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简介
1.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及应用场合

1.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及应用场合
综合布线系统是指将各类通信数据线缆(如电视线、电话线、电视线等)和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连接在一起,通过一组标准化的接口和配线方式,建立一个高效的通信网络。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场合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商业办公楼:商业办公楼通常有大量的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电话等。
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办公效率。
2.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地方,需要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网络连接,确保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3. 酒店和会议中心:酒店和会议中心通常需要提供高速的网络服务,以满足客人和会议参与者对互联网的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可以覆盖整个建筑,提供快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4. 学校和大学:学校和大学需要连接大量的教学设备和学生个人电脑,以支持教学和学习活动。
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方便教学和学习。
5. 医院:医院内有大量的医疗设备和信息系统需要互联网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连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场合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可以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放置综合布线线缆和相关连 接硬件、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 所。设备间子系统由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 各种主机设备及其配线保护设备等组成。 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设备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 区。 设备间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 内容综合考虑确定。
1.4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
目前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包括CECS72:95和美国电子 工业协会、美国电信工业协会的EIA/TIA制定的一系 列标准。主要的四种标准及支持的网络标准见下表:
标准名称 EIA/TIA-568
说明
网络标准
说明
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IEEE802.3 总线局域网标准
EIA/TIA-569 EIA/TIA-×××
局域网组网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通常对建筑物 内或建筑群之间的各种系统所需的传输线路进行统一编制、布 置和连接,形成完整、统一、高效、兼容的布线系统。综合布 线系统克服了传统布线系统中,不同应用系统布线相互独立的 不足。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大厦的发展紧密相关,已成 为现代化建筑的组成部分。
1.3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模块化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的布 线相比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系统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模 块化、扩展性及独立性等特点。
1.独立性 2.开放性 3.灵活性 4.模块化 5.扩展性 6.兼容性 7.经济性
1.4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是一个开放型的系统标准,它支持广泛的 应用,同时它又在不断发展更新。 目前,与综合不限系统相关的标准主要有局域网标准、综合布 线系统标准和综合布线器件标准(包括电缆标准、连接硬件标准、 施工建设标准、安全标准、电磁兼容标准以及管理标准)。本节 简单介绍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和综合布线标准要点。
综合布线系统介绍

综合布线系统介绍一、综合布线系统简介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首先源自于智能建筑(智能大厦)的出现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城市中建新式大型高层建筑时,为了增加建筑的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首先提出楼宇自动化的要求,即要求在房屋建筑内装有各种仪表、控制装置和信号显示等设备,并采用集中控制、监视,以便于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
因此,这些设备都需分别设有独立的传输线路,将分散设置在建筑内的设备连接起来,组成各自独立的集中监控系统,这种线路一般称为专业布线系统。
