等参数来进行分析。
2.主要方法:电位滴定、离子选择性电极和电导度分析等。
3.应用领域:电化学分析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水质监测、药物分析和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四、光谱分析1.光谱原理: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发射和散射的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2.主要方法: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等。
3.应用领域:光谱分析广泛应用于环境水质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和医学诊断等领域。
五、色谱分析1.色谱原理:色谱分析是通过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分配达到分离的方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上吸附、解吸差异进行分析。
2.主要方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等。
3.应用领域:色谱分析广泛应用于环境水质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和药物分析等领域。
总结:水分析化学是研究水及其中溶质的性质和组成的科学,根据不同的原理,可以分为溶解度分析、滴定分析、电化学分析、光谱分析和色谱分析等几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学水化主讲人:王玉兰第一章绪论z知识点水分析化学的地位及作用水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取水样保存预处理取水样、保存、预处理分析方法的评价体系标准溶液[2][2]水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z 水中污染物包括无机金属离子22重金属离子¾无机:金属离子Ca 2+、Mg 2+ + 重金属离子:Pb 2+、Fe 3+、Mn 2+、Cd 2+、Hg 2+等¾有机:酚、农药、洗涤剂等以上污染物都需要水分析方法去定量z 分析方法包括用途:残¾重量分析——称重的办法用途残渣分析¾化学分析——借助化学反应¾仪器分析化学分析z酸碱滴定——质子传递(最基础的滴定分析)络合反应M Y MYz络合滴定——络合反应M+Y → MY¾用途:测定Ca2+、Mg2+、Fe3+、Al3+检验碱度、酸度¾另外,络合反应可用于掩蔽技术,消除非测定离子的用途:测定水中Cl-干扰z沉淀分析—沉淀反应Ag++Cl-→AgClz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特点:电子转移)¾用途:测COD等有机污染指标用途测等有机污染指标¾氧化还原反应也用于废水的化学处理,(如脱CN-,CN-+ClO2→N2)仪器分析用途:分析有机分子无机离子z吸收光谱法用途:分析有机分子、无机离子z色谱法¾气相色谱用途:如氯仿测定用途如多环芳烃测定¾液相色谱用途:如多环芳烃测定¾离子色谱用途:如阴离子测定z原子吸收法用途:金属元素测定用途H值的测定z电化学分析法用途:pH值的测定[3]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z水质指标¾物理指标:不涉及化学反应,参数测定后水样不发生变化¾化学指标¾微生物学指标水质标准按不同用水目的制定的污染物的量z水质标准:按不同用水目的制定的污染物的量阈值。
除余氯为下界,其他指标均为上界限值,不可超越物理指标z水温臭味(臭阈值)文字描z 浊度电导率电导率仪测定z 述z 电导率,电导率仪测定z UVA 254:反映水中有机z色度残渣(总残渣可滤物含量z (总残渣=可滤残渣+ 不可滤残渣),z 氧化还原电位(ORP):废水生物处理过程重要控数重量法测定制参数z色度¾表色(悬浮性物质、胶体核溶解性物质共同引起,定性描述)¾真色(胶体和溶解性物质引起,定量测量)¾色度的测定方法:标准比色法(目视比色法)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色阶(¾ a.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色阶(Pt—Co色阶,K PtCl+CoCl,稳定性高,1mgPt/L262定义为1度)b未知水样置于同规格比色管中(如混¾ b. 未知水样置于同规格比色管中(如混浊先静置澄清),俯视与标准色阶对比浊度由浮物及胶体物质引起的水样的浑浊z浊度:由悬浮物及胶体物质引起的水样的浑浊程度,是混凝工艺重要的控制指标。
z浊度的测定方法¾目视比浊法: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浊度阶,1mg漂白土/L定义为1度,水样俯视对比¾分光光度法:680nm分光光度计测定¾散射法,浊度仪(也以甲聚合物为标准浊度单位,测定结果单位NTU)度单位测定结果单位NTU)标准浊度单位z 1.25mg硫酸肼/L和12.5mg六次甲基四胺/L形成甲聚合物为1度,测定结果单位FTU化学指标z pH值pH=-lg[H+]z酸度和碱度:给出质子物质的总量(酸度)接受质子物质的总量(碱度)、Mg离子的总量z硬度:水中Ca2+2+永久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等形成暂时硬度: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形成,煮沸后分解形成沉淀z总盐量(水中全部阴阳离子总量)z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宏观地描述水中有机污染物,是总量指标,不针对哪类有机物)高锰酸盐指数()¾高锰酸盐指数(Pi):化学需氧量(COD):¾化学需氧量(CO):¾生物化学需氧量(BOD):¾总有机碳(TOC):¾总需氧量(TOD):微生物学指标保障供水安全的重要指标z细菌总数z大肠菌群z游离性余氯:Cl2/HOCl/OCl-取水样保存预处理[4]取水样、保存、预处理z取水样z保存z预处理——水样的分离技术¾过滤¾蒸馏¾萃取L-L液萃取:分离水中的有机物¾浓缩富集取水样依试验目的选取取样点,取样量,容器和取样方法依试验目的选取取样点取样量容器和取样方法z取样点:河流水系沿上下游和深度布设,处理设施在进出水口倍以上,至少做次平行z取样量:保证分析用量32样容器玻璃或塑料瓶容器清洁(化学指标)或z容器:玻璃或塑料瓶,容器清洁(化学指标)或无菌(微生物指标)z取样方法保存z意义:采用一些措施终止或减缓各种反应速度z措施¾冷藏¾控制pH值,加酸调pH <2,个别指标加NaOH¾加保存试剂[5]分析方法的评价体系用水和废水水质分析首选GB(国标)方法z准确度:测定值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z精密度:测定值之间的接近程度z准确度和精密度之间关系精确度高则精密度一定高¾精确度高,则精密度定高¾准确度低,而精密度不一定低¾精密度高,而准确度不一定高准确度常用测量加标回收率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z加标回收率(%)=z平均加标回收率(%)=z平均加标回收率处于97%-103%,可以认为分析方法可靠精密度z 常用相对标准偏差评价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又称变异系数,用CV表示偏差[6]标准溶液z基准物质:以直接准确称量,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类物质液的一类物质z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z量浓度:滴定度:1ml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z滴定度: 1ml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用Ts/x表示,S-标准溶液,X-待测溶液)z配制方法:基准物质——直接法非基准物质——间接法或标定法01mol/LHClz例:0.1mol/LHCl的配制①用浓HCl稀释粗略地配制所要求的浓度②用Na2CO3溶液对其进行标定,计算出HCl的浓度z 基本要求:¾性质稳定,¾组成恒定,较大的摩尔质量,纯度高易溶解¾纯度高,易溶解z 滴定分析常用基准物质:Na 2CO 3(酸碱滴定)CaCO 3Zn粒(络合滴定)N Cl(沉淀滴定)C NaCl(沉淀滴定)K 2Cr 2O 7(氧化还原滴定)z物质的量(摩尔,mol):表示物质的指定的基本单元是多少的物理量1l物质B所包含的本单元是多少的物理量,1mol物质B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为阿佛加德罗常数z基本单元摩尔质量(/l)用M表示也必须指出基z(g/mol):用M B表示,也必须指出基本单元,M(K2Cr2O7)=294, M(1/6K2Cr2O7)=49z物质的量浓度(mol/L,mmol/L):单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C 含溶质的物质的量,CB =nB/VBz其他浓度表示方法:mg/L,ppm,%z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当说到物质B的物质的量时必须注明基本单当说到物质B的物质的量nB时,必须注明基本单元。
例如:n(H2SO4),n(1/2H2SO4)z基本单元的选取原则: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即滴定反应完全时消耗的待测物和滴定剂的即滴定反应完全时,消耗的待测物和滴定剂的物质的量相等。
酸z 碱滴定:得到或给出1mol 质子,1/2H 2SO 4,HCl,1/2Na 2CO 3,1/2CaCO 3z 络合滴定:与EDTA的络合配位数,一般为1:1,2+3+Mg ,Al ,CaO,CaCO 3z 沉淀滴定:银量法以AgNO 3为基本单元,Cl -z氧化还原滴定:转移1mol电子,1/2Na 1/6K Na 1/5KMnO 4,1/2Na 2C 2O 4,1/6K 2Cr 2O 7,Na 2S 2O 3例题与习题z例题与习题:1.测水样某一指标的步骤:2.如何设计加标回收率实验?3.如何设计精密度实验?3如何设计精密度实验?解答z1、明确分析目标,选择分析指标和相应的标准分析方法准备玻璃仪器和设备取水样准分析方法,准备玻璃仪器和设备,取水样,按照标准分析方法和流程进行测定,数据处理,评价分析方法,结果报表3对同水样连续测定至少8次z3、对同一水样连续测定至少8次表2 ClO光度法精密度实验结果2z2(设计)表1 ClO2光度法加标回收实验结果回收率()次数加标前加时量加标后回收率(%)(mg/L)(mg/L)(mg/L)10.000.200.19520.100.200.30530.200.200.4102002004140.200.400.59550.150.300.4560.300.150.44平均加标回收率%第二章酸碱滴定法z知识点酸碱平衡酸碱滴定曲线酸碱指示剂碱度的测定碱度计算[1]酸碱平衡z酸、碱、共轭酸碱对、酸碱反应z酸度和碱度z酸碱强度z酸碱平衡中的组分浓度-z共轭酸碱对HB/B的K a和K b关系z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z酸:给出质子的物质,碱:接受质子的物质z 常见共轭酸碱对:HCl/Cl -,H 2CO 3/HCO 3-,2NH HCO 3-/CO 32-,NH 4+/NH 3,+/Nz 酸碱反应:两个共轭酸碱对作用的结果两个共轭作果z酸度:给出质子物质的总量天然水酸度来源:CO2+H2O→H2CO3碳酸平衡z碱度:接受质子物质的总量碱度来源:①强碱②强碱弱酸盐③弱碱z用K a(酸的解离平衡常数)的大小表示酸的强度z用K b(碱的解离平衡常数)的大小表示碱的强度z HCl,Ka>>1,在水中完全解离,强酸z Hac,Ka=1.8×10-5,Ka<<1,弱酸z平衡浓度:反应平衡时,水溶液中溶质某种型体的实际度用[]表示体的实际浓度,用z分析浓度(量浓度,总浓度):平衡型体浓度之和,用C表示之和用p[][]z例:在不同pH条件下,[Ac-和[HAc]是变化的,但C=[Ac-]+[HAc],不变HAcz 由水的自递平衡,水合质子简化为,水合质子,简化为定义:Kw 水的自递平衡常数,,pK w =14K K +K K 14共轭酸碱对K a ·K b =K w ,pK a +pK b =pK w =14对于水以外的其他溶剂,K ·K =K a b sz 拉平效应:使酸完全解离至溶剂化质子水平HCl 、HNO 3在水中,拉平到H 3O +(即H +),水为拉平溶剂HCl +、HAc 在氨水中拉平NH 4,氨水为拉平溶剂。
区分效应区分溶剂使酸碱表现出强弱z 区分效应:区分溶剂使酸碱表现出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