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轮详解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高三一轮复习) ppt课件

PPT课件
31
•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PPT课件
17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 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 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 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 费用高。
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 水网稠密,水运便利; 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可结合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从桥梁建设的难度、资金、技 术,以及该区域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修建桥梁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等方面分析回答。
PPT课件
PPT课件
1
交
五种运输方式特点 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通
运
为什么要选择 如何选择
输
方
运输网的构成 布局 影响因素
式
宏观布局
微观布局
发展趋势
网络化 高速化 大型化 专业化
PPT课件
2
考点一: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1、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方式 水路 项目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运速 运价
大→小 慢→快
对上海港建设的影 响
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 为港口、设备合理布局提 供了有利条件
长江、黄浦江江宽水深, 为船舶航行和停泊提供所 需的水域空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十一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共71张PPT)

管道运输
运具和_线__路__合二 为一的运输方式,
气体不挥发,液体
不外流,损耗小, 连续性_强___,运量 很大
设备投资__大__,灵 活性最差
2.发展趋势 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_专__业__化__方向发展。
思考探究:俄罗斯多大河,但水运比例小,铁路运输
和管道运输比例较大,试分析原因。 答案:俄罗斯的经济中心在西部,而煤炭、石油、森
1.线路 M、N、P 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
A.公路、高铁、高速公路 B.公路、航空、河运 C.高铁、高速公路、省道 D.航空、高铁、村村通
2.线路 M 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下列关于
线路 M 所对应的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
A.运价最低
B.沿线多桥梁和隧道
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 D.终点在乙城外 32 km
1.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 ①交通运输线,如铁路、_公__路__、航道。 ②交通运输点,如港口、车站、_航__空__港__。
(2)类型。 ①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_综__合__运__输__网__。 ②按层次:即不同地域的运输网,包括省级、地区 级和_国__家__级_。 2.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_自__然__等因素。
1.命题重点:五种现 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 点与选择,交通线、 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网络或某一交通 线、点的建设及其变 化对聚落、商业网点 等的影响。重点关注 重要交通线的自然区 位条件以及交通发展 对城市形态和城市规 划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 和布局变化的
影响
对聚落空间形 态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 变化
特 运速
慢
点
灵活性
连续 性
差差
较快 差 好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课件(共25张PPT)

2、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形式由单一到综合,层次从低级到高级。
综合运输网
单一运输网
基本形式
大区级综 合运输网
省 级 大区级
三个层次
国家级
南昆铁路概况
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北接贵州红果,
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穿云贵高原,经喀斯特地貌 区。
空运
公路 铁路 水运
高
磁悬浮列车
速
化
21世纪理想的交通工具
时速300千米
提高运输工具的 运行速度,缩短时
间,增加通过能 力
海上巨型油轮
大型化
扩大运输 工具的装
载量
集装箱运输
发展集装箱运输,节省
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 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 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
全.
专业化
[例2]武广客运专线为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位于湖北、湖南和 广东境内。全长约1068.8公里,投资总额1166亿元。武汉到广 州运行时间由10小时缩短到2小时46分 ,设计时速为350km/h 。
• 材料2 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 • (1)简析京沪高速铁路的有利因素。
• (2)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 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对山东西部经济的 • 发展产生哪些有利的影响?
