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由公元纪年推算干支纪年

合集下载

公元年换算天干地支

公元年换算天干地支

公元年换算天干地支公元年换算天干地支。

口诀1:公元年数减以三,除十余数是天干,年数减三除十二,余数便是地支年。

口诀2:年数个位减以三,余数就是年天干,九九加一二零五,和除十二是地支。

(注;九九加一二零五,和除十二是地支。

意思是;公元1999年前年个十两位数加1除12,取余数即为地支。

公元2000年后年个十两位数加5除12,取余数即为地支)。

公元年换算天干,公元年数减以三,除十余数是天干,或公元年个位数减3,余数即为天干。

举例1,1968年,1968减3除以10,余数是5,5对应的天干戊。

或1968年,个位数8减3除,余数是5,5对应的天干也是戊。

举例2,2017年,2017减3除以10,余数是4,4对应的天干丁。

或2017年,个位数7减3除,余数是4,4对应的天干也是丁。

公元年换算地支,年数减三除十二,余数便是地支年。

或公元1999年前年个十两位数加1除12,取余数即为地支。

公元2000年后年个十两位数加5除12,取余数即为地支。

举例1,1968年,1968减3除以12,余数是9,对应的地支应是申。

或1968年是公元1999年前年个十两位数加1除12,取余数即为地支。

68加1除12,余数是9,对应的地支也是申。

举例2,2017年是公元2000年后年个十两位数加5除12,取余数即为地支。

17加5除12,余数是10,对应的地支也是酉。

1、天干地支与公元纪年的转换和记忆方法:如下图:余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例如:公元2014年的干支为何?2014年减3除以10等1,1即为甲,年天干为甲。

2014减3除12等于167余7,7即为午,年地支为午。

故2014年为甲午年。

依次类推。

(特别注意的是除尽,没余数,它对应10癸和12亥)。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方法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方法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方法嘿,咱今儿来聊聊这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换算方法。

你说这纪年方式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就像给时间穿上了不同款式的衣服。

咱先说说公元纪年,这可太常见啦,满世界都在用呢!简单明了,好记好用。

那干支纪年呢,就像是时间的神秘密码,充满了古老的韵味。

要把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那可得有点小窍门。

首先得知道干支的顺序呀,什么甲子、乙丑、丙寅……依次排下去。

这就好比是一个长长的队伍,每个都有自己的位置。

比如说,咱想把 2023 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那就得先把 2023 除以 60,得到余数,再根据余数去对照干支表。

这就好像是在一个大宝藏里找对应的宝贝一样。

有人可能会问啦,为啥要除以 60 呀?嘿,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啦!60 可是个很特别的数字呢,就像生活中有些特别的数字对我们也有特殊意义一样。

然后呢,通过一番计算,2023 年对应的干支纪年就是癸卯年。

你看,是不是挺神奇的?就这么简单的几步,就从公元纪年跨越到了干支纪年。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穿越回古代,和古人聊天,他们一说干支纪年,咱就能马上反应过来是哪一年,那多牛呀!这感觉就像是掌握了一门独特的语言。

干支纪年可不只是用来纪年哦,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呢。

每个干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寓意,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样。

而且呀,干支纪年还和五行、阴阳等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复杂而又神秘的体系。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咱再举个例子,1949 年是己丑年。

哎呀,这一年可是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年份呀!这干支纪年是不是一下子就变得更有意义了呢?所以说呀,了解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换算方法,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时间背后的奇妙世界。

总之呢,这换算方法虽然有点小复杂,但只要咱多练练,多琢磨琢磨,肯定能掌握得妥妥的。

以后再遇到干支纪年,咱也能轻松应对啦!这可真是个有趣又有用的知识呢,大家可得好好记住呀!。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4 5 6 7 8 9 10 1 2 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

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

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

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

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

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

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二、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7 6 5 4 3 2 1 10 9 8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具体换算方法同一如:公元前155年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

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

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万能公式文/孙海文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近代史上提到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

公元年份与天干地支互换方法!

公元年份与天干地支互换方法!

