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实验专题复习 课本实验汇总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高考化学实验3500个(精校版)

【高考化学】高考化学实验3500个(精校版)

【高考化学】高考化学实验3500个(精校版)本文档收集了3500个精选的高考化学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复和准备高考化学科目。

以下是一些实验的简要介绍和相关实验内容提要。

1. 酸碱滴定实验: 通过滴定分析法确定溶液中的酸碱物质的含量和浓度。

酸碱滴定实验: 通过滴定分析法确定溶液中的酸碱物质的含量和浓度。

2. 电解质性质实验: 通过电解分解物质来研究电解质的特性和变化。

电解质性质实验: 通过电解分解物质来研究电解质的特性和变化。

3.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实验: 研究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性质和特点,包括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和非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实验: 研究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性质和特点,包括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和非金属的化学性质。

4.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研究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特性和变化,包括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和物质消耗。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研究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特性和变化,包括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和物质消耗。

5. 化学平衡实验: 研究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包括影响平衡位置变化的因素。

化学平衡实验: 研究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包括影响平衡位置变化的因素。

6.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和特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态的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和特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态的变化。

以上只是部分实验的简要介绍,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请参考相关实验手册和教材。

希望这份实验集对你的高考化学复有所帮助。

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请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实验操作时请遵守安全规范并在指导下进行。

高三化学高考知识点实验

高三化学高考知识点实验

高三化学高考知识点实验在高三化学的学习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个高三化学高考知识点实验,希望对同学们备战高考有所帮助。

实验一:金属与酸反应实验材料:- 锌粉- 盐酸- 稀硫酸- 碳酸氢钠溶液- 锌片- 磷酸二氢钾溶液实验步骤:1. 取一小块锌,加入盐酸中,观察其反应现象。

2. 将锌粉加入稀硫酸中,观察其反应现象。

3. 取少量碳酸氢钠溶液,加入磷酸二氢钾溶液中,放在锌片上方,观察气体产生的情况。

实验目的: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观察到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了解金属的活泼性和酸的性质。

实验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实验材料:- 土豆片- 催化剂(如过氧化氢溶液)- 碘化钾溶液实验步骤:1. 将同等大小的土豆片放置在两个试管中。

2. 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催化剂,另一个试管中不加催化剂。

3. 分别加入碘化钾溶液,观察反应速率的差异。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观察到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因素。

实验三: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实验材料:-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酚酞指示剂实验步骤:1. 使用移液管分别取一定量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2. 将一滴酚酞指示剂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3. 将氢氧化钠溶液以滴定管滴加到盐酸中,直到溶液变色。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过程,学习使用酚酞指示剂判断酸碱中和点。

实验四:氯化银沉淀反应实验材料:- 氯化银溶液- 双氯隐蔽剂溶液实验步骤:1. 将氯化银溶液倒入试管中。

2. 加入少量双氯隐蔽剂溶液。

3. 观察溶液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观察到氯化银的沉淀反应,学习化学反应的生成物。

以上是几个高三化学高考知识点的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帮助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实验,勇于探索,加油!。

高三化学必修一课本实验大全

高三化学必修一课本实验大全

必修一实验大全(一)物质及其变化实验实验1-1【P8,胶体实验】【实验操作】取两个100 mL小烧杯,分别加入40 mL蒸馏水和40 mL CuSO4溶液。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

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结论】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

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可被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例如,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或者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人密林中时,都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属于丁达尔效应。

实验1-2【P13,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操作】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干燥的NaCl固体、KNO3固体和蒸馏水,如图1-9所示连接装置,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三个烧杯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

取上述烧杯中的NaCl固体、KNO3固体各少许,分别加入另外两个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溶液。

如图1-9所示,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NaCl溶液、KNO3溶液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表明,干燥的NaCl固体、KNO3固体都不导电,蒸馏水也不导电。

但是,NaCl溶液、KNO3溶液却都能够导电。

实验1-3【P16,Na2SO4与BaCl2的反应】【实验操作】向盛有2 mL Na2SO4稀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 mL BaCl2稀溶液,观察现象并分析。

通过上述现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Na2SO4稀溶液与BaCl2稀溶液混合时,Na+、Cl-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SO42-与Ba2+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要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要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要点总结

1.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将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到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和配比,避免产生过多的气体。

2. 酸碱指示剂检测酸碱性: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溴甲酚等,加入待测物质中,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 金属与盐酸反应:将金属片如锌、铁等与盐酸反应,观察气体的产生和金属的溶解,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和对酸的反应性。

4. 酸与碱中和反应:将一定量的酸和碱混合,逐滴加入,使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度,当溶液中出现颜色变化时停止加入,记录加入的酸碱体积。

5. 酒精和脱水剂实验:将酒精与脱水剂如浓硫酸等混合,观察到产生大量热和气体的反应,同时可以用湿的蓝色石蕊纸测试气体的酸碱性。

6. 金属的活动性实验:将不同金属片放入盐溶液中,观察反应产生的现象,如产生气泡、金属片的溶解等,可以根据表观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7. 催化剂实验:将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不同催化剂如铁粉、铜粉等,观察反应的速率和明火的变化,从而判断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总的来说,化学实验要点包括注意安全操作、掌握实验步骤、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观察现象、理解实验目的和结果分析等。

