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水泥的成长历程
介绍水泥发展的历史

介绍:水泥发展历史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
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
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
1756年,英国工程师J.斯米顿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时发现:要获得水硬性石灰,必须采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来烧制;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浆,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
这个重要的发现为近代水泥的研制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796年,英国人J.帕克用泥灰岩烧制出了一种水泥,外观呈棕色,磨细后制成料球,在高于烧石灰的温度下煅烧,然后进行磨细制成水泥。
帕克称这种水泥为“罗马水泥”(Roman Cement),并取得了该水泥的专利权。
“罗马水泥”凝结较快,可用于与水接触的工程,在英国曾得到广泛应用,一直沿用到被“波特兰水泥”所取代。
1824年,英国建筑工人J.阿斯普丁取得了波特兰水加热炉泥的专利权。
他用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类似于烧石灰的立窑内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制成水泥。
因水泥硬化后的颜色与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相似,被命名为波特兰(硅酸盐)水泥。
它具有优良的建筑性能,从而一举成为流芳百世的水泥发明人,在水泥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1871年,日本开始建造水泥厂。
1877年,英国的克兰普顿发明了回转炉,并于1885年经兰萨姆改革成更好的回转炉。
1889年,中国河北唐山开平煤矿附近,设立了用立窑生产的唐山“细绵土”厂。
1906年在该厂的基础上建立了启新洋灰公司,年产水泥4万吨。
水泥的发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水泥生产技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也有一个不断进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今天,人们把水泥的生产过程形象的概括为“二磨一烧”,即按一定比例配合的原料,先经粉磨制成生料,再在窑内烧成熟料,最后通过粉磨制成水泥。
中国水泥产量演变解析

中国水泥产量演变解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扩张,对水泥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
水泥作为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在中国建筑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水泥产量的演变及其原因,并从政策角度出发分析未来水泥行业的趋势与发展。
一、中国水泥产量的演变中国水泥产量在20 世纪初期仅为几千吨,随后在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有所增长。
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水泥产量增长缓慢,不足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建筑业和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建筑业投资不断增加,特别是在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中国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建设计划和政策措施,水泥需求量快速增长。
从1980 年到1990 年,中国水泥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3.3%。
到2000 年,中国水泥产量已经达到了62.6 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国。
进入21 世纪以后,中国水泥产量的增长依然迅猛。
特别是2003 年,中国国内基础建设项目的大规模开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得水泥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2004 年,中国水泥产量首次突破10 亿吨,成为中国第一个亿元产值的行业。
2013 年,中国水泥产量达到24.6 亿吨,位居全球第一。
二、中国水泥产量增长的原因1.建筑业和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建筑业和城镇化发展快速,这直接带动了水泥产量的增长。
城市的快速扩张和新建楼房的需求大量增加了建筑材料,其中也包括水泥。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水泥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加。
2.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对水泥行业的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
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减税优惠、贷款优惠、补贴和鼓励投资等,大大激发了水泥行业的生产热情。
3.水泥生产技术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水泥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水泥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新型水泥生产工艺和装备的引进,使得水泥的产出效率提高了很多。
中联重科的成长之路

未来展望:中联重科将继续加大产品创新的投入,不断推出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产品,满足市 场需求,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中联重科拥有多项国内外专利,涉及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多个领域。
中联重科的产品在技术上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 奖和科技进步奖。
期。
初创期:中联重科 成立初期,以生产 普通建筑工程机械 为主,通过不断的 技术创新和产品质 量提升,逐渐树立
起了品牌形象。
添加标题
成长期:随着市 场的不断扩大和 技术的不断成熟, 中联重科开始进 入更为广阔的产 品领域和市场领 域,逐渐形成了 建筑工程机械、 农业机械、环境 治理机械等多元 化的产品结构。
战略合作对中联重科品牌和市 场拓展的推动作用
中联重科在国内外市场的合作 项目和成果
中联重科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保,采取多项措施降低能耗和排放。 中联重科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中联重科关注环保教育,加强员工环保意识培训,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联重科在国内外积极参与公益环保活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
中联重科注重技术创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不断推出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中联重科的产品在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可,深受用 户好评。
产品应用领域:中联重科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
市场表现:中联重科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逐步开拓国际市场。
公司不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
中联重科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共同研发先进技术。 公司积极参与国际技术交流活动,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中联重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中联重科拓展了国际市场,提高了品牌影响力。
水泥公司简介

