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中化学 专题2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渝冀闽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课件苏教版必修2

渝冀闽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课件苏教版必修2
内容索引
知识体系构建 养解读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能用化学键的 变化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 一定规律;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认识化学变 化是有一定限度的,是可以调控的。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 的观点考查、分析化学反应。
解析 答案
(3)tm 时 v 逆 __小__于____tn 时 v 逆 (填 “ 大 于 ”“ 小 于 ” 或 “ 等 于 ”) , 理 由 是 _t_m_时__生__成__物__浓__度__较__低__。 解析 tm到tn时刻,反应一直正向进行,生成物的浓度逐渐增大,所以逆 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故tm时v逆小于tn时v逆。
解析 答案
点评
动态平衡思想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方法,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该题考 查了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从速率和浓度角度判断),较 好地培养了考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素养。
(1)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的pH不再变化
b.v(I-)=2v(AsO33-)
√c.c(AsO34-)/c(AsO33-)不再变化
d.c(I-)=y mol·L-1
解析 答案
(2)tm时,v正__大__于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 由图像可知 tm 时刻后 c(AsO34-)仍在不断增加,说明反应还在正向进 行,故此时 v 正大于 v 逆。
例析 298 K时,将20 mL 3x mol·L-1Na3AsO3、20 mL 3x mol·L-1 I2和20 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33-(aq)+I2(aq)+2OH-(aq) AsO34-(aq)+ 2I-(aq)+H2O(l)。溶液中 c(AsO34-) 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新苏教版必修2同步讲义及练习:第五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

新苏教版必修2同步讲义及练习:第五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

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知识体系构建-------------- 理涓脉第痢举目张核心素养解读-------------- 理念證JH贯穿始经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相关事件和现象的品格和能力。

通过对本模块的学习,我们应具有结构与功能观、生物进化与适应观等,并能运用这些观念分析和解释情境中的生命现象,如能够运用结构与功能观阐明DNA与染色体的关系、遗传和变异的关系,解释常规遗传学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运用进化与适应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

[例析1](2017南京模拟)根据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的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D.经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解析人工培育的新物种有的可以在外界环境中生活并大量繁殖,A错误;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细菌抗药性变异的产生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抗生素的使用对抗药性基因起选择作用,C错误;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生存下来并将基因传递给后代,D正确。

答案D[素养解读】本题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中的进化与适应观。

其中,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环境条件决定的,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为环境选择提供原材料,适应环境的类型保留下来,也决定了生物的进化;农药处理后的种群抗药性强的个体出现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建立生物进化与适应观是人类正确认识自然界的理论基础。

[例析2](2016江苏,12)如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录虫罠严位点朵虫剖謂位点ifflW —抗药靶位点那胞脛野生咀昆虫细胞pen基因突蛮型氏虫细胞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解析pen基因突变后形成了抗药靶位点,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基因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最新高中化学 专题4 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2(1)(考试必备)

最新高中化学 专题4 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2(1)(考试必备)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探究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活动。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有: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

能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

例析二氧化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大气污染物,烟气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

利用海水脱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提高含硫烟气中SO2的吸收效率的措施,进行了天然海水吸收含硫烟气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为了提高一定浓度含硫烟气中SO2的吸收效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降低通入含硫烟气的温度B.减小通入含硫烟气的流速C.减少天然海水的进入量D.在天然海水中加入生石灰(2)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烟气后会溶有H2SO3,使用空气中的氧气将其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采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测定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假设烟气中其余组分不能与水反应且不溶于水,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①上述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是:原料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a、b、c、d、e)②下列试剂中(浓度、体积一定),可以用来代替试管中的I2­淀粉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KMnO4溶液B.NaOH溶液C.溴水D.氨水答案(1)ABD (2)2H2SO3+O2===4H++2SO2-4(3)①c d b a e ②AC解析(1)总体看,SO2的吸收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和SO2的浓度一定时,SO2的吸收效率随烟气流速的增大而降低;当温度和烟气流速一定时,SO2的吸收效率随SO2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所以,要提高一定浓度含硫烟气中SO2的吸收效率,应降低含硫烟气的温度、减小烟气流速。

