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句式变换与仿写(及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复习题(含答案)100(1)

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复习题(含答案)100(1)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1)【我阅读我朗诵】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A. 舒缓B. 欢快C. 激昂D. 深沉(2)【我阅读我分享】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3)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
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
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4)【我阅读我创作】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我的创作:________。
【答案】(1)A(2)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3)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不耻下问;请教(4)每一朵小花/都是歌颂生命的乐章【解析】【分析】(1)诗歌朗诵的语调主要有:轻快型,沉稳型,舒缓型,强疾型。
从“梦乡”“失去喧响”“歌声沉寂”“不再欢嚷”等词句可以看出,诗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夜景图,因此朗诵时语速应慢,语调舒缓。
故选A。
(2)“幽暗的松林”是主语,“失去”是谓语中心语,“喧响”是宾语,它们中间都应该停顿。
(3)【甲】处属于前后矛盾,“诗歌”就包含了“古典诗词”。
【乙】处是成语“不耻下问”不得体,“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因此,“不耻下问”不能用于向老师,家长请教。
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专题练习(附答案)100

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专题练习(附答案)100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
八年级(1)班将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
(2)请你参照下列活动形式,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个形式。
形式一:分门别类辑古诗形式二:________形式三:________(3)与古人对话:请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古诗人,仿照示例与他展开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
示例:刘禹锡,你一生坎坷,风雨中,你依然高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你的豁达与乐观,鼓起了我前进的风帆。
【答案】(1)参考一:汲取古诗营养,品味古诗芬芳;参考二:漫步古诗苑,品味古诗情(2)声情并茂诵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3)略【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
(1)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
(2)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如果题目中给出某些活动,还要注意所补充活动的格式要与之相同。
据此可设计活动举行演讲比赛或是交流会等。
(3)完成此题首先要仔细分析例句,从自己熟知的诗歌中选取名句,然后结合诗句的情感或哲理拟写句子。
故答案为:⑴参考一:汲取古诗营养,品味古诗芬芳;参考二:漫步古诗苑,品味古诗情;⑵声情并茂诵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⑶略。
【点评】⑴)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
宣传标语要注意语言简洁,紧扣主题,最好采用一定的修辞。
这里要围绕“走近古诗,与诗人对话”来写,力求突出这个主题,可以采用对偶的修辞来写。
⑵本题考查了设计活动形式,一般包括主题海报、主题班会、黑板报、演讲比赛等,以此作答即可。
⑶本题考查语句的仿写。
首先要选择一位古代诗人,按照示例,至少要引用此位诗人的“两句”诗歌,结合其经历,谈自己的感悟与收获。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句式变换与仿写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句式变换与仿写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根据下面的句子,再仿写两个句子。
(提示:请以“大海”“天空”为喻体)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答案】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
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的淡淡的云。
【解析】【分析】仿写试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
解答时,①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
每一个仿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格调;②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③看清要求定主题。
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
注意本句的仿写要采用“如果……,那么……”的句式,且要把“人生”比喻为“大海”或者“天空”进行仿写。
故答案为: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
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的淡淡的云。
【点评】按要求仿写句子,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与生动。
能力层级E2.根据例句,仿写句子,使之形成排比句。
例句:冬天像美丽的天使,尽情地向大地撒下她的雪花;冬天像________。
冬天像________。
【答案】一个小精灵,活泼地来到了这个大地上;一个魔术师,他用雪来装扮整个世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此题应该抓住“冬天”的特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保持一致。
故答案为:一个小精灵,活泼地来到了这个大地上;一个魔术师,他用雪来装扮整个世界【点评】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①注意文章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②词性要相当。
3.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初中生活,如一条奔腾的小溪,每一朵浪花,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句式变换与仿写(附答案)(1)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句式变换与仿写(附答案)(1)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文学植根于你灵魂最柔软的地带,她以优美的笔触,丰富的情感和深suì________的思想让你沉醉其中,她跨越时空,引领你穿梭于历史和未来、现实和虚幻,分享不同的心灵历程;帮助你养成纯萃无xiá________的心灵,无忌流言与诽语,勇于追寻,且歌且叹。
