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美学第六讲:美和美感的社会性41页PPT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美学原理 叶朗 复习提纲(2020年7月整理).pdf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绪论1 美学学科名称的提出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提出Aestheica。
美学史上把这一年作为鲍姆加通正式提出美学学科概念的时间。
2 我国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50年代到60年代的一场美学大讨论。
讨论问题: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哲学的角度才是正确的)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缺陷(消极作用)1)对朱光潜的批判,有很大的片面性:否定了朱光潜对中西美学融合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全盘否定了西方近现代美学。
2)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用的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作用。
3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4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哲学1)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生活的世界,包括人的意义世界和人的价值世界,这里表现了美学两个特点:美学与人生联系紧密;美学与民族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鲍桑葵《美学史》美学是哲学,是理论,哲学思维。
美学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3)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美学与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4)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纵观东西方的美学发展,我们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大综合、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美学体现还需要建设、创造,需要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第一章柏拉图对美的定义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一种绝对的美,“这种美是永恒,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这个“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客观的,而且先于现实世界中的美的东西而存在。
美是理念是指:1)美的本质不在自然事物,而在理念,理念是自存自在的,因此是永远没有变异和发展的。
事物的美是由于理念的参与所形成的。
美学第六讲: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精神追求:趣味之争的最终目标
隐藏在粉丝背后的,乃是对各自精神品位的 肯定。在时尚、流行、偶像之中,依然是对 崇高精神享受的渴望。 审美追求,乃至于审美本身,可以视作精神 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而在时尚之中,应该 注意保持开放心态、兼容包并。毕竟,“缤 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 色彩。”
黑暗 时期
(c.110 0c.750 B.C.)
《赫拉克勒斯与萨提洛斯》
古风时期
(700B.C.—600B.C.)
• 彩绘陶瓶 希腊陶 瓶画。
• 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 “东方风格”、“黑绘 风格”和“红绘风格” 等三种艺术风格。
阿波 罗像
(around 530B.C. — 520B.C.)
青铜,高 190厘米
古典时期
(500B.C.—— 400B.C.)
弑僭主的哈莫狄奥斯 与阿里斯托吉顿
掷矛 者, 或曰 波塞 冬像
维纳斯诞生
米隆
掷 铁 饼 者
《命运三女神》
阿 甲 利 斯 与 阿 扎 克 斯 战 后 休 息
陶 瓶 彩 绘
希腊 化时 期
雅典 娜像
胜 利 女 神 像
拳 击 者 像
拉 奥 孔
希腊风光希腊艺术大概可以分为黑暗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7世纪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1世泰纳以及我们现在认为的古希腊艺风格应该说大多是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的艺术
美学第六讲: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1、地理与审美 2、社会与审美 3、趣味与格调 4、时尚与个性
• 时代精神的蓬勃,不 得不表现在艺术上。 鲜明的形象、振作的 精神、奋发的入世, 进而奏为“青春的旋 律”。而这些表现艺 术上、表现在一个人 身上,可以说就是李 白的浪漫的诗歌。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讲解ppt课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温和的自然界怎样使人的精神变得活泼,平衡,把 机灵的敏捷的头脑引导到思想和行动的路上。”—— (法)泰纳《艺术哲学》
希腊的海岸线很长,港湾很多,每个希腊人的身上都 有那种水手的素质,所以他们天生的一种经商、冒险 等等。
齐国的水湍急而又回旋,所以齐国的百姓就贪婪、粗暴而好 勇。楚国的水柔弱(和)而清流,所以楚国的百姓就轻快、 果断而敢为。越国的水浊重而浸润,所以越国的百姓就愚蠢 、嫉妒而污秽。秦国的水浓厚而流缓,淤泥沉滞而混杂,所 以秦国的百姓就贪婪、暴戾、虚狂而好生事。晋国的水苦涩 而浑浊,淤泥沉滞而混杂,所以晋国的百姓就谄谀而心怀欺 诈,奸佞而贪财利。燕国的水深聚而柔弱,沉滞而混杂,所 以燕国的百姓就愚蠢、痴呆而喜好忠贞,轻视急难而不怕死 。宋国的水轻快有力又清澈,所以宋国的百姓就纯朴、平易 而又喜好公正。
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应该是为那一代而存在: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 那一代的美的要求;当美与那一代一同消逝的时候,再下一代就将会有它 自己的美、新的美,谁也不会有所抱怨。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第44页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题解】水地篇论水。因水与地有关系,所以以“水地”为题, 以地开篇,认为水是“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但主要 篇幅是论述水的性质和功用。在论述中盛赞水的品性,水不 仅是“万物莫不以生”,是“万物的本源”,“诸生之宗室”,而且 水是“具材”(材美具备),是“神”,要取法于水。最后指出水质 对人性有巨大的影响,具体地论述了各地的水质与人性的情 况——
美学第六讲:美和美感的社会性41页文档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大三下学期 美学原理 课件整理

第一章美是什么一、柏拉图开始对“美”的讨论二、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一、柏拉图开始对“美”的讨论《大希庇阿斯篇》把现实世界中美的事物、美的现象和“美本身”分开:“什么东西是美的” vs “美是什么”“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物,还是一门学问。
”——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什么东西是美的” vs “美是什么”希提出的命题:“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
的反驳:“如果你说凡是美的那些东西真正是美,是否有一个美本身存在,才叫那些东西美呢”,也就是说漂亮小姐身上的美就是那种使一切东西成其为美的。
由此提出如下命题:一匹漂亮的母马是美的,一个美的竖琴是美的,一个美的汤罐是美的。
但是赫拉克里特说,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还是丑,那么最美的汤罐比起年青小姐来还是丑。
最美的年青小姐比起女神也还是丑的。
这样,前面提到的美岂不是又美又丑?再次明确问题: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就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希的回答:黄金。
一件本来是丑的东西如果镶上黄金,也显得美了。
的反驳:大雕刻家菲狄阿斯用象牙做雅典娜手足,为什么不用金子,两个眼珠子用的云石,为什么?结论:美是难的柏拉图认为存在一种绝对的美,即美的“理念”(Idea)从柏拉图以来的几千年中,西方学术界一直延续着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和争论。
