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注浆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盾构到达掘进作业指导书

盾构到达掘进作业指导书

盾构到达掘进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指导盾构接收施工作业流程,有效指导作业人员进行盾构到达掘进施工,确保盾构接收施工质量及安全、使盾构接收期间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2.适用范围适应于盾构机到达掘进施工。

3.工艺概述及作业内容3.1工艺概述盾构到达接收位置的施工过程,自区间隧道贯通前100m掘进至区间隧道吊出井的过程。

3.2作业内容盾构到达掘进主要作业内容包括:盾构掘进、管片拼装、管线(水、电、气等)接驳、隧道运输、端头加固检测、测量、洞门凿除、洞门密封圈安装、接收托架安装、同步注浆、补充注浆、隧道清理等作业内容。

4.施工准备4.1内业技术准备(1)应根据工程及盾构到达施工的特点,编制到达掘进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

(2)制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外业技术准备(1)根据地质、水文、施工现场等情况,设置合理的盾构到达掘进参数。

(2)盾构到达前100m进行联系测量。

(3)接收工作井满足盾构到达要求,施工所需水、电、照明、排水、排污设施已准备就绪。

4.3技术要求(1)根据盾构洞口地层稳定性评价结果,严格按地铁施工规范、施工设计对洞口端头进行地层(注浆、旋喷桩等)加固处理。

(2)洞门凿除根据洞门的稳定性,决定洞门凿除的时间,应避免破除后暴露时间过长产生坍塌。

(3)盾构主机到达掘进50m 、20m 的位置及出洞洞门环,要进行导向系统的测量复测和精确度调整,保证出洞误差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5.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5.1施工工艺流程盾构到达掘进工艺流程见图5.1。

图1 盾构到达施工流程图5.2工艺步骤说明5.2.1端头加固盾构接收之前对洞口地层加固情况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检查评定,选择加固措施的基本条件为加固后的地层要自稳能力,且不能有地下水的损失。

地层加固要保证洞门破除后的土体有充分的强度和稳定性,在盾构到达掘进时不能坍塌。

隧道双液浆作业指导书(注浆规程)

隧道双液浆作业指导书(注浆规程)

关于隧道注浆作业指导书隧洞注浆应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导书实施,在注浆过程中严格把关保证注浆质量,达到注浆效果。

一、注浆步骤:1.1 根据设计注浆孔的大小选择钻机,一般采用地质钻机或潜孔水平钻机,在钻孔时做好孔位地质素描,以便掌握注浆效果。

1。

2 在安装注浆管时,应将管口处用胶泥庥丝缠绕,实孔注浆管的止浆和固定,方可进行注浆。

1。

3 注浆压力应根据岩性、注浆目的、施工条件、涌水压力等因素应在现场试验确定,但注浆终压一般为1。

5∽4Mpa。

1.4 注浆顺序要求是先注无水孔,再注水孔。

在无水地段可从拱脚处向上逐孔向上注浆,注浆的速度是从快到慢,并逐孔做好注浆记录。

1。

5 浆液拌制(1)浆液配合比严格按工程师通知配合比配制;(2)原材料计量误差要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3)投料顺序按水、水泥、砂依次进行;(4)搅拌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单液水泥浆配制:先在搅拌机内放入定量清水进行搅拌(同时加入速凝剂),待全部溶解后放入水泥,继续搅拌3分钟即可。

双液水泥—水玻璃浆(C—S浆):C-S浆中水泥浆越浓,水泥浆与水玻璃浆比值越大,凝胶时间越短,一般在30秒到数分钟;另外可加入缓凝剂及速凝剂来调整凝胶时间,可调范围为十几秒到几十分钟(注浆步骤如图一)。

