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实验指导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探讨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中药炮制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设备陈旧、实验方法单一、实验内容狭窄等,无法满足现代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需求。
因此,如何进行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对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以下几点思路。
一、更新设备,提高实验条件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传统的中药炮制实验室设备陈旧,很多已无法满足现代实验教学的需求。
因此,首先应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更新,购置一些现代化的中药炮制设备,如电磁炉、恒温加热板等,以提高实验条件和效果。
二、丰富实验方法,拓展实验内容传统的中药炮制实验方法比较单一,仅限于简单的炮制操作,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适当丰富实验方法,引入一些新颖的实验操作,如微波炉炮制、超声波炮制等,以拓展学生的实验视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在实验内容方面也应适当拓展,不仅限于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还应包括中药鉴别、质量控制等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验指导中药炮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实验指导。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担负起实践指导的责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及时纠正错误,解决问题,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仿真实验、实验视频教学等,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实验安全,做好实验管理中药炮制实验涉及到一些药物和化学物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应加强实验安全教育,明确实验操作规程,加强实验室管理。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培训,教授实验操作技巧,传授安全常识,确保学生在实验中不出意外。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实验一饮片切制一、实验目的1. 了解饮片切制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饮片切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饮片类型。
3. 掌握饮片干燥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 手工切制薄片:当归、白芍。
厚片:丹参、大黄。
斜片:黄芪。
直片:白术。
段:党参、麻黄。
丝:陈皮(细丝)、瓜蒌皮(宽丝)。
块:阿胶(丁)。
2. 机器切制槟榔、川芎、甘草。
三、实验工具、设备片刀、切药刀、切药板、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压板、铁夹、切药机等。
四、实验方法1. 当归: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薄片,低温干燥。
2. 白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3. 丹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4. 大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厚片,晾干或低温干燥。
5. 黄芪: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斜片,干燥。
6. 白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直片,干燥。
7. 党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8. 麻黄:取原药材,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9. 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细丝,阴干。
10. 瓜蒌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软,切宽丝,干燥。
11. 阿胶:取阿胶块,烘软,切成小丁块。
