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2000航摄规范

合集下载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MH/T 1009-200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以下简称技术设计)的大体要求、主要内容和审批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摄影单位编制用于摄影测量的航空摄影技术。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利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利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88-1999 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 6962-1986 1:500、1:1000、1:2000 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15661-1995 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16176-1996 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编写技术设计的要求航空摄影项目均应进行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书未经批准不该实施。

各极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方式和新工艺,从实际动身,设计最佳方案。

技术设计应表现整体性原则,应知足用户的要求,应以靠得住的设计质量确保航摄功效质量。

设计方案应表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内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正确。

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应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一致。

技术设计由航空摄影执行单位负责编制,亦可委托中介单位进行设计。

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设计人员应取得国家职业技术鉴定指导部门认可的上岗资格。

设计人员应认真地做预备工作,熟悉《航空摄影合同》与相应的航空摄影规范,明确工作任务及要求,遵守设计原则。

设计人员工作应认真负责,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

技术设计的依据技术设计的依据为航空摄影合同、相关的法规和技术标准。

技术设计应确保航摄功效的综合构像误差和航摄仪技术参数数据检定误差对航测成图精度的影响能够知足测图起始误差的要求。

技术设计用图的规定如下:a) 设计用图应是本摄区新近出版的大体比例尺地形图;b) 设计用图比例尺一般应按照测图比例尺来选择(见表1);c) 当采用GPS(全世界定位系统)领航时,设计用图比例尺应按照航摄比例尺来选择(见表2);d) 亦可参照GB 696二、GB/T 15661有关规定进行选择。

航空摄影技术标准

航空摄影技术标准

1、航空摄影技术规范(1)《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2)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4)《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5) GB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6) GB/T 19294-2003《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7)《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8)《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9) MH/T 1005-199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中国民用航空总局(10) MH/T 1006-1996《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11) GB/T 16176-1996《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12)《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3)GB 15967-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14) GB/T 6962-200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15) GB 7931-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16) GB 7930-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17)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18)GB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GB/T23236-2009《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20)GB/T 1832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21)CH 1002-19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22)CH 1003-19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23)国测国字【1997】20《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24)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25)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26)其他与航摄及遥感相关的技术规范及补充规定以上规范和标准如有变化,以最新发布的为准。

低空数码航摄作业规范

低空数码航摄作业规范

附件2超轻型飞机低空数码遥感系统应用研究低空数码航空摄影作业规范(草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7月1.总则1.1本规范针对低空数码成像系统航摄作业,以获取1:500、1:1000、1:2000成图比例尺影像图为目的,兼顾部分测绘和遥感数据服务。

参考了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6962-86),考虑了数码成像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自然条件的制约因素。

1.2本规范拟成为测绘技术标准的一个新组成部分。

低空数码航摄的技术指标和成果质量应满足本规范的要求。

1.3本规范作为低空数码航摄作业的基本准则,是检验数码航摄成果的主要技术依据。

2.低空数码航摄的基本要求2.1数码航摄相机2.1.1对数码航摄相机的要求2.1.1.1 CCD面阵分辨率:4K×4K以上, 4K×4K/4K×5K/4K×7K/5K×7K焦距(f): f=35.0±2mmf=40.0±2mmf=50.0±2mmf=80.0±2mm输出像元物理尺寸: 12μm /9μm /6.8μm2.1.1.2 数码航摄相机物镜的分解力(线对/毫米)在CCD面阵边缘部分不得低于:[1.0mm/(2倍输出像元物理尺寸)]2.1.1.3相机必须具备外触发信号输入和相机动作反馈信号输出等航空标准的接口。

2.1.1.4 无像移补偿功能的相机,中心快门的速度必须达到1/1000秒以上,有像移补偿功能的相机必须补偿到一个像元以内。

2.1.1.5相机机身和CCD面阵必须是固定结构的,并对焦无限远,镜头可换,镜头、机身和CCD后背的每一种组合都必须具备检校参数,检校参数包含主点坐标、鉴定主距(焦距)、畸变差改正方程以及系数(或者畸变差测定值)。

