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并购案例分析
传媒行业收购案例总结(DOC)

传媒行业收购案例总结笔者使用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查询并购事件—按行业分裂——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起始时间2015-3-1,截止时间为2016-3-26,得知发生并购事件154个,据笔者粗略统计,除去体育行业、文化旅游行业外,传媒行业共发生并购事件132起。
其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16起、协议转让78起,增资38起。
笔者选择了其中的标的公司成立时间短(2014年1月1日后成立)、历史业绩少但承诺利润较高的公司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经过筛选大约有5个并购案例符合条件,现在分析如下:1、华谊兄弟投资控股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2015-11-19 协议转让)标的公司基本情况: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2日,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制作、复制、发行;专题、专栏、综艺、动画片、广播剧、电视剧;影视文化信息咨询;影视剧本创作、策划、交易;艺人经纪;制作、代理、发布;电子和数字媒体广告及影视广告;实景娱乐、演出。
冯小刚持有目标公司99%的股权,陆国强持有目标公司1%的股权。
标的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截止公告日,目标公司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为: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36万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91万元,所有者权益为人民币-0.55万元,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万元。
标的公司的基本业务情况为:目标公司主营业务是影视剧项目的投资、制作,影视剧本创作、策划、交易等。
目前目标公司已经储备和开发的项目包括电影《手机2》、电影《念念不忘》、电影《非诚勿扰3》、电影《丽人行》、电视剧《12封告白信》以及综艺节目等,除此之外,目标公司已经制定并且实施新人导演计划,培养新一代导演。
此次对外投资协议主要内容:依据本协议项下的条款和条件,老股东冯小刚同意将其持有的目标公司69%的股权转让给公司,老股东陆国强同意将其持有的目标公司1%的股权转让给公司,本次股权转让完成之后,公司持有目标公司70%的股权,冯小刚持有目标公司30%的股权。
分众传媒案例分析终结版

分众传媒案例分析终结版————————————————————————————————作者:————————————————————————————————日期:ﻩ背景分众传媒公司在进入市场前,对整个传媒行业有了充分的认识,从并不被看好的广告代理行业中发现了新的商机。
在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写字楼、卖场、超市中,广告的传播会好于徐家汇、外滩。
在人们频繁接触的这些公共场所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广告传遍网络结构无疑是具有很大价值的。
一、日常公共场所足够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卖场、超市间接提供的广告宣传是电视广告所不能企及的,不仅成本底,而且观看的人次也高于通过电视广告。
而且这些广告更具有强制性,利用人们等待电梯、在公车等不能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向人群做出了有效的宣传。
卖场、超市的数量近年也是处于高速增加的趋势,所以该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市场空白无竞争对手利于在写字楼、卖场等公共场所进行广告代理的传播,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当时传媒行业对于该市场还没有明确的定位,也是不敢有人踏入的新大陆。
分众传媒的冒险进入正是看准了该细分市场的空白。
三、有能力进入在赢得第一次的投资之前,分众传媒利用自有资金在上海100多个高档写字楼内安装了400多台液晶电视,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传播网,新媒体的效应立竿见影。
分众传媒自己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使得分众可以成功进军该细分市场的必要条件。
分众传媒的目标顾客和细分市场分析一、确定目标顾客1、选定细分市场创办分众传媒之前,江南春意识到,在广告产业的价值链中,广告代理公司处于最下游、赚钱最少、付出的劳动最多。
一次偶然的机会。
由看到徐家汇一个商场门口的张贴广告,他发现了广告行业的新商机。
分众传媒实行的是覆盖几乎所有的接触点来进行广告。
相对于之前在商场门口粘贴广告的方式,分众传媒的广告方式已经是广告行业中的一个细分市场。
而江南春正是看到了这个有市场空白的大蛋糕。
按照市场细分的行为标准,江南春将分众传媒的市场定位为具有广泛接触点的地点所形成的广告传播网络结构。
分众传媒案例

