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绿色货运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物流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物流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发展绿色物流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将探讨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现状问题1. 能源消耗大传统物流模式依赖于大量的燃油和能源,燃油的使用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还加速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2. 尾气排放高传统物流车辆的尾气排放是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的车辆每天在城市道路上穿梭,尾气排放严重污染了空气质量。

3. 包装浪费在传统的物流模式中,包装材料的使用不合理,包装容易破损,不能多次使用,导致大量的包装浪费,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4. 物流园区资源浪费我国的物流园区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大量的物流园区占用了农用地资源,大量的废弃物堆积在园区内,对周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5. 绿色物流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绿色物流标准不统一,给企业的实际操作带来了困扰,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二、解决对策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物流,提高传统物流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政府可以采取给予环保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物流的升级改造。

2. 推广绿色车辆鼓励企业采用绿色能源车辆,如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减少传统燃油车辆的使用。

企业可以享受政府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降低企业使用绿色车辆的成本。

3. 提倡环保包装鼓励企业采用可降解的环保包装材料,减少包装浪费,推动包装材料的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发展绿色物流园区鼓励企业在绿色物流园区内进行物流活动,保护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周围环境质量。

5. 推进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的绿色物流标准,促进企业自主实施绿色物流,鼓励企业申请绿色物流认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环保形象。

衡水市绿色运输模式的调查研讨

衡水市绿色运输模式的调查研讨

毕业论文学生姓名:***学号: **************系别班级:经济贸易系专业:物流管理题目:衡水市绿色物流运输模式调查探讨指导者:评阅者:年月日目录衡水市绿色运输模式的调查研讨 (2)1 引言 (3)1.1绿色物流 (3)1.2绿色运输 (3)2 衡水市绿色物流运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4)2.1绿色物流运输现状 (4)2.2绿色物流运输问题分析 (5)3衡水市发展绿色运输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8)3.1衡水市绿色经济发展的需要 (8)3.2衡水市各个企业发展的需要 (8)3.3衡水市改善环境的需要 (9)4衡水市绿色运输模式的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 (9)4.1发展思路 (9)4.2具体对策研究 (10)5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衡水市绿色运输模式的调查研讨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在这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趋严重,特别是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非绿色的因素。

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区域城市就必须对传统的运输模式进行变革,建立符合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需要以及适应当地发展需要的绿色运输模式。

本文通过对城市物流运输现状的调查分析,以衡水市物流运输为例,结合现代物流运输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从而寻找解决方法,逐步形成新型的绿色运输模式,并对城市物流运输的绿色化发展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运输、发展对策Abstrac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also constantly develop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there are many non-green factor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socie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 regional cities must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ransport, establish a green transport mode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adapt to the local development need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takes Hengshui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with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modern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so as to find a solution, and gradually form a new green transport mode, and the green transport of urban logistics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green logistics, green transport, development strategy1 引言1.1绿色物流物流指的是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设备,保证准确、及时、安全并且保质保量的完成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流动过程。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的规模和需求不断增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的问题凸显出来,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物流行业中存在着很多传统的做法和模式,缺乏创新和科技应用,导致整体绿色化程度较低。

缺乏统一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导致行业内部的管理混乱,难以形成一致的绿色发展共识。

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的认知度较低,导致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选择意识不强,无法形成对绿色物流市场的有效推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全面推进我国绿色物流发展。

【背景介绍】部分所述,就是要引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和困境,为后续的对策建议提供合理的依据和引导。

通过引入科技创新、加强政策引导、倡导绿色消费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背景介绍】的内容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下绿色物流发展的状况,也为未来的绿色物流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背景介绍】将在接下来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中得到更进一步的阐释和深化。

1.2 问题提出绿色物流在我国的发展日渐受到重视,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阻碍着其进一步发展。

我国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配送中心布局不合理、城市停车位不足、公共交通配套不完善等方面,导致绿色物流运营效率低下。

绿色物流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缺乏高效节能的物流设备和系统,无法满足环保要求和节能减排的需求。

环境意识不强的企业对绿色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制约了绿色物流的推广和普及程度。

对绿色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意识引导还需加强,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存在挑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进程,也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有必要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来解决。

