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引流管护理
医院神经外科各种颅脑引流管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神经外科各种颅脑引流管患者护理常规颅脑手术后常用的引流有脑室引流、创腔引流、囊腔引流及硬脑(脊)膜外、下引流。
一、脑室引流:经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1.目的: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颅内高压;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明确诊断和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脑室内引流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粘连及降低颅内压。
2.观察及护理(1)正确放置病人,固定引流袋,观察引流液:术后在无菌条件下连接引流袋,将引流袋悬挂于床头,引流管需高于脑室平面10~15cm(平卧时以耳屏为基线,侧卧位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引流出液体为血性时,引流袋应低于脑室水平,清亮后立即将引流袋挂高。
(2)观察引流的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
(3)控制脑脊液引流量: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合并颅内感染,脑脊液分泌增加,而引流量相应增加,同时注意电解质平衡。
(4)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
术后1~2日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提示脑室内出血;颅内感染后,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絮状物。
(5)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
术后病人头部活动适当限制,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滑脱。
若术后无引流液流出应查找原因,如:将引流袋放低,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确定低颅压所致,应仍然将引流袋放在正常高度;若怀疑引流管被堵塞,可在严格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切不可高压注入生理盐水,以免将堵塞物冲入脑室系统,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若引流管放置过深或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起流管轻轻旋转或缓缓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后,重新固定,如果上述处理无效,应更换引流管。
(6)每日定时更换引流瓶,记录引流量,严格无菌操作。
(7)拔管:脑室引流一般不超过3~7天,拔管前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拔管后观察有无脑脊液漏出。
神经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神经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要点神经外科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引流管来排除血液和其他体液。
正确的护理和观察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神经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一、引流管的护理1. 清洁引流管口在进行引流管护理时,首先要注意清洁引流管口。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洗涤液轻轻清洁引流管口周围的皮肤,保持引流口干净,预防感染的发生。
2. 观察引流管颜色和量每天观察引流管排出的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记录并报告医护人员。
如果引流液呈现明显的血性或脓性,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3. 避免引流管的扭曲和堵塞要避免引流管的扭曲和堵塞,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和畅通。
定期对引流管进行检查,确保引流管正常排出引流液,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4. 定期更换引流袋引流袋是存放引流液的地方,应定期更换引流袋,及时清理污染,避免引流袋内的细菌繁殖。
二、引流管的观察要点1.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等,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记录。
2. 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术后患者的神经状态是关注的重点,包括意识状态、言语能力、肢体活动等,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3.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每天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对于血性或脓性的引流液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4. 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的情况,需要及时记录和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 观察患者的饮食和体位在术后,对患者的饮食和体位也要进行观察,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帮助患者排出引流液,促进患者的恢复。
神经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要点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的护理和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引流管护理及观察,以确保患者术后的安全和健康。
在神经外科手术术后,引流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用于排除手术部位的血液和其他体液,防止积液和感染的发生。
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脑室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主要目的:
• 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应 术后引流不畅,复查cT仍有血肿残留时,用生理盐水3ml加尿激酶2—5万u问断注入血肿腔闭管2h后开放,直到复查CT证实血肿已经
清除后拔出弓I流管,时间在3d左右。
急状态 术后1~2d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淡血性。
此外还可以用于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外伤性脑室内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等。
