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经济学导论

合集下载

贸易经济学(1)--总复习

贸易经济学(1)--总复习

贸易经济学模拟试题集(A)(导论至第五章)导论 贸易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 分)商品经济、交换、商业、市场经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1.贸易经济学研究对象是 。

2. 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 、 、 、 、。

三、选择题(每题1.5分)1.古典市场经济又称自由市场经济,是以 为基础,以 占有生产资料,政府 的市场经济形式。

A.;机器生产力;单个厂商;不干预;B.手工机器;小生产者个人;采取控制方式;C. 机器生产力;小生产者个人;采取不干预;D. 手工机器;单个厂商;采取不干预2.新贸易理论包括 学说。

A. “相对比较优势”、“要素禀赋”、“规模经济”;B. “绝对比较优势”、“相对比较优势”、“要素禀赋”C.“要素禀赋”、“知识外溢”、“干中学”;D.“规模经济”、“知识外溢”、“干中学”四、简答(12分,每题6分)1.简述创新贸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简述原始市场经济及其贸易特征3.简述我国经济转型期贸易发展特征。

五、论述题(15分)。

导论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 分)商品经济交换商业市场经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1.贸易经济学研究商品交易活动中的流通组织过程和利益实现过程,通过运用经济学方法,揭示其规律性。

2.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盈利性;创新性;自发性三、选择题(每题1.5分)1. A;2. D四、简答(12分,每题6分)1.简述创新贸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答:贸易经济学理论发展应当遵循科学的理论创新路径,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推动研究纲领的不断进步。

(1)坚持分工的理论内核;(2)不断发展替换退化的保护带;(3)在经验上推动研究纲领进步;(4)尝试改变理论基础的单一化;(5)重视贸易运行过程的分析;(6)克服研究内容的过分部门化色彩;2.简述原始市场经济及其贸易特征答:原始市场经济又称为初始市场经济,是以手工生产力为基础,以单家独户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在自然经济夹缝中存在,并作为自然经济补充形式的一种市场经济。

高教社贸易经济学(第四版)教学课件08

高教社贸易经济学(第四版)教学课件08

商人
商帮
商业
三、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资本流通
商业流通 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这种转移包括了一 系列的商品所有权让渡与商品实体的空间位移运动。
商品流通将交换过程分解为两个独立的阶段: 售卖过程(W—G)和购买过程(G—W)
由于买卖的顺序与目的不同,商品流通又分为简单商品流通和发达商品流通,简单商品 流通是指生产者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为买而卖、先卖后买的流通形式;发达商品流通是 指商人所从事的为卖而买、先买后卖的流通形式。从简单商品流通转变为发达商品流通, 表明商品交换的目的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追求具体的使用价值转为追求价值的增值。
马克思揭示了商品流通有两种形式,一是简单商品流通,其公式是W-G-W,也可称 为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即生产者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二是发达商品流通,其 公式是G-W-G/,也称为商品流通的发达形式,其中的G/=G+△G, △G是流通终点的货币 增值额,这是以中间商转手的商品流通,是贸易的典型形式,马克思强调指出:“商品交 换的发达形式即贸易”。
二、是从空间维度看,社会分工不断从近地分工向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和国际分工、世界分 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发展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同时,产 业分工、产品分工、要素分工和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国际分工的发展又是交叉并存的。
二、交易、贸易、商业
交易是商品交换的具体形式,是买卖双方对有价物品及服务进行互通有无的 行为,是卖者交货与买者付款两个对立流程的统一。它可以是以货币为交易 媒介的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以物易物。
三、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资本流通
资本流通 是资本所有者用自己手中的货币投资购买生产资料并雇用劳动力 进行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商品出售换回更多的货币的过程。

国际贸易导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料

国际贸易导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料

19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10个大类(1位数) 63章(2位数) 233组(3位数) 786个分组(4位数) 1924个基本项目(5位数)
2020/6/13
International Trade
20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Rew.3
0
FOOD & LIVE ANIMALS
00 LIVE ANIMALS EXCEPT FISH
2020/6/13
International Trade
11
知识准备
生产理论
(Production theory)
等产量线(isoquant)
等成本线(Isocost lines)
生产者均衡(Producer equilibrium)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技术差异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决定贸易模式:李 嘉图模型(Ricardian Model)
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贸易模式:赫克谢尔-俄林 模型(Heckesher-Ohlin Model)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和不完全竞争 (Imperfect Competition)
需求相似理论(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 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Theory of MNC)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 measure)
----考察贸易保护的原因及其影响 国际贸易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前沿问题
2020/6/13
International Trade
4
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贸易模式
Pattern of Trade: who sells what to whom?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 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59页PPT文档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 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59页PPT文档