2.1.1.6 相机必须具备连续摄影能力,能够存储或者传输大量低空数码航片,最短连续曝光时间间隔小于3秒。

航测数字化(1:500-1:2000)成图规程

航测数字化(1:500-1:2000)成图规程

航测数字化(1:500-1:2000)成图规程编写单位(盖章):编写人:年月日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一、接收任务 (3)二、资料分析 (3)三、项目设计 (3)四、航飞摄影 (3)五、基础控制 (4)六、像控测量 (8)七、调绘补测 (9)八、空三加密 (12)九、立体采集 (14)十、数据编辑 (17)十一、数字高程模型 (19)十二、数字正射影像 (21)十三、检查验收 (22)十四、项目总结 (23)十五、成果提交 (23)一、接收任务通过投标及市场开拓获得项目,接受客户的委托。

二、资料分析将客户提供的资料进行整体的分析,例如已知点资料,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

三、项目设计按照客户的最终目的进行整个项目作业流程的设计,流程如下:项目概况-已有资料情况分析-作业内容-作业依据-精度指标-航空摄影-基础控制-水准测量-像片控制-调绘补测-空三加密-立体采集-数据编辑-数据入库-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检查验收-项目总结。

四、航飞摄影1、参数的设定:地面分辨率、相机焦距、像片的要求、照片的存储和包装;2、航空摄影的实施:航摄前准备工作、航空摄影的实施、质量控制与检查;3、摄影质量控制措施:飞行质量控制措施、摄影质量控制措施、航摄结束飞机返场后,摄影员要采用飞行管理软件,立即对获取的摄站点GPS坐标数据作技术处理,当天评价飞行质量,若有不合格航线立即组织补飞。

存储航片影像数据的介质在做妥善包装后,当天由专人护送至基地做数据后期处理,数据处理中心在第二个飞行日前将航片数据质量检验报告送交现场人员,以便及时修改作业方案;4、成果资料的检查;5、安全生产的风险规避;五、基础控制1、控制网的布设:埋石尺寸、选点埋石:平面控制网按E级GPS点进行布设观测,E 级GPS 控制网在国家四等及其以上等级大地点基础上,按点对布设成由三角形组成的多边形网。

2公里左右布设有一对相互通视的 E 级GPS 点,实际埋设时可以采用手持GPS 测定距离,以保证 GPS 点对的距离;GPS点选择在相对固定位置,E级GPS点的布设,需满足后续像控测量、施工设计、风机位测量建设要求且最终不少于20个。

测绘实用标准国家实用标准

测绘实用标准国家实用标准
(测绘标准)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概要说明
1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T 6962—2005
规定了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的技术要求、成果质量的检查方法及航摄器材和航摄成果的保管要求。
2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规定了三角测量的布设原则、基本精度指标与主要技术要求。
43
大地天文测量规范
GB/T 17943—2000
规定了在陆地上测定天文经度、天文纬度和天文方位角的施测原则、测定方法和精度要求等。
44
加密重力测量规范
GB/T 17944—2000
规定了在陆地上进行重力测量的布测原则、精度要求、施测方法等。
45
GB/T 12341—2008
规定了采用模拟、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外业作业基本要求。
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 第1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
GB/T 12343.1―2008
GB/T 12343的本部分规定了编绘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和地形图各要素的综合要求和技术指标。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GB/T 15967—2008
规定了用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进行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测图作业的基本要求和成果精度要求。
28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T 15968—2008

低空数码航摄数据应用处理规范

低空数码航摄数据应用处理规范

附件3超轻型飞机低空数码遥感系统应用研究低空数码航空摄影数据处理规范(草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7月1.总则1.1本规范针对低空数码影像数据内业处理,以获取1:500、1:1000、1:2000成图比例尺影像图为目的,兼顾部分测绘和遥感数据服务。

参考了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7930-87),考虑了数码成像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自然条件的制约因素。

1.2本规范拟成为测绘技术标准的一个新组成部分。

低空数码影像产品技术指标和成果质量应满足本规范的要求。

1.3本规范作为低空数码航摄影像数据处理基本准则,是检验数码影像产品成果的主要技术依据。

2. 原始影像预处理2.1白平衡处理对原始记录的影像,选择中性灰的地物(如混凝土路面、建筑物顶),执行自动白平衡操作,批处理完成整个摄区影像数据的真彩色平衡。

2.2缩略预览图生成对白平衡后的所有影像数据,定义统一输出分辨率,重采样缩小为长边200像素(视具体地物可更改)的缩略预览图,作为数据检查、快速浏览、索引图制作的基础数据。

