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感染的症状及防治

合集下载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策略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策略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策略
猪圆环病毒病,也称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病,是一种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该病具有以下发病特点及防控策略。

一、发病特点:
1. 高度传染性:猪圆环病毒可通过粪便、呕吐物、尿液、唾液等排泄物进行传播,
具有极高的传染性。

感染一头猪后,很快就能传播给整个猪群。

2. 易感动物范围广:猪圆环病毒感染猪只具有高易感性,包括仔猪、生长肥肉猪和
繁殖母猪等各个发育阶段的猪只都容易感染。

3. 短潜伏期:感染后潜伏期短,通常为12至48小时,最长不超过一周。

4. 主要症状:病猪表现为突发性腹泻、食欲不振、呕吐、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

腹泻的猪只通常呈黄绿色稀便,甚至出现水样便。

二、防控策略:
1.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控制猪群间的接触,加强分区管理,减少感染的
机会。

定期消毒猪舍、饮水设施和饲料容器,清理猪舍周围环境,避免污染源的存在。

2. 有效的疫苗接种:根据猪圆环病毒的流行情况,选择适当的疫苗进行接种,以提
高猪只的免疫力,预防该病的发生。

3. 强化营养管理:合理调整饲养管理措施,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加强饲养管理,保
持猪只的良好健康状态,提高抗病能力。

4. 隔离疫区:如果发现猪圆环病毒感染的猪只,应立即隔离,并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避免病毒的扩散。

确保疫区内猪只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猪类疾病。

为了控制和预防该病的传播,养殖户应该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合理调整饲养管理,确保猪群的健康和安全。

猪圆环病毒的防治,猪圆环病毒特效药

猪圆环病毒的防治,猪圆环病毒特效药

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猪只渐进性消瘦或生长迟缓,其他症状有厌食、精神沉郁、行动迟缓、皮肤苍白、被毛蓬乱、呼吸困难、咳嗽等,较少发现的症状为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发病率一般很低而病死率却很高。

体表浅淋巴结肿大,有时可被触摸到,特别是腹股沟浅淋巴结;贫血和可视黏膜黄疸。

在1头猪可能见不到上述所有临床症状,但在发病猪群可见到所有的症状。

本病主要的病理变化为患猪消瘦,贫血,皮肤苍白,黄疸(疑似PMWS的猪有20%出现);淋巴结异常肿胀,切面为均匀的白色;肺部有灰褐色炎症和肿胀,呈弥漫性病变,比重增加,坚硬似橡皮样;肝脏发暗,呈浅黄到橘黄色外观,萎缩,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肾脏水肿(有的可达正常的5倍),苍白,被膜下有坏死灶;脾脏轻度肿大,质地如肉;胰、小肠和结肠也常有肿大及坏死病变。

推荐;治疗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猪益肽2kg,连用5-7天,病发症状基本消失。

预防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猪益肽1kg,连用3-5天,也可长期添加。

让猪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5倍-10倍,
特点:从高免猪血清抗体中分离,冻干,包被得到的特异性血清冻干粉,其具有抗细菌,抗病毒和抗外毒素等多种活性,并具有调理,凝集和沉淀病原体,以及中和病毒的作用.能有解机体发热、炎症和疼痛。

该药作用迅速,30分钟内可减轻疼痛
选择质量有保证的疫苗。

养殖户采购疫苗后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标准使用,确保猪群获得强的免疫力。

一旦发现有猪只确定为圆环病病毒感染,应该立即隔离治疗,在此期间,应该严格消毒。

由于本病的发生需要其他条件或共同因素才得诱发临场症状,因此目前控制本病的经验是做好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气喘病和蓝耳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

最重要的是,要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

猪圆环病毒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措施.doc

猪圆环病毒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措施.doc

猪圆环病毒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措施概述: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有哪些?如何防治呢?猪圆环病毒病发病的机理是怎么样的呢?兽药招商网来给大家聊一下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有哪些?如何防治呢?猪圆环病毒病发病的机理是怎么样的呢?兽药招商网来给大家聊一下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猪圆环病毒病的4种不同病症症状一:先天性颤抖初生仔猪感染了猪圆环病毒很有可能导致先天性颤抖,症状轻重不尽相同,严重的话有可能导致仔猪丧失吮吸能力而饿死。

