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监控防盗报警系统
海康威视博物馆安防系统方案

海康威视博物馆安防系统方案
介绍
海康威视是中国领先的安防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多年的安防平台技术实践经验,具有丰富的海康威视安防系统、视频监控、智能分析、系统集成、网络布线等综合服务能力,并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安防系统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介绍如何利用海康威视安防系统方案,在博物馆实施安全管理。
一、博物馆安防系统的设计
1.视频监控:针对博物馆实施视频监控,安装摄像机设备,搭建海康威视网络监控平台。
采用海康威视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进行视频采集、联动报警输出以及为管理人员提供实时的可视化的报警提示,从而实现对博物馆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及时的远程报警。
2.智能分析:海康威视的智能分析系统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实时的应用智能分析,包括人脸比对、行为分析、车牌识别等,可以对博物馆内的人群进行实时的监测,以减少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
3.消防系统:采用海康威视的消防安全系统,安装火焰探测、气体探测、消防电缆等探测器,可实时监控博物馆的火灾、烟雾等危险情况。
故宫报警系统

故宫博物院报警系统说明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故宫博物馆,名声远播,拥有宏伟的建筑群,还要150万件珍贵的宝藏,其中有许多无价之宝,由于条件限制,只能存于地下库房之中,对于这些宝贝,要采用最好的方式加以保护。
故宫地库所采用的安防系统由视频、门禁、入侵报警组成。
在国家文物局专家指导下,对所采用的产品进行了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设计,保证故宫的设备多年稳定工作。
安防系统以入侵报警系统为中心,视频系统与门禁系统相配合。
入侵系统采用北京安士润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XKS-2000系统,该系统由北京刑事科学研究所主持研发,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系统之一,可以兼容市场上所有具有开关量信号输出的报警器,可以与国内外各品牌的视频系统相联动,并且集成声音复核功能,报警信号反应时间≤2S,视频联动反应时间≤4S,是当时最快的报警系统。
故宫地库常年保持恒温恒湿,由于具有特殊的工作环境,设备工作时间已经长达15年。
打开设备箱,设备表面基本无尘,保养的环节都省略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对于当年的专家由衷的佩服。
正是他们认真的态度,高瞻远瞩的目光,做出一个优质的案例,带动一大批博物馆安防技术的提升,为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数字化视频防盗预警远程昼夜监控系统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数字化视频防盗预警远程昼夜监控系统1、系统定义:本系统采用远距离视频监控系统,配合本公司独立研发的具有防盗预警功能的“入侵探测识别预警功能模块”,并内置“防火预警功能模块”,对文物保护区实现防火、防盗综合式监控管理,并可结合文物保护区的GIS地图信息,对报警位置实现精确定位,监控管理中心视频管理工作站软件平台系统设计了预警跟踪监控功能,在发生火情、盗窃情况时,系统通过前段模块判断识别与中心管理软件二次识别分析相结合方式,强化报警信息的真实性,加强了文物保护力度,识别预警率在98%以上,从而实现对预定目标(帝王陵寝、古代墓群、窑址、古建筑、石窟、寺庙、石刻、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考古挖掘现场等)的强力监控,保障国家重点文物、古迹、文物发掘现场的安全。
2、系统意义:本项目将当前文物保护方面存在的“亡羊补牢”、“事后追查”转变为“事前防范”、“实时监控”,是文物保护的根本防范措施;能有防止不文明游客攀爬文物照相、游客数量增加造成文物景点的“接待超负荷”等情况对文物的破坏,同时可重点防范火灾事故和盗窃文物、盗掘古墓、破坏古迹等犯罪行为。
3、需求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要求:文物系统博物馆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商店、考古研究、工艺美术、档案馆所、帝王陵寝、古代墓群、窑址、古建筑、石窟、寺庙、石刻、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考古挖掘现场等场所均要安装文物安全防护系统。
但各地部分博物馆发生了馆藏文物被盗、被损毁的严重事件,而人为破坏损毁文物现象依然突出。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博物馆是集中收藏、展示文物的重要场所。
近些年来古代书画、玉石瓷器、青铜器等等大批文物引起了人们极大收藏热情,文物身价也是水涨船高,屡屡在拍卖行中拍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天价。
这就引得一些犯罪分子受社会上一夜暴富思想的影响,在倒卖文物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不惜铤而走险,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将做作案目标投向文物大量集中的各类博物馆。
博物馆安防系统方案

博物馆安防系统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博物馆作为展示、保护、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博物馆内收藏着珍贵的文物艺术品,不仅有着很高的价值,还承载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渴望。
