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2000字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通用23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通用23篇)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篇19岁那年时,我去图书馆看书,看到了《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就看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父亲对教育孩子感悟和赏识的教育方法。
我很喜欢那里面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的确是这样,因为我们一生下来就是快乐可爱的。
可是上学以后,有的家长总是注重那些分数,我们一考不好就会遭到一顿打骂,这些家长有体贴关心我们的想法吗?有些家庭经常出现这样的一个镜头:在父母忙的时候,孩子总在前面问个不停,父母会不耐烦的说:"去去去,煩死了,大人忙小孩打什么岔呀!"这些家长总是讨厌在他们忙的时候小孩来"打扰"他们。
可是家长们知道吗?在你们拒绝孩子的一刹那,已经把孩子的求知欲望伤害了!如果经常这样的话,孩子就会对学习毫无兴趣了。
如果换种方法说:"乖孩子,我正忙着呢,我相信你一定会想出答案来的。
"这样的话,孩子不仅会高兴,而且还充满自信,相信自己能行。
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某人的某个方面一样出色优秀,所以就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相比较,"人家楼下的小红吹葫芦丝吹的多好呀,你再看看你,整天除了玩,还是玩,长大会有什么出息。
"其实哪一个孩子不想做一个好学生好孩子呢?可是,玩是孩子的天性啊!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啊!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启示是:赏识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
其实,孩子都是一个个不起眼的石头,由于家长的珍惜而提升了价值,最后变成了稀世珍宝。
同学们,我希望我们都能在赏识中快乐的成长。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篇2“赏识”二字,我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而真正做到去赏识自己的孩子的又有几个?在我的印象里,现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在什么方面都是优秀的,不希望孩子有半点不好的地方,一旦孩子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得到的就是父母的抱怨、指责。
最近一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名字叫《赏识你的孩子》读完之后让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感慨万分。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精选5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心得了。
但是读书心得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1这一段时间我拜读了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感受颇深。
让我对赏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就是被关注,被承认,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
我们常说:我很爱孩子,那你学会赏识了吗?让赏识重新回到孩子的身边吧!读了这部作品,再回过头来看我们这些孩子们,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点多了起来,显得更加可爱了。
同时,我也深深的体味到,这一个个闪光点能在孩子们身上得到聚集,不正是在其成长过程中一次次赏识、鼓励的结果吗!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和赏识。
孩子的进步离不开鼓励和赏识。
我们班班里调皮,爱玩的孩子较多,因此孩子们每天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
在处理矛盾时,我发现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就充满自信,用赞许的语言鼓励孩子,孩子就充满朝气,用欣赏的态度和孩子交流,孩子就充满激情。
但我觉得爱也要有个度,毫无原则的溺爱,其实是害孩子,科学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的真爱,因此对个别调皮孩子我也是严格要求,决不含糊。
同时,更要教育孩子学会鼓励和赏识。
鼓励应该是双向的,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赏识的索取者,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目光中充满赏识的赋予者。
老师赏识孩子,同时,也要引导孩子要学会欣赏老师,孩子和老师要实现“阳光互动”。
我今天学习周弘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在学习如何真正的爱孩子,学习正确地播撒爱的雨露和阳光的窍门,是我教育能力的一次提升和加强。
这次学习很有意义,写这篇读后感,是对自我提高的一次教育。
同时我也会将这份深切的体会带到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赏识的爱会让成人和孩子在欢乐中共同成长进步。
赏识你的孩子吧,只有这种理性的爱才会让孩子在美丽的人生世界翩翩起舞,自由翱翔!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2我喜欢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对其中的关于赏识教育法的那部分内容颇有感触。
读《赏识你的孩子》有感

读《赏识你的孩子》有感WTT整理,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读《赏识你的孩子》有感1“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是一位父亲叙述如何教育自己哑女儿的心路历程,有其独到的教育看法。
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其主要的精神,诚如书名一样赏识孩子,其实,每个做父母的都有同样的经验,当孩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每位父母一定对自己爱的结晶既满意又兴奋,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用鼓励、满意、欣赏的眼神注视着他们,当孩子第一次对着你笑、当孩子会翻身,会站起来,会走路,会说爸爸,都会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叫“好棒”、“好厉害”。
不过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挑剔自己孩子,吃饭的速度太慢,做功课慢吞吞,那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懒惰不会帮忙做家事,只爱看卡通不爱看益智性的节目,这是你的孩子没错呀!但怎么变得这么不够标准”呢。
