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物品清点标准操作程序-手术物品清点流程
手术室物品清点制度

手术室物品清点制度1.所有手术均应清点物品,并记录。
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缝皮前。
清点物品包括手术所用全部器械、敷料(包括花生米、棉片、纱布、纱垫、纱条)、缝针。
2、手术开始前,必须将手术间的其他纱布等物品清干净;3、清点时两人必须确实看清物品(实物),唱点。
如有疑问应马上重点,应特别注意缝针、螺钉、螺帽,及各种物品的完整性。
4、手术台上的物品不得在手术未完成前随意挪用,掉落台下的物品应及时捡起,放在固定的地方,不可在手术未完成前移出,包括切下来的脏器。
5、使用清点过的物品如发现异常(重叠、少带、物品不完整),应立即报告手术医生及时处理。
纱布不得随意剪开,物品剪下来的残端不得留在台上,应立即弃去。
6、手术过程中增减物品要及时清点并准确记录。
7、带学生、进修生上台时,必须由带教老师清点核对并负责。
进修生单独上台时,巡回护士负全部责任。
8、术中放在伤口内的纱布、纱垫,器械护士要提示医生共同记住。
9、缝针用后及时放在针盒内,断针要保存完整,正使用的针不应离开持针器,掉在地上的缝针由巡回护士放入消毒盘内,手术结束后交由洗手护士带出手术间处理。
I0、一例手术两次清点物品时要求:(l)食管手术关膈肌,关胸时均应全部清点。
(2)双切口手术,一侧手术完后常规清点,做另一侧重新清点。
但前一侧用的纱布、纱垫要包好放于手术间内,待手术全部结束后再处理。
(3)直肠癌根治肛门部用的器械、敷料、缝针单独清点,待手术全部结束后全部清点。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1.所有手术均应清点物品,并记录。
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缝皮前。
清点物品包括手术所用全部器械、敷料(包括花生米、棉片、纱布、纱垫、纱条)、缝针。
2、手术开始前,必须将手术间的其他纱布等物品清干净;3、清点时两人必须确实看清物品(实物),唱点。
如有疑问应马上重点,应特别注意缝针、螺钉、螺帽,及各种物品的完整性。
4、手术台上的物品不得在手术未完成前随意挪用,掉落台下的物品应及时捡起,放在固定的地方,不可在手术未完成前移出,包括切下来的脏器。
手术物品清点标准操作程序

手术物品清点标准操作程序手术物品清点是为了确保手术安全,防止异物遗留患者体内。
清点应在手术开始前、关闭空腔脏器前、关闭体腔或深部切口前、缝合皮肤前、手术结束后这五个时机进行。
为了规范手术物品清点,手术室应制定清点流程、工作指引和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和手术医生应分别负责清点,并在手术前、中、后三个时机共同核对物品数目并做好记录和签名。
手术室还应建立手术器械卡和手术物品清单,以备手术护士核对使用。
如发现清点数目不相符,应立即查找,绝不允许关闭体腔或切口。
手术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
6.在手术中需要使用敷料填塞时,比如耳鼻喉科手术、深部脓肿切开引流术或手术大出血等,必须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填塞物的名称、型号及数目,以便在取出时进行核对,防止敷料遗留在切口中。
7.如果手术中需要临时改变手术方式或进行紧急抢救,需要增加护士人力,保证有专人对所用的器械、敷料及时清点并记录。
8.在手术中需要进行交接班时,负责交接的两名洗手护士需要共同清点台上物品,两名巡回护士需要共同清点台下物品,四人确认数目准确无误后,交班护士签名后方可离开。
9.在关闭胃、子宫、膀胱、心包、肠腔等空腔脏器前,关闭体腔或深部切口前、缝合皮肤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需要共同清点手术所有物品和检查物品完整性。
手术结束后器械离开手术间前,洗手护士再次清点手术物品数目和检查物品完整性,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10.如果因病情需要术后仍留置在患者体内的物品,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必须与手术医生确认物品名称、数量、部位后准确记录并签名。
1.如果在手术中发现手术物品丢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应立即报告手术医生,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暂停手术,手术护士根据物品的类型、遗留时段,推测物品可能遗留的范围,协同手术医生一起分区域查找。
2.手术医生需要探查体腔及手术切口;洗手护士需要查找手术切口周围无菌区域,无菌手术布类表面和皱褶处,无菌器械操作台面等;巡回护士需要查找手术间内面、垃圾筐、布类筐、敷料盆、仪器表面等,如是缝针等金属器械,巡回护士可以借助磁性寻针器等工具寻找。
手术室发生物品清点差错应急预案及流程

手术室发生物品清点差错应急预案及流程
【应急预案】
1、手术前后必须认真清点所有物品、器械数量,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2、根据记录数据,严格查对清点。
如出现误差时,应立即通知手术者和护士长,再次仔细检查,直到无误。
3、严格坚持术中使用过的物品不离开本手术间的原则。
4、在确保患者病情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且再三查找无效时,与手术者商讨,是否拍X线片检查和采用其它方法检查。
5、若经上述方法仍未找出,并再次确认不在伤口内,关闭伤口。
