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通用23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通用23篇)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篇19岁那年时,我去图书馆看书,看到了《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就看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父亲对教育孩子感悟和赏识的教育方法。
我很喜欢那里面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的确是这样,因为我们一生下来就是快乐可爱的。
可是上学以后,有的家长总是注重那些分数,我们一考不好就会遭到一顿打骂,这些家长有体贴关心我们的想法吗?有些家庭经常出现这样的一个镜头:在父母忙的时候,孩子总在前面问个不停,父母会不耐烦的说:"去去去,煩死了,大人忙小孩打什么岔呀!"这些家长总是讨厌在他们忙的时候小孩来"打扰"他们。
可是家长们知道吗?在你们拒绝孩子的一刹那,已经把孩子的求知欲望伤害了!如果经常这样的话,孩子就会对学习毫无兴趣了。
如果换种方法说:"乖孩子,我正忙着呢,我相信你一定会想出答案来的。
"这样的话,孩子不仅会高兴,而且还充满自信,相信自己能行。
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某人的某个方面一样出色优秀,所以就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相比较,"人家楼下的小红吹葫芦丝吹的多好呀,你再看看你,整天除了玩,还是玩,长大会有什么出息。
"其实哪一个孩子不想做一个好学生好孩子呢?可是,玩是孩子的天性啊!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啊!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启示是:赏识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
其实,孩子都是一个个不起眼的石头,由于家长的珍惜而提升了价值,最后变成了稀世珍宝。
同学们,我希望我们都能在赏识中快乐的成长。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篇2“赏识”二字,我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而真正做到去赏识自己的孩子的又有几个?在我的印象里,现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在什么方面都是优秀的,不希望孩子有半点不好的地方,一旦孩子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得到的就是父母的抱怨、指责。
最近一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名字叫《赏识你的孩子》读完之后让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感慨万分。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精选5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心得了。
但是读书心得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1这一段时间我拜读了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感受颇深。
让我对赏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就是被关注,被承认,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
我们常说:我很爱孩子,那你学会赏识了吗?让赏识重新回到孩子的身边吧!读了这部作品,再回过头来看我们这些孩子们,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点多了起来,显得更加可爱了。
同时,我也深深的体味到,这一个个闪光点能在孩子们身上得到聚集,不正是在其成长过程中一次次赏识、鼓励的结果吗!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和赏识。
孩子的进步离不开鼓励和赏识。
我们班班里调皮,爱玩的孩子较多,因此孩子们每天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
在处理矛盾时,我发现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就充满自信,用赞许的语言鼓励孩子,孩子就充满朝气,用欣赏的态度和孩子交流,孩子就充满激情。
但我觉得爱也要有个度,毫无原则的溺爱,其实是害孩子,科学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的真爱,因此对个别调皮孩子我也是严格要求,决不含糊。
同时,更要教育孩子学会鼓励和赏识。
鼓励应该是双向的,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赏识的索取者,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目光中充满赏识的赋予者。
老师赏识孩子,同时,也要引导孩子要学会欣赏老师,孩子和老师要实现“阳光互动”。
我今天学习周弘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在学习如何真正的爱孩子,学习正确地播撒爱的雨露和阳光的窍门,是我教育能力的一次提升和加强。
这次学习很有意义,写这篇读后感,是对自我提高的一次教育。
同时我也会将这份深切的体会带到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赏识的爱会让成人和孩子在欢乐中共同成长进步。
赏识你的孩子吧,只有这种理性的爱才会让孩子在美丽的人生世界翩翩起舞,自由翱翔!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2我喜欢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对其中的关于赏识教育法的那部分内容颇有感触。