分众传媒案例分众传媒是中国领先的新型媒体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媒体传播解决方案。
分众传媒以“智慧连接,引领未来”为使命,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和数据,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品牌传播服务。
下面我们将以分众传媒的成功案例为例,来探讨其在品牌传播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分众传媒在品牌传播方面的成功案例是与多家知名品牌合作的经典案例。
例如,与某知名汽车品牌合作,通过分众传媒的全媒体资源,成功打造了一场品牌形象升级的营销活动。
在此次合作中,分众传媒充分发挥了自身在户外广告、数字营销、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为汽车品牌提供了全方位的传播解决方案。
首先,分众传媒通过其在城市户外广告资源方面的优势,将汽车品牌的形象广告投放在各大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重要位置,有效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其次,分众传媒通过数字营销手段,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了潜在消费群体,通过社交媒体、移动端广告等渠道进行精准推送,提高了品牌的曝光和用户参与度。
最后,分众传媒通过数据监测和效果评估,为汽车品牌提供了全程的数据支持和效果分析,帮助品牌方更好地了解市场反馈和用户需求,为品牌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一案例充分展现了分众传媒在品牌传播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首先,分众传媒拥有全国范围内的丰富媒体资源,能够实现线上线下的全方位覆盖,为品牌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和更多样化的选择。
其次,分众传媒在数字营销和大数据分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传播解决方案,提高了品牌传播的效果和效率。
最后,分众传媒注重数据监测和效果评估,能够为客户提供全程的数据支持和效果分析,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用户反馈,为品牌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分众传媒在品牌传播方面的成功案例充分展现了其在媒体资源整合、数字营销和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作为中国领先的新型媒体公司,分众传媒将继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和全方位的传播解决方案,与客户共同开创美好的品牌传播未来。
某传媒公司并购案例课程.pptx

江南春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华东师大学生会主席的竞选中。在师大历史上,竞选学 生会主席的一般都是大三学生,江提前了一年。据说,江南春的胜利主要得益于他 的口才和事先准备工作充分。一个广为流传的版本是:当时江南春找了很多系的学 生会主席,一顿十块、十几块钱地请吃饭,沟通想法兼拉票。一圈下来,“沟通” 成本160元,江南春也一下子欠下了160块钱的债,这在当时可是大数目。
• 2004年11月 11月16日,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与UCI维 众投资、美国高盛公司和英国3i公司在人民 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UCI、高盛及 3i共同投资3000万美金入股分众传媒。
• 2005年7月 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 成功上市,股票代码:FMCN。
• 2005年10月分众传媒以1亿美元左右 的价格收购框架媒介的100%股权。
分众ipo与并购聚众
7108成员:
目录
• 一、公司简介 • 二、发展历程 • 三、人物简介 • 四、公司上市 • 五、并购历程
一、分众简介
分众传媒(Focus Media),中国领先的数 字化媒体集团,创建于2003年,产品线覆 盖商业楼宇视频媒体、卖场终端视频媒体、 公寓电梯媒体(框架媒介)、户外大型 LED彩屏媒体、电影院线广告媒体等多个 针对特征受众、并可以相互有机整合的媒 体网络。 分众传媒以中国都市人群为 核心目标人群,覆盖中国最广泛的高收入 群体,以独创的商业模式、媒体传播的分 众性、生动性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同。
卖场联播网
覆盖185城市 4,000+大中型卖场和便利店
每周覆盖1.5亿购物者
银幕矩阵
覆盖77个城市 全国300家高端影院
覆盖85%票房收入
二、分众发展历史
借壳上市案例——分众传媒

分众传媒借壳上市案例一、交易背景与目的(一)本次交易的背景1、上市公司(七喜控股)盈利能力较弱,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公司在2013年对主要亏损业务进行了转让并决定2014年全面退出手机业务,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或业务包括:电脑的生产与销售、IT 产品分销、手游开发、智能穿戴设备研发与销售,SMT贴片代工和物业租赁。