因此,博物馆安防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博物馆安防系统方案进行探讨,并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博物馆安防系统的核心在于入侵防护。
由于博物馆内部通常都设置了多个展厅和走廊,入侵者很容易混迹其中,并可能对文物进行破坏或偷盗。
因此,博物馆需要采用先进的入侵防护技术,如视频监控系统、红外线感应器等,对整个博物馆区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此外,还应配备有专业的安保人员,加强巡逻和监控,发现可疑行为及时制止,并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其次,博物馆安防系统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防安全。
博物馆因其文物艺术品的特殊性,对火灾的防范尤为重要。
博物馆应配备有先进的火灾报警系统,如烟雾探测器、温度感应器等,能够及时检测到火灾发生并发出警报。
此外,博物馆内还应设置灭火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可用。
同时,博物馆还应制定详细的灭火预案和逃生路线图,以备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疏散和处置。
除了入侵防护和消防安全外,博物馆安防系统还应关注展品保护。
文物艺术品通常十分脆弱,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要求较高。
因此,博物馆需要采用恒温恒湿系统,以确保展品的保存和稳定性。
此外,还应设置专门的展品防护设施,如低温展柜和防盗感应器等,以防止展品被损坏或偷盗。
另外,博物馆安防系统还需要与紧急救援系统相结合。
博物馆内的人员和游客在紧急情况下需要能够快速找到逃生通道,并接收有关紧急情况和疏散指示的信息。
因此,博物馆需要设置紧急广播系统和应急照明设备,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疏散。
最后,为了更好地保护博物馆的安全,博物馆管理部门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管理。
员工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到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
此外,博物馆管理部门还应构建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保密政策和人员背景调查,筛选合适的人员进入博物馆。
博物馆安防系统设计方案

博物馆安防系统设计方案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承载着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作品。
为了保护博物馆的文物安全,建立一个全面的安防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博物馆安防系统的设计方案:1.入口安防措施2.视频监控系统在博物馆的各个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进行全方位的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系统应该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能够自动识别异常行为,如盗窃、破坏等,并及时报警。
同时,监控系统应该支持远程监控和回放,以方便安保人员随时查看和分析监控画面。
3.入侵报警系统为了防止闯入者入侵博物馆,可以在重要区域和通道设置入侵报警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门磁等探测器感知到入侵者的存在,并及时发送警报。
警报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给安保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4.温湿度监测系统博物馆的文物对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所以应该安装温湿度监测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博物馆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报警器、短信等方式通知工作人员,当环境温湿度超过设定范围时,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调整环境。
5.灭火系统博物馆内通常会配备灭火设施,如灭火器和消火栓等。
此外,博物馆还可以考虑使用自动灭火系统,特别是在重要区域和展厅。
自动灭火系统可以通过火灾探测器自动感知到火灾并启动灭火装置。
同时,还需要设置火灾报警器,及时通知安保人员和消防部门。
6.安全巡逻系统博物馆的安全巡逻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借助安全巡逻系统来提高巡逻人员的效率和安全性。
该系统可以通过定位技术和巡逻设备实时跟踪巡逻人员的位置,并通过报警器和紧急按钮提供安全保护。
7.数据备份与恢复博物馆内的文物信息和安防监控数据等都是非常宝贵的。
为了防止数据丢失,需要设置定期备份博物馆的数据,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离线介质中。
同时,还需要测试数据恢复过程,以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以上是一个博物馆安防系统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
根据不同博物馆的特点和需求,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定制。
博物馆安防系统设计方案

博物馆安防系统设计方案博物馆安防系统设计方案博物馆作为保护和展示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性和保护文物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障博物馆内部的安全和文物的完整性,我们设计了以下博物馆安防系统方案。
