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论文摘要: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思潮,它对于历史的研究和传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从历史虚无主义的定义、表现形式、危害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真实性;客观性;危害;应对措施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定义历史虚无主义是指一种否认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思潮。
它认为历史是一种主观的构建,不存在客观的真相。
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历史只是一种政治工具,用来服务于特定的政治目的。
他们否认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认为历史只是一种虚构的故事,没有任何价值。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1. 否认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虚无主义者会否认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例如否认纳粹大屠杀的存在,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发生等。
他们认为这些事件只是历史上的一种政治宣传,没有任何真实性。
2. 重写历史历史虚无主义者会试图重写历史,将历史事件的真相歪曲或者完全颠倒。
例如,他们会否认二战中苏联对纳粹德国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把胜利归功于美国和英国。
3. 挑战历史学家的权威历史虚无主义者会挑战历史学家的权威,否认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和结论。
他们认为历史学家只是在服务于特定的政治目的,而不是在追求真理。
三、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1. 破坏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存在破坏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使得人们无法了解历史的真相。
这对于历史的研究和传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 挑战社会的稳定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通过歪曲历史来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这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会导致中日关系的紧张,挑战社会的稳定。
3. 损害国家形象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通过歪曲历史来损害某些国家的形象。
例如,否认纳粹大屠杀的存在会损害德国的形象,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会损害日本的形象。
四、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措施1. 加强历史教育加强历史教育是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措施。
通过加强历史教育,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的真相,增强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否认历史事实或否认历史事件重要性的观点,它可能会对历史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种思潮在当今社会中逐渐流行,引起了广泛的反思和争议。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认识和探讨。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危险性。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教训,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则是试图否认或歪曲这些信息和教训。
如果让这种思潮蔓延,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将变得模糊和混乱,丧失了正确对待历史的能力。
这将导致人们失去对过去的尊重和理解,甚至可能导致历史事件的重复发生。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社会稳定和文化认同具有破坏性。
历史是国家和民族的记忆,它凝结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会否定甚至歪曲这一记忆,导致社会动荡和文化认同的混乱。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已经成为分裂国家和民族的工具,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具有消极影响。
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而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前途。
如果让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渗透到青少年的教育中,他们将无法正确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历史人物的价值,这将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学术界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历史是学术研究的对象之一,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将会对历史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学者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左右,他们可能会对历史事件进行歪曲或否认,从而影响到历史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这将对学术界的发展和进步构成威胁,甚至可能导致学术界的混乱和沦陷。
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坚决的态度。
我们不能对历史虚无主义视而不见,也不能对其采取姑息迁就的态度。
我们应该坚守历史的真实和客观,坚守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坚守文化的传承和认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防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和影响,保护好历史的珍贵遗产,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传承。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历史观和历史研究方法,它认为历史的发展没有固定的规律和目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意义是相对的,历史事实和资料的真实性也是可疑的。
历史虚无主
义的出现是对传统历史观念的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产生了影响。
下
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展开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认识。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了历史的目的性和必然性。
历史虚无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没有确定
的目的和规律,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历史的走向是不可预测和混沌的。
这种观点与
传统历史观念中的目的性和必然性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传统历史观念认为,历史的
发展是有一定目的和规律的,它有自己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意义是确定
和绝对的。
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挑战了传统历史观念中的目的性和必然性,提醒人们要警
惕过度肯定历史的意义和规律。
历史虚无主义质疑历史事实和资料的真实性。
历史虚无主义认为历史的真相是难以知
晓的,历史资料的真实性也是可疑的。
它主张历史研究应该关注历史事件的多样性和多重性,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史料和叙述,而应更关注非正式的、民间的历史资料和口述历史。
这种观点对传统历史研究提出了挑战。
传统历史研究强调客观和客观性,认为史料是历史
研究的基础,历史事实是可以被还原和知晓的。
而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提醒人们历史事实
和资料的真实性是有限的,历史研究需要更多地关注历史事件的多样性和多重性。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对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质疑,主张对历史事件和事实进行怀疑、否定与重新解释。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几点认识进行探讨。
