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1)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1)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1)

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作者:代若愚, 程赫明, 何天淳, 任彦华, DAI Ruo-yu, CHENG He-ming, HE Tian-chun,REN Yan-hua

作者单位:代若愚,DAI Ruo-yu(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云南,昆明,650033), 程赫明,CHENG He-ming(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

南,昆明,650224), 何天淳,HE Tian-chun(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 任彦华,REN

Yan-hua(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

南,昆明,650204)

刊名: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KUNMING METALLURGY COLLEGE

年,卷(期):2009,25(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4条)

1.沈荣熹.王璋水.崔玉忠纤维增强水泥与纤维增强混凝土 2006

2.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2003

3.刘君杰.王建坤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应用现状[期刊论文]-天津纺织科技 2002(04)

4.赵晶.李晓明.宋学富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期刊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06)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陈伟力聚丙烯、玻璃纤维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2004

近年来,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在工程实践中越来越突出,楼(屋)面板、墙板、地下室等的开裂现象随处可见,对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提出了考验

,在房地产开发中由于裂缝问题引起的纠纷和索赔不计其数。虽然许多裂缝并不会对结构的安全使用构成威胁,但是人们一般把裂缝的出现作为危险的征兆,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尽可能地控制及消除裂缝成为许多专家及学者研究的课题。采用纤维混凝土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近年来其研究及应用得到了较大的进展。本文介绍了纤维混凝土增强机理的两种理论,即复合材料理论和纤维间距理论,推导了复合材料的抗拉初裂强度计算公式和极限强度公式。通过试验研究了低掺量聚丙烯纤维和玻璃纤维后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包括常规的力学性能,即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并且用复合材料理论分析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变化。同时,收集了大量国内外研究人员的试验数据,比较了在不同配合比下,掺入低掺量纤维后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对比了在混凝土板中掺入聚丙烯纤维或玻璃纤维后开裂荷载的变化情况,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在理论计算中假定受拉区应力图形为三角形或矩形两种情况。

2.学位论文杨楠玻璃纤维及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2005

本文主要参照国际试验标准,对高耐碱玻璃纤维和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首先,综述了高性能混凝土,尤其是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优势及发展应用概况,并对国内外玻璃纤维混凝土(GRC)的研究应用进行了总结。为拓展玻璃纤维混凝土和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应用空间,又鉴于国内外学者对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重视,设计了大量高耐碱玻璃纤维[ARGF(H)]、钢纤维(SF)以及混杂纤维[SF+ARGF(H)]的高性能混凝土试验,对比了不同类型,不同掺量的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工作度、含气量以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工作重点是:结合RILEM标准中的纤维混凝土能量吸收值和等效抗弯强度评价纤维混凝土的韧性,计算断裂能以及拟和跨中位移与裂缝口扩展宽度的关系(即δ和CMOD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纤维混杂能发挥钢纤维增韧和玻璃纤维抵抗收缩裂缝的性能优势,具有较好的混杂效应,并得出一个具有较高性价比的玻璃纤维掺量;δ和CMOD线性关系良好,δ/CMOD值与纤维类型和纤维掺量均无明显的相关性。论文还在纤维同等掺量、相近长度的条件下,对比了高耐碱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纤维均能提高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与聚丙烯纤维相比,玻璃纤维对这两种强度的提高幅度更大,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试验结果还显示,两种纤维对高强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SCHPC)早龄期自由收缩的影响无明显的区别,但均能明显改善高强混凝土的脆性破坏特征。

最后,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试验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展望了玻璃纤维混凝土和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应用前景。

3.学位论文李晓民耐碱玻璃纤维道路混凝土的耐腐蚀性研究2003

该文在耐碱玻璃纤维的腐蚀机理、防腐方法、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配比设计以及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首先,配制碱溶液来模拟实际的腐蚀环境,应用夫重法研究了耐碱玻璃纤维的腐蚀状况,并对耐碱玻璃纤维的腐蚀机理做了初步探讨;通过加速养护试验,应用净增抗折强度这一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水泥砂浆、掺加活性混合材水泥砂浆两种碱环境中耐碱玻璃纤维的腐蚀状况.其次,根据耐碱玻璃纤维在碱环境中的腐蚀机理,系统的研究了掺加不同比例粉煤灰、硅灰对耐碱玻璃纤维腐蚀的改善效果,分析了活性混合材对纤维腐蚀的改善机理,并确定了活性混合材在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中的适用掺量.最后,基于活性混合材在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中的改善机理和掺量的要求,结合混凝土设计的最紧密堆积理论,提出了全新的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给出了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制备工艺以及纤维的最佳掺量,并对所设计的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

4.期刊论文马贵杰.薛会青.Ma Gui-jie.Xue Hui-qing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单轴拉伸特性研究-吉林水利2009,""(6)

试验研究了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单轴拉伸力学特性,研究了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单轴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测定了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拉伸应力一变形全曲线,由全曲线得到了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最大拉应变及断裂能等力学指标.试验发现:耐碱玻璃纤维掺量为1.6、2.0、

2.7kg/m3时,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基准混凝土分别提高了5.6%、9.0%和14.5%,最大拉应变分别提高了19.5%、18.9%和41.9%,断裂能分别提高了

33.7%、51.1%、69.2%.结论表明耐碱玻璃纤堆对硬化混凝土具有一定阻裂增韧作用.

5.学位论文赵莉弘纤维增韧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残余力学性能特征2004

该论文进行了纤维增韧混凝土的高温残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通过测定水胶比为0.26和0.60的混杂纤维混凝土在400℃、600℃和800℃残余抗压强度、400℃残余劈裂抗拉强度、断裂能及断裂韧性和水胶比为0.26、0.38和0.60的单一纤维混凝土在2002、400℃、600℃、800℃残余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断裂能和断裂韧性,并与未掺纤维混凝土高温残余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混杂纤维和单一纤维对混凝土高温残余力学性能的影响特征,为提

