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特点
日本设计风格及其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微信:从社交软件到生活工具
电台与新媒体融合中的用户思维
完成“用户积累”之后的“变现之困”
浅论民国报人成舍我的办报精神
新浪微博粉丝行为的初步研究
历史题材电视剧如何进行剧情建构
试析我国独立纪录片对公共领域的建构
“心时代”下的背包客文化
从布尔迪厄的“场”论看“新闻场”与“学术场”
我国体育电视节目传播状况研究
从“公知”看网络对司法的冲击
涉农期刊的数字化发行模式研究
新浪微博对创业个体的价值与前景
新闻侵权与报道自由的平衡性问题及对策
社会临场感视角下 T2O 模式综艺节目发展探究
浅析网络趣缘群体的特征
网络视频内容监管困局与解决路径
我国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历史概述
从世界交往到他者观照
“禅宗”作为延续日本美学灵魂的思
要有一个独特功能,那么这个产品才有价
想,把极度节约和唯心主义作为清心寡欲
值。而这种设计精神,也牢牢印刻成了日
的手段,最终是开悟。这种文化提倡着节
本的设计风格。
约、简约、谦逊、不铺张浪费,而这一文化
对于日本人来说,精益求精是一种素
也深深影响着日本的设计领域。但这无疑
质,当代设计最重要的是在细节处改善生
陈律言
王 菲
艾 美
黄聚云
晏 妮
聂慧敏
单 位
中国传媒大学
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湖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完整word版)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
除了世界现代设计部分。
保证内容最全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框架】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重点)(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重点)(3)美国设计的兴起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2)美国工业设计(3)日本工业设计【设计风格大事年】〖设计萌芽以前〗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16世纪"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17世纪"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 新艺术运动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1925-1939 装饰艺术派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当代风格【知识点汇集】※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章—现代艺术设计在日本的兴起和发展

上图 丰田公司推出的C e l i c a 1600 双开门跑车, 下图 为60 年代晚期的英国 凯旋“S t a g”跑车。两 者在车身线条、前脸和 车灯设计上均十分相 似,但丰田车车身略短, 显得更为小巧紧凑。
三、提高日本艺术设计水平的措施
客观:
1. 派人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学习,研究艺术设计及其未来发 展趋势,积极把握艺术设计动态。
武藏野美术大学建于1962年,前身是始于1929年的帝国美术 学校。藏野美术大学的空间导演设计学科设立于1985年,是从 1974年开设的艺术设计学科改名而来的一个新领域的专业。该学 科的范围主要涉及:剧场表现空间、产品展示空间、信息传达空 间、身体表现空间及时装流行等领域。武藏野美术大学是一所美 术造型教育的综合性大学。美术学科设有:日本画、油画、版画、 雕刻4个专业;设计学科有:视觉传达、工艺工业、空间演出、 基础设计、建筑和映像6个专业。为开拓新的领域,学校还新设 了艺术文化和信息设计2个专业,共计12门专业。
1951年,由日本政府邀请,美国政府派遣著名设计师罗 维来日本讲授工业设计,并且为日本设计师亲自示范工业 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1952年,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成立,并举行了战后日本 第一次工业设计展览--新日本工业设计展。
1956年包豪斯运动创始人格罗佩斯访日。
3、成长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 60年代初)
1947年,日本举办了“美国生活文化展览”。一方面介 绍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以实物和照片介绍了 美国工业产品设计在英国工业设计协会和其他 活动。
恢复期
1949、1950年分别于横宾、神户举行“日本贸易博览 会”,“日本产业博览会”展出大量美国工业设计产品; 1949年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工业标准颁布。
工业设计简史总结

