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绪论

合集下载

媒介文化与媒介理论

媒介文化与媒介理论
❖ 媒介发达已使地球成为一个小小 的全球村,麦克卢汉是较早地提 出这个观点的学者。他认为电子 媒介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空间 距离与时间差异不复存在,整个 地球在时空范围内已缩小为弹丸 之地,整个人类结成了一个密切 联系相互作用,无法静居独处的 紧密的小社区,而人再也不能只 专精于一门,人的感知系统不再 只偏重视觉,人不再是分裂、残 缺不全的人。
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半年以后 ,希望工程收到捐款1亿元,为 两年前的8倍多,更重要的是他 这一媒介行为引起了亿万中国人 对中国儿童基础教育的关注。
❖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开始实施的一 项社会公益项目。 希望工程实施以来成绩斐然。据悉,截止到2004年,希望 工程共捐助了275万名贫困学生,援建了11888所希望小学 ,收到海内外累计捐款27.3亿元。 10年行程2万公里 解海龙拍了上万贫困娃
摄影师解海龙拍摄的“希望工程”组 照中的三位“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
2002年9月,她考上了安徽 大学。目前在工商银行工作
。 左为苏明娟,中间张天义,右边是胡
善辉,后面是摄影家解海龙
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中的“
大鼻涕”胡善辉现在当了兵
,“小光头”张天义现在读
大三。
❖ 3、形成舆论热点:传播媒介在影响人们做出 某种判断方面不是总能奏效的,但是对于让 人们关心什么,思考什么,它却往往能发挥 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议题设置的最显著体现 ,大众传播通过选择、突出报道某些问题, 引起舆论的关注,并引发相关的文化现象。 在我国,由于现实国情,媒介在形成舆论甚 至引导舆论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
❖ 麦克卢汉为加拿大多伦多大 学文化与技术中心主任,是 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他 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了《传 播工具新论——人的延伸》 (1964)《媒介即讯息》( 1967),从而使他成为西方 学术界的一个风云人物。其 中《传播工具新论》一书引 起了广泛的重视,成为他的 代表作,一位编辑对他说: “你所写的东西有75%是新 的,一本成功的书,不宜有 10%以上的新东西。”一时 间他被视为学术界的怪杰。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新引言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新引言
——丹纳《艺术哲学》
青年人大半时间都在练身场上角斗,跳跃, 拳击,赛跑,掷铁饼,把赤露的肌肉练得又强壮 又柔软;目的是要练成一个最结比希 腊教育更成功的了。
——丹纳《艺术哲学》
在奥林泼斯与尘世之间并无不可超越的鸿沟:…… 他们胜过我们,只因为他们长生不死,皮肉受了伤痊愈 得快,也因为他们比我们更强壮,更美,更幸福。除此 以外,他们和我们一样吃喝,战斗,具备所有的欲望与 肉体所有的性能。希腊人竭力以美丽的人体为模范,结 果竟奉为偶像,在地上称之为英雄,在天上敬之为神明。