术毕,请手术者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签字,巡回护士在记录单上注明查找的经过。
【流程】。
手术室发生物品清点差错应急预案及流程

手术室发生物品清点差错应急预案及流程1. 引言手术室作为医院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物品清点在手术操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例如人为疏忽、沟通不畅等,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时有发生。
为了确保手术室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患者安全并提供高质量的手术服务,制定本应急预案及相应流程,以便在物品清点差错发生时快速应对并解决问题。
2. 应急预案2.1 目标保证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的及时发现、纠正,减少潜在风险,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2 内容2.2.1 核心原则•提高手术室内部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强化物品清点环节的标准化要求;•加强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责任心与安全意识。
2.2.2 重要事项确认环节•手术室工作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应经过相关认证与培训;•进入手术室时,应进行身份确认;•检查手术室物品配置和数量;•相关物品应与手术室记录进行核对。
2.2.3 差错发现与通报机制•工作人员发现物品清点差错后,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工作人员应主动参与差错重新核对,共同找寻差错原因;•对于严重差错,应及时向运营主管及医务部门汇报。
2.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不同物品清点差错发生的情况;•演练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按照预案流程进行应对;•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更新并完善预案。
3. 应急流程3.1 物品清点差错发现流程1.工作人员发现物品清点存在差错时,立即停止当前操作;2.通知同事和主管,并一同进行核对;3.如果差错经过核对确认,记录差错发生的具体情况;4.汇报给运营主管和医务部门。
3.2 差错解决流程1.确定差错原因;2.提出纠正方案;3.实施纠正措施,并进行相关的改进;4.监测改进效果,确保差错得到彻底解决。
4. 人员培训与沟通4.1 培训内容•手术室物品清点差错预防与应对知识培训;•沟通与协作培训;•差错解决流程培训。
4.2 培训方式•线下培训会议;•网络培训课程;•及时反馈与讨论。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是医疗机构手术室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手术物品的完整和准确,提高手术安全性。
本文就手术物品清点制度进行详细说明。
一、制度目的:手术物品清点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手术物品的清点、准确、完整及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严谨性,保障手术持续开展和患者手术安全。
二、执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手术室。
三、操作流程:1. 手术前清点:(1)患者入手术室后,手术护士与巡回护士必须清点好所有手术物品,并填写物品清点表。
(2)手术物品按照类型进行分类进行清点,如手术器械、麻醉药品、消毒物品等。
(3)清点过程中需要两人共同参与,互相核对,并确保物品没有遗漏。
(4)物品清点表需要填写手术室、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器械名称和数量等信息,并由操作人员签字确认。
2. 手术中清点:(1)手术器械使用完毕后,手术护士必须逐一清点,确保没有遗漏。
(2)清点结束后需要记录在手术记录中,并在手术物品清点表上填写相应的信息。
(3)如果手术中发现手术物品有损坏或丢失,需要及时上报主管护士和手术医师,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正常开展。
3. 手术后清点:(1)手术结束后,手术器械必须进行第二次清点,确认手术室内没有遗漏。
(2)清点结束后需要填写在手术物品清点表中,并由收拾手术室的护士进行确认。
(3)手术室的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核对,确保手术物品清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物品清点表:手术物品清点表是手术室必备的管理工具,具体包括手术室、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器械名称和数量等信息。
清点表上需要填写清点的人员和签字确认的列,并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填写相应的记录。
五、执行责任:1. 手术室主任:(1)负责制定和完善手术物品清点的相关制度和规章。