双液浆的配制:水泥浆的配制同上,水玻璃浆的配制要先在搅拌桶内加一定量的清水,再放入一定量的浓水玻璃,搅拌均匀即可。

两种浆液通过注浆机在混合器处混合后进入地层。

制浆注意事项:为保证浆液质量,配料时制浆材料计量准确,水泥、缓凝剂、速凝剂等固相材料可采用重量称量法,水、水玻璃采用体积称量法。

其中水、水泥、水玻璃称量误差不大于2%,外加剂称量误差不大于1%;严格按顺序加料,有外加剂的浆液中,外加剂未完全溶解,不得加入水泥。

搅拌时不得将绳头、纸片等杂物带入搅拌机内,搅拌后的浆液经筛网过滤后方可进入注浆机。

搅拌时间不得少于规定值,以免浆液搅拌不匀.掺有缓凝剂的水泥浆在30分钟内用完1。

盾构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

盾构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

广州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伸线工程盾构区间5标盾构工程盾构同步注浆机及二次注浆方案编制单位: 上海吉原公司编制日期: 二○○七年一月一.工程概况【会石区间轨排井~广州新客站】和【江泰路站~跃进村站】两个盾构区间,分别位于番禺区和海珠区。

【会石区间轨排井~广州新客站盾构区间】线路从会石区间轨排井开始后向西南延伸,下穿密集鱼塘群、过石壁站,继续向西南穿越浅埋密集鱼塘群,后到达广州新客站,盾构机解体、吊出、转场至江泰路站;【江泰路站~跃进村站盾构区间】线路从江泰路站出发沿江南大道向北至跃进村站。

【会石区间轨排井~广州新客站盾构区间】里程范围为:左线长730.262m+290.093m (含长链0.126m);右线长729.81m+294.42m。

【江泰路站~跃进村站盾构区间】里程范围为:右线长721.71m,左线ZCK 长722.287m(含长链0.577m)。

整个标段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600m,最大纵坡为25‰。

【会石区间轨排井~广州新客站盾构区间】地处珠江三角洲后缘地带,为珠江水网交错的平原区,根据场地地貌成因及形态特征,区间地貌单元主要表现为珠江三角洲海陆冲积平原地貌;区间沿线为农田、苗圃、鱼塘,塘深2~3m,沿线建筑物少,场地开阔,地下没有管线的铺设,周边正处于规划开发阶段。

【江泰路站~跃进村站盾构区间】沿线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为13.4m~17.8m,地貌单元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微地貌单元有河流冲淤积阶地、河床(槽)、微丘台地。

二.衬砌背后注浆的目的盾构施工中,随着盾构的向前推进,当管片脱离盾尾后,在土体与管片之间会形成一道宽度为115~140mm左右的环行空隙。

若不将这一空隙及时充填则管片周围的土体将会松动甚至发生坍塌,从而导致地表沉降等不良后果。

为此必须采用注浆手段及时将盾尾建筑空隙加以充填。

同时,背衬注浆还可提高隧道的止水性能,使管片所受外力能均匀分布,确保管片衬砌的早期稳定性。

三.衬砌背后注浆的方式和定义(一)同步注浆与即时注浆同步注浆是通过同步注浆系统及盾尾的注浆管,在盾构向前推进盾尾空隙形成的同时进行。

地铁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

地铁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

大连市地铁二号线段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一、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2)2、隧道所经过的地质状况 (2)3、各岩土层的富水性及渗透系数 (3)4、洞身经过地段的围岩级别 (4)二、同步注浆的目的与原理 (4)1、同步注浆的目的 (5)2、同步注浆的原理 (5)三、同步注浆材料选用、参数设置与注浆工艺 (5)1、注浆材料及配比设计 (5)2、同步注浆主要技术参数 (6)3、同步注浆工艺和方法 (7)4、同步注浆的注意事项 (7)四、二次注浆 (8)1、二次注浆的目的 (8)2、防水、堵漏提高隧道抗渗能力 (8)3、二次注浆浆液配比与施工方法 (8)五、安全保证措施 (9)六、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大连地铁2号线工程201标段【西安路始发井~交通大学站】盾构区间工程,盾构法隧道起止里程为DK16+803.63~DK18+130(左线DK16+804.1~DK18+129.457,其中长链16.398米),盾构法双线掘进长度为2668.595米。