,虽然增大了混凝土的高温残余力学性能,但是也增大了混凝土发生爆裂的比例;与未掺纤维混凝土相比,单一掺加玻璃纤维对混凝土残余力学性能影响很小,但增大了混凝土发生爆裂的比例;单一聚丙烯纤维高性能混凝土试件虽无试件发生爆裂,但是残余断裂性能比未掺纤维混凝土还差.而适当品种及掺量的混杂纤维能改善混凝土的高温爆裂性能,并且其高温残余断裂性能优于未掺纤维混凝土.在掺加单一纤维方式下,钢纤维明显提高高性能混凝土高温残余力学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残余劈裂抗拉强度、断裂能和断裂韧性均优于掺加其他纤维的各组混凝土.钢纤维的断裂能和断裂韧性远远高于其它各组纤维混凝土.掺加钢纤维是提高高性能混凝土高温残余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该文揭示了不同纤维品种的单一纤维混凝土高温残余断裂能和残余断裂韧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受高温作用后残余断裂性能急剧下降;钢纤维混凝土的高温残余断裂能和断裂韧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200℃达到峰值;玻璃纤维混凝土的高温残余断裂能和断裂韧性也随着温度升高先增大后降低,残余断裂能在400℃达到峰值,残余断裂韧性在200℃达到峰值.对于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对混凝土残余断裂性能提高得最多,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最不利;对于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残余断裂性能,聚丙烯纤维和玻璃纤维对混凝土的残余断裂能没有影响,聚丙烯纤维对普通混凝土残余断裂韧性的影响最不利.

6.学位论文梁丽敏水泥基材料中贝壳资源应用研究2005

本文主要从解决海岛及沿海地区贝壳污染出发,将贝壳破碎、分级部分代替砂子用于建筑工程以及海洋生态混凝土,又针对贝壳的主要成分为

CaCO<,3>和部分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特点,通过煅烧得到CaO含量达到95%以上的活性材料,并利用其激发粉煤灰的活性.贝壳经处理后用于海岛及沿海地区建设,从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及降低环境负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了贝壳粉作细集料的物理特征及力学性能.研究了将贝壳粉作为细集料,部分取代砂子用于喷射纤维混凝土,探讨了贝壳粉对玻璃纤维混凝土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不同影响.为海洋工程生态混凝土GRC制品的制作进行了基础研究.研究了石灰石和贝壳结构与化学成分的差异,通过煅烧使贝壳的主要成分CaCO<,3>分解,生成活性较高的CaO为主体的胶凝材料,用石灰活性度的方法测试评价其活性度.

7.期刊论文玻璃纤维混凝土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4)

玻璃纤维混凝土英文简称GFRC 或G RC(GLASS FIBER RENFORED CONCRETE),是用水泥沙浆作为母材,抗碱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混合材料.GFRC建筑装饰构件是指用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制成的建筑装饰构件,可以用于建筑物室内外的装饰.它具有类似石材的质感,造型细腻逼真,强度高,坚固耐用,力学性能好,是一种优秀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图1).

8.学位论文赵崇阳水镁石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应用研究2005

普通水泥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其应用已非常普遍,技术也比较成熟。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普通混凝土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应用特性成为工程领域的重要科研内容。目前,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短纤维,即所谓纤维混凝土,是使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和普通混凝土相比,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性、抗冲击性、抗爆性、抗磨性、抗疲劳性和延性等,均有明显改善。在工程中用到的纤维混凝土主要有:钢纤维混凝土、玻璃纤维混凝土、以及合成有机纤维混凝土。针对目前纤维混凝土的发展现状,本文在充分查阅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一种天然矿物纤维水镁石纤维,我们发现它稳定的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石棉纤维理想的替代品。本文在考察了水镁石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后,将水镁石纤维掺加到水泥砂浆中,测试其力学性能,抗折性能提高明显。验证了水镁石纤维掺合到混凝土中的可行性。在本文的试验部分,我们设计了水镁石纤维混凝土的试验方案,考察了水镁石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我们通过实验结果看到,其强度增长明显,工艺简单,按照本文给出的实验方案,我们得到了一种良好的水镁石纤维复合增强材料。

9.期刊论文王薇.刘恒.曾祥蓉.WANG Wei.LIU Heng.ZENG Xiang-rong某综合楼GRC屋面裂缝分析与处理-山西建

筑2007,33(9)

结合工程实例,根据现场调查、检测和试验结果,对引起玻璃纤维混凝土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分析结论与裂缝的处理措施,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10.学位论文向天宇玻纤混凝土断裂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1999

该文先后从实验、理论和计算机模拟三个方面对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部分,该文采用国际材料与结构实验室联合会(RILEM)建议的三点弯曲梁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量的玻纤对混凝土断裂能G<,F>的影响.理论部分,该文以复合材料力学为基础,推导了一个以断裂能

G<,F>为主要参数的纤维混凝土裂缝模型.该模型不但能描述纤维混凝土的裂前行为,而且能描述纤维混凝土开裂后应力逐渐下降的过程.计算机模拟部分,该文以弥散裂缝模型为基础,结合混凝土弹塑性本构关系理论,编制了一个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该有限元程序不但具有计算功能,还包括有限元分析前、后处理功能.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4313834211.html,/Periodical_kmyjgdzkxxxb200901012.aspx