12. 槟榔: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13. 川芎: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14. 甘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五、注意事项1. 为减少药材浸入水中的时间,应大小、粗细分档软化,以少泡多润,药透水尽为原则。
2. 软化过程较长,药材易发生质变,应勤检查,勤处理。
3. 软化太过或不及均影响药材质量或增加切制时的困难,应经常检查药材软化程度。
4. 机器切制应注意检查机器,按章操作;手工切制应注意掌握压板向前移动的速度,放刀要平稳;注意操作安全。
藏药炮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藏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藏药炮制是指在藏医药理论指导下,对藏药原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过程。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了解藏药炮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熟悉藏药炮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藏药炮制过程中所需器材和药材的选用。
3. 了解藏药炮制过程中药材的性状变化和药效改变。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三、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1)药材:藏红花、冬虫夏草、藏青果等。
(2)辅料:酒、醋、盐、蜂蜜等。
(3)器材:石臼、木槌、筛子、锅、剪刀等。
2. 实验步骤(1)藏红花炮制① 取藏红花,洗净,晾干。
② 将藏红花放入石臼中,加入适量的酒,用木槌捣碎。
③ 捣碎后,将藏红花筛去杂质,得到炮制后的藏红花。
(2)冬虫夏草炮制① 取冬虫夏草,洗净,晾干。
② 将冬虫夏草放入石臼中,加入适量的醋,用木槌捣碎。
③ 捣碎后,将冬虫夏草筛去杂质,得到炮制后的冬虫夏草。
(3)藏青果炮制① 取藏青果,洗净,晾干。
② 将藏青果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盐,煮沸。
③ 煮沸后,将藏青果捞出,晾干。
④ 将晾干的藏青果放入石臼中,加入适量的蜂蜜,用木槌捣碎。
⑤ 捣碎后,将藏青果筛去杂质,得到炮制后的藏青果。
3. 实验结果(1)藏红花炮制后,色泽鲜艳,质地细腻,具有浓郁的酒香。
(2)冬虫夏草炮制后,色泽加深,质地变硬,具有醋香。
(3)藏青果炮制后,色泽暗红,质地变软,具有蜂蜜香。
四、实验讨论1. 藏药炮制过程中,酒、醋、盐、蜂蜜等辅料的作用酒具有温中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醋具有消食化积、散瘀止痛的功效;盐具有软坚散结、温中散寒的功效;蜂蜜具有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功效。
在藏药炮制过程中,辅料的作用是提高药效、降低毒性、改善口感。
2. 藏药炮制过程中药材的性状变化和药效改变藏药炮制过程中,药材的性状变化和药效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药材的色泽、质地、香气等外观性状发生变化;(2)药材的药效成分含量发生变化,如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等;(3)药材的毒性降低,如乌头、附子等药材经过炮制后,毒性明显降低。
药材炮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药材炮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药材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药材炮制技能。
二、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大学中医药学院实验室四、指导老师XXX教授五、实验内容1. 药材炮制原理及方法2. 药材炮制操作步骤3. 药材炮制效果评价六、实验材料1. 药材:当归、川芎、白芍、甘草等。
2. 炮制工具:研钵、筛子、炒锅、蒸锅、切药刀等。
3. 辅料:黄酒、姜、盐等。
七、实验方法1. 药材炮制原理及方法(1)净选加工:将药材洗净,去除杂质、虫蛀品等。
(2)分离和去除非药用部位:根据药材的药性和炮制目的,采用剪、切、剔除、挤压、火燎、挖、拌衣、揉搓等方式去除非药用部位。
(3)饮片切制:将药材进行软化处理,然后根据药物特性采用不同的切法进行切制。
(4)炒法:将药材放入炒锅中,根据药性选择不同的火候进行炒制。
(5)蒸法:将药材放入蒸锅中,根据药性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蒸制。
2. 药材炮制操作步骤(1)净选加工:将当归、川芎、白芍、甘草等药材洗净,去除杂质、虫蛀品等。
(2)分离和去除非药用部位:根据药材的药性和炮制目的,采用剪、切、剔除、挤压、火燎、挖、拌衣、揉搓等方式去除非药用部位。
(3)饮片切制:将药材进行软化处理,然后根据药物特性采用不同的切法进行切制。
(4)炒法:将当归、川芎、白芍、甘草等药材放入炒锅中,用中火炒至表面微黄,取出晾凉。
(5)蒸法:将药材放入蒸锅中,用武火蒸30分钟,取出晾凉。
3. 药材炮制效果评价(1)外观:炮制后的药材表面颜色均匀,无杂质。
(2)气味:炮制后的药材气味浓郁,无异味。
(3)质地:炮制后的药材质地坚实,无破损。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成功炮制了当归、川芎、白芍、甘草等药材,炮制后的药材外观、气味、质地均符合炮制要求。
