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和 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种子生长观察记录表

种子生长观察记录表

叶片数量 叶片数量增多
结实
幼苗开始结果
种子生长观察记录表
在观察记录表中,你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观察内容,例如花朵开放、果实成熟等。这 样的记录表可以帮助你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并对其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种子生长观察记录表
以下是一个种子生长观察记录表的示例:
日期 Day 1 Day 3 Day 5 Day 7 Day 10 Day 14 Day 20 Day 2播种
种子在土壤中
出土
幼苗开始出土
生长
幼苗茁壮成长
叶片
幼苗长出叶片
根系
根系开始生长
生长状况 幼苗健康生长
高度
幼苗高度增加

黄豆发芽实验观察记录

黄豆发芽实验观察记录

黄豆发芽实验观察记录
日期
4月13
生长情况
用清水泡在小碗里,用潮湿的纱布盖住
4月14黄豆明显膨胀,变得胖胖的
4月15埋在土里浇透水放在阳光充足的
地方
保持土壤湿润未发芽4月16
有四颗种子发芽,露出表面
4月17中午12点29分
其中一棵生长迅速,较中午有明显变化4月17晚上9点34分
共有5颗种子发芽,一棵已经露出绿色
的叶片。

一棵完全露出了土壤,其他几棵也快钻
出来了。

发芽最早的一棵大概有2厘米高了。

4月19早上7点40 发芽最早的一棵大概有3厘米高,又有
两棵露出土壤。

发芽最早的一棵已经长到5厘米高,两个叶片微微张开,露出两个小叶片,表面有极细的绒毛。

发芽最早的一棵逐渐直立起来,中间的小叶片开始往外发展。

4月18中午12点5分
4月18晚上9点20
4月19晚上7点
4月20早上8点20
4月20下午3点。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引言:植物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和生活必需品。

而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最基本的遗传物质之一,它包含了具有生命力的胚芽和各种营养成分。

种子发芽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决定着植物的生存和繁衍。

因此,研究种子发芽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于植物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了解种子发芽的规律和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条件,为实际生产操作提供参考。

材料及方法:1.材料:(1)绿豆种子;(2)玻璃器皿;(3)蒸馏水;(4)过滤器纸;(5)温度计。

2.方法:(1)选取一定数量的绿豆种子,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入器皿中;(2)将器皿中的绿豆种子加入蒸馏水,使水的高度超过种子高度三倍左右;(3)将一部分绿豆种子置于常温下,另一部分绿豆种子放置在温度为30℃的恒温箱中,分别观察发芽情况;(4)每天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记录发芽个数及发芽高度,并在第五天记录下全部的发芽情况;(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进一步分析结果。

结果:经过五天的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和图表:表格1 不同环境温度下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天数 | 常温 | 温度为30℃ || --- | --- | --- || 1 | 5 | 8 || 2 | 9 | 12 || 3 | 12 | 15 || 4 | 13 | 16 || 5 | 14 | 17 |分析与讨论: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度对种子发芽影响明显。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发现,在温度为30℃的恒温箱中发芽的绿豆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普通环境下发芽的绿豆种子,五天内的总发芽率分别为85%和70%。

说明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速度加快,发芽率明显提高。

2.种子发芽和水分的供应和温度有关。

发芽的种子需要足够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进行发芽,否则种子很难萌发生长。

通过对实验材料的处理,测量土表温度和家庭装饰温度,我们可以得出水分的供应和温度与发芽的关系是正相关的。

[种子发芽观察记录表]观察种子发芽过程记录

[种子发芽观察记录表]观察种子发芽过程记录

[种子发芽观察记录表]观察种子发芽过程记录观察种子发芽过程记录篇1:种子发芽的日记篇1:种子发芽的日记2022年3月24日星期一今天,我从冰箱里拿出几颗黄豆,我就准备用它来做观察日记,希望它能发出黄豆芽来。

第一步、拿出一个透明塑料杯(或玻璃杯),并把一张卫生纸塞进去。

第二步、把黄豆放进已塞入的卫生纸中(或是杯子与纸之间)。

第三步、放入冷水,水刚好淹过纸。

做好一切准备后,我信心满满,志在必得,等待着它们的好消息。

2022年3月25日星期二一个晚上过去了,泡在水里的黄豆一点动静也没有,难道黄豆脱皮要这么久下午放学回家,我急忙看了下黄豆,已经要开始脱皮了,我又看了看,在外面的种皮已经可以和豆子分开了,在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白花花的小东西,应该是豆瓣吧。

