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学案讲义(含范文)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通过经典课文《散步》叙事部分,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在课堂授课中学会根据文章中心,详略安排材料。
二、教材分析“学会记事”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初中) 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主题,七年级语文主要学习写作记叙文,而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本课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深切的事,抒发真情实感。
学习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对于刚刚小升初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对写作本身就有畏难情绪,而记叙文写事类文章看似是学生觉得最好写的一类文章,但也是比较难写的一类文章。
避免流水账,将事写清楚,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把事情写得更吸引人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一)通过经典课文中叙事部分,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抓住细节。
(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学会描述生活,享受品味生活。
五、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学习写作中记事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二)难点: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抓住细节,使文章更吸引人。
六、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面对陌生的班级,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和点拨法。
先通过谈话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在交流、表达、创作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诱导,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探究法和归纳法,通过已学课文的呈现、探究,从而感悟出生活中处处是写作的素材,是创作的源泉。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2、合作审题 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生甲:题目中的“那一次”告知我们写的事情只能是一件,而不能是两 件或两件以上。 生乙:我们要注意文题中的“我”,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突出那一个 特定瞬间自己的心灵体验。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解题。 ①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第一,要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笑了、 愉快、高兴、快乐、痛苦、哭了、为难、后悔、冒失、激动、生气、畏 惧等,这些词语正是某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环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 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难点
领会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 的重要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板块一、导入新课 认真视察、体验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一种 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写作的素材来 源于生活,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值得赞扬;一些事情却让人留下深刻的 教训。我们把这些事情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 章就是叙事作文。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记事的作文。(揭示课题)
八、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点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应客观事物、表达 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而作文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 教学要常教常新,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备课。教学结束后,反 思整个教学过程,虽不能尽善尽美,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已 基本完成。
通过这堂课,学生到达了学会视察,感受生活;提炼有意义 的素材,写最熟悉的生活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写作与生活的关 系,知道了视察、感受、提炼生活的重要性。所有的学生都敞 开了心扉,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写作还算成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努力:故事中的人物是怎么做的,后来的结果怎样?
任务三 锤炼语言,写出事件情感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记事文章,不但要 记清事件,还要把事件写得有情感。
1.抓住感人细节。
《秋天的怀念》片段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 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 儿红红地,看着我。
向铁扇公主借到芭蕉扇,熄灭大火,继续取经之路。
铁扇公主之前与孙悟空结下了冤仇,不肯借。 一调芭蕉扇,孙悟空被铁扇公主扇飞。 二调芭蕉扇,孙悟空被铁扇公主所骗,借的是假扇。 三调芭蕉扇,孙悟空骗得真扇,却被牛魔王所变的猪八戒夺走。
结局 在众神帮助下,孙悟空把牛魔王打得现出原形,最终借到芭蕉 扇,熄灭火焰山大火。
失
愧
盼
落
疚
确定素材
题目:那一次,我真(
)
确定依据:
1.那次的事,一定是你真实经历的。
2.那次的事,一定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
3.那次的事,一定是对你影响很大的。
完成写作提纲(1)
题目 那一次,我真(
)
真(
) 的原因什么?
内容 事件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事件带来的意义或影响是什么?
任务二 聚焦矛盾,写出事件波澜
写出事件情感
1.写好细节表现真实情感。 2.精心运用词句传情达意。 3.借助抒情句来直接抒情。
完成写作提纲(3)
层级一: 有一处细节描写。 写出 层级二:有两处以上细节描写。 事件 情感 层级一:在文章结尾抒情,点明记事意义。
层级二:精心运用词语或句子,贴切表达情感。
学会 记事
课堂小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作文指导讲解教学课件

中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讲解教学课件
所以要想抒真情,必须捕捉动情点。从熟悉的人和事 中搜寻那些曾经让你鼻子一酸、心灵一震甚至让你的灵魂 受到洗礼的真人真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声叹息、 一串眼泪、一个背影……都可以写到作文中。只有大胆地 说真话,抒真情,只有先打动自己,方能打动别人。
学会记事就从写自己亲身经历或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写 起,抒发真情实感,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 可详可略。坚持练习,时间长了就会熟能生巧,掌握记事 的方法。
中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讲解教学课件
(二) 那是去年岁末的一个清晨,气温特别低。我刚刚起床, 突然门铃响了,我非常吃惊,要知道那时还不到六点,会是 谁呢?疑惑中打开门,我愣住了,是母亲!只见她一手扶着 门楣,一手提着一个红色暖瓶,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头发 凌乱,脸上有被风刺过的痕迹。 见我开了门,母亲边走进来边说:“幸好赶上了,我还 怕你们都走了呢。我煨了些骨头汤,快趁热喝了暖暖身子, 好去上课。”说话间母亲已将骨头汤分成三碗,端到餐桌上。
中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讲解教学课件
当母亲执意把我们推出门去,自己在屋内收拾残局的 时候,我知道母亲又一次用她的方式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 棵亲情树,从那一刻起我的整个生命都是春暖花开。
两篇短文写的是同一件事,都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合 乎现实的真实的事,但第二篇更能打动人。为什么呢?因 为第二篇显得更情真意切。它是如何做到的?对比阅读, 我们不难领悟到一些说记事的方法。
中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讲解教学课件
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 写详细些。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动笔之前先要想清楚,理 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按照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为主,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场景等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文体。它是写作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能够帮助我们记录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具体的记叙文范文。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技巧,使文章生动、具有感染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一、教学内容
《学会记事》为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回顾并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写作技巧,如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体验,学会从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事件进行记叙;3.培养学生围绕事件进行合理布局,条理清楚地表达,使文章内容连贯、生动;4.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旨在巩固单元所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学会记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1.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敏锐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以丰富写作素材;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记叙,使文章具有感染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注重文章结构的合理性,条理清晰,逻辑严密;4.通过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这些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叙文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记叙文写作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记录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瞬间。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课件

