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学案3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学案 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学习目标】1.了解炎黄部落联盟和华夏族的形成,理解中国氏族部落联盟时期的合并与攻伐。

2.知道炎帝和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3.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1、重点:炎黄部落联盟,炎帝和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

2、难点:禅让制的实质,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自主学习】1.炎黄联盟:_______年前,中国进入_______时期。

黄河流域活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少昊等部落。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_______打败炎帝,炎黄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_______激战,最终打败蚩尤。

炎黄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___,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海外的华人也以“_______”自称。

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的主要发明: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_______,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_______,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时期的发明:相传黄帝已能建造_______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_______,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_______。

在黄帝时期,_______发明文字,______编出乐谱,隶首发明______。

黄帝的妻子_______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3.尧舜禹的禅让:(1)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他们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方法叫_______制。

(2)大禹治水:禹采用_______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他曾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解除了水患,因治水有功,被尊称为“_______”。

【合作探究】1.黄帝为什么又名轩辕氏呢?2.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3.大禹治水体现的民族精神有哪些?【当堂达标】1.一年一度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使炎黄子孙汇聚在天地之中,黄帝拜祖大典已经发展成为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盛大节日。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学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学案(含答案)

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学生增强民族意识;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黄帝、炎帝的贡献禹治水的传说【学习难点】“禅让”的含义和实质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我国什么时候进入部落联盟时期?有哪些重要的部落?2)、人文初祖指的是谁?3)、说出炎帝的贡献?4)、说出黄帝的贡献?5)、说出黄帝手下的贡献?6)、说出实行禅让制的部落联盟首领?7)、解决水患的首领、方法?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五、〔课堂小结〕:(2')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8'一、选择题: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孙中山先生所言“五千年”是从________开始算起的( )A.元谋人B.黄帝C.半坡人D.大禹2.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淮平原 D.黄土高原3.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

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3课远古的传说【自主学习】一、炎黄联盟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时期。

2.在阪泉,与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战争。

最后炎帝失败,炎帝、黄帝两大部落结成。

3.琢鹿之战:炎黄部落最终打败东方的。

4. 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

海内外的华人以“”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教民,种植和;还制作生产工具,发明,学会,教人们。

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知识。

2.黄帝:姓,名。

制作,挖掘,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和。

相传在黄帝时期,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发明算盘,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1.、和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2.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的人,实行。

3.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

他继位之后,扩大了的势力和影响。

【合作探究】1.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达标检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

他由南方走到北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跑到太阳落山的地方,不顾风吹雨打,不怕艰险劳累,一直率领人们从事治水的艰苦劳动。

经过13年,终于把洪渊填平了,河道疏通了,洪水由高处流入低处……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人们又重新搬回了陆地,修房盖屋,垦荒种地,养牛牧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杨思华、陈鲁编著《画说中国历史》请回答(1)上述史料讲述的“他”是谁?(2)材料中描写了“他”的哪一事迹?从“他”的故事中,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优秀品质?(3)“他”后来通过哪一制度成为部落联盟首领?2. 201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D.妻子螺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3.下列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 ) A.尧 B.舜 C.禹 D.黄帝。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二、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是怎么样的?二、学生自主学习:1、涿鹿之战(阅读课本12页,找出有关涿鹿之战的以下问题):①、时间:;交战双方:、对抗;地点:,所在流域。

②、结果:。

③、影响:。

2、黄帝----人文初祖后人尊称黄帝是,他建造,制作,教人,还发明了,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他的妻子发明了,他的手下发明了,编出了。

3、尧舜禹的禅让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②、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

③、夏朝的建立:时间年,建立者,王朝的地位。

影响,。

④、原始社会终结:原因、,标志:年,禹建立。

影响:原始社会结束,开始。

4、你对黄帝的发明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更科学?5、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6、禅让”是怎么回事?“禅让”的实质:“禅让”表现为:7、大禹治水治水方法:治水效果:8、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9、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0、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大都有随葬品,但数量多少差别很大。

七年级历史上册3远古的传说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3远古的传说学案新人教版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学习目标】(1)掌握炎黄联盟的过程,炎黄帝对人类的贡献;(重点)尧舜禹继位的经过。

(2)“禅让制”的含义(重点) 。

【课堂导入】播放录像《海内外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以此导入。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炎黄联盟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二、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分别说出炎帝和黄帝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三、尧、舜、禹的“禅让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精讲点拨】1、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

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3、“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其表现有两点: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4、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者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此诗是纪念谁的碑文( )A.黄帝B.大禹C.蚩尤D.女娲2.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3.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优质教案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课标要求】知道XXX、XXX和XXX、XXX、XXX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XXX、XXX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二、能力与方法1、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2、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重点难点】1、重点:1、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二、难点:1、部落、部落联盟的组成和性子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融合2、“禅让”的含义和实质【授课类型】新课。

