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基础知识培训
玉米农学(农情)知识讲座

大喇叭口期
玉米棒三叶开始甩出的日 期,以月/日表示。
抽雄期
玉米雄穗尖端露出顶叶的 日期,以月/日表示。
散粉期
玉米雄穗开始散粉的日期, 以月/日表示。
玉米生育期划分
抽丝期
玉米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的 日期,以月/日表示。
成熟期
玉米籽粒乳线消失的日期,以月/ 日表示。
玉米生长阶段特点
幼苗期
从出苗到拔节,以营养生长为 主,根系发育较快,地上部分
传播路径
从墨西哥起源后,玉米逐渐向北传播 至北美洲各地,随后被欧洲人带回欧 洲并传播至亚洲、非洲等其他大洲。
玉米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玉米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4 米不等,茎秆粗壮,叶片宽大, 呈长椭圆形,互生排列。
生长环境
玉米适应性广,既可在肥沃的土壤 上生长,也能在贫瘠的土地上存活。 生长温度范围较大,但需要充足的 阳光和水分。
05
玉米营养与施肥
玉米对养分的需求
氮(N)
玉米生长的主要养分,参与蛋白质、叶绿素等的 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磷(P)
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旱、抗寒能力,加速成熟 过程。
钾(K)
增强玉米抗逆性,如抗旱、抗倒伏等,提高产量 和品质。
合理施肥原则与方法
基肥施用
01
播种前深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提供玉米生
长所需的基础养分。
种肥施用
02
播种时施用种肥,以速效化肥为主,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追肥施用
03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适时追肥,以满足不同生育期的养分需求。
施肥注意事项
施肥量控制
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需肥 规律,合理控制施肥量, 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玉米基础知识普及(值得收藏,很全面)

玉米基础知识普及(值得收藏,很全面)玉米基础指标:材料采集:瑞孚饲料感谢瑞孚饲料胶质玉米和粉质玉米的区别1、粉质玉米(Flour corn):颗粒较软,呈马齿形,淀粉含量较胶质玉米高,粉质胚乳细胞大,淀粉粒多为圆形,直链淀粉比重高,蛋白质含量较低,与淀粉粒结合不紧密,结构疏松,呈不透明状;一般东北烘干玉米大部分是粉质玉米,较易粉碎,切开或咬开断面呈白粉状,对畜类利用率效果明显,乳猪料宜选择粉质玉米,易糊化,适口性较好。
2、胶质玉米(Flint corn):颗粒较硬光泽好,半马齿状,容重在每升690g/L以上,淀粉含量相对较低点,且支链淀粉比重高,其角质胚乳细胞小,淀粉粒小而呈多角形,淀粉粒间充满蛋白质,因而组织致密,呈半透明状;粗蛋白质含量比粉质玉米高,但多为角蛋白,畜类较难利用;胶质玉米粒大饱满,较难粉碎,破碎后呈碎粒状,且粒度较均匀,口感差,但核黄素含量较高,适合做禽料,特别是蛋鸡料。
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产的大部分是胶质玉米,产量相对比粉质玉米要高。
如何辨别新玉米和陈玉米?我们要评判一批玉米的好坏,就是从这些指标入手,进行分析比较得来的。
通常乳猪和种猪饲料的玉米宜选用一级标准;同时,感官上要求籽粒饱满、色泽鲜亮、气味清香,口感清甜。
陈玉米的特点优点:由于受贮藏条件的限制,通常水分含量较低,储藏期超过一年的玉米水分一般在12.5%以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淀粉在贮藏过程中进一步得到熟化,这样的玉米动物消化利用率较高。
缺点:是储藏过程也是维生素,如核黄素等营养成分逐渐流失的过程,而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玉米油脂受空气、水分等的作用慢慢氧化变质,影响玉米的新鲜度,严重时影响其适口性。
所以在对陈玉米的验收时要特别注意新鲜度指标如脂肪酸值的变化,有经验者可直接用鼻子嗅、嘴巴尝的办法来判断玉米是否新鲜。
新玉米的特点优点:对于新玉米来说,由于离收储的时间较近,新鲜可口、营养全面是其最大的优点。
此种原料加工出来的玉米粉,色泽亮黄,气味新鲜,具有较好的适口性,且各种氨基酸、维生素、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较少损失,可以为动物所用。
玉米生产加工技术知识培训