其中DK16803.63~DK17504.522为左右线上下重叠段,竖向净距约为 2.7米。

在DK16+796.63处设盾构始发井,在DK16+988.342~DK17+004.522处设联络通道,DK17+504.522~DK17+525.022处设区间风井,在DK18+135.5处设盾构接收井。

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外径6000mm,内径5400mm,管片宽度1200mm,管片厚度300mm。

管片分为6块:3块标准管片,2块相邻管片,1块封顶管片。

2、隧道所经过的地质状况①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①1素填土:灰褐-黑灰色,主要由粘性土、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组成。

碎石粒径20-120mm不等,局部块石,硬杂质含量占全重量30-70%左右,稍湿-饱和,松散-稍密状态,路面孔顶部有100cm左右的沥青路面及路基,层厚0.30~7.30m,层底高程-0.35~12.40m。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施工作业指导书

地铁车站及深基坑编号: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12年9月20日发布2012年9月25日实施地铁车站及深基坑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地铁车站及深基坑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作业。

2.作业准备2。

1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

1注浆施工专业性较强,必须由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进行施工。

3。

2 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3注浆范围必须按照设计及现场实际地质情况确定。

3.4注浆压力必须按照设计要求。

3。

4施工机具、材料处于完好状态。

3.5进场材料经过检验方可用于该工程.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

1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钻进→埋设孔口管→安装进浆及保护阀→压水→注浆→扫孔→注浆→终孔。

4。

2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如图4.2-1所示。

图4.2—1 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完成材料、现场试验、施工设备、测量放线等一系列的施工准备。

5.2施工工艺5.2。

1钻孔钻孔位置要准确,施钻时钻机要尽量贴近岩面,以保证开孔质量;换钻杆时要注意检查钻杆是否弯曲,有无损伤,中心水孔是否畅通等。

5。

2。

2安装孔口管按设计要求将孔口管安装在孔内,以便和注浆软管连接。

5。

2.3注浆站布置注浆泵站采用移动式的注浆站,应尽量靠近工作面,为利于操作方便,泵站布置应紧凑,并应加强通风防尘。

5.2。

4配制浆液水泥-水玻璃浆应按胶凝时间配制。

水泥浆浓度宜为0.8~1.5:1,水玻璃浓度宜为25~40Be′。

注浆作业指导书

注浆作业指导书

同步注浆同步注浆指盾构推进与注浆是同步进行的,即在隧道内将具有早强及最终强度的浆材,按规定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在盾构推进的同时填充到盾尾空隙内1.注浆目的1)填充建筑空隙,控制地表变形2)控制隧道本身的沉降3)提高隧道的防水功能4)改善隧道的整体受力情况2.注浆量确定同步注浆要充填的空隙理论上就是所需浆液的方量即管片脱出盾尾后产生的建筑空隙,其理论注浆量:V= n XLX(R2-r2)+g式中:L --- 环宽R ——盾构外半径d ——管片外半径g ——同步注浆管肋体积在施工中考虑到因部分浆液会挤压到周围地层中,造成跑浆、浆体失水收缩固结,有效注入量小于实际注入量等因素,所以合适的注浆量一般为理论计算值的150%〜250%左右,并通过监测地表变形情况进行调节。

3.浆液质量的要求:首先拌浆人员应检查拌浆材料的质量这是确保浆液质量的前提,没有好的材料质量就不会有好的浆液。

其次浆液在地面拌制必须做浆液试验,须对其稠度、流动性、和易性、析水性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同步注浆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盾尾间隙如不及时注浆,间隙被周围土体填充,增大了地层损失,使地表沉降增大。

同步注浆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地面隆起的高度为10mm,沉降值为30mmo5.同步注浆作用1)填充建筑空隙,控制地表变形2)控制隧道本身的沉降3)提高隧道的防水功能4)改善隧道的整体受力情况其他作用姿态纠偏:合理选用压浆点、注浆压力可有利于盾构推进的纠偏,例如若要使盾构向左纠,可选择左侧注浆,使管片外周单侧有压力,迫使衬砌向右移动,靠足右面盾尾部,左侧盾尾内衬砌与盾壳间隙加大,盾构向左纠偏富余量加大,以此调整盾构推进轴线,保证施工质量。