(2)负责塑造良好的手术室文化,加强操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
2. 护士长:(1)监督和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确保制度的正确实施和有效执行。
(2)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责任心。
医院手术室手术中器械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医院手术室手术中器械物品清点查对制度随着新、高、尖手术的不断开展,手术器械、手术敷料也在不断地变化,以及手术室与供应室的一体化管理,促使了手术室对清点核对制度的规范化。
清点核对制度是手术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严格清点核对制度能完全避免异物遗留体腔。
坚持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人四次”清点核对制度,以保证病人的安全,避免器械在回收、清洗、灭菌过程中的丢失。
一、清点原则1.严格执行“三人四次”清点制度。
“三人”指手术医生第二助手、刷手护士、巡回护士;“四次”指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术毕(缝完皮肤后)。
2.在一些腔隙部位如膈肌、子宫、心包、后腹膜等的关闭前、后,刷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应共同清点物品。
3.术中临时添加的器械、敷料,刷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必须在器械台上及时清点数目至少两次,并检查其完整性,及时准确记录无误后方可使用。
4.“三不准”制度的执行刷手护士在每例手术进行期间原则上不准交接换人;巡回护士对手术病人病情、物品交接不清者,不允许交接班;抢救或手术紧急时刻不准交接班。
5.清点物品时坚持“点唱”原则。
刷手护士大声数数,巡回护士小声跟随复述。
6.准确及时记录所有手术台上物品,器械、巡回护士两人核对无误后并在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上签全名。
二、清点内容1.器械:包括普通器械、内镜器械等所有手术台上的器械。
手术开始前严格核对器械是否齐全完整,功能是否良好,螺丝是否松动、完整等。
手术中,凡使用带有螺丝、螺帽、弹簧、支撑杆等小配件的器械时,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都应仔细检查其数目及完整性。
内镜器械术前必须检查镜面有无破损或模糊不清,对操作钳、钩,配件、盖帽、胶皮等进行清点检查,确保其完整性,并由巡回护士记录。
2.敷料:主要包括纱布垫、大纱布、小纱布、小纱条、棉片、棉球等。
清点时必须分类清点,检查其完整性并防止重叠及夹带。
小纱条、棉片等物品严禁重叠在一起清点,必须将其摊开,检查正、反两面是否一致;手术中严禁裁剪纱布、纱垫等敷料制作成其他的敷料使用。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
1、清点内容:手术中无菌台上的所有物品。
消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
清点责任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主刀医生。
2、清点时,两名护士对台上每一件物品应清点两遍,准确记录,特别注意特殊器械上的螺丝钉,确保物品的完整性。
3、手术物品未准确清点之前,手术医生不得开始手术。
4、关闭体腔前,手术医生应先取出体腔内的所有物品,再进行清点。
5、向深部填入物品时,主刀医生应及时告知助手及洗手护士,提醒记忆,防止遗留。
6、严禁将与手术相关的任意物品随意拿离手术间。
7、进入体腔内的纱布类物品.必须有显影标记,一律不得剪开使用,引流管等物品剪下的残端不得留在台上,应立即弃去。
8、手术过程中增减的物品应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台上失落的物品,应及时放于固定位置,以便清点。
9、有显影标记的纱布不得覆盖伤口。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 -回复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回复下面是一份手术物品清点制度的详细解释,涵盖了清点流程、责任分工和常见问题解答。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是医疗机构手术室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保证手术室的物品准确无误地投放到手术台上,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手术环境,并且减少手术风险,确保手术过程中的物品完整、清晰。
下面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手术物品清点制度的相关问题。
一、手术物品清点流程手术物品清点流程通常会在手术前进行,具体流程如下:1. 准备:手术室护士长(或者手术室主管)会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物品清单,清单上会列明每一种物品的名称和数量。
清单需经过审批后才能在手术室内使用。
2. 投放:手术室护士长会将物品根据清单投放到手术台上,投放过程中应该仔细对照清单,确保每一种物品的名称和数量都正确。
3. 清点:手术室护士长会在投放完毕后,组织手术室护士进行清点。
清点过程中,护士一边清点手术台上的物品,一边核对清单上的物品名称和数量,确保无误。