在考试
中,要注重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有针对性地复习相关实验内容。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高中化学实验汇总一、《必修一》1、粗盐提纯这个实验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和一些硫酸盐。

试剂的添加顺序应按照规定顺序添加。

实验操作包括:加水搅拌、过滤、再结晶等步骤。

2、溶液中SO42-检验方法这个实验介绍了检验溶液中SO42-的方法。

同时还介绍了检验溶液中Ag+的方法。

3、蒸馏这个实验介绍了蒸馏的仪器和注意事项,如沸石、冷却水流向、弃去开始的馏出液等。

4、萃取分液这个实验介绍了萃取分液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查漏和观察溶液颜色。

同时还介绍了溴水、溴的CCl4溶液、液溴、溴蒸气、碘水、碘的CCl4溶液、碘、碘蒸气和玻璃塞上的小孔作用等知识点。

5、电解水这个实验介绍了气体摩尔体积、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等知识点。

同时还解释了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的原因。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个实验介绍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1)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将FeCl3加入NaOH溶液中,搅拌并加热,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2) 丁达尔效应:将NaCl加入AgNO3溶液中,观察到白色沉淀,说明Ag+离子被Cl-离子取代,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3) 浊液和胶体过滤后:浊液可以通过滤纸过滤,而胶体则需要使用特殊的过滤器,例如著名的___-赫维法。

补充:利用半透膜实验可以区分浊液、溶液和胶体。

半透膜只允许溶剂通过,而不允许悬浮物通过。

因此,溶液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浊液和胶体则不能。

4) 电泳:带正电的胶粒会向阴极移动,而带负电的胶粒则会向阳极移动。

这种现象可以用于分离胶体中的不同成分。

8、离子反应1) Na2SO4 + KCl → 无明显反应。

2) Na2SO4 + BaCl2 → 生成白色沉淀,表明SO42-离子与Ba2+离子反应生成BaSO4.3) NaOH + HCl → 生成水和氯化钠。

4) CuSO4 + NaOH → 生成蓝色沉淀,表明Cu2+离子与OH-离子反应生成Cu(OH)2.5) NaOH(酚酞)+ HCl → 酚酞指示剂的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表明OH-离子被H+离子取代。

高中化学教材常考实验总结(经典)汇总

高中化学教材常考实验总结(经典)汇总

高中化学教材常考实验总结(经典)汇总1、过滤(1)定义: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2)装置及操作要领:2、蒸发(1)定义:将溶液浓缩、溶剂汽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2)装置及操作要领:玻璃棒的作用:搅拌。

加热蒸发皿使液体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3)蒸发过程中的两种结晶方式:①蒸发结晶:通过减少溶剂而使溶液达到过饱和,从而析出晶体,如除去NaCl晶体中混有的KNO3、②冷却结晶:通过降温而使溶质溶解度降低,从而析出晶体,如除去KNO3晶体中混有的NaCl。

3、蒸馏(1)定义: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2)仪器装置:(3)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沿平齐;②加沸石(或碎瓷片);③冷凝水“低进高出”;④不可蒸干4、萃取和分液(1)定义: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叫做萃取。

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2)操作方法: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剂依次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入,其量不超过分液漏斗容积的2/3,盖好玻璃塞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③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选用萃取剂时必须满足的3个条件: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一般是水)互不相容。

②萃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

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其在原溶剂(一般是水)中的溶解度。

5、重结晶(1)定义: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出来的过程。

(2)实验操作:①将需要纯化的化学试剂溶解于沸腾或接近沸腾的适宜溶剂中;②将热溶液趁热过滤,以除去不溶的杂质;③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④滤出晶体,必要时用适宜的溶剂洗涤晶体。

人教版高三化学实验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化学实验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化学实验知识点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材中的实验知识点。

实验一:酸碱滴定酸碱滴定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滴定溶液中酸和碱的体积,确定它们之间的化学计量比。

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酸甲基橙等。

实施酸碱滴定实验时,要注意滴定管的垂直滴定、迅速摇晃容器、逐滴滴加滴定液等操作步骤。

实验二: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气体制取实验包括酸酐与金属反应、酸酐与碳酸盐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等。

而气体性质实验主要包括氧气、氯气、氮气、二氧化碳和硫酸烟雾的性质实验等。

在进行气体制取实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制取装置,控制反应条件,处理好生成的气体。

在进行气体性质实验时,要注意对气体进行观察和检验。

实验三:电化学实验电化学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电解铜(II)硫酸溶液、电解硫酸铜溶液重整铜板实验等,可以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离程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测量电解溶液的电压和电流等参数,计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电极电势。

实验四: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有机化合物实验包括醇的鉴定、烯烃和芳香烃的实验等。