6.在拌浆时必须做到如下工作:6.1浆液稠度值控制在满足施工要求不到标准不准放料。

6.2每拌浆液拌制好后,必须测量其稠度,并做好记录。

7.同步注浆浆液配合比(施工前对浆液进行配比试验)惰性浆液:膨润土:粉煤灰:黄砂:水(1: 4: 6.8: 4.3)可硬性浆液:水泥:粉煤灰:黄砂:SY-1: ND-105:水(1: 9.2:2.1: 0.021: 0.008: 5.7)8.质量控制(1)注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注浆准备,注浆一经开始应连续进行,力求避免中断。

重叠隧道盾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重叠隧道盾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重叠隧道盾构施工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本标段隧道上下重叠部分包含在红岭站~老街站,老街站~晒布路站二个盾构区间隧道。

红岭站~老街站盾构区间隧道左线长1273.759m 、右线长1262.7m,上下重叠隧道的最小净距为 1.6m(老街站西端头处)。

轨面埋深11.0m~37.0m,隧道拱顶埋深约为6.0m~32.0 m。

本区间隧道左、右线以14.0m的线间距从红岭站平行出发后,以R=400m 曲线(曲线长度约为300m),在下穿多幢房屋、宝安南路、笔架山渠后,左右线隧道在平面上线间距逐渐缩小,纵断面上轨面高差逐渐加大,在接近桂圆路时,左右线隧道变为完全上下重叠的布置型式(左线在上,右线在下)。

左右线以上下重叠的结构型式、R=350m 的曲线(曲线长度约330m )在下穿布吉河、星港中心和广深铁路桥后进入老街站,上下重叠及过渡线路长度约440m。

老街站~晒布路站盾构区间隧道左线长838.59m 、右线长836.03m,由于受老街站的(车站采用上下重叠的侧式站台形式)控制,左右线隧道(左线在上,右线在下)以轨面高差7.6m的间距(两隧道净距为1.6)从老街站以上下重叠的形式出发后,左右线以R=350m的曲线(右线曲线长度482.545m,左线曲线长度525.008m )在下穿多幢房屋、东门老街繁华商业区后,在接近东门中路时左右线隧道在平面上线间距逐渐拉开,纵断面上轨面高差逐渐减少,左右线隧道逐渐由上下重叠过渡到左、右平行的结构形式。

上下重叠及过渡线路长度约740.0m。

1.2地质条件红老区间地形稍有起伏,红岭站至变电站段属坡残积区,地势较高,变电站至老街站属冲洪积区,地势平坦,总体上红岭站端高、老街站端低,地面高程4.5m~21.8m。

线路所经处楼宇密布,商业发达。

本区间线路经过地段,覆土表层为第四系人工填筑的(Q4ml)素填土、杂填土,其下为冲洪积(Q4al+pl)淤泥质土、砂层、粘性土,残积(Qel)粘性土,下伏基岩为花岗片岩(γ23)及花岗片麻岩(Zyk)。

路基注浆作业指导书

路基注浆作业指导书

路基注浆作业指导书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由于路基填料选择不当或施工时压实系数不达标,在列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路基不均匀下沉,影响线路轨面平顺。

2 作业目的对不均匀下沉的路基地段进行注浆,改良路基土体,填充路基孔洞,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路基继续下沉。

3 作业流程图4 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相关标准4.1 作业条件4.1.1 注浆作业时,线路应限速45km/h运行。