这些系统基本采用人工或初步的自动控制方式,技术水平低,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品种繁多而复杂,线路数量多,平均长度长,不但增加了工程造价,而且不利于施工和维护。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和图形显示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高层房屋建筑服务功能的增加和客观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为此,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并推出综合布线系统。
20世纪80年代后期,综合布线系统逐步被引入我国。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中的各种新型高层建筑和现代化公共建筑不断建成,作为信息化社会象征之一的智能化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建筑工程中的热门话题,也是建筑工程和通信工程中设计和施工相互结合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当前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大楼内,除了具有电话、传真、空调、消防、动力电线和照明电线外,计算机网络线路也是不可缺少的。
这些布线系统就像一个大楼的神经一样,遍布整个楼宇的每一个角落。
布线系统的对象是建筑物或楼宇内的传输网络,以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并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连接。
它包含着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线路(网络线路、电话局线路)间的民用电缆及相关的设备连接措施。
布线系统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的,主要有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和电气保护设施等,并由这些部件来构造各种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及应用场合

综合布线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部或办公场所中,为不同的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提供通信和数据传输的结构化布线系统。
它是一个综合的、标准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可以支持多种设备和应用,并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综合布线系统包括了电力线路、数据线路、电话线路等,为各种设备提供了可靠的物理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场合包括:
商业办公室:商业办公室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应用场合之一。
它为办公室内的计算机、电话系统、数据中心、安全监控系统等提供了可靠的通信和数据传输网络。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需要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和大容量的数据传输能力。
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满足数据中心对高带宽、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的需求,提供高效的数据交换和管理。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需要支持医疗设备、电子病历系统、医疗影像传输等的通信基础设施。
综合布线系统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高速、安全的数据传输,支持医疗信息的流动和共享。
学校和大学:学校和大学的校园内需要支持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各个区域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提供校园范围内的高效、可靠的网络连接,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酒店和会议中心:酒店和会议中心需要为客房、会议室、展厅等提供网络和通信服务。
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满足这些场所对高速互联和多媒体传输的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包括:灵活性、可扩展性、标准化、易于维护和管理。
它能够适应不同应用的需求,并随着技术的发展进行升级和扩展。
同时,它还能减少布线混乱、故障排查困难等问题,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效率。
综合布线系统在现代建筑和办公场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各种设备和应用提供了稳定、高效的通信和数据传输基础设施。
描述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描述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综合布线系统是指一种用于建立和维护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网
络解决方案。
这种系统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和通信设备,包括计算机、电话、视频和音频设备等。
它可以为办公室、工厂、医院、学校等各种类型的场所提供一个高效、可靠、安全的网络环境。
综合布线系统通常包括多种不同的组件,如电缆、插座、面板、配线架、交换机、路由器等。
这些组件需要按照特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安装,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优点包括:可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