如果仔猪能挺过7天,那么其成活率就比较高了,挺过21天就可以康复痊愈。

症状二:混合性感染猪圆环病毒可以导致猪的免疫机能出现问题,进而导致猪免疫力下降。

猪一旦感染了这种病毒,很有可能导致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比如伪狂犬病毒、细小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如果猪出现了多重病毒感染的症状,其死亡率最高可以达到40%左右。

病症三:衰竭综合症衰竭综合症往往发生在刚刚断奶的仔猪身上,仔猪会出现生长速度缓慢、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症状。

病情比较严重的还可以导致贫血、可视黏膜黄疸,死亡率最高可达30%左右。

症状四:皮炎肾炎综合症。

有这种病症的猪其皮肤会出现病变,病变部位往往在生殖器或者耳朵后面,病情比较严重的话皮肤还会出现溃烂的症状。

处于哺乳期的仔猪则表现出淋巴结肿大的现象。

其次病猪的肾脏如果发生了病变,病猪还会出现弓腰的现象。

猪圆环病毒病发病机制在病猪鼻黏膜、支气管、肺脏、扁桃体、肾脏、脾脏和小肠中有PCV粒子存在。

胸腺、脾、肠系膜、支气管等处的淋巴组织中均有该病毒,其中肺脏及淋巴结中检出率较高。

表明PCV严重侵害猪的免疫系统:病毒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和胸腺巨噬细胞相伴随,导致患猪体况下降,形成免疫抑制。

由于免疫抑制而导致免疫缺陷,其临床表现为:对低致病性或减弱疫苗的微生物可以引发疾病;重复发病对治疗无应答性;对疫苗接种没有充分免疫应答;在一窝猪中有一头以上发生无法解释的出生期发病和死亡;猪群中同时有多种疾病综合征发生。

猪圆环病的防治及预防措施

猪圆环病的防治及预防措施

猪圆环病的防治及预防措施猪圆环病(also known as 圆环寄生虫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寄生虫疾病,由圆环寄生虫(Trichinella spiralis)引起。

猪圆环病主要通过猪肉食用或触摸被感染的猪粪而传播。

本文将针对猪圆环病的防治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一、病因及症状猪圆环病主要通过食用受感染的猪肉,特别是未经充分烹饪的猪肉传播。

圆环寄生虫的幼虫在猪的肌肉中寄生,当猪肉被食入人体后,幼虫进入胃肠道,在小肠内成虫释放出幼虫,幼虫进入血液循环,并侵入肌肉组织,从而引起病症。

猪圆环病的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肌肉痛、结膜炎等。

在重症病例中,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昏迷、抽搐等。

二、传播途径及风险猪圆环病的传播主要通过食用被感染的猪肉或食用未经彻底煮熟的猪肉而传播。

此外,接触被感染的猪粪也可能导致感染。

因此,畜牧工作者、屠宰场工作人员以及经常食用生猪肉的人群都面临患病风险。

三、防治及预防措施1. 预防感染为了预防猪圆环病的传播,我们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a. 确保猪肉熟透:充分烹饪猪肉是预防感染的最佳措施。

确保猪肉的中心温度达到160°F(71°C)以上,可以有效杀死寄生虫。

b. 生猪肉的冷冻:将生猪肉冷冻在-4°F(-20°C)以下至少3天可以有效地杀死寄生虫。

2. 畜牧管理与卫生在畜牧管理方面,以下措施是必要的:a. 养殖环境卫生: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步骤。

清除猪粪和垃圾,定期消毒养殖场设施和设备。

b. 饮食控制:禁止与野生动物接触,采取措施避免其进入养殖区域。

确保饮用水源清洁,防止污染。

c. 疫苗接种:接种猪圆环病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定期接种疫苗,并根据兽医的指示进行疫苗补充。