4. 记录:手术室护士长会在手术物品清单上记录清点结果,包括清点时间、清点人员和清点结果等信息。
清点结果一般会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况。
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5. 存储:清点完毕后,手术物品会按照规定的方式储存,确保下次使用时依然保持完整。
二、手术物品清点责任分工为了确保手术物品清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需要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分工。
1. 手术室护士长(或手术室主管)负责准备物品清单、监督物品的投放和清点过程,并记录清点结果。
他们还应该及时调整物品清单,确保清单与实际使用的物品保持一致。
2. 手术室护士是手术物品的直接使用者,他们要严格按照清单和清点结果使用物品,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反馈异常情况给手术室护士长。
3. 医疗设备科人员负责保养和检修手术设备,同时也要参与手术物品的清点工作。
他们要检查手术设备和相关消耗品的完好性,并协助手术室护士长制定物品清单。
4. 质控科和安全科人员负责监督手术室的管理和运营,包括手术物品的清点制度。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制度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制度
1、洗手护士术前整理器械台,对台上所有物品做到心中有数,并和巡回护士认真清点、登记所核对的物品。
2、手术台上已清点的纱布、纱垫一律不得剪开使用,包脑棉片的纱布要如数清点、登记。
凡术中增加的物品,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核对、登记。
3、术中放在伤口内的纱布、纱垫,护士要提示医生共同记住数字。
4、缝针用后及时别在无纺布上,断针要保存完整。
5、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手术的始终,注意观察清点物品的流动,手术台上掉落下的器械、纱布等,巡回护士要及时收起并告知洗手护士。
6、接台手术时,要把地盆内及手术间的纱布、纱垫等清点类的物品全部拿出手术间后再开始下一例手术。
7、一例手术两次清点数字:如食管手术关膈肌时,妇科子宫切除关后腹膜时,骨科取髂骨时:要清点缝针、纱布、纱垫;关胸、关腹、手术关闭时清点所有物品。
8、双切口手术,一侧手术完后常规清点物品,做另一侧重新清点,前一侧用的纱布、纱垫要包起来放好,待手术全部结束后再处理。
9、清点数字与登记数字不相符时,不得关闭伤口,确实找不到时,进行透视,确认不在体腔内方可关闭。
并在护理记录单的底页如实记录当时情况,由手术医生、洗手和巡回护士共同签字,并向护士长报告。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
精品文档手术室物品清点制度1、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应提前15-20分钟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整理器械台、清点物品,所有物品必须清点无误前方可开始手术配合,物品清点未完成不得开始手术配合。
2、洗手护士对所有器械和敷料作全面整理,做到定位放置,心中有数,巡回护士应清理并检查手术间环境,确保没有遗留的手术器械和敷料。
3、物品清点必须由巡回和洗手护士2人于术前、关闭体腔及深部伤口前、后及缝合皮肤后共同清点共同完成,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执行补充细那么一、需清点物品:所有手术的台上物品包括:所有手术器械、小方纱布、小纱布、大纱布、吸水巾、缝针、脑棉、纱带、花生米剥离子、吸引器保护套、操作钳头端保护套、盖帽、螺丝等小配件,腔镜下使用小纱布、塞阴小纱布、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克氏针、钻头、外来器械、耗材及配件。
〔所有清点物品剪开或拆开使用时,必须由洗手和巡回护士清点确认,并记录在案〕二、清点人员:本台手术的洗手、巡回护士及接班洗手和巡回护士。
无洗手护士的手术,由主刀或一助与巡回护士清点。
第一年轮转护士及实习护生不得互相清点手术物品,必须要有一名手术室工作一年以上护士参加清点。
三、清点时机:消毒皮肤前,关闭深部组织、体腔、关节腔、膈肌、后腹膜、盆腔反折腹膜、空腔脏器〔子宫、膀胱、胃肠等〕前后,放置内固定假体前后,关腹膜、硬脑膜、胸腔前后,缝合皮肤后。
四、清点方法:见清点制度五、清点要求:上台纱布、纱布巾必须2遍清点,数量正确,并且经常其完整性;器械、缝针等数量正确,完整无缺。
脑外科:1、脑外手术需清点物品包括:各种手术器械、脑棉、头皮夹、缝针、注射器针头、纱布巾、伤口纱布、微型纱布等,所有手术均需清点。
2、在清点器械时,有小螺丝等能拆卸的小配件的器械需由洗手、巡回护士共同检查其完整性,不完整器械更换或由巡回护士台下记录。
3、脑棉、缝针、注射器针头、头皮夹等在上台前,关硬脑膜前、关硬脑膜后,关头皮前后清点清楚。
4、脑棉在洗手护士洗手上台后,由巡回护士拆上台,清点要求每块检查,脑棉的缝线似脱出禁止上台使用,所有拆到手术台上的脑棉必须全部清点完毕方可使.精品文档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物品清点标准操作程序(SOP)
手术物品清点是指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分别在手术开始前、关闭空腔脏器前、关闭体腔或深部切口前、缝合皮肤前、手术结束后器械离开手术间前的五个时机对手术台上所有用物进行清点的过程。