授权使用:武汉理工大学(whlgdx),授权号:01b72717-2238-4527-94a9-9da90096a60b,下载时间:2010年7月4日

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钢和硬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什么不同,其抗拉设计值fy各取曲线上何处的应力值作为依据? 2.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什么?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对强度有何影响? 4、试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5、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几种?我国热轧钢筋的强度分为几个等级?用什么符号表示? 6、除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外,为什么还有轴心抗压强度? 7、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如何测试的? 8、什么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弹性模量与割线模量有什么关系? 9、什么叫混凝土徐变?线形徐变和非线形徐变?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有什么本质区别? 10.如何避免混凝土构件产生收缩裂缝?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基本计算原则 1.什么是结构可靠性?什么是结构可靠度? 2.结构构件的极限状态是指什么? 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有何不同? 4.什么是结构上的作用?作用的分类有哪些? 5.什么是荷载标准值、荷载准永久值、荷载设计值?是怎样确定的? 6.结构抗力是指什么?包括哪些因素? 7.什么是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强度设计值?如何确定的? 8.什么是失效概率?什么是可靠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9.什么是结构构件延性破坏?什么是脆性破坏?在可靠指标上是如何体现它们的不同?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在外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任一截面上存在哪些内力?受弯构件有哪两种可能的破坏?破坏时主裂缝方 向如何? 2.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每个阶段是哪个极限状态的计算依据? 3.什么是配筋率?配筋量对梁的正截面承载力有何影响? 4.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破坏特征有何区别? 5.什么是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率是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的? 7.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应力图形如何确定?受压区混凝土等效应力图形的等效原则是什么? 10.在什么情况下可采用双筋截面?其计算应力图形如何确定?其基本计算公式与单筋截面有和不同?在双筋截面中受压钢筋起什么作用?其适应条件除了满足之外为什么还要满足? 13.在进行T型截面的截面设计和承载力校核时,如何分别判别T型截面的类型?其判别式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无腹筋简支梁出现斜裂缝后,为什么说梁的受力状态发生了质变? 2.无腹筋和有腹筋简支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哪几种?它的破坏特征是怎样的? 3.影响有腹筋梁斜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在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梁上哪些位置应分别进行计算? 第五章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1.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好,为什么在轴心受压柱中,还要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 轴心受压构件中的钢筋,对轴心受压构件起什么作用? 2.轴心受压短柱的破坏与长柱有何区别?其原因是什么?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配置螺旋箍筋的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应用知识 作者: 赵工来源: 聚和成日期: 2009-4-18 点击数: 74 第一部分:玻纤知识: 1、玻纤分类 从长度分类分可以分连续玻纤、短玻纤(定长玻纤)和长玻纤(LET),连续玻纤是国内目前应用最广的玻纤,就是通常说的“长纤”,代表厂家有巨石,泰山、兴旺等。定长玻纤就是通常说的“短纤”,一般是外资改性厂与国内部分企业在用,代表厂家有PPG,OCF及国内的CPIC,巨石泰山也有少部分,但质量不如人意。LET是最近在国内兴起的,代表厂家有PPG,CPIC及巨石,目前国内金发,浙江俊尔,南京聚隆产量较大。 从碱金属含量分可分为无碱,低中高,通常改性增强用无碱,也就是E玻纤,国内改性一般使用E玻纤。 2、玻纤的应用 玻纤增强塑料的原理主要是由于玻纤/树脂界面上连接必然是使作用到模塑件上的力传导到玻纤上,因此玻纤的长度被充分利用,起到树

脂增强的目的,但玻纤在树脂基体中长度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这就是临界玻纤长度,玻璃纤维的临界纤维长度(即可将力从基材传递给纤维的最小长度)在0.3~0.6mm之间,临界长度只与剪切力与玻纤单丝直径有关,上面的临界长度是指玻纤在最终产品里的长度,如是果是塑料粒子里话,此长就就在0.6~0.8mm之间,从理论上讲,临界长度与玻纤的原始长度没有关系,如果增强产品把玻纤的长度都控制在这个范围的话,此时产品的力学性能与表面外观都是最好的,最平衡的,如果长度过长,力学性能上升,但制品表面会变粗糙与翘曲,如果长度过短,就会导致力学性能不足。要控制玻纤的长度应该从调整螺杆结构及转速入手,如果玻纤长径控制在400效果最佳。 3、评价玻纤好坏的主要指标 第一个指标:玻纤在拉丝过程中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处理剂。表面活性处理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浸润剂,浸润剂主要是偶联剂与成膜剂,另外还有一些润滑剂、抗氧剂、乳化剂、抗静电剂等,成膜剂的成分与其它助剂的种类对玻纤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选择玻纤时就根据基料与成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玻纤。像PPG、CPIC等公司短纤牌号较多,就是因为表面浸润剂不一样,这样就针对性比较强。 第二个指标:单丝直径。以前介绍过临界玻纤长度只与剪切力和单丝直径有关,从理论上讲,如果单丝直径越小,产品的力学性能与表面外观越佳。目前国内玻纤直径一般都在10μm,13μm,像CPIC就有开发7μm的玻纤。 4、浮纤原因分析

纤维混凝土

纤维混凝土 1.技术原理 纤维混凝土是指掺加短钢纤维或合成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混凝土,钢纤维的掺入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疲劳特性及耐久性;合成纤维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的韧性,特别是可以阻断混凝土内部毛细管通道,因而减少混凝土暴露面的水分蒸发,大大减少混凝土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 2.施工工艺和方法 (1)原材料 1)水泥:钢纤维混凝土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合成纤维混凝土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其他品种水泥; 2)骨料:钢纤维混凝土不得使用海砂,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钢纤维长度的2/3;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0mm; 3)纤维:纤维的长度、长径比、表面性状、截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根据工程特点和制备混凝土的性能选择不同的纤维。 (2)配合比 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钢纤维混凝土中的纤维体积率不宜小于0.35%,当采用抗拉强度不低于1000MPa的高强异形钢纤维时,钢纤维体积率不宜小于0.25%;各类工程钢纤维混凝土的钢纤维体积率选择范围应参照国家与有关标准。控制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合成纤维体积率宜为0.06%~0.12%。 2)纤维混凝土的最大胶凝材料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80kg/m3。 (3)混凝土制备 纤维混凝土的搅拌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宜先将纤维与水泥、矿物掺合料和粗细骨料投入搅拌机干拌60s~90s,而后再加水和外加剂搅拌120~180s,纤维体积率较高或强度等级不低于C50的纤维混凝土宜取搅拌时间范围上限。当混凝土中钢纤维体积率超过1.5%或合成纤维体积率超过0.2%时,宜延长搅拌时间。 3.质量保证措施 (1)纤维要选择合适的掺量,合成纤维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在同时满足抗裂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确定掺量,一般积率不超过0.12%。 (2)钢纤维或合成纤维掺量过多时,都会使坍落度损失增加,选择合适的掺量和调整配合比,使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工作性不产生负面的影响; (3)纤维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受压和受拉弹性模量、剪变模量、泊松比、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精)

第一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钢筋的品种、等级 我国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目前通用的为普通钢筋,按化学成分的不同,分有碳素结构钢和普通低合金钢两类。 按照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规定,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用的国产普通钢筋有以下四种级别: (1)HPB235(Q235):即热轧光面钢筋(Hotrolled Plain Steel bars)235级; (2)HRB335(20MnSi):即热轧带肋钢筋(Hotrolled Ribbed Steel bars)335级; (3)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即热轧带肋钢筋(Hotrolled Ribbed Steel bars)400级; (4)RRB400(K20MnSi):即余热处理钢筋(Remained heat treatment Ribbed Steel bars)400级。 在上述四种级别钢筋中,除HPB235级为光面钢筋外,其他三级为带肋钢筋。 目前我国生产的上述普通钢筋,其性能和使用特点为: 1.HPB235级钢筋 是一种低碳钢(通称I级钢筋)。强度较低,外形光圆钢筋(图1-1),它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较低,主要用作板的受力钢筋、箍筋以及构造钢筋。 2.HRB335级钢筋 低合金钢(通称Ⅱ级钢筋)。为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表面轧制成外形为等高肋(螺纹),现在生产的外形均为月牙肋(图1-1)。是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筋用材最主要品种之一。 3.HRB400级钢筋 低合金钢(通称新Ⅲ级钢筋),外形为月牙肋,表面有“3”的标志,有足够的塑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主要用于大中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高强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钢筋,是我国今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受力钢筋用材最主要品种之一。 4.RRB400级钢筋 是用HRB335级钢筋(即20MnSi)经热轧后,余热处理的钢筋。这种钢筋强度较高,有足够塑性和韧性,但当采用闪光对焊时,强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即塑性和可焊性较差,使用时应加以注意。这种钢筋一般经冷拉后作预应力钢筋。

