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气中毒实例

合集下载

一起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一起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一起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002年8月16日下午1:30,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医学科收到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报告:某化工广发生一起1例急性光气(CoCl2冲毒事故当白下午上海市宝山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联合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医学科技人员赶赴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及事故发生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事故经过2002年8月13日晚10时,该厂对甲基异氧酸醋某工段光化操作工曹某(男,53岁)在独白工作3h后突然闻到一股霉草”味,检查发现光化反应釜上方的放空阀未关紧,有光气泄漏。

该操作工在未佩戴防毒面具的情况下去关闭了放空阀。

该操作工当时有短暂呛咳,并未在意,又继续工作。

8月1斗日凌晨5时,该工人开始感觉胸闷、气急,到该厂医务室吸氧(约15m角)后下班回家。

到家后一直卧床休息,14日夜里感觉胸闷、气喘等症状逐渐加重,咳嗽频繁,咯黄绿色浓痰,于当晚9时被送往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急诊救治。

入院时听诊两肺有广泛的湿性口罗音,拍摄胸部X线片显示两肺弥漫肺泡性肺水肿。

经医院诊断,为急性光气中毒。

调查时,患者仍使用呼吸机,尚未完全脱离危险。

2.现场调查事故发生于该化工厂对甲基异氧酸醋工段车间。

该车间分为上下两层面积约15m2、高约4.5m,光化反应釜位于两层之间。

光化反应釜的右上方有一只放空阀及通往釜中的输送光气管道。

光化反应釜内对甲基磺酸胺溶解于二甲苯溶剂后,通入光气进行反应。

3.讨论光气为无色高毒性气体有窒息性气味空气稀释时有一种干草的霉味。

可经呼吸道吸入,吸入一定量的光气当时可出现轻度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部不适、咳嗽、胸闷或无明显症状。

经1—24h或长些时间的症状缓解期后迅速出现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胸部X 线片示两肺满布粟粒阴影。

该工厂光化操作工曹某夜班工作时,在通人光气之前未按照操作规程认真检查放空阀是否关闭。

就通入光气,导致光气从未关紧的放空调处逸出。

光气中毒病例救治分析

光气中毒病例救治分析

光气中毒病例救治分析目的探讨急性光气中毒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

方法本研究中的5例患者其中4例来自一起集体性光气中毒事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动脉血气和血常规、生化等临床资料。

结果症状体征:5例患者其中出现咳嗽5(100%)、咳痰1例(20%),胸闷5例(100%),憋喘5例(100%),头痛、头昏4例(80%),恶心、呕吐4例(80%),发绀1例(20%),肺部湿哕音3例(60%),颈部皮下气肿4例(80%),上胸部皮下气肿2例(40%),纵隔气肿2例(40%)。

结论急性光气中毒重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呛咳、眼痛、憋喘,重度患者伴有头晕、呕吐。

实验室检查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及肝肾功能及心肌损伤,影像学资料提示不同程度的肺水肿及并发皮下气肿和/或纵隔气肿。

标签:光气;临床特点、皮下和/或纵膈气肿2014年附近某农药厂发生爆炸,其中4例光气中毒重度患者转入我院治疗,其中均造成严重肺损伤或ARDS,其中颈部皮下气肿4例,上胸部皮下气肿2例,纵隔气肿2例。

光气又称碳酰氯。

属高毒类、刺激性气体,毒性比氯气大10倍。

损害呼吸系统的关键就是光气毒作用,其具有迟发性肺水肿现象,病情严重就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接触过程中,症状比较薄弱,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在长达两天之后,病情明显加剧,这时就会出现肺水肿病症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潜伏过程中,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等方面无明显现象,比较容易被忽视,进而导致其后果严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至今收治急性光气中毒患5例,其中男性4例为2014年某农药厂爆炸后集体中毒,女性1例。

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2.5岁。

所有患者都存在光气吸入史,而且有重度中毒患者5例。

1.2 方法(1)重點监护入院后予ICU监护治疗,心肺查体没半小时进行一次,并时刻对患者的脉搏、体温、呼吸、血压等指标进行检测,其中心律、呼吸频率以及血氧浓度为重点检测对象。

(2)依照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进行生化全套、心肌功能以及血常规的定期检查,每12小时检查一次。

4例光气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4例光气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右束支传导阻滞占43%,左束支传导阻滞占12%,部分能够恢复[1]。

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各中心报告不一,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占114%~27%[1],可能与手术操作有关。

有的患者甚至发生心室颤动。

护理:(1)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若出现频繁室性早搏(>6~8次/分),或相继出现连续2~3个以上早搏,呈多形性或多源性室性早搏,往往是室颤、室性心动过速的先兆,立即给予利多卡因静推,观察疗效,警惕室速、室颤的发生。