近年来,公司所处的传统IT业务竞争加剧,并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原有的渠道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和变革中。
2012年、2013年及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3,733.69万元、141,778.07万元及39,664.8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12.33万元、-13,618.99万元、-106.53万元,公司近年营业收入规模出现较大下滑,盈利能力较弱。
公司近年来不断收缩主业,处置非核心资产,并通过涉足手机游戏及智能穿戴领域尝试转型升级,但截至目前,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取得预期效果,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并缺乏明确的具体目标。
为了改善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保护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七喜控股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方式注入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的优质资产,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主营业务整体转型。
2、分众传媒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发展空间广阔分众传媒构建了国内最大的城市生活圈媒体网络,正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LBS和O2O媒体集团。
分众传媒当前的主营业务为生活圈媒体的开发和运营,主要产品为楼宇媒体(包含楼宇视频媒体及框架媒体)、影院媒体、卖场终端视频媒体等,覆盖城市主流消费人群的工作场景、生活场景、娱乐场景、消费场景,并相互整合成为媒体网络。
分众传媒的线下点位拥有天然的地理位置特征。
分众传媒通过对物业信息(楼龄、楼价、地理位置、住户类型等)的分析以及与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合作,得出不同楼宇、社区的消费者品类消费需求和品牌偏好,从而帮助广告主精准投放;同时,分众传媒通过在其设备中置入Wi-Fi、iBeacon、NFC接入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实现云到屏、屏到端的精准互动,成为O2O互动的线下流量入口,并可以此为平台嫁接促销活动、营销活动、支付手段、社交娱乐、金融服务等。
分众传媒借壳上市案例研究

分众传媒搭建VIE上市、私有化退市以及借壳上市完整股权结构变化一、2005年VIE架构的搭建与美国上市(一)2003年4月.江南春先生在维京群岛通过其全资控制的公司JJ MediaInvestment Holding Ltd.(以下简称:JJ Media)成立FMHL.持有其70%的股权。
江南春为FMHL的实际控制人。
经过一系列股权变动.江南春持有39.7%的股权.仍然是实际控制人。
(二)2003年4月.Focus Media(China) Holding Limited(以下简称:FMCH)于香港设立.经过股权转让.FMHL持有FMCH100%的股权。
(三)2003年6月.FMCH设立分众传媒.并持有分众传媒100%股权。
2004年 11月.江南春、余蔚设立分众数码.股权比例分别为90%、10%;2004年12 月.分众传媒收购江南春持有分众数码的 90%股权.分众传播收购余蔚持有的分众数码 10%股权。
(四)2003年6月.江南春持有分众传播70%股份。
至2004年12月.江南春、余蔚分别持有分众传播85%、15%的股份;2004年10月.分众广告设立.分众传播持有分众广告90%的股份.余蔚持有分众广告10%的股份。
分众传播及分众广告陆续设立并收购了多家经营广告业务的子公司.开展广告经营业务。
(五)2005年3月.分众传媒、分众数码、江南春、余蔚、分众传播(及其下属境内经营实体)分别签署了一系列的《股权质押协议》、《股东表决权委托协议》、《转让期权协议》、《技术许可服务协议》、《商标许可协议》、《业务合作协议》、《借款协议》、《信托协议》。
根据上述协议安排.FMHL间接控制的分众传媒、分众数码通过VIE协议控制分众传播及其下属境内经营实体的日常经营、高管选聘以及需获得股东批准的重要事务.从而实现FMHL对分众传播及其下属境内经营实体的实际控制。
该VIE协议签订后.分众传媒、分众传播及相关境内经营实体的控制关系如下图所示(境内实体的控股关系有所简化):(六)2005年7月.FMHL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并首次公开发行700万股美国托存股份(ADS)。
4-7--分众传媒借壳宏大新材案例分析

分众传媒借壳宏大新材案例分析方案简介1、股权置换宏达新材以截至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分众传媒全体股东持有的分众传媒100% 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
