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6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0页)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 /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 /荇藻和水的微凉;
家乡春天的景色曾 思
是那么美丽迷人。 乡
视觉 嗅觉
触觉
身临其境
之 情
/ 这长白山的雪峰 冷到彻骨。 /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 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 新生的禾草
/ /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 只有蓬
蒿;
/ 岭南的荔枝花 寂寞地憔悴, /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 没有渔船的苦
坚信胜利,充满希望
水……
手掌抚过大片国土 苦难的祖国
由 北 向
长白山 ——雪峰 黄河 ——水夹泥沙 江南——蓬蒿
南 岭南——荔枝
南海 ——水突ຫໍສະໝຸດ 了各地区 的特征性事物冷色调 忧郁的
/ 无形的手掌 掠过无限的江山, / / 手指 沾了血和灰,手掌 沾了阴暗, /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 依然完整, / 温暖,明朗,坚固 而蓬勃生春。
诗人的思绪在祖国大地上驰骋, 所到之处,都是国土被侵略者 践踏的印象。 但终于有一片土地没有被践踏, 这就是解放区。
强调
/ / 在那上面,我 用残损的手掌 轻抚, // / // 像 我贴 因将把为在恋驱全只上人逐面部 有的阴,的 那柔暗力里寄发,与量,是带婴太运爱来孩在和阳苏手,一手生中是掌切,乳希春。望,,比 亲 充 向喻 切 满 往 / 因为只有那里 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 中国!
戴望舒
既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我/用残损的手掌 /
象征祖国
在敌人的黑牢里, 诗人由“残损的手掌” 展开想像
这一角 / 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 / 只是血和泥;
日本侵略者的“抢光”“杀光”“烧 光”,使中国大地上处处废墟。 这两句诗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PPT精品课件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2020的/11/3荔0 枝花寂寞,抗日战
争进入最
艰难的时
期,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2020/11/30
6
……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
梦鸥。生于杭州。1923年秋入上
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
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31
年加入中国左联。1942年,因在
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
13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2020/11/3蝼0 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4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课外 欣赏戴望舒的著名诗篇《雨巷》。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2020/11/30
15
THANKS
FOR WATCHING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0页)