4.1.2 作业时间建议为4月15日—10月15日(根据不同地区可适当调整),冬季禁止施工。

4.2 机具和材料4.2.1 机具。

注浆机、钻机、搅拌机、发电机、水泵、秤量设备、铁锹、镐、盒尺、线绳等。

4.2.2 材料。

水泥、水等。

4.3 作业程序及要领4.3.1 根据沉降观测的数据,确定注浆地点。

4.3.2 对注浆地点范围内的光电缆进行挖探。

4.3.3 测量放线,确定注浆孔位。

4.3.4 机械设备进行调试。

4.3.5 就位钻机,调整到合适的钻进角度,采用干钻法钻孔。

拌合注浆材料。

4.3.6 钻孔至设计深度后,开始注浆。

4.3.7 观测注浆地点周围是否有跑冒水泥浆的现象,如发现应及时封堵。

4.3.8 每小时应对线路的轨道几何尺寸检查一遍。

4.3.9 注浆结束后,用水泥砂浆或C15混凝土封孔。

清洗注浆泵、搅拌罐,移机至下一孔位继续施工。

重复以上程序,直至所有设计注浆孔施工完毕。

4.3.10 收拾工具,清理现场,整修路基边坡。

4.4 质量标准4.4.1 注浆范围。

4.4.1.1 过渡段注浆顺线路方向长度一般路堤地段按照桥台背向后顺延1.5倍垂直路基高度加3米。

如遇桥台离路堑、隧道口等特殊地段较近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注浆范围。

4.4.1.2 普通路基段为下沉地段两侧各加3m。

4.4.2 注浆孔位。

4.4.2.1 垂直方向:采用多排孔(根据路基高度决定),第一注浆孔距路肩垂直距离1m,在同一位置钻孔注浆两次,第一次沿水平向下15°孔深8m钻孔注浆;第二次沿水平向下30°孔深9m钻孔注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
二次注浆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监理工程师: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莞惠城际GZH-6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三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二次补强注浆 (1)
三、压浆施工的准备工作 (2)
四、注浆材料、浆体配比和性能指标 (2)
五、注浆设备 (3)
六、主要参数 (3)
七、压浆作业 (4)
八、注浆过程中注意事项 (5)
九、注浆结束标准及注浆效果检查 (6)
(一)、注浆结束标准 (6)
(二)、注浆效果检查 (6)
十、质量保证措施 (6)
十一、压浆安全要点 (7)
二次注浆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本段松山湖北到大朗盾构区间隧道位于东莞市大朗镇,右线设计起点里程为
GDK33+951.219,设计终点里程为GDK38+359,在GDK38+106.1888处设长链
6.1888m,右线全长4413.97m;左线设计起点里程GDZK33+949.588,设计终点里程GDZK38+359,在GDZK38+089.5292处设短链10.4708m,左线全长4398.941m。

整个区间隧道下穿密集的建筑群,在区间大里程端部下穿大井头高架桥,区间下穿道路处,道路下管线密集,主要地下管线有电缆、通讯线缆、给排水水管、煤气管等,埋深不等。

本段盾构隧道沿线地形略有起伏、开阔,局部为剥蚀残丘,无地表河流,经济发达。

本盾构隧道线路单一,设置为标准单线单洞断面,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2000m,左右线线间距约12.5m~28.5m。

隧道最大线路纵坡为24.4‰,最小纵坡为2.0‰,竖曲线半径为10000m,隧道拱顶埋深为10.5m~42m。

二、二次补强注浆
同步注浆后使环形空隙得到填充,地层变形沉降得到控制,在浆液凝固,强度得到提高,但可能存在局部不够均匀,为提高背衬注浆层的防水性及密实度,必要时再补充以二次注浆,见图1,使注浆体充填均匀,形成稳定的防水层,达到加强隧道衬砌的目的。

注浆孔(吊装孔)
注浆孔口管同步注浆固结体
收缩空隙深入围岩0.5m
图1 二次补强注浆示意图
二次注浆一般在管片与岩壁间的空隙充填密实性差,致使地表沉降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才实施。

施工时采用地表沉降监测信息反馈,结合洞内超声波探测背衬后有无空洞的方法,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二次注浆。

三、压浆施工的准备工作
1、全面检查注浆所需要的设备器具,是否运转正常,并应在盾构推进前检查准备完毕。

2、根据盾构现状姿态,管片圆环位置和二者位置相互关系以及施工要求而选定的注浆
孔上接好注浆管路,按选择好的注浆口位置调整好浆液分配系统,并必须保证各注浆管路畅通。