工业设计简史总结一、工业设计的开端工业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呢。
那时候啊,机器开始大量生产东西啦,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很粗糙,一点都不精致。
这时候就有人想啦,能不能把东西设计得好看点、好用点呢?这就是工业设计最开始的想法啦。
最早的工业设计主要就是为了让产品能在机器生产的基础上,更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比如说最早的一些简单的家具啊,从很笨重变得稍微轻巧一点,更方便人们在家里摆放和使用。
二、不同风格的发展1.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在工业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工艺美术运动可是很重要的呢。
这个运动就提倡要把艺术和工艺结合起来,反对那种粗糙的工业生产。
设计师们就开始注重产品的装饰性啦,比如说在陶瓷制品上画一些很精美的图案,在家具上雕刻一些漂亮的花纹。
这个风格的产品看起来就特别精致,充满了艺术感,不过呢,这种风格也有个小缺点,就是生产起来比较费时间,成本比较高。
2. 新艺术运动风格接着就出现了新艺术运动风格啦。
这种风格就很有特点,它的线条特别流畅,就像自然界里的植物藤蔓一样蜿蜒曲折。
在建筑、家具、玻璃制品等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比如一些建筑的铁艺栏杆,就会做成那种很优美的曲线形状,就像在跳舞一样。
而且这个风格很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像花卉啊、昆虫啊这些元素经常会出现在设计中。
3. 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那可是工业设计史上的一个大变革呢。
它强调功能第一,形式要服从功能。
就是说产品首先要好用,然后才考虑外观。
这个风格的产品设计都很简洁,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
像德国的包豪斯学校,就培养了很多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师。
他们设计的产品,像钢管椅子,造型简单,但是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坐起来很舒服,而且生产起来也很方便,成本比较低,可以大量生产。
三、工业设计的全球化发展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工业设计也开始走向全球化啦。
不同国家的设计风格开始互相影响。
比如说日本的工业设计,就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工业设计理念结合得特别好。
世界设计史

【框架】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重点)(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重点)(3)美国设计的兴起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2)美国工业设计(3)日本工业设计【设计风格大事年】〖设计萌芽以前〗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16世纪"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17世纪"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 新艺术运动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1925-1939 装饰艺术派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当代风格【知识点汇集】※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
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
工业设计发展史

工业设计史来源:百度文库编辑:深圳市白狐工业设计1.新古典主义——欧美各国——1760~1880 (英语︰Neoclassicism)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英国的谢拉顿时当时新古典的家具大师设。
特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 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2.折衷主义——欧美各国——1820~1900 (Eclecticism)一种哲学术语,源于希腊文,意为“选择的”,“有选择能力的”。
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的拼凑在一起的做法,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
3.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880~1910 ——代表人物:莫里斯、阿什比 (the Arts& Crafts Movement)起因:19世纪下半叶工业批量生产导致家具、室内用品、建筑的设计水准下降。
主要人物:理论奠基人:威廉.莫里斯创始人:约翰.拉斯金风格: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风格。
特点:1.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
2.反维多利亚及其他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
4.讲究朴实诚恳。
5.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设计原则:设计大众化,团队协作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影响:创造了新的设计风格对工业化的反对,和对机械、大批量生产的否定,注定工艺美术运动不能形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
强调装饰导致成本增加,没能真正为大众服务。
但他代表了整整一代欧洲知识分子的感受,因此工艺美术运动的探索为此后的新艺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4.新艺术运动——欧美各国——1890~1910 —代表人物:吉马德、戈地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
浅谈日本现代设计对中国设计发展的启示

8、坚持可持续发展:日本设计的环保理念值得中国设计师借鉴。在面对日 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时,中国设计师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环保融入设计中。
9、弘扬民族文化:日本设计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不忘弘扬民族文化。中 国设计师应深入挖掘本国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塑造独特 的中国风格。
10、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日本设计师善于与国际接轨,通过合作与交流来 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中国设计师应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从中获取灵感 和经验,以推动中国设计的进步。
1、注重简约与自然:中国的包装设计可以学习日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简约 和自然。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可以更多地考虑自然材料,如竹子、纸张等,并注 重纹理和颜色的选择。这不仅可以展示产品的自然之美,还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 产品的天然和健康。
2、突出文化性与独特性:中国的包装设计也可以学习日本的设计理念,突 出产品的文化性和独特性。例如,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可以成为包装材料 的选择,使得产品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气息。此外,中国的传统色彩、图案和符号 也可以被巧妙地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以增加产品的独特性。
二、关键词解读
1、日本设计:关键词包括简洁、实用、精致、极简主义、传统与现代的融 合等。这些关键词反映了日本设计的典型特点,如简洁实用、注重细节、传统与 现代的融合等。
2、我国现代设计:关键词包括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创新性、人性化等。 这些关键词反映了我国现代设计的追求方向,即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兼具 创新性和人性化特点。
3、强调功能性与环保:中国的包装设计还可以学习日本的设计理念,强调 功能性和环保。例如,可以更多地采用可再利用或可降解的材料,以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此外,包装设计还可以考虑产品的使用便利性和存储性,以满足消费者 的需求。
浅谈日本设计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