绿色货运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绿色货运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 :绿 色货i g; 节能减排; 发展对策
Ke y wo r d s :Gr e e n F r e i g h t ; e n e r g y - s a v i n g a n d e mi s s i o n r e d u c t i o n ; d e v e l o p me t n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2 2・
价值 工 程
绿色货运发展 的问 题 与对 策研 究
Re s e a r c h o n t he Pr o b l e ms a n d C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o n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Gr e e n F r e i g h t
1 绿色货运 的内涵 绿色货运 是指 以可持续发展理 念 为指导 ,以技术创 国道 路货运 业 有 6 O多 万 个 建 制 企 业 、 6 0 0多 万 家 运 输 业 组织创新为手段 , 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和运输效 率 , 降低 户和 1 4 0 0多万名货车驾驶员。道路 货运企 业存在 多、 小、 新、 空驶率 , 最大 限度 降低 道路货 运车辆 能耗、 减 少温室气 体 散 问题 , 运输 装备 发展水平较低 , 行业 发展模式相 对粗放 , 实现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与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双 赢 的 一种 现 代 节 能减排形 势严峻 。 道路运输业所消耗 的成品油 占全国成 排 放 , 物 流 形 式网 。 绿 色货 运 的 内 涵主 要 体 现 在 以下 三 个 方面 : 品油 消 耗 总量 3 0 %以上 ,排 放 总量 占汽 车 总体 排 放 量
摘要 : 发展绿 色货运对促 进货运行 业节能减排 , 提 高运输效 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 绍 了绿 色货运产生的背景, 接着 阐述 了绿 色货运 的 内涵, 然后探讨 了我国发展绿 色货运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最后提 出了发展 绿 色货运 的对策与建议。

绿色物流的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绿色物流的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绿色物流的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2007-10-29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者:标签: 方法问题绿色物流政策问题加入收藏推荐好友阅读摘要: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但是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绿色物流观念尚未普及、政策缺乏、技术落后、专业人才短缺等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面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摘要]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但是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绿色物流观念尚未普及、政策缺乏、技术落后、专业人才短缺等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面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政府应完善绿色物流的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标准化促进绿色化,积极传播绿色理念;企业应大力推行绿色采购,进行绿色流通加工,加强绿色包装管理,完善绿色仓储与保管,推行绿色运输,实行绿色营销策略;消费者要积极倡导绿色需要、绿色消费,通过绿色消费行为方式迫使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以绿色消费舆论促进政府加强绿色物流管理。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环境保护,致使人类承受了气候变暖,空气、水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并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不断增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绿色物流应运而生。

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非常有限,绿色物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和经营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

21世纪的物流发展必然要求我们以环境为导向对物流体系进行改造,形成一种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之间的单向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即绿色物流系统。

衡水物流服务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写写帮推荐)

衡水物流服务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写写帮推荐)

衡水物流服务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写写帮推荐)第一篇:衡水物流服务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写写帮推荐)衡水物流服务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一、衡水市物流服务业发展现状近几年以来,我市物流服务业有了较大发展。

主要表现在:(一)物流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绝大部分生产生活资料已通过市场解决,逐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物流服务业市场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各种类型的企业也已经认识到了物流的重要性,脱离了计划体制的束缚,走向市场经济,建立起物流园、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在我市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站场为中心,以县级站场为节点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各物流企业积极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行现代物流业的探索,率先迈开步伐,已经初步形成一支社会化、专业化的产业队伍,物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物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我市以京九、石德铁路,衡德、石黄支线高速公路,及全市1136公里二级以上公路为重点,大力推进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05年末,全市通车里程5082公里,全市拥有货运车辆8000辆,运载能力达5万吨位。

在工商部门注册的物流企业达314家。

2005年货物周转量总计34.4亿吨公里。

通讯事业方面,公用通信网的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邮电通信网已经覆盖全市所有城镇,城乡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02.2万户,网络用户达10.5万。

