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新][152023]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新][152023]](https://img.taocdn.com/s3/m/f651f848ddccda38376baf9e.png)
一、运动控制系统实验项目一览表实验室名称:电机拖动实验室课程名称:运动控制系统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实验总学时:16设课方式: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或“独立设课”二选一)是否为网络实验:否(“是”或“否”二选一)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系统对其提出的要求。
2.掌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2.电平检测器的调试3.反号器的调试4.逻辑控制器的调试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1A组件3.NMCL—18组件4.双踪示波器5.万用表四.实验方法1.速度调节器(ASR)的调试按图1-5接线,DZS(零速封锁器)的扭子开关扳向“解除”。
注意:正常使用时应“封锁”,以防停机时突然启动。
(1)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5”、“6”端接可调电容,使ASR调节器为PI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由NMCL—31的给定提供,以下同),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RP1、RP2,使输出正负值等于 5V。
(2)测定输入输出特性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5”、“6”端短接),使ASR调节器为P调节器,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值,并画出曲线。
(3)观察PI特性拆除“5”、“6”端短接线接入5~7uf电容,(必须按下选择开关,绝不能开路),突加给定电压,用慢扫描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改变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反馈电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反馈电容由外接电容箱改变数值。
2.电流调节器(ACR)的调试按图1-5接线。
(1)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9”、“10”端接可调电容,使调节器为PI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使输出正负最大值大于 6V。
(2)测定输入输出特性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9”、“10”端短接),使调节器为P调节器,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值,并画出曲线。
电力拖动实训指导书

课题一低压电器、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的的识别、检测与拆装一、实训地点维修电工实训室二、实训目的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外形、基本结构、作用,并能进行正确拆卸、组装及检修。
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外形、基本结构、作用,并能进行正确拆卸、组装及检修。
三、实训设备器材低压开关、熔断器、主令电器、交流接触器、继电器四、实训步骤及内容1、实验过程:(1)、在教师指导下,仔细观察各种不同种类、不同结构形式的电器,熟悉它们的外形、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的意义、功能、结构及工作原理等。
(2)、检测元件的内部结构,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各对触头间的接触情况。
(3)、在老师的指导下,拆卸各元件,仔细观察其内部结构。
(4)、按拆卸的逆顺序进行装配。
2、实验要求:(1)、拆卸时应备有盛放零件的容器,以免丢失零件。
(2)、拆装过程中不允许硬撬元件,以免损坏电器。
装配辅助静触头时,要防止卡住动触头。
五、实训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各组人员应不得随意窜组,不得高声喧哗。
(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
(3)、在元件拆装过程中,正确使用工具,以免他人或自己受伤。
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一、实训地点维修电工实训室二、实训目的掌握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正确安装,理解线路的自锁作用以及欠压和失压保护功能。
三、实训设备器材断路器、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四、实训步骤及内容1、实训过程:电路图:步骤:(1)安装元件按布置图在控制板安装上元器件。
(2)布线按接线图的走线方法进行布线。
(3)检查布线根据上图所示电路图检查控制板布线的正确性。