2、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由宏达新材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自分众传媒全体股东处购买。
其中,向FMCH 支付现金,购买其所持有的分众传媒11% 股权对应的差额部分;向除FMCH 外的分众传媒其他股东发行股份,购买其所持有的分众传媒89% 股权对应的差额部分二)发行前后股权结构本次交易构成借壳上市,交易完成后,Media Management(HK)将持有宏达新材145,497.89 万股股份,持股比例达24.77%, 成为宏达新材的控股股东,江南春将成为宏达新材的实际控制人。
2 分众传媒VIE 架构建立及拆除的情况(一)分众传媒VIE 架构设立2005 年3 月,分众传媒、分众数码、江南春、余蔚、分众传播(及其下属境内经营实体)分别签署了一系列的VIE 协议。
根据上述协议安排,FMHL 间接控制的分众传媒、分众数码通过VIE 协议控制分众传播及其下属境内经营实体的日常经营、高管选聘以及需获得股东批准的重要事务,从而实现FMHL 对分众传播及其下属境内经营实体的实际控制。
(二)FMHL设立及境外上市2003 年4 月,Focus Media Holding Limited (分众传媒原境外母公司, 原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下称FMHL )设立于英属维京群岛(2005 年 4月,FMHL 住所地址变更为开曼群岛),设立时向JJ Media Investment Holding Ltd. 、Yibing Zhou 、China Alliance Investment Ltd. 和SB China HoldingsPte.,Ltd. 发行了股票。
JJ Media Investment Holding Ltd. 的唯一股东为江南春先生。
营销案例分析——分众传媒

LOGO
Part One
• 分众传媒将目标明确为针对25至50岁的高新白领阶层。 one 细分市场有效性分析 使得目标顾客能够被清晰地描述和定义,能较容易的推 可测量性 测出市场的潜在规模,购买力等基本信息。 • 在写字楼、卖场等公共场所迚行广告代理的传播,在当 时传媒行业还没有对二该市场迚行明确的定位。分众传
房产物业
公寓、别墅、写字楼、商务楼、样板房、售楼处等
LOGO
Part One
three 丌同的细分斱式
按人口细分(收入、职位)
按人口因素分(收入\职 位)(月薪) ﹥10000元:高管 3000元~10000元:白 领 < 3000元:普通工人
LOGO
Part two
分众传媒竞争者分析 潜在迚 入者
高尔夫俱乐部,机场贵宾厅
LOGO
Part One
two酒吧,shopping mall,KTV,中高档美容 院,锁定喜欢消费,最具消费意欲的族群
• 医疗消费人群,覆盖药店医院等场所
• 针对全国性戒地区性大型卖场的系统媒体网络,锁定 FMCG (家庭快速消费品)主要决策者 • 锁定 4 亿手机户,尤其是 7200 万无线WAP用户, 强力覆盖城市时尚群体
一致。在较长时间内丌会収生较大改发。
LOGO
Part One
two
“分众再分”:分众传媒的 细分市场——7条产品线
商务楼 宇联播 网 KTV娱 乐联播 网 商旅人 士联播 网 • 针对频繁外出人群,覆盖机场巳士,安监处, 宾馆,酒店等 • OFFICE白领人群,覆盖都市中高档写字楼
• 针对企业主,社会名流等最高端人士。覆盖
可进入性 可赢利性 可辩认性 相对稳定性
媒的冒险迚入正是看准了该市场的空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众传媒并购案例分析
一、分众传媒简介
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Focus Media),简称分众传媒,成立于2003年5月,江南春先生任CEO,后辞职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一职,由收购的框架传媒原总裁谭智任分众传媒新任CEO。
这是一家拥有系统分类的广告业务的媒体广告公司,它的名字很有意思,江南春是这样阐述他的分众理念,“分众就是区分受众,分众传媒就是要面对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而这个族群能够被清晰地描述和定义,这个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度消费群”。
二、分众传媒的并购之路
➢2005年10月,分众传媒收购占据全国电梯平面媒体市场90%份额的框架媒介,进入社区平面媒体领域。
➢2006年1月,分众传媒合并中国楼宇视频媒体第二大运营商聚众传媒。
➢2006年3月,分众传媒收购凯威点广告公司,启动“分众无线”手机广告媒体品牌。
➢2006年8月,分众传媒宣布收购影院广告公司ACL。
➢2006年12月,收购全国最大的高校平面媒体运营商——动力传媒。
➢2007年3月,分众传媒并购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及互动营销服务提供商好耶公司,全面进军网络广告营销市场。
➢2007年6月,全资收购在汽车网络广告代理有优势的科思世通广告公司。
➢2007年8月,收购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广告代理公司创世奇迹。
➢2007年8月,收购在房地产具有优势的佳华恒讯广告公司。
➢2007年9月,收购国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数据提供商艾瑞咨询机构。
➢2008年1月,收购卖场视频广告老大——玺诚传媒。
总结:
通过并购,分众传媒已经拥有商务楼宇视频媒体、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平面媒体、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手机无线广告媒体、网络广告平台及数据库营销渠道等多个针对特征受众、并可以相互有机整合的媒体网络,正在打造一个清晰的、围绕着消费者生活形态诉求的广告媒介王国。
