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综合测试题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阶段综合测试卷(月考)及答案

阶段综合测试卷三(月考二)[第四、六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赋予.(yǔ) 恐怖.(bù) 濠.梁(háo) 选贤与.能(jǔ)B.蛮横.(hèng)拙.劣(zhuō)自强.(qiǎng)教学相长.(zhǎng)C.襁.褓(qiǎng)枷.锁(jiā)剥削.(xuē)讲信修睦.(mù)D.萦.绕(yíng)束.缚(shù)食.马者(shí)强.词夺理(qiá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无耻恐怖光明正大挑拔离间B.缅怀彷徨平易近人不知所错C.拙劣萦绕自圆其说相辅相成D.突兀丧乱分崩离析不修边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那块白玉通体晶莹,玲珑剔透....,仿佛是少女羊脂般细腻的皮肤,温润圆滑。
B.人类如果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必定会受益匪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更是与万物的心灵交流。
C.历史上美丽的楼兰古国,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D.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5.古诗文默写。
(7分)(1)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山光悦鸟性,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谁见幽人独往来,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卜算子·咏梅》中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了自己在险恶的仕途中坚持高洁志行的句子是: , 。
八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含答案(经典、值得收藏)

八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一、基础(20分)0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1) □□□□□,山山唯落辉。
(王绩《野望》)(1分)(2) 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1分)(3)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分)(4) 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雄奇壮美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王维《使至塞上》)(2分)(5)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曹操《龟虽寿》)(2分)0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1)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的 ruì bù kě dāng( )有很大关系。
(2)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yìsī bù gǒu ( )最后一次检查。
(3)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bǘ xùn( )爱国青年也很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4) 这种艰苦而wēi miào( ) 的快乐。
0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进入初中后,他一直始终参加书法学习班。
C、到了退休的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充沛。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是因为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04、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A、老李对儿子的语文老师说:“令郎..能在这次国学大赛上获奖,全仰仗您的教导。
”B、罗教授近日莅临..我校,就中考改革问题,进行专题讲座,请同学们务必准时参加。
C、成人仪式前夕,班长精心策划了一堂班会,采用多种形式,共庆我们的十八华诞..。
D、回到学校来看望老师,恰逢她有课失陪..,我只好闲逛校园,回忆过往的读书生活。
05、请给下面一则新闻加上标题。
(不超过12个字)(4分)5.12汶川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孩子是灾区未来的希望,他们还有几十年的人生路要走。
八年级语文综合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一、累积与运用(28分)(一)基础知识(24分)1、中国书法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珍宝,请将下边格言抄录在方格内,要求正确、工整、整齐(3分)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百折不挠之志。
2、以下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栩栩如生(xià绮o)丽(qǐ)仇恨(zēng)两栖.(qī)....B藏形匿影(nì)愧怍(zuò)零碎.(xia)追忆(sù)....C风雪载途(zà蹒i)跚(pánshā褶n)皱(zhě)震悚(sǒng).....D每况愈下(bó)箱箧(qia)殷红(yān)绥靖(súi)....3、请依据详细的语境和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父亲明显该快乐,却露出些gāngà()的笑。
②历史、现实,在雨中交融了——融成一幅悲痛而漂亮、真切而荒miù()的画面。
③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定依据物jng()天择的法例。
ì④有一个信客,年龄不小了,已经长途básha()了二三十年。
4、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各级政府应当加鼎力度,就地取材的发展地方乡村经济,增添农民收入。
....B、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事件此后,来这里旅行的人几乎是百里挑一。
....C、玉雕作品“翠玉白菜”因其材质上乘,栩栩如生,富裕创意而被誉为我国的国宝。
....D、看着他骨瘦如柴的样子,母亲的眼角润湿了。
....5、以下句子中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记述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表达和描绘,但谈论和抒怀在记述文中也常常运用。
B、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说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常有的说明次序有三种:时间次序,空间次序和逻辑次序。
C、说明文的构造一般有两种:总——分式和总——分——总式。
事物说明文多数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多数用后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北版2024年秋)第一部分(1~2题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共8分)《中国诗词大会》一期期节目,热潮汹涌,“文化自信”四个字更是被深深烙印..在每个观众的心间。
“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
”这正是《中国诗词大会》创立的(chūzhōng),也是节目秉承的理念。
近年来,“中国式浪漫”频频掀起大众热议。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等诗句,又一次拨动了每一个中国人最温柔的心弦..。
以中国的古典诗词来诠释这一场人类盛会,不但为比赛增添了艺术之美,而且向世界(zhāngxiǎn)了文化自信。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chūzhōng)②(zhāngxiǎn)(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烙印②心弦(3)文段中的“翩”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表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
(2分)(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辞”的三个义项。
文段中“川不辞盈”的“辞”意思是。
(填序号)(2分)①文辞;言辞。
②告别。
③躲避;推托。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传承,是联结往昔和未来的一座桥。
工匠精神,离不开传承。
一辈辈匠人,从手艺生疏到纯熟老练,技艺在手手相传①口口相授中薪火不绝。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传承古法,延续文化根脉②掌握精髓,坚持守正创新。
传承,既是要以艺立身,更是要以德树人。
故宫古钟表修复师王津说③“要是从这代人就开始糊弄,那后代人怎么干呢④抱定一个信念,兢兢业业、孜孜以求,承接前代的真传,就有底气给后世一个交代。