CULTURE AND DESIGN浅谈日本设计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李柳军(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0)摘要:在世界东方,中国和日本都是很重要的国家,不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文化渊源都互有影响。
在现代设计的发展上,日本已经取得非常大的成就。
通过对现代日本设计发展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习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经验来更好地促进我们设计的进步。
设计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是我们要不断努力的。
关键词:日本设计;中国现代设计;影响中图分类号:J 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1-0075-01作者简介:李柳军(1997-),女,汉,广西省梧州市人,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本科。
1日本设计的发展历程日本设计的发展从战后50年代起步,从形成自己的风格到逐渐的赢取国际市场再到成为设计的潮流,仅仅经历了几十年。
取得的成就是令世人赞叹的。
50年代战后日本在重建中起步,这时期他们广泛的吸取西方国家的设计技术、方式和经验。
在美国的支持下,经济和工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这些极大的促进了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设计技术成熟,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开始融入日本的民族元素,引起了国际设计界的关注。
美国“工业设计”杂志和瑞士“Stying”杂志先后发表了对日本工业设计的系统介绍。
在此基础上,日本逐渐进入到现代设计的舞台。
到了70年代,日本的工业设计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
从家用电器、照相机、摩托车、汽车等方面。
日本的设计产品不仅品质上过硬再设计风格上也美观大方,因为性价比高而受大众青睐。
发展到80年代日本设计界设计眼光更加的深远,成为亚洲地区新的国际设计中心。
2日本设计的特点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在对自然灾害的抗争中养成了日本民族坚韧不屈的性格。
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民族单一,但是它们具有十分能包容的性格,能融合世界各方面的文化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光之教堂
在高信息时代的今天,日本就是通过诱人的外观、精心 设计的细节、相对低廉的价格来赢得大众市场。其中sony 就是很好的例子。
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因 此抗震的建筑是必须的,这大概也离 不开好的设计吧。
看这手腕上的手机, 是不是看起来更方便,更 加高科技。这独特的设计 与设计的灵感是分不开的。
现如今,汽车已成为日 本工业的第一大产业,这 与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日本的摩托车也与 汽车不相上下,以自己 独有的设计,在世界占 有一席之地。
日本的动漫也是在世界 享誉盛名的,这大概也离不 开好的设计吧。
上面左边是一台当代的印花机,它与计算机相 连可以很好的取代手工,右边是日本精工制的手 表,看其精细的做工与设计,让人感叹不已啊。
索尼公司十分擅长应用高技术来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它的 Playstation游戏机获得了可与“随身听”媲美的巨大成功。索尼设 计的数字像框和讨人喜欢的机器狗Aibo也大受欢迎。在Aibo之后,索 尼于2003年推出了能跳舞的拟人化机器人Qrio这种机器人有着丰富的 “感情”,它能听到人的声音,能和人对话,还能记住人的“音容笑 貌”,下次再见时,它就会因为认出“老朋友”而高兴无比。
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特点
日本设计特点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类是传统的手工艺 品,如木制家具、漆器及瓷器等,这类手工艺品 朴素、清雅、自然,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另一 类则是批量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如高保真音响、 照相机、摩托车、汽车及计算机等。这种高技术 与传统文化的平衡正是日本现代设计的一个特色。
日本工业设计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 并不发达。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一切工作都陷于停顿。 战后日本经历了恢复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三个阶 段,在经济上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工业设计也有很 大进步。今天,日本工业设计已得到国际设计界的高 度重视,有很高的地位。
பைடு நூலகம்
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1945~1952)
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尚处于启蒙阶段,优秀设计作品不多, 许多产品仍是工程师设计的,比较粗糙。
成长期的日本工业设计(1953~1960)
日本的工业设计从模仿欧美产品着手,以求打开国际市场, 这就使日本的不少产品都具有明显的模仿痕迹。
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1961~?)
1961年起日本工业进入了发展阶段,即日本的工业生产和经 济出现了从一个全盛的时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由模仿逐渐走向创造自己的特色,从而成了居于世界领先地 位的设计大国之一。
8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意大利设计的影响,日 本家用电器产品的设计开始转向所谓“生活型”, 即强调色彩和外观上的趣味性,以满足人们的个性 需求。
日本传统的图案、包装、 材料运用和绘画表现方法 是日本设计师灵感的源泉, 也是他们发展本民族设计 风格的基础。
代表日本工艺的细木工所使用的素材制作的筷子与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