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与人们对传统历史观的质疑有关。
在传统历史观中,历史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是真实的、不容置疑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一些历史事件本身就存在着模糊性、二义性或不确定性,这些事件的真实性并不一定能够被确凿地确认。
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基于这种观念的拓展和延伸,认为历史并非客观的存在,而是一种被构建的、解读的、在各种经验和意识形态的层面上被重塑的理论构造。
历史虚无主义批评人们推崇的那些绝对化的价值观、历史英雄和主义,指出自由的历史无规律可循,历史事实不一定是可靠的。
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需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
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和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批判和质疑。
批评者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忽略了历史事件和事实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忽视了历史中存在的客观真实性和客观规律。
批评者还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往往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唯心主义观点,将历史当作一种没有客观性和真实性的虚拟构建,从而否定了历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历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给历史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和视角。
它巨大地挑战了传统历史研究的方法和理论,鼓励人们对历史事件和事实进行更为全面、多元的思考和解读。
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促使历史学家更加关注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更加注重历史事件和事实背后的深层意义和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也提醒人们对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正是对历史教育的一种批判,它呼吁历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不仅仅是灌输历史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怀疑精神和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历史虚无主义需要与历史研究的规范和道德进行平衡。
虽然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和思想给历史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和问题,但我们也不能为了摒弃传统历史观而否定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详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详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梁柱 (北大原副校长)今天和同志们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做一个交流。
中央9号文件中列举了七个方面的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是其中的一个。
什么叫历史虚无主义呢?一般来说就是指对我们自己的历史、对民族的文化采取轻蔑的、否定的态度,把自己的历史说的一无是处,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懂得重视自己的历史,都懂得要善待自己的历史基奠,这不仅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记忆、凝聚力和自豪感,而且还给我们的后世,我们的当政者,我们的每一个人提供怎么执政、怎么做事、怎么做人的历史经验。
所以历史是一份财富,然而为什么会出现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呢?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呢?它的表现是什么呢?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一)历史虚无主义与全盘西化论同时出现在近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是同时出现的思潮,可以说主张全盘西化的人,一般就对自己的历史采取虚无主义。
中国最早提出全盘西化主张的是谁?陈序经。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陈序经最早提出来的,他曾说过,西方文化无论在思想上、文艺上、政治上、教育上、宗教上、哲学上、文学上都比中国的好,不管是哪一个方面都比中国的好。
他说,就是衣食住行我们也没有西洋人讲究,所以现在中国文化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地去追赶西方的途径。
另外一个主张西化的就是胡适,胡适的西化主张基本上就是美国模式,当然给胡适可以做适当地评价,但今天吹捧地实在太高了。
全盘西化和历史虚无主义可以说是如影随形、难兄难弟,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人民革命的胜利,这种思潮几十年来受到了抑制,那么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又出来了。
其实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时隐时现,特别是当我们对四项基本原则不坚定的时候,我们思想理论工作不认真的时候,它就会以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否定一切。
(二)历史虚无主义出现的原因那么在这个时候,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历史虚无主义又被重新唤起了呢?我想主要的原因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看。
历史虚无主义解析

历史虚无主义解析历史虚无主义解析如下:“历史虚无主义”,从字面上来理解也很简单,说白了就是虚假的历史观,不切实际的历史观。
那么究竟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有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就必须更深入地理解什么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才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理论术语,它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否定历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否定一切的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
通俗地讲,就是否定过去发生的正确的历史。
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它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历史虚无主义总是根据现实状况不断产生新的变化,但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并没有改变。
“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些具体表现:1.错误的价值观念。
在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观念里,西方的一些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就是对的,从而否定我们国家的人民民主专政,甚至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享受着我们国家发展带来的福利却又来抹黑我们的国家。
2.打着红旗反红旗。
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所谓的学术,为了一些利益,以所谓的“还原”历史,断章取义,歪曲正确的历史,胡编乱造历史,甚至找一些非官方,非正式历史乃至一些影视作品个别片段来歪曲历史,这就是典型的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历史虚无主义”。
3.不尊重历史史实。
一些“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认识为名,丑化、诋毁历史人物,无底线中伤一些英雄人物,甚至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提出岳飞,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
很多“历史虚无主义者”都有一些共同的政治意图,经济意图,本质上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