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

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1在《欣赏你的孩子》这个小故事里,重点描写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如何用她博大的爱默默无闻地鼓励与支持自己的儿子,而儿子是如何用自己无言的努力,扭转顺理成章的事,到故事的结尾更是令人感动与出乎意料。
故事里的小男孩在老师的眼中认定是一个多动症,智力低下,没什么发展前途的学生。
母亲也默默地接受了老师的意见。
但在与独生子交谈中,母亲的慈爱在巧妙的言语中表露出来,并艺术地把老师对小男孩的评价婉转地告诉了儿子。
这样使到本来一句定终身,男孩听后或许从此放弃自我的话,演变成激励人心、鼓舞学习的美丽语言,成为暗涌的动力推动着小男孩在学习的海洋中不断进步,意外的结果的产生是令读者估计不到但也渴望得到的最完美结局。
作品中的几位老师与母亲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
老师的结论一听就让人感到这个小男孩什么也没希望了。
其实母亲听后也把话留在心里,但她用伟大的母爱呵护这幼小的心灵,决不让儿子放弃自己。
儿子从母亲的话语中也理解母亲的爱与宽容的心,这成了一股动力不断推动着儿子在生活中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把否定变肯定,把老师眼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最后考上清华大学。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向着一个目标前进,成功的路正等待着你。
小男孩把母亲的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到最后一段才洋溢出来。
这就是感情的升华,也是对母亲付出的爱最好回报。
赏识你的孩子心得体会2寒假里,我有幸拜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它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振憾。
周弘老师,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工厂技术员,更是一个饱受磨难的父亲。
他的女儿周婷婷天生耳聋。
就是这个双耳全聋,被幼儿园老师称为“哑巴白雪公主”的小女孩,在周弘老师的赏识鼓励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六岁时,认识了两千多个汉字,进入了普通小学,并连跳两级;八岁时,背诵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打破了当时吉尼斯世界记录;16岁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这位锲而不舍的父亲,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个教育的瑰宝,并将这一教育理念加以推广。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以下是关于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篇一:《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王欣雨9岁那年时,我去图书馆看书,看到了《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就看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父亲对教育孩子感悟和赏识的教育方法。
我很喜欢那里面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的确是这样,因为我们一生下来就是快乐可爱的。
可是上学以后,有的家长总是注重那些分数,我们一考不好就会遭到一顿打骂,这些家长有体贴关心我们的想法吗?有些家庭经常出现这样的一个镜头:在父母忙的时候,孩子总在前面问个不停,父母会不耐烦的说:"去去去,煩死了,大人忙小孩打什么岔呀!"这些家长总是讨厌在他们忙的时候小孩来"打扰"他们。
可是家长们知道吗?在你们拒绝孩子的一刹那,已经把孩子的求知欲望伤害了!如果经常这样的话,孩子就会对学习毫无兴趣了。
如果换种方法说:"乖孩子,我正忙着呢,我相信你一定会想出答案来的。
·"这样的话,孩子不仅会高兴,而且还充满自信,相信自己能行。
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某人的某个方面一样出色优秀,所以就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相比较,"人家楼下的小红吹葫芦丝吹的多好呀,你再看看你,整天除了玩,还是玩,长大会有什么出息。
"其实哪一个孩子不想做一个好学生好孩子呢?可是,玩是孩子的天性啊!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啊!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启示是:赏识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
其实,孩子都是一个个不起眼的石头,由于家长的珍惜而提升了价值,最后变成了稀世珍宝。
同学们,我希望我们都能在赏识中快乐的成长。
篇二:《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张爱菊周弘对聋哑女儿周婷婷的成功教育是我们每个家长、老师学习的典范。
面对聋哑的女儿,周弘不是急于求成、粗暴相待,而是从动情赏识入手,遵循规律,翻阅大量资料,硬是用亲情的感化,使女儿在5岁时恢复了听力和说话能力,经不懈努力,目前,周婷婷已经大四毕业,准备考托福,周弘也写下了艰难的体会《赏识你的孩子》一书。
读《赏识你的孩子》有感

读《赏识你的孩子》有感读《赏识你的孩子》有感读《赏识你的孩子》有感1“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是一位父亲叙述如何教育自己哑女儿的心路历程,有其独到的教育看法。