1. 视频监控系统:在博物馆内设置高清摄像头,覆盖博物馆的各个区域,包括入口、展厅、储藏室等重要区域。
所有摄像头都应该具备夜视功能,以保证监控的全天候运行。
监控画面应连接到监控中心,由专人负责观看和记录。
2. 入侵报警系统:设置入侵报警设备,包括门磁、红外线探测器等。
当有不明人员或未授权人员进入博物馆时,报警系统会立即触发报警,同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安保人员手机上,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3. 温湿度监测系统:安装温湿度感应器,实时监测博物馆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温湿度数据会发送到监控中心,如果温湿度超过安全范围,系统会发出警报,保护文物免受环境损害。
4. 火灾报警系统:设置烟感和温感报警器,对博物馆内部的火灾进行监测和报警。
当有烟雾或火焰被探测到时,报警系统会立即触发报警,并向消防局发送紧急求救信号。
5. 人员出入管理系统:安装门禁系统,只允许授权人员进入博物馆内部。
门禁系统可以通过刷卡、指纹或人脸识别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博物馆。
6. 电子巡更系统:安装电子巡更设备,对安保人员进行管控。
安保人员需要按照制定的巡检路线进行巡查,并使用电子巡更设备刷卡进行记录。
监控中心可以实时跟踪巡检人员的位置和巡检情况,确保安保工作的有效性。
7. 数据存储和备份:将所有安防系统的数据存储在安全的服务器中,进行定期的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同时,可以设置保密权限,只允许有关人员访问和操作存储设备。
以上是我们设计的博物馆安防系统方案。
通过这些安防设备和系统的组合使用,可以全面保护博物馆的安全,并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保护。
这个方案可以根据博物馆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满足实际需求。
博物馆安防系统方案

博物馆安防系统方案引言博物馆是文化遗产的重要保管和展示场所,因此安全和安防问题极为重要。
传统的博物馆安全措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安全需求,因此需要引入先进的安防系统来保护博物馆藏品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博物馆安防系统的方案,包括安防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功能、先进技术应用以及实施步骤,并最终提出一个完整的博物馆安防系统方案。
安防系统的基本构成博物馆安防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1.监控系统:包括闭路电视(CCTV)监控、环境监测等。
2.门禁系统:用于管理博物馆的出入口,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
3.报警系统:包括入侵报警、火灾报警等,用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
4.安全巡检系统:用于对博物馆各区域进行巡检,确保安全。
5.数据存储和备份系统:用于存储监控数据和其他安全相关数据,并定期进行备份。
主要功能博物馆安防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控功能监控功能是博物馆安防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闭路电视(CCTV)监控系统,可以全天候监控博物馆内外的活动情况。
监控摄像头可以安装在博物馆的入口、展厅、走廊、储藏室等位置,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门禁功能门禁系统用于管理博物馆的出入口,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博物馆的特定区域。
门禁系统通常包括门禁卡和门禁读卡器,主要通过读取门禁卡上的信息来确定人员身份。
3. 报警功能报警系统用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包括入侵报警、火灾报警等。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报警系统可以发出警报,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
4. 安全巡检功能安全巡检系统用于对博物馆各区域进行巡检,确保安全。
巡检人员可以通过安全巡检系统记录巡检过程和结果,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5. 数据存储和备份功能数据存储和备份系统用于存储监控数据和其他安全相关数据,并定期进行备份。
这样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需要时可以进行数据恢复。
先进技术应用博物馆安防系统可以应用一些先进技术来提升安全性和效率。
浅谈博物馆入侵防盗报警技术

浅谈博物馆入侵防盗报警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安防设备也应运而生。
在众多场合中,博物馆的入侵防盗和报警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博物馆作为文物珍品的保护地,需要采用全方位的安全措施来保证其安全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博物馆入侵防盗报警技术进行浅谈。
一、博物馆入侵防盗技术的意义近年来,博物馆的入侵事件屡见不鲜,一些不法分子以偷盗珍贵文物为目的,不惜使用各种手段进行盗窃。
对于博物馆来说,珍贵文物的丢失不仅是无法估量的损失,更是文化遗产流失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博物馆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盗窃事件的发生。