3. 卫生教育卫生教育对于预防猪圆环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卫生教育措施:a. 对屠宰场工作人员的培训:培训工作人员有关正确处理猪肉和猪粪的知识,以及正确的个人卫生措施,例如勤洗手等。

猪圆环病毒病的症状与预防措施

猪圆环病毒病的症状与预防措施

以用百毒杀、 菌毒灭 、 速效碘等 。
6 . 2 疫 苗注射 是预 防 的关键措 施
验( I H c ) 等 。在实际生产 中, 可根据
需要 , 选用 1 — 2 种方 法 即可 。
可 以引起仔猪不 能吃奶 而死亡 。震
颤 为双 侧 性 , 影 响骨 骼 肌 的机 能 , 当 躺 卧 或睡 觉 时不 表 现震 颤 ; 当有 应激 时, 例 如 突 发 的噪 声 、 低 温 等都 可 以
外, 再 通 过呼 吸道 、 消 化道 感染 ; 少 数 怀孕 的母 猪 感染 P C V以后 , 也 可 以通
4 病 理变化
传染性先天性震颤没有 明显 的
肉 眼可 以发 现 的症 状 。 断乳 仔 猪 多
系统衰竭综合 征的病 猪尸体 营养状
况差 , 表现 不 同程 度 的肌 肉消 耗 。剖 检 明显 的特 征 就是 病 猪 全 身 淋 巴结
在, 尤 其是 和 猪 细小 病毒 、 猪瘟 病 毒 、 繁 殖 和 呼 吸综合 征 病毒 等 混合 感 染 , 可 以促进 该病 的流行 。
样变化 。肝脏变性 、 质地变脆 , 肝小
叶 间结 缔 组 织 增 生 。 胃肠 道 和 胸 腔
内都有淡黄色的积液。
5 诊 断 方 法
根 据 流行 特 点 、 临 床症 状 、 剖 检
银花 、 大青叶、 茯苓等中药进行治疗 ,
止 天气突然 变化 给仔猪带来 应激 。 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 保持食槽干
净 。严 格 消 毒 , 猪圆环病毒对苯酚 、
不仅可 以抗杀病毒 , 还可 以增强机体
猪 。这些病猪 的共 同特征就是 多系 统进行性功能衰弱 , 生长发育变慢 , 逐渐消瘦 , 皮肤与可视黏膜苍 白或黄 染, 肌肉萎 缩 、 衰 弱无力 , 呼吸困难 ,

猪圆环病毒怎么治疗 猪圆环病毒的症状特征

猪圆环病毒怎么治疗 猪圆环病毒的症状特征

猪圆环病毒怎么治疗猪圆环病毒的症状特征猪圆环病毒病为oie规定的二类重要传染病,常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圆环病毒怎么治疗。

一、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1)断奶后仔猪的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6-16周断奶仔猪表现为发育不良消瘦、皮肤苍白、肌肉衰弱无力、呼吸系统多发性炎症、呼吸困难、腹泻、贫血、黄疸、体表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蓝色的皮下出血点,特别是最后一对乳头呈淡蓝色。

有些猪出现神经症状,如角弓反张、四肢划动,最后因衰竭死亡。

(2)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主要表现体温微高至正常,主要从后肢和臀部开始出现中央为黑紫色,边缘呈紫红色圆形或不规则形,隆起于皮肤表面,呈斑块状黑色痂皮,并逐步向前躯蔓延,如无继发感染,一般死亡率在15%以下。

(3)仔猪先天震颤症(ct):主要表现出生仔猪全身骨骼肌肉痉挛性收缩,头部、肋部四肢震颤,站立不稳,行走困难、吮吸不住乳头,因仔猪吃奶不足表现昏睡、低血糖症,最后衰竭而死。

要与缺硒、猪伪狂犬病,单纯的由于母猪无乳综合征引起的初生仔猪低血糖症,以及猪瘟感染相区别。

二、猪圆环病毒怎么治疗对临床症状明显患猪进行个体治疗是必要的,用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庆大一小诺霉素、克林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减少并发感染,同时应用促进肾脏排泄和缓解类药物进行肾脏的恢复治疗。

