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料车间工艺设计)
日产5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实用工艺设计全参数_毕业论文设计设计

日产5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工艺设计-参数摘要本次设计的是一条日产5000 吨水泥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该生产线主要生产的水泥品种为P.O 42.5和P.F 32.5水泥,袋散比为:40%:60%。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全厂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熟料矿物组成设计及配料计算;工艺平衡计算(物料平衡、储库平衡、主机平衡);计算和确定新型回转窑、悬浮预热器、分解炉的型号及规格,以及窑尾气体平衡的计算,同时还编写了全厂工艺流程概述、全厂质量控制表等;最后进行了全厂工艺平面布置的设计。
在本次设计中,采用了一些新的工艺技术,例如:高效率立式磨和高效选粉机等,特别是采用的TDF型分解炉为喷腾型分解炉,结构简单,外形规整,便于设计布置,为DD型的改进型,是国内制造的新一代分解炉。
本次设计还采用了利用窑尾热废气预热生料以及在窑头窑尾设置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发电的有效方法来降低系统热耗。
关键词:配料,选型,预热器,分解炉,烧成窑尾The Design of a Cement Clinker Production Line With the Capacity of 5000 Tons Per Day-Parameter 3ABSTRACTThe title of the graduating design is to construct a cement plant with 5000 tons per day production line the main production is 42.5 P.O and 32.5 P.F, Bag than scattered: 40%:60%。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design is:Selection of ratios and the calculating and of raw mixes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selection of the main machines ;The phases of this design is to calculate and design preheated and pre -claimer and also the balancing of the main machines at the same time , I compose the summarization of technology flow for what factor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the whole factory and prospects of the design project for graduation etc ;The 1ast step of the design is the layout of the whole plant .In the design , some new technologies and techniques are introduced such as vertical spindle moll and high efficiency classifiers and acts .In this design, adopt some new technology, for example: efficiency vertical polishing and efficient classifier, etc.Especially the TDF type of decomposing furnace smoke for spray type decomposition furnace, simple and neat appearance, easy to design layout, DD type for improved by tianjin cement design institute transformation, the domestic manufacturing of a new generation of decomposing furnace.This design has also used the use of hot gas preheating and end of the raw material in the kiln head end of the waste heat boiler to waste heat power set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the heat consumption system.KEY WORDS:ratio of raw materials ,slection ,preheater, calciner, Burn into kiln tail目录前言 (7)第1章工艺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8)1.1 总体设计 (8)1.1.1指导思想 (2)1.1.2设计原则 (9)1.1.3厂址选择 (5)第二章配料计算 (7)2.1毕业设计原始资料 (7)2.2设计内容 (8)2.3配料计算 (8)2.3.1熟料率值的确定 (8)2.3.2熟料热耗的确定 (8)2.3.3用EXCEL计算干生料的配合比 (8)2.3.4将干料配比折算成湿料配比 (11)第三章物料平衡 (13)3.1烧成车间生产能力和工厂能力的计算 (13)3.1.1窑型和规格的选取 (13)3.1.2窑的台时产量标定 (13)3.2原、燃材料消耗定额的计算 (14)3.2.1生料消耗定额 (15)3.2.2干石膏消耗定额 (16)3.2.3干混合材消耗定额 (16)3.2.4干煤的消耗定额 (17)3.2.5设计水泥产量 (17)第4章主机平衡 (19)主机设备及工作制度 (20)第五章储库平衡 (24)5.1储库的设计 (24)5.2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 (24)5.2.1生产质量控制网 (25)5.2.2工艺流程描述 (26)5.2.3物料储存方式、储存量及储存期 (30)第六章烧成窑尾工艺计算 (32)6.1理论料耗 (32)6.1.1生料料耗 (33)6.1.2预热器飞灰量 (33)6.1.3收尘器收入飞灰量 (33)6.1.4出收尘器的飞灰量 (33)6.1.5实际料耗 (33)6.1.6预热器喂料量 (33)6.2预热器及分解炉工艺计算 (33)6.2.1准备计算 (33)6.2.2 C5废气量 (35)6.2.3 C4废气量 (35)6.2.4 C3废气量 (36)6.2.5 C2废气量 (36)6.2.6 C1废气量 (36)第七章烧成窑尾设备选型 (38)7.1烧成窑尾系统的热工设备简介 (38)7.1.1预热器 (39)7.1.2 TDF型分解炉 (39)7.1.3回转窑 (40)7.2三次风管直径的确定 (40)7.3分解炉规格的确定 (40)7.4预热器规格的确定 (42)7.4.1 五级预热器规格的确定 (42)7.4.2 四级预热器规格的确定 (42)7.4.3 三级预热器规格的确定 (43)7.4.4 二级预热器规格的确定 (43)7.4.5 一级预热器规格的确定 (43)结论 (45)谢辞 (46)参考文献 (47)前言毕业设计是学生完成所有理论课和实验实习课程后的一个教学环节,它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生产知识,查阅工具书和各种技术资料以达到计算绘图编写说明书等来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教学环节,也是从事技术工作的一次技术演习,与先前教学过程相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探索性,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高阶段。
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水泥厂生料粉磨工艺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的任务是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水泥厂生料粉磨系统工艺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水泥生产线的规模大型化已渐成趋势。
从国内外诸多水泥厂建设过程的经历来看,主机选型特别是生料磨的选型合理与否是影响项目投资,工程进度和投产后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采用的生料磨系统主要有球磨烘干兼粉磨,立磨和辊压机终粉磨这三种系统。
粉磨效率低,能耗大是球磨机系统的缺点。
辊压机系统在粒度级配,操作维修等方面有缺陷。
而立磨在粉磨和烘干能力,能耗及喂料粒度等方面性能都很优越。
所以立式磨属当代水泥工业原料粉磨系统的首选。
基于物料平衡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此次设计选择了产量为400t/h的MLS4531立磨。
关键字:工艺设计生料粉磨系统立磨系统物料平衡设备选型ABSTRACTThe design of the task is to produce 5,000 tons of cement clinker on cement raw material grinding system process design.As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production capacity continues to improve, large scale cement production line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trend.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lot of cement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point of view, the host selection in particular the selection of raw mill is reasonable or not is the impact of project investment, project progress and put into operatio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conomic. At present, raw mill system used in the main drying and grinding ball mill, vertical mill and roller press finish grinding these three systems. Grinding efficiency i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is the ball mill system shortcomings. Roller press system in the particle siz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so flawed. Standing mill in grinding and drying capacity, energy consumption and feed particle size, etc. are all excellent performance. So are modern cement vertical mill grinding system of choice for industrial raw materials. Based on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s and equipment sizing, the design options of the output of 400t / h of MLS4531 vertical mill. Keyword:Process Design Raw material grinding system Roller mill system Material balance Equipment Selection绪论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计算机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使我们系统而又熟练地掌握水泥厂工艺流程,具有进行水泥厂主要车间初步设计计算、编写设计说明书等工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基础。