二、博物馆入侵防盗技术的应用1.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博物馆入侵防盗技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通过设置视频监控摄像头和录像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情况,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和异常情况,有效地预防盗窃事件的发生。
2.红外感应探头红外感应探头可以感应到人体热量,当有人或动物经过探头区域时,探头会自动发出警报信号。
这种探头的使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博物馆的各个区域,如展厅、储藏室、走廊等,能够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和异常情况,帮助博物馆安保人员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门禁系统博物馆门禁系统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对博物馆的所有门禁进行控制和管理。
只有经过身份验证的人员才能够进入博物馆的闭区,从而确保博物馆的安全。
门禁系统还可以实现博物馆的员工管理、来访人员管理、值班管理等功能,这些功能都有助于提高博物馆的安全性。
三、博物馆防盗报警技术的优点1.能够实时预警博物馆入侵防盗技术可以实时预警,及时抓住可疑人员,避免文物被盗窃。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邮件、电话等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发送给相关部门,保障博物馆的安全。
2.安全性高博物馆入侵防盗技术应用的设备是专业的安防设备,安全性高,能够对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控,为博物馆的文物珍品提供多重保障。
3.操作简单博物馆入侵防盗技术操作简单、易于维护,能够方便地为博物馆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监控防盗报警系统
一、引言
采用本文介绍的方案,对某市的博物馆进行声敏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
该博物馆为3层建筑,要求监控的范围包括展厅、库房、办公室、楼梯以及走廊。
按照监控设计图的要求在指定部位安装了空间声敏传感器和脚步声敏传感器,其余设备安装在中央控制室。
该工程已于2005年8月完成安装与调试,12月通过专家验收。
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报警反应时间小于0.1 秒,完全符合GB50348-2004国家标准的规定,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
博物馆声敏监控报警系统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安防提供了一种新的监控报警手段,使安全等级标准中要求的技术手段真正落实,大大提高了安全技术防范的可靠性,对于中小博物馆及室内监控和防盗具有重大意义。
二、技术分析与系统工作原理
1、技术分析
"声敏监控报警系统"以声音作为防盗报警的手段,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除死区
一般情况下声源发出的声波波长远大于声源的尺寸,声波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四周均匀传播。
基于声波的这种物理特性,将分析和处理声音信号作为防盗报警的手段,可以消除报警死区。
(2)误报率极低
声敏监控报警系统通过控制报警门限,并对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频谱分析,在不影响设备灵敏度的前提之下有效的降低了误报率,大大地提高了安全技术防范的可信度。
(3)隐蔽性强
传统的周界防护手段易被破坏,一旦遭到破坏,这些技术手段将无法使用。
"声敏监控报警系统"的声敏传感器可以埋于地下,形成地上地下的立体防护,且隐蔽性强。
(4)预警与自动报警
监控环境下的场所,闭馆时是安静的,任何声响均被视为异常。
主机采集到异常的声音信号后进入预警状态,对信号进行分析,达到报警条件时自动触发报警。
自动报警功能可以防止由于监控人员精力不集中造成的损失。
2、系统工作原理
以主控计算机和信号控制主机为控制核心。
空间声敏传感器和脚步声敏传感器采集音频信号,经过音频传输控制线传送到中央监控室;区域控制器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信号进入系统控制主机,再由高速数据采集卡进行信号采集,由主控计算机进行分析、判断报警位置并在屏幕上显示,在数据库中记录;监控区域的声音由播放模块播出,同时经声卡进入主控计算机录音记录。
根据布防的需要,前端的空间声敏传感器和脚步声敏
传感器被合理的分布于监控现场,担负实时数据采集的任务,区域控制器也可根据需要适当的增减。
这样的结构具备高度的结构化和模块化的特性,易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三、硬件设计
1、传感器
前端的传感器包括空间声敏传感器和脚步声敏传感器。
传感器采集信号的精度不准确,会造成报警位置判断的偏差,因此要求前端的传感器必须具备高的精度并且各个传感器的物理特性必须高度一致。
本系统采用SMS-1声敏双监传感器,该传感器具备体积小、灵敏度高、精度高、安装方便等特点。
传感器的供电方式为 DC12~15V,工作电流小于6.5mA,采用3芯屏蔽线缆与区域控制器相连。
2、系统控制主机
系统控制主机是硬件设备的核心部分,属自动化处理、手动控制式机型。
系统控制主机把所有前端信号处理后,送主控计算机系统,同时声音播放模块将监控区域的数字信号变成模拟声音信号由扬声器传出。
系统控制主机最多可接8 个区域控制器,每个区域控制器可以连接8 个空间声敏传感器和8个脚步声敏传感器,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的增减区域控制器和前端传感器。
系统控制主机的供电方式为AC220V(50Hz),实际功耗小于30w,通过232 接口与主控计算机进行通讯。
3、主控计算机系统