通过使用这种系统,用户可以轻松地扩展网络,并且可以轻松地调整网络结构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此外,它还可以提供更高的网络速度和更好的数据传输质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总之,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用于构建高效、稳定、安全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重要解决方案。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了解这种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们。
- 1 -。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

2.1、有线通信线路-光缆
光导纤维是一种传输光束的细而柔韧的媒质。光导纤维电缆由一捆纤维组成,简称为 光缆。
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很小,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以单一 模式传输,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 多模光纤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的光纤。
在网络工程中,一般是 62.5 µm/125 µm规格的多模光纤,有时也用 50 µm/125 µm和 100 µm/140 µm 规格的多模光纤。户外布线大于2 km时可选用单模光纤。
4.3、桥架
桥架分为普通型桥架、重型桥架、槽式桥架。
普通型桥架
重型桥架
槽式桥架
4.4、槽、管的线缆敷设
槽的线缆敷设一般有4种方法。 1. 采用电缆桥架或线槽和预埋纲管结合的方式 1) 电缆桥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桥架顶部距顶 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m,桥架宽度不宜小于 0.1m,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
2018.03.16
目录
目录
1、综合布线系统
1.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定义: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是建筑 物内的“信息高速路”。
地位:信息网络工程中的神经系统
1.2、综合布线系统组成部件
组成部件:布线系统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的,主要有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 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气保护设施等,并由这些部件来构造各种 子系统。
2) 在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 端应每间隔1.5m左右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 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拐弯处每间隔2~ 3m处进行固定。
4.4、槽、管的线缆敷设
2. 预埋金属线槽支撑保护方式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⑶光纤连接硬件:最大衰减为0.5dB;最小反射衰减:多模20dB,单模26dB。
三、测试参数和技术指标
1.双绞线系统的测试元素及标准 最基本测试,因而对于3~5类布线系统,都要求连接图测试。
②线缆长度。3~5类布线系统都要求对线缆长度的准确测试。对于线缆长度要求如下:
基本回路线缆长度≤94m(包括测试跳线),通道回路线缆长度≤100m(包括设备跳线和快式跳线)。
①在1~31.25MHz测量范围内,测量最大步长不大于150kHz,在 31.26~100MHz测量范围内,测量最大步长不大于250kHz,100MHz以上测量步长特定,上述测量扫描步长的要求是满足设计量和近端串扰指标测量精度的基本保证。
②用于五类以下(含五类)链路测试,测量单元最高测量频率极限值不低于150MHz。在0~100MHz测试频率范围内应能提供各测试参数的标称值和阈值曲线。
2.光缆布线系统的测试元素及标准
楼宇内布线使用的多模光纤,其中主要技术参数为:衰减、带宽。
①多模光缆和单模光缆链路的传输窗口
注:⑴多模光纤:芯线标称直径62.5/125um或50/125um,850nm波长时最大衰减为3.5dB/km最小模式带宽为200MHz.km;1310nm波长时最大衰减为1dB/km最小模式带宽为500MHz.km。
⑶实际传输时,根据现场温度,对4类及5类缆和接插件构成的链路每增1度,衰减量变化0.4%,线缆走向靠近金属表面时,衰减量增加3%。
什么是综合布线系统

什么是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 Distribution System)又称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 Cabling System),是目前流行的一种新型布线方式,它解决了常规布线系统无法解决的问题。
常规布线系统中的电话系统、保安监视系统、电视接受系统、消防报警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他们各自具有一套互不相连的系统,每个系统的终端插接件亦各不相同,当这些系统中的某一系统需要改变,将是极其困难的,甚至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相比之下,综合布线系统是采用模块化插接件,垂直、水平方向的线路一经布置,只需改变接线间中的跳线,改变集线器,增加接线间的接线模块,便可满足用户对这些系统的扩展和移动。
综合布线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即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水平布线子系统(Horizontal Cabling)、垂直干线子系统(Backbone Cabling)、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Rooms)、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和建筑群接入子系统(Premises Entrance Facilities)。
