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信息范本
网络舆情宣传会发言稿范文

网络舆情宣传会发言稿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我很荣幸能够在此向大家宣传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可以对企业、个人乃至国家的形象和声誉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并且积极有效地管理网络舆情,以确保正面的形象和声誉。
我们需要善于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组织、单位),我们将会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动向,并且制定应对措施,保持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网民共同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清朗和健康。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秉承“客户至上、诚信经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提
升危机应对能力,为更好地服务广大客户和社会大众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关于舆情的情况说明 案例范文

关于舆情的情况说明案例范文标题,舆情风波,如何应对负面舆论。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信息传播的迅速扩散,舆情事件频发,对企业、政府和个人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负面舆论的传播速度之快,让人不得不重视舆情管理的重要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应对负面舆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某知名企业为例,最近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了一场舆情风波。
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纷纷投诉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负面评论迅速蔓延,对企业声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企业在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时,采取了积极的舆情管理措施。
首先,企业迅速发布公开声明,承认产品存在问题,并承诺全面召回和改进产品质量。
其次,企业积极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及时回应他们的疑虑和批评。
最后,企业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改进措施,以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这些举措有效地缓解了负面舆论对企业形象的影响。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积极应对负面舆论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在面对舆情风波时,需要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坦诚面对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并与受影响的群体进行有效沟通。
同时,企业需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做到以质取胜,从根本上杜绝负面舆情的发生。
除了企业,政府和个人也需要重视舆情管理。
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了解社会舆论动态,制定相应的舆情应对策略。
个人在面对负面舆论时,也需要冷静应对,及时澄清事实,积极回应质疑,避免舆情进一步恶化。
总之,舆情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政府和个人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积极应对负面舆论,加强信息沟通,改进问题根源,是有效应对负面舆情的关键。
只有这样,才能在舆情风波中保持形象,赢得公众信任。
预防舆情信息报送制度范本

预防舆情信息报送制度范本一、目的和意义预防舆情信息报送制度旨在加强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送工作,确保舆情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决策提供参考,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二、舆情信息收集和报送范围1. 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的事件和信息;2. 涉及重大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事件和信息;3. 涉及突发事件、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的信息;4. 涉及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信息和舆情;5. 上级领导要求报告的舆情信息。
三、舆情信息收集和报送流程1. 各相关部门应当建立舆情信息收集渠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舆情信息。
2. 各相关部门应当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判断其性质和危害程度,及时报送上级领导。
3. 各相关部门应当根据舆情信息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制定应对措施,及时采取预警和应对处理措施。
4. 各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对舆情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舆情分析报告,报送上级领导。
四、舆情信息报送要求1. 报送舆情信息应当客观、真实、全面、准确,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2. 报送舆情信息应当注重时效,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应当在事发后1小时内报送发生情况,并随时跟踪报送社会反映情况。
3. 报送舆情信息应当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采用书面报告、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及时报送上级领导。
五、责任追究1. 各相关部门应当明确舆情信息收集和报送的责任人,落实工作责任,对工作不力或者失职渎职的,应当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2. 各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舆情信息报送质量控制和考核机制,对舆情信息报送的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对质量不高或者不符合要求的舆情信息,应当及时整改。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制度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舆情信息报送主管部门所有。