(1)在文中对应序号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适合的一项是(2分)()A.,。
:”。
B.、;:?”C.,;,”。
D.、。
:?”(2)可以替换画横线句子中关联词语而不改变原句意思的一项是(2分)()A.如果⋯⋯就⋯⋯B.不仅……而且……C.要么……要么……D.只有……才……(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段中第一句的句子主干是“传承是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小语学完第二单元后,写下了一段文字。
请你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往事如花,在无情的岁月中簌簌飘落,我们无可奈何;往事如燕,在深情的文字中翩翩归来,我们似曾相识。
读鲁迅的《藤野先生》,我们看到了辫子盘得(油光可鉴)的“清国留学生”;读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我们脑海中回响着穿着粗糙.、整日劳碌的母亲的谆.谆教诲;读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我们看到了前来拜访托尔斯泰的人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内心(诚慌诚恐)的模.样,读艾芙·居里的《美丽的颜色》,我们看到了比埃尔和玛丽即使(筋疲力尽),也依然在(燥热)的棚屋中忙碌的身影。
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和括号里所填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粗糙.(zào)油光可鉴B.谆.谆教诲(zhūn)诚慌诚恐C. 模.样(mó)筋疲力尽D. 正襟.危坐(jīn)燥热2. 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一声巨响,振聋发聩....,撕破了深夜的寂静,惊醒了熟睡的人们。
B.有些商家与其殚精竭虑....,只为钻空子赚更多,不如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
C.小语聪明好学,品德优良,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D.2022春节档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抑扬顿挫....的画面激起了无数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3.在语段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一个被当做节日的节气。
,,。
寒食之后便是清明。
唐时便将这一天定为迎取新火之日。
唐代诗人韦庄就有“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之句。
由此,清明便成了一个节日。
①这便是历史悠久的寒食节②是日起,家家都禁用旧火,只吃冷食,直到新火降临③古历载,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④这个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唐代⑤起初,寒食节禁火时间很长,至唐代已缩减为三日A. ③②①④⑤B.④③②①⑤C. ④③②⑤①D.③②①⑤④4.名著阅读。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要塞.(sài)翘.首(qiáo)悄.然(qiāo)锐不可当.(dāng)B.镌.刻(juān)绯.红(fēi)畸.形(jī)殚.精竭虑(dān)C.教诲.(huì)仲.裁(zhòng)炽.热(zhì)杳.无消息(yǎo)D.诘.责(jié)滞.留(zhì)锃.亮(zèng)正襟.危坐(j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浩瀚仲裁眼花潦乱一丝不苟B.娴熟咆哮震聋发聩白手起家C.匿名黝黑油光可鉴和颜悦色D.窒息荧光为富不人藏污纳垢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1)我们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________地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2)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民子弟兵表现出了________的精神品质,赢得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
(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从中________有益的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A.坚定不移坚韧不拔汲取B.坚定不移不屈不挠吸取C.坚忍不拔不屈不挠汲取D.坚忍不拔坚韧不拔吸取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B.《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奥地利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大师》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书面(3分)二、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31分)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每个家庭也许都有一个“口是心非”的父亲.从呱呱坠地到(1)▲(pán)跚学步,他爱你,却从不轻易说出口.你成功时他从不夸你,只是悄然离去,心里却开心骄傲;你犯错时,即使只是生活的(2)suǒ_▲_屑,你他的厉声(3)▲(jié)问也会让你诚(3)▲(huáng)诚恐,可转过身他比谁都难过.父爱是本书,值得用一辈子去阅读.2.古诗名句默写.(8分)(1)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2)柴门何萧条, ▲ ?(曹植《梁甫行》)(3)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_____ ▲ ___.《三峡》(5) 馨香盈怀袖,_______ ▲ _____.《庭中有奇树》(6)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 , ▲”两句诗,不仅是景物描写,同时还含蓄地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7)子曰:“▲ ,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 , ▲ , ▲ , ▲ .”3.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①属.引凄异(▲) ②鸢飞戾.天者(▲)③夕日欲颓.(▲) ④良.多趣味(▲)4.根据本单元学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以“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着重写了父亲去买橘子在月台爬下攀上的背影.B.《白杨礼赞》以托物言志的手法,赞美了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以及他们伟大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也投出辛辣的嘲讽C.《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的一篇哲理散文.开篇点题,先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然后分别展开论述.D.汪曾祺在《昆明的雨》一文中,不仅用大量笔墨写雨,还描绘了昆明雨季中的种种自然风物,表达了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5.名著阅读(10分)①随后,这位运土小工又变成了粮食寻觅者,到处去收集粮食,为孩子们准备吃的东西.为了减轻妻子剥皮、分拣、装料的工作,它又当上了磨面工.在离洞底一定的距离处,它在研碎被太阳晒干晒硬了的粮食,加工成粗粉、细粉;面粉不停地纷纷散落在女面包师的面包房内.最后,它精疲力竭地离开了家,在洞外露天地里凄然地死去.它英勇不屈地尽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职责、它为了自己的家人过得幸福而做出了无私的奉献.②首先奔来抢掠这天赐美味、大开杀戒的是小灰壁虎和蚂蚁.尤其是蚂蚁这个可恶的强徒恐怕不会在我的花园里给我留下一只蟋蟀的.它抓住可怜的小家伙们,咬破它们的肚皮,疯狂地大嚼一通.啊!该死的恶虫!可我们一直把它视为第一流的昆虫呢!书本上在赞扬,对它还赞不绝口;博物学家们把它们捧上了天,每天都在为它们锦上添花;动物界同人类一样,让自己威声远扬的办法有千万种,但最可靠的办法则是损人利己,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谁都不了解弥足珍贵的清洁工食粪虫和埋葬虫,可吸血的蚊虫、长毒刺的凶狠好斗的黄蜂以及专干坏事的蚂蚁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南方的村子里,蚂蚁毁坏房屋椽子的热情如同它们掏空一棵无花果树样.(1)以下选项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B.书中写了不是昆虫的生活和习性,如螳螂善于建筑巢穴,管理家务.C.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D.本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2)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作者的语言特点.(3分)(3)请结合选段内容,探究《昆虫记》用“虫性反观人性”的艺术特色.(4分)三、现代文阅读.