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FACTS装置的稳定控制

合集下载

电力电子多馈入电力系统的广义短路比

电力电子多馈入电力系统的广义短路比

电力电子多馈入电力系统的广义短路比一、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多馈入电力系统逐渐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类系统不仅包含传统的电源和负载,还涵盖了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以及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设备、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等。

这些设备与系统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使得多馈入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为了有效评估和优化电力电子多馈入电力系统的性能,广义短路比(Generalized ShortCircuit Ratio, GSSR)的概念应运而生。

广义短路比不仅考虑了系统中的所有电源和负载,还充分考虑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力电子设备的特性。

通过计算系统中的总阻抗与总导纳之比,广义短路比能够提供一个量化的指标,用于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在电力电子多馈入电力系统中,广义短路比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预测潜在的稳定性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优化措施。

同时,广义短路比还可以用于指导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规划、电网结构的优化以及电力电子设备的选型和配置等方面的工作,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电力电子多馈入电力系统的广义短路比是评估和优化系统性能的重要工具。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广义短路比在多馈入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和潜力,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1.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电力电子技术作为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和发展已逐渐成为推动电力系统升级换代的关键力量。

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还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电力系统内多个FACTS设备的协调优化控制

电力系统内多个FACTS设备的协调优化控制

电力系统内多个FACTS设备的协调优化控制FACTS设备一般有多个输入量和输出量。

有时候单个输入量会影响一系列输出量,或多个输入量共同影响输出量。

这种交互影响是否会弱化控制效果甚至使系统失稳,即是否属于负交互影响,是FACTS控制关注的重点。

另外,为了更好地发挥FACTS的作用,装置通常安装在关键的电气节点,其影响和波及面较大,设备间难免也会产生负交互影响。

电力系统的负交互影响常见于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s,PSS)之间。

随着FACTS研究的深入,目前也发现了诸多存在于FACTS控制器间负交互影响的实例。

例如,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的直流电压控制器与交流电压控制器之间存在负交互影响,会导致它们联合运行的失败。

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是目前FACTS设备中功能最强的控制器,可独立控制母线电压幅值、相角及无功功率,但已有研究表明,UPFC多个控制回路间可能存在负交互影响,从而破坏系统稳定性。

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能有效地保持电压稳定,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FACTS设备。

但多台SVC运行时它们之间产生的模态交互可能使系统运行恶化。

研究发现SVC和可控串联电容补偿(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之间的交互影响可能会导致系统产生高频振荡。

协调控制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各控制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根据对控制器之间相互作用处理方式的不同,协调方法可以分为分散控制协调方法、基于合作的协调控制方法、非线性协调控制方法以及综合各种方法优点的分级控制方法等几大类。

1 分散协调控制方法分散控制是大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研究内容是:在大系统中限定各局部控制器只反馈本地可测的状态变量或输出变量,通过设计这些局部控制器,使系统的总体性能达到一定的指标。

利用分岔理论和PSAT研究FACTS装置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影响

利用分岔理论和PSAT研究FACTS装置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影响

i n g C o l l e g e o f G u i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G u i y a n g 5 5 0 0 0 3,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wi t h c o n t i n u o u s i n c r e a s e o f p o w e r s y s t e m c o mp l e x i t y a n d e x p a n s i o n o f i n t e r c o n n e c t e d p o w e r
( 1 . 贵 州大学 电气工程 学院 , 贵阳 贵州 1 5 5 0 0 0 3 ; 2 . 贵州 1 电力试验研 究 院, 贵阳 贵州 5 5 0 0 0 2 ; 3 . 内蒙古 东部 电力有 限公 司 电力调控 中心 , 呼和浩特 内蒙古 0 1 0 0 2 0 )
摘 要 : 针对 S V C和 S T A T C O M 这 两种 无功补 偿 装置 , 利 用基 于 Ma t l a b的软件 包 M A T C O N T和 P S A T分析 S V C和 S T A T C O M 对 电力 系统 电压稳 定性 的影 响 。通过 实例仿 真 验证 这 两种装 置 对提 高 电压稳 定性 的有 效性 , 同时指 出
Ke y wo r d s: b i f u r c a t i o n t h e o r y ; v o l t a g e s t a b i l i t y; P S AT, S VC; S T AT C OM
1 引 言
随着 电力 系统 互联 程度 以及 电网复 杂程 度 的不 断 增加 , 电压稳 定 性 问 题 越来 越 凸现 出来 。系 统 电 压失 稳 的根 本原 因是 由于 电 网中某些 地 区 的无功 功率 不 足 造成 的局部 电压 下 降 , 进 而 导致 全 网 电压 下 降 , 最 后发 生 电压 崩 溃 的 , 2 J 。 因此 如 何 更 有 效 、 更 优 化 的对 无 功 功率 进行 动态 补 偿成 为急 待解 决 的 问题 。柔性 交 流

