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4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对上述这些原则的电路示意说明如图2.12所示。
谐振功放的基极馈电线路的组成原则与集电极馈 电线路相仿。第一,基极电流中的直流分量IB0只流过 基极偏置电源(即EB直接加到晶体管b ,e两端)。第二, 基极电流中的基波分量ib1只流过输入端的激励信号源, 以便使输入信号控制晶体管的工作,实现放大。这些 原则的电路示意说明如图2.13所示。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3. 基极馈电线路 基极馈电线路原则上和集电极馈电相同,也有串 馈与并馈之分。基极串联馈电是指偏置电压EB,输入 信号源ub及管子b,e三者在电路形式上为串联连接的一 种馈电方式,而在电路形式上为并联连接的则称为并 联馈电。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1)串联馈电。串联馈电如图2.15(a)所示。图中CB2 为滤波旁路电容。由图可见,EB,ub,管子b,e三者为 串联连接,基极电流中的直流分量IB0只流过偏置电压 EB,而基波分量ib1只通过激励信号源ub,符合馈电线路 原则。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2) L型匹配网络。设有一谐振功放,要求的临界 状态电阻为Re,负载为天线,呈现纯阻性rA,且rA<Re, 应如何设计匹配网络呢?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T型网络的形式如图2.24(c)所示。它同样可视作是 两节L型匹配网络的级联,如图2.24(d)所示。与Π型匹 配网络相反,T型匹配网络的阻抗变换特点是低→高 →低。
《高频功率放大器,》课件

包括功率增益、频率响应、效率、非线性失真等。
高频功率放大器端、输出端和放大元 件,如晶体管、MOSFET等。
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提供电流或电压信号来放 大输入信号。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特殊工 作方式
如开关型放大器和级联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高频功率放大器》PPT 课件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用于增强高频信号的电子设备。本课件将介绍高频功 率放大器的概念、应用领域、工作原理、分类、设计、仿真测试以及未来发 展趋势。
简介
什么是高频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用于增强高频信号的电子设备,可以提供高功率输出。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和无线电传输等领域。
放大器电路的优化设计
通过仿真和实验优化设计参数以提高性 能。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仿真与测试
仿真工具的选择
如SPICE仿真等,用于验证和优 化电路设计。
电路仿真的常用方法
如频率响应分析、时域响应分 析等。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测试方 法
如功率输出测试、谐波失真测 试等。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发展趋势
技术趋势
如宽带化、尺寸缩小等,提高性 能和便携性。
市场需求
如5G通信、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 发展。
未来发展方向
如高效能耗比、多模块设计等。
结论
1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重 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应 3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挑
要性
用前景
战与机遇
在现代通信领域中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将 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如热管理、高频干扰等。
按频段分类
如射频功率放大器、微波功 率放大器等。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答案 2014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2.2丙类放大器为什么一定要用调谐回路作为集电极负载?回路为什么一定要调到谐振状态?回路失谐将产生什么结果?答:选用调谐回路作为集电极负载的原因是为了消除输出信号的失真。
只有在谐振时,调谐回路才能有效地滤除不需要的频率,只让有用信号频率输出。
此时,集电极电流脉冲只在集电极瞬时电压最低区间流通,因而电流脉冲最小,平均电流co I 也最小。
若回路失谐,则集电极电流脉冲移至集电极瞬时电压较高的区间流通,因而电流脉冲变大,co I 上升,同时,输出功率下降,集电极耗散功率将急剧增加,以致烧损放大管。
因此,回路失谐必须绝对避免。
2.5 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欠压、临界、过压工作状态是根据动态特性的A 点的位置来区分。
若A 点在m axbe u 和饱和临界线的交点上,这就是临界状态。
若A 点在m axbe u 的延长线上(实际不存在),动态特性为三段折线组成,则为过压状态。
若A 点在m axbe u 线上,但是在放大区,输出幅度cmU 较小,则为欠压状态。