通过进行醇的鉴定实验,可以通过醇的燃烧反应进行鉴别。

而进行烯烃和芳香烃的实验时,可以通过溴水试剂和铜粉试剂的反应来进行区分。

实验五:无机化合物的实验无机化合物实验包括硫酸盐的实验、氯化物的实验、碳酸盐的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进行无机化合物的鉴别和性质实验。

实验六:质量分析实验质量分析实验主要包括测定无机物质中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硫离子等离子的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通过滴定法、沉淀法和电位滴定法等方法,进行质量分析,确定物质中离子的存在和含量。

以上是人教版高三化学实验的一些知识点,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培养科学实验能力。

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实验安全要求,化学品要妥善保存,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高考重要课本化学实验及反应(精心整理第2版)

高考重要课本化学实验及反应(精心整理第2版)

高考重要化学实验图【无机实验】1、蒸发结晶 2、洗涤过滤 3、蒸馏4、萃取与分液5、配制一定量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6、氯气制取收集和净化7、实验室制氨气MnO 2+4HCl (浓)△MnCl 2 +Cl 2 ↑+2H 2O C a (O H )2+2NH 4Cl△CaCl 2 +2NH 3 ↑+2H 2O8、工业制硫酸高温4FeS2(固)+11O2(气) 2Fe2O3(固)+8SO2(气)+Q2SO2+O22SO3+196.6kJ SO3+ H2O H2SO4+79.5kJ9、铁与高温水蒸汽的反应3Fe+4H2O(g) == Fe3O4+4H210、酸碱中和滴定【有机实验】1、制溴苯2、制硝基苯3、乙醇的消去4、制乙酸乙酯2CH3CH2OH+O2 浓硫酸2CH3CHO+2H2O170℃4、石油分馏【重要实验化学反应方程式】:1、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3、碳酸钠受热分解2NaHCO3= Na2CO3 + H2O +CO2 ↑4、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 =2NaAlO2+3H2↑5、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4Fe (OH)2 + O2 + 2H2O = 4Fe (OH)36、铜溶于浓HNO3:Cu+4HNO3=Cu(NO3)2+2NO2↑+2H2O7、铜溶于稀HNO3: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8、9、10、11、12、13、14、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5、16、乙酸乙酯的水解【其他】1、温度计的使用 A 制乙烯 B 蒸馏 C 测溶解度 D 制硝基苯2、干燥干燥器3、防倒吸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本实验汇总一、《必修一》1、粗盐提纯P5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和一些硫酸盐按顺序写出所选试剂添加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涉及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SO42—检验方法P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Ag+检验方法P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馏P7-8所涉及的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沸石、冷却水流向、弃去开始的馏出液……4、萃取分液P9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查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颜色:溴水_______ 溴的CCl4溶液_______ 液溴_______ 溴蒸气_______ 碘水_______ 碘的CCl4溶液_______ 碘_______ 碘蒸气_______ 玻璃塞上的小孔5、电解水P13气体摩尔体积、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的原因:(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P16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差分析(详见步步高)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P26(1)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达尔效应:(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浊液和胶体过滤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浊液、溶液、胶体利用半透膜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泳(P28科学视野)补充:带正电的胶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负电的胶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离子反应P31-33(现象)(1)Na2SO4+KCl_____________ (2)NaSO4+BaCl2_____________(3)NaOH+HCl_____________ (4)CuSO4+NaOH_____________(5)NaOH(酚酞)+HCl_____________ (6)Na2CO3+HCl_____________9、钠单质的性质P47、P49(1)如何取一小块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的切割、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钠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铝单质的性质P48铝熔化实验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铁单质与水反应P50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棉花、肥皂液、氢气的检验1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P55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放热反应,滴加酚酞(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P56(1)外观差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于水温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加酚酞溶液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热分解实验(大管套小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酸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焰色反应P57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焰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氢氧化铝的性质P58(1)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2)Al(OH)3加稀盐酸和NaOH溶液16、铁的氢氧化物P60(1)FeCl3溶液和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2)Fe(OH)2的制备沉淀在空气中放置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设计实验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Fe3+的检验P61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Fe2+的检验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Fe2+和Fe3+的相互转化P61FeCl3溶液中加Fe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FeCl2酸性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P62现象,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硅酸的制备P76Na2SiO3(1:2或1:3稀释)+酚酞+稀盐酸,至红色变浅接近消失。

21、硅酸盐阻燃(防火材料)P77小木条获滤纸条分别浸入蒸馏水和硅酸钠溶液中,取出稍沥干后置于酒精灯火焰外焰处。

22、H2在Cl2中的燃烧P83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氯水漂白P84有色纸条或布条、有色花瓣分别放入干燥氯气和氯水中。

24、氯离子的检验P86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25、SO2漂白P90品红褪色,加热后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NO2与水反应P92如何使其尽可能被水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氨气的喷泉实验P97装置、原理、现象28、氨气的制取和性质P98-99制取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烟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浓硫酸黑面包实验P101解释:(变黑、发泡、白雾、酸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浓硫酸和铜反应P101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必修二》1、钾的性质P6钾在空气中的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钾与水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卤素间的置换反应P9描述颜色:(1)镁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