第一章 西方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一章 西方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五节 经验主义的传媒文化研究
电视研究被纳入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传统轨道。
一是电视观众和节目之间关系的影响, 二是电视内容中的色情和暴力对人的行为和 态度的影响, 三是电视如何描述少数族群、女性与其他族 群等等,这些已成为目前美国传播研究的 热门话题。
第五节 经验主义的传媒文化研究
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理论体系包含以下几 方面内容: 一、电视是人类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 的角色,具有培养功能 二、电视是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工具 三、美国电视里杀人者与被杀者比例 四、培养理论的假设与“主流效果”研究的修 正 五、培养理论的贡献
第一章 西方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结构主义—符号学派的传媒文化研究 法兰克福学派的传媒文化研究 英国文化研究派的传媒文化研究 后现代主义的传媒文化研究 经验主义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一节 结构主义—符号学派的 传媒文化研究
索绪尔对结构主义启发较大的,主要有 一是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两个部分; 二是将语言学分为共时性研究和历时性研究; 三是将语言分为语言和言语。
第三节 英国文化研究派的传媒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在西方特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英国形成的知识 传统。 《全国观众》是英国电视杂志性节目的 旗帜,拥有很高的收视率,这一电视节目 值得研究之处在于,它不是一种严肃的、 精英化的制作,但内容却很丰富,富有平 民化色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传媒文化研究
法兰克福学派作为早期的批判学派, 对于大众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关注和研 究具有开创性。 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肇始于1923年成 立的法兰克福社会学研究所。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引言7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引言7
“一切支配着近代哲学的各种假说,差 不多最初都是希腊人想到的;我们对于希腊 人在抽象事物方面的想象创造力,几乎是无 法称赞过分的。……这些理论虽然最初多少 是幼稚的,然而两千多年以来终于证明是能 够存在的而且能同一的,它 不是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 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 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火的转化是:首先成为海,海的一半成 为土,另一半成为旋风。”
“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 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没有什么东西是存在着的,一切东西都 在变化着。”
“没有什么是可以无端发生的,万物都 是有理由的,而且都是必然的。”
——留基波

媒介文化与媒介理论课件

媒介文化与媒介理论课件

公众舆论的监督
媒介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机制
01
文化传承与交流
02
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
03
社会变迁与文化适应
CATALOGUE
媒介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媒介文化的全球化趋势
全球信息传播பைடு நூலகம்加速
跨国传媒集团的影响
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的加深
本土化媒介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坚守传统文化价值观 创新发展本土化的媒介文化 本土化媒介文化的国际传播
文化研究媒介理 论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后现代主义媒介理论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CATALOGUE
媒介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媒介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
媒介文化对行为模式的影响
媒介文化对消费习惯的影响
社会对媒介文化的制约与引导
01
02
03
法律制度的制约
道德伦理的约束
代表人物
1
主要观点
2
研究方法
3
批判主义媒介理论
代表人物
J. Habermas、 P. Bourdieu、 N. Postman
主要观点
认为媒介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媒 介内容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关注 媒介内容的意识形态意义和媒介 的社会责任。
研究方法
以文本分析和批判性分析为主, 注重对媒介内容的解读和社会影 响的评估。
媒介文化与媒介理 论课件
目 录
• 媒介文化概述 • 媒介理论发展历程 • 媒介理论的主要流派与观点 • 媒介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媒介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 媒介理论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实践
contents
CATALOGUE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引言12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引言12