让我们以爱为犁,以美为耙,________________,以思想为养料,在文学的天地里努力耕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答案】(1)邃;瑕(2)萃—粹;诽—蜚(3)示例:以智慧为种子【解析】【分析】(1)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注意“邃”“瑕”书写。
深邃:基本意思是深奥,深奥的哲理,难懂的哲理。
无瑕:完美而没有瑕疵,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
(2)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纯粹:意思是指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搀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
蜚语: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3)结合上下文分析。
上文有“犁、耙”,下文有“养料”。
唯独缺少“种子”。
应该用“以……为种子”的句式续写,符合语境即可。
故答案为:⑴邃;瑕;⑵萃—粹;诽—蜚;⑶示例:以智慧为种子【点评】⑴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
⑵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⑶仿句的几个注意点:1.话题一致。
2.句式一致。
3.修辞一致。
4.结构一致。
5.衔接一体。
6.情感色彩一致。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样纯粹的声音,这样仿佛溅着绿魂的声音!它朴素的本质,让我感到一种生活的快意与灵魂的悸动。
循着鸟鸣声,我来到空荡无人的后花园。
后花园以竹篱为墙,墙身挟以盛开招展的牵牛花,端庄古雅的宫粉茶花,悠香挺拔的寿星桃,以及各类错综复杂的荆棘藤蔓、蒿芒杂树。
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专题练习(及答案)(1)

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专题练习(及答案)(1)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
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A________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
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
……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
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
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
千万不要被B________的欢娱之花所迷。
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陶醉沉浸俗艳鲜艳A________;B________(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
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________;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
【答案】(1)陶醉;俗艳(2)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
(3)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解析】【分析】(1)陶醉指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沉浸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因为是“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是自己很满意的,故用“陶醉”;鲜艳指鲜明而美丽,俗艳指俗气的艳丽色彩,因为是“欢娱之花”,故用“俗艳”。
(2)本句语序不当,应是先利于身体健康,再成长、进步。
(3)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按照其主题内容“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及结构形式“××是一种乐趣,××是它的果实”仿写即可。
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试题(附答案)100(1)

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试题(附答案)100(1)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世界需要爱。
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
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①(,/;)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
②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①应该选择的标点是________。
(2)②应该用的关联词是________。
(3)“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有语病,修改病句。
(4)仿写划线句子,要求符合语境。
【答案】(1);(2)只有(3)谁也无法阻挡人生的风雨(4)爱如炎暑烈日下的树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供清凉。
【解析】【分析】(1)“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与“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是统一层面的并列关系,所以应选分号。
(2)从下文“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一句分析,自然选用“只有”这一关联词语。
注意关联词语的配套使用。
还要注意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
(3)“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用词不当或搭配不当。
把“阻塞”改为“阻挡”即可。
(4)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
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
句式结构为“爱如……为……的人……”的比喻句。
内容要表达“爱”的意义,且要与前后两句相谐。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⑴;⑵只有。
⑶也无法阻挡人生的风雨。
⑷爱如炎暑烈日下的树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供清凉。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专题练习(含答案)(1)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专题练习(含答案)(1)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南阳教育报记者李晓3月31日电)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3月30日,我市树人实验学校1000余名学生,在位于市区西部的烈士陵园庄严集会,举行2017年清明祭奠革命烈士仪式活动。
活动开始后,学生代表敬献鲜花,全体师生向革命先烈默哀以表敬意。
学生代表铿锵有力的祭奠誓词表达了同学们传承烈士们的革命意志的决心。
最后在学校团委书记简短、清晰、有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的讲话中,结束了祭扫活动。
参加祭扫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要懂得幸福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材料二:这,就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材料三:长征胜利已经80年了,历史证明,长征精神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考验。