---(学电脑)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标准化部件,和模块化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控制信号用统一的传输媒体进行综合,形成了一套标准、实用、灵活、开放的布线系统。
提升了对弱电系统平台的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近几年,在国内建造的很多建筑己 成功的实现了综合布线系统,例如 北京的京广中心和中华大厦,上海 的博物馆、金茂大厦和浦东上海证 券交易大厦等。特别在“911”恐怖 袭击中,被摧毁的美国纽约世界贸 易大厦的综合布线系统,更称得上 是当今综合布线技术走向成熟的运 用典范。
综合布线工程的概念
•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简 称PDS),是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的简 称,它是指一幢建筑物内或建筑之间,通过传 输介质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 它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 • 一个设计良好的综合布线对其服务的设备应具 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互连许多不同应用系统 的设备,如即支持语音设备,也能支持数据图 像等设备。这样,使综合布线系统不在受具体 的设备和应用的限制。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基本要求
• 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或管理区与水平子 系统的引入口之间的连接线缆组成。垂 直干线是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的主馈线缆, 是用于楼层之间垂直线缆的统称。干线 子系统设计的目标是选择干线线缆最短、 最合理、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介质选择
• 在干线子系统中可采用以下4种类型的 线缆:
(1) 100Ω双绞电缆; (2) 150Ω STP电缆; (3) 8.3/125μm单模光缆; (4) 62.5/125μm多模光缆。
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距离
(1) 采用单模光缆时,建筑群配线架到楼层 配线架的最大距离可以延伸到3000m; (2) 采用五类双绞电缆时,传输速率超过 100Mb/s的高速应用系统,布线距离不宜 超过90m,否则,宜选用单模或多模光缆; (3) 在建筑群配线架和建筑物配线架上,接 插软线和跳线长度不宜超过20m,超过20m 的长度应从允许的干线缆最大长度中扣除。
设备间环境要求
1.温度和湿度 2.空气 3.照明 4.噪声 5.电磁场干扰
6.电源
7.地面 8.墙面 9.顶棚 10.隔断 11.消防 12.安全
六.建筑群干线子系统(Campus Backbone Subsystem)
建筑群子系统是指由建筑群配线架(CD)与其他 建筑物配线架(FD)之间的缆线及配套设施组 成的系统,它使得相邻近的几个建筑物内的综 合布线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楼群内部 交换和传输信息,并对电信公用网形成唯一的 出入端口。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可按照如下步骤来进行: (1 ) 确定现场的环境、结构特点: (2 ) 选择所需线缆类型和规格; (3 ) 确定建筑物的线缆入口; (4 ) 确定明显障碍物的位置; (5 ) 确定主线缆路由和备用线缆路由; (6 ) 确定线缆系统的一般参数,例长度、数量等; (7 ) 确定每种选择方案所需的劳务成本; (8 ) 确定每种选择方案的材料成本; (9 ) 选择最经济、最实用的设计方案。
设备间空间要求
• 设备间的主要设备有数字程控交换机、计 算机、配线架等,它是管理和维护人员进 行工作的场合,因此,设备间要有足够的 空间,使用面积不能太小,设备空间(从地 面到天花板)应保持2.55m高度的无障碍空 间;门的大小为高2.1m,宽90cm,主交接 间与设备间的门开启方向须向外;地板承 重能力不能低于500kg/m2。
管理子系统示意图
管理子系统的基本要求
根据信息点的分布、数量和管理方式,来确定 楼层配线架(FD)的位置和数量,对于信息点 多、使用功能近似的楼层,为了便于管理和操作, 可多个楼层共用一个楼层配线间, 但FD的接线 模块应有10%~20% 的余量,根据光缆的芯数、 规格确定光纤终端盒的规格和形式,配线间的位 置一般要求选在弱电井附近的房间。每幢建筑至 少有一个设备间,建筑物配线架(BD)数量根 据信息点数量、主干线缆对数和外线接入线缆对 数来确定,设备间内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满足 未来交换设备扩充的需要。
工作区子系统连接示意图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概述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及其连接到水 平子系统信息插座的跳接线 ( 或软线 ) 等 组成。它包括信息插座、用户终端和连 接其所需要的跳线。常见的终端设备有 电话机、计算机、仪器仪表、传感器和 各种各样的信息接收机。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要点
1) 工作区内路由、线槽要布放得合理、美观; 2) 安装在墙壁上的信息插座应距离地面30cm以上; 3) 信息插座与计算机终端设备的距离保持在5m以内; 4) 每一个工作区至少应配置一个220V交流电源插座, 工作区的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 座,保护地线与零线应严格分开; 5) 终端网卡的类型接口要与线缆类型接口保持一致; 6) 估算好所有工作区所需的信息模块、信息插座、面 板的数量; 7) 在使用双绞线跳线时所需的RJ-45水晶头数量;
设备间位置的选择
设备间位置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 应尽量位于干线综合体的中间位置,以 使干线路由最短; (2 ) 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 接口; (3 ) 应尽量靠近电梯,以便搬运大型设备; (4 ) 应尽量远离高强振动源、强噪声源、强 电磁场干扰源和易燃易爆源;
