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加固设计实例
石太客运专线某桥基高边坡稳定分析及防护加固设计

收稿日期226第一作者简介黄 健(—),男,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助理工程师。
文章编号:167227479(2010)022*******石太客运专线某桥基高边坡稳定分析及防护加固设计黄 健 冷景岩(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1)Ana lysis on Stab ility of H i gh Si de Slope on Som e Br i dge Founda ti on a longSh iji a zhuang -Ta i yuan Pa ssenger Ded i ca ted L i n e a sW ell a sDesign on Its Preven ti on and Re i n for ce m en tHuang J ian Leng J ingyan 摘 要 以石太客运专线某桥桥墩左侧高边坡工程为例,根据该边坡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工程地质分析,并结合现场调查,确定该边坡可能出现的破坏位置和模式,结合指标反算对比分析,确定了岩土体及泥化夹层结构面的物理力学参数。
对几种潜在破坏位置选择代表性断面进行稳定性计算,选择稳定性最低的破坏模式。
对其不同工况下进行稳定性分析和加固设计计算,进而确定加固设计方案。
关键词 坍塌体 泥化夹层 锚索 稳定性分析 边坡加固中图分类号:U21311+5 文献标识码:B1 工程概况石太客运专线跨314省道2号特大桥,位于山西省阳曲县范庄村东南,该桥某墩左侧边坡陡峻,最大边坡高度达80余m 。
由于坡脚水沟长期冲刷切蚀,造成沟底岩石淘空,上部的土层和岩体沿高陡边坡向下错落坍塌,对施工安全及行车运营安全产生隐患。
为了确保桥基工程安全,消除安全隐患,需对该边坡进行防护加固处理。
2 工程地质条件211 地形地貌桥址区地处低中山,大桥斜跨古河谷,两岸沟壁陡立,上部覆盖黄土层。
314省道顺沟而行,线路斜跨314省道,坡高80余m 。
马军峪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设计

一
滑坡南 、 北两侧周界均延伸至 冲沟 中部 . 调查发 现北侧翼有
道羽裂 , 南侧翼贯通 至冲沟底部 ; 后缘滑坡壁 较为明显 , 落差
较大 , 最大处可 达 1 5m之多 , 一般 5I~ 滑坡壁砂质泥岩擦 6m, n
根据勘察揭露的地层情况 , 结合 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 滑 坡体范围内地基土沉积时代成因类型 自上 而下依次为 :第 四系 中更新统坡积层( )二叠系砂岩及砂质泥岩和泥质灰岩( ) Q 、 P。
1 滑坡 的 要 素特 征 . 2
1 . 滑 坡体 .1 2
分布 , 形状大小各异 , 整体 台面微 向前倾 , 个别 台面微向后倾 , 台
部滑坡体 又开始滑动。
1 . 滑坡 周 界 .2 2
马军 峪煤 焦 有 限公 司位 于 山 西省 沁 源 县聪 子峪 乡 ,在 沁 源
县西北约 3 m处 。矿区内沟谷发育 , 8 k 地势起伏 、 高低不平 , 总的 趋势 为东西高中间低 , 属侵蚀构造中低 山地貌 。矿 区处在沁水煤 田西缘 、 山构造带 的东翼 , 霍 为走向近于南北 、 总体 向东倾伏 的 单斜构造 , 地层倾角 5~ 0左右。 o 1。 滑坡位于单斜构造 带 , 地层倾 向东 , 滑坡地层受局部褶 曲影 响, 岩层倾 向与滑坡体主滑方向相反 。滑坡体及其附近未发现断
YUAN u H
A T C B s g cn m c er,hs a e rb s no h a rakn f pca c m o i rsuc )m k s BS RA T: yui b o ish oy tip p r oe t te t , ido ei o m dt eore , a e ne t p i w e s l y(
格构加固边坡设计与施工

2. 4 锚杆锚固力在节点上的分配问题
前述各种计算方法均是将纵横格构梁分离起 来, 按单个方向受力来计算的, 没有考虑两个方 向均能传递锚固荷载。
■ 为了解决节点处锚杆锚固力在纵、横2个方 向的分配问题, 可采用弹性地基梁计算中的“节 点形状分配系数法”对其进行分配。分配公式如 式(3)
■
(3)
■
2. 3 格构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根据计算求得的锚固荷载和边坡实际情况,确定锚索的 布置及各锚索的设计锚固力,然后计算格构的内力。
计算格构内力目前常用以下几种近似方法:
1)将两个锚固点之间的格构梁简化为一个简支梁,如 图6所示。梁上的分布荷载p根据梁两端的锚索最大设计荷载 T按下式近似计算:
(1)
式中: p1,p2 ——与T1,T2对应的荷载集度; l—— 两锚索之间格构梁的长度; T1,T2——格构梁两端锚索的 设计荷载。
2. 2 锚固荷载的计算
对于采用格构加固的高陡边坡设计, 首要 的问题是计算锚固荷载;边坡在设计所提 供 的锚固荷载的作用下应处于稳定, 并且稳 定 性系数应达到规范要求。通常情况下, 计 算 锚固荷载应根据边坡的破坏类型确定计算 方 法。对于无连续滑动面的直立或近直立的 边 坡, 在采用锚杆(索)挡墙加固时, 可以采用土 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或岩石压力, 然后确 定 锚固荷载, 这类问题在挡土墙设计中有详 细 介绍。而对于具有连续的潜在滑动面的边 坡, 采用条分法稳定性进行锚固荷载反算。
PC协会会员的不断开发与改良,已有多种型号规格可 供选择。 PC格构加固技术有较为完善的设计施工规范,实 现了标准化 和系列化,在日本的许多重要工程中得到了应 用。
格构加固边坡的设计与施工
内容提要
■ 格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格构的结构型式及其布置 ■ 边坡格构加固设计 ■ 格构的施工
建筑边坡工程加固方案设计

建筑边坡工程加固方案设计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城市繁华地段,地势较高,周围建筑密集,交通便利。
但是由于地质情况的限制,建筑边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必须进行加固工程以确保周围建筑和交通安全。
本文将为该建筑边坡加固工程设计一套可行的方案。
二、地质勘察在进行加固工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建筑边坡的地质情况和稳定性。
经过地质勘察发现,建筑边坡所在地质地貌为黏土质地基,地下水位较浅,地势较陡,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三、加固方案基于地质勘察的结果,设计师制定了一套合理的加固方案,以确保建筑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加固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基处理由于建筑边坡所在地质地貌为黏土质地基,地下水位较浅,地势较陡,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首先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可以采取地基处理的方式包括加固灌浆、悬浮桩、地锚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抗压、抗拉强度,增加整个边坡体系的稳定性。
2. 防护结构在地基处理的基础上,需要对边坡进行防护结构的加固。
可以采用挡土墙、护坡板、护坡网等方式进行加固。
这些防护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边坡出现塌方、滑坡等灾害,保护周围建筑和交通设施的安全。
3. 排水系统由于地下水位较浅,为了防止地下水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需要对边坡进行排水处理。
可以采用排水沟、渗水管等方式进行排水处理,将地下水及时排除,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4. 监测系统为了及时了解边坡的变化情况,必须对边坡进行监测。
可以采用倾斜仪、应变计、位移仪等设备进行监测,监测边坡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四、施工技术在实施加固方案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设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应的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起重机、搅拌车等设备,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施工工艺在进行加固工程的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包括挖土、浇筑混凝土、安装防护结构等,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大连北良港边坡加固设计