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工厂设计

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工厂设计一.概述水泥熟料是水泥生产中的首要原料,通过熟料生产线进行制备。
本文将对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工厂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二.工厂布置1.地理位置选择工厂宜选择不远离原材料矿山和市场的地理位置,方便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
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
2.厂区规划与布局厂区面积应根据生产线产能和相关设施需求进行规划,包括原料库、熟料库、办公楼、车间、仓库和生活区等。
同时要保持厂区的整体美观和环境友好。
三.生产线布局1.原料准备原材料主要包括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石等。
应设立原料破碎机、研磨机和混合机等设备,对原料进行粉碎和混合。
2.系统炉系统炉用于将原料煅烧成熟料。
炉体应设有进料口、燃烧器和炉膛等,炉体内部应使用耐火材料进行衬里。
3.熟料研磨熟料研磨是将熟料研磨成细度适宜的水泥粉末,以供后续水泥生产。
应设置球磨机和分选机等设备,对熟料进行研磨和分选。
4.储存和包装熟料的储存主要采用倒垛式储存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厂区空间。
包装方面应设置自动包装机和输送带等设备,方便产品的包装和运输。
四.设备选择1.原料处理设备原料处理设备主要包括原料破碎机、研磨机和混合机等。
应选择性能稳定、能效高的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2.熟料生产设备熟料生产设备主要包括系统炉和辅助设备。
系统炉应选择经过严格检验合格的设备,确保煅烧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3.熟料研磨设备熟料研磨设备主要包括球磨机和分选机等。
应选择具有高效、节能、耐磨等特点的设备,以提高水泥研磨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环保措施1.废气处理熟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应设置除尘设备进行废气处理,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2.废水处理废水处理应采用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使废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噪音防治工厂应根据国家规定设置噪音防护设备,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六.安全生产措施工厂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立消防设备和安全警示标志等,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日产5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工艺设计参数设计

日产5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工艺设计参数设计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水泥工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设计日产5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针对该生产线的工艺设计和参数设计进行详细的探讨。
1.原料配料系统原料配料是制造水泥的第一步,合理的原料配比可以保证水泥的质量。
在日产5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中,原料主要包括石灰石、粘土和矿渣。
配料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1)自动化程度高:通过采用自动配料仪和称重传感器,实现原料的自动配料和称重,提高生产效率和配料的准确性。
(2)稳定性好:通过控制原料的进料速度和配比来控制熟料的性质,稳定生产过程,保证水泥的质量。
(3)灵活性强:配料系统应具备灵活调整原料配比的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原料供应的变化。
2.熟料生产系统熟料生产是水泥生产的关键环节,其品质直接影响到水泥的品质。
熟料生产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1)熟料窑设计:熟料窑是熟料烧成的核心设备,应选择高效能、低能耗的新型熟料窑,如旋转窑或预煮窑。
窑内的温度分布应合理,以确保熟料的烧结质量。
(2)熟料烧成过程控制:熟料的烧成过程是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控制烧成温度、烟气成分和窑内氧气含量等参数是确保烧成质量的关键。
(3)熟料冷却:熟料窑出口温度高达1400℃以上,需要进行冷却才能进一步加工。
熟料冷却过程应控制良好,以确保熟料的热损失和熟料成分的稳定性。
3.水泥磨系统水泥磨是将熟料研磨成细度适宜的水泥粉末的关键环节。
水泥磨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1)单机产量大:为了满足日产5000吨的水泥产量要求,水泥磨的单机产量应达到一定水平,以减少设备数量和占地面积。
(2)磨粉效率高:通过采用高效磨机和适当的磨矿方式,提高水泥磨的磨粉效率,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3)质量稳定:水泥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水泥磨的磨粉效果,因此,水泥磨的磨矿方式、磨球质量和磨机参数等应严格控制,以确保水泥的质量稳定。
