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慢性心衰采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效果分析_何松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评价与分析

行 治疗 , 观 察组在对照组 用药基础上增加 了小剂量的螺 内酯治 疗,比较 2组 患者 的临床 治疗效果和各项心功能 的指标 变化 。
结果
观 察 组 治 疗 总有 效 率 9 3 . 3 %,对 照 组 治 疗 总有 效 率
7 3 . 3 %, 2组 对比差异显著 ( P < O . 0 5 ) ; 2组患者治疗前 心功能指
现腹腔感染 的情况 。
[ 1 ] 崔小兵 , 姜宇朋 , 张伟波 , 等左 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治疗老年人结
肠癌并发肠梗阻疗效观察硼. 中国基层医药, 2 0 1 0 , 1 7 ( 8 ) : 1 1 2 3 — 1 1 2 4 .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 2 0 1 0年 5 月—2 0 1 2 年 3月收治 的 3 O 例
性 心力衰竭 , 排除有螺 内酯治疗禁忌证 的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 ,把 6 O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其 中对照组患者男 1 8例, 女1 2例; 年龄 3 8 岁~ 7 2岁 , 平均年龄( 5 3 . 2± 4 . 3 ) 岁; 1 0 例 为冠 心病 , 7例 为高 血压 心 脏 病 , 7例 为心 肌病 , 6例 为风湿 性 心脏病 。观察组患者男 l 7 例, 女1 3 例; 年龄 3 9岁 ~ 7 3 岁, 平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小剂量螺内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筛选出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倍他樂克、卡托普利等药物,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螺内酯药物,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VEDV、LVESV、LVEF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要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即P<0.05。
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慢性心力衰竭小剂量螺内酯临床疗效心力衰竭主要是患者心脏因劳累、疾病、排血功能减退,导致排血量不能满足组织代谢与器官的需求。
临床表现为喘息、呼吸困难、乏力等。
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构成了威胁[1]。
现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效果进行探析,详细报告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筛选出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治疗,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高血钾的患者除外;(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除外;(3)阻塞性肺部疾病反复发作的患者除外;(4)孕妇及哺乳期的患者除外。
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28例患者,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年龄范围49至76岁,平均年龄(61.9±2.4)岁;有5例患者为冠心病,有7例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有7例患者为扩张性心肌病,有9例患者为高血压心脏病。
其中Ⅱ级患者有5例,Ⅲ级患者有16例,Ⅳ级患者有7例。
参照组有28例患者,男性患者为12例,女性患者为16例;年龄范围47至79岁,平均年龄(63.5±2.8)岁;有9例患者为冠心病,有6例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有8例患者为扩张性心肌病,有4例患者为高血压心脏病。
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心脏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冠心病(CHD)是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而螺内酯是目前治疗CHF的一线药物。
对于螺内酯在小剂量应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上的疗效,仍有一定的争议。
本文将探讨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小剂量螺内酯的机制螺内酯是一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抗醛固酮的负性作用。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醛固酮水平通常升高,对心脏和血管产生损害作用,而螺内酯能通过拮抗醛固酮受体,减少心脏和血管的损害,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的病情。
小剂量螺内酯通常被定义为每日口服25-50mg,较传统剂量(通常为每日200-400mg)要低很多。
临床研究表明,小剂量螺内酯能够有效降低CHF患者的死亡率和再入院率,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并且对心脏和肾脏的保护作用也很显著。
冠心病是CHF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冠心病患者患CHF的发病率也较高。
研究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研究表明,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也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研究报道,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小剂量螺内酯后,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减轻,心功能得到改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
这表明,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同样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4.小剂量螺内酯的副作用和安全性小剂量螺内酯相对于传统剂量来说,副作用更少。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等。
在临床应用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钾和肾功能,以及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等检查,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性。
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
它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对心脏和肾脏的保护作用也很明显。
对于不同患者的适应症和用药剂量,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螺内酯(Spironolactone)是一种抗醛固酮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衰和肝硬化等疾病。
最近的临床研究表明,螺内酯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本文将对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进行详细探讨。
一、研究背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肺水肿和周围水肿等临床症状。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利尿剂、ACEI、ARB等药物,但是对于部分患者来说,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寻找新的药物治疗手段对于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为了观察螺内酯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我们选取了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在40-70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并且排除了其他伴随心血管疾病的情况。