例3答案
(1)沿线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小;人口稠 密,经济发达,城市众多,运输需求量大; 先进的科技保障
(2)大量投资将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 产业的发展;将推动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 促进商品流通,加快脱贫步伐;带动沿线地 区旅游业的发展。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交通运输 工具
汽车 火车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

2、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意义)有哪些?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为我国西南通往沿海地区 开辟一条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②.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③.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 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障。
网络化
任务
从大同运2000 吨煤到秦皇岛
从长乐运2吨 大闸蟹到福州
从天津到上海 运1万吨海盐
从武汉运200 吨大米到上海
从南非运一批 钻石到上海
将塔里木的天 然气输送到无
锡
铁路
公路 海运 河运
航空
管道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 (数量不大)
——航空
2.货运 方式 选择
短途 ——公路运输 容易死亡、变质的
活物、鲜货
二、交通运输布局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 基本要素:交通运输上的线和点。
❖ 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
以南昆铁路为 例
1、概况
南昆铁路东 起南宁,西 至昆明,北 接红果,全 长898公里, 1997年建成 为国家I级 干线电气化 铁路。
西南地区通往我国沿海地区最便捷的一条大通道
长途且 数量大
—铁路专用车
大宗笨重的货物 (运距离运输)
——水运或铁路运输
3、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海上巨型油轮:日本于1980年建成世界上最 大的运油船舶,其载重量达56万吨。
法国高 速火车
高速铁路:1983年法国巴黎-里昂的高速列车最高时速达 到270千米。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第一条准高速的铁路 是广州-深圳。
南昆铁路把资源丰富但无出海口的 西南内陆同有绵长海岸和便捷通道的华南 地区联成一体,使资源优势同区位优势结 合起来,有利于物产输往世界市场,从而 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 区经济发展。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2部分第10章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识记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技巧。
2.掌握并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和站点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布局特点。
1.综合思维:结合区域图和某交通线分布图,运用交通区位理论,分析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及建设意义。
2.人地协调观:通过对交通运输区位条件分析,理解交通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运输方式主要特点铁路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优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适应性强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优点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航空优点速度快,效率高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管道优点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2.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是什么?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技巧点拨] __合理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①运送什么?②运到哪里?③数量多少?④运费多少?⑤需要多久?⑥货物性质怎样?⑦线路可行吗?二、交通运输布局1.什么是交通运输网?如何分类?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
3.建设南昆铁路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意义是什么?(1)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2)重要意义: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特别提醒]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和发展虽然都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1.读四种运输方式与运距、运费相关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最佳运输方式运距<80 km时选择_________________运输;运距80~550 km时选择__________________运输;运距>550 km时选择_____________运输;运距长,贵重急需,体积、重量小,采用______________运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专题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铁路运输:优点——运量大、速度快、长距离运输费用较低、连续性好。
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2)公路运输:优点——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
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长距离运输费用较贵。
(3)水路运输:优点——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
缺点——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
(4)航空运输:优点——速度快、效率高。
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5)管道运输:优点——气体不挥发、液体不渗漏,安全性高,连续性强、运量大。
缺点——灵活性差、设备投资大。
总结(1)运费由高到低: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2)运量由大到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空运(3)速度由快到慢:空运>铁路>公路>海运>河运(4)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1)根据货物的特点、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区域的特点来选择①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欣赏河流、海洋风光,也可以乘轮船。
②货运a大宗笨重的、对时限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石、热带经济作物、钢材等,长距离选择水运;中长距离选择铁路运输。
b运量小的,对时限有要求的活物,短途距离选择公路运输。
c急需的、有时限的,如急救药品、花卉等,或轻薄短小的电子元器件采用航空运输。
d流体的工业原料一般采用管道运输。
(2)合理选择交通线路①选择陆上线路,把握“多、快、好、省”的原则。
②航线中,从某地到另一地最短线路应经过的海峡、运河等,其中要重点关注经过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好望角等地的航线。
3.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1)高速化: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
①高速公路的优点:高速行车、通行能力大,运输效率高;行车安全舒适,降低能源消耗。
②高速公路的缺点:占地多,对环境影响大;投资大,造价高;工期长。
高考新教材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25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共63页)

(2)铁路适合长途运输,价格便宜,速度快,也更安全。 (3)航空运输速度最快,适合运输高附加值和对时间要求严格的货 物。 (4)水运速度慢且只能在靠近水的地方采用,有较大限制。 (5)管道多用于运输气体和液体。
4.不同运输方式距离与运费的关系
列举该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任选其一概述分布特点。(8分)
[解题能力培养] 第1步 提信息 图中显示该国的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航空、海运。 第2步 妙思考
答题方向 ①列举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②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分布特点,
即地区分布特点
解答关键 从图例上分析即可
从图中主要运输线路的分布来回答
2.方法规律 1.对比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劣
2.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 城镇发展的关系
形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 “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 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考向2 交通线区位选择 2.[2015·天津卷,1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 国家的贸易通道。
说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原 因。请各答一条。(4分)
答案:自然:地形起伏相对较小(自然屏障较少;水源充足);人文:聚落较 多(人口较多;利于商贸快捷
运量_小___,能耗大,运费 __高__,投资大,技术要求
课件13: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自然
南昆铁路经过地区,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地质条件极 为复杂
技术
在自然条件复杂的条件下修建铁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南昆铁路是我国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南昆铁路建设的决 定因素有: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 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 。
在现代铁路布局中,社会经济因素已超过自然 因素成为现代铁路布局的决定性因素。
4.南昆铁路的建设意义?
