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光纤网络在线监测保护系统(新)
2024年光缆线路的避雷防护(3篇)

2024年光缆线路的避雷防护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光缆线路已成为了现代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光缆线路的建设、维护和使用过程中,雷击事故时有发生,给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威胁。
为了确保光缆线路的稳定运营,保障人们对通信服务的需求,本文将从光缆线路遭遇雷击的原因和危害出发,总结近年来的避雷防护技术并展望2024年光缆线路的避雷防护技术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光缆线路遭遇雷击的原因和危害1. 光缆线路遭遇雷击的原因(1)天气因素:雷雨天气是光缆线路遭遇雷击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雷电与云地电荷分布不等时,就会产生强烈的雷电放电现象。
(2)地质因素:地形起伏、地表植被覆盖、岩石矿物成分等都会对雷电的引发和传播产生影响,增加了光缆线路遭遇雷击的几率。
(3)光缆线路设计和施工问题:光缆线路的设计和施工是否合理也会直接影响光缆线路遭遇雷击的风险。
2. 光缆线路遭遇雷击的危害(1)设备损坏:雷电的强大能量会瞬间破坏光缆线路上的光纤和设备,导致通信中断和数据丢失。
(2)通信服务中断:光缆线路遭遇雷击会导致通信服务中断,给通信运营商带来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3)人身伤害:雷电放电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和电场,如果人们在雷击瞬间接触带电物体,可能会给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第二部分:近年来的光缆线路避雷防护技术总结1. 避雷针技术:利用避雷针的导电原理,将雷电引入大地,保护光缆线路不受雷击。
避雷针的高度、布置位置和数量是影响其效果的重要因素。
2. 避雷器技术:通过安装避雷器,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减少对光缆线路的冲击。
避雷器通常安装在光缆线路周边的电源设备上,起到分流和吸收雷电能量的作用。
3. 天线遥测监测技术:通过安装天线和远程监测装置,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和强度变化,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减少光缆线路被雷击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4. 外护层改进技术:光缆线路的外护层材料和结构的改进也能有效提高其抗雷击能力。
华为OTN产品介绍P

4
典型的OTN方案
OSN8800 T64/T32
概述: OTN系列产品 - OSN8800 T64/T32/T16&6800
干线
OSN8800 T64/T32
80*40G/100G
OSN8800 T64/T32
&3800&1800 I / II -基础通信网络。 OTN的客户主要 为能源,企业,交通运输,金融,政府,教育和ISP等行 业。
ITU-T Q10 rapporteur
Dr.Yusheng Bai
Chief Optoelectirc Scientist
Dr. Fei Zhu
Architecturer
Dr. Andy Shen
Optoelectric Expert
超过10 个国际杰出科学家和超过3300 研发专家 在传送领域3500 项专利技术,45 项专利纳入国际标准
统一传送
VC PKT ODU
OTN SDH Packet WDM
ROADM
ASON,更高可靠性 OTN 骨 干 网
1 2 3 N
SLA Level 1 Level 2 Level 3 Level 4 Level 5 <50ms >50ms Service status after #N fiber cut #1 #2 #3 #N
10G/40G OTU
10G/40G OTU
10G / 4 0G 系统
现有设备 新增设备
100G OTU
100G OTU
1 0 G + 1 0 0 G 系统
现有设备
新增设备
新建设1 0 0 G 网络平面,全网重新投资建设, 传输性能更优
17
智慧广电集客综合承载网解决方案