七、报送时间各相关部门应当每月定期报送舆情信息,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应当在事发后1小时内报送发生情况,并随时跟踪报送社会反映情况。
舆情热点事件案例范文

舆情热点事件案例范文The recent hot topic event is the Black Lives Matter movement. 近来备受关注的热点事件是“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
This movement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has now spread to othe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这场运动起源于美国,但如今已经扩散到世界各国。
The movement was ignited by the killing of George Floyd, an African American man, by a white police officer in Minneapolis. 这场运动的导火索是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白人警官杀死的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
The video of Floyd's death, in which he is heard saying "I can't breathe," went viral and sparked outrage and protests against police brutality and systemic racism. 弗洛伊德死亡的视频中可以听到他说“我无法呼吸”,这一视频迅速走红,并激起了针对警察暴行和系统性种族歧视的愤怒和抗议。
The Black Lives Matter movement has prompted conversations and actions surrounding racial inequality, police reform, and thedismantling of systemic ra cism. “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引发了围绕种族不平等、警察改革和消除系统性种族歧视的对话和行动。
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本

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本一、概述为了加强舆情监测与分析工作,提高舆情危机应对能力,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是指导舆情信息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程序,目的在于确保舆情信息的及时获取、准确分析和有效应对,保障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二、任务与职责1. 舆情信息获取(1)负责开展舆情信息的专题调研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获取与组织相关的舆情信息。
(2)建立舆情信息采集网络,定期收集与组织有关的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渠道的舆情信息。
(3)建立舆情信息收集与分析数据库,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和存档。
(4)建立舆情信息筛选机制,对获取的舆情信息进行初步筛选,提取与组织关键词相关的信息,确保准确性和实用性。
2. 舆情信息分析(1)建立舆情信息分析方法和模型,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并形成相关报告。
(2)定期发布舆情分析报告,包括舆情发展趋势、影响因素、风险预警和处理建议。
(3)参与舆情信息分析的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信息分析能力和专业知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舆情应对与管理(1)根据舆情信息分析报告,制定相应的舆情应对措施和危机管理预案。
(2)负责组织舆情危机处理工作,保证舆情信息应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建立舆情信息管理制度,明确信息的保密和公开原则,确保舆情信息的管理安全。
4. 舆情信息反馈与发布(1)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反馈舆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情况。
(2)负责组织舆情信息的发布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3)建立舆情信息发布渠道,包括内部通讯、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提高信息传递效果和影响力。
三、工作流程1. 舆情信息获取流程(1)设立舆情信息获取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2)制定舆情信息的来源和采集渠道,并建立相应的数据收集系统。
(3)定期进行舆情信息采集和整理,确保及时把握舆情动态。
2. 舆情信息分析流程(1)成立舆情信息分析小组,由专业人员负责分析和研判舆情信息。
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本(2篇)

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本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情信息工作,推进舆情信息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制定本制度。
一、舆情信息责任制度1、办公室负责全区舆情信息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并负责向市委宣传部报送舆情信息。
2、各科站所舆情信息直报点负责本单位的舆情信息工作,明确舆情信息工作的责任人,保障舆情信息工作顺利开展。
3、信息员负责本单位舆情信息的收集、采写和报送工作。
信息员应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和信息意识,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现代办公设备操作能力。
二、舆情信息报送制度1、报送舆情信息应客观、真实、全面、准确,注重时效。
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应在事发后____小时内报送发生情况,并随时跟踪报送社会反映情况,不得迟报、漏报和错报。
2、报送舆情信息常态化,全年报送舆情信息数量不得少于____篇。
3、一般性思想反映、工作动态由信息员直接报送。
重大舆情信息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报送,舆情分析报告经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审核同意后报送。
三、舆情信息分析制度1、区委宣传部不定期召开舆情信息分析会、社会舆情联席会等,交流工作情况,分析舆情态势,研究应对措施,并形成分析报告。
2、各乡、街道每季度上报一份综合舆情分析报告,并根据需要及时上报专题舆情分析报告。
3、区直相关单位每半年报送一份舆情分析报告。