(2)术中及术后3~7d需留置临时起搏器保护,注意起搏器功能状态,观察起搏器参数,注意起搏器信号是否存在漏搏或竞争现象;固定好起搏器,导线不可卷曲、打折,肢体制动,及时开启起搏器。

起搏器依赖者密切观察心电监护情况。

(3)除颤器备用,并备好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等抢救药品。

该患者术后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偶发室性早搏,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21213 心包积液:应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症状;听诊有无心音低钝、遥远;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动脉压持续下降,静脉压上升,脉压差变小,怀疑心包积液时,取半卧位,给氧,开放静脉通道,行床边心动检查,必要时配合医师行心包穿刺引流术,该患者未发生心包积液。

21214 栓塞: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肢体末梢循环状况。

若出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皮肤颜色发绀或苍白,两侧肢体温度不一致,感觉麻木或疼痛甚至跛行,提示下肢动脉或静脉栓塞、。

一旦发生栓塞予患肢抬高,遵医嘱给予溶栓、抗凝治疗,该患者未发生栓塞。

21215 其他不良反应:PTSMA作为介入性心脏病学的一个新方法,有着一般心内科介入疗法的不良反应。

(1)腰酸、腹胀。

术后要求病人平卧,下肢伸直制动,因此均出现腰酸、腹胀。

帮助其按摩或热敷腹部、腰部,并向病人做好解释,适当改变体位,以减轻症状。

起床后症状即消除。

(2)穿刺局部损伤。

PTSMA术有3处穿刺点,其中右股静脉留置临时起搏电极,左右股动脉各留置一个鞘管。

一起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

一起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

一起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次报告是对一起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事故发生在某化工厂,造成多名工人中毒,其中部分工人生命垂危。

本报告详细描述了事故发生经过、中毒原因分析、应急措施以及事后处理等,旨在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提出防范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光气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化学品,已经成为一种能够提供重要原料的物质。

然而,光气也被公认为一种危险化学品,不正确的操作和管理很容易导致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本次调查报告即对一起由光气急性职业中毒引发的事故进行了全面分析。

2. 事故经过及原因分析2.1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某化工厂的光气生产车间,当班操作工人在进行光气罐替换作业时,由于操作不慎导致光气泄漏,车间内空气中光气浓度升高,引发了职业中毒事件。

2.2 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工人操作不慎:在进行光气罐替换作业时,操作工人未正确操作和固定光气罐,导致光气泄漏。

2)缺乏应急响应措施:事故发生后,企业未能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导致事态扩大化。

3)安全培训不足:部分工人在操作光气制造设备时,缺乏充分的安全操作培训,导致工作中存在操作失误的风险。

3. 应急措施与事后处理3.1 应急措施本次事故发生后,化工厂立即启动了应急响应措施。

仓库内的工人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并戴上防护装备。

同时,企业紧急排查泄漏源,并对泄漏处进行封堵,以控制事故影响范围。

相关工作人员也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确保伤者及时获得医疗救治。

3.2 事后处理事故发生后,化工厂对事故进行了全面调查,确定了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同时,企业对工人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安全操作意识,提高员工对危险化学品操作的警觉性。

4. 教训与防范措施4.1 教训总结通过对本次事故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教训:1)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并确保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2)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启动应急措施,快速控制事态发展。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
根据国家标准依据GBZ29-2002,明确短期 内接触光气职业史,急性呼吸道系统损害 的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射线表现,结合 血气分析等其他检查,参考现场劳动卫生 学调查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病因所 致类似的疾病。
治疗
• 一、现场救治: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 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整个生产过程中光气的在线量小于50kg。
6/
• 酰氯合成 • 一甲胺与光气在反应器内发生气相均相反应,放出反应热。生成甲胺
基甲酰氯与氯化氢。 • CH3NH2+COCl2→CH3NHCOCl+HCl↑ • CH3NHCOCl→CH3NCO+HCl↑
7/
• 异酯制备 • 酰氯溶液经分解为异酯~酰氯~溶剂混合液,混合液体经粗、精酯塔
41 /
毒性危害
• 光气和光气化产品的生产中最严重和发生频率最高的危险是中毒,尤 其以光气泄漏中毒事故为多。光气和光气化产品的生产中涉及的毒害 品和剧毒品主要有:
• 剧毒品:液氯、光气、异氰酸甲酯、克百威等。 • 毒害品:液氨、一氧化碳、甲胺、苯、残杀威、好安威、仲丁威、异
丙威、甲苯、二正丁胺、二甲苯、邻异丙氧基苯酚、一氯化硫、邻仲 酚、邻异酚、三乙胺等。 • 液氯和光气属于剧毒有害气体,在常温下极易扩散,液氯对眼、呼吸道 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 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 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 光气毒性比氯气大10倍。这种气体特别危险之处在于被吸入后不立即 发作,但迟几小时后会造成严重伤害并致死。

