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一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七节 临终病人的护理
基础护理学-临终病人的护理考点总结考点总结

临终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死亡的概念
传统的判断标准:心跳、呼吸停止。
脑死亡判断标准:
①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②自发呼吸停止;
③脑干反射消失;
④脑电波平直。
二、临终病人的护理
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
尸体护理
1.头下置一枕头,防止面部淤血变色。
2.将棉花堵塞于口、鼻、耳、肛门、阴道、肛门等孔道。
3.填写尸体识别卡3张:尸体手腕,裹尸单,交于太平间工作人员后由其插在尸屉外面。
4.两人清点病人遗物。
一位临终患者向护士叙述:“我得病不怪别人。
拜托你们尽力治疗,有什么新疗法,可以在我身上先试验。
奇迹总是有的啊”该患者处在心理反应的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E.接受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此患者对疾病抱有希望,能积极配合治疗,属于协议期,应该选C。
临终患者最后丧失的感觉是
A.视觉
B.嗅觉
C.味觉
D.听觉
E.触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临终患者最后丧失的听觉。
目前医学界主张判断死亡的诊断标准是
A.瞳孔散大固定
B.各种反射消失
C.呼吸停止
D.心跳停止
E.脑死亡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目前医学界逐步开始主张将脑死亡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
《护理基本技术》临终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任务三
死亡
1.濒死期
人在临死前挣扎的最后阶段,各种迹象 显示生命即将结束。
任务三
死亡
2.临床死亡期
临床死亡期又称躯体死亡期或个体死亡 期,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
任务一
临终关怀
(三)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和意义
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
临终关怀的意义
任务一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 独立的临终医院 综合性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 家庭临终关怀病房
任务一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的意义 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 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
第十五单元
临终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临终患者
任务二 临终病人和家属的护理
任务三
死亡
任务四 尸体护理
任务一
临终关怀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针对生命处于临终阶段的患者及家属提供人性化 的特殊服务。 包括在医院、社区、家庭的医疗、护理及其他健 康服务。 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及精 神的需要。
任务一
指个体生命活 动和新陈代谢 的永久停止。 (脑死亡)
任务三
死亡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制定了世界第一个脑死亡标准 为: 1.对刺激无感受性及反; 2.无运动、无呼吸; 3.无反射; 4.脑电波平坦。
上述标准24h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过 低(低于32℃)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影响,即 可做出脑死亡的诊断。
1.护士应尊重其反应,不要急于揭 穿其防御心理,也不要欺骗患者。 2.采取理解、同情的态度,认真 倾听其感受,坦诚温和地回答患者 的询问 。
任务二
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
愤怒期
护理学基础_临终护理ppt课件

案例介 绍
Her hematocrit (血细胞比容)was 0.28L/L~ 0.32L/L, and her glucose levels (血糖水平)ranged from 160 to 220 mg/dL, with intermittent hypoglycemic episodes(间 接性低血糖发作). Her hemoglobin A1c hovers(血红蛋 白) around 8%. Other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were unremarkable.