日产5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厂的总体设计及烧成窑尾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2014-2015 学年第 1 学期水泥综合设计 任务书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时间 9.1-12.14一、综合设计题目日产5000t/d 的新型干法水泥厂的总体设计及烧成窑尾工艺设计 生产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P.O 52.5 60%矿渣硅酸盐水泥—P.S.A 42.5 40%二、综合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①全厂工艺设计计算:配料设计、配料计算、物料平衡、主机平衡、储运平衡。
② 全厂总平面布置:合理布置全厂所有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及地上的和地下的工程管线的平面相互位置,使之符合工艺过程。
画图比例:1:1000。
③重点车间设计:预热器、分解炉、回转窑的选型;主要附属设备的选型;车间的工艺布置。
画图比例:1:100,扩大初步设计深度。
④编写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封面、任务书、内容摘要、目录、前言、正文(设计工艺计算与选型计算及相关说明)、总结、参考文献等。
说明书中一级标题字号为小三加粗,二级标题为四号加粗,三级标题为小四加粗、正文为小四,行距为1.25,页数不少于40页。
(2)设计进度要求:(3)学生按学校规定上课时间到设计室进行设计,严禁将食物带入设计室,保持设计室卫生。
学生有事情离开设计现场,要求履行请假手续,不得无故缺席。
时间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10周第11~14周 第15周 内容 配料计算 物料平衡 主机平衡 储库平衡 车间设计绘制总平面图 及车间布置图毕业答辩前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自问世以来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特别是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水泥工业以预分解技术为核心,将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生产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了一套具有现代高科技为特征和符合优质、高效、节能、环保以及大型化、自动化的现代生产方法。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代表了现阶段最高的水泥烧成技术,可以提高窑单位容积产量、提高窑砖衬寿命和运转率,且自动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可以选用低质燃料或低价废物燃料,节省燃料,降低热耗和电耗,减小设备和基建投资费用、CO 和 NOx生成量少和事故率低,操作稳定。
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水泥厂生料粉磨系统工艺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的题目是设计一条日产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
设计过程经过全厂布局、窑的的选型、物料平衡计算、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及主机选型、物料的储存和均化、重点车间设计等步骤。
本次设计的重点是生料粉磨系统,重点车间生料粉磨环节采用立磨,目前该系统运用技术已成为主流。
本设计的工艺设备以节能高效为原则,都能有效地降低系统热耗。
关键字:水泥,生料粉磨,设计,节能,降耗AbstractThe title of this graduating design is to construct a cement plant with 5000 tons per day production line.After the site selection process of design,the Selection kiln,the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s,the production workshop process design and host selection,storage and materials are of the workshop focused on the design steps.This design is the focus of the grinding raw system, design of raw material grinding using vertical mill, at present the system us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mainstream. This desig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o save energy efficient as the principle, all these techniqu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otal thermal consumption.Key word:the cement,grinding raw,design,save energy,consump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第一章总论 (6)1.1 设计任务及其依据,论述所生产产品的意义和价值 (6)1.1.1 设计任务 (6)1.1.2 生产产品的种类及意义和价值 (6)1.2 窑的选型及标定 (11)1.2.1 窑的标定的意义 (9)1.2.2 窑的选型计算 (9)1.2.3 回转窑产量的标定 (9)第二章配料及物料平衡计算 (13)2.1基本条件 (13)第三章总平面布置和工艺流程 (16)3.1设计原则 (16)3.2 水泥总平面设计的步骤 (17)3.3 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20)3.3.1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 (21)3.3.2 工艺设计的程序 (22)3.4工艺流程简介 (23)第四章重点车间设计—生料粉磨车间设计 (26)4.1 生料粉磨的意义 (26)4.2粉磨流程和粉磨设备的选择 (26)第五章.