光气的危害实例

光气的危害实例

光气的危害实例
光气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

以下是光气的一些危害实例:
1. 对人体的危害:光气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接触和食物摄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长期暴露于光气中,会导致中毒、呼吸困难、皮肤炎症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2. 对环境的危害:光气是一种强的毒性物质,容易在环境中积累和扩散,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光气的排放会导致空气和水体污染,对动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造成威胁。

3. 光气的应用:光气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生产农药、染料、医药和塑料等化学品。

然而,由于光气具有高度毒性和危险性,其应用必须严格控制,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4. 光气的泄漏和事故:光气的泄漏和事故时有发生,一旦发生,往往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例如,2005年我国江苏省一家农药厂发生光气泄漏事件,导致数百人中毒,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光气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必须严格控制其使用和排放,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一起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

一起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

一起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次调查报告对一起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

事故发生在某化工厂的生产车间,导致多名工人中毒。

调查报告从事故发生原因、应急处理情况、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建议。

【引言】光气是一种常用于化工生产中的强酸性气体,具有剧毒性。

然而,由于化学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和管理,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有发生。

本次调查报告致力于分析一起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类似事故的建议。

【事故背景】事故发生在某化工厂的生产车间,该厂主要从事化学原料的生产和加工。

事故发生当天,生产车间正在进行光气的操作作业。

由于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导致光气泄漏,并广泛散播到周围空气中。

多名工人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吸入了光气,引发了急性职业中毒症状。

【调查过程】在对事故进行调查时,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 查阅相关记录:仔细研究了有关化工厂的文件和记录,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手册等,以了解操作人员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流程;2. 参观事故现场:实地考察了事故发生地点,了解了车间布局、设备操作情况和现场文化等;3. 取证和采集样品:收集了与事故相关的样品,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检测;4. 进行访谈:与事故现场的工人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事故发生原因的观点。

【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该起光气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1. 操作人员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操作人员在光气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未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导致光气泄漏和泄漏无法及时发现;2. 管理不善:化工厂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对操作行为的监督和检查,没有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3. 不合格设备:事故现场发现存在一些老化或故障的设备,这可能导致泄漏的发生。

【应急处理】事故发生后,化工厂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采取了以下措施:1. 疏散人员:立即将受影响的工人疏散到安全区域,并进行紧急救治;2. 处理泄漏源:对泄漏的光气进行控制,尽快修复故障设备;3. 加强通风系统:通过开启通风设备,加强车间内的通风,以减少光气的滞留。

气体中毒事故案例

气体中毒事故案例

气体中毒事故案例能造成人和动物中毒的化学物品有2000种左右,而在平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人员中毒的危险化学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氢氰酸)、氨、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酚、光气、甲胺、甲醇、硫酸二甲酯、氯、氯乙酸、氢氟酸、三氯氧磷、砷化氢、异氰酸甲酯、有机磷农药等20来种。

一氧化碳中毒案例2004年4月1日凌晨,营前乡潘营村小口下码头茶室工地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两人死亡。

经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分析,情况如下:1、工地及施工单位基本情况营前乡潘营村小口下码头茶室工地系三间平房,中央一间大厅,两边各一间分前后隔开的套间,建筑面积约60多平方米。

该茶室及东岩乡所在地的上码头管理室工程系瑞安市旅游管理局寨寮溪管理处投资的旅游项目,由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温州分公司承建。

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温州分公司负责人徐汉平将下码头茶室工程以口头形式分包给无建筑资质的福建藉民工徐秀宋建造。

按合同,该工程应于2003年11月1日开工,于当年12月20日竣工,工期为50天。

但由于三通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工程一直拖到2004年3月底才完工。

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温州分公司负责人徐汉平,男,汉族,44岁,中专文化,福建省永泰县红星乡礼柄村人。

茶室工地分包负责人徐秀宋,男,汉族,43岁,高中文化,福建省永泰县红星乡礼柄村人,现住拱瑞山路403号二楼。

2、事故经过2004年3月31日,工程已经完工,施工人员准备于次日下午撤离工地。

2004年3月31日傍晚6时30分左右,工地管理人员林宗华(徐秀宋姐夫)与施工人员徐鸿兵(徐秀宋之子)、徐明楷(徐秀宋之侄)吃罢晚饭,徐鸿兵和徐明楷叫姑父林宗华早点回东岩上码头旅游管理房休息,而林宗华交代徐鸿兵和徐明楷要早点关掉汽油发电机(2.5千瓦)睡觉,因汽油已不多,明天上午还要用它发电。