(5)设备间应该能为将来可能安装的设 备提供足够的空间,另外还要按照本地 法规确定其接地及消防安全方案; (6)设备间的位置应选择在环境安全、 干燥通风、清洁明亮和便于维护管理的 地方。 (7)设备间的位置应便于安装接地装 置,根据房屋建筑的具体条件和通信网 络的技术要求,按照接地标准选用切实 有效的接地方式。
2.水平子系统技术要求 。 当水平布线通道内同时安装电信电缆和电源电 缆时, 电缆敷设要符合以下的要求: 1) 屏蔽的电源电缆与电信电缆并线时不需要分 隔; 2) 可以用电源管道 ( 金属或非金属) 来分隔通 信电缆与电源电缆; 3) 对非屏蔽的电源电缆, 敷设时的最小距离为 100mm ; 4) 在工作站的信息口或间隔点,电信电缆与电 源电缆的距离最小应为6cm;
合布线的适用范围
•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和分层 星型拓扑结构。它能适用任何类型的建 筑物的布线。一般来说,建筑物的跨距 不超过3000m,面积小于1000000m2时, 都可以实现布线。在该系统中,可以支 持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各种业务的应 用。
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要领
1.总体规划 一般可以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水 平布线尽量到位”的设计原则。
垂直干线子系统示意图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 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水 平子系统的引入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电缆组成。 垂直干线子系统包括: (1) 各楼层管理间与设备间之间的电缆走线, 使用的竖向或横向的通道; (2) 设备间和网络接口之间的连接电缆或设备间 与建筑群子系统各设施间的电缆; (3) 干线接线间与各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之间 的连接电缆; (4) 主设备间和计算机主机房之间的干线电缆。
信息插座连接技术要求
• 信息插座是终端(工作站)与水平子系统连接的接口,每 个工作区至少要配置一个插座盒。对于难以再增加插 座盒的工作区,要至少安装两个分离的插座盒,如图 所示。
二.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由每个楼层配线架(FD)至工 作区信息插座(TO)之间的线缆、信息插座、转 接点及相应配套设施组成的系统。
2.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简介
综合布线的发展过程
• 综合布线技术出现于20世纪的80年代, 当时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这种系统的功 能、传输距离和控制点数目不尽人意。 • 人们在吸收传统布线技术优点的基础上, 一直在寻求一种规范的、统一的、结构 化易于管理的、开放式便于扩充的、高 效稳定的、维护和使用费低廉的、健康 环保的综合布线方案。
(3) 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是室外通信线路,其 建设原则、网络分布、建筑方式、工艺要求 以及与其它管线之间的配合协调. (4) 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在校园式小区或 智能化小区内敷设成为公用管线设施时,其 建设计划应纳入该小区的规划. (5) 在已建或正在建的智能化小区内,如已 有地下电缆管道或架空通信杆路,应尽量设 法利用。
水平布线子系统示意图
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
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有6点: 1) 确定线路走向; 2) 确定线缆、槽、管的数量和类型; 3) 确定电缆的类型和长度; 4) 订购电缆和线槽 5) 如果打吊杆走线槽,则需要计算出用多 少根吊杆; 6) 如果不用吊杆走托架,则需要计算出用 多少根托架
• 1.水平子系统的基本要求 。 水平布线线缆的长度等于楼层配线间到 工作区信息插座的缆线长度。根据我国 通信行业标准规定,水平布线子系统的 双绞线最大长度为90 m。图给出了水平 布线系统中各部分的距离限制。
• 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如图所示。
• 综合布线系统构成了某种结构化的 基本链路,像一条信息通道一样连 接楼宇内或室外的各种电子设备。 这些信息路径提供传输各种语音信 息及综合数据信息的能力。综合布 线系统的网络链路结构组成如图所 示。
•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链路构成图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综合布线一般逻辑性地分为6个模块化结 构,它们相对独立,形成具有各自模块 化功能的子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布线系统。这6个部分概括为“一间、 二区、三系统”即
建筑群子系统示意图
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 建筑群子系统也称楼宇管理子系统。建 筑群子系统是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传 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硬件)组成的综合 布线子系统。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是 智能化建筑群体内的主干传输线路,也 是综合布线系统的骨干部分。它的系统 设计好坏、工程质量高低、技术性能优 劣都直接影响着综合布线系统的服务效 果,在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
建筑群子系统的主要特点和设 计原则
(1) 建筑群子系统中,建筑群配线架(CD)等设备 是安装在屋内的,而其它所有线路设施都设在 屋外,受客观环境和建设条件影响较大。 (2) 由于综合布线系统中,大多数采用有线通信 方式,一般通过建筑群子系统与公用通信网连 成整体,从全程全网来看,也是公用通信网的 组成部分,它们的使用性质和技术性能基本一 致,其技术要求也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