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下基层活动调研报告完整版
基层调研报告范文3篇

基层调研报告范文3篇基层调研报告范文3篇基层调研报告范文篇一:下基层调研报告响应上级组织号召,我校自6月份开展下基层、访民情、听民意、解难题、促和谐、保发展活动动以来,根据市县各级组织的意见,由校长廖善星、书记郭惠勇等5人组成调研小组,在组长的率领下,深入村组,深入群众,就拟定的相关内容开展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重点走访了割畲村、慈悲村、朱地村等五个自然村。
本次调研活动在具体实施上做到了既身入又心入,在具体方式上,我们主要通过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村干部座谈会、走访各类典型对象、到田间地头并进村入户与农民交谈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村情村况。
一、走访挂点帮扶对象概况割畲村距离宁化县城区60多公里,与所在的安远乡政府所在地相距15公里,与江西广昌县塘坊乡毗邻的偏远山村。
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牙梳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村共6个自然村,400余住户,1600名村民;耕地面积2500亩;山林面积27000亩,其中14000亩划归牙梳山国家自然生态保护林。
201X年人均年纯收入约4500元。
收入主要是种植烤烟、冰蓝芋、莲子和水稻,自然保护区补助款,300余人在外打工工资。
村财年收入不足201X0元,收入主要是自然生态林的一小部分补助款,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穷山村。
村级两委组织今年完成换届工作,机构健全,共有30党员,党员老龄化突出,支委人员年龄结构较合理,两委主要干部对摆脱目前较为落后的经济现状和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充满信心。
二、调研基本情况。
1、走访主要对象。
这一次下基层调研,我们走访慰问了三类对象,一是困难老共产党员;二是慰问特困户;三是慰问孤寡五保人员。
在朱地村,我们走访了1974年入伍,1978年入党的老党员谢启州同志,他早年丧偶,又患有较严重的支气管炎,与独子谢世雄相伴生存,35岁的儿子常年在外务工,由于家庭贫困至今没有娶上媳妇。
但谢启州同志始终不忘党的教诲,保持着党员军人的气质,能大力支持村两委工作,并能力所能及地做些村里修桥补路的善事,在调解村民矛盾方面有较高威信。
下基层调研报告

下基层调研报告基层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本次基层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基层工作现状,了解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需求和困难,进一步指导和支持基层工作。
根据调研结果,我总结如下:一、工作现状在走访和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基层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基层工作中人力资源紧缺,一些基层单位在招聘和任用人员方面存在困难。
这导致一些基层工作的进展受限,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此外,一些基层单位的工作环境存在问题,例如办公设施老旧、工作条件恶劣等,这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二、干部需求和困难通过与基层干部的交流和访谈,我们了解到他们所面临的需求和困难。
首先,一些干部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以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
他们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并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基层工作服务。
另外,由于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繁重性,一些干部感到工作压力较大,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待遇、更好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三、群众需求和困难在与群众的深入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对基层工作的需求和困难。
首先,一些群众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和便利。
例如,一些农民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农业技术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一些居民希望能够改善居住环境,例如改善水电供应、增加公共设施等。
此外,一些群众还对基层干部的廉洁和公正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改进和进步。
四、建议和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和需求,我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首先,加大对基层工作的人力资源支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
其次,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供更好的办公设施和工作条件,以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此外,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结:基于以上调研结果和建议,我相信通过进一步关注和支持基层工作,我们能够有效解决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升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下基层调研报告

下基层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于xx年xx月前往xx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
在这次调研中,我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收集了大量有关基层工作的信息和经验。
现将此次调研报告如实汇报如下。
一、政治方面在xx市的政治方面,首先是党建工作。
我参观了当地几个社区党组织,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组织架构、党务工作和党员管理情况。
其中,我发现一些社区的党组织存在领导班子不够稳定、党员意识淡漠、群众认可度不高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对领导班子进行逐级考核,加强党员教育和培训,同时增加与群众的联系,提高党员群众认同感和参与度。
其次是政府管理。
我拜访了当地的一些政府部门,包括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了解了他们的运作模式、工作流程和服务水平。