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其主要的精神,诚如书名一样赏识孩子,其实,每个做父母的都有同样的经验,当孩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每位父母一定对自己爱的结晶既满意又兴奋,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用鼓励、满意、欣赏的眼神注视着他们,当孩子第一次对着你笑、当孩子会翻身,会站起来,会走路,会说爸爸,都会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叫“好棒”、“好厉害”。
不过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挑剔自己孩子,吃饭的速度太慢,做功课慢吞吞,那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懒惰不会帮忙做家事,只爱看卡通不爱看益智性的节目,这是你的孩子没错呀!但怎么变得这么不够标准”呢。
什么时候亲子间疏于对谈,当你认为孩子长大了,应该自己洗澡,我们已经失去每天和他如此亲密接触的机会。
什么时候孩子听不进去你说的话,可能从不再讲故事给他听,当孩子兴奋的挑一本图画书要求你讲故事时,你借口说爸爸上了一天班,累死了,你自己看。
你从孩子多大时就认为他们应该自己看书,美国福音馆创办人松居直从孩子很小的时后开始,一直念书给他们听,他念的书范围很广,从图画书到儿童文学作品都有,孩子们也因此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孩子因为经常听父亲念书,似乎也体会书是多么有趣的,而许多父母亲想传达给孩子健全的人生态度和想法也藉书本告诉孩子,他们可能没有察觉父母亲的说教,这些的经验给我们一个思考亲子之间的关系,常在这些微妙中起了变化。
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应从回到原点开始,从亲子关系开始有了微妙变化开始,从不要拒绝孩子开始,继续拥抱孩子开始,再用专情的眼神看你的孩子开始,不断练习亲子熟悉的亲密的关系,莫忘初衷,他们曾经是那么可爱。
教育从回到原点开始,因为你对他一片痴情,教育从赏识开始,因为你从他们身上发现很多优点,教育从喜欢开始,因为你全然接纳,无怨无悔,教育从发现开始,因为会在他们身上发现惊喜。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5篇)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5篇)第1篇: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学习的优秀典范。
他们的事迹给予我许许多多宝贵的启示。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几十名孩子,面对几十双充满渴望和期待的眼睛,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情感态度,无不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孩子。
当孩子犯错误或表现不佳的时候,严厉的批评,大声的斥责,换来的是孩子暂时的服从,表面的听话,但同时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叛逆和怨恨。
老师不仅没有转变孩子,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反而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伤害了师生感情,给今后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
所以,全新的时代需要拥有全新观念的老师,全新的时代赋予“敬业”和“专业”全新的含义。
教师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对象是虽然年幼无知,但是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特个性的孩子。
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时刻刻历练自己,用我们无限的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尽可能使用鼓励或激励的的语言,为孩子也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教育境界。
第2篇: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教育也可以是这样的。
书中写的是关于周婷婷和她爸爸的事情,具体地例举了很多的例子说明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当然赏识教育是成功的,如果不成功,那么也不会有周婷婷的今天。
书中介绍了什么是赏识,也说了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老师都用过的,而有在无意中被忘记的教育,是让奖章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
赏识你的孩子,赏识你的学生,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现在很多的家长会恨铁不成刚,常常会用一些泄气的话来教育孩子。
其实,这是在扼杀孩子的信心,如果你能多给他一些鼓励,多一些表扬,相信他会做的更好。
如果周弘当初对周婷婷没有信心,那么现在的周婷婷也可能会和其他耳聋孩子一样,也不会讲话,更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1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再次读着周弘老师所著的《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我被周老师那种赏识孩子的精神深深地感动,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而在真正的生活中,面对自己孩子的缺点或者不足,听到不仅有抱怨的声音,看到的不仅是失望的情绪,甚至还有的是拳脚相加。