关于玻璃纤维一些你不知道的技术参数

【玻纤】关于玻璃纤维一些你不知道的技术参数 碱含量 在日常生产中大家都知道玻璃纤维有分无碱和中碱,但是如何划定的呢,相信很多朋友却并不是很清楚。这里就关系到一个碱含量的问题,主要是指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 按碱含量不同,玻璃纤维主要分为三种: ①无碱玻璃纤维(氧化钠0%~2%,属铝硼硅酸盐玻璃) ②中碱玻璃纤维(氧化钠8%~12%,属含硼或不含硼的钠钙硅酸盐玻璃) ③高碱玻璃纤维(氧化钠13%以上,属钠钙硅酸盐玻璃) 可见大家常说的无碱并不是真的无碱,只是碱金属含量低于2%。一般应用于复合材料上的主要是无碱和中碱玻璃纤维。 下面来看看无碱玻纤和中碱玻纤性能上的一些对比: 成本力学性能 化学稳定性 耐水耐酸耐碱 无碱高于中碱无碱优于中碱无碱优于中碱中碱明显优于无碱无碱略优于中碱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碱和中碱玻璃纤维也是各有所长,因此在做产品的时候我们可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需求来因材施用,达到最佳性价比。 单丝直径 玻璃纤维的单丝直径一般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1/5。 粗纤维:其单丝直径一般为30μm。

初级纤维:其单丝直径大于20μm。 中级纤维:单丝直径10-20μm。 高级纤维(亦称纺织纤维):其单丝直径3-10μm。 对于单丝直径小于4um的玻璃纤维又称为超细纤维。单丝直径不同,不仅纤维的性能有差异,而且影响到纤维的生产工艺、产量和成本。一般5-10um的纤维作为纺织制品用,10-14um的纤维一般做无捻粗纱、无纺布、短切纤维毡等较为适宜。 单丝直径由铂金漏板的孔径和拉丝速度决定,一般单丝越细的纤维成本越贵。一方面和生产工艺较难、产量较低有关;另一方面单丝越细,单位面积含有的偶联剂也会更多。 特克斯(tex) 特克斯(tex),简称特,是一种线密度单位,又称号数。指1000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数,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它是定长制单位,克重越大纱线越粗。 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因此简单来说tex就是衡量单股玻璃纤维纱的粗细。我们常见的1200、2400、4800号都是指纱的线密度,即每千米纱的重量为1200g、2400g、4800g。 含水率

钢纤维及钢纤维混凝土的技术及规定

钢纤维及钢纤维混凝土知识 混凝土用纤维的分类: 所用纤维按其材料性质可分为:①金属纤维。如钢纤维(钢纤维混凝土)、不锈钢纤维(适用于耐热混凝土)。②无机纤维。主要有天然矿物纤维(温石棉、青石棉、铁石棉等)和人造矿物纤维(抗碱玻璃纤维及抗碱矿棉等碳纤维)。③有机纤维。主要有合成纤维(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尼龙、芳族聚酰亚胺等)和植物纤维(西沙尔麻、龙舌兰等),合成纤维混凝土不宜使用于高于60℃的热环境中。 钢纤维的性能和规格: 钢纤维是以切断细钢丝法、冷轧带钢剪切、钢锭铣削或钢水快速冷凝法制成长径比(纤维长度与其直径的比值,当纤维截面为非圆形时,采用换算等效截面圆面积的直径)为40~80的纤维。 因制取方法的不同钢纤维的性能有很大不同,如冷拔钢丝拉伸强度为800-2000MPa、冷轧带钢剪切法拉伸强度为600-900MPa、钢锭铣削法为700MPa;钢水冷凝法虽为380MPa,但是适合生产耐热纤维。 为增强砂浆或混凝土而加入的、长度和直径在一定范围内的细钢丝。常用截面为圆形的长直钢纤维,其长度为10~60毫米,直径为0.2~0.6毫米,长径比为50~100。为增加纤维和砂浆或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可选用各种异形的钢纤维,其截面有矩形、锯齿形、弯月形的;截面尺寸沿长度而交替变化的;波形的;圆圈状的;端部放大的或带弯钩的等。 钢纤维的规格:

钢纤维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混凝土增强材料。钢纤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乱向分布的短钢纤维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多相复合材料。这些乱向分布的钢纤维能够有效地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扩展及宏观裂缝的形成,显著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具有较好的延性。 纤维混凝土的作用: 制造纤维混凝土主要使用具有一定长径比(即纤维的长度与直径的比值)的短纤维。但有时也使用长纤维(如玻璃纤维无捻粗纱、聚丙烯纤化薄膜)或纤维制品(如玻璃纤维网格布、玻璃纤维毡)。其抗拉极限强度可提高30~50%。 纤维在纤维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在于限制在外力作用下水泥基料中裂缝的扩展。在受荷(拉、弯)初期,当配料合适并掺有适宜的高效减水剂时,水泥基料与纤维共同承受外力,而前者是外力的主要承受者;当基料发生开裂后,横跨裂缝的纤维成为外力的主要承受者。 若纤维的体积掺量大于某一临界值,整个复合材料可继续承受较高的荷载并产生较大的变形,直到纤维被拉断或纤维从基料中被拨出,以致复合材料破坏。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拉与抗弯极限强度,尤以韧性提高的幅度为大。 钢纤维主要用于制造钢纤维混凝土,任何方法生产的钢纤维都能起到强化混凝土的作用。 纤维的增强效果主要取决于基体强度(fm),纤维的长径比(钢纤维长度l与直径d的比值,即I/d),纤维的体积率(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所占体积百分数),纤维与基体间的粘结强度(τ),以及纤维在基体中的分布和取向(η)的影响。当钢纤维混凝土破坏时,大都是纤维被拔出而不是被拉断,因此改善纤维与基体间的粘结强度是改善纤维增强效果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加入钢纤维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拉伸强度、抗弯强度、冲击强度、韧性、冲击韧性等性能均得到较大提高。 1、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弯、抗剪和抗扭强度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钢纤维,其抗压强度提高10%~80%(C50以上混凝土提高幅度显著),抗拉强度提高50%~100%,抗弯强度提高50%~80%,抗剪强度提高50%~100%。试验表明,长度为5~15mm,长径比为10~30的超短钢纤维抗压强度提高幅度较短纤维大得多,但抗拉强度、抗折强度较短纤维低得多。 2、具有卓越的抗冲击性能 材料抵抗冲击或震动荷载作用的性能,称为冲击韧性,在通常的纤维掺量下,冲击抗压韧性可提高2~7倍,冲击抗弯、抗拉等韧性可提高几倍到几十倍。 3、收缩性能明显改善 在通常的纤维掺量下,钢纤维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值降低