岩、 板岩 和侏 罗系 辉绿 岩等 . 其上 覆为 第 四系松 散堆积层 。勘察场地 原始地貌成 因类型 为构造剥 蚀 丘陵地 貌 , 地形起伏较 大 , 植被发育 , 面基岩 坡 裸露 。现有边坡坡高近 3 边坡坡 角 6 08  ̄ 7m。 5 ̄ 0 。
常情 况进行加 固依 据。对于 加固方式 的选 择 , 若
1 边坡 稳定 分析
在工程施工时 , 常遇到高 边坡 开挖 , 边坡开挖 破坏 了自然坡 脚 . 使得岩体 内部应力重新分 布 . 若 岩坡 内有软弱结构 面存在 .常常是岩坡不稳定 的 因素。大部分岩坡发生的滑动面可能有 3 : 种 沿岩
个 港 口进 行 建 设 时 对 山体 进 行 了大 规 模 开 挖 . 形
南坡和北坡 交汇段 , 需采取特别加固处理。
2 边 坡加 固处 理方 案
常用于工程边坡 加固的措施 有: 轻方减载 、 反 压 、 水疏干 、 排 挡土 墙 、 应 力锚索 、 预 混凝 土抗剪
桩等 , 辅 以表 面 排 水 、 锚 支 护 等 。 并 喷
体 软 弱 岩 面 滑动 : 岩体 的 结构 面 滑 动 ; 沿 当上 述 两
采 用挡土墙或抗 剪桩’ 。 均须进 行较大 的边坡 开挖
处理 。 在高 程 3 .  ̄ 65m 之 间边坡 采用钢筋混 1 0 4. 5
凝 土 网格 梁 加 预 应 力 锚 索 以及 喷 混 凝 土 等 方 法
[ 要]本文介绍h1 北良港边坡地质情况 、 摘 C . . 稳定分析, 并时边坡采用喷混凝土、 锚杆、 锚索、 挂网扣
网格 梁等综合 措施 进行 加 固。
边坡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1页)

一、编制说明1.1工程概况xxxxx重点工程,经xxx号文件批准实施,拟建边坡加固工程位于xxx地段,北临xxx,南邻xxx。
该边坡加固工程按照图纸设计,形成坡度为1:0.55,场地西侧坡高约12~26m,属于超高边坡,场地南北二侧的坡高约5~10m,边坡地质力学模型为崩塌-拉裂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属永久性加固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工程质量目标:合格工程安全目标:杜绝死亡事故工程工期目标:60日历天。
1.2编制依据《君山佳苑边坡加固工程设计施工图》及有关说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68-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施工规范、操作规程。
二、主要施工方法2.1施工准备2.1.1施工技术准备(1)技术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图纸,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质量保证计划,编写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编写专项施工方案,落实设备和劳动计划,落实协作单位,对职工进行进场教育和施工安全、防火教育。
(2)现场准备。
熟悉现场地形,平整场地,完成附属加工设施,架设临时电网,设置蓄水池,组织各施工机械进场就位,调试材料进场的布置及各种工具,材料埋场。
(3)遵守“施工准备充足,考虑周全,统一指挥协调”的要作思路原则。
根据流水段划分安排工序穿插,实行锚索锚杆、格构结构交叉施工、科学管理,精心组织,以达到优质高效高速施工的目的。
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并进行自审,编制和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和审定质量保证计划,编制施工预算,各种加工半成品、技术资料的准备和计划申请,做好工程技术交底工作。
2.1.2劳动力组织准备(1)建立精干的工作队组根据工程特点和采用的施工组织方式,确定合理的劳动组织,建立相应的专业或混合工作组。
某露天矿陡帮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设计

2 边 坡 稳定 性 分 析
2 1 岩石 物理 力学参数 取值 .
在边坡 及矿坑 内采集 了岩块 和岩 体结构 面试样 , 分别 进行 了岩 石 的单 轴拉 压 试 验 、 三轴 压缩 试验 、 结 构 面和软弱 夹层 中型剪切 试验 , R 按 MR法 和 B Q法对 研究 区域 的工程 岩体 进行 了分级 , 并确 定 了物理 力 学参数 取值 [ , 1 如表 l ] 所示 .