欠压区的特点是电流脉冲为尖顶,输出电压幅度相对较小,其输出功率较小,效率也低,除在基极调幅电路中应用外,其它应用较少。
临界状态,输出电压较大,电流为尖顶脉冲,输出功率最大,效率较高,较多的应用于发射机中的输出级。
过压状态,电流为凹顶脉冲,输出电压幅度大,过压区内输出电压振幅随P R 变化小,常作为发射机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中间级应用。
改变CE 时,CE 由小变大,工作状态由过压到临界然后到欠压。
改变bmU 时,由小变大,工作状态由欠压到临界然后到过压。
改变BB U 时,由负向正变,工作状态由欠压到临界到过压。
改变P R 时,由小到大变,工作状态由欠压到临界然后到过压。
2.8解:(1)用功放进行振幅调制,调制信号加在集电极时,功放应工作在过压区内。
在过压区中输出电压随CE 改变而变化;调制信号加在基极时功放应工作在欠压区中,在欠压区中,输出电压随BB U 、bmU 改变而变化2)放大振幅调制信号时,工作在欠压区,线性比较差,采用甲或乙类工作状态时,线性较好 (3)放大等幅信号应工作在临界状态。
第2章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 44页 2.2M PPT版

C
尖顶余弦脉冲的数学表达式
Vbm
休息1 休息2
(1) 集电极电流
i c i c max
ic I co I cm1 cost I cm1 cos 2t I cmn cosnt
ic Icmax θc θc ic1
cos t cos c 1 cos c
第2章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
2.1 概述: 2.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3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分析 2.4高频功放的高频特性 2.5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休息1
返回
休息2
2. 1 概述:
在高频范围内,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 用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这是发射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输出功率大 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一般要求同低频功放相同: 效率高
oP c ,时定一率功散耗的许允管体晶当
(3) (4) 集电极能量转换效率 c :
c
Po Po PD Po PC
c Po 集电极耗散功率PP 1, PP c (3) c P o P c o C C c
PD Po
α1 αo g1 α2 α3 θc 2.0 1.0
c c
c
c
式中:(1) 0 c , 1 c ,…, n c 称为尖顶余弦脉冲的分解系数。
一般可以根据 c 的数值查表求出各分解系数的值。 (2) Ico , I cm1 , I cm2 ,…, I cmn 为直流及基波和各次谐波的振幅。
UBZ UBB
u (2)集电极输出电压 u
休息1 休息2
输入激励电路:提供所需信号电压; 输出谐振回路: (1)滤波选频,(2)阻抗匹配。
[高频电子电路(第4版)][王卫东 等][电子课件] (9)[5页]
![[高频电子电路(第4版)][王卫东 等][电子课件] (9)[5页]](https://img.taocdn.com/s3/m/84af999a453610661fd9f447.png)
C类(丙类) 截止区内
<90°
D类(丁类) E类(戊类) (1)输入特性曲线 iB
0 U BZ
iB IS (euBE UT 1) uBE
4.晶体管的静态特性曲线
(2)转移特性曲线
(3)输出特性曲线
iC
f
(uBE
) uCE
常量
iC
放大区
饱和区
•Q
截止区
iC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2.1 概述 2.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3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分析 2.4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实用电路
2.1 概述
通常,高频振荡器所产生的高频信号功率很小,不能满足发射 机天线对发射功率的要求,因此在发射之前需要经过高频功率放大 器才能获得足够的输出功率,这是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f
(uCE
) uBE
常量
一族曲线
iC
饱和区
放大区
•Q
UB•B0 U• BZ
uBE
0
A类: 180,
•Q
截止区 uCE Ec
Q点位于放大区
B类: 90 ,
Q点位于截止区、
放大区的临界点
C类: 90
横轴为 uBE UBB UBZ
横轴为 uCE
为输出电路,故又称非调谐功率放大器。
按电流导通角的不同分
A类(或甲类)
AB类(或甲乙类)
B类(或乙类)
C类(或丙类)
2.低频功放与高频功放的异同点
共同点
输出功率大 效率高
区别
低频功放 ①工作频率低(200~20000Hz) ②相对频带宽度很宽
高频功放 ①工作频率高 ②相对频带宽度窄
高频谐 振功放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2.1 谐振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高频特性2.4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2.5 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功率合成技术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一、工作状态分类A 类(甲类)、B 类(乙类)、C 类(丙类)等。