2016继续教育-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

千分表的精度不低于()mm A.0.01 B.0.001 C.0.0001 D.0.1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2题 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Pa对应的初始荷载值F0,保持恒载60s并在以后的()s内记录两侧变形量测仪的读数ε左0,ε右0。 A.20 B.30 C.40 D.60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3题 由1kN起以()kN/s~()kN/s的速度加荷3kN刻度处稳压,保持约30s A.0.15~0.25 B.0.15~0.30 C.0.15~0.35 D.0.25~0.35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4题 结果计算精确至()MPa。 A.0.1 B.1 C.10 D.100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5题 下面关于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说法正确的是哪几个选项 A.试验应在23℃±2℃条件下进行 B.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时对应的弹性模量 C.在试件长向中部l/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1mm的孔洞 D.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 E.以三根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果其循环后任一根与循环前轴心抗压与之差超过后者的10%,则弹性模量值按另两根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有两根试件试验结果超出上述规定,则试验结果无效。 答案:B,D 您的答案:B,D 题目分数:12 此题得分:12.0 批注: 第6题 下面关于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说法正确的是哪几个选项 A.试验应在23℃±2℃条件下进行 B.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C.在试件长向中部l/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D.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 E.将试件安放在抗弯拉试验装置中,使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压头及支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需加木垫片) 答案:B,C,D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13 此题得分:13.0 批注: 第7题 对中状态下,读数应和它们的平均值相差在20%以内,否则应重新对中试件后重复6.6中的步骤。如果无法使差值降到20%以内,则此次试验无效。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复习题

第一章 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 一、填空题: 1、《混凝土规范》规定以 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标。 2、测定混凝土立方强度标准试块的尺寸是 。 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 划分的,共分为 级。 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用的钢筋可分为两类: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和无明显屈服点 的钢筋,通常称它们为 和 。 5、钢筋按其外形可分为 、 两大类。 6、HPB300、 HRB335、 HRB400、 RRB400表示符号分别为 。 7、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取相当于于残余应变为 时的应力作为名 义屈服点,称为 。 8、对于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需要检验的指标有 、 、 、 等四项。 9、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需要检验的指标有 、 、 等三项。 10、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不同的材料,它们之间能够很好地共同工作是因 为 、 、 。 1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是由 、 、 组成的。其 中 最大。 12、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cu ε包括 和 两部分, 部分越 大,表明变形能力越 , 越好。 13、钢筋的冷加工包括 和 ,其中 既提高抗拉又提高抗 压强度。 14、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采用 强度作为钢筋强度的标准值。 15、钢筋的屈强比是指 ,反映 。 二、判断题: 1、规范中,混凝土各种强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 2、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一组立方体试块抗压后的平均强度确定的。( ) 3、采用边长为100mm 的非标准立方体试块做抗压试验时,其抗压强度换算系数为 0.95。( ) 4、采用边长为200mm 的非标准立方体试块做抗压试验时,其抗压强度换算系数为 1.05。( ) 5、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设计时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条件屈服强度。( ) 6、对任何类型钢筋,其抗压强度设计值y y f f '=。( )

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报告

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报告 作者:波尔派丝吴

前言 现如今在建筑行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就是混凝土,它是由骨料、水泥和水组成的,在实际应用当中能够表现出具有良好的抗压效果。在构件受力时利用自身的抗压性能抵抗荷载消除形变。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划分混凝土的等级,混凝土强度是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但由于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上的缺陷,抗弯拉强度小、弯曲韧度低、易开裂,导致其在工程作业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我们通常的解决办法是配筋,随着施工技术的革新,钢纤维问世,现今钢纤维改变混凝土性能已成为混凝土改性的重要途经之一。 钢纤维混凝土是指将规定尺寸、不连续的金属短纤维(即钢纤维)均匀、乱向地分散于混凝土中,形成一种可浇筑、可喷射的新型复合材料。因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抗拉、抗弯、抗剪、耐冲击性能优异,所以在建筑、公路、水工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钢纤维混凝土相比于配筋混凝土具有更好等效弯曲强度与施工流水节拍。

I.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组成 钢纤维混凝土是由粗骨料(石子)、细骨料(砂)、水泥、水、钢纤维以及适用工程状况的外加剂(无特定情况可不加)组成的一种非均质集合体复合材料。按设计配合比配制,经过立模、浇筑、振捣、整平、养护、拆模,形成具有设计强度的钢纤维混凝土构件。 II.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为了对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分析,我们选用C30混凝土、SF80/50BP钢纤维(长径比80、长度50mm的冷拉端钩钢纤维)分别制作了6组样块,每组分别做6个样块,为了保证钢纤维的分散率采用成排钢纤维(在不使用外界设备干扰时成排钢纤维分散效果会优于散纤维),掺量分别为0kg/m3、5kg/m3、10kg/m3、15kg/m3、20kg/m3、25kg/m3,在恒温箱养护 28d后拆模进行试验。 A.抗压强度 龄期28d钢纤维混凝土试块与同等养护条件下龄期28d的普通混凝土试块相比较,在弹性形变阶段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可视为基本相同; 实验数据表明,钢纤维对基体的抗压强度增强效果并不明显。在基体中加入钢纤维后,当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时基体的抗压强度略有提升,但增量很小,提升在0%~10%(前期工作者的大量实验也印证了此观点)。同时为了保障钢纤维在混凝土基体中的方向效能系数与粘接强度,钢纤维的长度需满足混凝土最大粒径的1.5~2.0倍,否则容易造成钢纤维的局部结团,相当于构成了薄弱截面,此时加入钢纤维反而会产生不利影响,造成钢纤维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状变差,其抗压强度甚至会比同配比的普通混凝土有所下降。