脑室分流术是另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对脑脊液进行分流改道,将超过正常脑室量的脑脊液经引流至腹腔等体腔内,以降低颅内压是防 止脑萎缩的一种重要方法。 置管部位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是否有发红肿胀等异常现象 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保护伤口及避免分流管区受压和过度扭动,以免拉断拉脱分流管,半年内不能做过重的体力劳动和运动。 引流袋低于创口15~20 厘米。 否则会导致脑脊液引流过度,速度过快,患者会产生低颅压,严重者会产生脑疝。 一般术后3~4 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已逐渐降低,应及早拔除引流管,最长不超过7 d。 进行脑室系统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方位 护理人员应熟悉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隙的解剖结构,各腔隙引流液性质和各引流管放置的位置。 液化不全者可以采用双腔管定时注入尿激酶溶解法。 术后引流不畅,复查cT仍有血肿残留时,用生理盐水3ml加尿激酶2—5万u问断注入血肿腔闭管2h后开放,直到复查CT证实血肿已经 清除后拔出弓I流管,时间在3d左右。 一般术后3~4 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已逐渐降低,应及早拔除引流管,最长不超过7 d。
若引流速度不加以调控,引流脑脊液过多,除可造成颅内低压外,还可出现气颅等并发症.这是由于虹吸作用使空气自漏口或引流管 进入而产生张力性气颅。 液化不全者可以采用双腔管定时注入尿激酶溶解法。 颅内感染的患者经脑室注药冲洗,消除颅内感染等
神经外科引流管护理课件

新型引流管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引流管材料
应用领域
个性化护理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个性化护理方案 实践经验
护理教育与培训的加强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通过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 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 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01
定期测量引流液的PH值
02
记录引流液的变化
03
引流管的固定与安全
确保引流管固定牢固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
注意引流管的放置高度
患者教育与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引流管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和记录引流情况 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
05
神经外科引流管护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2
神经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的日常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
固定引流管
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记录引流情况
引流管的清洁与消毒
清洁引流管周围皮肤
消毒引流管接头
清洁与消毒注意事项
引流管的更换与保养
定期更换引流管
1
检查引流管是否老化
2
保养引流管
3
03
神经外科引流管的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症及处理
引流管堵塞
总结词
引流管堵塞是神经外科引流管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引流不畅,影响病情 恢复。
控制颅内压
。
排出积血和坏死组织
促进伤口愈合 监测病情
引流管的放置与拔除
放置方法
注意事项
根据手术需要和引流目的,选择合适 的引流管放置位置,确保引流效果。
拔除引流管时应确保无菌操作,避免 感染;同时应观察患者是否有颅内压 增高或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脑室引流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脑积水、脑出血等疾病,是神经外科患者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之一。
然而,由于脑室引流管使用范围广泛,且需要长期留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下面介绍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希望对护理人员有所帮助。
一、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脑组织、血块、脑脓等物质堵塞,导致引流不畅,甚至引起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天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发现引流不畅及时处理,并定期更换引流管。
二、定期更换引流袋引流袋是收集脑脊液的器具,定期更换引流袋可以避免细菌感染的产生。
一般情况下,引流袋需每天更换一次,如引流量大可增加更换次数。
三、保持引流管口干燥引流管口的湿度容易滋生细菌,因此需要保持引流管口干燥。
护理人员在更换引流袋时,应将引流管口处擦干净,并用干纱布包裹引流管口,以保持其干燥。
四、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引流管的位置不正确,容易引起脑组织损伤、脑脊液渗漏等并发症。
因此,护理人员需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调整。
五、注意感染预防脑室引流管的留置时间较长,容易引起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感染预防,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管口干燥、勤洗手等都是预防感染的措施。
六、注意患者体位患者体位的改变会影响脑脊液引流的畅通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体位的调整。
患者体位的改变应逐渐进行,以避免引起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七、注意患者情绪患者在使用脑室引流管时,可能会出现精神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护理要点进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干燥,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感染预防等,以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注意患者体位、情绪等方面的护理,以全面保障患者的康复。
神经外科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神经外科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的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经颅钻孔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是临床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引流将血性脑脊液排出体外,减轻脑水肿、脑膜刺激症状,还可起到调节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因此,如何正确观察侧脑室外引流的有效性,给予患者术后正确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74岁,间歇发热半年,渐意识不清2天,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间歇性,最高体温达38℃,伴寒战,无呕吐,无四肢抽搐,在家给予抗炎治疗,稍有好转,2天前,患者逐渐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不能言语,伴低热,遂来院就诊,入院后,行头颅CT检查,检查示脑内血肿,现患者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1.5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刺激能动,左侧巴氏征阳性,体温36.5℃脉搏86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95/126mmHg 患者被动体位,右乳突区后方见约5*6cm 大小的皮肤缺损,深及颅骨,颅骨呈黑色,缺损区右上方见脓性分泌物,主管医师给予行侧脑室引流术。