(4)连接先连接电动机和保护接地线,然后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5)自检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检查。
(6)通电试车2、实训要求:(1)、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均匀、间距合理,便于元件的更换。
(2)、布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路并行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新台子(共19页)

电力(diànlì)拖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机电(jīdiàn)工程学院电气教学部2016.41实验(shíyàn)一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特性(tèxìng)的研究一.实验(shíyàn)目的1.研究(yánjiū)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在反馈控制下的工作。
2.研究直流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ASR的工作及其对系统静特性的影响。
3.学习反馈控制系统的调试技术。
二.预习要求1.了解速度调节器在比例工作与比例—积分工作时的输入—输出特性。
2.弄清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见图2-1。
1) 电源控制屏位于NMCL-32/MEL-002T等2) L平波电抗器位于NMCL-3313) Rd可调电阻位于NMEL-03/4或NMCL-03等4) G给定(Ug)位于NMCL-31或NMCL-31A或SMCL-01调速系统控制单中5) Uct位于NMCL-33或NMCL-33F中6) 触发电路及晶闸管主电路位于NMCL-33或NMCL-33F中7) ACR,ASR位于NMCL-18中8) TG指光电编码器与电机导轨同轴连接9) 转速显示及输出位于电机导轨上或NMEL-13A/F/C中10) 直流电机励磁电源位于NMCL-32或NMEL-18/2中11) 负载用M01电机或测功机(NMEL-13A)12) M电机采用M03电机2触发电路及晶调速系统控制单元Array图2-1四.实验(shíyàn)设备及仪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触发(chùfā)电路及晶闸管主回路组件(zǔ jiàn)3.负载(fùzài)组件 4.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5.直流电动机 6.双踪示波器7.万用表五.注意事项1.直流电动机工作前,必须先加上直流励磁。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环节特性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环节特性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定晶闸管触发电路及整流装置特性Ud=f(Ug)或Ud=f(Uct);2、测定测速发电机特性U TG=f(n);四、实验原理及接线图实验接线原理图1、测定出晶闸管整流电路输出电压Ud、移相控制电压Uct,便可得到晶闸管触发及整流特性Ud=f(Ug)或Ud=f(Uct);2、测定出测速发电机的输出U TG,电动机的转速n,即可得到测速发电机特性U TG=f(n);3、由Ud=f(Ug)或Ud=f(Uct)曲线可求得晶闸管整流装置的放大倍数曲线Ks=f(Ug),求Ks可用公式Ks =UgUd∆∆求得。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将电动机加额定励磁,使其空载运行,逐渐增加控制电压Ug(Uct),分别读取对应的Ug 、U TG 、Ud 、n 的数值若干组,即可描绘出特性曲线Ud =f (Ug )及U TG =f (n ),由Ud =f (Ug )或Ud =f (Uct )曲线可求得晶闸管整流装置的放大倍数曲线Ks =f(Ug),求Ks 可用公式Ks =UgUd∆∆求得。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将数据记录于下表,并绘出Ud =f (Ug )、U TG =f (n )、Ks =f(Ug)三条曲线;七、注意事项1、给定单元的RP1从最小值处调起,每次停机前将RP1调回到最小值;2、由于电动机电枢回路、励磁回路未串接电阻,不要接短路;3、因U TG 、Ug(Uct)的数值较小,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10V 或50V 档测量。
4、由于实验时装置处于开环状态,电流和电压可能有波动,可取平均读数。
八、思考题比较三条曲线,各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实验二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的测试一、实验目的熟悉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系统对其提出的要求,学会按要求调试各单元 二、实验内容1、速度调节器的调试;2、电流调节器的调试;3、“零电平检测”及“转矩极性鉴别”单元的调试; 4 、反号器的调试;5、逻辑控制单元的调试; 三、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四、实验原理及接线图在直流调速系统中,往往采用闭环控制,需要对电流、转速等信号进行反馈,以便稳速和限流,需要用到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在可逆调速系统中,在电动机改变转向时,要对电枢电流、转矩极性进行鉴别,通过逻辑控制电路控制正、反桥电路的切换,以防止正、反桥同时工作,避免正、反桥之间出现环流,损坏电源,故要将“零电平检测”、“转矩极性鉴别”、“反号器”、“逻辑控制单元”状态调节好。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自编)_14166532406334