FACTS装置的协调控制和电压稳定研究中期报告

FACTS装置的协调控制和电压稳定研究中期报告

FACTS装置的协调控制和电压稳定研究中期报告
本中期报告主要介绍了对FACTS(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装置中协调
控制和电压稳定研究的进展情况。

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利用FACTS装置提
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效率和经济性。

本报告重点介绍以下方
面的研究成果:
一、协调控制研究
我们研究了FACTS装置在多因素干扰下的协调控制问题,主要针对瞬时功率因数、电压无功和调节电流三个因素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电力
系统稳态和动态重构的仿真和分析,我们发现在不同负载和运行条件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和参数来实现FACTS装置的协调控制。

二、电压稳定研究
我们对FACTS装置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电压控制策略和参数的分析和优化,我们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电压
控制方法,能够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以实现更好
的电压稳定控制效果。

三、实验验证
为了验证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进行了 FACTS装置的实验验证。

结合实验结果和仿真分析,我们发现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
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未来,我们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FACTS装置的协调控制和电压稳定机制,以实现更加优化的电力系统控制和运行。

FACTS装置的潮流控制

FACTS装置的潮流控制

一. FACTS装置在潮流计算 中的模型和算法
1.1
潮流计算中FACTS装置的阻抗模型
TCSC装置是通过改变其串入线路的电抗,来调 节该线路的潮流,因此,从其物理特性出发,建立 其阻抗模型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TCSC可用一个串联在线路上的可变电抗来表示, 如下图所示:


Ii
Ij
i
R ij
j
xij
• ∗
(3-18)
1 1 2 1 = gij [ uiu j cos( ij + φ ) − 2 u j ] − uiu j bij sin(θij + φ )] θ K K K
显然,通过调节TCPS的移相角 φ ,可控制线路
Pijreq 。 i-j的有功潮流为给定值
1.3 潮流计算中FACTS装置的 电源模型
(3-14)






(3-15)
1− K 2 1 2 ΔPj = gij u j + ui u j {gij [K cosθij − cos( ij + φ )] θ 2 K K + bij [−K sinθij + sin(θij + φ )]}
(3-16)
K 2 −1 2 1 θ ΔQj = biju j + ui u j {gij [−K sinθij + sin( ij + φ)] 2 K K − bij [K cosθij − cos( ij + φ)]} θ (3-17)
I i = ui Zij −u j K Zij I j = − u i K Z ij + u j K 2 Z ij
• • * • • • • •

FACTS装置中多个控制器之间的交互影响分析

FACTS装置中多个控制器之间的交互影响分析

l t l ,U F 、静止同步补偿器 (ti snh - f w cnrlr P C) o o oe s t cr a cy o n u cm est , T T O ) ,先后被投入美 国、 o s o pna r S A C M 等 o 欧 洲 、日本 的实际电网中。随着投产 的玉林 串补 、桂林 串 补 ,超高压公 司投产 的串补站数量将达 到 7个 ,装 置 将达到 1 套。与此 同时 ,世界上容量最大的 T R型 S C 4 C V
c n r l o p o n ACTS d v c nsn em a h n fn t u o rs se ay e Ba e n tea ay i o e f e o to o f eF l o e iei igl c i eii ieb sp we y tm i a l z d. s do lssm d l n sn h n ot h s tm .h n ea t no het yse tei tr ci o ft WOc n o lr nSTATCOM a dSVC e it o o i x o n e . i al . er s l l e i e ot l i r e n xse rn tse p u d d d F n y t e ut aev rfd l h s i
互 影 响 。 最 后 用 B A 软 件 仿 真 验 证 了分 析 结 果 。 P 关 键 词 : 柔 性 交 流 输 电 ; 阻 尼 控 制 ; 交 互 影 响
中图分类号 : M72 T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6 3 9 3 (O 10 — 09 0 l7 — 8 32 1)1o 5- 5
Absr c ta t: Th o to lrd sg ee mi e y a i n t t e o m a c ft eFACTS d vc s W i eFACTS ec n r l e i n d tr n sd n m ca d sa cp r r n eo e i f h e ie . t t hh