i i BEC tCu QA 类(甲类):工作点Q 较高(I CQ 大),信号360°内,管子均导通。
通角:θ=180 °U CCR LR L′N 1∶N 2RBVCBu i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甲类功放电路及交、直流负载线i Ct 0I C Q I C QI C Qu CE i Cu CEt00U CE QU CU CCQ直流负载线交流负载线i B1R L′-I CR B 为偏置电阻,决定Q 点的I CQ 及I BQ 。
变压器是理想的,则直流工作点电压U CEQ =U CC ,直流负载线为一垂直线,而交流负载线通过Q 点,其斜率为(-1/R ′L )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CQCC C CQ CC TE I U dt t I I U TP ⋅=+=∫)sin (10ω1.电源功率P E2. 交流输出功率P LLC C C C C TL R U I U tdt I t U TP ′=⋅=⋅=∫22121sin sin 1ωωCC Cm U U =CQCm I I =CQCC CC E L I U I U P P 21==ηA 类放大器无信号时,效率为零,信号最强时最大效率只有50%。
这是A 类放大器的致命弱点,也是晶体管功率放大器极少采用A 类放大器的原因。
%50max =η一般: 20%~30%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i C t 0i Cu BEQπ2π0u iV 1V 2V 0VD1VD 2I COi C1i C2U CCu o-U EER Li C1i C2B 类(乙类):工作点Q 选在截止点,管子只有半周导通,另外半周截止。
010 第二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变化.
c.在欠压状态时,VCC的变化对Ic0、Ic1的影响
小.
在过压状态时,VCC的变化对Ic0、Ic1的影响 大. 为实现集电极调制,放大器应工作于。 过压状态
此时U
ce对Ic1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3)放大特性:Ub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①前提条件:VBB、VCC、Re不变,Q不变。
1、丁类放大器工作在开关状态 ,负载谐振回
路区基波、管子功耗为零,效率在90 0 0
以上。
2、戊类放大器工作原理同丁类放大器,不同的
是采用一个特殊设计的集电极回路,以保证
VCe 为最小值时才有集电极电流。
谐振功率放大器
一、放大器的分类: 1、按信号的导通角分 甲类 乙类
θ 180 θ 90 θ 0o
o o
o
丙类
丁类 2、按信号的频率分 高频放大器 低频放大器
θ 90
负载多用谐振回路,匹配 网络。 纯电阻、低频变压器。
3、按信号的大小分
小信号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
线性分析法(等效电 路)
③分类:
2、电路:
EC
3、质量指标:
①增益:表示放大器放大信号的能力
Uo Au Ui
Po Ap Pi
Uo Au dB 20 log Ui
特点:
Po Ap dB 10 log Pi
a .多级级联时,单及增益越高,所需级数越
少,级数越多,通频带越窄。
b.增益与其它指标之间有矛盾(通频带稳定 性)。
0 1
0
1
管子导通角
90
0 电流为余弦脉冲波,
利用傅里叶级数将其分解为 ib
课件高频功率放大器ppt

放大器由输入级、输出级和中间级 组成,其中输入级和输出级是关键 部分,直接影响放大器的性能。
高频放大器的特殊问题
01
02
03
频率响应
高频信号的频率较高,因 此高频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需要足够宽,以适应不同 频率的信号放大。
相位失真
由于高频信号的频率较高, 相位失真成为高频放大器 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 取措施进行补偿。
噪声系数是指放大器输出端的信噪比与输 入端的信噪比之比,是衡量放大器噪声性 能的重要指标。
动态范围是指放大器在保证一定信噪比的 前提下,能够放大的信号的最大幅度范围 ,是衡量放大器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03 电路分析
晶体管放大电路
01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晶体管放大电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效应,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成较强的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对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智能控 制和优化,提高其自适应能力 和稳定性。
多模多频段技术
研究多模多频段的高频功率放 大器,以满足不同通信标准和
频段的需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雷达发射的信号,提高雷达对目标的
探测能力。
距离测量
02
通过测量发射信号与接收回波的时间差,高频功率放大器有助
于提高雷达的距离测量精度。
速度测量
03
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高频功率放大器有助于提高雷达的速度
测量精度。ຫໍສະໝຸດ 音频处理系统中的应用1 2
音频放大