2. 实验分析(1)净选加工:净选加工是药材炮制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炮制效果。
本实验中,药材净选加工过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确保了药材的纯净度。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中药学专业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药材系实验一药物的润法及切制一、实验内容1 .润法陈皮地黄何首乌。
2 .切制山药陈皮地黄何首乌。
二、目的要求(1) 了解润法和切制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润法和切制的基本方法。
(3) 掌握不同药材饮片规格的选择原则。
三、工具设备切菜板,菜刀,切药机,搪瓷盘四、实验方法1. 陈皮:取净陈皮,用水冲洗,而后放到搪瓷中,上盖一湿布,每过10分钟喷水一次,并翻动,直到陈皮软化,用弯曲法检查软化程度,切成细丝,50度烘干。
2. 地黄、何首乌:取地黄、何首乌,大小分档,而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用手捏法检查药材软化程度,注意控制大小药材软化时间的差异,取出后,放置,用湿布盖润,切制成厚片(采用手工和机器切制)。
3. 山药:取鲜山药,除去皮,而后切制成斜片(采用手工和机器切制)。
五、注意事项1. 润法要大小分档,注意一次喷水不能过多,否则会伤水,大黄和何首乌不能泡时间过长,否则外面会出现伤水现象。
2. 切制要注意根据药材的质地和性质选择适宜的饮片规格,另外注意药材切制后的饮片均匀度,烘干时温度不能超过80度。
实验二清炒法一、实验内容1 .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薏苡仁。
2 .炒焦山楂、槟榔,栀子。
3 .炒炭蒲黄、荆芥。
二、目的要求(1) 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3) 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炒炭“存性”的含义。
三、工具设备电磁炉、铁锅、铁铲、瓷盘、筛子、天平。
四、实验方法(一) 炒黄1 .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微有爆裂声,颜色微变深,并嗅到药香气时,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紫红色,鼓起,有裂纹,无焦斑,手捻种皮易脱落。
具香气。
2 .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种皮炸裂, 80 %以上爆成白花,体轻质脆。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了解中药炮制的方法和原理,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操作。
实验材料:白芍、熟地、赤芍、桂枝研粉,甘草研细,生地,朆面,龙胆研细,青蒿
研粉,玄参研细,细辛,川芎,生葱等。
实验步骤:
1、取适量药材,并采用包刀分切成合适大小;
2、将分切好的药材装入混料碗,加入适量清水混匀后,充分搅拌,使药材不易粉末;
3、将混料碗上漏斗内,将炮制瓶塞口朝下放入混料碗内;
4、将混料碗内的药液倒入炮制瓶,放入好裹在布袋内,以风机吹干多余的水分;
5、将布袋内的炮制瓶及药材放到炮炉内,关闭炮炉的上盖;
6、用阶梯火加热,控制温度在120℃左右加热;
7、加热8-10小时后,观察颜色变化,炮制好的中药出炉;
8、将钵前拌混,以保证炮制均匀;
9、将炮制好的中药用药杯勺测量,装包,瓶装批准可用。
结论:经上述实验,从定量材料选取、药材分切、均匀混匀、炮制制作及罐装等方面,能充分理解中药炮制的方法和原理。
已获得较好实践技能,可运用于药剂学中实际应用。
炮制实验指导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指导授课对象:专业:中药层次:专科讲授学时:32学时使用教材: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刘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授课人总的要求: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一项传统技术,中药炮制学其任务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应用现代科技对其进行研究、整理、逐步搞清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定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效果。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1)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制药技术,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2)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炮制原理,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为中药炮制工艺的规范化及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创新精神。