四、舆情信息通报考评制度1、局每季度公布一次舆情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在全局范围内进行通报。
2、每年对全区舆情信息工作进行一次考评。
根据各单位报送舆情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信息采用情况、领导重视程度、人员配备情况等进行考评,评选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若干。
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本(2)一、引言舆情信息工作是指针对社会舆论中涉及组织或企业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应对的工作。
舆情信息的准确把握和及时应对对组织的声誉和形象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加强组织内的舆情信息管理,制定舆情信息工作制度是必要的。
2024年网络舆情工作总结范本(2篇)

2024年网络舆情工作总结范本____年网络舆情工作总结精选(____字)一、背景及概述网络舆情工作是指通过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和应对,有效管理和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____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密结合国家大政方针,充分发挥网络舆情工作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二、工作成果1. 健全舆情监测体系针对网络舆情的特点,我们建立了全面、高效的舆情监测体系。
通过搭建自动化爬虫系统,我们可以实时监测并搜集网络上的各类信息,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同时,我们追踪关键词和热点话题,并及时发现和跟踪潜在的舆情事件,及时采取措施做出应对。
2. 加强舆情分析能力我们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舆情分析团队,他们擅长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舆情分析。
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我们能够了解用户的情感倾向和态度,为后续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我们还使用情感分析等技术,对关键事件进行深入的情绪和宣传分析,为决策部门提供多角度的参考意见。
3. 加强舆情应对能力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舆情应对机制,包括舆情事件的分类及处理流程、组织协调机制、信息发布机制等。
在舆情事件发生时,我们能够快速响应,及时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稳定社会情绪。
此外,我们还与各个舆情应对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的目标。
4. 提升舆情管理水平我们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不断提升舆情管理水平和能力。
我们组织了各类培训和研讨会,使相关人员能够了解最新的舆情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舆情应对能力。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新的技术和工具,提升舆情监测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5. 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我们积极开展公众参与活动,提高公众对网络舆情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我们通过开展在线问卷调查、邀请舆论代表参与网络研讨等形式,从公众的角度了解并解决公众关心的问题,增强公众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某单位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本(2篇)

某单位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范本一、总体目标本单位的舆情信息工作旨在及时、准确地了解社会公众对本单位的态度和舆情动态,帮助本单位更好地应对和管理舆情事件,维护单位声誉和形象。
本制度的目标是确保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二、工作职责1. 舆情信息收集:负责收集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网络论坛等各渠道的舆情信息,建立信息采集、筛选、整理和分析的机制,确保舆情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 舆情信息分析:对搜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公众对本单位的关注点、诉求和评价,并形成详实的舆情报告。
3. 舆情事件跟踪:跟踪重要舆情事件的动态发展,及时更新舆情报告,并向相关部门提供全面的情报支持。
4. 危机公关处理:对于可能影响单位声誉和形象的舆情事件,负责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危机公关处理,提供科学的舆情应对方案。
5. 舆情信息发布:负责编写和发布单位的舆情信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单位的信息透明度和公信力。
6. 舆情管理培训:组织舆情管理培训,提高各部门对舆情信息工作的了解和应对能力,形成全员参与的舆情管理体系。
7. 舆情信息储备:建立舆情信息储备库,储存重要舆情信息和应对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三、工作流程1. 舆情信息搜集:负责收集各种舆情信息,包括主流媒体报道、社交媒体评论、网络论坛热点等。
2. 舆情信息筛选:对搜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筛选和分类,提取重要信息,过滤噪音。
3. 舆情信息整理:将筛选后的舆情信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归档,形成舆情数据库。
4. 舆情信息分析:对整理后的舆情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公众态度和需求。
5. 舆情报告编写:根据分析结果编写舆情报告,向相关部门提供全面的舆情情报。
6. 舆情事件跟踪:跟踪重要舆情事件的动态发展,及时更新舆情报告。
7. 危机公关处理:对于可能影响单位声誉和形象的舆情事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危机公关处理,提供有效的舆情应对方案。
8. 舆情信息发布:根据需要编写和发布单位的舆情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暴力视频屡屡发生应引起重视
网上又见学生暴力视频。
佛山官窑爆出多名中职生毒打初中生的网络视频,起因仅是一学生的衣服被宿舍楼上的水滴弄湿。
佛山警方透露,被打学生事后并未报警,目前仍在进一步调查。
近年来,网络上屡屡出现学生殴打、羞辱他人的暴力视频,尽管有识之士呼吁应尽快制止这种暴力文化的宣扬,但类似视频仍接二连三出现。
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俨然成了一群“古惑仔”,动不动就使用暴力?又是什么导致这种暴力视频频频出现于网络?