研究方法为随机对照实验,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案,包括利尿剂、ACEI、ARB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
观察期为12周,观察指标包括心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三、观察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来说,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而对照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并未出现显著的改善。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包括体力活动能力、心理健康、社交功能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
而对照组患者在这些方面的改善不如观察组显著。
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轻度的高钾血症,但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而对照组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可以认为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较高。
四、讨论与总结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螺内酯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较高。
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一、螺内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机制螺内酯作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其主要作用是在竞争性地结合于醛固酮受体上,抑制醛固酮的结合,从而减少其对肾脏的损害作用。
通过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和作用,螺内酯能够降低尿钠排泄,抑制水肿,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二、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结果1. 减少心力衰竭的发作次数一项临床观察发现,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螺内酯治疗组的心力衰竭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相比于对照组,发作频率降低了近50%。
这表明,螺内酯可以有效减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加重事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延长患者生存期多项临床试验显示,螺内酯治疗组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相比于对照组,生存期可以延长6个月至1年以上。
这表明螺内酯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生存期延长作用,对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3. 减轻心脏负荷螺内酯可以通过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和作用,减少水肿、心肌肥厚,改善心脏舒张功能,从而减轻心脏负荷。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螺内酯治疗组的患者心脏负荷明显减轻,心功能得到改善,心衰症状得到缓解。
4. 改善肾功能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肾功能障碍,尤其是排钠能力下降。
螺内酯作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够减少醛固酮的分泌和对肾脏的损害,改善肾功能。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螺内酯治疗组的患者肾功能有所改善,尿量增加,尿钠排泄增加,肾功能指标得到改善。
5. 减少住院次数螺内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次数,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螺内酯治疗组的患者住院次数显著减少,住院率降低了近40%。
三、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 钾离子浓度增加:螺内酯治疗过程中,由于抑制了醛固酮的排泌,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血清钾离子浓度升高,因此在应用螺内酯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清钾离子浓度,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小剂量螺内酯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护理效果观察

血管病 电子杂志 ,2015(20):138—139.
[6] 闫宇虹 .小儿肺炎 合并心力 衰竭的护 理体会 .中 国医药 指南 ,
2017,15(7):207-208.
[收稿 日期 :2018—04—24]
小剂 量螺 内酯用 于冠 心病 慢性 心 力 衰竭 的疗效 及 护理 效果观 察
的分泌 物不能 够及时排 除 ,会引发患 儿 呼吸道阻塞 的现象 , 异具 有统 计学意义 (尸<0为严 重的患儿会 出现血 氧浓度
综上所述 ,采用规范化 护理对A,JL慢性肺 炎合并心衰患
下 降 ,引发低 血氧症 。病原体侵入 患儿的心肌组织 又会引发 儿进 行临床护 理 ,能 够缩短 心衰 纠正 时间及住院时 间 ,提高
丛!d—Q堕 ! : !: : :
研究 显示 ,近年 来冠心病慢性 心力衰竭发病率 呈上升趋 患 者能正 确面对 疾病 ,增强 患者战 胜疾病 的勇气 以及信 心 , 势 ,一般对 患者实施药 物治疗 ,而在治疗 过程 中实 施有效 的 为每例患者制定合理 以及科学 的饮食计划 ,指导患者食用粥 、 护理措施 也十分重要 …。因此 ,本 院对小 剂量螺 内酯用 于冠 牛奶 、面食 以及 蔬菜等 ,严 格控制患者食 用油腻和辛辣 的食
[2] 梁璞 .A,JL肺 炎合并心力衰竭 中的护理 分析 .世界最新 医学信
理 人员的信任感 。护理 人员在对患儿进行 护理时 ,一定要及 时了解患儿 的思想动态 ,加强 与患儿的沟通 和交流 ,对每例 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了解 其对 于医院护理的需求 。 护理人员要给 患儿仔细讲解其所 患疾 病的各种知识 ,提高患 儿及其家属对疾病 的认知程度 ,缓解患儿在接受 治疗时 的紧 张与焦虑 ,以此促进 医患关 系的和谐 ,提高患儿对 于医 院护 理工作的满意度 ,加强医院对患儿的护理质量 L4 ̄J ̄
慢性心衰采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效果分析

【 关键词 】 慢性心衰 ; 小剂量螺 内酯 ; 治疗效果
慢性 心力衰竭 ( C H F) 对 心 血 管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影 响严 重 , 是一种常见疾病 , 它 是 心 功 能 不 全 当
( 男性 3 7 例、 女性 3 3 例) 。 两组患者性别 、 年龄 、 常
用药物 、 病情等没有 明显差异 , 全部患者都服用卡 托普利 , 每天服用 2次 、 剂量 2 5 — 5 0 m g ; 倍 他乐克 ,
3 讨
论
醛 固酮是一种关键 的盐皮 质类 激素 ,对心脏 有 直接作用 和效果 , 临床实验研究表 明, 过量 的醛
年 9月在我 院治疗的 1 2 0例慢性心 衰患者 , 随机 分为 两组 : 实验 组 6 0例和 对照组 6 0例 。 实验组使 用小剂量螺 内
酯, 对照组使 用传统 治疗 方法( 倍他 乐克 、 卡托普利等 ) , 分析 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 间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在治疗以后 心功能都有明显改善 , 但 实验 组要 比对照组疗效更加 明显 ; 治疗 以后收缩压 、 舒 张压、 心率、 左 室舒