已具备提供现阶段国民经济信息化所需要的通信能力。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专用物流信息网络开始在一些部门建立,一些长期困扰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年我市物流企业成长迅速,我省唯一一家保税仓库即源祥保税仓库就座落在衡水,衡水市路北物流园区正在规划设计中,衡水橡胶城物流中心初具雏形、衡水市祥运工贸物流中心投资1.2亿元扩大配套设施,占地130亩的饶阳顺帮物流中心正在加紧建设,投资5500万元的安平丝网物流中心已投入使用。

(三)物流规模和总量不断扩大。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行业也迅速发展,物流行业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物流行业产生的排放和废弃物也随之增多,这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构建绿色物流体系是我国未来物流发展的重要建设方向。

但是,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提出合理的对策。

1. 绿色物流设施建设不足目前,我国尚未能够形成针对绿色物流的完整设施体系,如缺乏高效的可再生能源供应、缺乏环保型储运设备等。

此外,很多地区的停车位和物流仓储设施也并不充分,导致物流车辆在路上排队等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同时造成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应加快完善绿色物流设施建设,重点在于增建和升级物流仓储设施和停车场,促进物流车辆快速停靠和货物快速存放,优化物流配送效率,提高设施的环保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还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究和在相关物流设施中的应用,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我国的绿色物流技术改造程度还较低,从大型物流企业到中小型物流企业都存在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

这导致物流过程中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

应加强绿色物流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物流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在车辆、仓储、信息管理等方面做出改革性技术创新。

同时,建立相关的技术监管制度和标准,并对物流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物流企业的绿色物流管理和技术水平。

3. 缺乏绿色物流政策支持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我国绿色物流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还有不足之处。

部分地区在审批过程中多方涉及,流程繁琐,限制了企业发展绿色物流业务的积极性;政策引导力度和力度不足,企业发展绿色物流难以获得足够的奖励和补贴。

应完善绿色物流政策体系,提高政策引导力度,制定有力的激励政策,重点向绿色物流技术创新、能源环保、环境安全、物流设施建设等方面倾斜。

另外,应加强地方政府的配合,降低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成本,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促进衡水区域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思考

促进衡水区域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思考

促进衡水区域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思考摘要:交通运输的发展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推进衡水区域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促进各种运输优势互补,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本文针对衡水区域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衡水区域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衡水市地处华北平原内陆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北临京、津,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加快推进衡水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衔接,满足多样化运输需求,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铁路衡水境内拥有京九、石德两条国家铁路,在衡水市区呈“十”字交叉通过,走向基本贯串衡水南北、东西,使衡水有“京南第一大站”之美誉。

京九铁路:位于京广、京沪两大干线铁路之间,是连接首都北京至香港九龙的一条一级双线铁路。

纵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等9省市,全长2381千米。

石德铁路:西起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向东经衡水,至山东省德州市,全长约180公里,绝大部分在河北省石家庄、衡水境内。

(二)公路衡水市公路网是以大广高速公路、石黄高速公路、衡德高速公路及g106京广线和g307岐银线为骨干,以省道s231保衡线、s282肃临线、s040石黄高速武强连接线、s281富德线、s302正港线、s392衡井线、s385宁武线、s383武千线、s391衡德路、s393郑昔线、s324邢德线等为主干,以其它县乡村道路为基础的公路网。

(三)道路运输衡水市主要运输方式为道路运输。

在客运和货运方面,道路运输都占有明显的优势。

“十一五”期间,公路运输共完成客运量1.05亿人,客运周转量77.83亿人公里;货运量1.44亿吨,货运周转量699.05亿吨公里。

1.汽车保有量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目前达到25万辆。

衡水市货车总量年均递增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道路运输站场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全市共有客运站83个(其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11个、三级站15个、五级站5个、乡镇客运站51个),拥有货运站场122家,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站场为中心,县级站场(点)为节点的站场网络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市绿色货运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马智勇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02期摘要: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公布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按照《通知》要求,河北省衡水市将全面提升城市绿色货运配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本文简要分析衡水市在绿色货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创建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衡水市;绿色货运;对策中图分类号:F54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02-0042-02随着全球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石油资源需求日趋紧张,对道路货运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另外,全球变暖不断加剧,油料燃烧与污染物排放在其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绿色货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提高道路货运效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倡安全生产,促进道路货物运输行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的新理念。