实验一净选加工一、实验内容1、清除杂质枸杞子菊花2、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麻黄莲子二、实验目的1、掌握清除杂质、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的方法。
2、熟悉簸箕、药筛等的操作技能。
三、实验工具和设备药筛、簸箕、瓷盆、小刀、镊子、铜丝刷、铁研船、四、实验方法(一)清除杂质1、枸杞子将其所含的果柄及腐败品等,用手挑拣出来,使其所含杂质不得超过0.5﹪。
2、菊花将其所含霉败的花朵和果柄,用挑选法除去。
若因挤压而成团时,要用药筛将成团的花朵筛出,再喷淋清水少许,待湿润后,成团的花朵即行分开,干燥。
(二)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1麻黄用挑选法将麻黄茎与根分离,分别药用。
2、莲子将莲子洗净,略浸,润软后,用刀纵向剖开,镊取种子中的幼叶及胚根,干燥后即为莲子心;种子中的2枚黄白色肥厚的子叶,干燥后即为莲子肉。
五、注意事项1、净选加工后的药物应符合药用净度标准。
2、药材去毛、去心前浸润软化时,要防止药材吸水过多,成分流失。
六、思考题1、试述净选加工药物的操作要领、质量标准及炮制作用。
中药炮制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和意义;2. 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3. 掌握常见中药的炮制过程及注意事项;4. 通过实验,提高中药炮制水平,为今后从事中药炮制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某中药炮制实验室四、实验指导老师XXX五、实验内容1. 清炒法:炒黄、炒焦、炒炭2. 炙法:酒炙、醋炙、蜜炙3. 煎煮法:水煮、酒煮、醋煮4. 蒸制法:清蒸、酒蒸、醋蒸六、实验步骤1. 清炒法(1)炒黄: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微有爆裂声,颜色微变深,并嗅到药香气时,出锅放凉,称重。
(2)炒焦: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并有焦香气时,出锅放凉,称重。
(3)炒炭: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并有焦香气时,出锅放凉,称重。
2. 炙法(1)酒炙:取净药材,加入适量黄酒,拌匀,闷润30分钟,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取出晾干。
(2)醋炙:取净药材,加入适量醋,拌匀,闷润30分钟,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取出晾干。
(3)蜜炙:取净药材,加入适量蜂蜜,拌匀,闷润30分钟,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取出晾干。
3. 煎煮法(1)水煮:取净药材,加水煎煮,煎煮时间根据药材性质而定,煎煮完毕后去渣取汁。
(2)酒煮:取净药材,加入适量黄酒,煎煮,煎煮完毕后去渣取汁。
(3)醋煮:取净药材,加入适量醋,煎煮,煎煮完毕后去渣取汁。
4. 蒸制法(1)清蒸:取净药材,放入蒸锅内,蒸煮至熟,取出晾干。
(2)酒蒸:取净药材,加入适量黄酒,放入蒸锅内,蒸煮至熟,取出晾干。
(3)醋蒸:取净药材,加入适量醋,放入蒸锅内,蒸煮至熟,取出晾干。
七、实验结果1. 清炒法:实验中,炒黄、炒焦、炒炭三种方法均能改变药材的药性和药效,提高药材的疗效。
2. 炙法:实验中,酒炙、醋炙、蜜炙三种方法均能增强药材的药效,降低毒性,改善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指导授课对象:专业:中药层次:专科讲授学时:32学时使用教材: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刘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授课人总的要求: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一项传统技术,中药炮制学其任务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应用现代科技对其进行研究、整理、逐步搞清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定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效果。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1)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制药技术,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2)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炮制原理,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为中药炮制工艺的规范化及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创新精神。
实验一净选加工一、实验内容1、清除杂质枸杞子菊花2、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麻黄莲子二、实验目的1、掌握清除杂质、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的方法。