很多“历史虚无主”都打着学术的、历史的口号,实际他们就是伪科学。
我们必须坚持唯物的历史观作为理论指导,不给历史虚无主义以生存的土壤。
“历史虚无主义”危害有哪些:1.历史虚无主义存在很大的欺骗性、迷惑性,以历史为名,歪曲中国革命历史,篡改历史,否认过去,颠覆唯物史观。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

不让历史湮没在历史虚无主义摘要: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对我国社会特别是青年思想影响很大的一股思潮。
它与思想、学术、理论、观念等等相混杂,但本质上是一股政治思潮,核心指向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各种方式侵蚀青年的思想。
文章从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变现形式及危害和如何科学地认识历史几个方面,剖析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
关键词:事实历史虚无主义政治诉求一、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就是把历史视为一种无主体的偶然结果,否定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决定论,这种“虚无主义”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否定历史主体,颠覆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强调个体性叙事,通过对个案的展示,用个体历史的细节研究来演绎整体历史。
在中国国内,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历史虚无主义是指: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一种社会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它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用假设否定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用主观分析否定客观规律,用个别现象否定本质趋向,甚至编造历史肢解历史,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丑化领袖和先进人物,美化反面人物,以达到所谓“重构历史”、“西化”、“分化”中华民族的政治目的。
本质上是历史唯心主义中的糟粕。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变现形式及危害这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时隐时现。
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走到“纠正”社会主义,认为我国不该过早地搞社会主义,而应该让资本主义充分地发展;从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走到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从诋毁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发展到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到贬损和否定近代中国一切进步的、革命的运动;从刻意渲染少数中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发展到否定五千年中华文明,等等。
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述评

中国当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述评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否认历史的规律性,承认支流而否定主流,透过个别现象而否认本质,孤立的分析历史中的阶段错误而否定整体过程,对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任意解释,甚至刻意歪曲的一种历史观。
中国当代历史虚无主义指近20年来,在我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一种思潮,它是在西方各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的思潮影响下,适应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政治需要和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策略变化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
本文从当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表现和特点、实质及危害等几个方面就学术界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做一梳理和粗浅评议。
一、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历史背景在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国内的背景。
首先,从国际上看唯心主义历史哲学一直是西方历史哲学的主流。
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片面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以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历史选择的任意性、历史事件的单一性和不可预测性等否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反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
以这种唯心史观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等谬论,与此相应,一股否定一切革命、鼓吹改良的历史相对主义思潮在欧美史学界泛起。
一些历史学家否定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猛烈地攻击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攻击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
他们出版(发表)了大量以攻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书籍和论文,提出重新评估、重新定位“革命”。
其次,它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形势下的一种历史现象。
它是西方反共势力“和平演变”社会主义的一种呼应。
苏东剧变后,国际上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的并存、合作、竞争、冲突,在总体上出现了资本主义处于强势地位。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把苏联崩溃视为一个世纪才遇到的大好机会,他们从苏联解体中领悟到历史虚无主义灭人国、夺人志的价值,他们企图用同样的方法来针对我们社会主义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虚无主义以学术研究的名义出现
在某些影视剧中,慈禧太后被说成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李鸿章是维 护国家利益的,袁世凯是有能力的。这些人和孙中山、黄兴他们一样都
是为了给中国寻找出路,用他们的话来说,都是悲剧英雄。
9
历史虚无主义有明确的政治诉求
北大精神 = 自由主义
10
第三节
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
颂扬旧中国 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5
集中攻击、诬蔑、抹黑毛泽东
因为毛泽东是他们实现私有化、 美国化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16
第四节
历史虚无主义是典型的唯心史观
17
详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1
第一节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
历史虚无主义与全盘西化论同时出现
历史虚无主义
全盘西化论
如影随形
3
历史虚无主义出现的原因
一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处在低潮
在苏联演变解体的过程中,
历史虚无主义起了先导的作用
4
历史虚无主义出现的原因
C型
O型
5
历史虚无主义出现的原因
三
对我们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逆向发 展的追求
邓小平说:“如果改革的结果出现
了两极分化,改革就失败了;如果改 革的结果出了一个新资产阶级,我们 就真的走了斜路了;如果积极发展而 社会风气坏下去了,那么经济发展是 没有意义的。”
6
第二节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特点
7
告别革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集中表现也是根本目的
11
颂扬改良 否定革命的历史进步性
12
例:三星堆文明
颂扬海洋文明的普世价值 轻蔑黄土文明
13
颂扬侵略有功 否定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救亡斗争
救亡压倒启蒙:启蒙指的是帝国主义侵略带来的现代化
,启蒙一次又一次被救亡压倒,所以中国陷入了革命的灾 难,使得中国的现代化不能实现。
14
所谓否定革命主要是否定我们党,更主要 是否定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