T61:22*22dB,高性能,R9C00后支持T65:8*22dB,性价比最佳,城域主流应用T69:1*25dB,单跨远距传输
注意:200G 不能直接和10G混传,需要先编程为100G 的T6x码型。等网络中DCM移除后,再升级到200G
100G T6x系列模块可与10G混传
T23:13*22dB,200G传输性能优
TDC2x100G
UNS51*100G/200G(OTN 2020.3 TR5版本,OTN+SDH+PKT 2020H2版本支持)
特性6:客户侧光模块:高速率、高密度,代际功耗50%降低
客户侧光模块将依照MAS标准及产业链发展,功耗在持续降低
主要场景:移动执法、农业/森林/道路监控、智能路灯/抄表/停车等解决方案:集群终端、电子标签、Mi-Fi、工业CPE主要特点:高安全、高可靠
X2
X2
X2
S1-MME
S1-U
MME
S-GW
时延要求
3GPP定义
S1-MME 时延<50msS1-U 时延<5ms根据3G 标准, 在大多数实时业务场景时延要求小于 30ms
带宽减少
特性2:E2E OTN硬管道提供高品质专线业务(高可用、低时延、0丢包)
OTN硬管道独享带宽,安全,可靠
Source:XX运营商,2016.3
当前IP/MPLS网络:轻载不等于不丢包
IP/MPLS软管道共享带宽,重载时无法保证质量
OTN可实现100%可保证的低时延、0丢包
4K直播现网丢包率测试
Liquid OTN :全颗粒多业务接入统一承载,硬管道、低时延
统一业务承载界面,统一管道资源分配
NSR-300系列高压保护及平台介绍

NSR-300系列继电保护装置简介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装置整体平台介绍二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三变压器保护四母差保护1.特高压建设、交直流系统互联,对继电保护适应性提出了新要求。
2.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建设给继电保护提出了新课题。
智能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化的二次回路及IEC61850标准的应用,使得保护装置的构成形式及继电保护系统的实施方案有了新的变化。
3. 日益复杂的电网结构与运行方式给继电保护提出了新问题和要求。
问题主要包括:☐同塔双回线跨线故障选相☐弱电强磁问题☐开关性能改善带来新的功率倒向问题☐励磁涌流与故障电流的识别☐纵联差动保护的光纤通道问题☐非故障相CT饱和对差动保护的影响......4. 研制目标:总结、抽取各种保护装置的共性需求,构建结构清晰、灵活通用、扩展能力强、可靠性高的软硬件平台。
研究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原理和方案。
在统一平台和成熟保护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技术创新,研制NSR-300系列保护装置,构成了涵盖35kV-1000kV电压等级,完整的高压、超高压系列成套保护装置。
NSR-302、NSR-303超高压线路保护装置NSR-371 母线保护装置NSR-376 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NSR-377 并联电抗器保护装置平台硬件平台软件数据通信总线通信管理板保护处理板输入输出板统一编程接口自检及监视调试、组态工具保护应用保护功能线路保护母差保护主变保护板卡间通信任务调度底层驱动与控制结构分层:按硬件、支撑软件、应用进行分层。
功能分块:每层按照功能模块划分。
灵活组合:根据不同的插件、不同的软件功能模块组建合适的应用装置。
充分解耦:⏹应用与硬件通过支撑软件隔离⏹支撑程序提供统一编程接口,应用与支撑程序独立。
优点:结构清晰、扩展性好、适应性强1. NSR-300系列装置平台构架ADCADCCPUFPGA以太网接口DSP继电器E/O E/O输出阵列滤波+E信号事件记录跳闸UIDC+DC-地串 口5V24V 0V0V 正常运行告警前面板指示灯打印机工厂调试口GPS键盘液晶监控系统监控系统保信子站调试网口SVGOOSE信号UI滤波测试仪2. NSR-300系列装置平台硬件构架2. NSR-300系列装置平台硬件构架➢装置的核心是一块CPU和一块DSP➢CPU系统负责总启动,只有总起动元件动作才能开放出口继电器正电源➢DSP负责保护功能,两者同时发出开出命令装置才会出口➢装置既支持常规互感器,也支持电子式互感器➢既支持继电器开出、光耦开入,也支持智能化接口➢ADC芯片选用8通道16位高精度并行同步采样ADC ➢CPU与DSP的数据采样系统(ADC)在电路上完全独立2. NSR-300系列装置平台硬件构架2. NSR-300系列装置平台硬件构架平台通过配置不同的板卡插件即可实现各种型号保护装置。
光缆在线监测系统在长输管道的应用