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并配合维生素肌肉注射,也可以使用电解多维饮水或者拌料,增进和调整病猪的免疫器官的功能,增强病猪的体质,以使病猪快速恢复。

三、猪圆环病毒的鉴别诊断pcv-2感染可导致猪的免疫抑制,从而使机体更易感染其他病原,病猪的病死率提高,可达25%-40%。

该病要注意和蓝耳病、非典型猪瘟和附红细胞体病区别。

肠系膜淋巴结的显著肿大、间质性肾炎、间质性肝炎不同于蓝耳病、附红细胞体病及猪瘟。

四、猪圆环病毒的预防要点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严格防疫。

对感染和疑似感染猪场彻底清理,每周用2%-3%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猪舍内外、猪圈地面和墙壁,1小时后用清水把猪圈地面和墙壁冲净,每周一次。

圆环病毒感染症状和防治措施

圆环病毒感染症状和防治措施

圆环病毒感染的症状和防治措施
圆环病毒感染又叫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其症状主要表现为68周龄仔猪,断奶前后尤其是断奶后两周开始,仔猪出现皮肤病变,即在背部、耳根部甚至腹部出现大量红色、紫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一般向外突起,质地较硬,保育舍仔猪僵猪的比例明显提高,表现为食欲不振、衰弱、体重下降、有时咳嗽或有中枢神经率乱直至呼吸困难,黄疸、淋巴结肿大(可以触摸到),一部分猪还会出现发热或腹泻症状,有些猪有比较特殊的结膜炎(眼睑水肿、眼睛分泌物增多),面部、下颌和颈部水肿。

如有继发感染,则病猪可表现为被毛长而粗乱、关节炎(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继发感染),有些仔猪表现为皮肤继发感染(如渗出性皮炎)。

PMWS的预防和控制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试用自家疫苗。

同时要注意:
A、消除蓝耳病的影响。

如果有蓝耳病存在,应采取稳定种群,改变猪的流动,注射疫苗等措施。

B、减少猪肺炎支原体的影响。

可在猪饲料中添加抗支原体药和广谱抗菌药。

如125克/吨支原净+3公斤/吨金霉素。

C、如发现有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并发生感染,可在猪饲料中添加200PPM阿莫西林。

D、用偏酸性的消毒剂定期对猪舍和运输工具进行彻底消毒。

E、降低猪的饲养密度。

F、坚持实行全进全出的猪只流动原则。

G、减少猪的混群和移动等应激因素。

猪圆环病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猪圆环病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猪圆环病毒在分类学上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为已知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

但圆环病毒病引起的猪场问题较多,圆环病毒侵害猪体主要有4种症状:第一种是:仔猪抖抖病。

仔猪出生之后开始不停地抖动,抖得连吃奶都没办法,这其实就是母猪带圆环病毒,传给小猪造成的小猪抖抖病。

第二种是:断奶仔猪衰竭综合征。

仔猪断奶之后开始吃料,一开始吃料就越来越瘦,只吃不长,直到瘦弱而死。

第三种是:皮肤型圆环病毒。

主要症状表现为猪皮肤上起红点,然后慢慢中心溃烂结痂。

第四种是:圆环病毒的呼吸道症状。

很多圆环病毒没有其他啥症状,只体现为呼吸道症状,继而引发各种呼吸道感染。

该如何有效防治呢?应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1、仔猪断奶后3~4周是预防猪圆环病毒病的关键时期。

当前对于圆环病毒引起的疾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就是疫苗防疫。

商品猪可在2—4周龄免疫一次,1ml/头;后备母猪配种前间隔3周免疫两次,2ml/头;经产母猪普免,一年3~4次。

2、在生产管理上,尽可能减少对断奶仔猪的刺激。

避免过早断奶和断奶后更换饲料,断奶后要继续饲喂断奶前的饲料至少10天;并在饮水中添加多维和葡萄糖,避免断奶后并窝并群造成的应激;避免在断奶前、后1周内多次注射疫苗;降低饲养密度,为仔猪提供舒适的环境。

