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学案:章末质量检测(一)孟德尔定律Word版含
(优选)(浙江专版)2020学年高中生物章末质量检测(三)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浙科版必修3

章末质量检测(三)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1.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易受细菌感染,主要原因是( )A.特异性免疫受损B.体液免疫受损C.细胞免疫受损 D.非特异性免疫受损解析:选D 皮肤因大面积烧伤坏死或失去,导致人体失去了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从而会导致病原体容易进入机体内。
2.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肤上,120 min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皮肤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皮肤的汗腺能够分泌酸性物质,使汗液和皮肤表面呈酸性,不利于大多数病菌的生长C.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D.皮肤黏膜分泌的多种物质如溶菌酶、蛋白水解酶等,也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解析:选A 把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肤上,120 min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说明起作用的是第一道防线,即皮肤的屏障和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抗原的物质是( )A.异型红细胞B.侵入人体的病毒C.移植的异体组织或器官D.对某种疾病有抗性的丙种免疫球蛋白解析:选D 抗原可以是外来的病原体(病菌、病毒或毒性物质)或移植来的外源异体器官,自身的异常组织细胞、癌细胞等也能成为抗原。
免疫球蛋白是抗体不是抗原。
4.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Ⅰ、细胞Ⅱ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B.图中细胞Ⅰ、细胞Ⅱ、细胞Ⅲ代表的分别是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D.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白细胞介素2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细胞Ⅰ是B淋巴细胞,细胞Ⅱ是记忆B细胞,细胞Ⅲ是效应B细胞。
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辅助性T细胞可以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过程⑦是通过记忆B细胞产生的免疫过程,速度更快、免疫效应更强。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学案:第一章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Word版含答案

1.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无论正交、反交,F1都是黄色圆形,F2中出现黄色圆形、绿色圆形、黄色皱形和绿色皱形,这四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9 : 3 : 3 : 1。
孟德尔在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中认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 i的基因型为YyRr。
F i可以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受精时,它们是随机结合的。
测交实验,即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 产生4种类型的后代: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其比例接近于1 :1 :1 :1。
测交结果表明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F1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随机地进行自由组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学生用书P1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教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 黄色圆形X绿色皱形粒色: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粒形:圆形对皱形为显性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F1黄色圆形笑键语句① 每对性状都遵循分离定律, 即:黄色:绿色=口, 圆形:皱形=3 : 1② 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不同于问题以 W 为樋垫,究出“备柞丈淤1 •母亲是卷发双眼皮,父亲是直发单眼皮,他们的孩子有可能是直发双眼皮吗? 提示:有可能。
因为不同性状之间会发生重新组合。
2 •什么是性状的重新组合?提示:子二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组合。
如黄色皱形种子和绿色圆形种子。
3.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F 2中纯合的黄色圆形豌豆所占比例是多少?F 2的绿色圆形豌豆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多少?提示:1/16; 2/3。
4 •如果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亲本为黄色皱形纯合子和绿色圆形纯合子,则所 得F 2中的重组类型是什么?所占比例为多少?提示:重组类型为黄色圆形和绿色皱形,所占比例分别为9/16和1/16。
2019-2020学年浙科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三章章末过关检测(三)Word版含解析

章末过关检测(三 )[学生用书P119(独自成册)](时间:45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此题包含10 小题,每题 6 分,共60 分)1.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下碱基间不可以配对的是()A.A与T B.A与UC.G 与C D.G与T分析:选 D。
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RNA 分子中 A与U配对、G与C配对。
2.以下对于核酸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 DNA 和 RNA 中的五碳糖同样B.构成 DNA 和 ATP 的元素种类不一样C.T 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 中D.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分析:选 D 。
DNA含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含的五碳糖是核糖,A错误;构成DNA 和 ATP 的元素种类都是C、H、 O、N 、P, B 错误; T 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 中, C 错误; DNA 中 A 与 T 配对、 G 与 C 配对,故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 正确。
3.下边是 4 位同学拼制的DNA 分子部分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选项是()分析:选 C。
依据 DNA 分子的结构特色可知,每条链都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联合形成基本骨架,碱基位于主链内侧,所以A、B两项错误。
由DNA 结构可知,两个磷酸应联合在五碳糖的不一样部,所以 D 错误,选项 C 正确。
位) 4.科学家们经过实验研究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
下边有关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 . R 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正常;将S 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实验结论:S 型细菌的荚膜有毒B.将杀死后的S 型菌与活的R 型菌混淆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实验结论:R型细菌有毒C.从 S 型细菌中提取蛋白质、多糖和DNA ,分别与R 型活菌混淆培育。
从实验结果能够得出: DNA 是遗传物质D.用15N 和32P 这两种同位素标志烟草花叶病毒,而后侵染烟草叶片。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学案:章末质量检测(三)遗传的分子基础Word