术后患者回监护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2护理措施2.1 术前护理向家属交代病情的危害性及此手术的目的、方法和必要性,消除家属心理负担以取得合作。
备好头皮,因患者为昏迷病人,应遵医嘱给予持续导尿,术前积极做好血常规、PT、APTT、乙肝表面抗原等术前常规检查。
术前禁食4~6 h。
2.2术后护理2.2.1引流管的连接病人回监护病房后先将病人转移至病床上,严防在搬动的过程中牵拉引流管,使引流管滑出,在无菌操作下接上引流瓶,并将引流瓶固定于床旁侧引架上。
使引流管出口的高度距侧脑室平面10~15 cm。
根据引流速度在此范围内适当调整高低。
2.2.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注意是否存在昏迷程度加重、瞳孔异常、喷射性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意识、瞳孔的变化往往早于生命体征的变化。
昏迷程度加重说明颅内压增高明显,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常在体位改变时出现典型的喷射性呕吐。
神经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精选文档

V-P分流管
•
脑积水是由于 各种炎症、外伤 、粘连或脑脊液 循环受阻而导致 脑脊液在颅内大 量积聚 • 脑室分流术是另 建脑脊液循环通 路,对脑脊液进 行分流改道,将 超过正常脑室量 的脑脊液经引流 至腹腔等体腔内 ,以降低颅内压 是防止脑萎缩的 一种重要方法。
•
•
V-P分流管 ——术后护理
• 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 • 注意体温大于38.5°以上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同 时要观察面色,P,R及出汗体征 ,防止引起虚脱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保持管道通畅 • 抬高床头15-30°,减轻静脉淤血 • 每天定时挤压分流管,按压阀门1-3次,以保持 分流管通畅。(按时按压阀门,术后防止堵塞, 术后用甲紫做好阀门标记,术后1-3天,每天按 压阀门1-3次,每次流管
脑室引流管
V-P分流管
血肿腔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神经外科常见引流管 硬膜下引流管 硬膜外引流管
蛛网膜下隙 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 脑室引流:是经过颅 骨钻孔或椎 孔穿刺 侧脑室,放置引流管 。将脑脊液引流至体 外。 • 部位:常选择半球额 角或整角进行穿刺。
护 理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术中护理
严密观察 神志、瞳 孔及生命 体征的变 化
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保持引流通畅 3.观察引流量、色、
2.术前用药
质和速度
4.加强营养 5.预防感染 6.基础护理 7.及时拔管
11
蛛网膜下隙引流管
• 护理 • 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高压性头痛特征:剧烈持续头痛、 恶心、视神经盘水肿 • 低压性头痛特征:太高床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平卧后头痛减轻,给 予放低床头、停止或放慢引流速度后头痛缓解
神经外科头部引流管护理ppt课件

护 理
3、防止管路滑脱
1)使用管路标识:注明管路名称、放置日期、外 露刻度 2)每日交接班时交接管路外露刻度、量、通畅情 况 3)护理操作时注意保护引流管,定时检查引流管 在位情况 4)更换伤口敷料时,护士要及时观察引流管情况, 记录刻度及敷料情况 5)躁动的患者适当约束
11
脑室引流管
目的
1、将脑脊液引流到体外缓解颅高压。 2、经脑室引流管向颅内注入药物治 疗颅内感染。 3、观察颅内出血情况。
引流 管放 置位 置
引流 液的 颜色、 量
引流 管刻 度
暗红、逐渐减少
防止颅内再 相同 出血
保证引流管 在位
每次交接班时交 接
敷料 观察
有无渗血
防止引流管 处渗血
观察
7
护 理
1、复发出血、脑疝
1)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如引流液颜色鲜红、 量较前增多,则提示颅内复发出血,及时报告 医生 2)避免引流管打折,引流不畅导致颅内压增高, 引起出血 3)护理操作时,适当保持头部制动,动作轻柔。 4)如有减压窗的患者需关注减压窗张力。张力较 前增高时及时通知医生 5)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使用尿激酶后根据医嘱 及时开放引流管,并观察患者血压、意识的变 化
同硬膜下引流护理 同硬膜下引流护理
3、预防感染
16
脑脊液引流不畅的原因及处理
引流管降低到能观察有脑脊液流出
可挤压引流管或 颅内压低 引流管放 请医师对照X 严格无菌操作下 10— 入脑室过 线,将引流管 注射器抽吸,切 15cmH2O 长而盘区 缓慢向外抽出 成角 不可用生理盐水 至有脑脊液流 冲洗,以免管内 引流管被 管口吸附 出,再重新固 小血块堵 堵塞物被冲入脑 于脑室壁 定 塞 室系统,造成脑 脊液循环受阻 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外科引流管护理
【适用对象】神经外科手术患者
【环境】安静、舒适
【方法】
1、保持通畅
(1)定时检查,保持通畅,勿折叠、扭曲、压迫、堵塞管道。
(2)每日倾倒引流液。
(3)引流不畅的原因:
a、引流管过细,被血凝块、破碎脑组织堵塞。
b、引流管放置过深,盘旋于创腔内,引流管的监控帖附于脑组
织。
c、脑组织水肿及颅内血肿,压迫包裹引流管。
d、脑室外引流不畅可能由于颅内压过低,
(4)引流不畅的处理注意事项:汇报医生,遵医嘱针对以上因素应对症处理:调节开关,适应放低引流瓶。
增加压力梯度,促进引流,或挤捏引流管、旋转或适当退出引流管。
经以上方法仍不能有效引流,要高度怀疑颅内血肿。
2、固定:
(1)胶布注意正确粘贴,确保牢固性。
(2)引流管的长度应适宜,使患者的头部有适当的活动空间。
(3)进行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必须先将引流管安置妥当。
(4)告知患者及陪护人员引流管的重要性,预防计划外拔管。
(5)若引流管不慎脱出,切勿自行安置,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
3、预防感染:
(1)搬运患者时,应先夹闭引流管。
(2)引流液超出瓶体一半时,应立即倾倒,以防液面过高所致的逆行污染。
(3)每日定时按无菌操作原则更换引流装置,保持引流管于伤口或黏膜接触位的洁净,以防感染。
(4)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4、观察并记录:
(1)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正常情况下手术当天引流液为暗红色,以后引流液逐渐变淡、变清。
若术后24h后仍有新鲜血液流出,应通知医生,给予止血等药物,必要时再次进行手术止血。
(2)感染后的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
(3)观察安置引流管处伤口敷料情况。
(4)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颅内压增高或降低征象。
(5)拔管:拔管后注意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各类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科护理
【参考文献】
1.陆以佳.外科护理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裘法祖.外科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8
3.李国平.289例持续脑脊液引流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总结华西医
学2000
4.李连飞.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南方护理学报,
2004.11(1)
5.褚敬敬.神经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健康必读,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