主机设备选型计算 (29)5.1石灰石破碎系统 (29)5.2生料磨系统 (31)5.3 收尘系统 (32)5.3.1 旋风收尘器 (32)5.3.2 电收尘器 (34)5.3.3 增湿塔 (35)5.4 输送设备 (37)5.4.1 带式输送机(由配料站入磨) (37)5.4.2 螺旋输送机(输送增湿塔窑灰) (38)5.4.3 斗式提升机(磨侧小型斗式提升机) (39)5.4.4 空气输送斜槽 (39)5.4.5 链式输送机(输送电收尘器物料) (40)5.5 主机能力平衡表 (41)结论...................................................................................................... - 42 - 主要参考文献. (43)前言本设计的课题是:日产熟料5000吨普通水泥水泥厂生料粉磨系统的设计.本设计目的在于通过本设计5000t/d熟料的水泥厂配料设计、物料平衡计算、设备选型计算和主机生产能力平衡计算、生料磨系统工艺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工艺流程图及生料磨系统工艺布置图设计,能使学生提高实际解决能力,具有进进行水泥厂主要车间初步设计计算及编写设计说明书等工作能力,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烧成系统窑头工艺设计

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烧成系统窑头工艺设计随着水泥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于熟料烧成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对一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的烧成系统窑头工艺进行设计和论述。
一、烧成系统窑头工艺设计的目标1.提高熟料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排放。
3.确保炉内稳定的温度和氧气含量,保证燃烧效果。
4.保证炉内较低的CO浓度,防止炉内积炭。
5.确保炉内无积存物,使得生产线连续稳定运行。
二、烧成系统窑头工艺设计的主要控制参数1.窑头布置:合理布置窑头,使得煤气流线畅通,有利于煤气的燃烧和炉内温度的均匀分布。
2.煤粉喷淋:采用喷淋煤粉的方式,将煤粉均匀喷入窑头区域,确保燃烧稳定,控制煤粉的喷射量和角度,以达到最佳燃烧效果。
3.进料量控制:通过控制进料量,保持炉内熟料层的稳定,并控制窑头区域的温度分布。
4.喷注位置和方式:合理设置喷注位置,使得燃料和空气能够充分混合,燃烧更充分。
确保炉内氧气浓度达到规定要求,提高熟料的烧结质量。
三、烧成系统窑头工艺设计的具体内容1.窑头布置合理设置窑头区域的布置,使得煤气在该区域内流线畅通,有利于煤气的燃烧和炉内温度的均匀分布。
窑头区域应尽量避免死角和室外风向相对应的通风口。
2.煤粉喷淋采用喷淋煤粉的方式,将煤粉均匀喷入窑头区域,使得燃烧更加均匀稳定。
喷淋方式可以采用多角度喷淋或者环形喷淋,根据窑头区域的具体设计来决定。
3.进料量控制通过控制进料量,保持炉内熟料层的稳定,并控制窑头区域的温度分布。
进料量可以通过控制进料设备的运行速度和进料口的开启程度来实现。
4.喷注位置和方式根据窑头区域的特点和煤粉的喷射角度,合理设置喷注位置,使得燃料和空气能够充分混合,燃烧更加充分。
喷射方式可以采用立喷、横喷或者斜喷等方式。
5.空气供给浓度达到规定要求。
炉内的氧气浓度可以通过调节空气进口阀门的开启程度来实现。
四、总结通过对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的烧成系统窑头工艺设计的详细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合理布置窑头、控制煤粉喷淋、控制进料量、合理设置喷注位置和方式,以及调节空气供给量等因素,对于烧成系统的燃烧效果、熟料质量和生产成本具有重要影响。
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烧成系统工艺设计

摘要本设计的设计题目是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水泥厂新型干法生产线烧成系统工艺设计。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水泥生产的工艺流程、水泥厂区布置及主机设备选型等。
重点是窑中部分的设计。
本设计选用了现代回转窑中最先进的两档回转窑。
由于本人设计水平有限,在设计当中还有很多问题,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1. 窑的选择:在选择窑的过程中,我运用理论公式算出窑型,同时我也查找了实际厂家的情况,最后我综合两者定出我的窑型;2. 物料平衡计算:按照经验公式(石灰石饱和系数、硅酸率、铝氧率)计算,得出恰当的率值。
确定出最终物料配比;3. 生产工艺设计和主机设备选型计算:依据之前物料平衡计算结果,结合理论公式以及应用实例得出所选机型。
关键词: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回转窑、煅烧IAbstractThe design of this topic is at the design capacity of over 5,000 tons of cement clinker production line of new dry cement kiln system process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ement production process, the cement plant area and other layout and selection of the host device. Focus on the design of some of the kiln. This design uses a modern two tranches of the most advanced rotary kiln. I limited the design level,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ir design, I hope the teacher criticized the correction. 