光缆在线监测系统在长输管道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2-02T07:31:56.472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18期作者:谭晓明[导读] 传统的光缆监测主要依赖于光功率实施监测,谭晓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传统的光缆监测主要依赖于光功率实施监测,优点是能够监测到光纤的总消耗数据,缺点是看不出光纤的损耗情况,找不出光缆出现问题的具体的位置。
基于此,一种以多通路为基础的光缆监测系统应运而生,该光缆监测系统主要是由OTDR和光开关共同组成而成,OTDR能够监测出光纤的实际耗损情况,根据对OTDR曲线进行分析就能够准确找出光纤出现问题的位置和问题类型,而且可以通过设置多路光开关切换多种类的联络方式,以此减少成本消耗。
某管道工程使用该系统,系统搭建2台OTDR与16路的光开关,最终实现节省成本投入达2万元。
关键词:OTDR;光开关;光缆监测;光缆损耗0引言光缆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管线输送中,其对光缆的维护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因以前的光缆监测系统主要是用光功率来监测光缆的故障,这种方式的问题就是在发生故障的地方多时,其准确率较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由多种通路构成的光缆监控系统,系统通过单纤、单端进行检测,既能够加快监测速度,准确率又得到了保证。
1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从其本质上来讲,光缆在线监测系统就相当于一个光纤网速测试系统,该系统是将多种技术融合设计而成,主要包含的技术有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纤数据库、光纤监测技术等多项内容。
其技术原理并不是很复杂,具体是通过OTDR设备先让光从波分装置中穿过,并将光开关看作是一个载体,将其传输至需要测试的光缆纤芯中,接着通过OTDR设备仔细深入的分析传送回来的信号。
经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就能够轻松找出出现故障的地方,并且在故障发生的同时,系统还会发出提示音,便于及早进行解决。
使用该项技术,技术人员就能够实时掌握故障有关信息,在出现故障的时候,故障检测人员只需查看OTDR设备就能在终端准确地发现光缆故障位置,不仅有效避免了逐一排查问题所浪费的时间,还能减少因维修时间长而造成的损失。
2024年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2篇)

2024年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1)配网自动化的基本问题:尽管我国的配电网自动化工作目前已进入试点实施阶段,但对于配电自动化的认识仍然众说纷纭,下面仅对配网自动化的概念、目标、范围阐述本文的观点:a.概念:配电网自动化首先表现为一种集成化自动化系统,它在在线(实时)状态下,能够监控、协调、管理配电网各环节设备与整个配电网优化运行。
b.目标: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运行管理效率(经济运行)。
c.范围:以10kV干线馈线自动化为主,覆盖了400V低压配电台区自动化,延伸到用户集中抄表系统。
(2)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配网自动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完整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包含了四个主要环节:供电网络、远动系统、通信系统、主站网络。
目前存在的误区之一:过分强调自动化及软件功能,忽略电网的根本需求。
(3)实施配网自动化的技术原则:a.可靠性原则:实施配网自动化的首要目标是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实现高度可靠的配网自动化系统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具有可靠的电源点(双电源进线、备自投、变电所自动化)。
②具有可靠的配电网网架(规划、布局、线路)。
③具有可靠的设备(一次智能化开关、二次户外FTU、TTU)。
④具有可靠的通信系统(通信介质、设备)。
⑤具有可靠的主站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
b.分散性原则:①由于配电网的地域分布性特点,建立配网自动化系统希望功能分散、危险分散,采用具有智能的一次设备(如重合器),故障就地解决。
对于县级规模的配电网,复杂性并不高,提高可靠性供电,通常双电源即能满足实际要求,推荐重合器方案,并且在10kV干线适当配置开关数量,使保护配合能够实现。
②为进一步提高整体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主站软件功能分散,以SCADA为主体的实时监控功能独立运行,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主体的在线管理功能独立运行,电网分析计算功能独立运行,各功能间内核(数据库、微内核调度等)一体化设计,保证信息的可靠、高效、优质共享。
光缆在线检测及管理系统施工方案范本(二篇)