2、熟悉簸箕、药筛等的操作技能。
三、实验工具和设备药筛、簸箕、瓷盆、小刀、镊子、铜丝刷、铁研船、四、实验方法(一)清除杂质1、枸杞子将其所含的果柄及腐败品等,用手挑拣出来,使其所含杂质不得超过0.5﹪。
2、菊花将其所含霉败的花朵和果柄,用挑选法除去。
若因挤压而成团时,要用药筛将成团的花朵筛出,再喷淋清水少许,待湿润后,成团的花朵即行分开,干燥。
(二)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1麻黄用挑选法将麻黄茎与根分离,分别药用。
2、莲子将莲子洗净,略浸,润软后,用刀纵向剖开,镊取种子中的幼叶及胚根,干燥后即为莲子心;种子中的2枚黄白色肥厚的子叶,干燥后即为莲子肉。
五、注意事项1、净选加工后的药物应符合药用净度标准。
2、药材去毛、去心前浸润软化时,要防止药材吸水过多,成分流失。
六、思考题1、试述净选加工药物的操作要领、质量标准及炮制作用。
2、分别说出实验中各种药物的炮制目的。
实验二饮片切制一、实验内容切制药物:丹参、大黄、黄芩二、实验目的1、掌握药材的软化方法、程度。
2、熟悉手工切制和饮片干燥的方法。
3、了解饮片切制的目的三、实验工具和设备盆、袋子、湿布、蒸煮容器、电磁炉、切药刀等。
四、实验方法(一)软化1、常水软化(1)丹参:将除去残茎及杂质的丹参放洗药池内洗涤干净,捞出,上盖湿布滋润软化。
若一次不能润软,要喷淋清水继续滋润。
润至用手握法检查无坚硬感时,即可切制。
(2)大黄:将净大黄放入盆中,用清水浸过药面15cm,体粗个大者,浸泡4---5个小时,体细个小者,浸泡2---3小时,然后捞出闷润24---28小时,浸泡和闷润至水分适度,即可切制。
2、煮法软化黄芩:取净黄芩分开大小条,置沸水中煮制10分钟,不断上下翻动,煮至用手折之略弯曲,立即捞出,置容器内趁热闷润约8---12小时,以达内外湿度一致时,即可切制。
(二)切制1、手工切制(1)把活:用左手捏起长条形的“把货”药材,缕顺放于刀床上,用右手压住,待堆至一大把后,左手压住,掐紧,并推送至刀口,右手握刀下压,即被切制成饮片。
五、注意事项1、药材软化时吸水量要适宜,软化“太过”或“不及”均会影响饮片质量并增加切制困难。
2、手工切制要注意掌握压板向前移动速度,以使切制的饮片厚度一致。
3、自然干燥时,应保持环境清洁。
人工干燥时,应注意干燥的温度。
大黄、黄芩饮片干燥时不宜暴晒,丹参应当天干燥,以免饮片由砖红色变为暗紫色。
六、思考题1、饮片切制的目的是什么?2、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有哪些?3、实验中,你切制的饮片质量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原因何在?实验三清炒法(一)炒黄、炒焦一、实验内容1、炒黄:莱菔子、王不留行、决明子2、炒焦:山楂、槟榔二、实验目的1、掌握炒黄、炒焦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2、掌握两种炒法德不同火候及炒后药性的变化。
3、了解清炒法的炮制目的。
三、实验工具和设备煤气炉、煤气灶、铁铲、瓷盆、筛子四、实验方法(一)炒黄1、炒莱菔子净莱菔子,炒制容器,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爆鸣声减弱,手拈易碎,断面浅黄色,有香气逸出即可,用时捣碎。
2、炒决明子净决明子,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断面浅黄色,爆鸣声减弱并逸出香气时,取出即可。
3、炒王不留行净王不留行,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炒至种皮爆裂,85℅以上爆成类球形白花,体轻质脆。
(二)炒焦1、焦山楂净山楂,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焦槟榔净槟榔,炒制容器,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黄色,具焦斑,有香味、且大部分为完整片状。
五、注意事项1、药物炒前要净选和大小分档。
2、在操作过程中,要勤翻动,避免生熟不均的现象。
但王不留行的翻炒不宜过快,否则影响其爆花率及爆花程度。
3、出锅后,要及时摊开放凉,待散尽余热和湿气,检查无复燃的可能后,在收储。
六、思考题1、试述所炒药物的操作要领、成品性状及炮制作用。
2、实验中,你炒制药物的程度如何?如出现“太过”或“不及”,原因何在?3、炒黄、炒焦、炒炭各有哪些规格标准?三者炒后对药性各有什么影响?4、什么是火力?什么是火候?5、炒药为什么要用热锅?实验四清炒法(二)炒炭及加固体辅料炒法的实验准备一、实验内容1、炒炭:山楂、干姜二、实验目的1、掌握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2、掌握两种炒法德不同火候及炒后药性的变化。
3、炒炭“存性”的含义。
4、了解清炒法的炮制目的。
三、实验工具和设备煤气炉、煤气灶、铁铲、瓷盆、筛子四、实验方法(一)炒炭1、炒山楂炭净山楂,炒制容器,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黑褐色,内部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炒干姜炭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再加入干姜片或块,不断翻动,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取出,筛去砂,晾凉。
五、注意事项1、药物炒前要净选和大小分档。
2、在操作过程中,要勤翻动,避免生熟不均的现象。