1. kilns choice: the choice of the kiln process, I calculate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used kiln, and I also find the actual manufacturer of the situation, finally, I set my combination of the two kiln; 2. the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 According to Empirical formula (limestone saturation coefficient, rate of silicate, aluminum oxide ratio) calculated the appropriate values. Determine the final ratio of raw materials; 3.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esign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for the host computing: the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s based on previous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oretical formula and selected examples drawn models.Key words: cement, dry process production line, rotary kiln, calcinationII目录前言 (3)第一章工艺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6)1.1指导思想 (6)1.2设计原则 (6)1.2.1根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产品品种、质量、规模进行设计 (6)1.2.2主要设备的能力应与工厂规模相适应 (7)1.2.3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7)1.2.4全面解决工厂生产、厂外运输和各种物料储备的关系 (7)1.2.5注意考虑工厂建成后生产挖潜的可能和留有工厂发展余地 (7)1.2.6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备水平 (7)1.2.7重视消音除尘,满足环保要求 (7)1.2.8方便施工、安装、方便生产、维修 (8)第二章配料计算 (9)2.1 设计内容 (9)2.2 原始数据 (9)2.3 配料计算 (9)2.3.1 确保熟料率值的组成 (9)2.3.2 熟料热耗的确定 (10)2.3.3 计算煤灰掺入量 (10)2.3.4计算干生料的配合比 (10)2.3.5 将干料配比折算成湿料配比 (11)第三章物料平衡表 (12)第四章工艺流程简述 (13)4.1 原料工段 (13)4.1.1石灰石开采与输送 (13)4.1.2 石灰石预均化堆场 (13)4.1.3 物料联合储库与输送 (13)4.1.4 原料调配库及输送 (13)4.1.5生料粉磨 (13)4.1.6原煤破碎及输送 (13)4.1.7煤粉制备 (13)4.2 烧成工段 (13)4.2.1窑磨废气处理系统 (13)4.2.2生料均化库和窑喂料 (13)4.2.3预热器系统 (14)4.2.4窑中 (14)4.2.5窑头熟料冷却及输送 (14)4.2.6熟料储存 (14)第五章设备选型计算 (15)15.1回转窑的计算 (15)5.2窑头电收尘选型计算 (16)5.3熟料破碎机选型 (17)5.4熟料输送设备选型 (17)参考文献 (19)致谢 (20)2前言本设计的设计题目是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水泥厂新型干法生产线烧成系统工艺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设计题目: 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料车间工艺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建筑材料与工程****:***2009年 2月 25 日水泥工业的发展概况自从波特兰水泥诞生、形成水泥工业性产品批量生产并实际应用以来,水泥工业的发展历经多次变革,工艺和设备不断改进,品种和产量不断扩大,管理和质量不断提高。
一、世界水泥工业的发展概况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开始,催生了硅酸盐水泥的问世。
1825年,人类用间歇式的土窑烧成水泥熟料。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水泥生产设备的更新。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1877年,用回转窑烧制水泥熟料获得专利权,继而出现单筒冷却机、立式磨以及单仓钢球磨等,有效地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1905年,发明了湿法回转窑。
1910年,立窑实现了机械化连续生产,发明了机立窑。
1928年,德国发明了立波尔窑,使窑的产量明显提高,热耗降低较多。
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展,达到了水泥高度工业化阶段,水泥工业又相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50年,悬浮预热器窑的发明,更使熟料热耗大幅度降低;熟料冷却设备也有了较大发展,其他的水泥制造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
1950年,全世界水泥总产量为1.3亿吨。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水泥工业生产和控制中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日本将德国的悬浮预热器技术引进后,于1971年开发了水泥窑外分解技术,从而带来了水泥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揭开了现代水泥工业的新篇章。