水泥公司简介第1篇:水泥简介目录青海海西化工建材股份有限公司.........................................................................2 青海大通元朔水泥有限公司.................................................................................3 青海鼓楼特种水泥有限公司.................................................................................3 青海湖水泥有限公司.............................................................................................4 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 (4)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二分公司.................................................................4 青海乐都华夏水泥有限公司.................................................................................5 青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5 青海省威远水泥有限公司.....................................................................................6 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6 青海泰宁水泥有限公司.........................................................................................7 青海新型建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7)青海海西化工建材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海西化工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是海西唯一一家水泥生产企业。
水泥行业报告

水泥行业报告水泥行业报告:前景良好,但需注意环保问题随着国家对基建领域的不断投资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泥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然而,水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气和废水也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难题,需要行业和政府共同加强监管和整治。
以下是三个水泥行业案例:1.万年青水泥厂废气治理:万年青水泥厂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是北京市三家重点水泥生产企业之一。
由于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该厂所排放的废气严重超标。
为此,企业采用多种措施进行治理,如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减少原材料中的含硫物质等,最终使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湖南水泥厂废水处理:湖南省红星水泥厂的主要污染源是废水,处理不当会严重污染河流和地下水。
为此,企业在不断完善废水处理设施的同时,也加强了员工的环保意识,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标准并定期进行监测。
通过这些措施,该厂的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中国建材集团环保领域突出:中国建材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之一,其环保方面的措施得到了广泛认可。
该集团采用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理念,不断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控和治理,并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环保是水泥行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行业和企业需要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和技术改进,不断提高环保水平。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行业监管和惩罚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共同推动水泥行业向着环保、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
除了环保问题外,水泥行业还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挑战。
近年来,随着国家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倡导,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推动水泥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
同时,多项创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例如利用废弃物制造新型水泥、研发高性能节能型水泥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环保的需求。
从行业整体来看,水泥行业虽然经历过产能过剩的困境,但目前处于去杠杆、调整结构的阶段,未来市场前景依然看好。
尤其在“十四五”规划中,水泥行业的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各家企业应该在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同时,适应市场变化,做好自身的产业升级和经营管理。
水泥制造技术发展历史

水泥制造技术发展历史水泥制造技术发展历史1 工业化制造水泥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制造水泥技术是以立窑技术为起点。
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煅烧水泥的工业窑炉,是干法静止间歇式圆筒型自然通风的普通立窑,从此揭开了人工合成无机硅酸盐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历史,但当时的质量并不稳定,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也很低。
2 机械化连续生产阶段1877年英国人克兰普汤发明干法卧式回转窑,为连续生产,产量和质量有了提高,但主要的进步还是产量的提高,这应该算最早的干法中空窑,也是最早的回转窑制造技术。
3 湿法水泥制造技术的诞生二十世纪初,液态均化技术研究成功,催生了水泥制造技术的革命,1903年出现了第一条湿法水泥生产线,液态均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水泥制造过程对非均质原料的适应性,奠定了产品质量稳定的基础,因而湿法水泥生产线制造技术被普遍推广,取代了干法回转窑,加上对产能的追求,湿法回转窑不断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
4 机械化立窑的出现水泥湿法制造技术在弘扬回转窑产量相对较高强项的同时,创新了产品质量和稳定技术,也带来了自身难以解决的胎病,就是热耗特别高,因此人们对水泥工艺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
1910年立窑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连续作业,随着机械化立窑的发明改进,产品质量有了保证,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尤以热耗低而得到普遍认可,被广泛采用。
但是,那时能源问题还没有现在这样严重,其热耗低的优势亦不足以完全代替湿法回转窑,而湿法回转窑的产品质量明显优于机械化立窑,加上对产能的追求,湿法回转窑不断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
5 立波尔窑技术的诞生严格意义上讲,早期的窑外预热技术的代表作应属于立波尔窑。
1928年德国的理利坡博士和普利休斯公司发明了设有生料成球和煅烧炉篦子机组的立波尔型回转窑水泥制造技术。
该技术继承了旋窑发热能力大的优势,吸取了机立窑透过式传热的合理内核,在窑尾增设了煅烧炉篦,以窑尾废气为热源,预热煅烧生料球,这就成功地将原料预热、部份硅酸盐分解移至窑外进行,使窑的容积产量比湿法窑提高150%,热能消耗下降35%,窑体长度减少50%,五十年代间歇式均化库出现后,非均质粉体物料的均化度有了保证,立波尔窑的燃料消耗相差无几,但其电耗大,对比湿法回转窑产品质量稍有逊色,它并没有获得取代湿法回转窑的地位,亦没有将立窑挤出局。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自中共中央十五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到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国家允许更多的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通过参股、控股或并购等多种形式发展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股权多元化或股权社会化,在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杜天佳(2014)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本质是公有制与市场的结合,即国有企业按照市场机制运行,采用市场手段联合非公有制资本发展,以包容性增长方式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化。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指出,要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
根据黄速建(2014)的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分类进行,平等对待公有和非公有产权,推动国有企业的“去行政化”管理,解决所谓“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和“天花板”的问题,建立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并解决不同企业或投资者在文化管理等方面的融合问题。
鉴于此,文章关注到在当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集团”)作为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公司治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文章对中国建材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过程和公司治理的研究发现,联合重组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条有效路径,在该过程中,中国建材集团通过联合重组健全和完善了公司治理,并提升了企业绩效。
因此,文章期望通过研究中国建材集团的改革实践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公司治理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一、文献回顾自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得到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热烈讨论。
销售部工作评价【五篇】