在这方面,我认为当地政府连续出台的政策、法规学习不够到位,一些领导干部服务态度不佳等情况仍需加强。
建议政府加大政策和法规宣传力度,对领导干部开展服务意识教育培训。
二、经济方面在xx市的经济方面,我调研了当地的三个主要产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通过深入了解,我发现农业方面,现代化农业兴起的趋势较明显,但农业科技含量还不够高,农村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
建议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投入,进一步破除户籍限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发展。
在工业方面,我了解了当地的制造业、轻工业和建材行业等主要产业。
其中,制造业困境还是比较大,产业链不够完整、技术含量较低、环保问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建议XX市政府在产业布局上优化产业链,培育高端制造业,加强环保意识和执行力度。
在服务业方面,我和当地多家景区、旅游公司进行了沟通,了解了他们的服务理念、服务口碑和游客反馈等情况。
在这方面,我认为人才缺乏、服务质量不高、管理不够规范等方面仍需加强。
建议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严格执行服务行业的标准化管理和规范化操作。
三、文化方面在文化方面,我特别关注了学校和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情况。
下基层大学生调研报告

下基层大学生调研报告介绍本篇调研报告旨在分析和探讨当代大学生下基层的情况,深入了解他们在基层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收获和发展机会。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和参与观察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参与观察两种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用于了解大学生对下基层的态度、目的和预期收获。
我们设立了多个问题涉及到他们参加下基层活动的原因、选择和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通过参与观察的方式,亲身体验了几个大学生下基层的实践活动。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原因和动机大学生参加下基层活动的主要原因如下:- 锻炼自己:大学生通过下基层活动,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 亲身体验:下基层活动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问题,并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真实情况。
- 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下基层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加对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度。
- 未来发展:参加下基层活动对大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能够为个人履历增添亮点。
2. 收获和成长大学生在下基层实践中获得了诸多收获和成长:- 提升能力:他们通过下基层活动提升了自己的组织、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加经验:在与基层群众的接触中,大学生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也更加了解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联系。
- 丰富履历:下基层活动为大学生的履历增添了很多亮点,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 培养品格:大学生通过下基层活动培养了团队合作、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等品质。
3. 面临的挑战尽管大学生参与下基层活动收获多多,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时间压力:大学生在忙碌的学业之余,需要花时间参与下基层活动,因此他们需要精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 适应环境:下基层活动常常发生在基层群众密集的地方,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在面对一些艰苦条件时。
- 沟通困难:大学生在与基层群众的沟通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积极学习并提高沟通技巧。
下基层调研报告范文

下基层调研报告范文《下基层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基层单位的运行情况,掌握基层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为改进和优化基层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实地走访和访谈,了解基层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团队合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供有益建议。
二、实地走访和访谈情况1.走访地点:县下辖的一所农村小学2.调研对象: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3.走访时间:2024年10月15日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先后走访了该小学的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详细了解了学校的办学情况、师生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校长表示,学校近年来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政策,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简陋等原因,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生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们普遍反映,由于工作量大、待遇低、工作环境差,他们感到压力较大,对教育事业的热情逐渐消退。
家长则表示,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和教育资源,让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的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建议加大对师资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优秀教师进入基层学校工作。
2.教学设施简陋:学校的教学设施比较简陋,影响了教学质量。
建议增加对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舒适度和效果。