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 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
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பைடு நூலகம்
临终关怀
➢➢➢➢➢年➢事统现(社在患前经创多受立我现7业的D会工者、代过办佛此了月国在.,临工作需后临C努了临影多在第,积终.作中要其终力 世 终 响 种天一许S极 关a者 桑 精 家关她界关全形u津所多投怀得心属n怀于上怀世式医临人d入的斯照都创e第院界的1学终热r9适研博料需s始6一有临”)院关心7合究士,要人所终。6是年成怀关0中和感而精桑关“一在立多中注国实到且神得怀圣名英。个心 临文践濒在和斯机克护国国于终化死死心博构里士伦家关19和的亡理斯。士和敦8建怀传8 ➢辅临导终。关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 工程。
16/min. 正常呼吸频率:16~20次/min。呼吸过缓:少于12次/min。 呼吸过速:大于24次/min Recent laboratory findings included creatinine levels (肌酸 酐)ranging from 1.2 to 2.4 mg/dL 血清肌酸酐:正常值:男0.7-1.5 mg/dl, 女0.5-1.2 mg/dl。 肌酸酐的排泄反应肾小球的率过滤,反应肾脏的功能,肌 酸酐上升越高,肾功能越不好。
护理重要知识:临终护理常考点

护理重要知识:临终护理常考点在《基础护理学》中的临终护理一章节考点相对较集中,中公教育医疗卫生考试研究院辅导专家为广大考生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于大家进行有效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一、知识点总结:(一)死亡过程的分期1.濒死期:各种反射减弱或逐渐小时,肌张力减退或消失,血压下降,心跳减弱。
2.临床死亡期:心跳、呼吸完全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3.生物学死亡期:(1)尸冷:最先发生,24小时左右降至与环境温度相同。
(2)尸斑:2~4小时出现在尸体最低部位。
(3)尸僵:1~3小时出现,12~16小时最硬,24小时后尸僵缓解。
(4)尸体腐败:24小时后出现。
(二)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1.否认期:病人在得知自己患不治之症时,首先会表现出震惊,进而进行否认,他们会说不,不是我或不可能。
病人可能会采取各种方式试图证实诊断是错误的,如要求复查、转换医院就医等。
这是因为病人尚未作好接受自己疾病严重性的准备。
护士应尊重其反应,不要急于揭穿其防御心理,与病人交往过程要采取理解、同情的态度,认真倾听其感受。
同时对其家属给予支持,使之理解病人的行为。
2.愤怒期:在被诊断无误后,病人情感上难以接受现实,痛苦、怨恨、嫉妒、无助等情绪交织在一起,表现为生气、愤怒、怨天忧人,为什么是我? ,有的人甚至迁怒于医务人员和家属,以谩骂等破坏性行为发泄其内心的痛苦。
此时护士应明白愤怒是病人心理调适的反应,要理解病人发怒是源于害怕和无助,而不是针对护士本人。
护士要为病人提供表达其愤怒的机会,以渲泄其情感,尽量满足其合理需要。
3.协议期:病人表现为不再怨天忧人,会提出要求,希望尽一切力量延长生命,要求活到完成某件重要事情之后。
病人为延长寿命会承诺做某些事情,如配合治疗和护理。
此时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
4.忧郁期:即将来临的死亡威胁和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使病人产生悲伤、失落、情绪低沉、食欲下降、甚至自杀的想法。
护士在这个时候应注意允许病人有悲伤、哭泣和表达失落的机会,并让家人陪伴在病人身旁。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基础护理学之临终护理

临终护理临终护理1.概述2.临终关怀3.临终病人的护理4.死亡后的护理5.临终病人家属及丧亲者护理一、概述死亡的概念传统的判断标准:心跳、呼吸停止。
脑死亡判断标准:①无感受性及反应性;②无运动、无呼吸;③无反射;④脑电波平坦。
上述标准24小时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低于32℃及中枢神经抑制剂的影响,即可作出脑死亡的诊断。
死亡过程分期一般可分为三期:(一)濒死期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
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极度衰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式呼吸及间断呼吸。
濒死期的持续时间可随病人肌体状况及死亡原因而异,猝死等病人可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
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
(二)临床死亡期临床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层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
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