玉米生产加工技术知识培训引言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它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玉米生产和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旨在培训农业从业人员和对玉米生产感兴趣的人。
1. 玉米生产技术1.1 选择适宜的品种•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地理和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种植目的等因素进行评估和选择。
•重要的品种特征包括抗病性、抗虫性、适应性和产量。
1.2 土壤和肥料管理•玉米对土壤要求较高,宜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播种前应进行土壤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施肥计划。
常用的肥料有氮、磷、钾等。
1.3 灌溉和排水•玉米对水分要求较高,合理的灌溉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排水系统也应建立良好,以避免土壤过于湿润导致玉米生长不良。
1.4 病虫害防治•玉米易受到多种病毒、真菌和害虫的攻击,及时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证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预防病虫害的措施包括良好的田间管理、适时的喷药和正确的农药使用。
2. 玉米加工技术2.1 玉米收获与贮存•玉米的收获应在果实充分成熟但还没有干燥的时候进行,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收获后,应采取适当的贮存措施,如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进行贮存,以防止霉变和害虫侵害。
2.2 玉米加工与加工技术•玉米加工是将玉米加工成玉米粉、玉米淀粉和其他副产品的过程。
•常见的玉米加工技术包括碾磨、脱壳、研磨和筛分等步骤。
2.3 玉米制品的储存和销售•玉米制品的储存应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避免潮湿和霉变。
•销售时,要选择适当的市场渠道,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玉米生产和加工的挑战和机遇3.1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对玉米生产带来许多挑战,如干旱、洪涝和高温等。
•科学合理的农业实践和技术创新能够帮助农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3.2 玉米加工业的发展趋势•玉米加工业正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玉米淀粉和生物质能源领域。
玉米的培训

• 玉米蛋白质含量较低(7%-9%),且品质 较差,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 • 钙含量极低,仅为0.02%,磷含量0.27%, 但有效磷仅为0.12%,钙,磷比极不平衡 (Ca:P=1:6有效磷) • 黄玉米中含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较高,有 利于禽类蛋黄着色,但缺乏维生素D和维生 素K,水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B1含量较丰富, 而维生素B2和烟酸缺乏。
能量饲料(谷实类饲料) -玉米
玉米的基本特性
• • • • • • 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 拔节期日均18℃以上。从抽雄到开花日均26~27℃。 灌浆和成熟需保持在20~24℃;低于16℃或高 于25℃,淀粉酶活动受影响,导致子粒灌浆不良。 玉米为短日照作物,日照时数在12小时内,成熟 提早。长日照则开花延迟,甚至不能结穗。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 玉米适宜的土壤pH为5~8,以6.5~7.0最适。 耐盐碱能力差,特别是氯离子对玉米为害大。
• 5.籽粒容易生虫。玉米胚部组织疏松,营 养丰富,大部分储粮害虫都喜欢侵害玉米。 • 6.籽粒耐储性差。玉米籽粒不仅原始水分 较大,而且成熟度不均匀,特别是晚熟品 种秋玉米更为明显。新收获的玉米含水量 在北方地区一般为l5%~20%,在南方为 3O%以上。而其成熟度,由于同一果穗的 顶部与基部受粉时间不同,大多数顶部籽 粒成熟度不够。一般成熟度不均匀的玉米, 不利于安全储藏。
二、玉米储藏关键技术
• 玉米安全储藏的关键是提高入库质量,降 低籽粒水分。由于各地的气温和空气湿度 有较大差异,应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采用 相应的储藏措施。
• 1.分等级储藏。玉米入仓时要做到按含水量不同、 等级不同分开储藏。含水量高的玉米入库前应进 行烘干。 • 2.低温密闭储藏。玉米适合低温、干燥储藏,其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干燥密闭,另一种是低温冷 冻密闭。南方地区收获后的玉米有条件进行充分 干燥,含水量降低到安全水分之后可过筛人仓密 闭储藏。北方地区玉米收获后受到气温限制,高 水分玉米含水量降到安全水分有困难,除有条件 进行烘干降水的以外,应采用低温冷冻入仓密闭 储藏。其做法是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将玉 米摊凉降温到一l0℃以下,然后过筛清霜、清杂, 趁低温在晴天人仓密闭储藏。
玉米基础知识和施肥技术