手术物品清点是杜绝手术用物错漏或遗留患者体内的关键措施,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手术物品清点目的
通过手术物品清点,防止异物遗留患者体内,确保手术患者安全。
二、手术物品清点管理制度
1.手术室应制定手术物品清点流程、工作指引以及手术物品清点数目不符的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2.明确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为手术物品清点责任人,实行三人五时机原则。
手术物品清点全程必须在手术医生参与下,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负责,分别在手术前、关闭空腔脏器前、关闭体腔或深部切口前、缝合皮肤前、手
术结束后这五个时机共同清点所有手术物品并做好记录和签名。
3.手术室应建立手术器械卡,固定手术包内的物品种类及基数,手术包内附手术物品名称及数目清单,以备手术护士进行核对。
4.手术所使用的敷料必须附有X线显影条。
清点时必须完全展开敷料,避免重叠,并检查显影条是否存在和完整。
5.手术中一旦发现清点数目不相符,手术医生和护士应立即查找,绝不允许关闭体腔或切口。
如查找无果,起动《手术物品清点数目不符处理标准》规程。
6.手术室护士长应及时组织科室人员对发生手术物品清点数目不符、手术异
物遗留的不良事件进行讨论,深人分析原因、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向职能部门汇报。
7.职能部门对手术物品清点工作监督和管理,持续改进质量。
三、手术物品清点规程
(一)手术物品清点标准操作规程
1.洗手护士术前30min进行外科手消毒,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手术物品整理、检查完整性及数目清点。
2.手术物品清点前,巡回护士必须保持手术间整洁,保证手术间地面无任何杂物。
3.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物品、检查物品完整性。
4.手术中随时检查物品完整性及数目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
如发现医生
使用后递回的缝针及纱布等数目有误或物品欠完整时,立即告知主刀医生,并组
织相关人员进行寻找。
5.手术中如需添加物品,应由巡回护士负责,与洗手护士一起共同核对物品数目并及时记录,避免出错。
6.手术中需使用敷料填塞时,如耳鼻喉科手术、深部脓肿切开引流术或手术
大出血等,应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填塞物的名称、型号及数目,以便取
出时核对,防止敷料遗留切口。
7.手术中遇临时改变手术方式或紧急抢救时,需增加护士人力,保证有专人对所用的器械、敷料及时清点并记录。
8.手术中需要交接班时,负责交接的2名洗手护士共同清点台上物品,2名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台下物品,4人确认数目准确无误后,交班护士签名后方可离开。
9.关闭胃、子宫、膀胱、心包、肠腔等空腔脏器前,关闭体腔或深部切口前、缝合皮肤
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须共同清点手术所有物品和检查物品完整性。
手术结束后器械离开手术间前,洗手护士再次清点手术物品数目和检查物品完整性,准确无误后方可离开。
10.如因病情需要术后仍留置在患者体内的物品,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必须与手术医生确认物品名称、数量、部位后准确记录并签名。
(二)手术物品清点数目不符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1.手术中一旦发现手术物品丢失时,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应立即报告手术医生,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暂停手术,手术护士根据物品的类型、遗留时段,推测物品可能遗留的范围,协同手术医生一起分区域查找。
2.手术医生探查体腔及手术切口;洗手护士查找手术切口周围无菌区域,无菌手术布类表面和皱褶处,无菌器械操作台面等;巡回护士查找手术间内面、垃圾筐、布类筐、敷料盆、仪器表面等,如是缝针等金属器械,巡回护士可以借助磁性寻针器等工具寻找。
3.如未及时找到,通知值班组长或护士长,由其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再次进行全方位查找。
4.经全面寻找仍未找到时,如可以通过X线透视显影手术敷料,请放射科协助进行床旁X线拍片。
X线显示异物在切口内,由手术医生探查取出。
经X线显示异物不在切口内,主刀医生签字后关闭切口。
5.未能查找到遗失物时,手术护士在手术中物品清点不符登记表记录相关资
料,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一式两份,详细阐述事件发生时间、查找经过及改进措施。
保存X线书面报告单及X线照片作为法律凭证,分别由手术室及医务部存档。
6.事后手术室护士长负责及时组织科室人员对发生手术物品清点数目不符事件进行讨论,深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向护理部汇报。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手术物品清点数目不符处理流程图】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