(14分)胡同文化汪曾祺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的方位走向大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不时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北京人只要有窝头,就够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招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就是个“忍”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每每看到那些消逝的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选自《人间有味》有删改,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年版) 6.根据文章内容,第2段的“”可以填入最恰当的词是▲ (2分)(1)“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加点的词应当如何理解?(2分).”加以赏析.(3(一)古诗鉴赏(5分)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①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注释]① 夔(ku í):宋朝著名诗人.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10.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11.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3分)(二)古文阅读(17分)(二)短文两篇[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 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的戏称.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方.欲遣人求之 ( ▲ ) ⑵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 ( ▲ ) ⑶昨日一牛病几.死( ▲ ) ⑷用其言而效.( ▲ )1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有 田 五 十 亩 身 耕 妻 蚕 聊 以 卒 岁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度?(4分)五、写作(30分)17.“一粒沙中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大千世界就是由“一粒沙”“半瓣花”这样的微小事物构成的.生活中,触动你心灵,给你启迪,助你成长的往往是那人、那物、那情…,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要求: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字数600字以上;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行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参考答案一、书面(2分)二、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28分)1. 1.(4分)蹒琐诘惶 4分 (每空一分)2.古诗名句默写.(8分)(1)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2)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3)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4) 不见曦月(5) 路远莫致之(6)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山气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两句诗,不仅是景物描写,同时还含蓄地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翻译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①连接②至③坠落④实在,很4.根据本单元学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D )(3分)D.汪曾祺在《昆明的雨》一文中,不仅用大量笔墨写雨,还描绘了昆明雨季中的种种自然风物,表达了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5.名著阅读(10分)(1)以下选项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2)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作者的语言特点.(3分)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结合选段具体内容谈) (3)请结合选段内容,探究《昆虫记》用“虫性反观人性”的艺术特色.(4分)选段一中的米诺多蒂菲父亲为了家人辛勤工作,无私奉献,正如人类社会中的父亲一般,承担着家庭的重任,为家庭付出.选段二中默默付出的食粪虫和埋葬虫没有得到重视和礼待,而蚂蚁等屠杀者却历来得到关照与赞美.这正如人类世界中“做好事默默无闻,恶贯满盈的却备受歌颂”一样.三、现代文阅读.(17分)6. (2分)封闭(意近即可)7.(3分)易于满足;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8.(5分)(1)(2分)这里有“准确,贴切”的意味,表明这样的话语能够恰如其分地展现北京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心态,有一定的讽刺意味.(2)(3分)运用了夸张,写出了大白菜对北京人生活的重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特点.9.(4分)口语(方言)色彩浓郁,如“地根儿”“有的是酒友,不时喝两‘个’”;文白相间,语言典雅,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幽默风趣,如:“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长短句并用,有参差美,如“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四、古诗文阅读(21分)(一)古诗鉴赏(5分)10.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向往自然,追求宁静(或闲适、愉悦、沉静等) 11.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3分)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二)古文阅读(18分)12、1(1)正、刚刚 (2)赠送、给予 (3)几乎 (4)见效、奏效13.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14.只是担心读完后没有办法自我消遣了.(2)(3)略15.示例:苏轼把陶诗当成良药,可见苏轼对陶渊明的喜爱.又读的小心翼翼,舍不得一下子读完.真有意思.16.苏轼被贬谪之时,还能自得其乐,自我慰藉,可见其能豁达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意思相近即可)17“一粒沙中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大千世界就是由“一粒沙”“半瓣花”这样的微小事物构成的.生活中,触动你心灵,给你启迪,助你成长的往往是那人、那物、那情…请以“与相处的日子”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郁达夫曾有句名言:“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体现出细节的重要.从一滴水中可以透视太阳的光辉,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这也成就了“滴水可见太阳”的生活哲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一含答案解析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一含答案解析卷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卷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学号姓名成绩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②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④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⑤,相去复几许。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⑥征于色,,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默写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前四句。
(4分),。
,。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9分)人生犹如一本书,读人生这本书,要学会宽容,要学会豁达,由此才能读到大有裨益的知识。
人生之路,或者辉huáng,或者平庸;或者简短,或者冗长;或者顺利,或者坎磕……这所有所有的结果,都在于我们当时的那一笔挥就。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豁.达()辉huáng()冗.长()(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2分)(3)文中“大有裨益”的“裨益”的意思是;“一笔挥就”中,“就”的意思是。