1. 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2. 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说明美的本质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身体美确实存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博克:美是物体的一些特征而引起的(小、光滑、各部分见出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等)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说明美的本质:1. 从客观的精神本体来说明美的本质。
柏拉图:美是理念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第一,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美学原理笔记

绪论什么是美学一。
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美学: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首次提出,但西方美学历史并不是由此开始的,东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古代美学》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二.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第一段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主要是介绍德国美学,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他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教育,蔡元培1975年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第二段现代: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宗白华)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特点一.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朱光潜发表的影响深远的书(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两部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心理学。
60年代又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
在《诗论》这本书中,朱光潜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诗律的道路,做了探索分析。
《诗论》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宗白华的美学立足在中国美学,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数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本体论、价值论)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宗白华写了《美学散步》丰子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普及工作.第三段当代:最突出景象:两次美学热潮(一次为五六十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朱光潜主张没事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另一次为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反思,出现了文化热)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1.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片面性2。
课件-美学-第三章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当今的时尚话题举例?!
(2)时尚的一个特点是渗透力和扩张力很强。 比如一段时间大家都看《阿凡达》、韩剧,有钱 人都挎LV,年轻人追苹果,时装、整容等。
(3)时尚的流行有时间性,也就是说,一定时 间段内流行的时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种社会 条件的变化而消失或变得不时尚。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时代精 神和风俗习惯→体现这种时代精神 的人→表现于生活和艺术各方面。
如,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兴起充分 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极大的精神苦 闷。
“走进教堂的人心里都很凄惨,到这儿来求的也 无非是痛苦的思想。他们想着灾深难重、被火坑 包围的生活,想着地狱里无边无际、无休无歇的 刑罚,想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想着殉道的 圣徒被毒刑磨折。他们受过这些宗教教育,心中 存在着个人的恐惧,受不了白日的明朗与美丽的 风光;他们不让明亮与健康的日光射进屋子。教 堂内部罩着一片冰冷惨淡的阴影,只有从彩色玻 璃中透入的光线变成血红的颜色,变做紫石英与 黄玉的华彩,成为一团珠光宝气的神秘的火焰, 奇异的照明,好像开向天国的窗户。”
3、梁启超对地理环境与审美情趣和艺术风 格关系之探讨
(1)不同的天然景物,影响一个朝代的气 象(审美风貌),如不同朝代由于建都地 方的差异而导致该时代审美风貌的巨大不 同。
建都北方者:规模宏远,局势壮阔,气魄 磅礴。
建都南方者:规模绮丽,局势清隐,气魄 文弱。
(2)不同的天然景物,也影响人们的审美 情趣,产生雄浑悲壮与秀逸纤丽这样两种 不同的意象与风格。如北碑(遒健雄浑、 峻峭方整)与南书(秀逸摇曳、含蓄潇 洒)、京剧(北戏)与昆曲(南音)。
(1)审美趣味作为一个人的审 美价值标准的体现,它制约着一 个人的审美行为,决定着这个人 的审美指向。如有的人喜欢武侠 片,有的人喜欢文艺片,有的人 喜欢这个作家,有的人喜欢那个 作家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你的心态和行为举止的文化气韵。 • 欧洲文艺复兴
人体美 服装颜色 服装、头饰
文艺复兴
君主专制
性感美 紫红、明黄
无所事事,纤弱 的
冰冷冷的金
简单的遮掩物 假发,复杂的发 髻
• 时尚的特点 • 第一、影响面广,超越社会地位和阶层 • 第二、渗透力和扩张力很强 • 第三、有时间性
• 审美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所以美和美感 具有社会性。
• 第一,审美主体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 第二,任何审美活动都是美活动 的影响
• 法国泰纳 他认为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取决 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 古希腊审美文化的发展
• 中国:梁启超
第三章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 二、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 三、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 四、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
引子
• 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 • 李泽厚--------美世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自然物本身有社会性,比如月亮、松树, 是不妥当的。
• 审美趣味的功能-----审美行为的指向性 • 审美趣味的特征 个体性与超个体性
• 审美趣味的整体表现,叫审美格调。 • 巴尔扎克《风雅生活论》
• 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有稳定性、保守性 • 但是可以改变 • 第一,生活环境的改变
莫泊桑《项链》 第二,人文教育 音乐、诗歌
四、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
二、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 影响
• 对审美活动产生决定性影响
• 最根本的、长远起作用的是经济的因素
• 泰纳
社会文化环境
时代精神
例子:哥特式建筑
风俗习惯
社会文化环境
个人 社会
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
三、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 审美趣味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 审美理想的总和。
Topic Goes Here
• 时代风貌 一个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期中所显示的相对比 较稳定的审美风貌。 盛唐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