以后六个月 的各项指标详 见表 1 。两 组 在 治 疗 前 所 有 指标 经 统 计 学 分 析 无 明 显差 异 ( P > 0 . 0 5 ) , 可 在 治疗 以后 收缩压 、 舒 张压 、 心率 、 L V E S V、 L VE D V、
使用 类 固醇激 素 、 非 甾体 类 的抗 炎药 ; ( 9 ) 瓣 膜性 心脏病( 没有 纠正 ) ; ( 1 方法
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面临着心功能下降和生活质量下降的困扰。
螺内酯是一种袢式抗雄激素类利尿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将分析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小剂量螺内酯的药理作用螺内酯(spironolactone)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是抑制醛固酮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从而减少水和钠的潴留,增加尿量,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血压,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螺内酯还具有抗纤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血管功能,对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小剂量螺内酯通常指的是每日25-50mg的剂量,与传统的大剂量螺内酯相比,小剂量螺内酯的药理作用更加温和,不易导致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小剂量螺内酯通常与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减轻症状,降低再发风险。
1.改善心功能:小剂量螺内酯通过抑制醛固酮受体的结合,降低肾小管对钠的潴留,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研究表明,小剂量螺内酯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以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心室充盈压,减轻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2.减轻症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小剂量螺内酯可以有效减轻这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受力。
研究表明,小剂量螺内酯联合ACEI或ARB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显著减轻心衰症状,延长无症状期。
3.降低再发风险: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面临着再发风险较高的困扰,小剂量螺内酯可以通过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抑制纤溶活性等途径,降低再发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体内的胰岛素抵抗的指数明显下降,使其有效 的 对 胰 岛 素 抗 体 进 行 控 制 也 是 一 种 对 治 疗 CHF 的关键途径。
本组试验加上小剂量的螺内酯六个月以后, 使得 CHF 病人的心功能分级、临床症状(血压、心 率)都有明显的改善。在使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 时发现 LVEF 增加非常明显,LVEDV 以及 LVESV 都有明显缩小,和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上述证明了使用螺内酯对心脏能起到直 接保护作用,加上小剂量的螺内酯治疗 CHF 病人 能增加其疗效,对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 慢性心衰;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效果
慢 性 心 力 衰 竭(CHF)对 心 血 管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影响严重,是一种常见疾病,它是心功能不全当 中严重阶段,发病率非常高,是同一时间心血管病 住院的 21% 生 和 发 展 的 基 础 机 制 ,然 而 肾 素 - 血 管 紧 张 素 - RAAS(醛 固 酮 系 统)对 心 室 重塑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对 CHF 进行调节并对 其优化是其中关键[1]。本文作者在传统治疗方法的 基础上,使用小剂量螺内酯对 CHF 患者治疗有显 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年 第 1 期
97
筝 论著/心力衰竭 筝
慢性心衰采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效果分析
何松 (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云南 开远 661699)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使用小剂量螺内酯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2010 年 3 月-2011 年 9 月在我院治疗的 120 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60 例和对照组 60 例。实验组使用小剂量螺内 酯,对照组使用传统治疗方法(倍他乐克、卡托普利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在治疗以后心功能都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要比对照组疗效更加明显;治疗以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左室舒 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等治疗,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使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 慢性心衰(CHF)具有显著疗效,对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
使用 SPSS11.0 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2 组 间比较采用 t 检验及 χ2 检验。
2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前患者心功能Ⅲ、Ⅳ级患者 45 例,治疗以后六个月减少到 9 例;对照组治疗前患 者心功能Ⅲ、Ⅳ级患者 42 例,治疗以后六个月减 少到 19 例;两组治疗以后患者心功能都有明显改 善,可实验组要比对照组疗效显著。两组患者治疗 以后六个月的各项指标详见表 1。两组在治疗前 所有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可在 治 疗 以 后 收 缩 压 、舒 张 压 、心 率 、LVESV、LVEDV、 LVEF 实验组要明显优于高于对照组[2]。除此之外,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血常规以及血生化 的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参考文献 [1] 朱耀辉,邬启琼.小剂量螺内酯治疗 56 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
床观察[J].经验交流,2012,11(5):875. [2] Zannad F , Alla F , Dousset B , et al . Limitation of excessive
extracellularmatric turn over may contribute to survival benefit of spironolacto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 Circulation , 2000 , 102 :2007 . [3] Rauersachs J,Heck M,Fraccarollo D,et al.Addition of spironolactone to angiotensin -convertion enzyme inhibition in heart failure improves en -dothelial vasomotor dysfunction:role of vascular superoside anion forma-tion and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xpression.J Am Coll Cardiol,2002,39:351-3581.