可以把西南内陆的资源优势同沿海地区区 位优势结合起来;
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西南地区 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差距;
巩固民族团结,加快脱贫步伐。
5.南昆铁路区位综合因素分析
因素
影响
社会 经济
把资源丰富的西南内陆,同有绵长海岸线,便捷通道的华 南地区联成一体,使资源优势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带动 和繁荣沿线地区经济并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少数 民族方式是( C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2.下列交通运输线中的成本低廉的是( B ) A.太原至广州的航空线 B.武汉至上海的长江航线 C.大庆至秦皇岛的输油管道 D.南宁至昆明的铁路线 3.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是( D )
流通过程中的运输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生产 活动中地域联系 的重要性和主要 方式
层级要求 知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交 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 理解: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影响因 素。 应用:能够分析铁路建设对国民经济 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两种以上运输 方式形成的运 输网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一种运输方式 形成的运输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考点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地形 (限制因素) ④河流 ⑦资源 ②地质 ⑤土壤 ③气候 ⑥生物
2、经济因素 ①促进沿线经济 (决定因素) ②合理布局交通 ①巩固国防 3、社会因素 ②民族团结 ③社会稳定繁荣 ④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4、科技因素
中国石油输入路线
中东航 由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马六 线 甲海峡、台湾海峡到大陆 非洲航 从地中海、好望角,再走马六甲 线 海峡、台湾海峡到大陆 东南亚 经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到大陆 航线 (3)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进口的石油都要经过_ 马六甲海峡 _______、 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________ ______。 台湾海峡 。修建中缅油气管道的好处是__
(2011·全国大纲卷,6~8)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 铁路约7 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 成(1)~(3)题。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 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 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 大的是( )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保证因素)
交通运输线选址的区位因素(铁路、公路)
区位因素
平
主要影响
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 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 公路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 涵总长度
社会经济因素
受自然因素影 汽 数量、密度、规 响较小,但要 车 模受经济发展水 求地势平坦开 站 平的制约 阔,位置适宜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 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 外交通系统有方便直接 联系的地点
对人口稠密、经 航 受地形、气候、 济发达,人流、 空 地质、水文等 物流频繁地区最 港 影响较大 为有利
(
)
根据新调整的《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 我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 运系统。读三种运输方式旅程与耗时对比图,回答第1题。
1.图中属于高速铁路优势区间的是 A.AB区间 B.BC区间 C.BD区间
(
) D.DE
(2012大纲卷)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8~9题。
考点3: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交通运输的点(港口)选址区位因素:
考点3: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交通运输的点(港口)选址区位因素:
考点3: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交通运输的点(港口)选址区位因素: 水域 自然条件
水阔 水深 风浪小
建 港 条 件
港湾地形 陆域 陆地平坦开阔 无含沙量大的河流注入:不淤 经济腹地 依托城市(大且经济实力强) 陆上交通:便于海路联运
管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 运输 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 全、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要铺设专门管道 ,设备投资大, 灵活性差。
运输大量流体 货物。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比较:
方式
运量 运速 运费 最强 最差
铁路
公路
水运
最大
航空
最小
管道
最慢 最低
最快 最高 最差
最强
灵活性
连续性
连续性:可以不间断的连续运输
灵活性:基本可以随时随地起运停卸
(2013福建卷)37.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 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7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 (3) 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 “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 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地 形自 然 因 素 Nhomakorabea原 山 地
水文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 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频 率及其强度,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 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气候
交通运输线选址的区位因素(铁路、公路)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 和国道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 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 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 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材料2:
(1)简要说明修建川藏铁 路的主要困难。 (2)川藏铁路线有几处明 显弯曲,推测可能的原因。 (3)目前青藏高原已有公 路、铁路、航空线与全国 各地相通,为什么还要修 建川藏铁路?