什么时候亲子间疏于对谈,当你认为孩子长大了,应该自己洗澡,我们已经失去每天和他如此亲密接触的机会。
什么时候孩子听不进去你说的话,可能从不再讲故事给他听,当孩子兴奋的挑一本图画书要求你讲故事时,你借口说爸爸上了一天班,累死了,你自己看。
你从孩子多大时就认为他们应该自己看书,美国福音馆创办人松居直从孩子很小的时后开始,一直念书给他们听,他念的书范围很广,从图画书到儿童文学作品都有,孩子们也因此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孩子因为经常听父亲念书,似乎也体会书是多么有趣的,而许多父母亲想传达给孩子健全的人生态度和想法也藉书本告诉孩子,他们可能没有察觉父母亲的说教,这些的经验给我们一个思考亲子之间的关系,常在这些微妙中起了变化。
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应从回到原点开始,从亲子关系开始有了微妙变化开始,从不要拒绝孩子开始,继续拥抱孩子开始,再用专情的眼神看你的孩子开始,不断练习亲子熟悉的亲密的关系,莫忘初衷,他们曾经是那么可爱。
教育从回到原点开始,因为你对他一片痴情,教育从赏识开始,因为你从他们身上发现很多优点,教育从喜欢开始,因为你全然接纳,无怨无悔,教育从发现开始,因为会在他们身上发现惊喜。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通用10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通用10篇)《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通用10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通用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就象厨师回家不做饭的奇怪理论,身为教师的我回家后也很少再碰触跟教育有关的东西,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孩子,还不需要回家用很多精力来教育他,但天天回家后就感觉这一天过得很疲惫,吃完饭后,就想成为一个“沙发土豆”,看看电视,直到睡觉。
有时候想想我上学的时候是那么热爱读书,那时候的梦想就是在晴朗的日子里,能伴着零食,看着喜欢的书。
可最近几年除了对象单位每年有几百元的购书待遇时,冲到书店一次性买上一堆书(大多数还是为凑齐钱数才买的可有可无的书);还有看到某部影视剧时,买来相关的影视作品类小说读读;对于教育方面的书,好象并没什么特别想看的,其实教育类的好书有很多,只是自己担心太坚不太想去看罢了。
学校也给安排了许多学习的机会,有各种类型的讲座和理论学习等,在观看周宏老师《赏识教育》讲座时,我的心灵感到了触动,虽然看的是讲座,效果也不太好,但两个小时的时间,整个电教室的气氛就象现场直播似的,大家听得很用心很安静,会后还有许多老师拿着光盘,让我帮他们刻录下来,回家观看,那一阵子,赏识教育成了学校的流行词语。
看完录像之后,短时期内我就到书店买了本《赏识你的孩子》有感,回家细细品读。
周老师的许多观点都很打动人,归纳为一个中心思想就是:赏识使孩子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书里通过他和女儿之间的,二十多年的教育点滴,一个个细小平凡,每天都会发生的故事,在周老师的眼里却又是那么的不平凡,是啊,教育无小事。
从我个人来说,我教十五个班级,学生数量非常众多,和学生接触的时间也很少,并且也没有担任副班主任的工作,有时候我觉得我的工作就是把课上好,至于其他的教育工作都不是我能管辖的,我也没时间去管,再说作为一名副科老师来说,学生听不听话还是回事。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三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三篇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一)有幸拜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深深的振憾。
周弘老师,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工厂技术员,更是一个饱受磨难的父亲。
他的女儿周婷婷天生耳聋。
就是这个双耳全聋,被幼儿园老师称为哑巴白雪公主的小女孩,在周弘老师的赏识鼓励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六岁时,认识了两千多个汉字,进入了普通小学,并连跳两级;八岁时,背诵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打破了当时吉尼斯世界记录;16岁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这位锲而不舍的父亲,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个教育的瑰宝,并将这一教育理念加以推广。
他从一个普通的工厂技术员,成了一名特殊学校的校长,也成了一名着名的教育专家。
在这本书里,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赏识教育的内涵。
周老师用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把赏识教育归结为看得起,并用行和通来概括精髓,也就是说要和孩子做到心灵相通,多鼓励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书中,周弘老师特别强调:教育孩子同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原理是一个样。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是天生的教育家。
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本能的拥有两个宝藏,即正确心态:孩子学说话时承认差异导致差异缩小。
孩子学走路时允许失败导致不怕失败。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应该保持像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心态,要相信孩子,时刻给孩子鼓励,孩子才能竖立自信心,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我特别欣赏周弘老师在文中说的这段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而是从自身寻找原因。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这段话告诉我们,孩子的命运决定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赏识你的孩子》是一部家庭教育名着,更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宝典。
《赏识你的孩子》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会赏识其实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在教三年级学生时,往往怀着教孩子说话、教孩子走路时一样的心态。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6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我们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都很重视,那你知道我们该怎么做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1“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是一位父亲叙述如何教育自己哑女儿的心路历程,有其独到的教育看法。