3讨论
醛固酮是一种关键的盐皮质类激素,对心脏 有直接作用和效果,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过量的醛
98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年 第 1 期
组别
实验组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注:和对照组比较,P<0.05。
表 1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检查结果
心率(次/分) 收缩压
舒张压
LVESV
(mmHg)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 年 3 月-2011 年 9 月在我院治疗的 120
例慢性心衰患者,平均岁数 68.3 岁。实验排除标 准:(1) 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2) 高血钾患 者;(3)急性心肌梗死(2 个月)或者心绞痛(不稳 定 性);(4)心 率 失 常 没 有 采 取 控 制 ;(5)经 常 发 作 的阻塞性肺部;(6)哺乳期或者妊娠患者;(7)小于 60 次/min 的基础心率,收缩压<85mmHg;(8)长期 使 用 类 固 醇 激 素 、非 甾 体 类 的 抗 炎 药 ;(9)瓣 膜 性 心脏病(没有纠正);(10)不配合治疗患者。 1.2 治疗方法
LVEDV
212.34±8.23 172.27±8.34 211.03±10.17 189.95±7.27
LVEF
0.41±0.12 0.64±0.17 0.38±0.14 0.54±0.34
固酮和其受体相结合能促进心脏细胞当中的Ⅰ型 以及Ⅱ型的胶原基因的表达,导致心肌间质出现 纤维化。螺内酯使用醛固酮的拮抗剂,能使竞争性 的拮抗作用对醛固酮的减少起到作用。它不单单 能拮抗因肾素 - 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出的醛固酮, 并且具有有效控制住长期使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变 成酶抑制剂以后出现的醛固酮逃跑现象。由于醛 固酮过量使用能对茶酚胺进入到心脏细胞内的分 解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小剂量螺内酯能间接的促 使儿茶酚胺正常代谢起到促进作用,能明显改善 因为儿茶酚胺的蓄积导致的心肌重塑现象出现[3]。 利尿剂它能够使心脏负荷减轻、心肌的顺应性明 显改善,并使纤维化明显缓解。有关人士研究发现 它 能 使 内 皮 细 胞 中 的 氧 化 碳 的 合 成 明 显 增 加 ,对 CHF 患者的血管内皮功有明显改善作用,进而使 心力衰竭得到明显缓解。严重的 CHF 患者,在传 统的血管紧张素转变成地高辛、酶抑制剂以及速 尿等相关药物的基础之上,在使用小剂量螺内酯 能使 CHF 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能使死亡率下降到 30%,这表明使用小剂量螺内酯对心脏能起到直 接保护作用。近几年将胰岛素抵抗当做冠心病的 一种独立危险的原因,它能对脂质代谢有影响,异 常的沉积和血管中内模增生、移行等能促使冠心 病的发展,采用小剂量的螺内酯用来治疗 CHF,能
将 120 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 组 60 例(男性 35 例、女性 25 例)和对照组 60 例 (男性 37 例、女性 33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常 用药物、病情等没有明显差异,全部患者都服用卡 托普利,每天服用 2 次、剂量 25-50mg;倍他乐克,
每天服用 2 次、剂量 12.5-50mg 以及其他传统治 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上加入小剂量的螺内 酯 20mg,每天一次。稳定剂量保持六个月[1]。在治 疗前后全部患者都要进行体检,采用 NYHAS(纽 约 心 脏 学 会)心 功 能 的 分 级 ,实 验 室 的 检 查 、超 生 心动图的检查。检测 LVEDV (左室舒张末 期 容 积),LVESV(左室 收 缩 末 期 容 积),LVEF(左 室 射 血分数)。 1.3 统计数据
(mmHg)
98.21±8.45 138.26±12.07 76.73±7.98 119.37±8.26
66.37±4.03 114.32±5.87 60.94±5.53 89.65±46.13
96.91±7.59 140.36±11.75 74.96±7.96 118.03±43.41
77.47±6.24 125.26±7.43 67.86±6.25 97.75±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