光缆在线检测及管理系统施工方案范本光缆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是利用利用通信网络及其相关检测设备建立光缆通信网的综合监测系统,实现对光缆网络的实时监测功能,提高光缆通信网运行可靠性。
为确保施工安全,确保施工质量,确保按时完成工程项目,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一、工程项目:光缆在线检测及管理系统二、工程概况1、设计方案:本方案设计采用备纤监测方式2、中心站:济源地调3、检测站:苗店变4、光路设置:光路1:苗店地调白涧虎岭王屋下冶供电所;光路2:苗店荆花白涧;光路3:苗店罡头亚桥济源荆花克井原昌;光路4:苗店休昌。
三、工程施工地点:地调、苗店变、荆花变、白涧变、虎岭变、王屋变、下冶所、罡头变、亚桥变、济源变、克井变、原昌变、休昌变四、工程施工内容:机柜的___、固定;设备___、电源接入;信号电线、电缆布放;光端机网管系统数据配置;2m通道的调试;网络___、测试;监测用光纤的接续、连通;rtu的调试;光源的___与调试;全部移交管理部门。
七、施工技术措施:1、机柜固定牢靠,水平度达到要求,屏面无损伤划痕、无脱漆反锈现象;2、设备按图纸要求的位置___在机架(柜)上,固定牢靠,按说明书和施工图纸要求将板卡插入机框内,拧好固定螺丝,如有疑问,应向厂家技术人员询问后,按要求___调试。
3、设备按照图纸和说明书要求用对应的线缆连接,线缆走径要求做到横平竖直,排列整齐;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和信号线分开放置,并且避免交叉,如有交叉,应做好隔离处理。
4、光纤连接正确、牢固可靠,连接部位保持清洁。
5、带电设备上工作时,一定要认清位置,经工作负责人许可后方可进行工作。
6、在工作中如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可向工作负责人提出,待问题清楚后方可进行工作。
7、光器件应保持洁净,不得任意触摸。
8、严格按照设备说明进行___调试,不明之处必须向生产厂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咨询后方可进行。
9、设备加电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且确认所加电源符合要求并保证接线正确。
OTN技术交流及测试介绍课件

单层波道框和线路框合一
风扇单元
E EO MM S UUC /// HOO UTT B UU
AA SS CC UU // OO TT UU
O T U / E O W
O T U / O L P
O T U / O L P
O P M / O T U
光 光 光光光 转 转 转转转 发 发 发发发
电
EO O O O
辅源
E M U
M U / O
S C / O
TTT UUU /// E OO
OO O TT T UU U
O OO O T TT T
O T
助 端 子
盘 主
U UU U
U
盘 /电
TT O L L
O源
UU W P P
T盘
U备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A 0B 0C 0D 0E 0F
FONST W1600
• 交叉容量 1.44T
• 业务槽位/总槽位数量 28/32
• 应用场景 一干、二干、本地、城 域核心
• 交叉容量 360G
• 业务槽位/总槽位数量 26/32
• 应用场景 一干、二干、本地、城 域核心汇聚层
• 交叉容量 360G/1.44T
• 业务槽位/总槽位数量 27/28/32
1.支线路分离
2.OTN交叉
3.强大的OAM能力
4.多种策略保护
兼容的支线路盘设计
支线盘归一化 8TA2(8路10G 支路盘) 8LA2(8路10G 线路侧接口盘) 4TA2 (4路10G 支路盘) 4LA2(4路10G 线路侧接口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