1、能够条理清楚地交代事情产生的时间、地 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2、能通过完整具体地叙写亲身经历的事来表 达感情
请你将昨天的“掰手段游戏”的经过完整的回忆下,自拟 题目,写一篇作文。 温馨提示: ①这件事产生在何时何地? ②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③当时有哪些人在场?这些人有什么表情和动作? ④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经过要完整,不要遗漏什么) 对待这个游戏你是怎样想的?又是如何做的? ⑤事情的结果又如何?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轮,王大豪和王一方比。大家投去鼓励的目光,一生开始两个人 互不相让,王大豪像是有用不完的力气。王一方以面红耳赤。但还在死, 撑着,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着,但在王大豪的脸上丝毫看 不出一点卖力的感觉,王一方撑不住了,自己认输,第二场才停了下来。
第三轮,一阳和王大豪,比大家十分激动,毕竟这是较量大力士的对 决。
要求:字迹清楚、叙事完整。 时间:20分钟
活动
要求
评价标准
小组合作并完 仔细阅读,独立 1、回答问题,要用
成任务(时间 思考组内交流并 简洁的语言。2、展
:15分钟) 归纳3、选好代表 示时思路清楚,声音
做展示
嘹亮。
例文一:
《掰手段》一
今天,老师给我们组织了一场掰手
腕的比赛,同学争先恐后的奔向了比赛现场。 经过精心的挑选,出的两名同学坐在了桌子两边的椅子上,认真思考如何 打败对手。随着一声开始,他们摩拳擦掌,互不相让,只见他们面部通红, 把全身的力气都放在手段上,有些同学在给比赛选手加油,他们的手越来 越紧,目光死死地盯着手段不放。一方的牙齿紧紧咬住嘴唇。王一龙一副 得意洋洋的样子,把王一方的手紧紧的压在桌子上。
晚上爸爸下厨房去煮饺子,不一会儿就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 我头一次吃自己包的饺子,味道好极了。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课件(2024秋)

小青年脸色大变,骂了那个小孩几句,一溜烟跑了。 周围的人也散了,可那个小男孩仍然在那里等着、 问着……(用两个自然段详细地写了小青年假装认 领、企图骗钱的场景,分两个回合具体描写了小青 年和小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小青年的卑鄙 丑恶和小孩的纯真美好。其中,通过“手背在身 后”“露出一副怀疑的表情,水灵灵的大眼睛眨了 又眨”等动作细节,表现了小男孩的聪颖。)
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六要素,注意详略得当。
写出感情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 貌和心理活动以及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情感。
❀范文引路
那一次,我真生气
蔚蓝纯净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风推着洁白 的云朵缓缓地行走。窗外的花坛里开着五彩缤纷的花 朵,不必说大红的鸡冠花,翠绿的麦冬;也不必说坚 强的秋菊,顽强的万年青。单是那像戴着花帽子的月 季,就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开篇的景物描写,烘托 “我”愉悦的心情,为后文“我”走出家门做铺垫, 且与后文“生气”形成突转,情节一波三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段只写散步过程 的其乐融融,读来单调平淡。相反,原文 把解决分歧的过程写得一波三折、扣人心 弦,更能突出中年人的责任意识与家人之 间的和谐之乐。
对照表格内容,看看课文《散步》写了哪几次波折。
时间 初春
地点 田野
人物 “我”、母亲、妻子、儿子
起因 母亲身体不好,“我”劝母亲多走走,于是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用“在______(时间、地点)发生了一件令我 ______的事情,事情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 的句式表达。
运用如下方法选定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素材。 广泛搜集素材→分类列清单→筛选定材料
笔下有“序”——写作有顺序
根据下列表格中关于课文《散步》的 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把“散步”一事讲 清楚的。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1

《学会记事》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事文章的特点。
2、通过对比,掌握如何写好记事的记叙文。
3、提高学生写记事文章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一)什么叫记事记事,就是有目的地记述事情,即记叙事情发生、发展、结束的整个过程。
记事的记叙文,要以叙述事情为主,表现事情的某种意义,反映作者对事情的某种态度和看法。
(二)写好记事的作文,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一,选材要精,要选择典型事件,选自己熟悉的事来写。
典型事件就是有代表性,有普遍意义的事件,它能以少胜多,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尽量选择自己生活中熟悉的、感受深刻的事来写,这样,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并能反映出真情实感。
第二,叙事要清楚具体。
任何事都有起因、发展和结果。
写记事文章,就是按事件的发展规律,把事件交待清楚。
一般要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交待清楚,其中起因、经过、结果尤为重要。
写事件,还要抓住一定的线索。
因为线索是将一种事物贯穿全篇中而成为情节发展的脉络。
抓住了线索,才能确定材料的取舍,突出中心。
第三,要安排好记叙顺序。
在现实生活中,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总是有头有尾,有一定次序的。
记叙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所记叙的事情也应当有一定的次序。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当然,在具体写作时,不一定要采用顺叙的方式。
也可采用倒叙,设置悬念,按顺序解悬揭题;还可在行文中进行插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第四,详略得当,取材合理,中心突出。
任何一篇记事文都有写作目的——要告诉读者什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所以,中心必须明确。
把自己所搜集的素材,进行严格、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意义、最有价值,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这就是选材。
在选择好的材料的基础上,对最有价值,最能突出中心的材料进行详写,而对其他材料就可心略写,这就是详略的安排。
有鲜艳的红花,也有绿叶的相衬,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达到生动、真实、有趣的效果,同时突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