实验一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调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调速系统各单元电路的调整方法,弄清他们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
2、掌握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步骤。
二、系统组成及所需挂件详见附录一。
三、实验内容(一)双闭环调速系统调试原则①先单元、后系统,即先将单元的参数调好,然后才能组成系统。
②先开环、后闭环,即先使系统运行在开环状态,然后在确定电流和转速均为负反馈后,才可组成闭环系统。
③先内环,后外环,即先调试电流内环,然后调试转速外环。
④先调整稳态精度,后调整动态指标。
(二)DJK02和DJK02-1上的“触发电路”调试①打开DJK01总电源开关,操作“电源控制屏”上的“三相电网电压指示”开关,观察输入的三相电网电压是否平衡。
②将DJK01“电源控制屏”上“调速电源选择开关”拨至“直流调速”侧。
③用10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的“三相同步信号输出”端和DJK02-1“三相同步信号输入”端相连,打开DJK02-1电源开关,拨动“触发脉冲指示”钮子开关,使“窄”的发光管亮。
④观察A、B、C三相的锯齿波,并调节A、B、C三相锯齿波斜率调节电位器(在各观测孔左侧),使三相锯齿波斜率尽可能一致。
⑤将DJK04上的“给定”输出Ug 直接与DJK02-1上的移相控制电压Uct相接,将给定开关S2拨到接地位置(即Uct=0),调节DJK02-1上的偏移电压电位器,用双踪示波器观察A相同步电压信号和“双脉冲观察孔” VT1的输出波形,使α=150°(注意此处的α表示三相晶闸管电路中的移相角,它的0°是从自然换流点开始计算,而单相晶闸管电路的0°移相角表示从同步信号过零点开始计算,两者存在相位差,前者比后者滞后30°)。
⑥适当增加给定U g 的正电压输出,观测DJK02-1上“脉冲观察孔”的波形,此时应观测到单窄脉冲和双窄脉冲。
⑦用8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1面板上“触发脉冲输出”和“触发脉冲输入”相连,使得触发脉冲加到正反桥功放的输入端。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杨钧 蔡型 编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前 言自动控制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学习自动控制系统必须理论连联系实际。
直流调速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获得广泛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可采用LZC-1型晶闸管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实验装置,该装置结构可靠, 面板图示化.接线、调试方便。
输入电压~380V、输出直流电压0~220V、直流电流0~20A,连续可调,配2.2KW直流电动机-发电机机组。
学生通过实验,将全面掌握各控制单元及系统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
可获得有如在工厂亲手做实验、参加调试典型、实用直流调速系统的教学效果。
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
LZC-1型晶闸管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实验装置可完成的实验内容如下:实验1.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实验2.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调试实验3.晶闸管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调试实验4.开环调速系统和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的研究实验5.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研究实验6.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研究LZC-1型晶闸管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原理图见图1,面板布置图见图2所示.图2 LZC-1型直流调速系统实验装置面板布置图目 录实验一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的测定---------------------------------4实验二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调试------------------------------13 实验三 晶闸管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调试----------------------------16 实验四 开环调速系统和转速闭环调速系统的研究------------------------23 实验五 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调速系统的研究--------------------------28 实验六 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研究--------------------------------34综合性、设计性实验-------------------------------------------------39 实验七自动控制技术综合设计与实践实验一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1.实验目的(1) 熟悉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实验指导书