当时发电机放在中间的大厅里开,林宗华离开时又交代他们不要将发电机拉到房间里去。

然后林宗华就离开小口下码头工地去了东岩管理房睡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气中毒实例光气,COCl2,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腐草气味,微溶于水,可水解
成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易溶于醋酸、氯仿、苯和甲苯等。

可加压成
液体贮于钢瓶中使用。

由一氧化碳和氯的混合物通过活性碳而制得。

光气通常用于有机合成、制造染料、塑料和其他中间体(如异氰酸酯),制造农药和制药等行业,也曾用作军用毒剂。

光气属高毒类,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急性中毒,而慢性影
响迄今未见报道。

光气所致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分为四期:(一)刺激期(立即反应期):吸入光当时即出现呛咳、胸闷、气促和眼结膜刺激症状,还可有头晕、头痛、恶心等;(二)症状缓解期:吸入光气后一般有3~24小时的症状缓解期,这时刺激期所表现的症状可缓
解或消失,但肺部病变仍在发展;(三)症状再发期:肺部病变逐步发展为肺水肿,可有怕冷、发热、头昏、烦躁不安、胸闷、气急、
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甚至出现休克等症状,此期可持续1~3天;(四)恢复期:经积极救治,肺水肿逐渐吸收,3~4天后基本恢复,在恢复期中可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急性中毒痊愈后,一般无后遗症。

对于患有精神病、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反复
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者,均不宜从事光气作业。

凡接触光气的单位,必须加强领导,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把防毒知识交给广大工人群众并建立必要的制度。

实例1
上海某农药厂生产农药速灭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光气作为生
产原料。

1986年2月日下午1时10分,该厂酯化工段早班操作工蔡某在作业时,闻到车间内有光气味,经检查未发现原因。

1时30分
反应结束,蔡某停机准备下班,在交班时就该情况向中班操作工刘
某作了交待,刘随即向车间值班人员作了汇报。

车间值班人员于下
午2时左右到车间巡回检查,走进酯化工段即闻到了光气味,便打
开窗户戴上防毒面具进行检查,检查了近一个小时未发现泄漏处,
即通知开机生产,一开机室内又有了光气味,再次进行检查,发现
进入室内的一根光气总管的弯头有白色雾状气体,说明有泄漏,因
此再次吩咐停机,并通知检修工卢某进行检修。

卢接到通知后,未
戴任何个人防护用品,即进入现场作业,用黑胶布在泄漏处包扎止漏。

值班人员在复查时发现总管仍有光气泄漏,再次吩咐卢进行检修,卢某又进入现场检修,发现管子上有一黄豆大的洞,两人商量后决定采取临时措施止漏,以维持中班的正常生产,待明日早班后再调换管道。

随即,卢便用自行车内胎进行包扎加固,基本堵塞了光气的泄漏。

当日下午7时,检修工卢某出现了呕吐症状,过了一小时,到厂医务室就诊,即进行对症治疗并急送职业病专科医院进行抢救,经检查两肺弥漫性肺水肿,并且病情有进一步加重趋势,诊断为重度光气中毒。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治疗和精心护理,病人才脱离了危险,得以生还。

通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安全卫生意识淡薄。

光气作为生产原料,厂方是了解其危害性的,并在操作规程中明确了安全卫生防护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均没有遵章办事。

检修工进入现场检修光气泄漏时,未戴个人防护用品,在场的管理人员也未进行阻止。

当其吸入光气后,在场的管理人员也未采取强制措施,送其就诊,而是反复多次进入泄漏现场继续作业,任其发展,结果延误了病情。

这一事故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实例2
上海某农药厂绿麦隆工段因原料缺乏停工半月后,准备开车恢复生产,为开车顺利,保证产品质量,首先要排除冷酯化甲苯光气吸收锅内积水。

1989年5月6日中午12时15分,该车间以常规处理办法,将冷酯化锅底考克打开,将锅内积水放到低位的热反应锅中进一步处理,让残余的光气缓慢地介释出来,进入光气尾气催化破坏塔碱洗后,由45米高烟囱排放。

但因在冷酯化锅中还残存着光气甲苯液,当它放入热酯化锅中后,冷的甲苯光气液受热,造成阵发性的光气释放,来不及进入高排破坏塔,有一部分光气从酯化轴封中跑出,向该厂东南方向散发,光气外溢时间约2~3分钟,造成该厂毗邻三个工厂的86名职工发生光气吸入,该农药厂现场作业的2名职工发生光气中毒现象。

事故发生原因:排除冷酯化甲苯充气吸入吸收锅内积水的操作方法原始,在未仔细检查有关设备及对酯化锅内液体残存不明的情况下,匆忙开车作业;职工应急能力差,安全生产认识不足,思想麻
痹大意,忽略了光气中毒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