不能说我们不爱孩子,也不能说我没有赏识的想法,只是我们在平时的做法中,多一些冲动,少了一些理智,在面对孩子不尽人意的地方缺少方法和情感。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为了孩子的功课而烦恼,原因是孩子的成绩考了第40名,而他们班只有40个学生,无奈之下,这位母亲只好向林清玄先生请教。
林清玄对她说:“如果我是你,一定会很高兴,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起,你的孩子就再也不会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41名。
这就像爬山一样,以山谷为起点,惟一的出路就是向上爬。
只要你鼓励他,和他一起走,他就一定能走出来。
”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缺少就是和孩子一起走的感受,没有真切的去想想孩子的感受。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如果都像周老师和林清玄先生一样,给孩子一个最低的起点,当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困难、挫折、不易和失败的时候,哪怕是最差的结果。
我们大人应该有一个什么的心理准备?应该怎样去面?是抱怨、苦恼、伤心、还是不停地去责怪孩子也许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因为我爱孩子,只是我们的爱中加一些变质的味道,我们真的爱,却把爱变成了伤害。
周老师的成功就在于他改变了自己的心态,用宽容的眼光,赏识的态度,给了孩子用不完的力量和勇气。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说句实话,每一个都需要别人的那种鼓励和肯定,不但是孩子,我们大人也是如此。
所以不论为人师还是为人母,当孩子在人生低谷的时候,那我们就以最低处为起点,不要让他们在“山谷”中一蹶不振,迷失方向。
读《赏识你的孩子》有感

读《赏识你的孩子》有感WTT整理,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读《赏识你的孩子》有感1“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是一位父亲叙述如何教育自己哑女儿的心路历程,有其独到的教育看法。
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其主要的精神,诚如书名一样赏识孩子,其实,每个做父母的都有同样的经验,当孩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每位父母一定对自己爱的结晶既满意又兴奋,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用鼓励、满意、欣赏的眼神注视着他们,当孩子第一次对着你笑、当孩子会翻身,会站起来,会走路,会说爸爸,都会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叫“好棒”、“好厉害”。
不过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挑剔自己孩子,吃饭的速度太慢,做功课慢吞吞,那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懒惰不会帮忙做家事,只爱看卡通不爱看益智性的节目,这是你的孩子没错呀!但怎么变得这么不够标准”呢。
什么时候亲子间疏于对谈,当你认为孩子长大了,应该自己洗澡,我们已经失去每天和他如此亲密接触的机会。
什么时候孩子听不进去你说的话,可能从不再讲故事给他听,当孩子兴奋的挑一本图画书要求你讲故事时,你借口说爸爸上了一天班,累死了,你自己看。
你从孩子多大时就认为他们应该自己看书,美国福音馆创办人松居直从孩子很小的时后开始,一直念书给他们听,他念的书范围很广,从图画书到儿童文学作品都有,孩子们也因此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孩子因为经常听父亲念书,似乎也体会书是多么有趣的,而许多父母亲想传达给孩子健全的人生态度和想法也藉书本告诉孩子,他们可能没有察觉父母亲的说教,这些的经验给我们一个思考亲子之间的关系,常在这些微妙中起了变化。
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应从回到原点开始,从亲子关系开始有了微妙变化开始,从不要拒绝孩子开始,继续拥抱孩子开始,再用专情的眼神看你的孩子开始,不断练习亲子熟悉的亲密的关系,莫忘初衷,他们曾经是那么可爱。
教育从回到原点开始,因为你对他一片痴情,教育从赏识开始,因为你从他们身上发现很多优点,教育从喜欢开始,因为你全然接纳,无怨无悔,教育从发现开始,因为会在他们身上发现惊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小故事网时间:2016-07-27 读后感大全篇一:《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最近一直在读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读完之后,感触良多。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赏识可以创造出这么大的奇迹,因为赏识他的女儿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于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来说,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赏识教育用在普普通通的学生身上也能否创造出教育的奇迹呢?一直以来,由于怀着“严师出高徒”的思想,好像对我班的孩子夸奖得并不多。
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们不如其他班,你们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不爱班集体,不爱别人。
最终他们真的好像就是我说的那样了。
他们越表现不好,我越说他们,他们就越来越不好。
其实,我内心并不觉得他们不优秀,只是习惯了高要求,习惯了批评。
我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
怎么改进了呢?周弘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越变越好。