3.师生沟通不畅: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沟通不畅,导致了一些教育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建议加强师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教育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教育资源匮乏: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
建议加大对基层学校的教育资源投入,完善教育资源配置体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四、总结和展望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调研,我们对基层单位的运行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调研结果,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下基层调研报告

下基层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和民生问题,我前往某省农村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
二、农村教育问题在调研中,我发现农村教育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
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和偏远地区,学生面临着无法接受基本教育的困境。
为了改善农村教育状况,应当增加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并建设更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三、基层医疗保障在农村医疗保障方面,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基本医疗服务。
此外,医疗费用过高也成为了农村居民负担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加大对农村医疗资源的配置力度,并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以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
然而,调研中我发现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当优化产业布局,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政策支持,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五、时代发展对农村文化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方面,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和观念。
另一方面,农村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被冲淡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我们应当加强对农村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并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
六、农村环境保护在调研中,我也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了一些观察。
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手段,一些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特别是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对农田和居民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应当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宣传教育,同时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测和治理。
七、结语通过对农村基层的深入调研,我深刻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基层调研报告5篇

【导语】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是党的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的直接体现。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基层调研报告,欢迎阅读!1.基层调研报告 9⽉28⽇晚,在⼤学⽣村官座谈会上,镇党委李书记提议村官⾛访基层,体察民情。
在以后的⼏个⽉⾥,笔者⾛访了以困难户、下岗户和⽼党员、⽼⼲部为代表的40多户社区居民,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访对象概况。
罗代社区:长沙县双江镇地处长、平、浏三县(市)交界处,是长沙县的⾰命⽼区。
1994年兴建罗代集镇(罗代社区前⾝),先后投⼊20多万元完成了修编扩容,集镇规控区达到2.45平⽅公⾥,建成区⾯积0.8平⽅公⾥。
2003年,罗代社区居委会正式挂牌成⽴。
⽬前辖区⾯积2.45平⽅公⾥,拥有临街门⾯900多缝,常住⼈⼝5000余⼈,9个居民⼩组,23名党员。
近年来,社区加⼤投⼊,不断完善⽔、电、路、给排⽔管道等基础设施,使罗代社区环境越来越优美,居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社区商贸也⽇益繁荣,多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单位和⽂明单位。
罗代社区也成为双江镇的政治、经济、⽂化中⼼。
⼆、调研⽬的 改⾰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居民⽣活也在发⽣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笔者想通过对罗代社区居民⽣活的调研,为⼈们提⾼幸福指数,更好的⽣活作出⼀个参考。
三、调研⽅法 实地调研访问。
四、调研结果 1、在闲时娱乐⽅⾯,罗代社区⼤多数居民平时空闲的时候是打牌、打⿇将、看电视、上。
笔者发现罗代社区居民的活动主要是打⿇将,⿇将在这⾥⾮常盛⾏,⿇将室遍布整个罗代集镇,⼏乎每个⼈都称⿇将是他们空闲时最主要的活动。
少年⼉童的主要活动是上课、写作业、看书,平时的空闲时间主要看书、上、玩游戏、看漫画、听⾳乐,到户外游玩以及打篮球等,内容⽐较多,特别是双江镇综合⽂化站建成以后,孩⼦们基本上都来⽂化站玩。
2、在体育锻炼⽅⾯,罗代社区体育⽂化设施⽐较完备。
社区居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孩⼦们也是参与体育活动最多的⼀类⼈,⼤多是篮球,罗代社区及周围有多个篮球场。
领导下基层调研报告

