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贝诺酯片剂车间工艺设计概论

合集下载

亿片片剂生产车间布置

亿片片剂生产车间布置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年产亿片片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学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专业制药工程班级 1 班学号00姓名李婷指导教师朱宏吉目录一、绪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间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生产工艺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贝诺酯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料特性规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辅料的选择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学反应和生产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亿贝诺酯片剂车间工艺设计

#16亿贝诺酯片剂车间工艺设计

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I I 第一章概述 (1)1.1片剂介绍 (1)1.2贝诺酯片介绍 (4)第二章处方设计及工艺设计 (7)2.1贝诺酯处方设计 (7)2.2 工艺过程 (12)第三章工艺流程 (9)3.1 设计概述 (9)3.2 工艺流程介绍 (10)第四章物料衡算 (14)4.1 物料衡算的基础 (14)4.2 物料衡算的基准 (14)4.3物料衡算条件 (14)4.4 物料衡算的范围 (15)4.5 原辅料的物料衡算 (15)4.6 包装材料的消耗 (17)第五章设备的选型 (18)5.1.工艺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18)5.2 粉碎筛分设备 (18)5.3混合,制粒设备 (22)5.4整粒、总混设备 (25)5.5压片 (26)5.6 包装 (27)参考文献 (31)第一章概述1.1片剂(tablets)介绍片剂(tablets)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后经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特点:机械化及自动化程度高,产量高,成本低;剂量准确,携带和使用方便;药物理化性质稳定,贮存期长。

制备方法:湿法制粒压片①,干法制粒压片②,直接压片③,工艺流程如图1-1。

本次设计选择湿法制粒。

1.1.1片剂的特点[1]片剂有许多优点:(1)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的剂量和含量均依照厨房的规定,含量差异较小,病人按片服用准确;药片上又可压上凹纹,可以分成两半或四分,便于取用较小剂量而不失其准确性;图1-1 片剂制备工艺流程(2)质量稳定,片剂在一般的运输贮存过程中不会破损或变形,主药含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变。

片剂系干燥固体剂型,压制后体积小,光线、空气、水分、灰尘对其接触的面积比较小,故稳定性影响一般比较小;(3)服用方便,片剂无溶媒,体积小,所以服用便利,携带方便;片剂外部一般光洁美观,色、味、臭不好的药物可以包衣来掩盖;(4)便于识别,药片上可以压上主药名和含量的标记,也可以将片剂染上不同颜色,便于识别;(5)成本低廉,片剂能用自动化机械大量生产,卫生条件也容易控制,包装成本低。

贝诺酯片剂的制备

贝诺酯片剂的制备


片剂制备工艺流程

原辅料—粉碎、过筛—物料配料、混合—湿法造粒—颗粒 干燥—压片—包衣—包装—储存
处方设计
处方分析
贝诺酯片的制备工艺

(1)粉碎:取适量贝诺酯于研钵中,不断研磨,过100目筛后,备用。 取淀粉适量,过100目筛后,备用。 (2)淀粉浆的制备(准备托盘 天平1台,100ml烧杯1个,电炉子1个,100ml或50ml量,两边 分别放称量纸,再调平衡;②取淀粉,称量7.5g加入100ml的烧杯中, ③用量筒取蒸馏水50ml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④取电炉插 上电源,将含淀粉的少被放到电炉上,边加热,边叫板,直至形成糊 状,室温冷却后,备用。 (3)混合:按处方量称取贝诺酯、淀粉、 羧甲基淀粉钠,按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 (4)制湿颗粒:将混合好 的药粉放到盘子里,加适量淀粉浆)制软材(握着成团,弹则散开), 过16目筛制颗粒。 (5)干燥:将湿颗粒放到干燥箱内,50~60℃干 燥2h。(6)颗粒含水量的测定:取干燥后的颗粒,1g,于水分测定仪 测定其水分,含水量应在2%~5%之间。(7)整粒:将干燥后的颗粒, 再过16目筛,防止颗粒粘连。 (8)再混合后确定片重:将整粒后的 颗粒称重,加滑石粉,加崩解剂,混合均匀,根据投料量计算片重。 (9)压片:调节压片机,用旋转压片机压片。
贝诺酯片剂的制备
实验原理

