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4.2依法履行义务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4.2依法履行义务 》教案

第四课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履行义务的必要性,知道公民的法定义务有哪些,公民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的能力,明确公民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履行义务要坚持的原则,增强对国家、集体、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重点】权利义务的一致性【难点】违反法定义务须担责【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对法律知识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自身的法律知识却很薄弱,往往用自身的喜好来臆断现实中的是非,碰到问题不会寻找法律解决问题,冲动、片面、迷惘,急需加强法治教育,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民事纠纷)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玉祁初中初二9班模拟法庭。

初二9班两名同学原本是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却因为一次小小的冲突,使小明同学失去了两个门牙,因为赔偿问题得不到解决双方还闹到了法庭,原告能否获得被告的赔偿,赔偿的数额又是几何?现在欢迎初二9班的同学做精彩的表演。

谢谢!一、法庭准备阶段(书记员、原告和原告律师,被告律师就座)书记员:请肃静,现在宣布法庭纪律:1、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关闭寻呼机、手机等通讯工具;2、未经允许,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像,经允许可以摄影的人员,不得使用闪光灯;3、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4、不得发问、提问、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碍审判活动的行为;5、爱护法庭设施,保持法庭卫生,不得吸烟和随地吐痰;6、旁听人员违反法庭规则的,审判长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7、旁听公民通过旁听案件的审判,对法庭案件的审判有意见或建议的,可以在闭庭以后,书面想法庭提出。

人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人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下第四课第二框同步教课设计课题依法执行义务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感情态度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 增强义务意识 , 自觉执行自己的义务。

坚持权益义务相统学习一 , 勇于肩负自己的责任。

能力目标:理解权益与义务的关系, 提高辩证思想能力。

正确对待公民义务, 增强执行义务的目标能力。

提高公民修养, 自觉肩负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知识目标:懂得权益与义务的关系, 理解权益与义务相一致。

知道违犯义务应肩负的责任。

要点法定义务需执行难点权益与义务的关系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引入:跟着共享单车的鼎力推行,摩拜企业拥从学生的生活有愈来愈多的花费者。

请剖析作为花费者和企业,经验出发他们分别拥有什么权益?回:花费者有安全权、使用权等;企业有投放单车权、合法盈余的权益等。

问: 1. 他们在享授权益的同时,需不需要执行义务呢?讲解新课一、权益义务相一致1. 他们须要执行什么义务?思虑回答下列问题花费者需要合理停放、单车完整无缺等等;公司需要单车设计合理;管理单车使用和停放等问题 3:剖析单车花费者和摩拜企业两者的权利和义务,给你什么启迪?总结: 1. 公民既是合法权益的享受者,又是法定义务的肩负者。

设计企图吸引学生参加到主题,切近学生实质经过学生对共享单车的花费者和企业两者的权益和义务的梳理,更为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地关系。

解说:我国《宪法》第33 条指出,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益,同时一定执行宪法和小组议论法律规定的义务。

问题4:剖析单车花费者和摩拜企业两者的权利和义务之间有什么关系?总结: 2.公民的权益与义务互相依存、互相统一。

权益的实现需要义务的执行,义务的执行促使权益的实现。

举例:跟着共享单车投放数目的增添,车辆乱停乱放影响市容问题日趋裸露,日前,北京市发案例提高案例增强认识布《北京市鼓舞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建议(试行 )(征采建议稿) 》并向社会公然征采建议,各车商开始投入人力对自有车辆进行规范摆放,收到较好成效,大大方便了市民使用共享单车。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依法履行义务》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以及如何自觉履行义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对公民义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法律概念理解不深,对履行义务的认识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讲解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明确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2.培养学生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3.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2.自觉履行义务的方法和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公民义务;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履行义务的经验和方法;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履行义务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和资料;2.制作PPT和教学课件;3.准备情景模拟的场景和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图片内容包括公民履行义务的场景,如遵守交通规则、参与公益活动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的人们在履行什么样的义务?为什么要履行这些义务?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法律案例,让学生阅读并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义务的。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履行这些义务?他们履行义务的方式有哪些?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履行义务的过程。

例如,设置一个场景,让学生扮演交通警察和驾驶员,模拟遵守交通规则的情景。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履行义务的经验和方法。

让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履行义务的规律和技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 公民义务第二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 公民义务第二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二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二课时《依法履行义务》,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认识履行义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依法履行义务。