章末质量检测(三)遗传的分子基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C •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D .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解析:选D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只证明了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 •美国学者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A. 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 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 .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 .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选C 由①②③ 组相比较可知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再通过④组可进一步证明DNA 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蛋白质、多糖以及DNA水解产物都不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从表中不能得出B项的结论;表中信息不能说明DNA是S型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
3. 佃44年科学家从S型活菌中提取出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将S型菌的DNA加入到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其中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
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 S型菌的性状是由其DNA决定的B. 在转化过程中,S型菌的DNA可能进入到R型菌的细胞中C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 DNA是遗传物质解析:选C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通过对各种生物进行研究之后统计得出的,因为部分病毒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
4. 为了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下层沉淀物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学案: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染色体畸变Word版

第二课时染色体畸变1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 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 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
2. 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称 为一个染色体组。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 个染色体组。
3•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不管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是此物 种的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其体细胞有多少个染色 体组,就是几倍体。
4.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等阶段,能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读整詹詡好忻冷1 .染色体畸变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2 .染色体结构变异 (1) 染色体结构变异概念: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2)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连线]:連解-教材新知探究式学习 层级比设计新紀TT 击膿对应学生用书 P69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关键语旬5•秋水仙素或低温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abc k I⑶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① 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② (4)举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 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1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缺失”发生,它们有什么不同?提示:基因突变缺失的是碱基对,缺失后基因数量不变;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的是染色体片 段,缺失后基因数量发生改变。
2 .如何区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提示: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而基因突变则观察不到。
3 •交叉互换和易位有什么区别?提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易位发生在非同 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占ESMtt 収a 点F 为芙血突出娥师主导”1 .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如下图所示)MN Opq已知的染色弹产生新基因M N O MN ()0 P fj pqO N M Mn Op q ■ ■■l ■■ ■■■•«■■■V*电^■■ ■■■ ■■■■咫勒篙境量占鷲鑫牛 飜蠢恰曜驕"T 基闵数n 或排列顺序变化) 序均水变化)项目染色体易位交叉互换槪念图示染色体某片段缺失abhc 1 d e fi I I Ig.»ll③缺失c (I e f问题 议玖質为轴鹉究出H 务作丈流”a c,舉色体某一片段移接捌 ■另一条非同游染色体上,染色休革一片 m 段悅覺颠倒'a b e dl e f ②品位[特别提醒]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浙江省杭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考生须知:2020 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卷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以下属于优生措施的是A.产前遗传咨询B.建议低龄生育C.性别选择流产D.禁止高龄生育2.下列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全球的降雨格局变得更有利于农业生产B.碳的氧化物与大气水形成酸雨,破坏陆地和水体生态平衡C.蝙蝠是许多病毒的宿主,应大量捕杀环境中的各类野生蝙蝠D.生态系统多样性对于人类应对未来的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3.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会引起严重的免疫缺乏病。
关于该病毒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 是一种DNA 病毒B.HIV 侵入宿主细胞并不依赖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C.宿主细胞内会发生以RNA 为模板的逆转录过程D.HIV 的蛋白质不进入细胞参与子代病毒的繁殖4.某肽链原含120 个氨基酸,因基因突变导致该肽链发生下表所示变化。
下列解释正确是第 4 题表突变前M L R I W T L突变后M L S P I W T L氨基酸位置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注:表中的英文字母是氨基酸的缩写)A.增加了3 个相邻的碱基对B.增加了1 个相邻的碱基对C.增加了2 个相邻的碱基对D.替换了6 个相邻的碱基对5.巨噬细胞消化细菌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处是胞吐,B 处是胞吞B.吞噬后,细菌悬浮在细胞溶胶中C.A 处的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D.B 处细菌的细胞膜与巨噬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融合6.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抗某种癌细胞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所示。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学案:第一章 章末达标验收 Word版含答案