第二章《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实训指导书前言电力拖动实训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进程中对学生进行感性认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将感性认识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训练综合运用知识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训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导,树立学生的安全与质量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敬业、务实、奉献、协作和创新精神。
实训措施:通过统一着装、考勤,安全教育和分配任务等形式,仿真职业环境,使学生不断感受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培养敬业精神;通过高强度的电工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奉献精神;通过在电气线路连接和调试中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培养学生的安全与质量意识和严谨细致的务实精神;通过实训项目的分工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综合性、设计型的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攀科学高峰的创新精神。
同时通过实训进一步对常用电器的结构、原理、型号、规格加深理解;熟练地掌握一般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熟悉典型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
为从事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运行、调试、维修与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技能实训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是学生成才的关键,老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重视并保证质量的完成。
实训要求:1、配合课堂教学内容,验证、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2、进行实训技能的基本训练,会正确运用低压电器,能对照线路图进行实际接线,正确完成各项控制功能。
3、对实验与实训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及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进行检查,初步判定是否损坏。
4、线路装接应遵循“先主后控,先串后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上进下出,左进右出。
”的原则进行接线。
按规定的接线图进行接线,接线点应牢固,不能松动。
电力拖动实验指导书一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传动实验室电气工程教研室实验一、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特性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各环节的结构形式及其之间的联接。
2.掌握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一般调试方法及电流截止负反馈的整定。
3.通过实验,加深理解负反馈原理及转速负反馈电流截止负反馈在调速系统中的作用。
二、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简单的晶闸管-电动机开环系统由于静态速降较大,静差率和调速范围往往不能互相兼顾。
引入转速负反馈组成单闭环调速系统能够使静态速降减小,从而使静差率减小,调速范围增大。
转速负反馈单闭环系统一般带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其作用在于限制系统起动时冲击电流和堵转电流,而且对系统的稳定运行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附图1是具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实验电路。