2.3原始格式转换选择白平衡后的所有影像数据,统一从原始数码后背记录格式转换为TIF格式,结果文件作为航摄资料存档数据。

2.4 影像文件整理按照低空数码航摄规范(草稿)要求,将TIF存档影像文件整理成标准命名,按航线分目录存放的成果文件。

3. 像片索引图制作3.1像片索引图必须包含以下内容:含摄区名称的图名、任务代码、摄区地形图或者影像图(DOM)、摄区范围线(经纬度坐标)、每张像片覆盖范围示意、像片号(或者便于读取的起止号)、航摄单位、航摄相机、航高和地面分辨率、航摄时间。

3.2 像片索引图的样式参考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6962-86)。

规格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4. 低空数码摄影测量几何处理4.1 像空间坐标系和内定向参数4.1.1 采用输出影像纵横方向为坐标轴方向,原点取影像中心的像空间坐标系。

1:500--2000全野外数字地形图测量流程

1:500--2000全野外数字地形图测量流程

全野外数字地形图测量作业流程采用全野外手段进行1:500、1:1000、1:2000或其它比例尺地形图测量,获取数字形式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测量中,执行《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和《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等相关规范规程,也可依照委托方要求执行其指定的规范规程。

工作流程图如下:图41. 资料准备基础控制资料:国家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点或城市GPS A、B级网控制资料,一、二、三等水准点资料,以及其它相关资料。

地形图:1:500、1:1000、1:2000或其它大比例尺数字或纸质地形图。

其它资料:行政境界、注记名称等资料。

仪器设备:全站仪、测量型GPS、皮尺等硬件以及数字化软件。

应认真检查数据资料是否齐全,数据质量是否合格,仪器设备是否合格、齐备,大型项目需填写“项目资料清单”。

2. 图根控制测量根据CJJ8―99和GB/T7929―1995等相关标准,进行图根控制布设﹑施测及计算,获取图根点,作为地形测图的基础。

3. 地形测图地形测图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点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和其它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此外,测量控制点也是地形图的重要内容之一。

测图方法可采用全站仪直接采集数据+便携式微机外业实时成图,或全站仪+电子手簿采集数据内业机助成图,或全站仪+掌上机外业记录与图形并存内业联机成图方法。

也可采用经纬仪配合量角器展点的测绘方法,内业进行数字化成图。

此外,还可采用测记法﹑大平板仪等其他测绘方法。

提供成果为数字形式地形图或记录在薄膜或纸质图上的外业调查草图。

4. 地形图编辑不同测图方法提供的外业测图成果不同,内业编辑工作也有区别:a、对于外业提供的数字形式的地形图,主要进行图形编辑、图幅接边和图幅之间要素一致性检查等工作,获取地形图基线数据。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范-2023标准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范-2023标准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规定、航摄作业、外业测绘、内业处理与成图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930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2025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3236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CH/T9008.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CH/T9008.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CH/T9008.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无人机unmanned air vehicle(UAV)由动力驱动、机上无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的航空器,具有遥控、半自主、自主三种飞行控制方式3.2无人机航空摄影aerial photography of UAV以无人机为飞行平台,以影像传感器为任务设备进行的航空摄影。

4基本规定4.1航摄作业前应收集与测区有关的地形图、影像等资料和数据,了解测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确定飞行区域的空域条件、设备的适应性,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