戴望舒
• •
1905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 1937年8月13日,上海被日寇占领。次年5月,为了保 持民族气节,不在日本人手下当“良民”,望舒挈妇将孺 乘船 前往香港,开始了漫长而苦难的流亡生涯。8月1日,他开始主 持当时刚刚创刊的《星岛日报》的文艺副刊《星座》。在他的努 力下,《星座》很快成为香港进步文学的中心。 1942年春,由于频繁的抗日活动,望舒终于被日军逮捕 并被投入监狱。4月27日,在监狱中写就荡气回肠的诗作《狱 中题壁》。 在潮湿、阴暗、寂寞而烦闷的地牢里,望舒的身心受到了极 大的摧残。他的情绪开始变得有点反复无常,要么不发作,一发 作,就显得不可收拾;这给他的婚姻关系带来了阴影,使他在不 久后经历了两度离婚的惨痛。本来就有一点的哮喘病急剧恶化, 这导致他没过几年就英年早逝了。 • 1949年3月11日,望舒怀着“就是死也要死得光荣一 点”的意愿,毅然带着两个女儿, 冒充押货员,乘船北上。 1950年2月28日他死在刚刚解放的生机勃勃的北京。 •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 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 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 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拓展思维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 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 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 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由的 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 “欢欣”等)。
拓展欣赏 《雨巷》 戴望舒
她飘过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像梦一般地, 又寂寥的雨巷,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我希望逢着 像梦中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一枝丁香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丁香一样的颜色,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丁香一样的芬芳, 到了颓圮的篱墙, 丁香一样的忧愁, 走尽这雨巷。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在雨的哀曲里,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消了她的颜色, 撑着油纸伞 散了她的芬芳, 像我一样, 消散了,甚至她的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太息般的眼光 冷漠、凄清,又惆怅。 丁香般的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 •
1905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 1937年8月13日,上海被日寇占领。次年5月,为了保 持民族气节,不在日本人手下当“良民”,望舒挈妇将孺 乘船 前往香港,开始了漫长而苦难的流亡生涯。8月1日,他开始主 持当时刚刚创刊的《星岛日报》的文艺副刊《星座》。在他的努 力下,《星座》很快成为香港进步文学的中心。 1942年春,由于频繁的抗日活动,望舒终于被日军逮捕 并被投入监狱。4月27日,在监狱中写就荡气回肠的诗作《狱 中题壁》。 在潮湿、阴暗、寂寞而烦闷的地牢里,望舒的身心受到了极 大的摧残。他的情绪开始变得有点反复无常,要么不发作,一发 作,就显得不可收拾;这给他的婚姻关系带来了阴影,使他在不 久后经历了两度离婚的惨痛。本来就有一点的哮喘病急剧恶化, 这导致他没过几年就英年早逝了。 • 1949年3月11日,望舒怀着“就是死也要死得光荣一 点”的意愿,毅然带着两个女儿, 冒充押货员,乘船北上。 1950年2月28日他死在刚刚解放的生机勃勃的北京。 •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 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 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 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拓展思维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 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 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 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由的 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 “欢欣”等)。
拓展欣赏 《雨巷》 戴望舒
她飘过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像梦一般地, 又寂寥的雨巷,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我希望逢着 像梦中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一枝丁香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丁香一样的颜色,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丁香一样的芬芳, 到了颓圮的篱墙, 丁香一样的忧愁, 走尽这雨巷。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在雨的哀曲里,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消了她的颜色, 撑着油纸伞 散了她的芬芳, 像我一样, 消散了,甚至她的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太息般的眼光 冷漠、凄清,又惆怅。 丁香般的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优质课件

4.培养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整体感知
戴望舒(1905~1950),原名
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入
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 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诗集有 《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 稿》和《灾难的岁月》。
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 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 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 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 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
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 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 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 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 这是为什么?
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 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 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 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
布置作业
1.熟读这首诗歌。
2.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
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 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 3.朗读《雨巷》自主品析。 4.收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四人一小组,制作一期手 抄报:历史不能忘却。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

坚信胜利,充满希望
2020/12/11
我用残损的手掌
沦陷区 苦难深重
开头 两行
冷色调,忧郁的
展开想象
对比
统摄全诗
2020/12/11
解放区 温暖明朗
暖色调,明媚的 对敌人恨之切 对祖国爱之深
艺术特色
1、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 的主要手法。
诗人在狱中,想像祖国广阔土地 好像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地看 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 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 虚拟,强烈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 挚的情感。
2020/12/11
1905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 1937年8月13日,上海被日寇占领。次年5月,为了
保持民族气节,不在日本人手下当“良民”,望舒挈妇将孺 乘 船前往香港,开始了漫长而苦难的流亡生涯。8月1日,他开始 主持当时刚刚创刊的《星岛日报》的文艺副刊《星座》。在他的 努力下,《星座》很快成为香港进步文学的中心。
2020/12/11
听朗读 整体感知
2020/12/11
摸索: 寻找,探索。 积累词语
灰烬:jìn 物品燃烧后的剩余物。
堤上:dī 河堤
锦幛:zhàng 锦:一种丝织品。 幛:丝麻织品。
荇藻:Xìng zăo水生草木。
2020/12/11
2020/12/11
我/用残损的手掌 /
象征祖国
2020/12/11
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2020/12/11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42年,是抗日 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 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 处于危亡关头。诗人戴望舒 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 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 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 终没有屈服。
2020/12/11
2020/12/11
我用残损的手掌
沦陷区 苦难深重
开头 两行
冷色调,忧郁的
展开想象
对比
统摄全诗
2020/12/11
解放区 温暖明朗
暖色调,明媚的 对敌人恨之切 对祖国爱之深
艺术特色
1、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 的主要手法。
诗人在狱中,想像祖国广阔土地 好像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地看 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 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 虚拟,强烈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 挚的情感。
2020/12/11
1905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 1937年8月13日,上海被日寇占领。次年5月,为了
保持民族气节,不在日本人手下当“良民”,望舒挈妇将孺 乘 船前往香港,开始了漫长而苦难的流亡生涯。8月1日,他开始 主持当时刚刚创刊的《星岛日报》的文艺副刊《星座》。在他的 努力下,《星座》很快成为香港进步文学的中心。
2020/12/11
听朗读 整体感知
2020/12/11
摸索: 寻找,探索。 积累词语
灰烬:jìn 物品燃烧后的剩余物。
堤上:dī 河堤
锦幛:zhàng 锦:一种丝织品。 幛:丝麻织品。
荇藻:Xìng zăo水生草木。
2020/12/11
2020/12/11
我/用残损的手掌 /
象征祖国
2020/12/11
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2020/12/11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42年,是抗日 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 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 处于危亡关头。诗人戴望舒 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 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 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 终没有屈服。
2020/12/11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ppt