对应学生用书P17一、知识达标|用课标之要求自检所学知识课标要求1 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回顾]1.描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内容、适用范围是什么?3.如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4.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5.什么是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课标要求2 阐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回顾]1.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适用范围是什么?3.如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F2中表现型9∶3∶3∶1比例的变式有哪些?原因分别是什么?5.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生物性状表现的现象。
二、能力达标|在综合检测中评价自我(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授粉、闭花授粉的特性解析:选D 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授粉、闭花授粉的特性,这样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但需要考虑雌、雄蕊的发育程度,在花蕾期进行去雄,确保实现亲本杂交。
孟德尔依据性状是否稳定地遗传给后代,来判断某表现型个体是否为纯合体。
2.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多利羊的黑毛和白毛B.眼大和眼角上翘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D.豌豆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解析:选A 眼大和眼角上翘不是同一种性状;C项也不符合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的要求;D项不是同一物种的性状。
3.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杂合子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纯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D.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解析:选A 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会发生性状分离。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章末综合测评2含解析浙科版选修32

章末综合测评(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克隆可以在分子、细胞和个体水平上进行,下列属于个体水平上克隆的是()A. DNA分子的大量复制B. 植物组织培养C. 动物细胞培养D. 杂交瘤细胞的形成【解析】DNA分子复制是分子水平的克隆;动物细胞培养只能得到相同的细胞,属于细胞水平的克隆;杂交瘤细胞的形成不属于克隆;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体的组成部分培养成一个个体,属于个体水平上的克隆。
【答案】B2. 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
下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
从该图提供的信息获得的不正确结论是()细胞散抽轴胸曲削清)1瘵细胞{无血淸)/ /正常妣(有血清}为正當细胞优血渤盘十-------- -0培养吋间A. 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B. 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的影响不同C. 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D. 培养基中是否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加入血清等物质,从图示中可看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增殖速率不同。
有血清时正常细胞增殖快,而有无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
【答案】A3. 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B. 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蛋白酶消化C. 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倍体核型D. 丁过程得到的细胞具有异质性【解析】A甲过程进行细胞培养前需要对小鼠进行消毒,A正确;B乙过程进行培养的组织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分散成单个细胞,B正确;C丙过程属于原代培养,细胞的核型稳定,C错误;D 丁过程属于传代培养,期间部分细胞会出现异质性,D正确。
【答案】C4 •植物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有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等。
这些技术的理论基础是()A. 植物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B. 植物细胞的结构是完整的C. 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受激素调节D.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解析】植物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完整的植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质量检测(一)孟德尔定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 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 .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授粉、闭花授粉的特性解析:选D 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授粉、闭花授粉的特性,这样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但需要考虑雌、雄蕊的发育程度,在花蕾期进行去雄,确保实现亲本杂交。
孟德尔依据性状是否稳定地遗传给后代,来判断某表现型个体是否为纯合体。
2 .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多利羊的黑毛和白毛B. 眼大和眼角上翘C .桃树的红花和绿叶D .豌豆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解析:选A 眼大和眼角上翘不是同一种性状;C项也不符合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的要求;D项不是同一物种的性状。
3 .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杂合子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 .纯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D .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解析:选A 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会发生性状分离。
4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 1 : 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②F2性状分离比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A .①②B.③④C .②③⑤D .①③解析:选D 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F2的性状分离比为 3 : 1, 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1。
5.关于测交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F1X隐性类型T检测F1的基因型B. 通过测定F i 的基因型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 •测F i 的基因型是根据 F i X 隐性类型T 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 D .测交时,与F i 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解析:选D 由于测交是指与隐性个体的杂交,所以可以检测另一个体基因型,若发生性状 分离,则另一个体是杂合子,若不发生性状分离则另一个体为纯合子;通过 F i 与隐性个体的测交,F i 产生了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
6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形成配子时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B .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传递中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 •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可以同时发生作用D .揭示的都是真核生物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解析:选B 形成配子时,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分离, A正确;如果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一般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正确;染色体分布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定律所说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正确。