各具特色的预分解窑相继发明,形成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随着原料预均化、生料均化、高功能破碎与粉磨、环境保护技术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在线检测方法的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仪表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熟料质量明显提高,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体现出独特的优越性。
70年代中叶,先进的水泥厂通过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仪表等设备,已经实施全厂集中控制和巡回检查的方式,在矿山开采、原料破碎、生料制备、熟料烧成、水泥制成以及包装发运等生产环节分别实现了自动控制。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正在逐步取代湿法、普通干法和机立窑等生产工艺。
1980年,全世界水泥总产量为8.7亿吨。
2000年,全世界水泥总产量为16亿吨。
当今,世界水泥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向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技术发展。
1.水泥生产线能力的大型化世界水泥生产线建设规模在20世纪70年代为日产1000~3000t,在80年代为日产3000~5000t,在90年代达到4000~10000t。
目前,日产能力达5000t、7000t、9000t、10000t等规模的生产线已达100多条,正在兴建的世界最大生产线为日产12000t。
随着水泥生产线能力的大型化,形成了年产数百万吨乃至千万吨的水泥厂,特大型水泥集团公司的生产能力也达到千万吨到1亿吨以上。
2.水泥工业生产的生态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一些水泥公司就已经进行废弃物质代替自然资源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
从90年代中叶开始,出现了ECO-CEMENT(生态水泥),欧洲和日本对生态水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家水泥厂使用了可燃废弃物。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世界上水泥工业的发展动态如下:(1)最大限度地减少粉尘、NO2、SO2、重金属等对环境的污染;(2)实现高效余热回收,最大程度减少水泥电耗;(3)不断提高燃料的代替率,最大程度减少水泥热耗;(4)努力提高窑系统的运转率,提高劳动生产率;(5)开发生产生态水泥,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量;(6)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高智能型的生产自动控制和管理现代化。
3.水泥生产管理信息化在水泥生产和管理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各种工艺过程的专家系统和数字神经网络系统,实现远程诊断和操作,保证水泥生产稳定和优良的质量,进行科学管理和商务活动是近几年来世界水泥工业在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领域中所进行的主要工作。
水泥企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主要内容如下:(1)水泥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例如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2)生产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例如管理信息化系统MIS、办公自动化OA、企业资源计划ERP、需求计划HRP等;(3)企业商务活动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例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电子商务EC、电子支付系统EPS、电子订货EOS等。
二、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概况中国水泥工业自1889年开始建立水泥厂,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水泥工业先后经历了初期创建、早期发展、早期发展、衰落停滞、快速发展及结构调整等阶段,展现了中国水泥工业漫长、曲折和辉煌历史。
1889年,中国第一个水泥厂——河北唐山细棉土厂建立,于1892年建成投产,并正式生产水泥。
1889~1937年的约50年间,中国水泥工业发展非常缓慢,最高水泥总产量仅为114万吨。
这一阶段是中国水泥工业的早期发展阶段。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水泥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湿法回转窑和半干法立波尔窑生产线成套设备,并进行预热器窑的试验,使中国水泥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取得较大进步。
这期间,先后新建、扩建了30多个重点大中型的湿法回转窑和半干法立波尔窑生产企业,同期,也建成了一批立窑水泥企业。
在70~80年代,中国自行研制的日产700t、1000t、1200t、2000t熟料的预分解窑生产线分别在新疆、江苏、上海、辽宁和江西水泥厂建成投产;从1978年开始,中国相继从国外引进了一批日产2000~4000t熟料的预分解窑生产线成套设备,先后建成了冀东、宁国、柳州、云浮等大型水泥企业,这些大型水泥厂的建成,不仅极大的改善了水泥生产结构,而且迅速提高了中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已占大中型水泥厂生产能力的1/4。
然而,中国的立窑水泥企业在经过50年代末和70年代两个发展高潮后,成为中国水泥工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产量占整个水泥工业总产量的80%以上。