了合 理 而 有 效 的 加 固方 案 , 进 行 了加 固后 的边 坡 稳 定 性 分析 和评 价 . 果 表 明 : 露 天 矿 陡 帮 边 坡 长期 暴 露 并 结 该
在 自然条件下稳定性会逐渐降低 , 如遇饱水或渗 流 , 边坡可 能会发生失稳. 采用 预应力锚 索框架梁加 固后 , 边
2 4
青 岛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第 3 卷 2
岩土 体强度 降低 、 雨入 渗引起 渗流场 的变化 等诸 多外在 扰 动 因素 的影 响. 暴 随着 工 程实 践 的发 展 , 天矿 露
陡帮边坡 的稳定性研 究 和加 固技 术面 临新 的困难 和挑 战. 本文通 过对某露 天矿 陡帮边 坡 的稳 定性分 析 , 出边坡 预应力锚 索框架 梁加 固方案 , 提 并对加 固后 的边 坡进行 稳定 性分析 和评价 , 可为露 天矿 陡帮边坡 加 固设 计提供 科学参 考.
S a iiy Ana y i n i f r e e t De i n f r t b lt l ss a d Re n o c m n sg o
S e p S o e t An Op n Pi i t e l p s a e — tM ne
GUAN a — n W ANG —h n YUE Z u we S Xiomig, Xu c u , h — n, UN i- n W U ixu Jamig, j— i
水泥厂边坡防护与加固设计

() 5 中风化泥岩 ( 地层代 号③ 灰 色 , ) 主要 矿物成
分为水 云母 、 蒙脱 石等黏土矿 物 , 泥质结构 , 中厚层状
构 造 , 理 裂 隙 不 发 育 , 构 面 结 合 一 般 。具 风 化不 均 节 结
现 象 。岩 芯 呈 长 柱 状 , 完 整 。 较
土 、 土等。 填
后 果 不 堪 设 想
() 1 人工填 积素填土 ( ( Q )地层 代号① 褐黄色 )
灰 白色 , 主要 由黏 性 土 组 成 。呈 稍 湿 、 散~ 密状 态 。 松 稍
() 2耕植土层 ( ( Q )地层代 号①:灰褐~ ) 褐黄色 , 以
黏性 土 为 主 , 植 物 根 系 。呈 稍 湿 、 散 状 态 。 含 松
此 层 未 发 现 有 膨 胀 性 ) 。
() 4 强风化泥岩 ( 地层代号③ 浅灰色~ 色 , ) 灰 主要
矿物成 分为水 云母 、 蒙脱石等 黏土矿物 . 泥质 结构 , 节
理 裂 隙 不 发 育 . 构 面结 合 一 般 具 风 化 不 均 现 象 . 结 岩 芯 呈 柱 状 . 强 胀 缩 土 . 膨 胀 力 为 9 .1 16 9 P 。 为 其 78 ~ 7 . k a 5
( ) 四系残积+ 积 ( a 黏土 ( 3第 坡 Q 砌) 地层 代 号② ) ,
上 部棕褐色 , 下部褐黄 色 . 含少量铁锰 结核及氧 化物 , 含有 灰 白色高 岭土条带 。呈稍 湿 、 湿 硬塑状态 。 中 为
等 胀 缩 土 , 膨 胀 力 为 1. 87 k a 在 高 边 坡 处 . 其 03 7 . P ( 9 5
厂 建 设 场 地 8 %以 上 为 山坡 地 . 别 是 在 耕 地 相 对 较 5 特 少的福建 、 江 、 浙 四川 、 庆 等 地 更 是 如 此 【 重 I 1 计 中为 。设 了充 分 利 用 场 地 地 形 条 件 . 用 台 阶 式 布 置 . 降 低 采 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2008年 5月 20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 2008 年 5 月20日导师签名: 2008 年 5 月20日目录前言 (1)1 绪论 (7)1.1工程概况 (7)1.2国内外研究现状 (8)1.2.1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的发展 (8)1.2.1边坡治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8)1.3主要研究工作 (10)2工程地质条件和自然条件 (11)2.1地形地貌特征 (11)2.2 地层与岩性 (11)2.3地质构造 (12)2.4地下水特征 (13)2.5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14)2.6水文气象条件 (14)3边坡治理思路及其抗滑措施 (15)3.1边坡治理思路 (15)3.1.1边坡的设计与支护思路 (15)3.1.2 边坡的支护 (17)3.2抗滑措施 (18)3.2.1施加外力法 (18)3.2.2增加滑体滑面本身强度 (20)3.2.3综合治理法 (21)4左岸土石方清挖及钢筋石笼护坡 (23)4.1土石方清挖区布置 (23)4.2土石方清挖运输道路 (24)4.3堵江体土石方清挖方法 (24)4.3.1第1区土石方清挖 (24)4.3.2第2区土石方清挖 (25)4.3.3第3区土石方清挖 (25)4.3.4第4区土石方清挖 (26)4.3.5孤石解小 (26)4.4土石方渣场 (26)4.5钢筋石笼护坡 (27)5右岸河床变形岩体加固 (28)5.1右岸河床变形岩体加固工程慨况 (28)5.2右岸边坡土石方清挖 (28)5.3钢筋桩施工 (29)5.3.1施工技术要点 (29)5.3.2钢筋桩施工工艺 (30)5.4混凝土施工 (30)5.4.1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30)5.4.2挡墙混凝土施工 (30)5.4.3格构混凝土施工 (31)5.5预应力锚索施工 (32)5.6排水孔施工 (35)6结论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6)江坪河水电站梅家台滑坡体治理摘要:由于年降暴雨,江坪河水电站在主体工程施工期间,下游1.8Km处发生滑坡(即梅家台滑坡),滑坡体堆积物堵江,致使导流洞堵塞而无法施工。
对江坪河水电站梅家台滑坡体的治理非常重要。
本课题在了解了大量梅家台滑坡体的地质资料和当地气象条件的情况下,结合国内外滑坡治理理论的发展和边坡治理措施,分别对梅家台滑坡体左岸进行土石方开挖和右岸边坡加固。
了解不同边坡在不同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的扰动下的稳定性,以及边坡治理的思路,对本工程各个施工项目的工艺和流程做了一定的研究。
主要采用了钢筋桩防滑、混凝土喷锚、挡墙防滑、预应力锚索加固等技术。
Abstract:As the drop torrential rains, Jiang Ping River Hydropower Station in the main part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eriod, 1.8 Km downstream of the landslide occurred (that is MeijiaTai-Landslide), the landslide blocked the accumulation of Jiang, which can not plug the diversion tunnel construction. Jiang Ping River Hydropower Station-Taiwan-landslide governanc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issue a lot of landslide-Taiwan-the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local weather cond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landslide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nd slope management measures, respectively-Taiwan-landslide for the left bank of the right bank of earth excavation and Slope reinforcement.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slope in different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human activities under the disturbance of the stability, governance and the slope of the ideas, all of the work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processes to do some research. Mainly a pile of anti-skid steel, concrete spraying anchor, retaining wall of anti-skid, prestressed cable reinforcement techniques.关键词:滑坡体土石方钢管桩预应力锚索混凝土喷锚挡土墙Keywords: Landslide Earthwork Steel pipe pile Prestressed cable Sprayed concrete anchor Retaining Wall前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与环境为核心展开的地质问题即所谓的环境地质问题,一方面来自自然地形、地质环境,其中的不稳定成分可直接转换为环境地质问题;另一方面,即使是稳定的地形、地质环境,一旦施加人类活动干扰后也会诱发新的地质问题。