FACTS技术

FACTS技术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摘要: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某个或多个参数进行控制,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传输容量。

本文介绍了柔性交流输电(FACTS)的概念,介绍了主要几种FACTS控制器的组成及其对电网的作用,给出了FACTS技术在电力系统稳态和动态中的具体应用,即可进行快速、连续、灵活的无功功率、电压和动态潮流控制,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提高电网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水平。

关键词:柔性交流输电;低频振荡;次同步振荡;潮流控制;电力系统FACTS TechnologyAbstract:A 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 (FACTS) can realize control for certain parameter or multiple parameters of power system,so as to raise stability and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the system.The concept of 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 is presented.Introduction was mad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everal concrete FACTS controllersand its effect to the power gird. Actual application of FACTS technology was given in stable and dynamic status of power system.Reactive power, voltage and dynamic flow control could be carried out fast, continuously and fl exibly, which restricted the system’s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and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to rais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level of power grid.Key words:FACTS;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flow control; power system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高电压、远距离及高度自动化为特征的大电力系统的形成,在获得益处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问题:潮流控制问题,在电网中自由潮流变化较大,造成了大量电能的损耗,难以实现最优潮流;电网缺少动态、连续的控制手段,难快速改善系统稳定性以提高传输容量;传统的机械控制方式速度较慢,对动态稳定的控制缺乏足够的能力。

FACTS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FACTS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FCS A T 技术 不 仅 可 以降低 输 配 电 系统 功 率 损耗 ,降 低 单
位 电 能 的 综 合 生 产 运 行 成 本 , 同 时 可 以 大 幅 度 提 高 电 力
系统 运行 稳 定性 、可 靠 性 ,保 障其 高 效 稳定 、节 能经济
的运营 发展 。 F C S 术 主 要通 过增 加 输 配 电网络 的传 输 容 量 , A T技
中 图分 类 号 :TM7 4 4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3 4 ( 0 1)1 O{ 1 t 09 27 2 1 3一 2 .: }
柔 性 交 流 输 电 ( X bl A T a mi i n Fl i e C r n e S S O S
力 , 同时还 可 以保 障整 个 系 统安 全 稳定 的运 行 ,有 效 防 止输 电系 统 中连锁 反应 造成 的大 面积 停 电事 故发生 。
中 , 以实现 对 直流输 电 网络输 送 功 率 的快速 准 确控 制 。
随 着 输 送 功 率 控 制 技 术 研 究 的 不 断 加 深 ,许 多 研 究 学 者 又 想 借 助 直 流 网 络 输 送 功 率 快 速 控 制 平 台 , 将 其 控 制 技
术 引 入 到 交 流 输 电 网络 中 ,通 过对 系 统 潮 流 特 征 电参
高效 稳 定的运 行 。
( ) 高输 电网络 电能 输送 的 安全 裕度 和输 电 容量 二 提
采 用 F C S 术 后 , 可 以 利 用 电 力 电 子 极 限 开 断 功 A T技 能 , 保 证 整 个 输 电 网 络 在 接 近 热 稳 定 极 限 , 又 不 至 于 出 现 过 负 荷 跳 闸 的 输 送 容 量 工 况 条 件 下 安 全 运 行 。 这 样 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9)
2.1.4 不计定子回路电磁暂态过程的发电机 定子回路电压方程
此方程为:
' ' E u I x q q d d 0 ud Iqxq
(3-60)
写成矩阵形式为:
E ' q uq 0 ud xq
' I q xd 0 I d
b2 S 2 b1S b0 4 3 2 a 4 S a3S a 2 S a1S a 0
(3—64)
b2 625KmT 2T 3 , 式中: b0 0 , b1 625K mT2 , a0 625,a1 50 625(T 2 T 4), a3 T 2 T 4 50T 2T 4, a2 50(T 2 T 4) 625T 2T 4 1 ,
(3—76)