虽然绿色货运之路是大势所趋,但绿色货运在我国的发展却非常缓慢。

因此,深入研究、探讨绿色货运发展的问题、对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衡水市绿色货运发展存在的问题1.综合配送网络不够完善河北省衡水市已建成形成较为完备物流运输通道和多级配送节点体系。

但通道与节点间的有机融合,尤其是大进大出的干线运输与小批量多批次的城市配送之间的高效衔接仍需进一步加强,各层级物流节点的布局与功能协同不够完善。

2.通行管理政策没有细化目前,衡水市执行对重中型货运车辆实行限时限区域通行管理通行的政策。

对保障城市基本运行的其他城市配送车辆,特别是绿色能源及新能源配送车辆并未给予足够的通行优惠政策,对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政策进性细化。

3.新能源车辆推广力度不够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性能还不够成熟,故障率较高、续航里程短、电池衰减严重等问题导致大部分物流企業处于观望状态,使用积极性普遍不高。

加之政府对于新能源配送车辆补贴力度较弱,导致衡水市新能源车辆普及率较低,城市配送绿色化程度不高。

4.物流市场环境亟需整合优化衡水市物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培育了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引进了一些全国知名物流企业落户,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物流市场环境仍不理想。

全市物流企业仍以大量运输业主、货代企业为主,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占比较少,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主体规模小,分布散,无照经营穿插其中,物流服务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服务差异化程度低,低价策略仍是此类中小企业竞争的手段,竞争手段不规范使物流市场的运行受到一定损害。

5.技术标准没有统一规范衡水市城市配送技术标准不统一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产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接口标准等。

二、衡水绿色货运发展对策1.建设三级城市配送节点网络对接《衡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和交通发展战略规划,调整优化物流园区、物流基地、配送中心三级物流节点布局。

一是提高物流园区的干支衔接能力。

围绕衡水铁路物流基地、衡水菜鸟智慧综合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枢纽,建设一批通达全国、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物流集聚区。

二是推进公共配送中心改扩建。

推进衡水菜鸟公共配送中心和桃城区冀通快递物流园等加快建设。

对有条件且地理位置满足城市配送服务半径需要的传统长途客运、货运站、公交首末站以及仓库等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将其升级改造为城市物流公共配送中心;推动一批企业自有自用的配送中心开展标准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分拣设备、标准化设施、立体化仓库等先进设施设备,并向社会开放。

三是推动末端配送网点的共建共用。

优化商业区、居民社区配送网点的布局和功能,在营业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网点、批发市场建设货物接卸场地、临时堆场以及停车设施,并鼓励和引导企业将自用停车场、配送站点向社会开放。

每5000人设置一个社区配送节点,利用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用房、连锁商业网点、办公楼门卫传达室等资源设立末端配送网点,鼓励推广设置智能快递箱。

2.优化配送车辆通行管控政策依托重点物流企业、大型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共同配送车队。

对符合条件的社会车辆,采取公司化经营权管理与车辆经营权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整合。

在权属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统一车辆标识的方式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一是规范配送车队管理文件。

与交警等部门联合制定共同配送车队管理文件,对条件、申请程序、核查、认定、经营模式、标识等各项工作进行规范。

对符合标准条件的企业、车辆进行登记、备案。

二是加快淘汰不合规的城市配送车辆。

制定衡水市城市配送车辆选型地方标准,淘汰不合规配送车辆,鼓励使用新能源及绿色环保车辆。

中心城区入城燃油货运车辆总量,到2020年达到减少2000辆以上的目标。

三是加快落实通行、便利化停靠政策。

结合《衡水市公安局关于鼓励倡导规范能源物流配送行业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在同时申请办理市区通行证的条件下,新能源货车享受优先办理。

针对1.8吨及其以下的蓝牌新能源小型货车市区全线通行,早晚高峰禁行。

针对1.8吨以上的蓝牌新能源货车除市区主要路段禁行外通行,早晚高峰禁行。

3.促进标准化新能源车辆更新改造一是制定新能源城配物流车的准入标准。

包括新能源车的车型、质量、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等标准的制定。

二是建立城市配送燃油货车的退出机制。

推广新能源货车的应用,建立传统燃油城配货车的按比例退市计划。

三是持续对新能源城配物流车的补贴政策。

充分用好财政政策,对纯电动物流车辆,延续补贴政策,鼓励新能源车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完善新能源城配物流车充电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充电桩的配套设施建设,在货物集散地、货车停车场,根据各物流园区及货物集散地的具体情况设立充电桩。