80载岁月中,长征精神淬炼升华,历久弥新,时间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
在新时代,长征精神已经成为国人人生路上的座右铭,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新一代的青少年要将长征精神完整传承下去,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它更多新的释义,让长征精神成为信仰之火,永不熄灭,用长征精神引领青少年在其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
——网易评论(1)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材料一的新闻内容。
(不超过30字)(2)《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_国著名记者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3)根据例句,仿写句子。
长征精神是纪念碑,永远屹立在全国人民的心里;长征精神是火种,永远燃烧在全国人民的心里;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专题练习(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在语意不变的情况下,把下列句子变成陈述句。
碎石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答案】碎石是从山崖上崩落下来的。
【解析】【分析】句式变换。
把感叹句变成陈述句。
感叹句变陈述句,去掉感叹号。
把加强反问的语气词“不”去掉,在变换后的陈述句中必须留有肯定词“是”,才与原反问句意思一致。
故答案为:碎石是从山崖上崩落下来的。
【点评】句式变换就是保持句子内容基本不变,根据表达和理解的需要把某种句式变成另外一种句式。
陈述句、把字句与被字句三种句式的变换只要根据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后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即可.2.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美在戏曲,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美在文学,诗词歌赋,书写灿烂文化;美在建筑,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解析】【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仿写要求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故答案为:美在戏曲,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美在文学,诗词歌赋,书写灿烂文化美在建筑,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点评】仿写句子就是根据给定的句式,再写几个句式相同的句子或组成与之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这种题型既能留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又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深受命题者的青睐,所以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从句式角度看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形式,主要就是侧重于整句。
3.依照例句仿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句式变换与仿写(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大海宽阔无垠,因为他珍惜每一条小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群山连绵巍峨,因为他珍惜每一块砾石。
②珍惜会使生命精彩,正如海潮的大海,茂盛的绿叶和高耸入云端的高山。
知足者常乐,“足”中正浸透着对已有一切的珍惜。
珍惜,使生命的乐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珍惜,使生活溢满充实。
只有在珍惜中,心灵就能体会出身边的美丽。
又何必让欲望迷住你的眼睛。
③珍惜亲情,亲人的关爱,那是世间最闪耀的珍宝;珍惜友情,朋友的友谊,犹如一泉甘露,是心灵里的一眼清泉,一池清凉;珍惜快乐,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快乐是生活的音符,是寒冬的一缕暖阳,是轻轻掠过心湖的一阵清风;珍惜时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珍惜时间就是延长了生命,何不珍惜时间完成更远大的梦想?④懂得珍惜的人才能得到更多,贪婪的索取只会带来无永无止境的欲望。
让珍惜进入灵魂,让它伴随着你一道走上人生的旅途。
在珍惜的陪伴下享受生活,享受生命。
(1)请用正楷将画横线的词语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划线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垠砾石一缕贪婪(3)请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后句语意连贯,句式基本相同。
大海宽阔无垠,因为他珍惜每一条小溪;________,________;群山连绵巍峨,因为他珍惜每一块砾石。
(4)第②④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答案】(1)淋漓尽致、溢满充实(2)yín;lì;lǚ;lán(3)树叶发荣滋长;因为他珍惜每一丝阳光(4)②段:只有在珍惜中,心灵才能体会出身边的美丽。
④段:在珍惜的陪伴下享受生命,享受生活。
【解析】【分析】(1)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2)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无垠”:形容广阔无边、没有边际。
读“wúyín”。
再如“砾石”:碎小石块。
读“lìshí”。
注意据义定音。
(3)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
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大海宽阔无垠,因为他珍惜每一条小溪”。
句式结构为“……,因为他珍惜每一……”。
内容要表达珍惜的意义,且与前几句相谐。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4)②段中“只有在珍惜中,心灵就能体会出身边的美丽”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把“就”改为“才”即可。
④段中“在珍惜的陪伴下享受生活,享受生命”属于语序不当。
活着才能有生活的质量。
把“享受生活”与“享受生命”对调位置即可。
故答案为:⑴淋漓尽致、溢满充实;⑵yín;lì;lǚ;lán;⑶树叶发荣滋长;因为他珍惜每一丝阳光;⑷②段:只有在珍惜中,心灵才能体会出身边的美丽;④段:在珍惜的陪伴下享受生命,享受生活。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
所有的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
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⑵音字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⑶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⑷修改病句的三个步骤:①读句子、理句意。
②查排审、找病因(找病因很重要)。
③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谨慎作答。
2.(2017•烟台)阅读文段,按要求完成各题。
①家书是亲人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情感载体,写家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家训方法和家教形式。