2019高中化学 模块复习课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高中化学 模块复习课学案 苏教版必修2

模块复习课[化学核心素养解读][核心知识回顾]一、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可能有中子。

2.原子核外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内,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二、元素周期律1.同周期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元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元素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或最外层电子数)(O、F 除外)。

3.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金属单质和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化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称为7个周期,其中1、2、3周期为短周期,4、5、6、7为长周期。

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包括8、9、10三个纵行)。

其中副族和Ⅷ族位于ⅡA族和ⅢA族之间。

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四、离子键与共价键1.离子键是指使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如NaOH的电子式为。

2.共价键是指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可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构成,如CO2的电子式为。

五、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1.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这种现象称为同素异形现象,这些单质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2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用原子或物质结构解释元素或相关物质的性质,其实质是能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典型物质的结构(电子式、结构式等)、典型物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化物)性质的变化规律等,通过知识的类比迁移,推断、比较、解释元素及相关物质的性质。

例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Y 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______族,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________的方法制备。

(2)这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3)气体分子(MP)2的电子式为________。

(MP)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ⅢA氧化铝(或氧化铝与冰晶石混合物)(2)HNO3Mg(OH)2(3)2NaOH+(CN)2===NaCN+NaCNO+H2O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则X的原子序数为偶数12、14、16,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而短周期中最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是氧化铝(Al2O3),再结合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Y为Al,X为Mg,M为C,P为N。

(1)13号元素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ⅢA族。

制备单质铝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或氧化铝与冰晶石混合物)的方法。

(2)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最强的是HNO3,元素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Mg(OH)2碱性最强。

高中化学 专题4 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专题4 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2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探究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活动。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有: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

能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

例析二氧化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大气污染物,烟气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

利用海水脱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提高含硫烟气中SO2的吸收效率的措施,进行了天然海水吸收含硫烟气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为了提高一定浓度含硫烟气中SO2的吸收效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降低通入含硫烟气的温度B.减小通入含硫烟气的流速C.减少天然海水的进入量D.在天然海水中加入生石灰(2)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烟气后会溶有H2SO3,使用空气中的氧气将其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采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测定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假设烟气中其余组分不能与水反应且不溶于水,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①上述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是:原料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a、b、c、d、e)②下列试剂中(浓度、体积一定),可以用来代替试管中的I2­淀粉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最新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2

最新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1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2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用原子或物质结构解释元素或相关物质的性质,其实质是能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典型物质的结构(电子式、结构式等)、典型物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化物)性质的变化规律等,通过知识的类比迁移,推断、比较、解释元素及相关物质的性质。

例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______族,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________的方法制备。

(2)这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3)气体分子(MP)2的电子式为________。

(MP)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ⅢA氧化铝(或氧化铝与冰晶石混合物)(2)HNO3Mg(OH)2(3)2NaOH+(CN)2===NaCN+NaCNO+H2O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则X的原子序数为偶数12、14、16,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而短周期中最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是氧化铝(Al2O3),再结合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Y为Al,X为Mg,M为C,P为N。

(1)13号元素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ⅢA族。

制备单质铝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或氧化铝与冰晶石混合物)的方法。

(2)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最强的是HNO3,元素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Mg(OH)2碱性最强。

新苏教版必修2同步讲义及练习:第三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

新苏教版必修2同步讲义及练习:第三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

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I 性嗣决定和伴性遊传『染边休结构变片L 染価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j 核心素养解读理性思维强调能够从不同的生命现象中运用归纳的方法概括出生物学规律,并在某一给 定情境中运用生物学规律和原理, 对可能的结果和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或解释, 能够选择文字、图示或模型等方法进行表达并阐明其内涵。

理性思维是学科核心与素养内容,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具有理性思维的习惯,能够运 用已有的知识、证据和逻辑对生物学议题进行思考或展开论证;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构、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的规律, 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例析1] (2017海•南,29)果蝇有4对染色体(I 〜W 号,其中I 号为性染色体 )。