做完作业,我走进厨房,不由自主的朝装着黄豆的透明塑料杯望去。

“哇!发芽了!”我大叫。

我皱着的眉头立即舒展开,脸上露出了笑容,只见一颗黄豆的种皮裂开了一个缝,摸起来也很光滑。

不久,豆子们也纷纷发芽了,真希望它们快点长大。

2022年3月26日星期三今天,黄豆先生似乎在次进入了缓慢生长阶段,一直到中午,它没有一丝变化,但我依然有信心,因为我认为黄豆和楚庄王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可是,我的这种信心也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

下午放学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放在冰箱上的“实验杯”,但杯里的黄豆们依然没有丝毫的变化,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的盯着黄豆们,自主自语道:“黄豆啊!你快发芽吧,你不发芽我怎么完成任务啊!你再不发芽我就要交卷了啊!“咦怎么不对头啊,怎么感觉长长了呢拿尺子一量,果然,长了些,哈哈,原来如此,看到这里,我便安心做作业了。

2022年3月27日星期四等了这么多天,黄豆终于踏入了发芽阶段了,想起来还很有成就感的。

今天一大早,我就醒了,又不约而同的跑到阳台上去看黄豆。

我发现黄豆的头上长出了一个尖尖的、小小的雪白的豆芽,我急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爸爸妈妈,爸妈也很高兴,我更是欣喜若狂,高兴极了。

初一生物——绿豆种子发芽实验

初一生物——绿豆种子发芽实验
• 实验工具
两个塑料碗,两个标签,绿豆40粒,开水,清水
• 实验步骤
将40粒绿豆分为两组,每组20粒,分别放置在两个塑料碗中。其中一 组加入清水,作为对照组,贴上标签“对照组”,置于室温环境;另 一组先用开水烫一下,5分钟倒掉开水,加入等量的清水,作为实验 组,贴上标签“实验组”,置于室温环境。
对照照片(一)
列表记录观察情况实验组对照组5小时后没有明显变化已经鼓胀起来24小时后开始鼓胀起来突破种皮开始发芽48小时后开始发芽脱掉种皮长出更长的芽实验结论?绿豆的种皮有一层硬壳用开水烫过后硬壳变软了更利于吸收水分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
初一 ×××
试验方法 实验工具 实验步骤
• 实验方法
以水分作为变量,设计水分吸收多与少的对照试验。
对照照片(三)
这组照片为48小时后拍摄。 左图为对照组,右图为实验组。 可以看到,对照组的大部分绿豆开始发芽了;而实验组的大部分绿豆已经脱 掉了种皮,长出了更长的芽。
列表记录观察情况
5小时后 24小时后 48小时后
实验组 没有明显变化 开始鼓胀起来
开始发芽
对照组 已经鼓胀起来 突破种皮,开始发芽 脱掉种皮,长出更长的芽
实验结论
• 绿豆的种皮有一层硬壳,用开水烫过 后,硬壳变软了,更利于吸收水分 。
•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吸收水分 多的绿豆种子对照组,右图为实验组。 可以看到,实验组的绿豆经开水烫过后种皮变软,吸收水分快,已经鼓胀起 来。而对照组的绿豆没有明显变化。
对照照片(二)
这组照片为24小时后拍摄。 左图为对照组,右图为实验组。 可以看到,对照组的绿豆经过24小时吸水后,开始鼓胀起来;而实验组的绿 豆已经突破种皮,开始发芽。

种子萌发实验记录表

种子萌发实验记录表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记录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实验材料
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黄豆、红豆、透明的塑料杯、纸巾、水
三、实验过程
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讲10颗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的塑
料杯中。

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纸巾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
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

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
物长出来的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描述叶片颜色、胚
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浸泡后种子的变化:。

·移植后发芽情况:
四、实验结论:
1.我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再长。

2.子叶的形状是形,真叶是形。

3.我认为种子的萌发(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
五、发现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