领导下基层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经过深入调研,我对基层工作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现将调研报告如下:一、基层工作概况我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工作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如资源不足、信息不畅、管理不规范等。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地区及行业特有的问题,例如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资源短缺、基层教育单位的教师招聘困难等。
二、基层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1.人力资源问题:基层单位普遍存在人员流动频繁、人员素质不高以及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
2.资源配置问题:基层单位在经费、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缺乏支持。
部分基层单位还存在资源浪费和不均衡的问题。
3.管理问题:基层单位的管理存在着层级冗杂、效率低下、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4.队伍建设问题:基层单位普遍面临着队伍素质不高、培训机会有限、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通过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基层工作,并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2.优化资源配置。
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经费投入,提高基层单位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并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均衡分配。
3. 简化管理程序。
要加强基层单位的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层级冗杂,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责任心。
4. 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激励、晋升机制等,激励基层工作人员积极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以上仅为初步调研的一些结论,具体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解决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谢谢领导的支持和关心!此致敬礼XXX日期:XXXX年X月X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TQC/K758开展下基层活动调研报告完整版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展下基层活动调研报告完整版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下基层、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精神,今年以来紧紧围绕一个"民"字,突出一个"实"字,解决一个"难"字,力求一个"和"字,先后八次到**县黄渠桥镇前光村开展民情大走访活动,接地气,入村户,真实了解了当前**县黄渠桥镇前光村的基本情况、农民对党的"三农"政策的评价及农民急盼解决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帮促工作的针对性。
一、可喜变化前光村位于**县黄渠桥镇西,辖区面积1XX亩,有9个村民小组;XX年全村在册256户,人口848人;在册耕地4236亩,在册荒地2700多亩;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
通过对50多户的走访,总体感觉:一是生产生活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入村道路铺上了柏油,其中第5、6村民小组也通过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方式铺上了柏油路;家家通上了自来水,电价也实现城乡同价;宽带已进村入户,村村通工程全面建成,农民每户只交20元的安装费,都能免费接收40多个卫星频道,成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依赖;手机、摩托车很普及;旧村部经过积极争取县组织和民政部门资金,已在原小学旧址上成功改造,办公和公共服务能力大为改观。
二是农民对党的"三农"政策高度认可。
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各项惠民政策补贴大都通过"一卡通"的形式发放到农民手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全覆盖,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正在推行,8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享受到自治区的高龄补贴,低保户和五保户也都能得到相应的补贴和救济。
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已完成,耕地经营权证书、荒地经营权证书和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已发放到农民手中,农村房屋所有权证书正在办理之中。
四组村民马会亮讲:"国家现在对农民的照顾确实好,很多政策想都想不到。
60年代我家里5口人4个劳动力,辛辛苦苦一年还得返过来再给大队钱。
比起那个数着米粒吃饭的年代,现在就像生活在天堂里呢!"六组村民70多岁的老大爷郭茂会说:"共产党的政策比儿子都好啊!跟自己儿子要200块钱,儿子给不给不说,还得看儿媳妇的脸色。
现在坐在家里,国家每个月都给我钱,共产党确实是好啊"。
调研中,听到赞不绝口的基本上都是广大农民对当前党的支农护农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的高度认可。
二、存在问题虽然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前光村是目前镇14个村中地势最洼、农田基础设施最差、农民收入最低的村。
由于存在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调研发现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紧张。
前光村集体经济是个空壳,基本没有村集体收入,公益事业长期投入不足。
村正常办公费用除了村干部工资和镇上提供一些必须的纸张笔墨外,水电、取暖等一系列开支都得依靠村支书到处"化缘"。
如前年村支部郑书记就四处托同学好友的关系,从市地震局要来4000元、县建设局要来XX0元、市地税局要来5000元的款项才得以维持。
部分村务支出甚至需要村干部垫付,如仅村委会网络信息费用这一块,村妇女主任就垫付5年共计2500元。
二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前光村农田水利设施严重滞后,大部分沟渠设施都是人民公社时期修建的,60%以上为低洼盐碱地。
除了前几年对上新支渠进行过水利设施改造外,很多年来没有任何的水利项目落户该村,斗渠、毛渠没有得到有效砌护,排水沟也没有得到正常清淤。
7组村民赵万福的老伴因灌溉用水困难自嘲地说:"上新渠就是我们的一条'伤心渠'"。
调研中该村农民呼声最大的就是农业灌溉排水十分困难,严重制约了该村经济发展。
三是耕地破碎化问题严重。