纯合子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 性突变的纯合子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知识体系构建f -对相対性狀的朵交实験J{毎因前分离定津(剪础)验证 实质在实践中的应用.基因:基因型_吐一表现型遗传的越本觇律<显性垦I 对隐性基因显性性狀 隐悝性状相对性狀同源染色体■**染伽借染色体[性别决定性诰色体f (XY^.ZW^)对相对性狀朗朵交实脸J匕基阂的F1山组J 合定律在实践屮的应川滋1解释 騷证 实质—普性遗传— (特昧的遗琶方式 符會两大定律)染色怵数[]变卄r 染色体呃异(生物变界的一种)理念苗透贯穿始坐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

回答下列问题:(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 i的表现型是 ____________ ;F i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 : 3 : 3 : 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 i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表现型为 ________ , F i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________ (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
一、化学反应
二、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三、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内涵解读 能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物质及其反应的类型,能运用微粒结构图式描述物质及其变化的过程;能依据物质的微观结构、描述或预测物质的性质和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和表征。

案例 某学习小组以Ba(OH)2、水、H 2SO 4为实验对象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Ba(OH)2与H 2SO 4在溶液中能发生________(填字母)。

a .复分解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
c .置换反应
(2)加水后,灯泡变亮的原因是Ba(OH)2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过程Ⅰ中灯泡变暗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阅有关物质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比较溶液1、溶液2中c (SO 2-4)的大小:______>______。

(5)实验2:用Na 2SO 4溶液替代稀H 2SO 4,重复实验进行对照。

①Na 2SO 4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

②加入Na 2SO 4溶液过程中灯泡不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电离(或溶解) (3)Ba 2++2OH -+2H ++SO 2-4===BaSO 4↓+2H 2O
(4)c 2(SO 2-4) c 1(SO 2-4)
(5)①0.1 mol·L -1 ②反应生成NaOH ,易溶于水电离出Na +和OH -,灯泡不熄灭
解析 (1)Ba(OH)2与H 2SO 4在溶液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2)加H 2O 后,灯泡变亮的原因是Ba(OH)2发生了电离,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

(3)由于Ba(OH)2与H 2SO 4在溶
液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浓度降低,导电性减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 2++2OH -+2H ++SO 2-
4===BaSO 4↓+2H 2O 。

(4)由于溶液1中氢氧化钡过量,硫酸根浓度最小,所以溶液1、溶液2中c (SO 2-4)的大小为c 2(SO 2-4)>c 1(SO 2-4)。

(5)①作为对照实验,Na 2SO 4溶液的浓度应该与硫酸溶液的浓度相同,为0.1 mol·L -1。

②由于反应生成NaOH ,易溶于水电离出Na +和OH -,所以灯泡不熄灭。

二、变化观念
内涵解读 能从不同视角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能运用对应统一思想和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能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变化做出解释或预测;能运用化学变化的规律分析说明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化学变化。

案例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

(1)已知反应2I -+2Fe 3+===I 2+2Fe 2+,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性:Fe 3+________(填“<”或“>”)I 2。

(2)用双线桥标出反应2KMnO 4+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8H 2O 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气和石英砂、炭粉共热可发生反应:SiO 2+2C +2Cl 2=====△SiCl 4+2CO ,当反应消耗6 g 碳
时,生成还原产物________ mol 。

答案 (1)I - > (2)
(3)0.25
解析 (1)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反应中作还原剂;Fe 3+
价态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碘单质为氧化产物,因此氧化性:Fe 3+>I 2。

(2)KMnO 4中Mn 元素从+7价降低到MnCl 2中的+2价,2 mol KMnO 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5=10 mol ;16 mol HCl(浓)中有10 mol HCl 被氧化为5 mol Cl 2,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如下:
(3)该反应中C 作还原剂,被氧化,对应氧化产物为CO ;氯气作氧化剂,被还原,对应还原产物为SiCl 4,根据反应关系:2C ~SiCl 4可知当反应消耗6 g C(即0.5 mol)时,生成SiCl 4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