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合集下载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木块等)、量筒、水、细线。

2.教学工具:课件、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不规则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提出问题:“这个物体的体积如何求解?”(二)新课讲解1.教师讲解排水法的原理:将不规则物体浸入水中,排出的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2.教师演示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实验过程:a.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位高度。

b.将不规则物体用细线系好,浸入水中,确保物体完全浸没。

c.记录物体浸入后的水位高度。

d.计算水位高度差,得出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学生实验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取一个不规则物体,按照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操作。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水位变化,记录数据。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分析与讨论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展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原理。

3.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交流合作过程中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2.学生谈收获,表示自己在课堂中学到了新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请学生利用排水法求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并记录实验过程。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93页至95页的内容,主要包括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定义、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原理、步骤以及实际操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求法,能够运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并能够对测量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难点是理解排水法测量体积的原理,以及如何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例如“小明想知道他手中的石子的体积是多少”。

2. 新课讲解:讲解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定义,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原理、步骤。

3. 实例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实验: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所准备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同学们的问题。

6. 课堂练习:出示一些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题目,让同学们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定义2. 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步骤3.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利用排水法测量家中的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加深对排水法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同学们特别关注的。

一、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原理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原理是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件)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一位国王命令 金匠制造一顶纯金的皇冠,皇冠制好 后,他怀疑里面掺有银子,便请阿基 米德鉴定一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 测量出皇冠的体积,阿基米德一直解 决不了这个难题。
有一天,阿基米德跨进浴盆洗澡时,
看见水溢到盆外,于是他从中受到启发: 可以通过排出水的体积确定皇冠的体积!
从而判断皇冠是否掺有银子。
答:土豆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
练习题 在一只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
体玻璃水缸中,放入一块棱长2分米的 正方体铁块后,水面会上升多少厘米?
2分米=20厘米 h=V÷ab
=20×20×20÷(50×40)
=8000 ÷ 2000 =4(厘米) 答:水面会上升4厘米。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谢谢观赏!
如果量杯里的水满了,放入土豆以后,会 怎么样呢?
溢出
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
再 见!
一、复习导入 求下面物体的体积。
橡皮泥
土豆
二、探究新知 设法求出下面两种物体的体积。
橡皮泥
土豆
任务一:设法求橡皮泥的体积
任务一:设法求橡皮泥的体积
任务二:设法求土豆的体积
任务二:测量土豆的体积
操作要求: 1.拿出准备好的水槽,量杯,透明的正 方体容器,水,土豆。 2.小组先讨论实验方案再操作。 3.完成学习单上记录表。
任务二:设法求土豆的体积
500 400 300
任务二:设法求土豆的体积
400-250=150(毫升) =150(立方厘米)
任务二:求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 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
任务二:设法求土豆的体积 10cm
任务二:设法求土豆的体积
10×10×(8-6) =100×2 =200(毫升) =200(立方厘米)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操作,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排水法、切割法等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的认识和测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体积的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可借助生活实例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能够运用排水法、切割法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排水法、切割法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启发式教学法: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水、量筒、容器、刀具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不规则物体,用于实验和操作。

3.课件: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个生活实例,如厨房里的食材,引导学生关注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人教版
四、教学ຫໍສະໝຸດ 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情况?”(如:计算石头的体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奥秘。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体积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们探讨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章节。我尝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体积计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教学过程来看,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3.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测量石块、水果等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能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手段,理解和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概念。
1.学生对于体积概念的理解:在讲解体积概念时,虽然我用了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解释,但仍有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直观、易懂的例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体积的含义。
2.实践活动的组织: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活动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操作。针对这一问题,我需要在设计活动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练习九)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练习九)PPT教学课件

是不是所有物体都容积的呢?举个例子吧!
复习旧知
容积单位及换算
计量容积,一般 用体积单位;液 体的体积,常用 容积单位L和mL。
长方体和正方体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复习旧知
长方体和正方体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L=( 4000 )mL
4800mL=( 4.8 )L
不能。因为兵乓 球没有沉入水中, 而冰块又与水融 合在一起了。
课堂练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
如图所示,你能算出这个西红柿的体积吗?
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 积就是西红柿的体积。
课堂练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
如图所示,你能算出这个西红柿的体积吗?
15×10×(12-10)=300(cm³)
答:这个西红柿的体积是300cm³。 你发现了什么?
长(正)方体容 积和体积的计算 方法相同。
3×2.5×2=15(立方米) 答:它的容积是15立方米。
巩固练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为解决海岛上淡水缺乏的问题,某驻岛部队和 当地居民共同修建了一个长22m、宽10m、深1. 8m的蓄水池。这个蓄水池最多可蓄水多少立方 米?
22×10×1.8=396(立方米)
82cm³=( 82 )mL 500mL=( 0.5)L
35dm³=( 35000 )mL 2.4L=( 2400)mL
8.04dm³=( 8.04 )L=( 8040)mL 1升=1立方分米
785mL=( 785 )cm³=( 0.785 )dm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复习旧知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通常采 用排水法,即利用有刻度的量筒 或量杯,记录下放入不规则物体 前后水位的刻度,上升的那部分 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10课时,本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排水转化的方法求解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体积的概念,会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但对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还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理解并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排水转化的方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运用排水转化的方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教学难点: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灵活运用排水转化的方法解决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操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的思考。