公元年份与天⼲地⽀互换⽅法!在阅读历史书籍和古典⽂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纪年,为了弄清公元年代,现把两种纪年的转换⽅法,介绍如下,供朋友参考。

在介绍⽅法之前,请各位牢记下⾯⼲⽀对应数字的表格(公元顺序和⾃然顺序)。

⼀、公元纪年换算成⼲⽀纪年(使⽤公元顺序数字)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上表中找出天⼲相对应的公元顺序数字。

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余数在地⽀中找出所对应的公元顺序数字。

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纪年。

例如:公元1911年,⽤该年尾数1找出对应的天⼲为“⾟”。

然后,⽤1911除以12得余数为3,⽤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为“亥”。

那么,公元1911年则为农历“⾟亥'年。

即清朝灭亡的年份。

再如:公元1644年,⽤尾数4查天⼲为“甲”,⽤1644除以12得余数为0,再⽤余数0查找地⽀为“申”。

那么,公元1644年则为农历“甲申”年。

即满清⼊关的年份。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该数字在天⼲、地⽀中查找即可。

如:公元6年,则在天⼲、地⽀中找出6相对应的公元顺序“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

公元8年则为戊⾠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中的“⾟”和11对应的地⽀中的“未”。

那么,该年则为⾟未年。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使⽤⾃然顺序数字) ⼲⽀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较为⿇烦,因为⼲⽀纪年是六⼗年⼀个轮回,要先确定你所求的⼲⽀年份,在公元纪年的百位数还是千位数。

以满清王朝为例,带有“⾟亥”的年份,就有五个,即:康熙⼗年(1671年)、雍正九年(1731年)、乾隆五⼗六年(1791年)、咸丰元年(1851年)、宣统三年(1911年),也就是⾟亥⾰命,满清灭亡之年。

计算⽅法:公元年数=60的适当倍数+⼲⽀配序号+3 公元前年数=60的适当倍数-⼲⽀配序号-2 注:⼲⽀配序号是1(甲⼦)⾄60(癸亥)的两位数,须分两步确定它的个位数和⼗位数。

公元年转换成天干地支纪年的算法

公元年转换成天干地支纪年的算法

公元年转换成天干地支纪年的算法公元年转换成天干地支纪年的算法一、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天干、地支的基本资料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对应序号:1、2、3、4、5、6、7、8、9、10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对应的序号:1、2、3、4、5、6、7、8、9、10、11、12地支对应的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免、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注意: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是“辛酉”年,即六十甲子中的第58位,辛-8酉-10是本算法的依据或说着是基础。

)二、公元后年份数转换成天干地支纪年的算法(一)、求出某公元纪年在“天干“中对应的序号用公元纪年数加以7的结果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的余数,即(公元纪年数+7)/10的余数就是这个公元纪年对应的“天干”序号。

如果余数为“0”,对应的“天干”序号为10(末位)。

(注意:为什么要加7,因为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是六十甲子中的第58位“辛酉”年,“辛”是天干中的第8位,8与公元1年的“1”相差“7”)(二)、求出某公元纪年在“地支“中对应的序号用公元纪年数加以9的结果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的余数,即(公元纪年数+9)/12的余数就是这个公元纪年对应的“地支”序号;如果余数为“0”,对应的“地支”序号为12(末位)。

(注意:为什么要加9,因为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是六十甲子中的第58位“辛酉”年,“酉”是地支中的第10位,10与公元1年的“1”相差“9”)如:求2018年的天干地支纪年A:求2018年对应的天干序号:即:(2018+7)/10余数是5,5就是2018年对应的天干序号,即天干中的第五位“戊“;B:求2018年对应的地支序号:即:(2018+9)/12余数是1 1,也就是地支中的第十一位“戌”;综上述:2018年的天干地支纪年为“戊戌”年(戌即狗年)。