扑炎痛为一种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是由阿司匹林和扑热 息痛经拼合原理制成,它既保留了原药的解热镇痛功能, 又减小了原药的毒副作用,并有协同作用。适用于急、慢 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感冒发烧,头痛及神经痛等。 扑炎痛化学名为 2- 乙酰氧基苯甲酸 - 乙酰胺基苯酯 ,扑 炎痛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mp.174~178℃,不溶 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氯仿、丙酮

16亿贝诺酯片剂车间工艺设计讲解

16亿贝诺酯片剂车间工艺设计讲解

摘要:目录:第一章概述1.1片剂介绍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后经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1.1.1片剂的特点[1]片剂有许多优点:(1)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的剂量和含量均依照厨房的规定,含量差异较小,病人按片服用准确;药片上又可压上凹纹,可以分成两半或四分,便于取用较小剂量而不失其准确性;(2)质量稳定,片剂在一般的运输贮存过程中不会破损或变形,主药含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变。

片剂系干燥固体剂型,压制后体积小,光线、空气、水分、灰尘对其接触的面积比较小,故稳定性影响一般比较小;(3)服用方便,片剂无溶媒,体积小,所以服用便利,携带方便;片剂外部一般光洁美观,色、味、臭不好的药物可以包衣来掩盖;(4)便于识别,药片上可以压上主药名和含量的标记,也可以将片剂染上不同颜色,便于识别;(5)成本低廉,片剂能用自动化机械大量生产,卫生条件也容易控制,包装成本低。

但片剂也有缺点:如儿童和昏迷不醒病人不易吞服;制备贮存不当时会逐渐变质,以致在胃肠道内不易崩解或不易溶出;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含量下降。

1.1.2片剂的分类(1)压制片----通过压制而成且无特殊包衣。

(2)糖衣片----该片外包糖衣。

(3)薄膜衣片----该片表面覆盖一薄层水溶性或胃溶性物质。

(4)肠溶衣----该片包肠衣。

(5)压制包衣片----通过把已压好的片剂加入一种特制的压片机中,将另一种颗粒压成一层包在前述片剂外。

(6)缓释片----指口服给药后在机体内的释药速率受给药系统本身控制,而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7)溶液片----用于制备特殊溶液的片剂。

(8)泡腾片----含有碳酸氢钠及有机酸等赋形剂制成的内服或外用片剂。

(9)压制栓或压制插入片----如甲硝唑用片系由甲硝唑压制而成。

(10)口含片和舌下片----这些片剂小,平滑,呈椭圆形。

用于口腔后应该缓慢溶解或溶蚀。

(11)分散片----是一种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稠混悬液或迅速崩解成均匀的分散片剂。

例子制药工程毕业设计

例子制药工程毕业设计

设备设计、厂房设计、车间设计年产8580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设计年产7500吨青霉素原料药工厂发酵车间的设计年产100吨芬布芬原料药车间工艺设计年产6亿片萘普生片剂车间工艺设计年产3亿粒阿莫西林胶囊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年产2000万支双黄连口服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年产1000万瓶葡萄糖注射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湖北医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年产16亿粒贝诺酯片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学院:药学院专业:制药工程年级: 2012 级学号: ************ *名:******师:***2016年5月15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 (手写)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 (2)致谢 (26)参考文献 (14)1亿粒/年阿莫西林硬胶囊车间工艺设计学生署名:刘小兰指导老师署名:詹利之湖北医药学院药药护学院摘要阿莫西林胶囊为新型半合成青霉素类药,具有吸收快、血药浓度高、杀菌力强、毒性极低、副作用小以及广泛的抗菌谱,对多种细菌的杀菌作用迅速而强等特点。

3亿片每年贝诺酯片剂的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

3亿片每年贝诺酯片剂的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
Keywords:Benorilate tablet , production workshop, design
摘要I
AbstractII
一、项目概述1
1.1贝诺酯简介1
1.1.1贝诺酯主要特点1
1.1.2药理作用2
1.1.3代动力学2
1.1.4适应症2
1.2片剂的特点3
1.3原、辅料概述5
1.4辅料的选择原则6
6.1.2柱子30
6.1.3门30
6.1.4建筑物的结构31
6.2供水要求31
6.3电机的选择31
6.4照明系统31
6.5水用量计算32
6.6全厂用电情况32
6.7通风32
6.8消防32
6.9防雷与防静电33
6.10安全卫生33
6.11绿化33
6.12三废处理34
设计小结35
致36
参考文献37
3亿片/年贝诺酯片剂的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
●见效快、溶出度好,生物利用度高。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由于本品在胃肠道不发生水解,所以克服了般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性,长期服用无成瘾性、依赖性。
●对正常体温中枢神经无影响,应用于人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的婴幼儿,效果更理想、更安全。
关键词:贝诺酯片剂,生产车间,设计
Process Design of Production Workshop about Benorilate Tablet with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300 millio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is to design an annual output of 300 million Benorilate tablet production workshop. In the premise of the GMP requirement, through the year of production, calculate the charge to vote, and do the material balance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n select the main equi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red results, also design the Vibrating screening machine. After that, carry out the design of the main production workshop and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equipments.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achieve GMP standards, design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for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ree wastes" treatment, fire health, labor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贝诺酯片的制备