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但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头部降温,脑耗氧降低时,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达1小时或更久。
(三)生物学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
随着此期的进展,相继出现早期尸体现象,即尸冷、尸斑、尸僵等;晚期尸体现象,即尸体腐败等。
生物学死亡期表现1.尸冷一般死后10小时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1℃,10小时后为每小时0.5℃,死后约24小时左右,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
2.尸斑死亡后2~4小时出现。
若死亡时为侧卧,则应将其转为仰卧,以防脸部出现尸斑而颜色改变。
3.尸僵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到全身,12~16小时至高峰,24小时尸僵开始减弱,尸僵缓解。
临终护理知识点总结

临终护理知识点总结一、临终护理的基本原则1. 尊重患者的意愿在临终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意愿,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之前,都应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尊重患者的选择和决定。
2. 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在进行临终护理时,护理人员应提供一个安全、安静、温暖、舒适的护理环境,使患者感到宁静和安心。
3. 关注心理和情感需求在临终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支持,帮助患者排解恐惧和焦虑。
4. 保持沟通和交流在临终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保持与患者和家属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分享信息,提供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和家属理解并妥善处理临终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5. 提供合适的症状缓解在临终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提供合适的症状缓解措施,例如疼痛管理、呼吸困难的缓解、恶心和呕吐的控制等,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二、临终护理的技巧与注意事项1. 疼痛管理在临终护理中,疼痛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提供合适的疼痛缓解措施,例如使用药物治疗、按摩、热敷、冷敷等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 呼吸困难的缓解在临终护理中,呼吸困难是常见的问题。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呼吸困难的缓解措施,例如采用舒适的体位、增加氧气供应、进行呼吸训练等方法,以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
3. 恶心和呕吐的控制在临终护理中,恶心和呕吐对患者造成不适。
护理人员应通过调整饮食、使用药物治疗、提供心理支持等方法,控制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 清洁和舒适的护理在临终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的清洁和舒适,包括定期的身体清洁、更换床单被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给予心理和情感支持在临终护理中,心理和情感支持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情感支持、倾听和安慰,帮助患者面对临终的挑战,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
6. 提供家属的支持在临终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向患者的家属提供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患者的病情,提供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度过这一艰难时刻。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考点总结:临终病人的护理

临终病人的护理考点:1、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考生需学会根据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判断其分期)。
(1)否认期:当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即将面临死亡时,其心理反应为“不,不可能,不会是我,一定是搞错了!这不是真的。
”以此来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