该村村民户均耕地面积大都在10-30亩之间,但耕地大多是一家一户东一块西一块,没有集中连片,也没有规模流转,既不能有效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又不利于专业化、社会化生产,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浪费。
如3组村民黄登峰8亩耕地分为9块,今年淌冬水就用了近半个月时间;4组村民王银怀家的11亩耕地被分了11块,11月淌冬水时要在寒风中守等10天左右才能淌完;6组村民王宝银家13亩耕地分成了13块,刘献功家14亩耕地分成了13块;9组村民杜**家的16亩耕地分为12块,淌冬水时其妻前前后后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据了解,该村耕地破碎化问题很普遍,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四是无序垦荒现象存在。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鼓励开垦荒地政策的驱动下,前光村目前实际未经批准自发垦荒的耕地累计近3000亩,主要集中在第3村组和第7村组,今年种植水稻近1000亩。
前光村传统上主要以种植玉米、油葵、枸杞等耐旱、耐盐碱的作物,无序大面积地"浪"稻子一方面造成旱地与水地之间的"渗水"矛盾,一方面也造成了"生地"与"熟地"之间用水矛盾,没有垦荒的村民怨气很大。
五是村民自我服务能力较差。
村里本一些小的问题村民可以自行解决了事,但无人组织、无人管理,致使本来可以低成本解决的问题,拖成了农民积怨的矛头所在。
如四组村民王生科讲:"有些小渠口过路涵管的改造,有1000多元钱咱们农民自己出力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多年来无人组织,造成大家来回走动很不方便。
"六是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
与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很不协调的是,村庄庄点环境的"脏、乱、差"与倡导的新农村建设差距很大。
全村被分散在9个村组,一家一户也大都散乱分布;最小的第2村组在册13户,其中3户外迁,有3户在镇新农村社区买房,现在仅有6户居住。
很多房子还是土坯房,现已经成为了危房,在今年7月的大暴雨中就有一些倒塌了。
粗略统计全村仅庄点就占地达700亩,很多家都是一亩多的大院落,从老两口结婚时的房子到孙子住的房子都依次排在那里;院子里羊圈、牛圈、鸡窝等随处安置,玉米、秸秆饲料和杂物到处堆放,腥臭味弥漫庭院,土地和房屋利用效率很低。
七是农村空巢问题不容忽视。
在走访的农户中很少见到男青壮年,基本是老弱妇孺,有个别男青壮年也是回来看父母,或者是今年外出搞运输生意不景气暂时回家休工。
如走访的第4村组,在册村民有42户,而现在仍然长期居住的只有13户,其中只有9户家里有人。
村干部说,很多农户都在外面打工或陪子女上学,并在城里购置房子或租房子,只是分季节性或过年回来。
八是个别惠农政策缺乏稳定性。
调研中了解到,**县实施的失地农民统筹养老保险政策在去年办了两个月后突然就终止,造成全村符合条件的136人中只有78人享受到此项政策。
当时很多农民对此项惠民政策不了解,也有一些农民一时拿不出3-4万元的钱,或者外出不知道,造成符合条件的农民不同的待遇,农民牢骚很大。
另外,调研中了解到对农村妇女权益保护还做得不够。
如6村组的班秀兰是离异妇女,目前带着孩子在娘家住,种的只是父母的地,在娘家和原婆家都没有承包地,在婚嫁和离异的过程中缺失了土地权益的保障。
三、几点建议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从发现的问题来看,虽然大部分都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内部自身的问题,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主要是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搭建起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还需要站在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高度来解决当前"三农"的一系列问题。
结合实际问题,需分三个层面上加以解决:(一)需自治区层面解决的问题一是加快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
要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坚持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特别是着力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对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进城务工经商的制度性束缚,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重点探索建立农民进入中心村、大社区的土地和宅基地置换流转管理办法,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和实现市民化,有效解决空巢问题和农村资源资产化问题,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打通脉络"。
二是开展大规模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前光村是传统的农业村,水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水兴则农业兴,农业兴则百业旺。
近年来国家对大型水利设施投入很大,效果也很好。
但如果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跟不上,就会出现农田水利上的"最后一公里"现象。
自治区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建议实施"建材下乡进村工程",在引导钢材、水泥等过剩产能下乡拉动国家内需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加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支持力度。
村级公益事业包括农民直接受益的村内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建设,要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见效最快的村内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改造等公益事业建设项目。
当前,农村小型公益事业除了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外,很大程度上还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外力注入。
今年我们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厅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18.27万元,在村民出工的基础上,将主要用于1、3、8村组道路的沙石铺垫改造,村民很受欢迎,积极性也很高。
今年我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总额度为4亿元左右,但对全区农村广大的小型公益事业需求来讲还很低。
建议自治区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小型公益事业的投入,切实改善沟、渠、田、林、路条件,为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