7 •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为双 眼皮的概率是()A . i/4B . 3/4C . i/i6D . 9/i6解析:选D 该夫妇均为双眼皮,能生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可推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 且该夫妇都为杂合子(设为Aa ),则双眼皮孩子出现的概率为i/4+ i/2= 3/4,两个孩子每个孩子为双眼皮的概率均为 3/4,这是两个独立事件,应用乘法原理计算,为3/4 X /4 = 9/i6。
8 •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 i 的基因型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解析:选B 鉴定生物是否为纯种,对于植物来说可以用自交、测交的方法,其中自交是最 简便的方法;对于动物来说,则只能用测交方法。
要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 物进行杂交,有两种情况可以作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有另一个新 的相对性状产生,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只出现一种 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
不断地自交可以明显提高生物品种的纯合度。
测交的重要意义是可 以鉴定显性个体的基因型。
9 .抗病基因R 对感病基因r 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 占i/9,抗病植株 RR 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在植株间自由授粉的 情况下,子代中感病植株占()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A . 1/9B . 1/16 C. 4/81D . 1/8解析:选B 该种群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只有RR 、Rr ,二者在种群中各占 4/9,即在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中各占 1/2,故该种群的配子比例为 R : r = 3 : 1, r 配子的概率为1/4,故子代中 rr 的概率为 1/4X 1/4= 1/16。
10.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将 a 、b 、c 、d 、e 、f 、g 七棵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所得结果如下表。
从理论上说,子代高茎豌豆植株中高茎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A. 10% B . 25% C. 50%D . 66%解析:选A a 、b 组合的子代为高茎:矮茎=21 : 7,即3: 1,符合杂合体自交后代分离比, 理论上讲,高茎纯合体为 7株;e 、f 组合的子代为高茎:矮茎=1 : 1,符合测交类型,子代高茎 全为杂合体;c 、d 组合的子代全为矮茎,说明c 、d 均为矮茎纯合体;g 、d 组合的子代全为高茎,则子代高茎全为杂合体。
因此子代高茎豌豆中高茎纯合体所占比例为 7/(21 + 20 + 29) X 100% =10%。
11.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 F 1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 1黑斑蛇之间进行交配,F 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 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 . F 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 . F 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 F 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解析:选A 据F 1黑斑蛇交配后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可知,蛇的黑斑为显性性状。
F 1黑斑蛇和亲代黑斑蛇均为杂合子,而 F 2黑斑蛇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12.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 )对白化病(a )为显性。
下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则图中I 1、1 3的基因型和川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为()A. AA、Aa 和1/16B. Aa、Aa 和1/9C. Aa、AA 和1/4 D . Aa、Aa 和1/64解析:选B i代四个个体全部正常,n 1和n 4为患者,推出i 1、12、13、I 4的基因型都是Aa , n 2、n 3的基因型为1/3AA、2/3Aa,川1为患者的概率为2/3 >2/3 X 1/4 = 1/9。
13. 牵牛花的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
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和纯种的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B. 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 : 1C . 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D . 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解析:选D 由题干信息可知,F2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16 + 3/16 = 3/8; 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的个体有纯合和杂合2种基因型。
14. 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下表。
若W P W s 与W s 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A. 3 种,2 : 1 : 1B.4 种,1 :1 :1 : 1C. 2 种,1 : 1D.2 种,3:1解析:选C 分析表格可知,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为:W >W p>W s>w,贝y W P W s与W s w杂交,其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别为:W P W s(红斑白花),W p w(红斑白花),W s W s(红条白花),W s w(红条白花),所以其子代表现型的种类为2种,比例为1 : 1。
15.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形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 :1 :1 :1B. F1产生基因型YR的雌配子和基因型YR的雄配子数量之比为 1 : 1C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 1产生的4种类型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可能自由组合 D. F i 产生的雄配子中,基因型为 YR 和基因型为 y 的比例为1 : 1 解析:选D 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细胞数目。
16. 研究人员为探究养麦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 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B .养麦的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C •养麦的尖果与钝果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D .养麦的绿色茎与红色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解析:选D F 2植株的两对相对性状未在F i 中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征,A 正确。
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在 F 2中呈现出不同的分离比,说明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B 正确。
尖果与钝果在F 2中表现出3 : 1的分离比,说明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 正确。
绿色茎与红色茎在 F 2中未表现出3 : 1的分离比(接近于9 : 7),说明该性状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很可能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D 错误。
17•豌豆中高茎(T )对矮茎(t )是显性,绿豆荚(G )对黄豆荚(g )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 的,则Ttgg 与TtGg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种类依次是( )A . 5 和 3 B.6 和 4 C . 8 和 6D.9 和 4解析:选 B Tt X Tt T 1/4TT 、2/4Tt 、1/4tt ,表现型 2 种,基因型 3 种;Gg Xgg ^ 1/2Gg 、 1/2gg ,表现型2种,基因型 2种;因此亲本的表现型是 2X 2 = 4种;后代的基因型有3X 2= 6种。
18•现有AaBb 和Aabb 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 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 . 1/2B . 1/3 C. 3/8D . 3/4解析:选C AaBb 的个体产生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1/4,而Aabb 个体产生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1/2,所以这两种基因型的个体产生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共有1/2 X /4+ 1/2 X /2=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