4.2航摄作业前应进行测绘备案登记。

4.3航摄作业前应遵循相关空域管理规定,获得有关空域管理部门的飞行批复文件。

4.4所配置无人机的航程、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性能应能满足摄影任务的要求。

4.5无人机应配置必要的航空电子设备和传感器,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航空摄影测量设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m
w
w
w
w
PD
PD
F-
XC
h a n g e Vi e
w
F-
XC
h a n g e Vi e
w
er
er
!
O W
N
y
bu
to
k
lic
C
m
C
lic
k
to
bu
y
N
.c
O W
w
.d o
c u -tr a c k
!
w
o
.d o
c u -tr a c k
.c
GB 9 2 6 66- 6
2322 成图方法、成图比例尺 ... 和摄影比 例尺。
1 总则
11 本规范以 . 测制 1 0 1 0. 00 例尺 : , :00 120比 5 1 0 : 地形图为目的, 以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各部 门的工程测绘为主要服务对象。 航摄执行单位和多数测绘 单位现有的技术条件和仪 器装备是制定本规 范的技术基础.相应比例尺 测图规范对航摄资料所提出的各项具体要求,是制定本规范的基本依 据, 同时,适当考虑 航空摄影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因素 。 技术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航摄 资料的质量应满足本规范的要求。 1 2 本规范是测绘 . 航摄单位组织和实施航摄工作的基本准则, 是检验航摄资料质量的主要依 1 3 本规范是全国各有关 .
b 据 比例尺航测成 放 作 的 殊 , 航摄 片 最 班 和 便 作 考 , .根 大 图 大 业 特 性 从 象 的 佳 盖 简 测绘 业 虑 航 般 按 图幅 心 相邻 排成 线一 应 成图 中 钱或 两 图图幅 公 图廓 设 的 共 线敷 。
c 根据特殊的地形条件和专业测绘 . 的特定要求敷 设航线。
232 肮摄 类型、焦 ... 3 仪的 距和象幅,以 及需要配备的 航摄附属仪 器。
2324 特殊的技术要求, ... 提供的成果资料名称和数量。 2325 执行任务的季节和期限。 ... 2a3 航摄的设计工作 .. 2331 关于设计用图的规定: ... a 航摄比例尺 . 大于或等于 1 0时, :00 一般应采用1 0。 4 : 0比例尺地形图。 1 0 b 航摄比例尺 . 小于1 0大于11 00 -N应采用1200 : 00 :00 4 : 0时, t 0 : 0或11 0比例尺地形图。 5 0 c 航摄比 例尺小于或等于 1 00 . : 0时,一般应采用 1 00 12 00 1 0 : 0或 : 0比例尺 5 6 5 地形图。
.d o
c u -tr a c k
.c
GB 9 2 8 66 - 6
航摄仪的检定 肮摄仪的食 状况,每隔1 年检  ̄2 定一次。检定数据按用户的需要提供。 2 1 2 1 . . . 根据每架 2122 必须检定的项目 ... 和对检定数据的精度要求: a 检定焦 距 ( . 几)。精度:士 .l OO mm, b 检 . 定光学框 标的坐标值 ( Y)及光学框标、机械框标之间的距离( )精度: OO m X, Lo 士 . m l ,
国家标准局 18 1 一 8 86一 0 1 发布
1 7 6一0 实施 8 9 一0 1
o
m
w
w
w
w
PD
PD
F-
XC
h a n g e Vi e
w
F-
XC
h a n g e Vi e
w
er
er
!
O W
N
y
bu
to
k
lic
C
m
C
lic
k
to
bu
y
N
.c
O W
w
.d o
c u -tr a c k
!
w
o
大于0 2 m。焦距 7 土 . 的 .m 0 为8. 35 m 特宽角 和焦 5 m 物镜 距为150 mm的宽角 最大畸 1.士3 物镜 变差应
不大于00m . mo 3 211 航摄中经常使用的各色滤光镜齐全。 ... 5
申 在选用I 二100 * 0. mm, 二 0.m j 200 m航摄仪时, 。 一般应满足211 的各项要求。 ..款 如用户同意采用A0A 4 -1 航摄仪时,可不按上述要求。
PD
PD
F-
XC
h a n g e Vi e
w
F-
XC
h a n g e Vi e
w
er
er
!