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其主要的精神,诚如书名一样赏识孩子,其实,每个做父母的都有同样的经验,当孩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每位父母一定对自己爱的结晶既满意又兴奋,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用鼓励、满意、欣赏的眼神注视着他们,当孩子第一次对着你笑、当孩子会翻身,会站起来,会走路,会说爸爸,都会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叫“好棒”、“好厉害”。
不过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挑剔自己孩子,吃饭的速度太慢,做功课慢吞吞,那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懒惰不会帮忙做家事,只爱看卡通不爱看益智性的节目,这是你的孩子没错呀!但怎么变得这么不够标准”呢。
什么时候亲子间疏于对谈,当你认为孩子长大了,应该自己洗澡,我们已经失去每天和他如此亲密接触的机会。
什么时候孩子听不进去你说的话,可能从不再讲故事给他听,当孩子兴奋的挑一本图画书要求你讲故事时,你借口说爸爸上了一天班,累死了,你自己看。
你从孩子多大时就认为他们应该自己看书,美国福音馆创办人松居直从孩子很小的时后开始,一直念书给他们听,他念的书范围很广,从图画书到儿童文学作品都有,孩子们也因此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孩子因为经常听父亲念书,似乎也体会书是多么有趣的,而许多父母亲想传达给孩子健全的人生态度和想法也藉书本告诉孩子,他们可能没有察觉父母亲的说教,这些的经验给我们一个思考亲子之间的关系,常在这些微妙中起了变化。
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应从回到原点开始,从亲子关系开始有了微妙变化开始,从不要拒绝孩子开始,继续拥抱孩子开始,再用专情的眼神看你的孩子开始,不断练习亲子熟悉的亲密的关系,莫忘初衷,他们曾经是那么可爱。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二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如何正确地赏识和引导孩子,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个性的同时,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往往强调孩子的弱点和不足,忽视了孩子的优点和特长。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赏识孩子的重要性。
他说,赏识孩子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潜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赏识,我们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和肯定,并鼓励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不断努力和成长。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具体的赏识方法和技巧。
例如,通过表扬和奖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同时,还要注意赏识的方式和语言,要用积极的话语和耐心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除了赏识孩子,书中还强调了引导孩子的重要性。
引导孩子是指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引导他们在这些领域中展开学习和探索。
通过引导,我们可以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整体而言,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
赏识和引导孩子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个性的关键,也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用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方式与孩子相处,给他们更多的赞美和鼓励。
通过赏识和引导,我们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些对我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教育经验,我相信这本书对其他家长也会产生积极的启发和影响。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二)在阅读《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启发和思索。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教师如何适当地赏识学生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赏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当我们赏识学生的努力和成就时,他们会感到受到了重视和认可,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表现。
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而相反,如果我们只关注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他们会感到沮丧和失望,并且可能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赏识卡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五篇

赏识卡《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五篇【--母亲节祝福语】在《欣赏你的孩子》这个小故事里,重点描写介绍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如何用她博大的爱默默无闻地鼓励与支持自己的儿子,而儿子是如何用自己无言的努力,扭转顺理成章的事,到故事的结尾更是令人感动与出乎意料。
故事里的小男孩在老师的眼中认定是一个多动症,智力低下,没什么发展前途的学生。
母亲也默默地接受了老师 __。
但在与独生子交谈中,母亲的慈爱在巧妙的言语中表露出来,并艺术地把老师对小男孩的评价婉转地告诉了儿子。
这样使到本来一句定终身,男孩听后或许从此放弃自我的话,演变成激励人心、鼓舞学习的美丽语言,成为暗涌的动力推动着小男孩在学习的海洋中不断进步,意外的结果的产生是令读者估计不到但也渴望得到的最完美结局。
作品中的几位老师与母亲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
老师的结论一听就让人感到这个小男孩什么也没希望了。
其实母亲听后也把话留在心里,但她用伟大的母爱呵护这幼小的心灵,决不让儿子放弃自己。