劳动是唯一要素且同质


要素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完全竞争市场
无货币因素
无运费、交易费用、关税壁垒
4
二、绝对优势的概念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劳
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或生产成本低于其 他国家),则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 就具有绝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则 具有绝对劣势。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1、是用来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技术和 资源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种产品或劳务 的最大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2、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或 向外凸出)的曲线。
21
22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3、边际转换率:是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 绝对值,用来表示每多生产一单位X而少 生产Y的数量(即X产品的机会成本)。
29
五、贸易模式
每个国家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即每个国家应专门生产并 出口其相对劳动生产率比较高,或相对价格和相对机会
28
四、贸易的起因
1、贸易的根本起因: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如果假设a Lw / a Lc > a Lw* / a Lc* a LC / a LW < a LC* / a LW* 则Pc/Pw<Pc*/Pw*
2、贸易的直接起因:产品的相对价格。在没有国际贸易 时,产品的相对价格等于他们的相对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5、两国的技术水平是固定的。 6、两国的生产函数不相同。 7、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 8、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p=c) 9、两国间进行自由贸易。 10、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11、贸易必须是平衡的。

国际经济学导论

国际经济学导论

国际经济学导论尊敬的读者,欢迎来到本篇文章,我们将一同探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以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应用。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领域的学科,它研究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以及全球经济体系的运行。

一、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

它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它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在特定产品上的相对成本差异。

绝对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它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绝对成本优势。

新贸易理论则关注于企业间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

二、国际货币和汇率国际经济交往中需要考虑货币和汇率因素。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是目前国际经济体系中最常见的两种货币体系。

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家的货币与其他货币存在固定的汇率关系;而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会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而波动。

汇率的变动对国家的经济活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都有重要影响。

三、国际金融和外汇市场国际金融涉及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和金融合作。

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等。

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每天的交易规模达数万亿美元。

外汇市场的波动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有着重要影响,它是国际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四、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国际投资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形式。

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购买股权等方式进行的境外投资;间接投资是指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进行的国际投资。

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的兴衰将直接影响国际经济的发展。

五、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是当前国际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资源和市场的全球配置。

然而,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污染等。

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对于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讲义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讲义
工作不养闲人,团队不养懒人。
2. 技能 KNOWLEDGE
丰富的产品知识是你做销售的最基本要素和致胜法宝。一知半解害人不浅,永远让你流于平庸。
优秀的语言能力可让你脱颖而出!看看马云的英文水准和发音吧。
博大精深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实操技巧是你成为外贸达人的杀手
3. 梦想DREAM
YES, I CAN !!!----11岁天才儿童震惊全场的演讲!
5年英语教师经验,15年国际贸易经验
首届阿里巴巴网商达人赛最具人气奖得主
阿里巴巴总部协议讲师,晋江市网商会副会长
自创品牌-炫途(中国唯一多功能五合一高端军训鞋品牌)
2、讲座主要内容
(1)行业的现状解读及分析
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持续衰退,但拥有核心竞争优势者及与时俱进者可生存的更好并获得强劲发展。亚非拉鞋厂日益增多,对中国制造形成合力围剿态势。危机中蕴含着商机。国际外贸形势趋好,企业须注重鞋业人才的选,用,留,并着重打造企业文化,重视职业经理人的启用及股权改造。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思维及管理手段,打造专业,高效,协作团队。得人才者得天下。专业的事情交给最专业的人去做。吃米饭和种水稻。
2、国贸专业主干课、核心专业课介绍
放映2014版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档,说明相应课程开课时间和学分等
3、国贸专业选修课介绍
(一)专业限选修课:要求选修至少11.5学分
电子商务B、服装市场营销、国际保险、网站运营管理、商务礼仪、证券投资学、国际服务贸易、报检实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商品学、经济应用文写作、跨国公司管理、服装专业英语
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大局大势已定,与时俱进,抢占先机者方可独立不败潮头。
电商人才,外贸人才的储蓄,培养,选,用,留!
小晋江,大梦想,重电商,得市场,重人才,得天下!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国际贸易理论总结第一章导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Dunning)于1977年首先提出的。