贝诺酯片的制备

贝诺酯片的制备工艺流程贝诺酯片的制备工艺:水杨酸—阿司匹林—贝诺酯—贝诺酯片1.阿司匹林的生产方法:水杨酸乙酰化得到,在反应罐中加乙酐(加料量为水杨酸总量的0.7889倍),再加入三分之二量的水杨酸,搅拌升温,在81-82℃反应40-60min。

降温至81-82℃保温反应2h。

检查游离水杨酸合格后,降温至13℃,析出结晶,甩滤,水洗甩干,于65-70℃气流干燥,得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白色晶体,易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微溶于水.因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也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常用退热镇痛药APC中A即为阿司匹林.实验室通常采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应来制取.反应式如下: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乙酸反应温度应控制在75~80℃左右,温度过高易发生下列副反应:生成的阿司匹林粗品,用35%的乙醇溶液进行重结晶将其纯化.其操作流程如下:【仪器药品】锥形瓶(100mL) 量筒(10mL,25mL) 温度计(100℃) 烧杯(200mL,100mL) 吸滤瓶布氏漏斗小水泵水浴锅电炉水杨酸乙酸酐硫酸(98%) 乙醇水溶液(35%)【实验步骤】⑴酰化在干燥的锥形瓶[1]中加入4.3g水杨酸和6mL乙酸酐,再滴入7滴浓硫酸[2],立即配上带有100℃温度计的塞子(温度计插入物料之中).混匀后置于水浴中加热,在充分振摇下缓慢升温至75℃.保持此温度反应15min,期间仍不断振摇.最后提高反应温度至80℃,再反应5min,使反应进行完全.⑵结晶抽滤稍冷后拆下温度计.在充分搅拌下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然后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后转移到100mL 烧杯中.⑶重结晶在盛有粗产品的烧杯中加入25mL35%乙醇,置于45~50℃水浴中加热,使其迅速溶解[3].若产品不能完全溶解,可酌情补加35%的乙醇溶液.然后静置到室温,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将结晶转移至表面皿中,自然晾干后称量,计算产率.【注意事项】⑴酰化反应时,要用手压住瓶塞,以防反应蒸气冲出.并不断振摇,确保反应进行完全.⑵控制好酰化反应温度,否则将增加副产物的生成.⑶将反应液转移到水中时,要充分搅拌,将大的固体颗粒搅碎,以防重结晶时不易溶解.⑷乙酸酐具有强烈刺激性,要在通风橱内取用,并注意不要粘在皮肤上.【1】若制备阿司匹林的量较大,可采用带电动搅拌器的回流装置.三颈瓶中口安装电动搅拌器,一侧口安装球形冷凝管,另一侧口安装温度计.【2】水杨酸分子内存在氢键,阻碍酚羟基的酰基化反应.反应需加热至150~160℃才能进行.若加入少量浓硫酸,可破坏水杨酸分子内氢键,使反应温度降低到80℃左右,从而减少副产物的生成.【3】溶解时,加热时间不宜太长,温度不宜过高,否则阿司匹林发生水解.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1)称取水杨酸1.98g于锥形瓶(150mL);在通风条件下用吸量管取乙酸酐5mL,加入锥形瓶,滴入5滴浓流酸,摇动使固体全部溶解,盖上带玻璃管的胶塞,在事先预热的水浴中加热约10-15min[2]水浴装置:500mL烧杯中加100mL水、沸石,用温度计控制85℃-90℃。