销售部工作评价【五篇】“路漫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会为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断奋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销售部工作评价五篇,希望大家喜欢!销售部工作评价1__年即将过去,我来到中联水泥已经有九个多月的时间。
感激中联水泥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和信任,感激中联水泥为我供给了发展的平台,让我在工作和学习当中不断地成长、提高。
回顾过去的这九个月的时光,那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不能学到的东西。
在此,我感激四川运营管理区的各位领导,感激安县中联、北川中联的各位领导,是您们的关心,才能让我在工作当中得心应手,学到我梦寐以求的真正本事。
我于__年3月1日进入安县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在那里,我主要负责协调矿山工作的各项事宜、进行前期的水泥市场调研工作、整理供应处的各项供应合同资料。
随后中联水泥四川运营管理区组建营销中心,我于__年6月17日到达北川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正式进入四川运营管理区。
根据公司安排,我被划分到德阳区域销售部,主要负责德阳片区安县袋装水泥市场的市场调研——市场开发——销售——售后服务的一系列工作,并且承担与安县中联生产基地协调的各项工作。
下头我就__年6月17日至今这6个月的工作向领导作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努力学习,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我深知欠缺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是我最大的软肋,并且“销售”这一岗位要求我必须具备专业的销售知识和良好的沟通协调本事。
为到达这一要求我十分注意重视学习,不仅仅学习应当所具备的各项专业知识,还学习在市场上如何与客户进行沟通、报价、销售、服务。
由于我是直面市场,承担着公司与客户之间一种“中转”的主角,我异常注意时刻树立自我的形象,提升自我的个人素质,展示中联水泥的良好形象。
在刚接触水泥销售的时候,我对水泥销售的渠道、价格、运输环节、合作方式不是太了解,对各类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方量状况、垫资情景、运营情景一无所知,对各类农村网点袋装水泥市场的需求状况、经销商经营情景、布局情景、水泥的使用情景不甚了解,甚至对所销售的产品——水泥的各种指标(如三天强度、比表面积、静浆流动度、需水量等)知之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联水泥成长历程
1999年6月,中国联合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重组鲁南水泥厂(鲁南中联)、河南南阳航天水泥厂(南阳中联)、河南安阳海工水泥厂(安阳中联)。
2001年3月,重组江苏巨龙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淮海中联)。
2003年6月,重组邢台鑫磊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邢台中联);同年,该企业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投产。
2004年2月,设立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青州中联)。
2004年4月,南阳中联日产3000吨新型干法水泥孰料生产线竣工投产。
重组山东安厦水泥集团枣庄鑫厦水泥有限公司(枣庄中联);同年,该企业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投产。
2004年11月,鲁南中联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竣工投产。
2004年12月,淮海中联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投产。
2006年3月,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HK3323)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中国联合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是其上市四大业务平台中重要的水泥制造业平台。
2006年7月,重组拥有日产10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徐州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徐州中联)。
2006年9月,中国联合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合水泥)。
2006年12月,中国联合水泥统一规范各所属企业名称。
2006年12月,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青州中联)日产6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
设立西峡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西峡中联)。
2007年4月,为加强一体化管理,推出全新的“CUCC”品牌,并成为各所属企业水泥、熟料、商品混凝土等产品的统一品牌。
2007年7月,重组泰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泰山中联)。
2007年8月,南阳中联日产6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投产。
2007年9月,设立德州中联大坝水泥有限公司(德州中联)。
2007年10月,重组日照市港源水泥有限公司(日照中联),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港口粉磨站(日照港口中联)。
2007年12月,设立淅川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淅川中联)、洛阳中联黄河水泥有限公司(洛阳中联)2008年2月,重组山东金鲁城有限公司(曲阜中联)。
2008年3月,重组山东江元水泥有限公司(临沂中联)。
2008年7月,设立北川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北川中联),是在“5.12”特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启动的第一个灾后重建大型工业项目。
2008年7月,重组南阳市恒新水泥有限公司(卧龙中联)。
2008年9月,重组河南天广水泥有限公司(郏县中联),重组郑州登电兴业水泥有限公司(登封中联)、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东华水泥)、济南万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济南万华)。
2008年12月,重组莒县日广水泥熟料有限公司(莒县中联)。
2009年3月,重组青岛即墨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即墨中联);设立安县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安县中联)。
2009年5月,设立平邑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平邑中联)、成都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成都中联)
2009年6月,重组南京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南京中联)。
2009年9月,枣庄中联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投产。
2009年9月,中国联合水泥河南运营管理区营销中心成立。
2009年11月,重组河南省海皇益民旋窑水泥有限公司(安阳海皇中联)。
2009年11月,淮海中联第二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投产。