底肥一次性施用缓控释复合肥28-6-8或相近含量 40公斤 左右。
(六)玉米施肥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项
1、底肥:种肥同播时与种子左右平行距离5-10厘米,防止 肥料与种子直接接触,以免幼苗期烧根,烧芽。
2、追肥:作追肥时在玉米植株背阴面(植株西侧或北侧) 5-10厘米处采用穴施,或沟施。追肥后2-3天浇水,让肥料迅速融 化扩散,使作物迅速吸收。
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青饲青贮玉米、高淀粉玉 米、笋玉米等。 按子粒颜色:黄玉米、白玉米、杂玉米三类。 转
二、玉米旳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旳天数。我国栽培
旳玉米品种生育期在70一150天。 2.生育时期:在玉米一生中根据玉米植株形
态学上旳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称为 生育时期。
(一)玉米必需旳矿质元素: 玉米进行正常生长发育旳必需矿质元 素中,大量元素为氮、磷、钾;中量 元素为钙、镁、硫;微量元素为铁、 锰、铜、锌、铝、硼等。
(二)玉米旳需肥量
玉米旳矿质元素吸收量是拟定玉米施肥旳主要根据。 玉米一生对矿质元素吸收最多旳是氮素,其他依 次为钾、磷、钙、镁、硫、铁、锌、锰、铜、硼、 钼。玉米生产百公斤子粒需要大量元素旳基本数 量与比值为:纯氮2.86公斤,磷1.14公斤,钾 2.63公斤。所以玉米应施用高氮低磷中钾旳肥料。
转
回
玉米大量元素缺素症
缺氮
缺磷
(四)玉米科学施肥
1.基肥:玉米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氮、磷、钾配合施用。
2.种肥:施用种肥可满足苗期对养分旳需要,有 壮苗作用。
3.追肥:(l)苗肥。(2)穗肥。(3)粒肥。
(五)玉米实际施肥情况 二次施肥法
农校玉米培训资料

农校玉米培训资料一、培训内容1. 玉米种植技术2. 玉米病虫害防治3. 玉米生长管理4. 玉米收获加工二、培训目标1. 提高学员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2. 提高学员对玉米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能力3. 培养学员对玉米生长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4. 增强学员对玉米收获加工的理论和实践认识三、培训时间本次培训为期15天,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周末休息四、培训地点教学楼一楼大教室五、培训人员1. 农校专业教师2. 玉米种植专家3. 农民种植户六、培训大纲第一天:玉米种植技术1. 玉米种植前的土壤准备和处理2. 玉米种子的选育和处理3. 玉米的播种技术和密度控制第二天:玉米生长管理1. 玉米生长期间的施肥和浇水技术2. 玉米间茬作物的管理3. 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第三天:玉米收获加工1. 玉米收获前的准备工作2. 玉米收获后的加工和保存技术第四天:玉米种植技术实践1. 实地操作玉米种植技术2. 实地操作玉米生长管理技术第五天:玉米病虫害防治实践1. 实地操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2. 实地观察和识别玉米病虫害第六天:玉米收获加工实践1. 实地操作玉米收获技术2. 实地操作玉米加工技术第七至十五天:师生互动、问题解答、总结分享七、培训效果1. 学员通过培训,掌握了玉米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生长管理技术。
2. 学员在实践中能够准确识别玉米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学员在实践中掌握了玉米收获和加工的技术,提高了玉米产量和产品质量。
八、培训收费本次培训收费500元/人,包含培训教材和实践材料费用。
以上是农校玉米培训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培训实施为了使农校玉米培训更加深入和实际,我们将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教学方法。
培训中,专业教师将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培训,同时邀请玉米种植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
学员将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操作,亲身体验玉米种植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组织各项实际操作的练习,让学员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提高技能。
玉米培训材料

