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实施专题方案

!~~~~中医医院临床途径管理实行方案医院各科室: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运用效率,控制和减少临床常用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承当,根据《卫生部有关开展临床途径管理试点工作旳告知》(卫医政发[]116号)和《卫生部有关“十二五”期间推动临床途径管理工作旳指引意见》(卫医政发[]65号)等文献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行方案。
一、指引思想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主线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断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临床疗效,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以便、价廉旳中医药服务。
二、目旳任务通过临床途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断护理常规旳原则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明确诊断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原则化。
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组织保障1、医院成立临床途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临床途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本院工作目旳和实行方案并组织实行,研究制定工作有关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制定本院有关病种临床途径,指引并监督各实行小组开展工作,定期向市卫生局临床途径管理小组办公室报告开展状况及有关信息。
2、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途径指引评价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组长:副组长:成员:临床途径指引评价小组负责对临床途径旳开展、实行进行技术指引,制定临床途径旳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督查工作开展状况,对临床途径旳实行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成果提出临床途径管理旳改善措施。
4、各科成立临床实行小组:内科:组长副组长外Ⅰ科:组长副组长骨科:组长副组长外Ⅱ科:组长副组长由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
实行小组具体负责制定实行本科有关试点病种旳中医临床途径和诊断方案,做好有关资料旳收集、整顿工作,并根据工作旳实际需要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节,定期向临床途径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进展状况。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1.疾病分类与分期:根据中医疾病诊断的特点,将疾病进行分类和分期,以便于综合分析和治疗。
2.诊疗标准与流程:根据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出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流程,包括病史采集、中医四诊观察、辅助检查、诊断判断、治疗方案制定等环节。
3.病例管理与讨论:建立中医临床路径的管理制度,对每个病例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定期组织临床讨论,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和临床路径的质量。
4.中药方剂与治疗方案: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制定出中药方剂和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配方与计量、治疗的时间与顺序等,以达到个体化的治疗效果。
5.临床指导与培训:建立中医临床路径的培训机制,对医生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中医临床路径的认识和实施能力。
6.评估与调整:对中医临床路径进行定期的效果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指南进行更新和优化,提高其临床实用性和权威性。
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方案需要针对具体的疾病和临床情况进行制定,同时还需要考虑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资源配置。
通过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提高中医诊疗的标准化程度,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对于推动中医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完整版)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完整版)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根据临床路径管理标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全程跟踪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效果。
护士职责:协助医生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饮食、生活方式等。
四、实施效果评价通过对试行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五、保障措施一)加强宣传,提高医护人员临床路径管理意识。
二)制定具体的奖惩制度,激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
四)完善信息化系统,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五)加强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辅助科室等人员了解临床路径的意义、内容和实施流程,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协作能力。
四)实施在实施临床路径时,各科室的临床路径小组要负责解释临床路径的内容和目标,指导医、护、药、辅助科室等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执行临床路径,确保病人得到规范化、系统化、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同时,要对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处理变异情况,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临床路径的质量和效果。
五)持续改进临床路径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各科室应定期对临床路径的内容和流程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临床路径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要加强临床路径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和参与度,促进临床路径的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决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首先,我们明确各科室人员的职责,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和进展情况。
从2015年1月1日起,各科室将按我院确定的9个病种试行临床路径管理。
通过试行,我们将检测临床路径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完善。
实施临床路径的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因此,每次实施后,我们都要对实施过程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通报。
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妇科疾病在女性朋友中非常常见,其中以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妇科炎症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的一套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路径,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首先,对于月经不调的治疗,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强调调理月经的节律,促进气血畅通。
针对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采用调理月经的中药方剂,结合针灸、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从而达到调理月经的效果。
其次,对于痛经的治疗,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注重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痛经多由肝气郁结、经络不畅、气血瘀滞所致,因此在治疗上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结合适当的针灸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痛经症状,调整月经周期。
再者,对于不孕不育的治疗,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强调调理脾肾、活血通络。
中医认为不孕不育与脾肾虚弱、气血不足、经络阻塞有关,因此在治疗上采用调理脾肾、活血通络的中药方剂,结合针灸、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法,能够改善身体状况,增加生育机会。
最后,对于妇科炎症的治疗,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强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妇科炎症多由湿热蕴结、气血不畅所致,因此在治疗上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结合适当的针灸疗法,能够有效清除炎症病因,促进炎症的消退。
总的来说,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是一套结合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治疗妇科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早日康复。
中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中医院临床路径是指在中医院内,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和治疗过程中的规律,制定一套符合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案和流程,以提高医疗质量、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为目的的管理工具。