2.讲解新知:介绍排水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原理。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验证排水转化的方法。

4.解决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总结提升: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知识点。

6.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 排水转化的方法1.确定基准面2.测量水位差3.计算体积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熟练运用排水转化的方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3篇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3篇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39页例6及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能较好地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运用具体方法,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教具准备:西红柿、土豆、石头、量杯等。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想听曹称象的故事吗?2、师:三国时期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

曹操很高兴,带着他的儿子曹冲和其他官员一同前去看大象。

人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曹操说:“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呢?”有人说:“这得造一杆巨大的秤。

”有人说:“即使有了大秤也不行,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秤举起来呢?”这时候,只有七岁的曹冲灵机一动站出来说:“我有个好办法。

我们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往下沉多少,再沿着水面在船舷上划一条线,然后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划线的地方,我们称一称石头的重量。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用这个方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3、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怕做不道,就怕想不道,只要同学们积极思考,善于动脑,就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师:出示西红柿、土豆、石头。

2、师:这些物体不象长方体和正方体那样比较有规则,同学们想知道不规则的物体怎样求它们的体积吗?生:想。

(生实验、提升感知。

)3、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小实验,请两位同学上来,谁愿意上来?(上来后给学生分工)生:一位同学看容器现在的水位,并读出来,另一位同学随后把一个土豆放入此容器中,第一位同学再次读出此时的水位。

4、师:要求其余的.同学认真观察,看水位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5、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看到的实验围绕上述问题,自学课本第39页例6,看哪位同学能很快找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6、学生自学课本第39页例6,师巡堂点拨辅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用排水法测量乒乓球和冰块的体积。因 需要记录水的体积以及放入不 为兵乓球没有沉入水中而冰块又与水融合在 规则物体后总的体积。 一起了。
三、知识应用
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
6 cm 8 cm
7 cm
8 cm
8 cm
8 cm
珊瑚石的体积与谁的体 7-6=1(cm) 积相等? 8×8×1=64(cm3) 答:珊瑚石的体积是64 cm3。
考考你:
一种背负式喷雾器,药液箱的容 积是14升。如果每分钟喷出药液 700毫升,喷完一箱药液需用多 少分钟?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41页练习九,第8题、第9题、 第10题。
再 见
水和梨的体积 是 450 mL。
二、探索新知
分析与解答
梨的体积: 450-200=250(mL)
水的体积是 200 mL。 水和梨的体积 是 450 mL。
250 mL=250 cm3
二、探索新知
回顾与反思
可以利用排水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 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 积吗?为什么? 哪些数据?
设法求出下面两种物体的体积。

二、探索新知
阅读与理解
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 物体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探索新知
分析与解答
可以把橡皮泥捏压成 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 体形状,再……
不能改变形状的 梨怎么办呢?
二、探索新知
分析与解答
可以用排水法。 水面上升的那部分 水的体积就是……
水的体积是 200 mL。
第二关:下列说法对吗? (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大约是2000毫升。( ) ×
(2)一个冰箱,它的体积和容积一样大。( )
×
(3)计算长方体木箱的容积,要从木箱里面 量长、宽、高。( )

第三关:解决 问题
1、挖一个长和 宽都是5米的长 方体菜窖,要使 菜窖的容积是 50立方米,应 挖多少米深?
2、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 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 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 少?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一、复习旧知
某邮政运货车,车厢是长方体。从里面 量长3 m,宽2.5 m,高2 m。它的容积是多 少立方米?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 积的计算方法,跟体 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3×2.5×2=15(m3)
答:它的容积是15 m3。
二、探索新知
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橡皮泥、 梨、石块等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怎样求得它们的体积呢?
这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 少?
200ml
放入后
水面升高
350ml
放入后,水面升高了多少?水来自上升的高度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 上升的水的体积 即西红柿的体积
150 150ml 150 150
努 力 吧 !
第一关:做一做
4L= 4000 ml
4800mL= 4.8 L 500mL= 0.5 L
2.4L= 2400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