本课时内容是对公民义务的进一步深入探讨,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培养他们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义务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履行义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依法履行义务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履行义务的意义,提高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认识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履行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履行义务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依法履行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法律意识。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依法履行义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义务的,以及他们的行为对社会的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履行义务的认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依法履行义务。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他们的疑惑。

4.2 依法履行义务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4.2 依法履行义务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法定义务须履行
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具有强制性。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补充:道德义务不具有强制性,更多是靠人们内心自愿遵守,不遵守会受到道德谴责,道德义务对法律义务起补充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教学难点: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修改意见
导入新课
1、怎样遵守宪法法律
2、为什么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依法纳税
提问:每个问题3-4名同学回答
新课教学
巩固练习
课堂总结
自主学习: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2、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B尽量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权利
C法律要求和鼓励做的,一般应该积极去做
D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结合的
本节课学习我们要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从而正确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依法享有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明确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学内容
依法履行义务
课型:新授
课时:一
核心素养目 标
政治认同: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
道德修养:正确认识权利义务、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养成良好品德
法治观念: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
健全人格: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框依法履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框依法履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公民义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实践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依法履行义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法律法规:推荐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以便深入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我国宪法和法律的相关条款、真实案例报道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民义务的知识。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故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2.拓展要求:
(1)阅读与思考: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推荐的书籍和文章,并撰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以加深对公民义务的理解。
(2)视频学习:鼓励学生观看推荐的视频资源,并撰写观后感或生对提供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可结合小组讨论或请教教师,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意识和公民道德素养,但对于公民义务的深刻理解和依法履行义务的实践能力仍有待提高。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对公民的基本义务和履行义务的要求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中的法律逻辑和实践应用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在能力方面,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但面对复杂的法律问题时,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辅助。此外,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依法履行义务。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愿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行为习惯不良,如违反校规校纪、不尊重他人等,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依法履行义务》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2课时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义务的相关规定,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履行义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忽视自己在生活中应尽的义务。

此外,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义务的相关规定。

2.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义务的相关规定。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规定的义务,并从中提炼出法律原则。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履行公民义务。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教学多媒体:制作课件,用于展示案例和辅助教学。

3.情景模拟道具:准备相关道具,用于情景模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义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否履行了公民义务,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法律规定的义务。