三、公元前年份数转换成天干地支纪年的算法(一)、求出某公元前纪年在“天干“中对应的序号1、求出:(公元前年份数/10)的余数,称余数为Y;2、设X为这个公元前年份数对应的天干序号数,则X=8-YIF X>0,则X直接为其对应的天干序号数;IF X≤0,则X=10+X的结果为其对应的天干序号数;(二)、求出某公元前纪年在“地支“中对应的序号1、求出:(公元前年份数/12)的余数,称余数为Y;2、设X为这个公元前年份数对应的地支序号数,则X=10-YIF X>0,则X直接为其对应的地支序号数;IF X≤0,则X=12+X的结果为其对应的地支序号数;四、公元年用EXCEL求干支序号(一)、公元后的算法(注:D1为年数所在的单元格)1、天干序号=IF(MOD(D1+7,10)=0,10,MOD(D1+7,10))2、地支序号=IF(MOD(D1+9,12)=0,12,MOD(D1+9,12))(二)、公元前的算法(注:D1为年数所在的单元格)1、天干序号=IF((8-MOD(D1,10))<=0,10+8-MOD(D1,10),8-MOD(D1,10))2、地支序号=IF((10-MOD(D1,12))<=0,12+10-MOD(D1,12),10-MOD(D1,12))。

如何换算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

如何换算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
解:先确定19世纪晚期的“60的适当倍数”的年份为:1860年
再确定干支配序号:
个位数=“甲”的顺序号1
十位数=(“甲”的顺序号-“午”的顺序号)/2
=(1-7+12)/2=3
干支配序号为31
代入公式:
公元年数=60的适当倍数+干支配序号+3
=1860+31+3
=1894
答:中日甲午战争的发生年代为1894年。
如何换算
由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纪年求干支纪年
公元后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0 1 2 3
求公元纪年后的天干方法:公元年数的个位数就是该年的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求公元后的地支方法:公元年数除以12的余数就是该年的地支。
公元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公元年数=60的适当倍数+干支配序号+3
公元前年数=60的适当倍数-干支配序号-2
(注:干支配序号是1至60的两位数,须分两步确定它的个位数和十位数.)
个位数=天干顺序号
十位数={天干顺序号-地支顺序号(如果得负数要+12)}/2
例:已知中国19世纪晚期发生了一场中日甲午战争,试求这场战争的公元年代。
7 6 5 4 3 2 1 0 9 8
求公元纪年前的天干方法:公元前年数的个位数就是该年的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0 10 11
求公元前的地支方法:公元年数除以12的余数就是该年的地支。
例;公元1911年辛亥年公元前591年庚午年
由干支纪年求公元纪年

如何由公元纪年推算干支纪年

如何由公元纪年推算干支纪年

公元纪年是一种以公元(纪元前1年至今)为基准的纪年系统,而干支纪年是一种以天干、地支为基础的纪年方法,常用于中国传统历法中。

推算干支纪年主要涉及到天干、地支及其年份的循环周期,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推算方法。

干支纪年起源于中国古代,天干由甲至癸,地支由子至亥,共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干支年份采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合而成,每60年会出现一轮完整的干支纪年循环。

首先,需要知道元年的干支纪年。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637年华夏部落首领黄帝即位,这一年被定为甲子年,因此甲子年是干支年的第一年。

在推算干支纪年时,可以借助甲子年作为起点。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天干和地支的循环周期。

天干和地支各自的循环周期都为60年,这意味着在60年内,天干和地支会依次排列组合成360种组合。

例如,第1年是甲子年,第61年是庚申年,第121年是己卯年,依此类推。

当干支纪年超过60年之后,会重新回到甲子年,开始新的一轮纪年循环。

在具体推算干支纪年时,需要对给定的公元纪年进行计算。

首先,将给定的年份减去黄帝即位的年份(公元前2637年),得到年数的差值。

然后,将差值除以60,得到的商数即为完整的干支纪年的轮数。

最后,将商数乘以60并加上黄帝即位的年份,即可得到对应的公元纪年对应的干支纪年。

举个例子说明,假设要推算公元2024年的干支纪年。

首先,计算差值:2024-2637=-615、注意这里差值为负数,表示公元2024年在黄帝即位之前615年。

然后,将差值除以60:-615÷60=-10余数-15,说明公元2024年相对于黄帝即位年份多了10轮完整的干支纪年,余数-15表示还需再向前推算15年。

最后,将商数-10乘以60并加上黄帝即位的年份2637:-10×60+2637=1977、所以,公元2024年对应的干支纪年是乙丑年。

需要指出的是,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可以应用于任意公元纪年,无论是过去的年份还是未来的年份。