O W
N
y
bu
to
k
lic
C
m
C
lic
k
to
bu
y
N
.c
O W
w
.d o
c u -tr a c k
!
w
o
.d o
c u -tr a c k
.c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家标 准
1 0 1 0, 00比例尺 : , 001 0 5 0 : 1 : 2
2332 测图单 ... 位根据其 具有的 技术装备条件和洲图 精度要求选择与 匹配的 仪。 之相 航摄
2333 一般应在下表所规 ... 定的范围内选择航摄比 例尺。
成 图 比 例 尺 1M :.
1: 0 50
航 扭 比 例 尺 1 : MR
1 0 : 20 0- : 0 0 1 0 3
1: 0 0 1 0
裂口。
222 软片 .. 感光特性的侧定 2221 掌握软片的感光特性,是正确选择软片、 ... 确定曝 光时间和显影条件的必要依 据。为此, 在 每年航摄任务开始前,应根据库 存软片 的具体情况抽样测定其感光特性 ( 软片在保存期内以出 厂数据
为准)。
223 软片的选择 ..
应根据摄区的地理位置、摄 影季节、 地面照度、 地物反差和景物的光谱特性等因素, 正确地选抖 反 差系数、感光度、曝光宽 容度和色感性能合适的航摄软片。 221 印象纸及其它复制摄 .. 影材料的选择 航摄底片的层次和密度间 距是正确选择印象纸及其它复制摄影材料的依据。密度间距大的底片 应 选择软 性或中性复制摄影材料,反之则选择硬 性复制摄影材料。复制摄 影材料的不均匀变 形率应不大
据。
肮摄的墓本要求
21 .
航摄仪
211 ..
对航摄仪 基本性能的要求
焦距
8 x 8 2 1 1 1 象幅: 1 cm 1 cm .. .
( ):宽角 k 150 mm 几 f 1.士3 =
10 0 0 . 士3mm *
常角f 二 1.士5 * 200 mm mm* 200 0 . 士3 2 1 1 2 象幅:2 m m ... 3 x3 c 2c 焦 ( 距 几):特宽角 =8 . . m m 几 7 5士3 5 5.土 宽角人 二1 2 0 3m m 中角 二2 0 0 5m m 几 1.士 常角f 二3 5士 3m m k 0 2113 物镜中心部分的分解力,1 m 1 m象幅应高于4线对/ ... 8 x c 8 c 0 mm, mx 3m象幅应高于 2c 2 3 c 5线对/ 0 mm。位于象片有效使用面积边缘部分的物镜分解力不得低于2 对/ 哦 mm, 211 物镜径向畸 ... 4 变差在象片有效使用面积范围内 大部分应小于或等于005 m, . m 局部最大应不 1
于15 1 0 0。 . /0 0
23 航摄计划的制定 . 281 制定航摄 .. 计划的程序和要求
航摄 测图单位 任务由 提出,并向有关 位伸报. 后,由 单 批准 测图单 航摄 单位共同商 位和 执行 定有
关具体事项,制定航摄计 划,签定 航摄合同。 航摄 计划制定后,由 航摄 单位按国 家规定向主管部门履行飞行 申 请手续,经批准后执行。 232 航摄合同的主要内容 .. 232, 航摄地区、摄影面积。摄区 ... 范围要以经纬 度和图幅号用略图标明。
6 ) 8
o
m
w
w
w
w
PD
PD
F-
XC
h a n g e Vi e
w
F-
XC
h a n g e Vi e
w
er
er
!
O W
N
y
bu
to
k
lic
C
m
C
lic
k
to
bu
y
N
.c
O W
w
.d o
c u -tr a c k
!
w
o
.d o
c u -tr a c k
.c
GB 9 2 8 9 6- 6
高 建 物密 大、 城市 集的 中 ,太阳 度角 大于 5 , 影不 层 筑 高 应 40 阴 大于1 。 倍
1 0 : 20 0
1 0 : 0 ̄ 1 0 0 40 : 0 6 1 0 0 1 20 0 + 0 - : 0 8 1
特殊情况下,经测图单位和航摄 执行单位双方商 定,可根据摄区的具体则: ...
a 航摄分区界 . 线应与 成图图廓线相一致。 b 航摄分区内的地形高差不得超 . 过如下规定: 当 航摄比例尺小于1 0时, : 00 不得大于四分之一相对航高。 8 当 大于或等于1 0时, 航摄比例尺 :00 不得大于六分之一相对航高。 8
2 摄影材 . 2 料
221 对肮摄软片基本性能的要求 .. 2211 软片 ... 乳剂分解力不得低于8线对/ 5 mm, 2212 软片出厂时测定的不均匀变形率 ... 应小于或等于3 00 /000 1 2218 片 ... 基厚度不小于Ol ( )或01 m ( .mm 涤纶 . m 三醋酸)。片 3 边应平整、 光滑、无毛刺、 无
2 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