【讲授时间】1课时。

【讲授准备】教师准备:炎、XXX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奠活动的图片、禹治水的幻灯、布置学生收集我国历史上的传说。

学生准备: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说。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述法、归纳法、图示法、比较法和讨论法。

【教具媒体】计算机与课件。

【教学过程】(结合旧知识导入新课)师:前两课我们研究了关于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这些历史的,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确切的记载。

但是,从我国广为流传的大量关于远古时代的历史传说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远古的农耕文化相印证。

传说虽然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了极有价值的内容。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出示课题)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XXX和XXX的传说(选定一位或两位同学上台报告XXX或XXX的传说,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联系XXX和XXX的传说,开展讨论,根据课本介绍的有关XXX、XXX的传说事迹,总结归纳XXXXXX对中华文明演进所做的贡献。

初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初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标要求】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学习目标】1.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及发明;尧、舜、禹;“禅让制”。

2.知道传说与史实的区别,认识社会发展更替的原因。

3.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学习重点】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学习难点】对“禅让制”的认识。

【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炎黄华夏的由来”。

第二部分为“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第三部分为“尧舜禹的禅让”。

一、炎黄华夏的由来1.阅读教材,思考回答:我们为什么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2.“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从材料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阅读教材,简述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2)依据材料归纳“轩辕”的功绩。

3.远古传说是历史事实吗?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三、尧舜禹的“禅让”1.什么是禅让制?2.材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依据材料思考,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书记载:尧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使用的是陶碗陶盆。

但他对百姓十分关心,部落如有人挨冻受饿,他就觉得是自己的过错。

舜也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在他耕过田和打过鱼的地方,人们受他的影响,都养成了谦让的好风气。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学案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学习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尧舜“禅让”;大禹治水。

理解:传说时代;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起来的。

分析:禅让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学习重点:黄帝和炎帝对华夏族形成所作出的贡献。

◆学习难点:如何区分史实与传说。

【成功之路】:(拾级而上,超越自我!)◆成功第一步:巩固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一、炎黄联盟1、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其中、等是最著名的传说人物。

2、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时期,如、、等部落。

黄帝与炎帝在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

3、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激战,最终打败蚩尤,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因此后人尊称和为中华民族的。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

传说炎帝教民,制作,种植;还制作,发明,会,教人们。

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

2、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相传黄帝已能建造以避寒暑,制作,挖掘,制造,会,并发明了。

仓颉创造,伶伦制作,隶首发明。

嫘祖会,擅长。

三、尧舜禹的禅让1、相传在黄帝之后,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当时实行,即将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给之人。

2、禹接受治水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曾。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

◆成功第二步:共同探究,让思考成为习惯1、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这一形象预示“龙”是众部落图腾的融合,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2、禅让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部落联盟首领是由民主推选出来的,没有特权。

3、原始社会组织形式:群居——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成功第三步:课堂练习,学以致用!(相信自己,力量在心中!)一、选择题1、“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材料中的“神农”是:A、炎帝B、黄帝C、尧D、舜2、图1 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挖井,发明舟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3、传说中,为争夺中原地区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的是:A、尧和舜B、炎帝和黄帝 C 、舜和禹 D、尧和禹4、《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其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远古的传说学习目标:
1、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教学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
教学难点:“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一、【课前热身】
写一写:我国南方一处重要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是,半坡遗址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究、交流、讨论、练习)
二、【自主学习、探究】
导标:(1)出示教学目标
(2)出示自学提示
探究1:炎帝与黄帝为华夏族做了哪些贡献?
点拨1: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还发明了陶器,尝百草。

黄帝创制立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变化播种收割,还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的用具。

探究2: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
点拨2:炎黄部落不断融合其他民族,成为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课程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课堂导入】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

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

看看那些流传久远
探究3: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的实质是什么?
点拨3:经过部落首领民主推选接替部落联盟首领的这一制度为“禅让”。

实质是民主推选。

三、【能力提升】
1、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
炎帝:姜 号神农 耕种 陶器 尝百草
炎黄部落 华夏族 黄帝:姬 号轩辕 创制历法 发明用具
2、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3、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

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善于总结经验,寻找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4、P16学习活动。

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说故事,要说出传说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提供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四、【测评、达标】
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学情预设与目标】:
1、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2、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
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流程】: 1、 初读课文,勾划重
点,完成知识结构。

黄帝 炎帝 蚩尤
汉族
其他
黄炎部落联盟
华夏族 炎帝子孙
(一)、选择
1、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B.神农氏 C.轩辕氏D.伏羲氏
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A.盘古B.女娲C.黄帝D.炎帝
3、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下来()
(10)
2、组内进行交流、检
查,基础过关。

(5)
3、新课解读(20)
4、学习反馈(5)【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
2、组内对子检查、记

3、巩固知识:
【课后谈收获】
1、我记住了:
2、我想到了: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