同时,也需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对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进行考虑,避免纯粹机械地进行干支纪年的推算。

公元纪年法与干支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与干支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的由来【释义】公元纪年法:现行的公元纪年法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

但应该注意:没有公元零年这一年。

我国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采用公元纪年的,今年是公元2014年.例如,陈胜吴广起义于公元前209年,淝水之战于公元383年。

这种算法以及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是6世纪的一个基督修道士狄安尼西提出的。

虽然耶稣只是宗教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个纪年标志逐渐在全世界通用。

2、世纪与年代世纪:每100年为一个世纪。

特别指耶稣基督纪元(公元纪元)之百年分期。

但史学界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元年至100年为一世纪,101年至200年为2世纪……一种是元年至99年为一世纪,100年至199年为2世纪,200至299年为三世纪……年代,世纪中又以每10年为一个年代。

如20世纪80年代,通常是指1980年至1989年,即习惯上以出现80为80年代之始;也有主张1981年至1990年,为20世纪80年代。

世纪的前期和后期。

世纪的前50年为前期(或称上半叶),世纪的后50年为后期(或称下半叶)2、初期、中期、后期。

这些时间属于模糊时间。

一般一个世纪中,最初20年称“初期”,最后20年称“后期”,中间20年称“中期”。

如2014年可称为21世纪初期。

3、计算人物年代方法1、跨公元:公元前的年代+公元后的年代-1=跨公元人物年代2、不跨公元:直接用大数字减去小数字即可。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是干支历的一部分,它以立春为岁首。

干支纪年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用以纪年。

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1六十花甲子中国干支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由公元纪年推算干支纪年
河北刘金成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是我国现行并用的两种纪年法。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

公元纪年是近代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一种新纪年法。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中国正式与世界通用的纪年法接轨。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法,即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按一定顺序配合组成。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常用它来表示,如“辛酉政变”“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等。

那么如何推算公元某年是干支纪年哪一年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是指由十个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以此作为年的序号。

它们的组合依次是: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推算分公元后和公元前两种方法。

方法一:已知公元后某年,求该年的干支。

步骤①先求天干:所求公元年数的个位是几,就从表一找该数字所对应的天干;②后求地支:让所求公元年数除以12得出余数,余数是几,就从表一中寻找该余数所对应的地支。

例1:求1861的干支。

它的个位数是1,1在表一天干中对应的是“辛”,即1861年的天干是“辛”;1861÷12余数也是1,1所对应的地支是酉,所以1861年是辛酉年。

例2:求2004年的干支。

该年的个位数是4,4所对应的天干是甲;2004÷12余数是0,0所对应的地支是申。

所以2004年是甲申年。

附表一:公元元年后的公元与干支对应表
序号4567890123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序号4567891011012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方法二:求公元前某年的干支。

步骤①求天干:所求公元前年数的个位是几,就从表二中找该数字所对应的天干;②求地支:让所求公元前年数除以12得出余数,余数是几,就从表二中寻找该余数所对应的地支。

例1:求公元前1070年的干支。

该年的个位数是0,0所对应的天干是“辛”;1070÷12余数是2,2所对应的地支是“未”。

所以2004年是辛未年。

例2:求公元前206年的干支。

它的个位数是6,6在表一天干中对应的是“乙”,即公元前206年的天干是“辛”;206÷12余数也是2,2所对应的地支是“未”,所以1861年是乙未年。

附表二:公元前的公元与干支对应表
序号7654321098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序号98765432101110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上述方法简便易行,只要记住两表,就完全可以不用纸笔,直接由心算推出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