解析:修建川藏铁路的主要困难要从高原环境方面来分析,一 是高寒,二是地质条件复杂,三是生态脆弱。川藏铁路线有几 处明显弯曲,可能的原因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避开不利条件, 二是带动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青藏高原还要修建川藏铁路的 原因,一是铁路运输具有其优势,二是铁路带动沿线经济的发 展。 答案:(1)地形起伏大,地质灾害频繁;高寒缺氧;生态环境 脆弱等。 (2)尽可能避开高山,避开地质状况不稳定的地区;尽可能联 系城镇,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3)铁路运输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铁路对沿线地区经济 发展带动大;川藏铁路有利于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资源的开发 以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 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方面(“老少边穷”)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等对 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保证车辆运行安全
技术因素
五条城际轨道即将在华东大地上纵横交错。读未来长三角 城际轨道交通网示意图,回答下题。
2.长三角城际轨道的建设说明了影响交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 是 ( ) A.技术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 C.地形因素 D.劳动力因素
近— 公路
运距
航空 远— 铁路 水运
小— 航空 铁路 运量 大— 水运
高— 铁路
运费
低— 水运
例题1:读我国各交通运输方式在客运周转量中份额的变化 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 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 ) A.铁路、航空、公路 B.公路、铁路、航空 C.航空、公路、铁路 D.铁路、公路、航空 (2)在货运中主要采用了③运输方式的企业是 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小 B.原材料重量重,产品价值大 C.原材料重量重,产品价值小 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大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考点1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结合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总结适合运输的货物
方式 优点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 运输 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 小、连续性好。
公路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 运输 ,装卸方便,对各种自 然条件适应性强 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 运输 低 航空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输
(1)简述规划线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 降水充沛;地势北高南低,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植被 垂直分布明显,生物具有多样性特征。
中国石油输入路线
中东航 由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马六 线 甲海峡、台湾海峡到大陆 非洲航 从地中海、好望角,再走马六甲 线 海峡、台湾海峡到大陆 东南亚 经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到大陆 航线 (2)分析该区域铁路和管道建设的不利自然条件及修建该铁路可 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不利自然条件: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或 喀斯特地貌发育);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 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 可能生态问题: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加剧;原始森林遭破坏; 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
考点3:交通点的区位因素选择
下图为“某岛屿图”,据此探究港口与飞机场的区位选择。
(1)最适宜建港口的是①~⑤中的何 地?理由? (2)④处建飞机场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岛位于北太平洋热带地区,常 年受东北信风带控制,①位于岛屿的背风坡,海湾轮廓,港阔 水深,风浪较小,利于避风。④处建飞机场主要是该地地势平 坦,视野开阔。 【答案】(1)① 位于岛屿的背风坡,海湾轮廓,港阔水深, 风浪较小,利于避风。(2)地形平坦,临海且视野开阔。
9.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 市的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陆交通枢纽
(2011北京卷)36.( 36分)该图10,回答下列问题。
(3)指出将塔中油田 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 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 及其特点。(7分)
方式:管道运输 特点:运输成本较 低,运量大,连续 性强,安全性能高, 占地较小。
缺点 造价高、消耗金 属材料多;占地 广,短途成本高
运量小,耗能多 ,成本高,运费 较贵。
适合运输货物 大宗、笨重、 需长途运输的 货物。 短程,量小容 易死亡、变质 的活物、鲜货
速度慢,灵活性 大宗、笨重、远 程、不急需货物。 和连续性差。 运量小,能耗大 急需,量小,贵 ,运费高,投资 重的货物,如急救 大,技术要求高 药品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新建铁路川藏线成都至朝阳湖 段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式对外公布。它首 次披露了该铁路的建设规模、线路走向、 站点设置等。据悉,川藏铁路起于成都, 经蒲江、雅安、康定、理塘、左贡、波 密、林芝到拉萨,全长1 629千米。 据介绍,修建川藏铁路能提升沿线 的交通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沿 线经济发展,尽快使“老少边穷”地区 人民脱贫致富。据了解,川藏铁路沿线 自然资源富足,其中玉龙铜矿是我国迄 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铜矿床,探明储量达 650万吨。川藏铁路的修建,也将打通 我国与南亚陆路经贸通道。目前西藏的 亚东和聂拉木口岸是我国通往南亚印度、 尼泊尔的两个重要陆路口岸,拉萨通往 亚东和聂拉木口岸的出境通道也已经纳 入我国中长期路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