荇藻 (xìng)(zǎo) 蓬蒿(péng)(hāo)
蘸 (zhàn)着
蝼蚁(lóu)(yǐ)
2019-10-12
谢谢关注
9
我
用 我用/残损的手掌
残 损 的 手 掌
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2019-10-12
谢谢关注
11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942年7月3日
2019-10-12
谢谢关注
12
东北三省沦陷, 华北平原遭摧残, 江南、岭南被侵占, 就连南海也有了敌人的战船。
2019-10-12
谢谢关注
13
兴中华!
2019-10-12
谢谢关注
14
歌曲欣赏:
松 花 江 上
2019-10-12
谢谢关注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好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1
2.《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

我 用 残 损 的 手 掌
摸 索 这 广 大 的 土 地
沦陷区
表达了对侵略者 血和泥 无比的痛恨,对 像牲口一样 祖国支离破碎的 惨状无比痛心。 活,像蝼蛄 一样死。
灰烬
对 比 太阳 解放区 春 驱逐阴暗, 带来苏生。
表达了作者对 解放区的无比 向往,因为她 是民族的希望。
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 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 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 笼罩在困难深重的“阴暗”之中。 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 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 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 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 发出了深情赞美。
巷》、《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一诗脍炙人口,诗人 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他是新诗的探索者之 一,是象征派现代诗人。
写作背景
1942年,诗人因为在报纸上编 发宣传抗日的诗歌,被日本宪兵 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并致 残,但始终没有屈服。这首诗就 作于侵略者的铁窗下。
读准下列字音: 锦幛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 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 憔悴、阴暗…… 效果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三、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 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 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 ”“欢欣”等)。
1“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2“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3“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 出”“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4我蘸着的沦亡之痛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

读准下列字音:
jǐn zhàng
锦幛
xìng zǎo péng hāo
荇藻 蓬 蒿
lóu yǐ
蝼蚁
qiáo cuì
zhàn
憔悴 蘸着
jìn
灰烬
dī
堤上
rÓu lÌn
蹂躏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经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四句诗都很平易,但语淡情浓,字外有音。首句,“走六小时长途”专 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寂寞”写出自己生活在敌占 区又失去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心境无比孤寂、悲凉。次句,不说“墓畔” 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 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而且,还表示萧红长眠地下,已无法慰解自 己的寂寞。“放一束红山茶”,以一束红艳如火的山茶花,寄托对她的深情 悼念,也象征她山茶花般热烈、红艳的生命。第三句‘我等待着”,进一步 抒写自己等待曙光涌观、盼望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急切心情。“长夜漫漫”, 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 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结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含蕴的感情最 丰富。这里有伤悼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了生命;有惋惜萧红 因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不能在革命文坛上创造 更多更出色的作品,还有羡慕,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长 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