我就从赏识入手吧,先把孩子们的优点找出来,无限放大优点。
有一次,我外出教研,中午回到学校,准备去食堂吃饭。
刚走进门口,就有一孩子跑来跟我说王老师,吴明宇已经帮你打了饭,放在你办公桌上。
我感到很惊奇,以前也有过外出,但孩子们从来没想过我会不会还没吃饭,能不用说给我打一份饭了。
吃饭时又了解到原来只有我们班的吴明宇才为我打了饭,其他外出的老师的班上的学生都没为他们打饭。
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午管时,我走进教室,大肆表扬了吴明宇,说他表现得非常好,懂得关心老师了,还把只有他一人为我打饭说出来。
他好像从没接受过这样的表扬,反倒不好意思了,从此以后,只要我外出,回来时办公桌上总有我的饭。
我知道我说他关心我,他就真的关心我了。
原来真的是优点越说就越大。
那一次,正在上语文课,银贵平突然肚子痛,我就叫他去办公室打电话给家长接他去看病。
谁知,他刚走进办公室就吐了。
当时,我正在上课,跑去办公室找他时,看见地上一堆呕吐物,我感到又脏又臭,眼泪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000字都要流出来,我也有想吐的感觉。
于是,我迅速离开了办公室,我就叫了句:“沈可,你去打扫一下?”他二话没说,就去打扫了,最后当他回到教师时,我表扬了他。
我告诉学生把掌声送给他。
因为他做了我们都不愿做的事情。
并把他一年级就帮同学扫过呕吐物,并随时帮助同学的事说出来,让大家都看看他的优点。
这个平时在班上成绩不太好,又调皮的男孩子,好像一下子就找到了自信,眼睛都亮了起来。
从此,他帮同学更积极了。
无限放大孩子的优点,确实是我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上晨诵课《菊花》时,有孩子主动搬来了菊花,我嗓子疼时,有人给我送来了嗓子药,布置教室时,很多人送来了墙贴,给同学过生日时,有人送来了蛋糕······这些都是我想都不敢想的,现在他们都做到了。
原来,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你期待他们是怎样的,他们就会是什么样。
找到他们的优点,并把优点放大,表扬,表扬,再表扬,结果就会越来越好。
篇二: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薛志芳教育孩子,没有爱不行;但只有爱也不行。
只有爱,那是“老母鸡”都会的爱,是溺爱,是摧残,一定会很多的无奈。
读过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你会懂得——爱孩子,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而且更是一种能力,一种艺术,一种智慧。
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就是这样一部能够让你我懂得怎样去爱孩子、怎样科学的去爱孩子、怎样艺术的去爱孩子、怎样成功的去爱孩子的好书。
在这本书里,周弘以他丰富、感人的教育实践与深刻、简明的经验总结向我们系统阐述了“赏识教育”的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找感觉”、“尝甜头”、“树大拇指”、“拍肩膀”、“放大优点”等等,并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鞭辟入里的剖析了存在于我们日常家庭教育中的种种根深蒂固、习以为常、屡见不鲜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如抱怨、谩骂、责罚、殴打直至心灵施暴等等,深入浅出的阐释了“赏识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如“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反而逐渐少”,“不是所谓超常的孩子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而是所谓正常的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赏识的奥秘是让孩子觉醒”等等,等等,给人以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如沐春风、耳目一新之感。
教育要成功必须首先找准起点。
孩子在学走路、学说话时,因为家长都承认是零起点,所以心态是那么的平和,耐心是那么的充足,方法是那么的科学,孩子少有所成即满足,即肯定,即鼓励,即赞扬,而孩子也在家长的“满足、肯定、鼓励、赞扬”中学会起步奔走、开口言说。
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家长的功利心、虚荣心也随之渐长,于是就随意的给孩子划定起跑线,无限的拔高孩子努力的目标,盲目的与别人进行攀比,专横的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孩子达不到要求就怨恨之、处罚之、谩骂之甚至责打之。
孩子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长期受到强化的不是成功的喜悦,不是进步的快乐,不是恒久的自信,不是饱满的激情,而是失败,是打击,是挫折,是沮丧,那孩子怎么会成功呢?一句话,孩子的失败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其实是家长教育策略、教育方法、教育观念的失败。
而周弘的成功即在于,他能够从我们身边这司空见惯的小事情中体悟、思考出其中蕴藏着的教育的大规律,从而创造了一个家庭教育的非凡奇迹。
“赏识教育”的真谛,其实就是“会爱孩子”,它倡导的是沟通,是激励,是促进,是开掘,是培植,是平等,是宽容,是民主,是求实,是科学,是艺术。
我们应该学会,学会像周弘一样去发现、去寻找生命的美丽与不平凡,真诚的呵护,精心的浇灌,静静的等待,让生命自己开花、结果,使生命自己成长、成材。
周弘的成功告诉我们,给孩子一点阳光,孩子一定会还我们一片明媚的灿烂。
一套理论就是一套思维方式,就是一整套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立场、视角和方法。
我总认为,“赏识教育”最为重要、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它颠覆了我们国人千百年来在教育特别是在家庭教育领域中的思维方式,开启了一条实施教育特别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新途径。