邓宁认为,一国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须具备三个优势:1.所有权优势;2.内部化优势;3.区位优势;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就能从事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如果企业只具备前两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利用,并通过出口来扩大海外市场;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既没有能力使之内部化,也找不到良好的海外投资场所,则最好采用许可证贸易方式进行技术转让;如果企业具备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投资难以成功。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分类国际贸易是指在世界各国或地区进行商品与服务的交易活动;是世界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

(从国际范围来看)对外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的对外商品交换活动。

分类:A.按照贸易所涉及标的物的形态分为:有形贸易一般指货物(商品)贸易无形贸易一般指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自一成员领土向任何其他成员领土提供服务(过境交付);在一成员领土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境外消费);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

√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的最大区别反映在海关统计中:前者必须通过关境,因此海关统计可以反映出来;后者无法为海关统计所反映。

但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部分反映出来。

B.按照货物移动方向分:出口贸易商品与服务由国内生产而为国外购买的交易活动。

进口贸易商品与服务由国外生产而为国内消费的交易活动。

D.按照不同贸易体系统计方法分为: 总贸易在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下统计的贸易,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进出口的标准。

专门贸易在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下统计的贸易,它指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进出口的标准。

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学习心得(精选5篇)

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学习心得(精选5篇)

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学习心得(精选 5 篇)第一篇: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学习心得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学习心得郭俊岐 42019199 经贸二班还记得第一节课邓敏老师曾说过:“国际经济与贸易这门学科培养的是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并能将其运用于实际研究,解决国家在对外贸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学者。

”我深以为然,相对于其他经济学相关专业同学们,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上多了国家经济政策,国际关系类的相关课程,也相应的减。

少了一些数学类的课程。

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课中,我们学习的内容大都是国家政策与国际经贸的关系,以及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新发展,而不是像学习其他带有“经济”的科目一样,学习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概念。

我觉得,不同风格的三个老师对于这门课程的讲授不仅让我对当今国际贸易格局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激发了我学好国际经济与贸易这门专业的兴趣。

首先是邓敏老师的第一节课,我愿称其为“总导论课”,因为整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概念导入与内涵界定。

老师列举了几个案例让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案例分别是韩国的“光头运动”和中国的进博会。

“光头运动”和“死守运动”让我知道了像电影一样的文化产品也可以称作世界贸易中的商品,电影配额也可以用来当做政治或经济筹码进行交易。

也让我认识到了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当下,完全的自由贸易仍可能一定程度上损害本国的利益,而国家间经济与贸易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关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祖国的繁荣和强盛。

恰巧,学习进博会知识的前几天,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当我在公众号上看到有关进博会的新闻时,我都是直接划过,因为我不觉得在遥远的上海开这样一场会和身在大学的我有什么关系。

但听完邓敏老师的讲解,又查阅了些资料,我明白了,进博会不仅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开放包容;更是推动中国走向国际的桥梁,为全球提供开放合作的国际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交换、流通、贸易与商业的关系
交换
产品交换 商品交换
直接商品交换
货币媒介交换
流通
简单商品流通
复杂商品流通
贸易
其它贸易形式
商业
9
对学科范式的理解
• 政治经济学 • 流通经济学 • 贸易经济学 • 商业经济学
10
政治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研究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联系 和相互作用决定的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对一定 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把握是基础,而对生 产关系即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在结构、运行机理和 演化趋势的研究是重点。
• 从事各种发达的商品流通活动的统称。
• 不论商品交换的主体是生产者、经营者还 是消费者,不论商品交换的客体是消费品 还是生产要素,不论商品交换的范围是一 地、一国还是全球,不论商品交换采取现 货交易还是期货交易,不论商品交换的环 节是采购、销售还是转卖,都可统称为贸 易。
7
商业
• 贸易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商品交换的专业 化形式,即通过商品的购销方式专业地组 织商品流通的经济行业,其本质内涵在于 有专门的人(独立于生产者之外的人)、 以专门的货币投资、专门从事商品的买卖 以媒介社会的商品流通。
外加交换的利益动机
交换基础 劳动量
价值量
范畴永恒Βιβλιοθήκη 畴历史范畴4流通
• 流通广义与狭义之分 • 小流通,狭义的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
换,是从运动角度观察的连续的商品交换,是商 品交换的集合, • 商品流通有简单商品流通和发达商品流通两种形 式。 • 大流通,还包括资金的运动,即社会再生产的全 过程。广义的流通“不仅包括交换,而且还包括 流通过程中一部分生产活动、产品的分配和收入 的再分配活动,同时还包括与流通过程结合的消 费活动。
—— 见董辅礽给高涤陈《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研究》作的序
5
简单商品流通与发达商品流通
简单商品流通
发达商品流通
运动公式
W-G-W'
G-W-G'
运动目的
为买而卖,当事人取 得货币的目的是用以 购买商品满足自己消 费的需要
为卖而买,当事人的 买卖行为是为了通过 预付货币取得更多的 货币,是一种逐利行