3、炒炭时若出现火星要及时喷洒适量清水,以免燃烧,失去存性。
4、出锅后,要及时摊开放凉,待散尽余热和湿气,检查无复燃的可能后,在收储。
六、思考题1、试述所炒药物的操作要领、成品性状及炮制作用。
2、实验中,你炒制药物的程度如何?如出现“太过”或“不及”,原因何在?3、炒炭各有哪些规格标准?炒后对药性各有什么影响?4、你在药物炒炭的过程中,时如何控制“存性”的,请举例说明。
实验五加固体辅料炒法(一)麸炒、米炒一、实验内容1、麸炒:白术、苍术、僵蚕、薏苡仁2、米炒:党参二、实验目的1、掌握加固体辅料炒的方法,所用固体辅料的处理方法和用量。
2、掌握实验药物炮制时的操作要领、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
3、掌握麸炒,米炒的基本操作方法,火候及质量要求。
4、了解麸炒,米炒的目的和意义。
三、实验工具和设备煤气炉、煤气灶、铁铲、瓷盆、筛子、笤帚、四、实验方法(一)麸炒1、麸炒白术先将麦麸置锅内加热,中火炒,待起烟时,投入分档好的白术片,炒至白术表面黄棕色,偶见焦斑,有焦香气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2、麸炒苍术先将麦麸置锅内加热,中火炒,待起烟时,投入分档好的苍术片,炒至苍术表面深黄色,有香气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3、麸炒僵蚕先将麦麸置锅内加热,中火炒,待起烟时,投入分档好的僵蚕,炒至僵蚕表面淡黄色至黄色,腥气较微弱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4、麸炒薏苡仁先将麦麸置锅内加热,中火炒,待起烟时,投入薏苡仁,炒至薏苡仁表面微黄色,微鼓起,具焦麸香气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二)米炒1、米炒党参将米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冒烟,投入党参拌炒,至表面老黄色,微有褐色斑点,具香气时取出,筛去米,摊凉。
五、注意事项1、药物炒前要净选和大小分档。
2、麸炒时,火力可稍大,撒入麸皮要均匀,操作要迅速。
3、米炒时火力不能太大,温度过高会使药材烫脚,影响质量。
4、炒过有毒药材的辅料,不能再用于炒制其他药物,也不可乱倒。
六、思考题1、试述所炒药物的操作要领、成品性状及炮制作用。
2、实验中,你炒制药物的程度如何?如出现“太过”或“不及”,原因何在?实验六加固体辅料炒法(二)土炒、砂烫、蛤粉烫、滑石粉烫一、实验内容1、土炒:山药、白术2、砂烫:骨碎补3、蛤粉烫:阿胶4、滑石粉烫:水蛭二、实验目的1、掌握加固体辅料炒的方法,所用固体辅料的处理方法和用量。
2、掌握实验药物炮制时的操作要领、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
3、掌握土炒,砂烫、蛤粉烫、滑石粉烫的基本操作方法,火候及质量要求。
4、了解土炒,砂烫、蛤粉烫、滑石粉烫的目的和意义。
三、实验工具和设备煤气炉、煤气灶、铁铲、瓷盆、筛子、笤帚、四、实验方法(一)土炒1、土炒山药先将土置锅内加热,中火炒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山药,炒至山药表面均匀挂土粉,呈土黄色,无焦黑斑和焦苦味,具土香气时,取出,筛去土,放凉。
2、土炒白术先将土置锅内加热,中火炒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白术片,炒至白术表面均匀挂土粉时,呈杏黄土色,有土香气时,取出,筛去土,放凉。
(二)砂烫1、砂烫骨碎补先将砂置于锅中加热,投入骨碎补,炒至鼓起,绒毛(鳞片)呈焦黄色取出,筛去砂,放凉。
(三)蛤粉烫1 、蛤粉烫阿胶阿胶烘烤(烘软)切成小立方颗粒,另取蛤粉,置锅内炒至灵活状态时,即将阿胶颗粒倒入锅内,不断翻动(此时宜用微火)拌炒至全部鼓起,体积发泡,形如珠状,内无溏心,取出筛去蛤粉,放凉。
(四)滑石粉烫1、滑石粉烫水蛭将滑石粉放入锅内,用中火加热,翻炒至灵活状态时,投入水蛭,翻炒至水蛭呈黄棕色,微鼓起,质地松脆,易碎,有腥气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
五、注意事项1、药物炒前要净选和大小分档。
2、土炒必须先将土粉加热呈灵活状态时加入药物,如果温度过低,则药物挂不上土,颜色也不易改变;温度过高,则药物焦化。
3、土、砂、蛤粉、滑石粉炒时,投药前辅料都应先加热至灵活状态,特别是第一次被用于炒药时尤应如此。
4、炒过毒剧药物的辅料,不能再用于炒制其他药物,也不可乱倒。
六、思考题1、试述所炒药物的操作要领、成品性状及炮制作用。
2、实验中,你炒制药物的程度如何?如出现“太过”或“不及”,原因何在?3、烫制药物为什么要掌握适当的温度,过高过低对药物有何影响?4 、砂烫与土炒有什么区别?实验七煨法一、实验内容1 、煨法:肉豆蔻二、实验目的了解煨制的目的和意义。
掌握煨制的基本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
三、实验工具和设备煤气炉、煤气灶、铁铲、瓷盆、筛子、笤帚四、实验方法1、肉豆蔻(面裹煨)面粉加水制成团块,压成薄片,逐个包裹肉豆蔻,晒至半干,投入已加滑石粉的热锅中,适当翻动,至面皮呈焦黄色,放凉,剥去面皮。
用时捣碎.五、注意事项1 、面团包裹药材厚,必须晾至微干,否则再煨中易裂口,影响其质量。
六、思考题1 、何谓煨法?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八炙法(一)酒炙、醋炙一、实验内容1、酒炙:川芎、黄芩、大黄、黄连2、醋炙:柴胡、乳香二、实验目的1、了解各种辅料炙法的目的和意义2、掌握先加辅料和后加辅料的处理方法3、掌握炙法的操作方法,火候和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