透视这些学生暴力视频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暴力的发生只因谁抢了谁的女朋友,谁看谁很不顺眼……我们可以说,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悸动期,受社会的影响,很容易在“从众”、“好奇”等心理诱因下做出暴力举动。
但扪心自问,家长、学校和社会又为孩子提供怎样的教育呢?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却忽视孩子的心理困扰;学校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升学率,却不重视生命教育;社会暴力文化侵袭校园,校园不再是净土。
令人诧异的是,若不是暴力视频在网上传播,校园暴力事件往往很难被学校管理者和家长知晓,这无疑为校园管理提出了警示。
西方一些国家建立了校园暴力早期识别系统,学校管理人员发现学生的异常情况时,会将这些信息汇总和
分析,以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
而我们很多人甚至不认可校园暴力的存在,这种自欺欺人的“鸵鸟”政策必须及时摒弃。
此外,学生暴力视频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也拷问着网站的审核管理。
明知这种暴力视频社会影响很坏,为何还为其发放通行证?网站不能为了点击率而不顾社会责任,充当暴力视频的“帮凶”。
螺旋藻官方两次抽检结果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2月29日和3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向地方监管部门下发内部通知,通报检出铅、砷超标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生产企业和内容物欺诈的8家鱼油生产企业名单。
这两份名单被媒体曝光后,引发舆论普遍关注。
人们认为同样的监管部门,检测同样的产品,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结论,检测标准朝令夕改,监管部门还有何公信力可言?“一会说不合格,一会又说合格,这里面要说没有文章,有谁相信。
““有钱能买鬼推磨,现在是有钱能买“药监局”,不合格变合格!”“彻查食品药品监督局,给全国人民一个交待。
”“监管、质检等,根本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人,只要没有了正确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任何事就都有了潜规则。
”部分专家认为,尽管前些年曾惩处过三鹿等企业,但我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大型企业和著名品牌频出丑闻,说明这一严重事关政府形象和百姓信心的领
域里,权力高度集中与利益密切关联的顽症正愈演愈烈,长期缺乏透明监管和有效监督的乱局并没有改观。
舆论呼吁以“穷人CPI”观照日用品飙价
近日,奶粉、食用油、快餐、洗发水等民生用品相继调涨。
其中,金龙鱼和福临门将调整菜油和花生油售价,平均涨幅约8%。
奶粉行业的雀巢和美赞臣近期陆续发布调涨消息,平均涨幅为10%。
日化产品中宝洁旗下的海飞丝、沙宣价格将上调10%—20%。
舆论认为,眼下的涨价既有资源能源产品价格改革的合理性,也有农产品价格关系归位的正当性,但面对不断抬升的生存成本,职能部门恐怕更当以“穷人CPI”观照日用品飙价。
一方面建立民生产品价格波动监管机制,厘清涨价的合理性与“搭便车”,严惩“抱团涨价”等各色价格联盟;另一方面建立“穷人CPI”监测机制,将常态性补助措施与民生产品价格异动挂钩起来,退一万步说,“理顺价格机制”也不能让穷人埋单。
网议国考频泄题挑战民族信用
3月29日,大洋网-广州日报电,2011年末至2012年初,多个国家级考试的试题和答案被曝深陷“泄题门”。
引发人们热议。
有人说,“国考”频频泄题,挑战着考试的公平性和公信力。
泄题后如何弥补其他考生所遭受的损失,对考试组织者也是个考验。
有人认为,更值得警惕的是,“国考”泄题为何屡禁不止?一方面与泄题作弊者的低风险和高收益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监管的漏洞、法制的缺失有关。
还有人表示,与“国考”泄题恶劣的社会影响相比,我们对泄题者的处罚往往显得过于宽容,根本不足以形成威慑。
人们建议,堵住泄题漏洞,必须加大对泄题者和监管者的惩治力度,同时尽快出台《考试法》,让不诚信者认识到失信的危害和代价。
舆论呼吁破除“数字出官”遏制统计造假
4月10日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在局务会议上称,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是对政府公信力最大的影响,坚决惩治和积极预防在统计上弄
虚作假,是统计系统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
这是今年以来马建堂第四次公开强调预防和严惩统计数据造假行为。
舆论认为,统计数据弄虚作假,很大程度上是地方利益从中作祟。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地方利益干预统计数据造假,关键是官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存在问题,陷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怪圈。
