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

一、改善情绪状态

改善情绪状态是研究者们用来检查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指标。体育活动的情绪效应,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两种。研究发现,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状态具有显著的短期效应。例如,麦克英曼(McInman)等人于1993年对活动后的被试立即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他们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而精力和愉快程度则显著提高。当然,体育活动之后情绪的即刻变化可能与个体的健康状况、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强度,以及活动与情绪测量之间的间隔时间有关。

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的长期效应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有限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有几个研究显示,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的长期效应是存在的。例如,海顿(Hayden)等从1984年的研究发现,有规律的活动者比不活动者在较长的时期内很少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二、完善个性特征

在健康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领域中,有大量的关于A型行为特征与冠心病发生之间关系的研究。A型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急躁、争强好胜、易激动、整天忙忙碌碌、做事效率高。大多数研究显示,A型行为特征是产生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的一些研究比较注重体育活动对改变A型行为特征的作用,以及重视体育活动对个性整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目前为止,哪一类体育活动对A型行为特征的影响更大,所得结果不尽相同,也没有发现体育活动与个性结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

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由于坚持体育活动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活动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是毋庸置疑的。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有关身体的图像;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

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着身体表象障碍,如有人报告,54%的大学生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高估她们的身高和低估她们的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个自我概念有关(图11-1),其主要表现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的自尊心降低(自尊是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特科(Turker)1993年的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呈正相关,也与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通过力量训练可使个体的自我概念的

积极程度显著提高。

有些研究发现,有氧运动提高了中年妇女对身体的内部意识和身体能力感;身体活动对老年妇女和身体表象具有积极的影响。

图11-1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个自我概念的关系

四、改变睡眠模式

人的睡眠根据生理和知觉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当一个人开始入睡时,他的心率、呼吸和体温下降,并且在脑电图上出现α波(8~13圈/s)。睡眠的第1阶段是半意识状态,其特征是心率进一步降低,呼吸有些无规律和肌肉轻松。随着体温进一步下降,个体进入睡眠的第2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脑电图上显示出一阵有节奏的突发性活动(13~16圈/s),此现象被称为睡眠轴。这些睡眠轴标志着半意识状态与睡眠的界限。大多数人在出现睡眠轴醒来后报告自己已经睡着。随着意识的消失和脑电图上出现δ波(0.5~3圈/s),个体就进入了睡眠的第3阶段。在睡眠的第4阶段,个体没有意识状态,脑电图上有多于50%的δ波。

当我们分析睡眠模式时,往往将第3和第4阶段称之为慢波睡眠阶段(SWS),而将2、3、4阶段称为非快速眼动阶段(non-REM),这是因为在这些阶段很少出现快速眼动和做梦。一般认为,慢波睡眠和非快速眼动运动可促进人的贮存过程。

有人对健康者和不健康者的睡眠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与慢波睡眠和非快速眼动运动呈正相关。蒙哥马利等人(Montgomery,1987)的研究显示,锻炼仅对有规律锻炼者的慢波睡眠有促进作用。并且,可能每天锻炼的时间和锻炼的类型是锻炼和睡眠模式关系的重要调节变量(Home,1981)。其他的研究显示,动力性运动或有氧运动似乎能增加睡眠时间。而且,早锻炼比晚锻炼更可能使人产生较多的慢波睡眠,而睡觉前的静力性运动似乎能减少睡眠的潜伏期和慢波睡眠(Morrcroft,1989)。

五、改善认知活动

国内外的一些学者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改善人的认知过程(如反应时间、注意不集中、思维混乱等),但这方面的大多数研究对象是老年人,这也许因为体育活动对于改善老年人的认知过程更为明显一些。例如,斯波多索(Spirduso)1980年在回顾这方面的研究后得出结论,体育活动的强度与心理运动速度(如反应时间和动作时间)之间呈正相关。我国也有学者对中老年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太极拳和太极剑比慢跑更能有效地延缓被试认知功能(如复杂反应时间和注意广度)的衰竭(毛志雄,1996)。

六、心理治疗效应

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已被公认。在美国,有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80%的人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有一些研究成果说明了体育活动对于治疗上述两种心理疾病的特殊作用。

一些研究支持了体育活动治疗焦虑症的作用。例如,朗(Long)1993年要求一些焦虑症患者参加散步或慢跑锻炼,另一些患者参加应激灌输训练。结果显示,接受其中任何一种训练方法的患者,要比控制组患者处理应激情景的能力强。但体育活动对于有恐慌疾病史的焦虑患者的效果,似乎不如治疗其他类型的焦虑症患者效果好。然而,学者们比较一致地认为,紧接着体育活动后,病人的状态焦虑反应明显降低。

马丁森在回顾许多有关体育活动对治疗患有焦虑或抑郁症的住院病人的效果后得出结论,有氧运动或不强烈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降低轻度或中度的抑郁情绪。然而,很少有资料说明,体育活动对于治疗精神抑郁症或躁郁性精神病有什么效果。关于体育活动对于减少焦虑症的效果如何,目前下结论还为时为早,尚需继续研究。体育活动特殊的治疗价值可能主要在于预防疾病或疾病的复发。

第一节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论假说

一、身心关系的解释

在哲学领域中较早论及到身心关系问题。通常,基本的哲学观点可被分成一元论和二元论。具体地说,又可分为以下6种理论:

(一)唯心论

该理论认为,唯有精神存在,对世界观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心理事件的知觉基础上的,所假设的知觉基础的物质只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之中。

(二)唯物论

该理论指出,唯有身体存在,身体才是一个真正的原子和分子的世界,而精神仅是一种幻觉。

(三)万物有灵论

该理论声称,精神控制身体,但精神不受身体的影响。精神活动引起身体现象,但物质事件不能引起精神事件。总之,该理论坚持认为,灵魂使身体存在。

(四)副现象论

该理论与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正好相反,认为身体事件引起精神事件。精神活动被看成是来自大脑的秘密。

(五)相互作用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身体和灵魂、大脑和心理、物质过程和精神过程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关键问题是,非物质的精神如何影响物质的身体和生理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心理事件。

(六)双面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