一、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阶段
3、花粒期——指从抽雄到籽粒成熟,经历抽雄、开花、授粉、吐丝、受 精及籽粒灌浆结实、成熟等生育过程。 生育特点—根、茎、叶等营养生长已基本停止,植株进入以开花受精 、灌浆结实和籽粒生长建成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 果穗是积累干物质的主要器官,籽粒灌浆物质的85~90%是此期间的 绿叶光合产物(尤其是中部果穗上下的五、六片叶,光合强度大,对 子粒贡献大)。 管理目标—— 保证玉米充分授粉受精,增大籽粒容积,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延长 灌浆时间,提高结实率,实现粒多,粒大,粒重,达到高产目的。
三、科学施肥
(二)玉米的施肥技术
2、苗肥 在基肥用量不足或为用速效氮肥时,应尽早追施苗肥。如果基 肥 充足或土壤条件好,幼苗生长健壮,则可不追施苗肥。 用量:视田间苗情和基肥用量,一般占总追肥量20~30%
三、科学施肥
(二)玉米的施肥技术
3、穗肥 用量:一般占总追肥量的60~70% 施用时期:一般中晚熟品种应在抽雄前10~12天左右施用穗肥
用量:视田间苗情和穗肥用量,一般占总追肥量15~20%
四、科学灌溉
从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前,玉米对水分很敏感,是需水的临界期;
抽雄开花和灌浆时期,玉米需水高峰期,缺水易造成“卡脖 子旱”,影响灌浆结实。 该时期要求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 若此期间 干旱缺水,会使雄、雌穗不能正常发育,或抽雄受阻,吐丝延迟 ,造成授粉不良。
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此时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 分体分化期。
穗肥还应依照苗情、肥料种类,酌情施用:一般苗势差、基肥不 足,又采用迟效肥料的应早施、多施 。
三、科学施肥
(二)玉米的施肥技术
4、粒肥 粒肥是玉米在穗肥不足的情况下补施的。
农民工种植玉米技术培训教案

农民工种植玉米技术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玉米的相关知识,包括玉米生长周期、玉米的品种、玉米的适宜种植环境、玉米的生长要求等;2.学习玉米的栽培技术,掌握玉米种植的方法、育苗技术、土壤管理、施肥技巧、病虫害的防治等;3.掌握玉米的收获和贮存技术,了解玉米的收割时机和方法,以及玉米的储存要求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玉米生长的基本特征:玉米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作物,生长高度可达1.5米-4米,总生长期不同品种不同,一般为100-120天。
玉米的花期和结籽期较长,结籽后晾晒成熟即可收获。
2.玉米的品种:玉米品种很多,不同品种对气候、土壤要求不同,应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
3.玉米的适宜种植环境:一般情况下,玉米适合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耕地上生长,土壤PH值应保持在6.5-7.5之间。
同时,玉米对光照也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2000-3000lx的光照强度。
4.玉米的生长要求: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合适的温度、充足的水分、适宜的营养元素等条件,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5.玉米的栽培技术:(1)育苗技术:要选择坚果实、颗粒饱满、色泽光亮、无病虫害的玉米种。
(2)土壤管理:应在栽种前进行土地整理、松土、施肥等工作,保持耕地的肥力和水分。
(3)施肥技巧:应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等,注重肥料的平衡性,保证玉米生长需求。
(4)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和治理病虫害,采用生物、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控制。
6.玉米的收获和贮存技术:(1)收获时机:玉米成熟后一般在6-8月份进行收获,以及时晾晒和入仓。
(2)贮存要求:玉米应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日晒雨淋或受潮发霉。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采用课堂讲解、图像展示、现场操作、问答交互等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知识性、实践性、交互性的教育效果。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成果进行总体考核和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水平等进行全面性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必要的教学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