年产5亿片贝诺酯片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_课程设计说明书

年产5亿片贝诺酯片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_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5亿片贝诺酯片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指导老师:专业:学号:姓名:完成日期: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片剂介绍 (1)1.2 贝诺酯片介绍 (4)第二章处方设计及工艺设计 (7)2.1贝诺酯处方设计 (7)2.2 工艺过程 (8)第三章工艺流程 (9)3.1 设计概述 (9)3.2 工艺流程介绍 (10)第四章物料衡算 (15)4.1 物料衡算的基础 (15)4.2 物料衡算的基准 (15)4.3 物料衡算条件 (15)4.4 物料衡算的范围 (16)4.5 原辅料的物料衡算 (16)4.6 包装材料的消耗 (17)第五章设备的选型 (19)5.1工艺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19)5.2 粉碎筛分设备 (20)5.3混合,制粒设备 (20)5.4整粒、总混设备 (20)5.5压片 (20)5.6 包装 (21)参考文献 (21)第一章概述1.1片剂(tablets)介绍片剂(tablets)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后经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特点:机械化及自动化程度高,产量高,成本低;剂量准确,携带和使用方便;药物理化性质稳定,贮存期长。

制备方法:湿法制粒压片①,干法制粒压片②,直接压片③,工艺流程如图1-1。

本次设计选择湿法制粒。

1.1.1片剂的特点片剂有许多优点:(1)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的剂量和含量均依照厨房的规定,含量差异较小,病人按片服用准确;药片上又可压上凹纹,可以分成两半或四分,便于取用较小剂量而不失其准确性;图1-1 片剂制备工艺流程(2)质量稳定,片剂在一般的运输贮存过程中不会破损或变形,主药含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变。

片剂系干燥固体剂型,压制后体积小,光线、空气、水分、灰尘对其接触的面积比较小,故稳定性影响一般比较小;(3)服用方便,片剂无溶媒,体积小,所以服用便利,携带方便;片剂外部一般光洁美观,色、味、臭不好的药物可以包衣来掩盖;(4)便于识别,药片上可以压上主药名和含量的标记,也可以将片剂染上不同颜色,便于识别;(5)成本低廉,片剂能用自动化机械大量生产,卫生条件也容易控制,包装成本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录:第一章概述1.1片剂介绍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后经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1.1.1片剂的特点[1]片剂有许多优点:(1)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的剂量和含量均依照厨房的规定,含量差异较小,病人按片服用准确;药片上又可压上凹纹,可以分成两半或四分,便于取用较小剂量而不失其准确性;(2)质量稳定,片剂在一般的运输贮存过程中不会破损或变形,主药含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变。

片剂系干燥固体剂型,压制后体积小,光线、空气、水分、灰尘对其接触的面积比较小,故稳定性影响一般比较小;(3)服用方便,片剂无溶媒,体积小,所以服用便利,携带方便;片剂外部一般光洁美观,色、味、臭不好的药物可以包衣来掩盖;(4)便于识别,药片上可以压上主药名和含量的标记,也可以将片剂染上不同颜色,便于识别;(5)成本低廉,片剂能用自动化机械大量生产,卫生条件也容易控制,包装成本低。

但片剂也有缺点:如儿童和昏迷不醒病人不易吞服;制备贮存不当时会逐渐变质,以致在胃肠道内不易崩解或不易溶出;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含量下降。

1.1.2片剂的分类(1)压制片----通过压制而成且无特殊包衣。

(2)糖衣片----该片外包糖衣。

(3)薄膜衣片----该片表面覆盖一薄层水溶性或胃溶性物质。

(4)肠溶衣----该片包肠衣。

(5)压制包衣片----通过把已压好的片剂加入一种特制的压片机中,将另一种颗粒压成一层包在前述片剂外。

(6)缓释片----指口服给药后在机体内的释药速率受给药系统本身控制,而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7)溶液片----用于制备特殊溶液的片剂。

(8)泡腾片----含有碳酸氢钠及有机酸等赋形剂制成的内服或外用片剂。

(9)压制栓或压制插入片----如甲硝唑用片系由甲硝唑压制而成。

(10)口含片和舌下片----这些片剂小,平滑,呈椭圆形。

用于口腔后应该缓慢溶解或溶蚀。

(11)分散片----是一种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稠混悬液或迅速崩解成均匀的分散片剂。