对于简单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研究,为避免式 (3-74)复杂的求导过程,可采用直接求解各节点 的电磁功率,从而得到系统的不平衡功率,再由 式(3-73)判断对串补容抗的控制。
这样,给出TCSC稳定控制的程序框图如下所示。
程序开始
三相短路时间到
调用潮流计算程 序及结果 输入发电机参数
微分
超前滞后补偿
复归环节
低通滤波器

S 1 T 1S
惯性

T 2S 1 T 2S
1 T 3S 1 T 4S
625 S 2 50S 625
Km
比例
xc
此框图可应用在等效的双机系统。 以上框图的传递函数为:
xc KmT 2 S (1 T 3S ) 625 2 (1 T 2 S )(1 T 4 S )(S 50S 625)


在相应节点导纳矩阵 对角元加 10 j10 导纳
10 10
计 算 i0, E'qio, E q e0 ,P ei, i, I g等
切除时间到 否 是
计及负荷导纳及发 电机节点,消去中 间节点,形成新的 稳定计算用导纳矩 阵
在相应节点导纳矩阵 1 0 1 0 1 0 j1 0 对角元减去 导纳
暂态稳定数学模型
假设条件: (1)发电机的机械功率为常数 ;
(2)负荷以恒定阻抗表示; (3)不计发电机定子回路电磁暂态过程; (4)不计阻尼绕组。 暂态稳定数学模型包括: (1)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及电磁功率方程; (2)发电机励磁绕组方程; (3)发电机自动励磁系统方程; (4)发电机定子回路电压方程; (5)网络方程。
2.1.1 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及电磁功率方

以标么值表示的发电机组转子运动方程为:
d PT PE dt TJ d ( 1) 0 dt
(3-50)
式中 TJ 为机组惯性时间常数,PT 为发电机机械 功率,PE 为发电机电磁功率, 为发电机功角。 发电机的电磁功率为: PE Re[ E ' q, I * g ] (3-51)
1 0 0 a1
0 1 0 a2
0 x1 h1 x 2 h 2 0 1 x 3 h3 a3 x 4 h 4
(3—65)
(—66)
x 2 x c h0 h1 x3 x c h0 h1 h2 x 4 x c h0 h1 h2 h3
n dPD PD dPEi dxc dxc i 1 PEi
(3—74)
PD PEi PTi,i 1 , 2, 3,..........n PEi
(3—75)
dPEi dxc 可以从功率表达式中得到。假设网络无损 耗,有:
PEi
j 1, j i