有的称,只要弄虚作假能换来更大的乌纱帽,有的官员就对统计数据虎视眈眈。
要从根本上遏制统计造假,就必须改革官员绩效考核机制,注重实绩,吸纳民意,破
除“数字出官”。
只有不再让官员仅凭统计数据甚至是造假数据就能获得升迁,才能彻底斩断地方政府干预的利益冲动,还统计一个风清气正。
“网络批评”亟需提高文化含量
一个社会总是在各种声音的交错中前行——“网络批评”已经向我们走来。
但是众声喧哗中,总有一些杂芜之音,通过公共或者个人的媒介,给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带来困扰。
而真正理性与智慧的、具有文化含量的“网络批评”,则因缺位而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网络批评”不应以斗争性、攻击性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理应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或弘扬正气,抵制歪风;或舆论监督,促其改正;或倡导文明,促进和谐,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提高“网络批评”的文化含量,就得戒浮躁、戒浮浅。
就得维护批评的纯正。
如何用理性的支撑,尽量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构建一个开放、自由、理性的批评空间,是我们当下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多地“雷人”校规引发热议畸形校规是在为应试教育保驾护航
广州日报4月11日
“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男女生不得成对单独出现在校园里”、“校园内禁止游吃”……近日,多地“雷人”校规引发热议。
舆论认为,这是教育错位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本质的问题。
畸形与变态校规,是中国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还占据着中国教育江山的现形。
拿校规压制学生,是在为应试教育保驾护航,这是当前“校规教育”盛行的症结所在。
有的说,我们这些过来人都想不明白,时代越发进步了,思想越发解放了,孩子象牙塔中的规矩反而越发禁锢了,甚至扭曲至极,以至于被孩子们称之为“变态校规”。
如此教条校规,在文明社会的今天,是一种加强版的“穿越”,比起封建教育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恐怕封建教育也没至于到束缚书生们的业余生活。
社会各界建言治理网络谣言:法律向网上公害"亮剑"
来源:4月11日人民网-
网络谣言已经成为互联网传播领域的毒瘤,其破坏力远远超出虚拟社会,危害巨大。
近日,公安机关重拳打击这种网上公害,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净化网络环境的决心和魄力。
各界人士积极建言铲除网络谣言,除了需要网民自律外,法律要敢于“亮剑”,应尽快织密互联网的法律保护之网。
有学者认为,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生活在现实中的网络使用者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活动。
在红网董事长舒斌看来,打击网络谣言,维护互联网秩序,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是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的大事。
这不仅需要网络媒体的自律、网民的自警自省,更需要规范健全的法律法规。
新浪博客网民“重庆刘洋律师”分析说,网络谣言滋生,源于法律制度滞后。
与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网民数量快速增加相比,法律、政策及管理并没有相应跟上。
比如,我国法律对何为散布虚假信息、何为虚假信息,尚没有明确规定。
这不仅不利于互联网管理,而且不利于网民把握网上发表言论的尺度。
构筑互联网空间的法律保护之网,广大网友积极建言献策。
凤凰网网民“nuodong168”说,网络谣言是“社会毒品”。
打击网络谣言,首先要靠广大网民守法自律,文明上
网,不信谣,不传谣;其次,要靠网站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不给谣言提供传播渠道;最后,更要靠依法管理,尽快制定治理网络谣言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谣言的行为性质、责任认定、危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做出明确规定。
依法追究造谣者责任,鼓励和帮助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做到鞭挞“制毒者”、警示“贩毒者”、警醒“中毒者”。
人民网网民“巍巍焉山”认为,要强化对互联网的监管,对活跃度较大、浏览量较高的网站、社区要定期检查,通过设立举报箱、开通举报热线等形式,鼓励媒体、网民参与监督;对造谣者和违反法律规定的网站依法查处,绝不纵容姑息,维护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营造积极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