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音频信号,提供足够的 功率以驱动扬声器或其他音频输出设备。
应用场景
通信领域
高频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 通信等,用于信号的传输和放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图2.7 三种状态下的动特性及集电极电流波形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2.2.4
负载特性
负载特性是指当保持EC、EB、Ubm不变而改变Re时,谐 振功率放大器的电流IC0、Ic1m,电压Ucm,输出功率Po,集电 极损耗功率PC,电源功率PE及集电极效率ηC随之变化的曲 线。
iC iC iC iC
10
30
50
70
9 0 1 10 1 30 1 50 1 70
/°
图2.5 余弦脉冲分解系数与θ的关系曲线
波形系数:
a1 sin cos g1 a0 sin cos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2.2.2 动特性曲线--图解分析法 小信号电压放大器仅仅在放大区工作,负载是纯电阻, 因此可近似等效为一个线性元件。小信号电压放大器瞬时 工作点的轨迹就是负载线,是一条直线。 谐振功率放大器不是仅工作在线性区,各个区的特性曲 线方程不同,因此各个区域工作点的移动规律也不同,工 作点的轨迹就不是一条直线,所以瞬时工作点的轨迹称为
Uc=22.5V,试求:直流输入功率PE;集电极效率ηc;谐振电
阻Re;基波电流IC1m。 解:直流输入功率PE=Ico×Ec=6(w) 集电极效率ηc=Po/PE≈83% 谐振电阻Re=Uc2/2Po=50.6(Ω) 基波电流IC1m=Uc/Re ≈ 445(mA)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2.2 丙类谐振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
1) 减小导通角; 2)减小导通角内的uCE。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在高频功率放大器中,提高集电极效率的同时,还应尽量 提高输出功率。因为
PC Po 1 1
(2.1―13)
C
可见,当晶体管允许损耗功率PC一定时,ηC越 高,输出功率Po越大。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例1:某谐振功率放大器,已知Ec=24V,输出功率Po=5W, 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中的直流分量Ico=250mA,输出电压
匹配网络。
关键问题:与器件功耗联系的功率管温升受限。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本章内容
•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 • 2.2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
• 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高频特性
• 2.4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 2.5 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功率合成技 术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时,iC≈0;只有在uBE>UB’ 时,集电极才有电流输出,
iC≈gm(uBE-UB’) 所以集电极电流将是余弦脉冲。
iC ICo Ic1m cos t Ic 2m cos 2t (2.1 ─ 2)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iC
gm
iC
EB - 0
UB ′ u BE uB
iCmax - 0 2
处于过压状态时,三极管会工作在那几个区?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
高频功率放大器与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异同点。
共同的目标:要求输出功率大和效率高。
不同的工作状态:低频功放工作于甲类或乙类;高频功 放工作于丙类甚至于丁类,效率大为提高。所以负载特性: 低频功放工作频率低,一般用非调谐回路作负载,通过变 压器或直接耦合。高频功放工作频率高,相对带宽较窄,
iC 0 U CE EC
iC 0 U CE EC I C1m Re U CE max
虽然动特性是折线,输出电流时余弦脉冲,但输出电 压却是完整的余弦波形。为什么?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2.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由EB、Ubm、 EC、 Re 、UB’ 和 gm 六个参量决定。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 态是根据集电极电流是否进入饱和区(即瞬时工作点C在 静特性曲线上所处位置)来确定的。
晶体管放大区的特性
' ' iC g m (uBE U B ) uBE U B
晶体管截止区的特性
晶体管饱和区的特性
iC 0 iC Scr uCE
' uBE U B
uBE EB Ubm cos t , uCE E C Ucm cos t
' iC gm (EB Ubm cos t U B )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由图可见,虽然集电极电流为脉冲,但由于LC并联谐振回 路的选频滤波作用,集电极电压仍为余弦波形,且uCE与uBE 反相。 另外,已知集电极电流iC中有很多谐波分量,如果将 LC振荡回路调谐在信号的n次谐波上,即ω0=ωn,则在回路