儿子从母亲的话语中也理解母亲的爱与宽容的心,这成了一股动力不断推动着儿子在生活中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把否定变肯定,把老师眼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最后考上清华大学。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向着一个目标前进,成功的路正等待着你。
小男孩把母亲的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到最后一段才洋溢出来。
这就是感情的升华,也是对母亲付出的爱最好回报。
翻了周弘的教育著作《赏识你的孩子》对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很感兴趣看了之后感慨万千这不仅是一部对家长深受启发的家庭教育著作同时也是对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学校教育的一部好的教育参考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从一个父亲的角度谈了他对自己聋哑女儿周婷婷的教育历程怎样把一个三岁半时还一个字不会说震耳雷声都听不见的女儿周婷婷养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并用这种方法在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早慧聋童。
作者经过18年的生命体验把追蝴蝶的教育方法提升为赏识教育这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2000字
一本小而轻薄的册子,不足两百页。
十几年前读过,已记不清当时的触动,只是后来偶儿或间断性的使用或推荐于他人,而且曾经心中念念不忘。
但时至当下,站在今日之背景来看,再次读它,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惭愧。
书,常读常新,是随着生活阅历和年龄的渐长,文字在融入更多思考时,带来一种思想深度的碰撞。
无论是"曾经年少无知多么轻狂,如今阅尽沧桑已知世态炎凉。
"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都无非说明,真正的领悟是需要时间来积淀的。
正如书中的一句话:"把心中的奥秘让别人分享,比登天还难。
"更像自己,多年以前的读于今日而言仅仅如与一个陌生人的初次谋面,大概、可能、好像,或许是它真的与众不同,印象会略加深一些吧,总之,也无非过眼的烟雾吧,最终还是消失的没有踪影。
也直到此刻,我才对自己无数次的苦口婆心没有改变一些需要改变的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是亲人还是朋友,不再耿耿于怀。
所谓:尽人力,听天命何尝又不是如此呢?一个人的真正改变一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的统一吧。
而这一切不一定皆是美好而快乐的。
本书作者周弘的改变,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双耳失聪的女儿吧!有人说:所有的苦难与背负尽头,都是行云流水般的此世光阴。
但无论是对于周弘还是周婷婷还是他的整个家庭,这行云流水首先是源自一段痛苦的煎熬,其次是之后的砥砺前行,才有最后的光明前景。
说到此书可以简而概之:一个教育的门外汉,一个双目失聪的女儿,一种像追蝴蝶一样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教育方法,成就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周婷婷,成就了一个"赏识教育"的专家—周弘。
苦难是财富,必须经历万水千山的挑战。
"人生之苦,莫过于看不到一丝希望。
"
"双耳全聋的孩子在全世界都属康复禁区,她今后的唯一出路只能是上聋哑学校。
"也因此,周婷婷三岁之前的时光是在孩子的孤独和父母的泪水中泡大的。
幼儿园里"哑巴白雪公主"的称号是刺在父母心头的一把刀。
周弘曾对朋友说:哪怕一把大火把我的家烧的精光,只要女儿能喊一声"爸爸",我就心满意足了。
得有多大的勇气承受这样一份上天给予的不公平呢?又得有多少的勇气敢于挑战这样的不公呢?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对于周弘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无论是风雨兼程的寻医找药之路,还是"无心插柳"的教育寻梦之路,这条路都走的艰辛而漫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努力的结果是:本应百分百上聋哑学校的女童上了普通学校,成了全国十佳少年,而与教育毫不相干的父亲却成了聋哑学校的校长。
是命运的垂青吗?是机遇的改变吗?都不是,是十年磨一剑的持之以恒和用心付出,是与命运挑战的一份决心与执着。
从"一声'饼干'带来的智力曙光开始,到"母语玩字法",从"大老虎"来了,到"父女命运变奏",周弘终于找到了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是每个家长本来就拥有、却没有发现,又都本能的使用过,但无意中又忘却了的教育方法,最后被冠名为"赏识教育"的方法。
而这种寻找最初是源自于:"怎么把学习变成玩?""怎么使学习比玩更有吸引力?"的思考,更源于这样一段话所带来的震撼:"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
尽管在他们双亲无限爱心的摧残之下,仍然有些孩子成了材。
"也源于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教育思想:"衡量任何事能不能干好的关键,就是看它有没有生命里!有生命力的事就是再弱小,也会强大起来,变成滚滚洪流。
而缺乏生命力的事必然会逐渐衰弱,走向死亡。
"
如何让教育充满生命力?让受教育者在一种轻松愉悦中开启学习之旅。
最终只有一个词:赏识。
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道理却简单而又深刻。
为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他找到孩子和海伦。
凯勒生日"同一天"的证明,孩子因看书而耽误吃饭睡觉时,他说孩子符合《天才儿童行为表》的第一条,看起书来废寝忘食,他用激将法鼓励孩子挑战背诵圆周率后面1000位。
为了让女儿尝甜头,当孩子第一次做十道应用题只做对一道时,他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做对了一道。
"他还经常用这样的语句和女儿交流"爸爸是了不起的爸爸,但和你小时候相比,可差远了。
"
为了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分数观,他见女儿第一句总是问她心情好不好,感觉怎么样。
为了让孩子每天生活在无限新奇、激动和喜悦之中,他说:"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以唤起女儿对生命的热爱。
就是在这样诸多点点滴滴的摸索中,他总结出了"周婷婷现象":相信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相信每个孩子牙牙学语时需要无比的宽容!相信每个孩子成长的养分来自心灵的舒展!并最终提升为"赏识教育"的方法,提出其基本理念: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他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反复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
忽然间就想起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而对于家庭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