猪圆环如何治疗效果最好?猪圆环病毒的治疗难点,在于易继发感染。

猪感染圆环病毒后,可导致猪,尤其是仔猪,免疫抑制严重,易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

主要有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猪溶血链球菌等。

具体治疗方案下载畜牧堂App免费在线诊疗开方。

因此,治疗圆环病毒时,除抗病毒外,主要还是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

归根结底,圆环的死亡率并不高,但继发感染的死亡率要高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圆环病毒感染的症状及防治
猪圆环病毒感染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新的传染病。

本猪病可导致猪群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容易导致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

_
目前,本病已遍及世界各养猪国家和地区。

我国于2001年**发现。

目前该病在我国猪群中已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猪圆环病毒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一种新的传染病。

只是猪圆环病毒(PVC)的主要宿主。

猪对PVC有较强的易感性,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仔猪感染后发病严重。

胚胎期或生后早期感染的猪,往往在断奶后才可以发病,一般集中在5—18周龄,尤其在6—12周龄**为多见。

怀孕母猪感染PVC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染给仔猪,并导致繁殖障碍。

感染猪可自鼻液、粪便等废物中排除病毒,经消化道、呼吸道引起感染。

血清学调查发现,国外猪群PVC阳性率达20%—80%,国内的阳性率也达52.8%—100%。

自PVC发现以来,PVC-1和PVC-2已经被证实为世界性流行和存在的病毒。

其中,PVC-2病毒在我国猪群中的感染已经相当严重。

病毒是致病的必要因素,但不是充分条件,必须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导致明显的和严重的临诊病症,这些因素除了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病原体外,还包括饲养管理不善、通风不良、温度不适、免疫接种应激、不同来源和日龄的猪混养等。

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很大,
依据猪群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水平、环境条件及病毒类型等而定,一般在10%—20%,个别发病、死亡率可达40%。

猪病症状:
猪圆环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均较长,即使胚胎期或出生后早期感染,也多在断奶以后才陆续出现症状。

PVC-2感染可以引起以下多种病症:
1、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2 l
通常发生于断奶仔猪,1997年**报道,随后美洲、欧洲和亚洲各国相继报道了该病。

现已证实PVC-2是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重要病原,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等病原混合感染和免疫刺激可以加重该病的危害程度。

患猪表现为精神欠佳、食欲不振、体温略偏高、肌肉衰弱无力、下痢、呼吸困难、眼睑水肿、黄疸、贫血、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与同龄猪体重相差甚大,皮肤湿疹,全身性的淋巴结病变,尤其以腹股沟、肠系膜、支气管以及纵膈淋巴结肿胀明显,发病率为5%—30%,死亡率为5%—40%不等,康复猪成为僵猪。

2、皮炎和肾病综合症;
通常发生于8—18周龄的猪。

在1993年**报道于英国,随后在美国、欧洲和南非、亚洲均有报道。

发病率为0.15%—2%,有的时候可高达7%。

以会阴部和四肢皮肤出现红紫色隆起的不规则斑块为主要症状。

患猪表现为皮下水肿,食欲丧失,有时体温上升。

通常在3d内死亡,有时可以维持2—3周。

3、增生性坏死性间质性肺炎.
此病主要危害6—14周龄的猪。

发病率为2%—30%,死亡率为4%—10%。

4、繁殖障碍
导致母猪返情率增加、产木乃伊胎、流产以及死胎和产弱仔等。

猪病防治:
因为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有效疫苗由于PVC-2感染的免疫预防,因此控制PVC-2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环境消毒和饲养管理,减少仔猪应激,做好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细小病毒病、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其他疫病的综合防治等。

必要时可试用自家灭活苗预防。

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如支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等,对预防本病或降低发病率有一定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抑制了猪群中的一些常见细菌性病原体,增强了猪群抵抗力。

对发病猪群**好淘汰,不能淘汰者使用上述药物同时配合对症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