三、分众传媒并购之路的可行性分析
(一)扩张能带来规模效应
规模化收购媒介广告资源运营商,提高了分众传媒与媒体谈判的议价能力。
同时,占领了整个广告王国之后,就拥有了足够的领导作用,地盘大了,广告商自然就会找上门。
(二)协同效应提高广告传播效率
分众传媒规模化地占有媒介广告资源,便于媒介广告资源整合,使各个领域的广告资源产生协同效应,从而使分众为广告主提供多样化的组合投放方式,提高广告传播的效率。
(三)雄厚资金做后盾
2003年至2004年,分众传媒先后获得了软银、鼎晖国际CDH、风险投资基金DFJ、高盛公司、欧洲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3i共计4250万美元美元的投资,创造了10年来国内广告传媒私募融资的全新记录,强大的资金实力成为分众传媒大规模扩张的强有力后盾。
(四)专业化运作
专业化的运作是提供科学、有效的媒介服务的保证,分众旗下拥有诸如国内最专业的互联网数据分析咨询机构——艾瑞咨询,保证了其在新媒体研究领域的专业程度。
四、分众传媒并购之路的利与弊
利好:
(一)避免同行业恶性竞争,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例如,在分众传媒并购聚众传媒之前,这两大对手打得火热。
面对短兵相接的竞争和资本的压力,两家公司难免做出很多非理性的决策,结果导致两家公司的运营成本成倍上升,相应的公司利润率大幅下降。
同时,在媒体公关宣传方面,双方也口水战不断。
分众对聚众完成收购之后,对竞争格局进行了充分整合,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二)细分优势市场对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明显提高
作为广告服务的提供者,分众传媒最主要的供应商是渠道的提供者。
在卖场终端市场中,同行业竞争较小,分众传媒对供应商的比较强势。
网络广告的竞争比较激烈,但从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来看,网络供应商会更多地受到广告联盟和广告交易平台的约束,而随着分众传媒对于网络广告的逐步渗透和深入,其相应的在网络广告的议价能力也必将大幅度提升。
而对于楼宇广告市场,由于楼宇的租金需要由业主委员会、物业同意,以及悬挂和播放的广告要征得业主同意,所以分众传媒的议价能力并没有随其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得到提升。
(三)对客户的议价能力大幅度提高
正如上文所说,规模化收购媒介广告资源运营商,占领整个广告王国,就拥有了足够的领导作用,地盘大了,广告商自然就会找上门。
此时,分众传媒对于客户的议价能力将大幅提高。
(四)高筑行业壁垒,让潜在进入者却步。
对于整合了商务楼宇视频媒体、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平面媒体、户外大型LED 彩屏媒体、手机无线广告媒体、网络广告平台等众多广告平台后,分众传媒已经占据了我国广告市场的大半江山,零零碎碎的竞争对它并不构成实质威胁,靠着强大的资本力量高筑而起的行业壁垒,让那些潜在的竞争对手望而却步。
分众传媒只要保持较高广告签约率,就能保证其在广告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
弊端:
(一)一家独大易激起众怒
分众传媒持续的收购整合,有可能迫使竞争对手团结起来, 甚至可能导致竞争对手之间的合并, 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将给分众传媒带来更大的麻烦。
除此之外,广告主也不会愿意看到分众传媒一家独大这一局面的出现,他们必将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
(二)企业文化融合跟不上企业扩张速度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分众传媒的并购可以将众多小公司在资产上整合成一个大公司,但有可能不能有效整合多方员工、多个企业的文化。
进入手机、互联网市场,和之前的楼宇广告市场的运营模式相差较大,团队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因此,分众传媒的企业文化融合可能跟不上企业扩张速度。
(三)过多的业务导致企业管理难度加大
分众传媒现在拥有lcd,网络,商店,院线,以及最传统的户外广告牌这五种主要业务。
过多的业务可能导致公司内部组织庞杂,人力资源分配难度加大。
在消化并购入企业的同时还要顾及高速的发展,这加大了管理的难度与成本。
(四)在融合过程中遇到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作为一间上市公司,股东对公司经营状况是十分敏感的。
在融合并购企业同时公司很有可能因为对新开展业务的不了解,导致利润的减少甚至亏损(tcl收购汤姆逊后连续几年巨亏)。
股东最在乎公司的盈利水平,公司一旦出现问题,将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
(五)过多业务分散公司资源和精力导致之前弱小的竞争者得到市场空间公司在并购别的公司后,融合适应了解并购如公司,对新的业务进行整合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可能导致公司对以往占有的市场掉以轻心,以至于之前弱小的竞争者能获得进入并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