(2分)(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不得改变原意。
(2分)这所有所有的结果,都在于我们当时的那一笔挥就。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无常》是鲁迅《朝花夕拾》中回忆类的文章,作者在文中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
(2分)(2)法布尔的《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以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充满了对之情,充满了对之情。
(2分)4.某中学开展了“我说友谊”的综合实践,请你参与解决相关的问题。
(12分)(1)对于“朋友”间的友谊,自古至今,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请选出下列古诗词中不是表达友情的一项()(2分)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山lù()lōu()空nián()膜jī()留
2、请给加线的汉字注音。
(4分)
复辟()危垣()痉挛()夕舂()
3、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4分)
⑴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雪,。
(《荔枝图序》)
⑵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西湖一》)
⑶瀚海阑干百丈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⑷角声满天秋色里,。
(《雁门太守行》)
4、文学常识填空。
(4分)
⑴《陈涉世家》节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
⑵《与朱元思书》选自《》,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
5、指出下面的句子分别出自哪篇课文,请写出课文的名称。
(4分)
⑴天空的使者——鸟,也会教给那些留心观察它们的人许多本领。
()
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
⑶它不仅掌握着控制全球性风云变幻的“钥匙”,而且还储存着足以使大部分人类陷于灭顶之灾的“武器”!()
⑷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
二、理解运用题。
(20分)
6、解释加线词语的含义。
(4分)
⑴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⑵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⑶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⑷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7、解释下列划线句子的意思。
(4分)
⑴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8、修改病句。
(2分)
这场比赛的胜负不仅关系到学校的荣誉,而且关系到我们班级的荣誉。
9、指出下面的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分)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
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
10、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4分)
雨风雪的预兆。
11、简答题。
(4分)
《邓稼先》一文中,作者为什么首先要概述中国一百年的屈辱历史?说说邓稼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6题。
(10分)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
生于北平。
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
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
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
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
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
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
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
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
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事,往往吃亏,亦不后悔。
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12、文中的“狡猾”是褒义还是贬义?为什么?
13、“遂奠教书匠之基”一句中的“教书匠”,如改成“教师”,语意有什么变化?
14、“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27岁时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这三句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15、文中能表现老舍经济状况的词句有:
16、从这篇自传中,你觉得老舍的语言风格是什么?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能吞能吐"的森林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
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
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
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
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
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
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
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
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
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
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7、阅读全文,简洁地回答森林的两大功劳。
(2分)
①吞水吐雨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吞碳吐氧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第三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
(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这是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第三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近200年间"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之一以上"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1、森林遭到破坏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除了文中介绍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外,还有哪些方面的恶化?请举出两例。
(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过度砍伐、无节制使用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2001年武汉市政府在全体市民中发起了"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的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拥护和支持。
现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或拟一条含警示性的标语。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扩展训练。
(7分)
1、把下的这个长句子变成三个连贯的短句子。
哥白尼推翻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
2、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①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②提示语:(阅览室内)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六、作文。
(50分)
以“我最喜欢的人”为话题,就你熟悉的人和事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迹清楚工整;字数在600字以上。