因此,不论是从教育学还是从方法论角度讲,《赏识你的孩子》都能给予我们很多、很深的启示。
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在开展家庭教育甚至是开展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一切教育中都应该身体力行这样一项基本准则,那就是——一定要“看得起”孩子。
要尊重孩子,要悦纳孩子,要给孩子鼓劲加油呐喊,要让孩子始终高扬着自信的风帆,在生活的风浪中,在成长的历程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奔向成功。
《赏识你的孩子》能够使我们学会怎样观察孩子,怎样分析孩子,怎样解决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怎样做一个成功的家长,怎样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
是爱,使周弘创造了奇迹。
是《赏识你的孩子》,使我们做家长的甚至是做老师的都懂得了——爱,更要会爱!爱投数创篇三: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做父母的,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
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道尽了天下父母的辛酸与无奈。
可是,父母所给予的就一定是孩子所需要的吗?请看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的这段话:“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
尽管在他们双亲无限爱心的催残之下,仍然有些孩子成了材。
”在这段话中,作者用了“摧残”两个发人深省的字。
或许有人会不以为然。
父母对孩子的爱怎么会是摧残呢?是否有些夸大其词?其实,一点儿也不夸张。
回想我们的所见所闻,有多少父母打着“爱”的旗号在摧残着孩子:因为爱孩子,所以强迫孩子学弹琴,学跳舞,结果却导致了孩子宁愿用菜刀剁下自己的手指头也不肯再碰钢琴的悲剧;因为爱孩子,所以肆无忌惮地用辱骂、拳头的方式逼迫孩子朝自己预定的轨迹发展,结果导致了小学生夏辉被父亲捆绑、悬吊至死的悲剧;因为爱孩子,所以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随心所欲地安排,无所顾忌地喝斥、压制、强迫,导致了浙江中学生徐力重锤打死亲身母亲的悲剧……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还认为这是爱,而不是摧残吗?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对于这一问题,周宏,一位普普通通的父亲,用十几年的亲身实践做了很好的诠释,《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就是他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位父亲教育聋人女儿的辛酸而感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向我们展现了一种既新鲜又古老、既神奇又普通的教育思想,一种洋溢着生命意志与生命力的教育观念——赏识教育。
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这种爱,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值得成人推崇和实行的爱。
赏识,一个普通的词语,却将一个原本应该上聋哑学校的聋童牵引到了正常的有生世界,改变了她原本孤寂、凄凉的命运,为一批聋童找回了自信与快乐,也为成千上万的健全儿童寻找到了五彩缤纷的光明大道。
赏识,它到底有怎样神奇的力量?周弘用他的亲身经历这样告诉我们: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美;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叱责;赏识是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赏识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赏识是爱,是尊重、理解、宽容前提下的爱,是包含信任和等待的爱,是和谐而平等的爱,是鼓励孩子追求成功的爱,更是陪伴孩子品尝失败的爱。
饱含赏识的爱是孩子心灵之花最需要的沃肥。
它让孩子不再痛苦,不再恐惧,不再窒息。
相反,它使孩子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在爱的海洋里自由呼吸,快乐成长,并且回报成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饱含赏识的爱是开在成人心中的一朵美丽的花。
它让成人不再独断专行,不再自以为是,不再盛气凌人,不再冷酷残暴。
相反,它促使成人去倾听,去尊重,去理解。
它促使成人为了孩子去努力,去争取,去改变,即使困难重重,即使筋疲力尽,即使毫无希望,也绝不轻言放弃!爱是一把双刃剑。
摧残的爱带给成人和孩子的都是无尽的痛苦,赏识的爱却会让成人和孩子在欢乐中共同成长进步。
赏识你的孩子吧,只有这种理性的爱才会让孩子在美丽的人生世界翩翩起舞,自由翱翔!篇四: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我认真读完《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后,书中的很多内容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寻找我的可取与不足。
强烈的感到有一些词语在我的头脑中反复呈现。
那就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奉献……”赏识,在我的理解,它应该包括赞扬、肯定、信任、支持、宽容和理解等含义。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老师的欣赏、赞美和激励是帮助孩子飞向成功的翅膀。
赏识可以让一个缺乏信心的孩子找回自信;让一个受挫的孩子鼓起勇气;让一个迷惘的孩子认识自我,确立起人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