②最早的文字家书肇始于秦末汉初,被称为“简”或“牍”。
秦汉以后,“尺素书”大量涌现,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是家书升级版的最好印证。
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经济优裕的家庭已经用锦帛写作并传递家书。
东汉后期,随着造纸术的问世,家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③“鱼传尺素”、“鸿雁传书”,代代相因、世世相袭,逐渐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
(1)文中划线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
(2)第③段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请找出并改正。
(3)依据实例,完成填空。
《傅雷家书》:循循善诱谈艺术人生《诫子书》:________【答案】(1)家书进入百姓家(2)可将③“鱼传尺素”、“鸿雁传书”两词的引号去掉(3)淳淳告诫讲为人之道【解析】【分析】(1)此句的主要意思在后半句,即:家书进入百姓家;(2)将③“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的引号去掉,使得两个四字词语连用;(3)此题解答,可仿照例句来写,如例句是结合著作的中心内容题写的;【点评】此题属综合读写题,(1)提取句子主干题;(2)标点符题;(3)课外阅读题。
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题目的具体要求分类作答。
3.请模仿下面例句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四个词语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答案】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这道题内容开放性大,要善于联想,自己选定陈述的对象。
注意句式:某事+如果害怕…,那它永远不能…。
从例句看,无论选择什么事物,表述的内容必须符合事物的特点,还要包含一定的生活哲理。
故答案为: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点评】考查学生新闻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
具体方法是:1.抓关键词语;2.关注重要句子;3.如果有导语就要抓住导语进行归纳,因为导语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
4.《昆明的雨》成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绘形描物,极为生动形象。
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一段话,可以写一处风景,也可以表达心中的感悟。
【课文片段在线】①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
②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木炭。
【答案】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胡杨,在静默中挽一抹斜阳,被岁月消泯了生命颜色的身躯紫黑发亮。
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有的虽树冠被摧,肢断骨折,却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命题式仿写造句。
要求是“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一段话,可以写一处风景,也可以表达心中的感悟。
”属于开放性试题,一定要按照要求造句,一段话要有明确的主题,描写景色、景物、表达心情、抒发感情均可。
故答案为: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胡杨,在静默中挽一抹斜阳,被岁月消泯了生命颜色的身躯紫黑发亮。
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有的虽树冠被摧,肢断骨折,却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式仿写造句。
答题时应注意,比喻句要准确把握本题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和联系,符合比喻修辞的特点和要求。
写景运用连续的比喻,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表达感悟和抒发感情更要准确运用比喻,遣词造句要仔细斟酌。
5.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分析其表达效果。
(1)你们完了,快完了!句式: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句式: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
【答案】(1)感叹句;揭露了敌人的虚伪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2)反问句;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于句式的掌握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1)由感叹号可知,为感叹句。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这是闻一多先生对于反动派的痛斥,因此表达效果为揭露了敌人的虚伪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2)由问号以及语气可知,为反问句。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这是闻一多在义愤填膺的状态下发出的呼喊,因此效果为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故答案为:(1)感叹句;揭露了敌人的虚伪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2)反问句;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点评】本题的考查将句式语气知识与课文内容相联系,难度中等,主要在于理解内容。
6.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秀颀挺拔【答案】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庄重挺立;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必定清澈明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诗要注意句式一致“做……一样的人,不一定……但必须……”比喻恰当,内容连贯。
【点评】仿写句子须对例句从内容、句式、修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所写句子要合情合理。
7.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
我国习俗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辞旧岁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至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
【答案】元宵节游龙灯;寓意人丁兴旺;迎祥纳福【解析】【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要选择“节日”来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元宵节游龙灯、寓意人丁兴旺、迎祥纳福【点评】本题是对修辞、句式、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考查。
答题之前要先分析上下句给出的句式,以及运用的修辞等,然后根据自己储备的传统文化习俗等知识,整合语言,使之和前后文在句式和语义上都能通顺连贯。
8.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
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