种子萌发实验方案及记录表

种子萌发实验方案及记录表

方案一、温度对水稻萌发的影响。

温度设三个梯度:15℃、25℃和35℃用培养皿放2张滤纸,每组30粒水稻种子,每个温度重复3次。

共需270粒种子,9个培养皿,18张滤纸,水适量 ML。

注:水分以淹没滤纸但不淹没种子为宜。

在实验期间,若水分蒸发需加水或换水,则以第一次加的体积为标准。

方案一、温度对水稻萌发的影响记录表实验日期:年月日方案二、氧气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设定温度25℃,水分50ML,氧气设置4个体积分别为0ML、200ML、400ML和不封口的梯度。

用相同型号的自封袋,每个自封袋放入30粒玉米种子封口并抽尽里面的空气,每个梯度3次重复,共需360粒种子,12个自封袋,12颗输液针头,12个橡皮筋,注射器一支。

在分别向每个组注入相应体积的空气。

注:在实验期间,若需加水或换水,则以第一次加的体积为标准,且加水、换水时不能让里面的空气漏出,外面的空气进入。

方案二、氧气对玉米种子萌发影响的记录表实验日期:年月日方案三、水分对绿豆萌发的影响。

设定温度为25℃,氧气充足,水分设5ML、10ML、30ML、50ML4个梯度。

用相同大小的矿泉水瓶,每瓶放入30粒绿豆,盖好瓶盖,每组重复3次,共需12个矿泉水瓶,360粒绿豆,分别加入规定体积的水。

注:如需换水,换水时用量筒量好瓶内倒出的体积,倒出多少就加多少进瓶内。

方案三、水分对玉米萌发影响的记录实验日期:年月日方案四、粗砂和中号砂对未去壳/去壳向日葵萌发的影响。

设定温度为25℃,水分以砂全湿为宜,氧气充足。

去壳组:培养盆内放30粒向日葵种子加入相应型号砂适量,每组重复3次,共需培养盆6个,种子180粒。

未去壳组:培养盆内放30粒去壳向日葵种子加入相应型号砂适量,每组重复3次,共需培养盆6个,种子180粒。

注:每次统计完都用相同体积的灭菌水浇湿砂子。

方案四、粗砂和中号砂对未去壳/去壳向日葵萌发的影响实验日期:年月日方案五氧气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设定温度25℃,水分充足,氧气设置4个体积分别为、0ML 300ML、500ML和不封口的梯度。

五年上科学 一单元 种子发芽实验(二)

五年上科学  一单元  种子发芽实验(二)

叶脉清晰
开,呈黄色
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种子发芽的基 本条件
一、水分:种子发芽需要充 足的水分; 二、空气:种子发芽需要充足 的氧气; 三、温度: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
为6-7 ℃ ,最适宜温度是20-25 ℃ , 最高为35 ℃ 。
发芽的种子在合适的环境中就能 生长为一株绿豆芽。
绿豆芽,即绿豆的芽。 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
挑战任务:
种植绿豆芽
1、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 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记录。(作业本3面)
绿豆种子发芽-水的实验
第四天:根越长越长(胚芽根部紫色) 根越长越长
(胚芽整体为白色)
长出了叶子(绿色)
长出了叶子(黄色)
绿豆种子发芽-水的实验
第五天:茎越长紫色 很健康
茎越长越长白 不健康
叶子越长越(绿色)
叶子还是偏(黄色)
绿豆种子发芽-水的实验
第五天:根茎越长越长 越长越紫 根茎长不高了 越长
我们的结论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温度、水分和空气
充足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参考资料: 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 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 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种子膨大 种子破皮发芽
芽长大了
种子稍大 种子膨大 种子破皮
结论: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科学小常识: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 为6-7℃,12-14℃能正常 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豆芽的总数量
茎、叶的颜色
茎的粗细
实验说明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结论:
蚯蚓的生活是否需要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呆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
呆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呆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我们的解释1 Nhomakorabea2
3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和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实验开始时间:班级:姓名:
日期
种子的变化
实验组
对照组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的实验记录表
共有()组参加了这个实验
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数量
未发芽数量
我们的解释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结论:
绿豆芽生长的实验记录表
共有()组参加了这个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