(12)咀嚼片----是一种在口腔嚼碎后下咽的片剂。

1.1.3片剂的规格和质量[2]片剂的生产与储藏期间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列有关规定:a)原料与辅料应混合均匀,小剂量或含有毒性药的片剂,可根据药物的性质用适宜的方法使药物分散均匀。

b)凡属挥发性或遇热分解的药物,在制片过程中应防止受热损失。

制片的颗粒应控制水分,并防止成品在贮存期间潮解、发霉、变质或失效。

c)凡具有不适的臭味、刺激性、易潮解或遇光易变质的药物,制成片剂后可包糖衣或薄膜衣。

d)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应有适量的硬度,以免在包装,贮运过程中发生碎片。

e)除另有规定外,片剂应密封贮存。

1.1.4片剂的质量检查a) 外观性状:片剂的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异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

b)片重差异:应符合现行药典对片重差异限度的要求,见表1-1。

c) 硬度和脆碎度:反映药物的压缩成形性,一般能承受30-40N的压力即认为合格。

d) 崩解度:一般口服片剂的崩解度检查见表1-2。

检查方法见《中国药典》2000版。

e) 溶出度或释放度:溶出度检查用于一般的片剂,而释放度检查用于缓控释制剂。

f)含量均匀度表1-1《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片重差异限度表1-2 《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片剂的崩解时限第二章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2.1 设计概述2.1.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片剂车间工艺设计2.1.2 设计依据[6]本设计以中国药典和相关材料作为依据,同时参考已有SFDA和制药行业执行的《医药设计技术规定》、《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医药工程设计文件质量特性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GMP》等多种设计规范。

2.1.3 设计内容(1) 文字部分: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

(2) 图纸部分:工艺流程框图、车间平面布置图。

2.1.4 设计原则:(1)本设计为片剂车间,在设计中严格遵照《GMP》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设计。

(2) 对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其是否能够完成生产任务,且具有节能高效,经济方便,实用可行,符合GMP生产等优点。

(3) 为保证控制区的洁净度要求,采用全封闭的空调系统。

(4) 遵守防火,安全,卫生,环保,劳动保护等相关规范制度。

(5) 严格质量管理制度,推行质量责任制,严格工艺设计质量[12]。

2.2 生产方案、建设规模(到2.3.2用2.5亿片那个)2.2.1 生产方案2.2.2 生产制度2.2.3 生产规模2.2.4 工艺流程制定原则2.3 工艺流程介绍2.3.1片剂的生产工艺分为以下几类:2.3.2工艺简介2.3.2.1粉碎[7]粉碎主要是借助机械力将固体物料微粉的操作过程。

起粉碎作用的机械力有冲击力,压缩力,研磨力和剪切力。

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原辅料一般均需粉碎,使物料具有一定的粒度,以满足制剂生产的需要。

粉碎可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这对于制剂加工操作和制剂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粉碎是药物制剂工程的一个重要单元操作,①它有助于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提高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疗效。

②有助于改善药物的流动性,促进制剂中各成分的混合均匀,便于加工制成多种分计量剂型。

③有助于提高制剂质量。

④有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粉碎的方法有单独粉碎与混合粉碎,干法粉碎与湿法粉碎,低温粉碎,闭塞粉碎与自由粉碎,开路粉碎与闭路粉碎之份。

本次设计中采用混合粉碎,可使粉碎与混合操作同时进行,混合粉碎还可提高粉碎效果。

粉碎器械类型很多,依据粉碎原理,有机械式和气流式粉碎机之分,可根据对粉碎产物的粒度要求和其他目的选择适宜的粉碎机。

2.3.2.2筛分筛分是将不同粒度的混合物料按粒度大小进行分离的操作。

筛分法是借助筛网将物料进行分离的方法。

筛分法操作简单,经济而且分级精度较高,是在医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分级操作之一。

筛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有较均匀粒度的物料。

这对药品质量以及制剂生产的顺利进行都有重要的意义。

筛分的药筛按制作方法分冲眼筛、编织筛两种,因为所涉及原辅料硬度都不大,设计中选择编织筛。

2.3.2.3混合混合就是把两种以上组分的物质均匀混合的操作。

混合操作以含量均匀一致为目的。

混合过程是以细微粉体为主要对象,具有粒度小,密度小,附着性、凝聚性、飞散性强等特点。

混合结果影响制剂的外观质量及内在质量。

合理的混合操作是保证制剂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混合的机理有三种:对流混合在机械转动下固体粒子群体产生大幅度位移时进行的总体混合。

剪切混合由于粒子群内部力的作用结果,在不同组分的区域间发生剪切作用而产生滑动面,破坏粒子群的凝聚状态而进行的局部混合。

扩散混合相邻粒子间产生无规则运动时相互交换位置而进行的局部混合。

混合的影响因素有:a) 物料的粉体性质的影响。

b) 设备类型的影响。

c) 操作条件的影响。

2.3.2.4制粒制粒是把粉末、熔融液、水溶液等状态下的物料经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状与大小粒状物的操作,它片剂生产中主要的流程之一,制粒作为粒子的加工过程,几乎与所有的固体制剂有关。