n
EiEj sin(i j ) xij
(3-67)
h 0 b 2 h1 b1 a 3h 0 h 2 b 0 a 2 h 0 a 3h1 h3 a1h 0 a 2 h1 a 3h 2 h 4 a 0 h 0 a1h1 a 2 h 2 a 3h3
(3-68)
dPD 为减小 PD , 必须为负值,这就意味着 dt dPD dxc [ ] [ ] 0 。分解为: dxc dt dPD dxc 0,...........当 0 dt dxc dxc 0,...........当 dPD 0 dxc dt
(3—72)
1 n PD ( PEi PTi ) 2 2 i 1
(3—70)
PEi 这里 PD 反映了t时刻全系统的功率不平衡量, PTi 为原动机功率。 表示某台发电机输出电磁功率,
正确地控制TCSC能使 PD 逐渐减小。为达到这个 目的,有必要将 PD 与串补的等效容抗 xC 的变化 联系在一起: dPD dPD dxC (3—71) dt dxC dt
TCSC暂态稳定控制策略 因为控制的目的是抑制振荡和使系统回到平衡 状态,这里可采用最小均方差方法。
n 1 J ( PEi PTi ) 2 dt 2 0 i 1
(3-69)
n为系统中发电机总数,J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
组从初态到终态的功率不平衡量的总和。使J最 小化即是TCSC的非线性最优控制。但从数学角 度上式很难得到解决,因而影响了该方法的实际 使用。这里将问题变为瞬间不平衡量,并且把串 补的变化与功率的变化联系在一起。这样,在时 刻t 的均方差为:
第三章
FACTS装置的潮流 控制和稳定控制
2014年8月21日
二.
FACTS装置的稳定控
制模型和算法
上节主要讲述了含FACTS装置的潮流 计算模型和算法,本节则介绍稳定控制作 用及分析方法,并以TCSC为例,阐述其暂 态稳定控制方法。 目前,各国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控制手段将 FACTS器件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 做了许多探索性工作。根据控制器设计过 程中对系统信息提取和综合的不同途径, 可将FACTS装置的控制策略分为三种方式, 分别介绍如下:
(2)基于系统外部特征的控制方式 基于系统外部特征的FACTS装置控制方式将电力 系统视为一黑箱,因此,就可以不依赖或减少依 赖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系统对信号的某些反应 特征或过程的某些实时信息确定控制规律。这种 控制主要包括PID控制,迭代学习控制和自抗扰 控制等方法。 (3)智能控制方式 智能控制(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 特点是不依赖或不完全依赖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智能控制在不确定性,非线 性过程或对象的控制中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
t=0
求解(3-59) 式微分方程组 由式(3-64)求 并由式(3-73)计 算并判断 t=t+h
计算随δ变化的 修正导纳矩阵
解网络方程式, 得到各节点电压

t T
max

本节以TCSC为例介绍FACTS装置的稳定控制 策略。 通常的暂态稳定模型中,将TCSC用与线路串 联的稳态基波阻抗表示,且假定控制系统具有理 想的特性,而忽略TCSC固有的暂态过程。 研究TCSC对暂态稳定性的控制,其数学模型由 两部分组成,暂态稳定数学模型及TCSC控制数学 模型。
2.1
[ I ] [Y ] [U ]
(3—63)
负荷用恒定导纳表示,负荷节点注入电流为零。 将上式与前述以 x y 坐标表示的发电机定子回 路方程式联立,可解出网络节点电压,从而可解 出各发电机定子电流,计算发电机电磁功率。
2.2
可控串补TCSC控制数学模型
目前应用于实际的TCSC,其阻尼控制器一般采用 类似PSS原理的单输入单输出相位补偿器,其输入 信号由当地测量。 为两发电机的功角差,通常阻尼控制器需要附 加一个滤波器,以清除2Hz左右频率的谐波干扰, 传递函数由测量设备,转换功角差为速度的微分环 节,超前滞后补偿环节,复归环节及二次低通滤波 器构成。其框图如下所示:
(3-61)
式中发电机的电流、电压是以 d q 为坐标的值, 因此必须进行坐标变换。利用以下坐标变换矩阵:
cos sin Ti sin cos
(3-62)
可将式(3-61)变换到 x y 坐标下来。(变换 过程从略)
2.1.5 网络方程 以 x y 坐标表示的网络方程
(1)基于系统内部结构的控制方式 基于系统内部结构的控制方式主要包括李雅普诺 夫能量函数方法,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方法,分 散控制方法,鲁棒控制,预测控制等。 其核心思想是: 从描述电力系统内部运行状态的数学模型入手, 在对系统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电力系统 的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从不同角度建立 FACTS器件的控制规律,作用于电力系统,以改 善系统动态过程的品质和稳定性能。
ad
rf
f
xad f xf
xf Tf T ' d 0 rf
就是暂态电动势 E ' q 。
则励磁回路方程可进一步表示为:
' dE q ' Eqe Eq T d 0 dt 又 Eq E ' q Id ( xd x ' d )
(3-54)
故有:
' dE q ' T d0 Eqe [ E ' q Id ( xd x ' d )] dt
2.1.2 励磁绕组方程
励磁绕组方程为:
Uf rfif pf 将其两侧乘以xa d rf ,得:
(3-52)
xad xf xad uf xadif p f (3-53) rf rf xf 其中 xa dif 对应于发电机空载电势 Eq , x u 对应于强制空载电势 Eq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