3.操练(10分钟)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实际操作履行公民义务的过程。

人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人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三:违反义务须担责
1.没有履行法定义务的结果如何?
事例一:2017年7月19日,死者父母将ofo连同 肇事方诉至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索赔878万元,
最终败诉,ofo不承担任何责任。
事例二:刘某、张某两夫妇无奈,为此感到心寒,
于是一纸诉状,将自己的儿子及媳妇告上法庭。法 院最后决定两夫妇儿子每月给父母1000元赡养费,
行政违法,承担行政责任
例3:小斌等几名15岁的学生多次使用不正当手段 抢劫其他未成年人财物,后经抓获审理,小斌等人 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禁止抢劫他人财物
了解事例地结 果,加强认识
分析三个事例 中应承担地责 任。
从事例地左后结 果中,认识到没 有履行法定义务 应承担相应地法 律责任。
更加认识没有履 行义务就须承担 相应责任。
并与其它子女共冋承担医药费。
民事违法,承担民事责任
例2:2018年2月15日(除夕)晚7时,网友@
一车当先cars在微博发布了一条名为“别人家的 年夜饭……”的消息,并配发一组摆放在厨房里待 烹制的熊掌、穿山甲、鳄鱼等野生动物的照片,引 发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和大量转发,造成不良影响。
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五日。
总结: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统 一。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 权利的实现。
举例: 随着共享单车投放数量的增加,车辆 舌L停乱放影响市容冋题日益暴露,日前,北京市发 布《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 车商开始投入人力对自有车辆进行规范摆放,收到 较好效果,大大方便了市民使用共享单车。
冋:1•他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需不需要履行 义务呢?
从学生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下第四课第二框同步教案
课题
依法履行义务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能力目标: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提升公民素养,自觉承担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总结:(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总结:公民实施了宪法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看看以下分别如何没有履行义务,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例1:刘某、张某两夫妇无奈,为此感到心寒,于是一纸诉状,将自己的儿子及媳妇告上法庭。法院最后决定两夫妇儿子每月给父母1000元赡养费,并与其它子女共同承担医药费。
板书
梳理本课知识结构
帮助学生从整体角度把握本课知识结构
《刑法》: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含义: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重要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2.履行法定义务要求
例3:小斌等几名15岁的学生多次使用不正当手段抢劫其他未成年人财物,后经抓获审理,小斌等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禁止抢劫他人财物
刑事违法,承担刑事责任
活动:承担义务我践行
分小组,从学校、家庭、交通、电影院等任选一个方面,写一份义务倡议书。
巩固提升:模拟法庭
1.选择案例、分析案例、角色分配、小组分工。
2.根据分工,确定庭审流程,准备法律文书,制作庭审剧本。
了解事例地结果,加强认识
分析三个事例中应承担地责任。
写倡议书
表演模拟法庭
从事例地左后结果中,认识到没有履行法定义务应承担相应地法律责任。
更加认识没有履行义务就须承担相应责任。
提升自身地义务意识。
在活动给中加强认识,提高法律意识。
课堂小结
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尽到不同角色中应该尽到的角色,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我们的权利才能更好实现。
事例一:2017年3月26日,上海天潼路,一位11岁男孩在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与客车相撞,被卷入车底身亡。
分析:《道路安全管理条例》中就明确规定,“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所以这里孩子是做了法律规定禁止实施的行为。
例二:刘某、张某两夫妇近年来大小病疼开始增多,每年要自费承担医药费近万元。但其儿子及媳妇从不主动照顾看望两原告,在两原告疾病期间也未出钱为原告治疗,未尽赡养义务。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所以这里这对夫妇是没有履行法律规定必须做出的行为。
总结:
2.履行法定义务要求
(1)依据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观点争论:
观点一:最好是我能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一点义务都不用履行。
观点二: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总结: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问题5:哪些是公民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事例,思考问题
通过对现实问题地理性分析,锻炼学生思维深度
让学生对志愿者以及志愿精神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思考公益不是只有参加志愿服务团队才行。
在活动中认识到志愿活动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服务设计会
问:1.他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需不需要履行义务呢?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吸引学生参与到主题,贴近学生实际
讲授新课
一、权利义务相统一
1.他们须要履行什么义务?
消费者需要合理停放、单车完好无损等等;公司需要单车设计合理;管理单车使用和停放等
问题3:分析单车消费者和摩拜公司二者的权利和义务,给你什么启示?
总结:1.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思考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
事例提升
观点争辩,相互影响
通过学生对共享单车的消费者和公司二者的权利和义务的梳理,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二者之间地关系。
事例加强认识
学生在争辩中更好地全面认识二者之间地关系。
二、法定义务需履行
争辩:小颖和妈妈将钥匙落在商店的书包里,捡到钥匙的店员却要求买一杯饮料作为“报酬”。
问: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请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谈谈的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民事违法,承担民事责任
例2:2018年2月15日(除夕)晚7时,网友@一车当先cars在微博发布了一条名为“别人家的年夜饭……”的消息,并配发一组摆放在厨房里待烹制的熊掌、穿山甲、鳄鱼等野生动物的照片,引发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和大量转发,造成不良影响。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五日。
行政违法,承担行政责任
总结:从道德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公民应该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法律的角度看,捡到失物归还失主是法定义务,作为公民应该自觉履行。
《民法总则》:“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拾得人将拾得物拒为己有,拒不返还而引起诉讼的,按照侵权之诉处理。
通过两个典型地事例,学习履行义务地两种要求
三:违反义务须担责
1.没有履行法定义务的结果如何?
事例一:2017年7月19日,死者父母将ofo连同肇事方诉至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索赔878万元,最终败诉,ofo不承担任何责任。
事例二:刘某、张某两夫妇无奈,为此感到心寒,于是一纸诉状,将自己的儿子及媳妇告上法庭。法院最后决定两夫妇儿子每月给父母1000元赡养费,并与其它子女共同承担医药费。
解释:我国《宪法》第33条指出,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问题4:分析单车消费者和摩拜公司二者的权利和义务之间有什么关系?
总结: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统一。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举例:随着共享单车投放数量的增加,车辆乱停乱放影响市容问题日益暴露,日前,北京市发布《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车商开始投入人力对自有车辆进行规范摆放,收到较好效果,大大方便了市民使用共享单车。
知识目标: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重点
法定义务需履行
难点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引入:随着共享单车的大力推广,摩拜公司拥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请分析作为消费者和公司,他们分别拥有什么权利?
回:消费者有安全权、使用权等;公司有投放单车权、合法盈利的权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