本实施方案旨在规范中医院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确保其顺利推行和有效实施。
二、实施步骤:1. 组建中医院临床路径制定小组,由院内相关科室的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负责中医院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更新工作。
2. 定期收集和整理患者病例资料、临床经验和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与制定小组成员共享和讨论,为制定中医院临床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3. 制定中医院临床路径时,需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治疗需求,明确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中药方剂、针灸疗法、康复治疗等内容,确保路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 中医院临床路径制定完成后,需组织相关科室的医生和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以确保其正确理解和适应路径的内容和流程。
5. 制定中医院临床路径的科室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对路径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及时调整和优化路径内容。
6. 制定和实施中医院临床路径时,需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路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争取相关政策和经费支持。
三、评估和效果:1. 中医院临床路径实施后,需定期对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路径的执行率、路径依从性和路径效果等方面,以判断路径制定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效果。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中医院临床路径的内容和流程,以提高路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中医院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需要与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等指标进行关联对比,以评估路径实施对医疗服务的影响和改进效果。
四、风险和挑战:1. 中医院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中医药特色和患者个体化治疗需求,避免过度标准化和机械执行。
2. 中医院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培训和宣传,提升医务人员的意识和理解。
3. 路径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意愿和选择,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不适。
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一、概述。
中医妇科临床路径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结合患者个体化特点和病情的发展规律,制定的一套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它是以规范化、标准化的医疗行为为核心,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全程贯穿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全过程。
二、实施步骤。
1.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月经史、孕产史、病史、家族史等,全面分析病情。
2. 望闻问切,运用中医四诊方法,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脉象等,倾听患者主诉,了解病情。
3. 辨证施治,根据望闻问切的结果,进行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针灸、艾灸、推拿等中医疗法。
4. 调理养护,除了治疗疾病,还要进行调理养护,包括饮食调养、起居调摄、心理疏导等,全面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5. 随访观察,治疗结束后,要进行随访观察,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必要时进行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实施要点。
1. 个性化治疗,中医妇科临床路径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注重因人而异。
2. 综合治疗,中医妇科临床路径不仅仅局限于药物治疗,还要结合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疗法,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3. 康复关怀,治疗结束后,要进行康复关怀,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饮食调理,促进康复。
4. 定期随访,治疗结束后,要定期进行随访观察,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四、实施效果。
中医妇科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妇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同时,也可以加强医患沟通,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
五、总结。
中医妇科临床路径是一种以规范化、标准化的医疗行为为核心的诊疗模式,它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是中医妇科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药传统优势的体现。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一、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意义实施中医临床路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范中医诊疗行为,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中医事业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进一步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医疗质量,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XX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医护人员要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临床路径标准,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二、工作目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在全院临床科室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建立适合我院实际的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质量评估及持续改进体系、考核机制,保障中医临床路径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中医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一)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副组长:主管副院长组员:医务部、护理部、信息科相关人员职责:1.组织全院科主任、护士长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培训教育:2.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推行与实施中医临床路径所需要的帮助;3. 审核中医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和改进措施;4.定期召开讨论会,以便对中医临床路径政策进行及时修订。
(二)评价小组组长:主管副院长组员:医务部、护理部、信息科、药剂科等相关人员职责:1.提供病种相关数据,对科室提供中医临床路径技术指导;2.制定中医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3.对开展的中医临床路径病例进行专项检查;4.对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5.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合理化的整改意见。
(三)实施小组各科室成立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小组,科室主任任组长,成员由护士长和临床医师、护士组成。
护士长为中医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
职责:1.负责搜集病种相关资料;2.负责培训本科医护人员中医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和中医诊疗方案,宣传医院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意义;3.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和实施的中医临床路径病种,制定科室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4.做好变异记录,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5.个案管理员负责核查项目执行情况和中医临床路径的进度并与评价小组沟通;6.参与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中医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妇产科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症瘕(子宫肌瘤)一、组织管理领导小组1.组成:组长:屈兴玲副组长:李秀玲刘洪丽王爱云成员:吴宗真储学贞李婷婷翟春杰2.职责1)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要求,按照医院对临床科室执行临床路径的总体部署,负责组织《症瘕(子宫肌瘤)中医临床路径》制定,组织临床实施工作。
2)负责及时传达和部署文件和精神,及时反馈各科室实施情况、要求和问题。
3)研究制定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完善临床观察工作机制,组织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并监督各科室开展工作。
二、实施计划(一)培训1.由领导小组成员讨论制定本病种试点实施方案。
2.科室依据症瘕子宫肌瘤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学习。
(二)组织实施1.临床实施1)科室实施临床路径观察工作,收集病例,填写临床路径表单,定期进行疗效等分析评估。