6
贸易
17
贸易经济学
• 贸易经济学以流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研 究各种贸易方式的演进规律和运行方式, 研究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各种贸易方式的 效率优势与比较选择。
• 贸易经济学逻辑起点在于各种贸易方式的 特点及比较优势。由于贸易这个概念所包 含的内容十分庞杂,相应地贸易经济学的 研究内容十分宽泛,科学地构建贸易经济 学的学科内容仍处于攻坚阶段。
➢狭义的交换,即生产品的交换是包括产品 交换和商品交换。
➢其中,商品交换包括了直接商品交换和以 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
产品交换与商品交换
产品交换
商品交换
交换对象 产只性品具;—有—使自用价然值分的工自的然产属物,商私是统品有使一制用体—出价。—现值社的和会结价分果值工,的和
交换目的 消费多样性的需求
18
商业经济学(1)
• 商业经济学研究商业作为商品社会专业从 事商品流通的产业部门,其内在的演进和 运行规律、以及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流 通效率的学科。
• 商业经济学是流通经济学和贸易经济学在 特定的商业产业的深化,其逻辑起点是商 业作为专门媒介社会商品流通的专业化优 势,即商业对交换活动的专业化分工。
• 可以把流通理解为与生产相对的过程
14
15
流通经济学
• 流通经济学研究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关系与经济 规律,以及在流通规律的指导下流通领域资源配 置优化和效率的问题,即研究如何有效率地实现 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
• 流通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的流通费用,其研 究的核心问题在于从整个社会而言,商品流通活 动所实现的收益必须大于为此所支出的流通费用, 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所以,流通经济学是 政治经济学对商品社会流通领域研究的深化,可 以理解为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19
商业经济学(2)
• 商业要素、商业活动、商业结构、商业效 益、商业调控等
➢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范式 作为市场经济一般原理的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问 题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比较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
12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
•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分权式资产委托一代理制所 需条件间的矛盾
• 国有制的主导地位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资产可交 易性的矛盾
• 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及社会管理体制 改革滞后的矛盾
• 发展模式与体制模式双重转换并行可能会发生一 系列摩擦
• 企业改革与社会经济外部环境改造之间的矛盾
13
政治经济学与对“流通”的理解
• 高涤陈《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研究》中指出, “马克思所论证的流通过程……是指劳动 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的经济过 程。流通作为与生产过程相并立的具有独 立意义的经济过程,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 四个阶段……”
16
流通经济学
• 流通经济学研究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关系与经济 规律,以及在流通规律的指导下流通领域资源配 置优化和效率的问题,即研究如何有效率地实现 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
• 流通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的流通费用,其研 究的核心问题在于从整个社会而言,商品流通活 动所实现的收益必须大于为此所支出的流通费用, 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所以,流通经济学是 政治经济学对商品社会流通领域研究的深化,可 以理解为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 政治经济学对流通的研究是从生产与交换的相互 关系的角度展开的,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商 品社会的经济细胞——商品,它对商品流通的研 究主要关注在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条件下、流 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 关于生产力的理论问题 关于生产关系的理论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
第一章 贸易经济学导论
• 第一节 贸易经济学介绍 • 第二节 贸易经济学科的过去、现在与
未来 • 第三节 转型经济中的学科与学科的转

1
第一节 什么是贸易经济学
• 贸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交换 流通 贸易 商业
• 对学科范式的理解
2
交换
➢广义的交换,既包括人们在生产中各种活 动和能力的交换(如分工协作),也包括 生产品的交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