4.推进货运配送全链条信息交互共享构建政府监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企业商务平台三级信息平台体系,实现政府公共信息和企业脱敏信息的交换共享,提高城市配送的智能化组织和治理水平。

一是大力推进城市配送信息标准建设。

解决涉及部门和行业间的资料编码标准、数据传输标准、信息系统标准、信息条形码标准、票据标准、运输器具标准等问题,为城市配送信息资源整合奠定基础,保证各类数据信息交换过程的标准化转换,更好地支持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以及不同行业和不同格式数据之间的相互交换和分享。

注意预留与港口、铁路等干线运输,以及与生产制造企业的供应链采购、商贸流通企业的供需平台等的接口,实现上下游信息贯通。

二是开发建设衡水城市配送监管平台,加强对衡水城市配送体系的有效监管。

加强对配送车辆的管理,主要包括整体监控、车辆定位、跟踪监控、超速驾驶监管、疲劳驾驶监管、配送任务监控、超时停靠监控、限行路段监控、车辆轨迹回放;加强对城市配送物流企业的管理,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发布企业红黑名单,建立淘汰退出机制;加强对各级城市配送站点的管理,将所有站点纳入监管体系。

三是推动建设衡水城市配送公共服务平台。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建设衡水城市配送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汇集政府部门的各项公共信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分析海量的企业脱敏沉淀数据,定期向相关部门报送数据分析结构,支撑政府部门在城市配送领域精准决策;另一方面,基于沉淀的数据提供云运力交易、云仓储交易、跨企业数据交换、全程数据追踪等平台服务。

5.创新城市配送运输组织模式因地制宜推动“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物流配送模式,促进物流配送效率的提高和城市交通状况的改善。

一是组建统一的城市配送队伍。

整合与组建一支统一标识、统一车型、统一调度、统一监管、统一服务的城市配送公共车队。

统一使用标准配送车型,规范车辆的外观、型号和配置;统一对城市配送车辆进行动态智能调配,促使整个车队实现供需及时、精准匹配;将车队纳入城市配送监控平台,确保城市配送的公共安全;出台统一的服务规范,对收费、着装等进行标准统一,提升用户体验;统一推动专用车队的社会化,优先满足社会化服务需求。

二是鼓励上游企业应用共同配送、夜间配送。

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和连锁超市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分拨中心,加快发展共同配送。

支持部分有需求、有条件的商贸和物流企业提供便利,开展“分时段配送”“夜间配送”。

6.完善货运配送服务标准规范一是制定衡水市城市配送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和城市配送企业运营服务规范,参照国内外先进物流服务标准,制定医药、冷链等特种行业及城市配送领域的物流技术标准和管理服务标准。

以末端配送站点为依托,协同货主收发货时间、地点,按照适合市内通行的要求,开展全天候配送服务,并尝试夜间配送模式;开展调研,探索依托互联网,实现货车共享和货车租赁的新业态、新模式应用,进一步推动物流企业转型升级。

二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补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以及《河北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制定出台《衡水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规范新能源物流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流程。

三、结语总之,衡水市绿色货运的发展需要政府主导、财政投入、各部门助力和物流企业的积极配合,从而推动衡水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的创建工作。

参考文献:[1]屈晓芒,慕志霞,王成林.北京市通州区公路货运发展对策[J].物流技术,2018,37(05):5~5.[2]祁娟.从“绿色货运”到“绿色运输”!且行且期待[J].运输经理世界,2017,(11):24~27.[3]蔡静,张明辉,程颖.绿色货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北京市案例[J].综合运输,2017,39(07):91~96.[4]聂伟,张雪雁,韩彪.我国绿色货运发展战略探讨[J].综合运输,2016,38(08):13~18.作者簡介:马智勇,供职于衡水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