1980年以后,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为目标立窑技术改造逐步推广,将普通立窑改造为机械化立窑,并将电子计算机配料、控制等多种新技术逐步引入立窑生产,对提高熟料产量和质量、生产新品种、改善劳动条件以及解决粉尘污染问题等都有显著作用,使中国机立窑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迈进了一大步。
与此同时,中国的水泥品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4个发展到现在的80多个品种,其中特种水泥就达70多个品种,以满足石油、水电、冶金、化工、机械等工业部门以及海港和国防等特种工程的需要。
中国水泥工业的科学研究工作也进展较快,在煅烧、粉磨、熟料形成、水泥的新矿物系列、水化硬化、混合材料、外加剂、节能技术等有关的基础理论以及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从此,中国水泥工业走上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其最大特色是水泥产品的80%是由立窑水泥企业生产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泥生产年产量平均增长12%以上,1985年水泥总量跃居世界第一,并保持至今,水泥总产量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30%以上。
2000年,中国水泥总产量达5.5亿吨。
中国已是水泥生产大国,水泥总产量为世界首位,但人均产量较低,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不是水泥生产强国。
主要表现在:一是立窑水泥企业仍占较大比例,立窑水泥厂生产成本较高,劳动生产率较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二是水泥生产技术进步加快,总体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在设备大型化、技术性能、能耗指标、机电一体化水平以及设备的材质、结构、成套性、可靠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三是水泥产业结构不合理,大中型水泥企业数量少,高标号水泥产量比例低;四是水泥行业职工队伍大,技术队伍力量不足,人才相当缺乏。
要保持稳定、快速、健康发展,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如下。
1.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国家建材工业“十一五”规划要求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加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快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的发展。
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速度和生产能力已经完成建材工业“十五”计划,2005年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已达2亿吨。
由国家支持的日产10000t熟料开发项目已经完成,其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于增强中国水泥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中国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使中国水泥工业在环保、生态化、持续化发展方面将产生重要影响。
日产10000t熟料项目研制的许多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都可以用于日产5000t熟料级以下规模的生产线中,可以推动中国整个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
日产10000t熟料项目的实施地基本上都在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对于发展大型水泥企业集团极为有利。
2.充分利用水泥窑焚烧垃圾技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用水泥回转窑焚烧各种废弃物代替部分天然燃料,采用各种再生资源作为水泥原理以减少石灰石用量,同各种细掺和料代替部分熟料磨制水泥,研究开发生态水泥工艺技术与设备等已成为国际水泥工业的热点,也是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
在利用水泥窑焚烧垃圾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中国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但是,中国水泥工业已进入节能型、环保型和资源型的运行轨道,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开发是向着环境共存型水泥的发展方向。
目前,中国水泥工业已采用的主要环保和清洁生产技术如下:(1)水泥厂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2)高温高浓度大型袋收尘器和电收尘器技术;(3)使用低品位石灰石和用页岩、砂岩、铝矾土、粉煤灰、煤矸石等代替黏土的配料技术;(4)无烟煤和低挥发粉煤在新型干法水泥烧成系统中的应用技术;(5)使用细掺和物环境共存型水泥的开发技术。
3.研究开发与生产高性能水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物、大深度地下建筑物、跨海大桥、海上机场等大型建筑物越来越多,对水泥和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研究开发高性能水泥成为市场所需;采用少量高性能水泥可以达到大量低质水泥的使用效果,可以减少生产水泥的资源能耗消耗,减轻环境负荷,这使研究开发高性能水泥成为效益所需。
高性能水泥研究开发的主要内容是水泥熟料矿物体系与水泥颗粒形状、颗粒级配等问题。
高性能水泥与普通水泥相比,水泥生产的能耗可以降低20%以上,CO2排放量可以减少20%以上,强度可以达到10MPa以上,综合性能可以提高30%~50%,因此,水泥用量可以减少20%~30%。
研究开发高性能水泥有利于中国环境保护和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