混凝土力学性能

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 第1题千分表的精度不低于()mm A.0.01 B.0.001 C.0.0001 D.0.1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第2题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Pa对应的初始荷载值F0,保持恒载60s并在以后的()s内记录两侧变形量测仪的读数ε左0,ε右0。A.20 B.30 C.40 D.60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第3题由1kN起以()kN/s~()kN/s的速度加荷3kN刻度处稳压,保持约30s A.0.15~0.25 B.0.15~0.30 C.0.15~0.35 D.0.25~0.35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第4题结果计算精确至()MPa。A.0.1 B.1 C.10 D.10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5题下面关于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说法正确的是哪几个选项A.试验应在23℃±2℃条件下进行B.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时对应的弹性模量C.在试件长向中部l/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1mm的孔洞D.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 E.以三根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果其循环后任一根与循环前轴心抗压与之差超过后者的10%,则弹性模量值按另两根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有两根试件试验结果超出上述规定,则试验结果无效。答案:B,D 您的答案:B,D 题目分数:12 此题得分:12.0 第6题下面关于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说法正确的是哪几个选项A.试验应在23℃±2℃条件下进行B.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C.在试件长向中部l/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D.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E.将试件安放在抗弯拉试验装置中,使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压头及支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需加木垫片)答案:B,C,D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13 此题得分:13.0 批注: 第7题对中状态下,读数应和它们的平均值相差在20%以内,否则应重新对中试件后重复6.6中的步骤。如果无法使差值降到20%以内,则此次试验无效。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13 此题得分:13.0 第8题卸除微变量测仪以同样的速度加荷至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如果循环后试件的极限 抗压强度与试件极限抗压强度Fcp之差超过试件极限抗压强度Fcp的20%时,应在报告中注明。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13 此题得分:13.0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习题集 第1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一、判断题 1~5错;对;对;错;对; 6~13错;对;对;错;对;对;对;对; 二、单选题 1~5 DABCC 6~10 BDA AC 11~14 BCAA 三 、填空题 1、答案:长期 时间 2、答案:摩擦力 机械咬合作用 3、答案:横向变形的约束条件 加荷速度 4、答案:越低 较差 5、答案:抗压 变形 四、简答题 1.答: 有物理屈服点的钢筋,称为软钢,如热轧钢筋和冷拉钢筋;无物理屈服点的钢筋,称为硬钢,如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 软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1所示,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破坏阶段。 有明显流幅的钢筋有两个强度指标:一是屈服强度,这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时钢筋强度取值的依据,因为钢筋屈服后产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这将使构件变形和裂缝宽度大大增加以致无法使用,所以在设计中采用屈服强度y f 作为钢筋的强度极限。另一个强度指标是钢筋极限强度u f ,一般用作钢筋的实际破坏强度。 图2-1 软钢应力应变曲线 硬钢拉伸时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2。钢筋应力达到比例极限点之前,应力应变按直线变化,钢筋具有明显的弹性性质,超过比例极限点以后,钢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塑性性质,但应力应变均持续增长,应力应变曲线上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到达极限抗拉强度b 点后,同样由于钢筋的颈缩现象出现下降段,至钢筋被拉断。

设计中极限抗拉强度不能作为钢筋强度取值的依据,一般取残余应变为0.2%所对应的应力σ0.2作为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强度限值,通常称为条件屈服强度。对于高强钢丝,条件屈服强度相当于极限抗拉强度0.85倍。对于热处理钢筋,则为0.9倍。为了简化运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统一取σ0.2=0.85σb ,其中σb 为无明显流幅钢筋的极限抗拉强度。 图2-2硬钢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 2.答: 目前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主要品种有钢筋、钢丝和钢绞线。根据轧制和加工工艺,钢筋可分为热轧钢筋、热处理钢筋和冷加工钢筋。 热轧钢筋分为热轧光面钢筋HPB235、热轧带肋钢筋HRB335、HRB400、余热处理钢筋RRB400(K 20MnSi ,符号,Ⅲ级)。热轧钢筋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普通钢筋。 3.答: 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也可采用HPB235级和RRB400级钢筋;(2)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也可采用热处理钢筋。 4.答: 混凝土标准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我国《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规定:边长为150mm 的标准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20±3℃,相对温度≥90%)下养护28天后,以标准试验方法(中心加载,加载速度为0.3~1.0N/mm 2/s),试件上、下表面不涂润滑剂,连续加载直至试件破坏,测得混凝土抗压强度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的抗压强度f ck ,单位N/mm 2。 A F f ck f ck ——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F ——试件破坏荷载; A ——试件承压面积。 5. 答: 我国《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采用150mm×150mm×300mm 棱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摘要:本文论述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并分析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玻璃纤维含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将复合材料与ABS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发现玻璃纤维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替代ABS应用于一些受力领域。关键词:玻璃纤维;聚丙烯;力学性能;ABS 1.引言 聚丙烯是一种综合性能十分优异的热塑性通用塑料,其具有易加工、密度小、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所以聚丙烯在家用电器、日常用品包装材料、汽车工业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近些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塑料之一。然而聚丙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抗蠕变性差、熔点较低、尺寸稳定性不好、热变形温度低、低温脆性等,制约了其作为工程受力材料的应用。聚丙烯的一般性能如表1所示[1]。如果想提高聚丙烯的耐热性和冲击强度,拓宽其应用范围,就应对聚丙烯进行改性[2, 3]。 表1 聚丙烯的一般性能[1] Tab. 1 The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性能数据 拉伸强度/Mpa 29 断裂伸长率/% 200~700 弯曲强度/Mpa 50~58.8 压缩强度/Mpa 45 缺口冲击强度/(KJ/m2)5~10 洛氏硬度80~110 弹性模量/Mpa 980~9800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GFRPP)是以热塑性树脂聚丙烯为基体,以长玻璃纤维为增强骨架的材料[4],其性能与ABS 接近,但价格低于ABS 塑料。目前,国内外已对GF 增强PP 做了大量研究[5, 6]。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稀己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电行业、飞机制造业等。 2.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钢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比分析研究