两端将得到ωn的电压 uc=IcnmRencos(nωt) 的输出信号,它的
动特性曲线在放大区部分是直线。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在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特性上求出的两个瞬时工作点, 就得到在放大区的动特性曲线。 在ωt=0时,有:
' iC g m EB U bm U B iC max U CE EC I C1m Re U CE min
损耗功率PC, 即
定义集电极效率ηC为 波形系数 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
P PE Po C
P0 1 I c1m U cm 1 C g1 ( ) PE 2 I C 0 EC 2 I c1m g1 ( ) IC 0 U cm EC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丙类放大器效率高还可从集电极损耗功率来看。由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任务:实现高频信号的功率放大。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以LC并联谐振回路作负载),又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 目标:达到高效率,大功率输出。 原理组成:谐振功率放大器应由哪几部分组成,从原理上 讲,那些参数直接关系到它的效率和输出功率。 分析:在什么条件下能实现高效率和高功率输出。 实现方法:如何保证上条件得到满足---直流馈电和输出
图2.1 谐振功率放 大器原理电路
u CE - C
- Re uc + RL L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2.1.2 工作原理
设输入信号为 ub U bm cos t 则由图2.1得基极回路电压为:
uBE EB U bm cos t
设三极管发射极的导通电压为UB’,在
u BE U
' B
1)欠压状态:C点在放大区,余弦脉冲高度最大,但Ucm
比较小 2)临界状态: C点在放大区与饱和区的边界上,余弦脉冲 高度同上,Ucm 接近最大 3)过压状态: C点在饱和区,集电极电流波形出现凹陷明
显下降, Ucm 略大于临界状态。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iC iC E C′ ①② F C″ ③ 0 0 ③ A′ A″ ③ ② A EC B ① 0 uc u CE C u BEm ax ② ①
当ωt=θ时
' iC iC max g m (EB Ubm U B ) gm Ubm (1 cos )
' U B EB cos U bm
集电极余弦脉冲电流的解析表示式为
iC iC max cos t cos , 1 cos t
α0(θ)、 α1(θ)、 αn(θ)分别称为余弦脉冲的直流、 基波、 n 次谐波的电流分解系数。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0 , 1 , 2 , 3 1 /0 =g 1 ()
0 .5 0 .4 0 .3 0 .2 0 .1 0 -0 .0 5 2 .0
1 0 =g 1 ()
1 .0
ub、iC、ic1、uc、uCE之间的时间关系波形如图2.3所示。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ub
Ubm
uc
2
0 u BE UB ′ EB
0
t
0
Ucm
2
t
2 iC, ic1 iC
U bm
2
t
u CE EC
0
2
2
iclm
iCmax
i c1
2
t
t
图2.3 电流、电压波形
因此用谐振回路作负载。分析方法:低频功放利用晶体管
实际特性图解分析,比较准确。高频功放输出电流ic为脉冲 电流,因此用折线近似法。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2.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图2.1是一个采用晶体管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电路。
iC + iB V + ub - + - EB - EC +
对应于输出特性上的C点。 在取 iC=0 时,得到 线性区的另一点A, 对应的ωt=θ 。
iC 0 U CE EC I C1m Re cos
ωt继续增加时,就表现为非线性,集电极电流维持 为0,但集电极电压继续增大。瞬时工作点在横坐 标轴上向右移动。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动特性曲线。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已知放大区集电极电流表示式为
iC gm ( EB Ubm cos t U B )
又根据uCE=EC-Ucmcosωt写出:
' B
EC uCE cos t U cm
EC uCE U bm ) 所以 iC g m ( EB U U cm
第2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1 sin cos I Co iC dt iC max (1 cos ) iC max a0 ( ) 2 1 sin cos I c1m iC cos td t iC max iC max a1 ( ) (1 cos ) 1 2sin n cos 2n sin cos n I cnm iC cos ntd t iC max n (n 2 1)(1 cos cos ) iC max an ( ) (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