压片前一般应将原辅料混合均匀并制成颗粒,目的是①保证片剂各组分处于均匀混合状态;②制成密度均一的颗粒,使有良好的流动性,以保证片剂的重量差异符合要求;③合理组方,使颗粒具有良好的压缩成型性,可以压成有足够强度的片剂等。

2.3.2.5干燥干燥是利用热能使物料中的湿分(水分或其他溶剂)汽化,并利用气流或真空带走汽化湿分而获得干燥产品的操作。

干燥除去的湿分多数为水,一般用空气作为带走湿分的气流。

用于物料干燥的加热方式有:热传导,对流,热辐射,介电等,而对流加热干燥是制药过程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简称对流干燥。

2.3.2.6整粒,总混制粒过程中制成的湿颗粒由于含有水分和粘性成分,在干燥过程中发生粘结成团,造成干颗粒的粒径过大,影响颗粒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压片的质量,因此要通过整粒设备使干颗粒形成粗细比较均匀且易于流动的药物颗粒。

整粒要求颗粒过20目钢丝筛。

2.3.2.7压片一般干燥过的颗粒需经过处理,颗粒在箱式干燥器干燥过程中有相互粘接而接块现象时,需经摇摆式制粒机用适宜的筛网过筛;用流化床干燥的颗粒一般无粘连成块的现象。

根据需要,在干燥的颗粒中加入崩解剂、润滑剂、助流剂等混合均匀,可用V型混合设备。

计算片重即可压片。

片重计算方法多采用测定并求得颗粒与有关辅料混合物中的主要含量后,再求的片剂的理论片重,即片重=每片主药含量/颗粒混合物中主药的百分含量压片是用压片机将物料与适宜辅料压制加工成片状制剂的过程。

压片机直接影响到制品的质和量,其结构类型很多,但其工艺过程及原理都近似。

压片的方法一般有制粒压片和粉末直接压片两种。

片剂的形状由冲模决定。

上,下冲的工作端面形成片剂的表面形态,模圈孔的大小即为药片的大小。

按冲模的结构形状可划分为圆形,异形(包括多边形和曲线形)。

2.3.2.8包装包装是片剂生产中最后一道工序,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内包装、中包装、外包装、说明书等。

片剂一般均应密封包装,以防潮、隔绝空气等以防止变质和保证卫生标准合格;某些对光敏感的药片,应采用避光容器。

一般分为多剂量包装和单剂量包装。

本设计采用单剂量包装。

包装成品可有多种形状,本设计采用泡罩式包装。

是用优质铝箔为背景材料,背面上可印上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等。

用聚氯乙烯制成泡罩,将片密封于泡罩内。

单剂量包装方式较好,它不因在应用时启开包装而对剩余药片产生影响,并可防止片与片之间的摩擦与碰撞等。

(1)内包装、外包装:内包装采用铝塑包装,外包装采用纸盒及纸箱。

(2)标签、说明书: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

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品名、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标签应色调鲜明,字迹清晰,易于辨别,防止混淆。

说明书应印有药品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毒副反应等。

(3)包装设计药品包装由容器和装潢两部分组成。

容器涉及到选用的材料和造型。

装潢主要是指标签和说明书的颜色、图案、形状及文字。

从部位讲,药品包装可分为单包装、中包装、外包装。

第三章片剂生产洁净区的划分(用2.5亿片)第四章物料衡算(用贺丹的)第五章设备的选型5.1.工艺设备选型步骤(2.5亿片)5.1.1 工艺设备选型依据5.1.2 制药设备GMP设计通则的具体内容5.1.3设备选型说明5.2 粉碎、筛分设备5.2.1粉碎(1)粉碎的目的、意义目的主要在于减小粒度,增加比表面积,其意义如下:a) 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b) 有利于提高制剂质量,如提高药物稳定性。

c) 有利于制剂中各成分的混合均匀等。

(2)粉碎方式粉碎的方式根据被粉碎物料的性质、产品粒度的要求、粉碎设备的形式等不同条件有多种粉碎方式,即a)自由粉碎与闭塞粉碎;b)循环粉碎与开路粉碎;c)干法粉碎与湿法粉碎;d)低温粉碎;e) 混合粉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