钢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比分析研究 xxx 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现如今得到了充分广泛的应用,但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却存在着些许的不足。本文主要介绍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发展及种类,重点就钢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做对比分析研究。 关键词:纤维增强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 引言 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要求也更加突出了,然而,就混凝土结构而言,一直受物理性与化学性两大病害困扰,这两大病害是造成混凝土结构工程灾害的主要原因。而裂缝则是混凝土工程所有病害中最主要的因素,它大约占了70%的比例。此外,由于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都很低,拉应变与弯曲应变也很小,因此,普通混凝土结构中脆性破坏经常发生。为了改善普通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人们一直在寻找各种方法和技术,钢纤维混凝土(SFRC)因此应运而生。 1 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发展 自1824年英国工匠约瑟夫·阿斯普丁发明波特兰水泥后,水泥混凝土得到迅速发展,经过近190多年的研究和应用,混凝土已成为当今主要的一种优良建筑材料。但是,水泥混凝土仍然存在着一个突出的缺陷,即:它的抗压强度虽然比较高,但其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裂强度、抗冲击韧性、抗爆等性能却比较差。纤维混凝土就是人们考虑如何改善混凝土的脆性,提高其抗拉、抗弯、抗冲击和抗爆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普通混凝土所没有的许多优良性能。 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其中以钢纤维混凝土研究的时间最早、应用得最广泛。早在1910年,美国的H.F.Porter就发表了关于短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第一篇论文。纤维混凝土真正进入应用于工程的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1963年,美国的J.P.Romualdi等发表了钢纤维约束混凝土裂缝发展机理的研究报告,首次提出了纤维的阻裂机理,才使这种复合材料的发展有实质性的突破,尤其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受到高度重视。20世纪70年代后,不仅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发展很快,而且碳、玻璃、石棉等高弹纤维混凝土,尼龙、聚丙烯、植物等低弹性 收稿日期:2015-03-07 作者简介:xxx,(学号)xxxxxxxxx 纤维混凝土的研制也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增强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研究应用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目前,对于混凝土中均匀而任意分布的短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解释。其一,为美国的J.P.Romualdi提出的“纤维间距机理”;其二,为英国的Swamy Mamgat等提出的“复合材料机理”。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是以水泥浆、砂浆或混凝土为基体,以非连续的短纤维或连续的长纤维作增强材所组成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总称,通常简称为“纤维混凝土”。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抑制混凝土的早期塑性开裂,有效控制裂缝的扩展,对混凝土的抗渗,防水及抗冻等耐久性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纤维的掺入也是改善混凝土中的薄弱相,降低其脆性,提高混凝土韧性的有效途径。 2 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分类 现今,应于纤混凝土或纤维砂浆的纤维有很多种,按其来源或生产方法可分成三大类: (1)天然纤维:植物类(如:棉花、剑麻),矿物 类(如:石棉、矿棉)。 玄武岩纤维(Basalt Fiber简称BF)是一种新型无机纤维材料,是用火山爆发形成的一种玻璃态的玄武岩矿石,经高温熔融后快速拉制而成的纤维,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受拉强度高0.5倍~1倍,延伸率高3倍~5倍,与有机聚丙烯纤维相比,玄武岩纤维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都具有明显的优点。 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CF)在水泥浆的强碱性环境中稳定性好,无毒无害,无石棉纤维的致癌结构,性能优于玻璃纤维、钢纤维,而且比其他纤维对水的湿润性大,与混凝土的粘结紧密,因而增强效果最好。近年的研究还表明,碳纤维的掺入不仅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而且其电学性能也有了明显改善,具备本征自感应、自调节功能,它可以作为传感器并以电信号输出的形式,反映自身受力状况和 1

玻璃钢力学性能测试

玻璃钢板层间剪切强度试验 玻璃钢板层间剪切强度试验只包括玻璃纤维织物增强玻璃钢板材的层间剪切强度试验。其方法是首先把试样固定于夹具中间,再将其放在试验机上,使试样受层间单面剪力的作用,直至使试样破坏,根据测量破坏时的载荷,然后计算破坏时单位剪切面上所承受的载荷值,即为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 1.试样 (1)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如图2-10 所示。 (2)试样加工时应保证 A、B C、三面相互平行,并与布层垂直。 D面应为加工面,且D E、F 、面与布层严格平行。受力面A 、C 要不光滑。 (3)试样数量:每组不少于5 个。 2.试验条件 (1)试样制备、试验环境条件和试样状态调节按《试验方法总则》规定。(2)试验设备接《试验方法总则》规定。 (3)层间剪切夹具见图2-11 。 (4)加载速度为5-15mm/min 。 3.试验步骤(1)试样制备、外观检查和状态调节按《试验方法总则》规定。(2)将合格试样编号。测量试样受剪面三处的宽度和高度,取算术平均值。测量

精度按《试验方法总则》规定。 (3)将试样装入层间剪切夹具中, A面向上,夹持时以试样能上下滑动为宜,不可过紧。然后把夹具放在试验机上,使受力面A 的中心对准试验机上压板中心。压板的表面必须平整光滑。 (4)对试样施加均匀、连续的载荷,直到破坏。记录破坏载荷。 (5)有明显内部缺陷或不沿剪切面破坏的试样,应予作废。同批有效试样不足5个时应重作试验。 4.计算 层间剪切强度按式(2-12 )计算:

5.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按《试验方法总则》规定 玻璃钢板弯曲性能试验 中国玻璃钢综合信息网日期: 2010-11-20 阅读: 201 字体:大中小双击鼠标滚屏 玻璃钢板弯曲性能试验包括玻璃纤维织物增强玻璃钢板材弯曲性能试验和短切纤维增强玻璃钢的弯曲性能试验。 其方法是将试样放在试验机上,采用三点中心加载法,使试样受弯曲,载荷逐渐增加,直到使试样破坏或变形达到规定的挠度,根据测量的载荷及试样弯曲挠度,可以测定以下弯曲性能: ①在挠度小于或等于规定挠度下呈现最大载荷或破坏的材料,测定其最大载荷下或破坏时的弯曲应力(即弯曲强度)及其挠度。 ②在挠度等于规定挠度下不呈现破坏的材料,测定其规定挠度下的弯曲应力。 ③弯曲弹性模量。 ④绘制弯曲载荷挠度曲线。 以上测定的弯曲弹性模量为近似值。 规定挠度下的弯曲应力为:挠度等于1.5 倍试样厚度时的弯曲应力。 1.试样 (1)试样的形状图,如图2-8 和表2-5 所示。 采用矩形截面的条状试样,试样最小长度按下式计算: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问答题参考答案 1.软钢和硬钢的区别是什么?应力一应变曲线有什么不同?设计时分别采用什么值作为依据? 答:有物理屈服点的钢筋,称为软钢,如热轧钢筋和冷拉钢筋;无物理屈服点的钢筋,称为硬钢,如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 软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1所示,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破坏阶段。 有明显流幅的钢筋有两个强度指标:一是屈服强度,这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时钢筋强度取值的依据,因为钢筋屈服后产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这将使构件变形和裂缝宽度大大增 f作为钢筋的强度极限。另一个强度指标是加以致无法使用,所以在设计中采用屈服强度 y f,一般用作钢筋的实际破坏强度。 钢筋极限强度 u 图2-1 软钢应力应变曲线 硬钢拉伸时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2。钢筋应力达到比例极限点之前,应力应变按直线变化,钢筋具有明显的弹性性质,超过比例极限点以后,钢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塑性性质,但应力应变均持续增长,应力应变曲线上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到达极限抗拉强度b 点后,同样由于钢筋的颈缩现象出现下降段,至钢筋被拉断。 设计中极限抗拉强度不能作为钢筋强度取值的依据,一般取残余应变为0.2%所对应的应力σ0.2作为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强度限值,通常称为条件屈服强度。对于高强钢丝,条件屈服强度相当于极限抗拉强度0.85倍。对于热处理钢筋,则为0.9倍。为了简化运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统一取σ0.2=0.85σb,其中σb为无明显流幅钢筋的极限抗拉强度。

图2-2硬钢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 2. 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几种?我国热轧钢筋的强度分为几个等级? 答:目前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主要品种有钢筋、钢丝和钢绞线。根据轧制和加工工艺,钢筋可分为热轧钢筋、热处理钢筋和冷加工钢筋。 HPB235(Q235,符号Φ,Ⅰ级)、热轧带肋钢筋HRB335(20MnSi ,符号,Ⅱ级)、热轧带肋钢筋HRB400(20MnSiV 、20MnSiNb 、20MnTi ,符号,Ⅲ级)、余热处理钢筋RRB400(K 20MnSi ,符号,Ⅲ级)。热轧钢筋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普通钢筋。 3. 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什么?冷加工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冷拉方法? 答:钢筋冷加工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筋的强度,以节约钢材。除冷拉钢筋仍具有明显的屈服点外,其余冷加工钢筋无屈服点或屈服台阶,冷加工钢筋的设计强度提高,而延性大幅度下降。 冷加工方法有冷拨、冷拉、冷轧、冷扭。 冷拉钢筋由热轧钢筋在常温下经机械拉伸而成,冷拉应力值应超过钢筋的屈服强度。钢筋经冷拉后,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拉强化。冷拉后,经过一段时间钢筋的屈服点比原来的屈服点有所提高,这种现象称为时效硬化。时效硬化和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过高(450℃以上)强度反而有所降低而塑性性能却有所增加,温度超过700℃,钢材会恢复到冷拉前的力学性能,不会发生时效硬化。为了避免冷拉钢筋在焊接时高温软化,要先焊好后再进行冷拉。钢筋经过冷拉和时效硬化以后,能提高屈服强度、节约钢材,但冷拉后钢筋的塑性(伸长率)有所降低。为了保证钢筋在强度提高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塑性,冷拉时应同时控制应力和控制应变。 4. 什么是钢筋的均匀伸长率?均匀伸长率反映了钢筋的什么性质? 答:均匀伸长率δgt 为非颈缩断口区域标距的残余应变与恢复的弹性应变组成。 s b gt E l l l 000'σδ+-= 0l ——不包含颈缩区拉伸前的测量标距;'l ——拉伸断裂后不包含颈缩区的测量标距;0b σ——实测钢筋拉断强度;s E ——钢筋弹性模量。 均匀伸长率δgt 比延伸率更真实反映了钢筋在拉断前的平均(非局部区域)伸长率,客观反映钢筋的变形能力,是比较科学的指标。 5. 什么是钢筋的包兴格效应? 答: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的力学性能与单向受拉或受压时的力学性能不同。1887年德国人包兴格对钢材进行拉压试验时发现的,所以将这种当受拉(或受压)超过弹性极限而产生塑性变形后,其反向受压(或受拉)的弹性极限将显著降低的软化现象,称为包兴格效应。 6.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宜采用哪些钢筋? 答: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也可采用HPB235级和RRB400级钢筋;(2)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也可采用热处理钢筋。 7. 试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答:(1)对钢筋强度方面的要求 普通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钢筋,主要是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第33巷第30期 200 7年l 0月 山 西 建筑SHANXI ARaml硎RE vd.33No 30Oct.2007 ?185? 空章编号:1009-6825(200730-0185-02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申淑荣徐锡权 摘要:通过对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钢纤维体积率、层厚的变化关系.为合理确定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曲掺量提供科学的依据。关键词:钢纤维增强混凝土.体积率,层厚,韧性j 中图分类号:TU528.572 .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对工程建筑要求的不断变化,社会对大跨度结构和高层建筑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此,借

鉴民间早有的在土坯里掺人稻草、麻绳等经验,提出用纤维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方法。20世纪初,国际混凝土界为提高混凝土的承载力,提出了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概念,即在水泥混凝土中掭加钢纤维。事实证明。钢纤维对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钢纤维增强混凝土也因此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该研究在分析现有钢纤维混凝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钢纤维棍凝土的配合比并依此配合比浇筑构件,检验不同掺量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拉性能,研究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与韧性同钢纤维掺量、层厚的关系。为现场施工提供指导。. 1试件制备与试验方法.,,、。 1.1原材料 1水泥:采用山东青岛柳园公司生产的强度等级为4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2石子:普通碎石,最大直径20ⅡIm 3砂子;普通中砂,细度模数^t=2.77。4钢纤维:异形钢纤维,长45mill,长径比为58。 . 。 1.2试件尺寸规格、配合比及代号, ’‘ 1试件尺寸规格:100tuna×100 I蛐×400 rra'n。- ,2配合比:水灰比为0.6,水泥用量为300kg艋.砂率为 40%,基体混凝土等级为C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