图中测速发电机TG与电动机M同轴刚性联接,其输出电势E TG与电动机转速n成正比,E TG经给定与速度反馈单元板FGS中的速度变送环节变换为合适的电压U fn作为转速反馈信号送入转速调节器ASR(采用电流调节器板ACR)的反馈输入端,与使转速调节器给定输入端的转速给定信号U sn进行综合和调节,使转速调节器的输出作为触发器GTS(或GTD)的控制电压U c,晶闸管触发器在U c的控制下输出一定的整流电压U d向直流电动机电枢供电,以获取所需转速n。
实验主电路采用由VF1和VF2单元板组成的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向电动机电枢供电。
直流发电机G作为直流电动机M的负载与电动机同轴安装,调节发电机的负载电阻R则可改变电动机的转矩即电动机电枢电流I d。
本系统转速调节器采用比例调节器属于有静差调速系统,改变使转速调节器的放大倍数K p即可改变系统静特性硬度(注意K p不宜过大,否则系统将不能稳定工作)。
系统在正常稳定运行时,由于电动机电枢电流I d小于截止电流I c,电流截止负反馈不起作用,系统表现为只有转速负反馈的单闭环系统,改变给定电压U sn 即可调整电动机的转速n,系统在给定电压的作用下稳定工作并通过转速反馈环节的作用抑制环内前向通道上的一切扰动,力图维持转速不变,此时系统的静特性较硬,转速降落很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由电流和转速两个调节器综合调节,由于调速系
统调节的主要量为转速,故转速环作为主环放在外面,电流环作为副环放在里面,这样 可抑制电网电压波动对转速的影响,实验系统的组成如图 1 所示。
当加入给定 Ug 后,ASR 即饱和输出,使电动机以限定的最大起动电流加速起动, 直到电机转速达到给定转速(即 Ug=Ufn),并出现超调后,ASR 退出饱和,最后稳定运 行在略低于给定转速的数值上。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CL 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18 组件。 3.MCL—33 组件。 4.NMCL—31A 组件。
系统工作时,先给电动机加励磁,改变给定电压的大小即可方便地改变电机的转速。 ASR、ACR 均有限幅环节,ASR 的输出作为 ACR 的给定,利用 ASR 的输出限幅可达 到限制起动电流的目的, ACR 的输出作为移相触发电路的控制电压,利用 ACR 的输出 限幅可达到限制αmin 和βmin 的目的。
二.实验内容 1.连接有关线路,构成一个实用的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2.采用 SPWM 数字控制时,不同输出频率、不同调制方式(同步、异步、混合调
制)时的磁通分量、磁通轨迹、定子电流与电压、IGBT 两端电压波形测试。 3.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时,不同输出频率、不同调制方式时的磁通分量、磁通轨
迹、定子电流与电压、IGBT 两端电压波形测试。 三.实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6
《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2.WG1~WG3 和 WG1~WG3:用于输出三相 PWM 波形,控制构成逆变器的 IPM。 3.EXTINT:用于过流、过压保护。 4.通过接于 A/D 转换器输入端 ACH2 和 ACH1 设之输入频率和改变 u/(f 低频补偿)。 5.利用 P0 和 P1 口的 P0.4~P0.7 和 P1.0~P1.3 ,外接按钮开关,用于起动、停止、故 障复位两种调制方法,三种调制模式的选择。 6.利用 P2、P5、P6 口的 P2.4~P2.7,P5.4 与 P6.6,P6.7,外接指示灯,用于指示系统 所处状态。 7.磁通观测器用于电机气隙磁通测量。其前半部分为 3/2 变换电路,将三相电压 VA、VB、VC 从三相静止坐标系 A、B、C 变换到二相静止坐标系 α、β 上,成为 Vα、Vβ。 电路的后半部分则分别对 Vα、Vβ 积分。在忽略定子漏磁和定子电阻压降的前提下,两 个积分器的输出分别是二相静止坐标系中电机气隙磁通在 α、β 轴上的分量 φα 与 φβ;它 们的波形形状相似,相位差 90°。将两个积分的输出分别接入示波器的 X 轴输入和 Y 轴 输入,即可得到电机气隙磁通的圆形轨迹。 四.实验设备和仪器 1.MCL—II 型电机控制教学实验台 2.NMCL—09B 变频调速系统组件 3.交流电动机 M04 4.双踪示波器 五.实验方法 按图 2 连接线路,M04 电动机定子绕组可接成星形或三角形。经检查无误后,合上 电源,调节相电压在 220V 左右。实验系统缺省设置为 SPWM 控制,同步调制方式,对 应指示灯亮。若指示灯与上述不符,可按复位按钮,使系统处于上述缺省状态,此时系 统即可进行实验。若系统采用 SPWM 控制并工作在同步调制方式,即可按起动按钮, 电动机即可起动,起动后可调节频率设定电位器,即可改变电动机转速。 在电动机运行中,如按了空间矢量、异步调制,混合调制等按钮,系统将不会响应, 必须先按停止按钮,使电动机停止运行,才能转到空间矢量控制以及其它调制方式。系 统出现故障停机时,可在拆除故障条件下,按故障复位按钮,使红色故障指示灯灭,系 统即可按要求继续运行。 1.采用 SPWM 控制,分别在输出频率为 50Hz、30Hz 条件下,测量不同调制方式时的 电机气隙磁通分量、电机气隙磁通轨迹、定子电流、IGBT 两端波形与定子端电压等波
测量定子电流时,示波器探头接电流取样电阻 iu(或 iv、iw)两端; 测量 IGBT 两端波形时,示波器红色探头接“微机控制系统”输出 6’(或 1’、2’、3’、 4’、5’),黑色探头接地; 测量定子端电压波形时,示波器探头接 M04 电机 X、Y(或 X、Z,Y、Z)两端。 六.注意事项 1.转换不同控制与调制方式时,要等到电动机转速接近于零时,再按起动按钮,以 免对电动机造成冲击。 2.主回路中的保险丝为 1A,不要任意放大。
I(A)
3
《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系统开环机械特性。 3.系统特性测试