2)科室每月对该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实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每月的 1 日上报本科室出院病例数、入路径病例数和出路径及变异例数。
3)科室于每月的2 日将统计的入路径病例数及入径率上报到医院医政处,并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路径实施情况做分析评估。
4)领导小组将对科室的临床路径实施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
3.分析评估(1)科室对临床路径实施期间发现的问题及难点,及时进行总体分析评估,书写年度性总结报告。
(2)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路径实施工作总结座谈,总结科室工作情况,交流科室工作经验。
在每月医政处组织的各临床科室实行临床路径总结交流会上,积极与兄弟科室沟通,吸收经验。
(三)评估总结、分析1.领导小组于年底对各科室路径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送医院医政处。
2.对科室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形成总结报告。
3.年末向医政处报送汇总表,并对路径执行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
4.对路径及诊疗方案不断改进,以提高临床疗效。
妇产科2010年1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湖县中医院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及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疗效,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总体目标
通过1年时间,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推行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和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确定4个病种做为我院试行的中医临床路径病种,2个病种做为西医临床路径病种,为我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和实践依据,对已颁布的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推广并为临床服务。
三、临床路径实施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我院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组织体系:
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
成员:
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临床路径实施小组(1)针推科:
组长:
成员:
(2)内科:
组长:
成员:
(3)外科:
组长:
成员:
(4)妇产科:
组长:
成员:
(5)骨伤科:
组长:
成员:
(6)肛肠科:
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5)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2、指导评价小组职责:
(1)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3、实施小组职责:
小组职责:
所有成员对临床路径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病种临床路径标准进行修订,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培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医生职责:
(1)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
(2)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填写在临床路径记录本中注明。
(3)临床路径表内治疗项目的确定、计划和执行。
(4)对病人的康复进行评估,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目标。
(5)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护士职责:
(1)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
(2)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
(3)负责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4)协助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
(5)记录和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结果。
(6)负责提供病人与家属的健康教育。
(7)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
(8)有变异时,仔细记录变异,与护士长和医生讨论并加以处理。
(9)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并提议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药剂科的职责:
(1)监测合理用药。
(2)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用药成本。
(3)协助处理与药物有关的变异。
临床辅助科室(检验科、影像科)职责:
(1)执行临床路径表上本科室执行的项目。
(2)协助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变异。
医务科负责组织临床科室科主任修订临床医师路径,护理部负责组织护士长修订护理路径。
医务部、护理部负责临床路径管理的综合考评,信息科(和病案室)负责相关病案信息收集、统计工作,财务部和医保办负责收费的实时监控。
(二)临床路径的病种选择
1、针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2、内科: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
3、外科: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4、妇产科: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
5、骨伤科: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6、肛肠科:肛裂中医临床路径
四、临床路径的实施
(一)临床路径标准的修订
各科室临床路径小组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推行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和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选择病种,修订临床路径标准及临床路径表,上报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二)确定标准化医嘱
标准化医嘱,是指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制定出该病种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嘱,如治疗、用药、检查等等。
标准化的医嘱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临床路径的顺序进行。
(三)培训
实施之前召开专题会议,对各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医、护、药、技及其他各科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
另外采取院刊、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和进展情况。
(四)试行
时间: 2012年10月1日起。
病种:各科室按我院确定的6个病种试行。
要求:通过临床试行对临床路径进行检测,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逐步完善。
(五)追踪与评价
实施临床路径的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每次每一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实施后,都要对实施过程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并进行阶段性总结,上报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通报。
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要点
(一)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应用。
严格遵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生素分级使用管理办法》等执行,改善抗菌药物使用
不规范状况。
(二)按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强化院内感染管理。
(三)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认真落实危重病人报告、重大手术术前讨论、审批等医疗核心制度,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六、临床路径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学习
各相关科室务必认真学习临床路径知识,按照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和方法实施确定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由科室质控小组负责日常督查,以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强化监管
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行“检查、备案和督查”制度。
院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相关人员对试点病种进行有计划的综合质量检查,了解病种的费用变动情况,定期考核入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药品费用、检查项目所占比例、治疗有效率、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病人满意度、临床工作人员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路径管理效果评价。
定期对药品进行筛选,降低药品费用;定期对临床路径管理效果进行通报。
(三)严格考核
临床路径考评结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同劳务分配直接挂钩,严格奖惩兑现。
(四)积极探索、总结提高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任务,国内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很少,我们要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加强交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
不断提高医疗治疗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