3、注浆站接隧道工作面的指令,按时将拌制符合施工要求的浆液送至工作面以供使用。

四、注浆材料、浆体配比和性能指标
注浆材料宜选用具有料源广、可注性强、经久耐用、结实体强度高、对地下水和周围环境无毒性污染、价格低廉等特点。

配置浆材要流动性好,便于盾构移动过程中持续不停的注浆,而一环注浆结束后,浆液凝固有较好的强度,具有微膨胀性,避免后期收缩变形,二次注浆材料可注性强,能补充同步注浆的缺陷,对同步注浆起充填和补充作用。

根据不同的注浆方式和注浆特点,二次补强注浆材料及配比、性能指标如表1。

表1 二次补强注浆材料配比表
注:水泥采用强度等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掺量为1/10水泥净浆体积。

当地下水特别丰富时,需要对地下水进行封堵。

同时为了及早建立起浆液的高黏度,以便在浆液向空隙中充填的同时将地下水疏干(将地下水赶入地层深处)。

获得最佳充填效果。

这时需要将注浆液的凝胶时间调至4-15分钟,必要时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拌制后浆液必须满足工程使用要求,要求如下:
(1)、注浆作业的全过程不易产生离析;
(2)、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易于注浆施工;
(3)、注浆后浆液固化的体积变化小,即凝固收缩率小;
(4)、有较好的不透水性能;
(5)、注浆后能很快超过土层的强度。

浆体根据地表变形及隧道沉降控制要求、地面荷载、地层状况选定。

在用于工程前必须进行材料测试,其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用于工程。

五、注浆设备
1、浆液在洞内拌制,采用砂浆搅拌机将拌制好;注浆采用液压双液注浆泵。

2、补强注浆注浆管路及孔口管自制,其加工应具有与管片吊装孔的配套能力,能够实
现快速接卸以及密封不漏浆的功能,并配有泄浆阀。

表2 机械设备配备表
六、主要参数
二次补强注浆应控制压力宜为0.5~0.6MPa。

二次注浆量:根据地质情况及注浆记录情况,分析注浆效果,结合监测情况,由注浆压力控制二次注浆量。

补强注浆应先压注可能存在大的空隙一侧。

注浆工艺是实现注浆目的,保证地面建筑、盾尾密封及衬砌管片安全的重要一环,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并依据地层特点及监控时量测结果及时调整各种参数,确保注浆质量和安全,做到万无一失,见注浆工艺流程图2。

七、压浆作业
1、压浆作业与盾构掘进同步进行,其压入量应与掘进速度相适应,使压出浆液在地层产生变形前就填充建筑空隙;
2、压浆作业时要随时观察压浆工作是否正常,控制准压浆压力并详细记录压浆点位置、压力、压浆量,压浆作业者与盾构司机要保持联系。

当压浆作业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通知停止盾构掘进施工,及时排除故障;
3、拌浆站严格按浆液配比拌制浆液,出浆是要经网筛过滤,每拌浆液许经稠度仪测定浆液稠度,符合要求方能送至作业面使用,拌浆站每作业班须做一组浆液试块;
4、压浆结束应在一定压力下关闭管片压浆孔口旋阀或同步注浆的浆液分配系统,同时打开回路管停止注浆;
5、将压浆管路内压力降至零拆下管路并及时清洗干净,待浆液终凝后方可拆下管片压浆口出的旋转阀门,并将压浆孔用闷盖闷死。

图2 注浆工艺流程图
八、注浆过程中注意事项
1、在注浆过程中,随时注意结构的位移情况,如果出现位移加速变化的情形,就要停止注浆,并迅速采取措施;
2、每次注浆前,要检查压力表,确认运转完好正常,不允许超压注浆;
3、注浆前要将衬砌表面的裂缝封好,以免在注浆过程中跑浆;
4、注意控制好注浆压力,注浆压力的设定原则一般为地下水静止水压力与静止土压力之和的1.1-1.2倍;
5、注浆过程中,应注意冲击数与压力值的变化,由此判断是否堵管或堵管的位置,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