将 ASR、ACR 均接成 PI 调节器接入系统,形成双闭环不可逆系统。 (1)机械特性 n=f(Id)的测定 (a)调节转速给定电压 Ug,使电机空载转速至 1500 r/min,再调节发电机负载电阻 Rg, 在空载至电枢电流不超过 1A 范围内分别记录 7~8 点,可测出系统静特性曲线 n=(f Id)。
数 字 控 制 器 采 用 Intel 公 司 专 为 电 机 高 速 控 制 而 设 计 的 通 用 性 16 位单片机 80C196MC。它由一个 C196 核心、一个三相波形发生器以及其它片内外设构成。其它 片内外设中包含有定时器、A/D 转换器、脉宽调制单元与事件处理阵列等。
在实验系统中 80C196MC 的硬件资源分配如下: 1.P3、P4 口:用于构成外部程序存储器的 16 bit 数据和地址总线。
8
控制方式 频率 调制方式
Φα / Φβ 波形
气隙磁通轨迹
定子电流波形
IGBTPWM 控制
30Hz 同 步 调 制
50Hz 电压 空间矢量 控制
30Hz
9
图2
10
2
《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5.MEL—03A 三相可调电阻。 6.电机导轨及转速计、直流发电机 M01。 7.直流电动机 M03。 8.双踪示波器。 五.注意事项 1.三相主电源连线时需注意,不可接错相序。 2.电源开关闭合时,过流保护发光二极管可能会亮,只需按下对应的复位开关即 可正常工作。 3.直流电动机工作前,必须先加上直流激磁。 4.系统开环连接时,不允许突加给定信号 Ug 起动电机,且每次起动电动机前给定 电位器应调零位,以防过流。 5.起动电机时,需将直流发电机所接负载电阻 RG 断开,以免带负载起动。 6.改变接线时,必须先按下主控制屏总电源开关的“断开”红色按钮,同时使系统 的给定为零。 7.进行闭环调试时,若电机转速达最高速且不可调,注意转速反馈的极性是否接 错。 8.测取静特性时,须注意主电路电流不许超过电机的额定值(1A)。 9.双踪示波器的两个探头地线通过示波器外壳短接,故在使用时,必须使两探头 的地线同电位(只用一根地线即可),以免造成短路事故。 六.实验方法 1.按图 1 接线。 2.开环外特性的测定 (1)控制电压 Uct 由给定器 Ug 直接接入,直流发电机所接负载电阻 RG 断开。 (2)使 Ug=0,合上主电路电源,调节调压器旋钮,使 Uuv,Uvw,Uwu 为 220V,逐渐增 加给定电压 Ug,使电机起动、升速,调节 Ug 使电机空载转速 n0=1500r/min,再调节负 载电阻 RG,改变负载,在直流电机空载至电枢电流不超过 1A 范围内,测取 7~8 点, 读取电机转速 n,电机电枢电流 Id,即可测出系统的开环外特性 n=f (Id)。 n(r/min)
7
《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形,以及观察电机运行的平稳与噪声大小。 (1) 同步调制; (2) 异步调制; (3) 混合调制:分三段执行。第一段 0Hz~12.5Hz;第二段 12.5 Hz~25 Hz;第
三段,25 Hz~50 Hz。 2.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
实验条件及观察的波形同 1。 3. 列出 SPWM 控制时,在不同输出频率条件下同步调制时所测量的各种波形。 4. 列出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时,在不同输出频率条件下同步调制时所测量的各种波形。 注:测量电机气隙磁通分量时,示波器红色探头接 Φα / Φβ 端子,黑色探头接地;
n(r/min) I(A)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闭环机械特性。 (2)闭环控制特性 n=f(Ug)的测定 (a)调节 Ug,记录 Ug 和 n,即可测出闭环控制特性 n=f(Ug)。
n(r/min) Ug(V)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闭环控制特性曲线。 4.系统动态波形的观察 用示波器观察动态波形并记录下列动态波形: (1)突加给定起动时,电动机电枢电流波形和转速波形。 (2)突加负载时,电动机电枢电流波形和转速波形。 (3)突降负载时,电动机电枢电流波形和转速波形。 注:电动机电枢电流波形的观察可通过 ACR 的第“1”端;转速波形的观察可通过 ASR 的第“1”端
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 实验指导书
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8 年 9 月
1
《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教学实验台的结构及布线情况。 2.掌握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组成、基本结构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
原理。 3.熟悉 NMCL-18、MCL-33 的结构。 4.了解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方法及参数的整定。
变频调速系统原理框图如图 2 所示。它由交-直-交电压源型变频器,16 位单片机 80C196MC 所构成的数字控制器,控制键盘与运行指示、磁通测量与保护环节等部分组 成。
逆变器功率器件采用智能功率模块 IPM(Intel Ligent Power Modules),型号为 PM10CSJ060(10A/600V)。IPM 是一种由六个高速、低功耗的 IGBT,优化的门极驱动 和各种保护电路集成为一体的混合电路器件。由于采用了能连续监测电流的有传感功能 的 IGBT 芯片,从而实现高效的过流和短路保护,同时 IPM 还集成了欠压锁定和过流保 护电路。该器件的使用,使变频系统硬件简单紧凑,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