主控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是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工控机),并配备了监视器、打印机、光盘刻录机,通过DIN-50S 端子板连接数据采集卡。
工控机主要承担声音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报警点判断、报警的记录、操作的记录、监控区域声音的录制与回放等任务,并提供一系列的查询、各种记录的打印与备份、用户信息的管理等功能。
工控机还要与信号控制主机进行通讯,指导信号控制主机向下层设备发送命令。
四、软件设计
1、功能介绍
主控计算机是本系统的控制核心。
软件设计必须考虑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数据处理的快速准确,避免出现死机、误报警、多线程冲突、录音失败等现象。
本系统采用Microsoft Visual C++6.0(简称VC)设计,经过需求分析,主控计算机软件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反应,迅速报警:根据GB50348-2004 国家标准的规定,报警系统的报警反应时间应该小于2 秒[2]。
(2)经过分析声音信号,判定是否是误报警。
对于正确报警,要确定报警位置,并且显示报警点移动的轨迹。
(3)从系统开机运行开始,自动录制监控区域的声音,并且可以回放已经录制的声音文件。
(4)可以动态调节报警门限值。
(5)自动记录监控人员的操作情况以及监控区域的报警情况,并且可以分类查询、打印这些信息。
(6)具备用户登录功能,每个监控人员都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实行3 级用户级别,不同类型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各项操作应该以菜单方式驱动,做到显示醒目,操作方便。
根据软件工程的思想,软件设计时要做到结构化、模块化,按照功能要求对各个模块合理划分,定义好模块之间的接口,这样编写的代码质量较高,容易维护,并且有利于复用和扩展。
从结构模块上划分,软件的设计如图2 所示;从功能角度,软件的设计框图如图3 所示。
2、声音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声音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处理是软件系统的关键环节。
由于实时性的要求,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必须做到快速、准确。
选用AD-LINKPCI-9118高速数据采集卡,采样率可达330k/s,采用DLL方式驱动,直接调用底层函数,减少了数据封装环节,加快了处理速度。
应用多线程技术,将数据采集和分析放在单独的线程函数中执行,这样可以使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与主控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通讯同时进行,又不影响数据库的读写和其它的操作。
利用消息传递机制解决线程之间的通信和各线程同步的问题。
系统完成232接口的初始化之后创建数据采集和分析线程,等待启动线程的事件。
进入实时监控状态时,启动数据采集和分析线程。
主控计算机发送命令要求系统控制主机打开指定的模拟通道,采集并分析一组传感器信号,然后主控计算机发送指令要求系统控制主机打开下一组模拟通道,进行第 2 组数据采集和分析。
以此类推,当完成所有监控区域数据采集和分析后,即可准确判断出报警位置。
实践证明,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加快信号的采集和处理速度。
数据采集和分析线程如下:
UINT AI_PCI9118_ReadAnalyseData(LPVOID pParam)
{
//等待主线程触发事件
...
//AD_LINK_PCI_9118 数据采集卡参数配置
...
//采用DLL 方式驱动数据采集卡,完成一组传感器的数据采集
Register_Card(PCI_9118DG, CardNumber);
...
Release_Card(cardID);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if(device = = SENSOR_SPACE){...}//空间传感器的情况
else if(device = = SENSOR_FEET){...}//脚步传感器的情况
//发送消息通知主线程采集分析完成
...
}
声敏监控报警系统要保证报警的准确性,减少误报。
如果只从硬件的角度考虑,难以避免误报现象,因此必须在软件中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
本系统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声音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频谱分析,并设置报警
门限值进行判断。
实践证明,这样处理可以明显的降低误报率。
3、数据库设计
记录在数据库中的内容主要包括系统的参数值、监控人员的用户名密码信息、监控人员的登录情况、监控人员对系统的操作情况、防区内的报警情况等。
数据库中存放的重要信息必须经过加密处理。
为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关系模式经分解达到3NF。
分解采用3NF综合算法,该算法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并且保持函数依赖 [4]。
ADO 数据库接口已经将一些底层的操作进行了封装,可以方便的使用这些接口,无需编写操作数据库的底层代码,采用ADO方式实现数据库。
4、与系统控制主机的通讯
VC下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串行通讯,如利用WindowsAPI函数、利用MSComm ActiveX控件等。
本系统在软件实现时基于MSComm ActiveX控件的原理,自行开发了串口通信组件。
采用事件驱动法调用相应的响应函数。
使用组件时在StdAfx.h文件中用#import 指令生成组件的智能指针,在App类的InitInstance函数中调用AfxOleInit函数,在串口通讯类的头文件中包含生成的智能指针。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