原来对人民来说,战争几乎永远是 一件快意的事情,因为战利品的合理分配 是使人们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罗马这个城市没有商业,又几乎 没有工业。每个人要是想发财致富,除了 打劫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黑格尔《历史哲
“我的故乡和祖国,就我是安敦尼而言, 是罗马;就我 是一个人来说,则是整个世界。”
——马可•奥勒留•安敦尼《沉思录》
“因为,你们划分世界的类别不是希腊人和 野蛮人。……取而代之的划分标准是把世界分成 罗马人和非罗马人。这样就能把你们城市的名声 传播开去。”
——埃留斯•阿里斯提德斯《对罗马的演讲》
“在欧洲历史上,除了斯巴达人和现 代极权主义者外,能够如此视民族利益至上, 或如此彻底地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民 族是不多见的。”
——勒纳《西方文明史》
一个国家刚刚自己形成,又以武力
为基础,必然要靠武力来维持巩固。这不是 一种道德的、自由的联系,而是一种强迫服 从的状态。罗马所谓德行是指勇敢;然而并 不是个人的勇敢,而是根本上和同伴们联系 时表现的勇敢,这种联系被看做是至高无上, 可以用种种暴力组织而成。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我们很容易把远古的神话和仪式看成是对宇宙原始幼 稚的把握,这并不完全正确,神话和仪式是象征系统,我 们离不开这些象征物,即便是对今天的高科技亦如此。它 们是人们分析世界、询问“为何”与“如何”两个相关问 题的最初尝试。
——(英)凯文·奥顿奈尔《从神创到虚拟》
古老的神话可以被认为太幼稚、太原始,但 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却对现实的动力有着深邃 的洞察力。
——同前
神话中包含着力量的象征和伦理的取向。神 话故事展示并指引着人类的精神。
——同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马工程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教学课件第1章 西方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马工程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教学课件第1章 西方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
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
舒茨的社会现象学
Alfred Schütz
■ 舒茨的理论中包含两个世界:“一阶 构造”的“生活世界”和 “二阶构造 ”的“科学现实”。
■ 生活世界:人们形成和使用类型化, 比如 我们称呼某物 (如一只狗)时, 就是在类型化。行动也是根据“早期 经验构成的类型来决定的。
■ 无论古典现象学还是社会现象学,都强调日常 生活的重要性,将其视为研究对象。他们都指 出,我们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往往因为日常的琐 屑、平淡无奇而变得模糊不清。为此,现象学 就提供一种方法路径和语 汇去审视研究对象, 并对日常生活予以解释。
(三)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传统。
■ 在查尔斯·S皮尔斯和威廉·詹 姆士奠定了实用主义 在哲学和方法论层面上的基础之后,约翰·杜威将 社会的本质视为一种“交流”,强调认识的主体与 客体、经验与自然、精神和物质之间的整体性,这 种整体的联系来自认识主体的“经验”,经验则来 自主体和客体、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互动。
第二节
传播理论的解释主义传统
概述
哲学思潮中的解释主义传统与实证主义一样源 远流长,在实证主义方法还未成熟之前,直至20世 纪40年代,解释主义也曾是传播研究的主要传统 。
解释主义认为价值和理论中立的事实是不存在 的。解释主义认为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际上是主客 体的互动关系中对客体的重新建构。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甚至是整个社会科学的领 域,解释主义范式受到学界重视是在实证主义取向 受到批判和反思之后。
■ 科学现实:社会科学家在生活世界基 础上建立 “二阶构造”,在 “一阶构 造”基础 上创造出抽象、标准化的概 念,建构关于社会行动者与社会行动 的理念类型 ,以此来建立分析社会世 界所需的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绪论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的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节为什么要了解西方媒介文化理论:
1、西方媒介文化理论:(1)、顾名思义主要是关于电视、电影、网络、报纸和广播这些媒介现象的理论研究。

(2)、西方媒介文化理论,顾名思义是关于西方的媒介文化理论,因为关于媒介文化理论主要还是从西方过来。

2、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西方媒介文化理论是一门“综合理论”,实际上是一门关于现代社会媒介文化现象的理论,许多学者越来越意识到现代社会实际是一个媒介社会。

其次,媒介文化理论综合或者说借鉴了其它学科的理论,是一种有典型的跨文化理论,因为媒介文化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所以各种各样的文化和社会理论经常被用来解释传媒现象。

譬如社会学理论、文化理论、文学和艺术理论、心理学、伦理学、符号学、法律学都经常被用来解释某一种媒体现象。

第二节几种主要媒介文化理论
1两个学派:尽管媒介理论比较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我们要知道西方媒介文化理论分成两个大的流派: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验学派,二是以欧洲为主的批判学派。

2、几种媒介文化理论:结构主义、符号学与传媒,传媒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和文化霸权理论,公共领域理论、媒介效果理论、女权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符号学与传媒主要是从文本理论的角度理解大众传媒。

传媒政治经济学强调是关注政治经济学在传媒中的价值。

文化研究与文化霸权理论主要是讨论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等等。

3、了解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的意义:(1)、了解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的学术传统和研究进路。

(2)、解释当代媒介文化现象。

(3)、加强媒介研究的理论深度。

思考题:
1.你接触过何种西方媒介文化理论?对你理解媒介现象有帮助吗?
2.你认为这样的理论课程有必要开设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