(2)愤怒期:当否认无法持续,病人通常会生气、愤怒、怨恨、嫉妒,产生“这不公平,为什么是我?”的心理反应,病人常常迁怒于周围的人,向医护人员、家属、朋友等发怈愤怒。
(3)协议期:病人开始承认和接受临终的事实。
此期病人病人变得非常和善、宽容,对病情抱有一线希望,能积极配合治疗。
(4)忧郁期:随着病情的恶化,病人认识到无法阻止死亡的来临,治疗已无望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沉、退缩、悲伤、沉默、哭泣等,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5)接受期:病人变得平静、安详。
病人常常处于嗜睡状态,静等死亡的来临。
2、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1)否认期的护理:以真诚的态度,保持与病人的坦诚沟通。
既要维护病人的知情权,也不要轻易揭穿其防卫机制,使病人逐步适应。
(2)愤怒期的护理:允许病人发怒、抱怨,给病人机会以宣泄心中的忧虑和恐惧;认真倾听病人的心理感受,理解其不合作的行为。
(3)协议期的护理:主动关心病人,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尽量满足其要求;指导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以控制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
(4)忧郁期的护理:经常陪伴病人,更多地给予同情和照顾,允许病人表达其悲哀的情绪。
同时应观察有无自杀倾向,预防意外发生。
(5)接受期的护理:护士应尊重病人,不强迫与其交谈,减少外界干扰,给病人提供一个安静、适合的环境。
考点:尸体护理1、临床上进行尸体料理的依据是:医生作出死亡诊断后。
2、尸体护理时,头下垫一枕头的目的是:以防面部淤血变色。
2013执业护士考试基础护理:临终关怀的护理

1.以照料为中心
对临终病人来讲,治愈希望已变得十分渺茫,而最需要的是身体舒适、控制疼痛、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因此,目标以由治疗为主转为对症处理和护理照顾为主。
2.维护人的尊严
患者尽管处于临终阶段,但个人尊严不应该因生命活力降低而递减,个人权利也不可因身体衰竭而被剥夺,只要未进入昏迷阶段,仍具有思想和感情,医护人员应维护和支持其个人权利;如保留个人隐私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参与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选择死亡方式等。
3.提高临终生活质量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临终就是等待死亡,生活已没有价值,病人也变得消沉,对周围的一切失去兴趣,甚至,有的医护人员也这样认为,并表现出面孔冷漠,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态度、语言生硬,操作粗鲁,不知该如何面对患者。
临终关怀则认为: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所以正确认识和尊重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
4.共同面对死亡
有生便有死,死亡和出生一样是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实,正是死亡才使生显得有意义。
而临终病人只是比我们早些面对死亡的人,他们的现在也是我们以后要面临的。
死赋予生以意义,死是一个人的最终决断,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要迎接挑战、勇敢面对。
因此,只有工作人员首先建立正确的生死观,才能坦然地指导病人面对死亡、接受死亡,珍惜即将结束的生命的价值;同时应和临终病人一起共同面对死亡,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将他们的经历视为自己的体验,要有恰当的移情,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和处理一些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一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七节临终病人的护理
一、死亡
指个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永久停止。
传统标准以心跳、呼吸停止为标志。
1968年在世界第22次医学大会上,提出了新的死亡概念,即脑死亡,又称全脑死亡。
脑死亡的诊断依据:①无感受性和反应性;②无运动、无呼吸;③无反射;④脑电波平坦。
24小时多次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过低( <32.2℃ )及使用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药。
1目前医学界主张判断死亡的诊断标准是
A.瞳孔散大固定B.各种反射消失
C.呼吸停止D.心跳停止
E.脑死亡
二、死亡过程的分期
1.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脑干以上神经中枢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意识模糊或丧失,各
种反射减弱,肌张力减退,生命体征减弱。
若及时救治,可复苏。