2009年12月,中国联合水泥淮海运营管理区成立。
2009年12月,北川中联48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投产。
重组山东金顶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滕州中联)。
2010年3月,中国联合水泥河南运营管理区成立。
2010年3月,重组内蒙古乌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乌兰察布中联)、邓州花洲建材有限公司(邓州中联)。
2010年4月,重组锡林浩特市金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锡林浩特中联)、泰安美景建材有限公司(东平中联)。
2010年5月,设立孟津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孟津中联)。
2010年6月,中国联合水泥山东运营管理区成立。
2010年7月,重组安徽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滁州中联),设立成武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成武中联)、曹县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曹县中联)、运城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运城中联)。
2010年9月,重组山东丰元水泥有限公司(沂南中联)、包头市同达乌拉山水泥有限公司。
2010年9月,中国联合水泥四川运营管理区成立。
2010年10月,设立济源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济源中联)。
2010年11月,重组内蒙古同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中联)、日照旷源建材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中国联合水泥内蒙古运营管理区成立。
2010年12月,南阳中联二期工程日产6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验收;安县中联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投产。
2011年1月,重组新野新航水泥有限公司(新野中联)、连云港华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连云港板桥中联)。
2011年2月,设立新泰中联泰丰水泥有限公司(新泰中联)。
2011年3月,设立巨野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巨野中联)、响水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响水中联)。
2011年4月,重组重庆金江水泥有限公司(铜梁中联)、青岛信达荣昌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青岛中联混凝土)。
2011年5月,重组怀远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怀远中联);设立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泰安中联)。
2011年6月,平邑中联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
2011年6月,重组太原狮头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狮头中联)。
2011年8月,重组大宇水泥(山东)有限公司(济宁中联)、北京新航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联混凝土)。
2011年9月,重组成都亚鑫矿渣微粉有限公司(成都中鑫)。
2011年10月,重组通辽乌兰蒙东水泥有限公司(通辽中联)、乌兰察布市蒙中水泥有限公司。
2012年2月,重组洛阳万基水泥有限公司(新安中联);设立南京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南京中联混凝土)。
2012年3月,重组河北鑫普水泥有限公司(临城中联);设立河南中联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3月,由中国建材自行设计、自主安装,具有中国建材自主知识产权的徐州中联二期日产10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
2012年4月,设立枣庄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枣庄中联混凝土)、曲阜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曲阜中联混凝土)、兖州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兖州中联混凝土)、邹城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邹城中联混凝土)、枣庄市台儿庄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台儿庄中联混凝土)、枣庄市薛城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薛城中联混凝土)、费县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费县中联混凝土)。
2012年5月,设立滕州鲁南水泥混凝土有限公司(滕州鲁南混凝土)。
2012年6月,设立成武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成武中联混凝土)、巨野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巨野中联混凝土)、单县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单县中联混凝土)、梁山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梁山中联混凝土)、鄄城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鄄城中联混凝土)、曹县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曹县中联混凝土)、枣庄市山亭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山亭中联混凝土)。
2012年6月,鲁南中联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成为全国建材行业首家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
2012年7月,设立金乡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金乡中联混凝土)。
2012年7月,滕州中联日产46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
2012年8月,设立临沂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临沂中联混凝土)、东营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东营中联混凝土)。
2012年9月,设立菏泽联合混凝土有限公司(菏泽联合混凝土)。
2012年10月,设立德州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德州中联混凝土)、日照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日照中联混凝土)济宁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济宁中联混凝土)、泰安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泰安中联混凝土)。
2012年12月,设立山东泉兴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泉兴中联)。
<="" p="" style="border: n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