由于年降暴雨,在湖北省恩施市鹤峰县江坪河水电站坝址下游1.8KM处发生滑坡,致使河道堵塞,在河床中形成高30m~50m的堵江堰体,堵江堰体顺河床方向底宽约260m,在其上游形成库容约为1680万m3的水库;由于堵江堰体是多次滑坡的堆积物形成,每次塌滑的岩土体性状差异和塌滑冲击挤压作用使堵江堰体强度分布极不均匀,横断面形态差异也很大,如遇洪水或上游水位上升到一定高程,溃决风险极大,如果堵江堰体发生整体性的溃决,将对下游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边坡失稳破坏产生的滑坡、滑动、沉陷、泥石流、岩崩,这些在表面上看似斜坡岩土体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但随时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破坏,甚至灾难。
目前国内外对边坡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都不是很完善。
随着人类活动的平凡干扰,地质稳定性也在发生变化。
不同的工程,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建立不同的模型,目前采用较多的分析法有有限单元法、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法、离散单元法分析等。
边坡治理上也有很多方法,对岩质边坡、土质边坡都有不同治理措施,关键是其地质构造和影响边坡的因素要考虑全面,才能找到合适的边坡治理方案。
江坪河水电站梅家台滑坡体治理工程的特点主要为:(1)本工程滑坡体规模较大,工期短、抢险工程量较大;(2)抢险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直接影响到2008年度汛安全和江坪河电站工程建设;(3)本工程施工条件复杂、安全隐患较多,施工危险系数较高;(4)同时施工,受其影响,施工协调及进度安排问题突出。
首先本工程工期控制是施工管理中的重点问题。
本工程在12月20日才能正式进行开挖,2008年3月底全部工程竣工。
钢筋桩、混凝土框格梁、预应力锚索项目的施工相互制约、相互干扰,合理安排工期,使各工序衔接紧密,必须严格控制好工期。
其次确保施工安全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工程施工条件复杂、安全隐患大,交叉作业多,施工危险系数较高,将给施工安全带来极大地考验。
再次堵江体内大孤石的开挖是施工的难点。
堵江体内埋有较多的孤石,而大孤石机械开挖不动,必须采取解小爆破处理,一方面要防止爆破振动对滑坡体边坡稳定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小对堵江体开挖进度的影响。
这就要求施工单位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综合考虑各种情况,本抢险工程的关键线路是:工程开工→施工准备和危石清理→边坡土方开挖及修整→锚索及钢筋桩施工→框格梁砼施工→排水孔施工→工程完工。
主要工程内容为左岸土石方明挖工程,右岸加固工程有喷混凝土工程、钢管桩工程、预应力锚索工程、混凝土帽梁工程。
1 绪论1.1工程概况梅家台滑坡体(如图1—1)位于江坪河水电站下游约1.5km处,位于下游淋溪河水库库尾,总的滑坡体积约205万m3,其中约72万m3滑入河床,滑坡后缘向上扩展到高程830m。
滑坡上部高程630~830m尚有约60万m3的岩体明显下挫。
梅家台滑坡堵江,在河床中形成高30m~50m的堵江堰体。
目前堵江堰体的顶部最大高程约340m,顺河向底宽约260m。
目前堵江堰体在其上游形成库容约为1680万m3的水库,如果堵江堰体发生整体性的溃决,将对下游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由于滑坡体高差大,从河床高程290m~834m,高差达544m,且工程量大。
现场施工条件复杂,无施工道路,如修施工道路,工期较长且可能恶化地质灾害,出渣只能采取从滑槽翻渣的方式,出渣困难。
为了确保2008年度汛安全和尽量满足江坪河水电站工程明年截流目标,必须在明年汛前的枯水期间疏通河道,降低河床水位。
必须采取抢险措施,首先疏通河道。
抢险措施主要包括加固措施和清挖堵江堰体两部分。
图1—1江坪河梅家台滑坡体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的发展边坡研究的基础理论是建立在土力学和岩石力学之上的,所以土力学和岩石力学的成就与发展决定了对边坡研究的完善程度。
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边坡问题的研究尚属于土力学研究的范畴。
例如1916年有Prantle提出,Fellenius和Taylor(1922)发展的圆弧滑动法、1955的Bishop条分法、1954年的Janbu条分法和20世纪70年代的王复来分析方法等形成极限平衡理论,是建立在刚塑性体模型的基础上的破坏理论,是古典土力学解决土质边坡稳定性的核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