2.临床死亡期:又称为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期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但仍有细胞代谢活动。
若采取有效措施仍有复苏可能。
3.生物学死亡期:从神经系统到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出现不可逆变化,不能复
活。
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及尸体腐败等现象。
(1)尸冷:是死亡后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
死亡后尸体的温度有一定规律下降,10小
时内尸温下降速度为1℃ / h,10小时后为0.5℃ / h,大约在24小时左右,尸温和环境温度相同。
(2)尸斑:一般皮肤呈现暗红色斑块或条纹状。
是在死亡后2 ~ 4小时出现,容易发生在身体的最低部位。
(3)尸僵:是在死后1 ~ 3小时出现,4 ~ 6小时扩散至全身,12 ~ 16小时达到最硬,24小时候尸僵开始减弱,肌肉慢慢变软,尸僵逐渐缓解。
(4)尸体腐败:一般有尸臭、尸绿等现象,通常24小时候先在右下腹出现。
逐渐扩散至全身。
2患者男,70岁。
因脑出血急诊入院。
目前患者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心跳
停止,呼吸停止,脑电波平坦。
目前该患者处于
A.生物学死亡期B.深昏迷期
C.濒死期D.临床死亡期
E.临终状态
三、临终患者的躯体状况和护理
1.临终患者的躯体状况
(1)循环与呼吸:脉细速、不整,血压下降、呼吸表浅、张口呼吸、潮式呼吸。
(2)饮食与排泄:口干、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胀、大小便失禁或便秘、尿潴留。
(3)皮肤与骨骼:皮肤苍白湿冷、发绀,肌肉张力减退或丧失,不能自主活动及维持姿势。
(4)面容与知觉:希氏面容,即面部呈铅灰色,眼眶凹陷,下颌下垂,嘴微张,双眼半睁呆滞。
视力逐渐减退甚至消失,语言逐混乱,听力通常最后消失。
(5)中枢神经系统:嗜睡、昏睡或昏迷、谵妄及定向力障碍。
(6)临近死亡的体征:病人各种反射逐渐消失,肌张力减退、丧失、脉搏快且弱,血压逐渐降低甚至测不到,呼吸困难、急促,出现潮式呼吸、间断呼吸、点头样呼吸。
通常病人呼吸先停止,随后心跳停止。
3临终患者最后丧失的感觉是
A.视觉B.嗅觉
C.味觉D.听觉
E.触觉
2.临终患者的身体护理
(1)改善循环与呼吸功能:舒适体位,如半坐卧位、抬高头肩,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张口呼吸者可用液体石蜡润滑口唇,用湿纱布覆盖。
(2)减轻疼痛:药物止痛,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步阶梯疗法;转移注意力。
(3)促进患者安全与舒适:做好口腔、眼部、皮肤护理。
口唇干裂可用棉签湿润或涂液体石蜡;眼睑不能闭合,可涂红霉素软膏或覆盖凡士林纱布。
(4)改善营养状况:根据习惯调整饮食,必要时鼻饲或全胃肠外营养。
(5)面容及感知觉方面提供良好的病室环境;用触摸安抚患者;听力往往最后消失,不要窃窃私语,或在床旁讨论病情及失声痛哭。
(6)对意识障碍的病人应保障安全,必要时使用保护具。
四、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和护理
4患者男,62岁。
吞咽困难1月余,经检查后确诊为食管癌并发肝转移。
患者
哭泣,烦躁。
目前患者的心理反应是
A.否认期B.愤怒期
C.协议期D.忧郁期
E.接受期
五、尸体护理
1.目的:①使尸体清洁无渗液;②使尸体姿势良好;③易于尸体鉴别;④安慰家属,减少哀痛。
2.时间:在确认患者死亡、医生开具死亡诊断书后应尽快进行,以防尸体僵硬。
3.操作方法:①填写三张尸体识别卡,屏风遮挡,劝慰家属暂时离开病房,家属不在应
尽快通知;②撤去治疗用物,将床放平,使尸体仰卧,头下垫一枕,防止面部变色;
③有伤口者更换敷料;④洗脸,有义齿装上,眼、口未闭者,协助闭上;⑤脱衣裤,
由上至下依次擦洗身体,用棉花填塞口、鼻、耳、阴道、肛门等孔道,以免液体外溢,棉花勿外露,传染病人,孔道用1%氯胺溶液填塞;⑥穿上衣裤,第一张尸体识别卡
系于腕部上;⑦尸单移放平车上,用尸单将尸体包好,第二张识别卡系于尸体腰间的
尸单或尸袍上,第三张交给太平间工作人员,并将尸体放在停尸屉;⑧填写死亡通知书,按出院病人护理进行床单位、用物的消毒及文件的处理,体温单上填写死亡时间,并按出院手续办理结账,如死者患传染病,按传染病患者终末消毒处理;⑨清点遗物
交给家属。
(例5~例6共用题干)
患者,男,27岁。
车祸伤及内脏出现循环衰竭症状,经抢救无效死亡。
5护士进行尸体护理的前提是
A.患者的心跳呼吸停止B.患者的意识丧失之后
C.抢救工作效果不显著时D.在家属的请求之后
E.医生作出“死亡”诊断之后
6尸体护理时,为了防止面部淤血,易于辨认,护士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洗脸,闭合眼B.头下垫枕头
C.擦洗身体,堵塞身体孔道D.第一张尸体识别卡系于右手腕部
E.第二张尸体识别卡别在尸单外面的腰部
★新的死亡标准:脑死亡,满足①无感受性和反应性;②无运动、无呼吸;③无反射;
④脑电波平坦。
24小时无改变,并排除体温过低( <32.2℃ )及使用中枢神经系
统抑制药。
★临终患者听力通常最后消失。
★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以及各自的表现。
★尸体护理:在确认患者死亡、医生开具死亡诊断书后应尽快进行;使尸体仰卧,头下
垫一枕,防止面部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